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關於經濟短板弱項和高質量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11W

關於經濟短板弱項和高質量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根據年初大調研安排部署,調研組深入XX等縣,圍繞經濟短板弱項和高質量發展主題開展調查研究,瞭解現狀,查找差距,明確方向,提出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關於經濟短板弱項和高質量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一、現狀與成效

    (一)經濟實力增強。2019年,全市生產總值突破X億元大關,達到X億元,十年年均增長X%。特別是2012-2019年,經濟總量實現X次百億元突破,201X年突破X億元,201X年突破X億元,201X年突破X億元,百億增量時間縮短為X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X億元、X億元、X億元。基本形成了以X等特色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以XX等為主的第二產業,以XX為主的第三產業。

    (二)質量效益提升。財力不斷增強。2019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X億元,十年年均增長X%。特別是2014-2019年,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達X%,平均每年增加X億元。其中税收收入佔財政總收入比重達X%,税收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比重達X%。金融行業較快發展。全市金融機構存款餘額X億元,其中住户存款X億元;金融機構貸款餘額X億元,其中企業貸款佔全部貸款比重提高至X%,金融槓桿進一步化解,存貸比提高至X%

    (三)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由以往的工業、農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XXX調整為目前的XXX。工業結構深入調整。特別是礦業佔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原來的X%左右降至目前的X%左右,下降X個百分點;園區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為X%;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消費轉型升級加快。吃穿等基本生活型消費向生活享受型消費轉變,汽車類消費比2012年增長了X倍;農村消費佔比由2012X%提至X%。投資結構積極變化。由主要依靠國有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向依靠民間投資、產業投資、涉農投資等領域轉變;2019年全市非國有投資、民間投資、涉農投資分別增長X%X%X倍;房地產業快速發展,20XX-20XX年全市累計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XX億元,年均增長XX%;城鎮化進程加快,房地產行業持續保持旺盛。旅遊服務業加快發展。全市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總收入由20XX年的XX萬人、XX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XX萬人、XX億元,分別增長XX倍和XX倍,成為全國旅遊高速增長地區。2019年全市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達XX億元,佔GDP比重達XX%,居全省第X位。

    (四)城鄉面貌大變2019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X億元,近X年來年均增長X%。城鎮、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建設成效明顯,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全市城鎮化率達X%,建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山區特徵、時代特點的新型城鎮體系,市府吉首和七個縣城面貌變化明顯。交通建設突飛猛進,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鄉鄉通水泥路、村村道路硬化。能源建設不斷加強,基本形成了以220千伏系統為骨幹、110千伏系統覆蓋全市的電網體系。信息網絡建設日新月異,實現了4G信號全覆蓋。

    (五)生態環境優良。大力實施退耕還林、石漠化綜合治理等“綠色XX”工程,礦區復墾複綠,垃圾就地分類、資源化利用和處理,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XX建設紮實推進,全市森林覆蓋率達X%,居全國、全省前列。大氣污染防治成效明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平均濃度逐年下降,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X%,保持全省前列。節能減排卓有成效。2019年全市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耗下降X%,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下降X%,每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由201X年的X噸標準煤下降至2019年的X噸標準煤,下降XX%

(六)民生持續改善。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實施“十項工程”,脱貧攻堅成效顯著。農村貧困人口由201X年的XX萬人減少到2019年的XX萬人,累計脱貧XX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X年的XX%下降到2019年的XX%,平均每年降低XX個百分點;XX已進入減貧人口最多、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羣眾增收最快的時期。同時,科教文衞等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XX年的XX元增加到2019年的XX元,增長XX%;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X年的XX元增加到2019年的XX元,增長XX%

    二、短板與弱項

    按照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對照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我市主要存在以下短板和弱項:

    (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2019年,全市人均GDPXX元,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XX%。全員勞動生產率為XX萬元/人,僅為全省平均水平XX%。人均財政收入XX元,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XX%。全社會R&D投入強度僅為XX%,比全省平均水平低XX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僅為XX%,比全省平均水平低XX個百分點。製造業佔GDP比重僅為XX%,比全省平均水平低XX個百分點。

    (二)實體經濟實力不強。實體企業“散小弱”的特徵仍比較明顯,市場主體培育和發展不夠。2019年,全市共有“四上企業”XX家,僅佔全省的XX%;其中規模工業XX家,佔僅佔全省的XX%。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大中型工業企業僅佔規模工業企業數的XX%,規模工業企業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不到XX萬元,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實體企業景氣度普遍不高,活躍度不夠,實力不夠強,部分企業運行較為困難,主導產業受政策、環保、市場等變化波動性較大,發展不穩定。

    (三)新舊動能轉換不快。工業舊動能轉型升級不夠,特別是礦業整合提升、綠色發展、做精做深力度不夠,礦業的穩定和支撐作用發揮不到位;工業新動能中的新企業、新行業、新產業的培育、引進、發展不夠,大部分企業處於培育和成長期,行業比較分散,產業鏈不完善,創新能力、規模效應、支撐作用不夠。投資動能過度依賴國有投資、基礎設施投資拉動,雖然近兩年來比重有所下降,但體量仍較大,而民間、產業等實體投資不足,投資動能轉換需要時間換空間。消費動能主要靠石油、汽車消費拉動,新興消費業態培育不夠,大型商圈、綜合體較少,消費升級步伐不夠快。

    (四)有效投資增量不足。投資邊際效應減弱,由原來的每投入1元增加GDPXX元降到目前的不到X元,主要是基礎設施投資更多體現社會效益,而產生更多經濟效益的產業投資、高新技術投資、技改投資明顯不足,僅佔固定資產投資的X%,低於全省X個百分點,發揮產業實體投資的直接、關聯、溢出效應不夠。後續重大項目儲備不足,前期工作不紮實,符合高質量發展方向的投資項目較少。對外開放程度不深,宣傳推介不夠,招引重大項目和承接產業轉移的力度、措施、辦法、效果需大力提升,示範帶動引領作用需進一步增強。2019年,全市實際利用省外境內資金X億元,佔實際利用資金比重僅為X%,實際利用外資僅X億美元。

    (五)全要素保障的不夠。融資平台建設滯後,經營性貸款不足,今年前三季度,住户的短期和中長期經營貸款分別只增長X%X%,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短期貸款(主要用於流動資金)只增長X%,均低於全部貸款增速X個百分點以上,實體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仍然突出。園區承載能力不強,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平台功能較為單一,產業鏈配套不夠,影響招引項目落地。用地後備資源短缺,建設用地供應不足。人才培養引進不夠,實用性、高層次人才缺乏。營商環境存在一些堵點痛點,辦事便利度、主動服務意識有待提高。

    三、優勢與機遇

    我市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既有稟賦優勢,也有良好發展機遇,具體體現為:

    (一)發展優勢:一是綠色生態優勢。我市處於全國罕見的氣候微生物發酵帶、土壤富硒帶和植物羣落亞麻酸帶,被譽為“野生動植物資源天然寶庫”和“生物科研基因庫”,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高,是國家森林城市。二是文化旅遊優勢。境內有國字號旅遊品牌X多個,其中4A級及以上景區X個,是全國旅遊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XX,國家歷史文化名城XX等歷史文化名鎮,各類歷史文化古蹟X處,XX等一批政治文化名人。三是優惠政策優勢。我市具有政策疊加的優勢,享受精準扶貧、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東西部協作等多個國家戰略政策支持,多重疊加的政策紅利正在加速釋放。

    (二)發展機遇:一是承接產業轉移機遇。XX被納入國家級XXXX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為XX發展當家產業、引進和培育新興產業帶來眾多機遇。二是高鐵航空機遇。XX即將步入高鐵、航空時代,XX快速鐵路即將建成通車,XX機場2020年將實現通航,XX高鐵2021年將實現通車,交通便利對經濟發展的結構、佈局和市場需求帶來巨大機遇。三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機遇。國家將實施和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將為我市優勢產業、基礎設施、新型城鎮、生態文明、民生事業等建設帶來新機遇。

    四、方向與重點

    (一)要更加註重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以“XX”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為指導,以旅遊景區、農業特色產業園區、工業集中區、商貿物流園區產業“四區”為載體,培育和壯大現代農業、礦產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文化旅遊、商貿物流、健康養生等10大重點產業,加快實施和推進農業特色產業提質增效“XX”計劃、工業提質增效“XX”計劃,加強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提高產品質量,打造打響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產業鏈水平和產業整體效益。

    (二)要更加註重新興動能培育和成長。農業要重點培育和發展特色優質農產品,提升規模和品牌效應,擴大市場佔有率。工業要重點培育發展綠色礦業、白酒產業、新材料、食品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等行業發展,提高創新能力和產品附加值,持續提升集約發展、精益管理、風險防控的能力和水平。服務業要重點培育發展文旅產業、房地產業、商貿物流業、金融服務業、居民服務業等行業發展,提升服務業發展層次和水平,支撐第三產業持續加快發展。投資要重點加大新產業、新行業、新業態、新領域的投資力度,增加實體經濟投資規模,促進投資較快增長。消費要重點培育發展旅遊消費、文化消費、體驗消費、網絡消費、服務消費等新動能,激發消費活力。

    (三)要更加註重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業結構調整優化,注重農業特色化、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圍繞工業轉型升級,着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礦業技術改造和創新,做精做優礦產業,支持白酒企業擴能增效,打造白酒百億產業,進一步培育壯大新材料、食品醫藥、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提升對工業經濟的支撐能力。圍繞服務業擴規增效,加快旅遊產業提質提檔步伐,打造旅遊景區精品化、旅遊配套功能化、旅遊管理精細化、旅遊服務規範化、旅遊品牌一體化,同時加強旅遊地產、交通運輸、商貿物流、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行業發展,形成以文旅為主的服務業產業鏈,提升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圍繞集聚集約發展,加大“四區”建設,提高園區配套能力,加強園區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進一步壯大園區經濟規模,提高園區支撐力和貢獻度。圍繞投資方向轉型,重點加大產業投資、高新技術投資,大力提高實體經濟投資規模,增強產業實體投資直接、關聯、溢出效應。圍繞消費升級,深挖消費需求潛力,推進消費由生存型向享受型消費升級、由物質型為主向服務型消費升級、由傳統向新型消費升級,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四)要更加註重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經濟,重點培育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加工、綠色礦業、新材料、新能源等,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嚴格管控強污染、高耗能行業,及時淘汰落後產能,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清潔化改造,提升清潔生產、綠色環保的水平。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推進美麗XX建設,加大生態修復、礦山整治、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實施垃圾就地分類、資源化利用和處理,落實四級河長制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善污水處理系統,多渠道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

    (五)要更加註重民生改善和共享。打好打贏脱貧攻堅戰,積極推進脱貧攻堅與區域發展相互促進,與全面小康、鄉村振興相互銜接,確保如期實現全面脱貧、全面小康。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提升保障水平。突出就業、教育優先,統籌抓好城鎮居民、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羣體就業,推動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着力提高整體教育質量。加強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增加全社會科技投入,培養和引進科技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衞生健康事業發展,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健康保障能力。持續推進全民健身計劃,發展競技體育。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強化社會保障兜底功能。

    五、措施與建議

    (一)大力承接產業轉移。用好用足國家XXXX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優惠政策,落實配套措施,釋放政策紅利,推進示範區加快建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組建強大的專門班子和隊伍,採取過硬的措施和辦法,大力實施精準對接、精準招商,加快承接引進一批支撐型、引領性的項目,形成項目投資加快湧入、國企民企加快入駐、產業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突出產業承接重點。依託現有產業基礎和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勞動力等優勢,圍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承接粵港澳大灣區、沿海地區、長江經濟帶轉移趨勢明顯的產業,重點承接發展文化旅遊、健康養老、工業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等產業,壯大產業規模,打造產業鏈,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優化產業承接佈局。結合縣市區產業特點差異化承接產業轉移,推動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惠政策精準融入“產業四區”建設。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抓好路、水、電、通訊、排污等基礎建設,加強信息、物流倉儲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為產業轉移提供優質載體。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物流體系建設、能源信息建設等,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提升產業承接能力。加強資金、用地、用能、人才、技術等全要素保障,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增強產業創新能力。

    (二)大力增加有效投資。未來一段時間投資仍是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但要注重投資效益,大力增加有效投資,增強發展後勁。突出擴大產業投資,特別是製造業投資。把承接產業轉移作為增加有效投資的主攻方向,打好資源、政策、扶貧、民族牌,重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沿海地區、大型國企民企,招引1-2個投資上XX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和一批產業鏈項目落户我市,增強產業投資的直接、關聯、溢出效應,顯著提升全市產業投資、製造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優化投資結構。加大技改和高新技術投資力度,以技術改造投資推進傳統產業升級,以高新技術投資引領科技創新。進一步降低民間投資准入門檻,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範圍,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商貿物流、城鄉設施等領域,擴大民間投資規模。繼續加大爭資上項力度,積極爭取國有投資、基礎設施投資,用好專項債券和國家預算內資金,佈局和實施交通、水利、能源、民生等公共投資項目,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和民生事業。

    (三)大力加強全要素保障。要建立健全全要素保障協調機制,建議政府建立全要素保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要素保障部門職能職責,加強上下游行業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配合,搞好資金、資源、土地、能源、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的組織銜接,把要素保障作為發展保障,以良好的環境保障經濟發展。加強資金保障,推進政銀企合作,加強融資平台建設,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信貸投放力度,進一步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加強資源保障,整合礦產資源,提升礦石原材料保障能力。加強用地保障,加強土地儲備,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低丘緩坡改造政策,做好用地報批,保障經濟發展用地需求。加大改造提質電力設施,落實電價下調、減税降費措施,降低實體企業成本。加強人才和技術保障,強化技能性人才培養,引導鼓勵研發創新,增強人才和科技支撐經濟發展的作用。

    (四)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採取簡政放權、優化審批服務、規範涉企收費、創新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效能等措施,全面推進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進“多規合一”投資審批改革,依託“互聯網+政務服務”方便企業公眾辦事,真正做到網上辦理、一次性辦理、高效辦理。開展企業和項目建設周邊環境整治,嚴肅查處“四亂”行為。規範項目招投標,嚴厲打擊陪標串標圍標行為,嚴禁平台外違規交易,充分考慮好項目引進、落地硬性要求,創造條件讓大企、大商、大資的好項目進得來、落得地。開展營商環境調查和評價考核,重點解決“堵點”“痛點”問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滿意度和美譽度,讓營商環境優良成為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