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關於思維方式之培養創造性思維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4W

智力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其思維能力的提高上,思維是智力的核心,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於思維方式之培養創造性思維,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思維方式之培養創造性思維

關於思維方式之培養創造性思維(一)

培養創造性思維,重視發散思維的培養

傳統教育只強調聚合思維(也稱集中思維、求同思維、正向思維),而不講發散思維(也稱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這是有其深刻的教育思想根源的。傳統教學模式強調以教師為中心,強調教師對學生單向講授知識,把學生當作知識灌輸對象,其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應用前人知識與經驗(但不善於創造新理論、新知識)的應用型人材。

若僅從知識傳授角度考慮,傳統教育並非沒有優勢(從學科考試情況看,我們學生的成績普遍高於西方國家同類學生的水平),我們傳統教育的主要弊病在於不能培養出大批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創新人材,因為這種教育的目標就不是要培養“創新”能力,而是要向學生灌輸知識——不是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有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認知主體,而是把學生看成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是知識灌輸的對象。

在這種教育思想指導下,理解、消化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理解、消化老師講授的內容就成為教學的最高要求、最高目標。學生的思想觀念、學生對一切問題的認識理解都必須集中、統一到學科的理論體系和基本概念上來;學生的全部言行都必須符合教師的要求和傳統的規範。這正是聚合思維(集中思維、求同思維、正向思維)所要達到的目標。

聚合思維由於要求思維內容、思維成果都要集中、統一到傳統觀念或原有概念上來,所以其優點是有利於學科知識的傳授,有利於對前人知識與經驗的掌握;其弊端則是容易造成學生對書本、對教師、對權威的迷信,以為書本上的都是經典,教師講的都是真理,不敢提出半點懷疑。所以只講聚合思維,只能使我們的認識永遠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不可能產生新的理論、新的思想。

為了創新,必須強調發散思維,沒有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就不會有任何創造性的萌芽和創造性的成果。可以説一切創造都起源於發散思維,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且不説“紅樓夢”、“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這類鴻篇鉅著從其主題思想、表現手法、藝術風

格等多方面體現出獨樹一幟,敢於超越前人的發散思維;就是像“陋室銘”、“愛蓮説”這類百十來字的短文,乃至李白、杜甫的只有幾行的小詩,都無一不是充滿發散思維的不朽之作。

例如劉禹錫的“陋室銘”,通篇只有81個字,不僅文采被千古傳誦,就是文中所體現的發散思維也堪稱代表作。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在歌頌名山大川,而且名山總是以“高大雄奇”著稱,川江湖海總是以“深邃遼闊”而聞名。但劉禹錫卻從逆向思維出發,開宗明義地提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強調要重內涵、重實質,而不能只看形式和外表,從而既為引出本文的主題做好鋪墊,又為讚頌其陋室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接着,作者從陋室的環境、陋室中活動的人、陋室中所做的事等三個方面對陋室做了生動的描繪。“陋室銘”之所以能膾炙人口,千古流傳,固然與其絕佳的文采分不開;而作者運用發散思維為它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內涵也是功不可沒的。畢竟缺乏思想內涵的文采是淺薄的,只有與深刻內涵結合的文采才能有永恆的魅力。

又如周敦頤的“愛蓮説”,也是文學作品中較好體現發散思維的上乘佳作。在宋代之前,歌頌花卉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但多是以菊花(頌其“靈隱飄逸”)、牡丹(頌其“雍容華貴”)或梅花(頌其“嚴冬傲雪”)為對象,以蓮與荷為歌頌對象的比較少見。周敦頤以“蓮”為主題,這應該是體現了他不隨波逐流的求異思維。另外,更為重要的是,同樣是寫“蓮”,他與同時代人的寫法、立意也完全不同。

與周敦頤差不多同時代的詩人楊萬里曾寫過兩首非常有名的頌“蓮與荷”的詩,一首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應日荷花別樣紅。”另一首是:“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前一首是從宏觀的角度描寫,後一首則是從微觀的角度描寫。宏觀描寫要求大視野、大手筆,濃墨重彩,要達到一種壯闊的美,浩瀚的美,撼人心魄的美;微觀描寫要求很細膩

、很準確,見微知著,要達到一種精巧的美,清麗的美,韻味無窮的美。應該説,從對“蓮與荷”的外部形態描寫來看,不論是宏觀還是微觀角度,楊萬里這兩首詩是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很難超越。為此周敦頤獨闢蹊徑,不從外部形態,而是從內涵、氣質去寫“蓮與荷”。他根據自己數十年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眾生相的深刻觀察,從中感悟出一種最美好、最純真、最高尚也最難能可貴的品格,然後用擬人化手法,藉助生動、形象、準確的語言,通過“蓮與荷”的外部形態表現出來。表面上在寫蓮的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荷花的“香遠益清,亭亭淨植”以及“出於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實際上是在歌頌一種“胸懷坦蕩,沒有私心雜念;樸實無華,不譁眾取寵;優秀品格,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剛正不阿,任憑狂風暴雨寧折不彎”的崇高思想境界。這正是“愛蓮説”的強大藝術魅力所在,也是它能流傳萬世,永遠淨化人們心靈的精神力量所在。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像這一類的例子,可謂不勝枚舉,只要語文老師認真去挖掘,就可在教學中獲得無限豐富的、可用於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不竭源泉。

關於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發展(二)

高中生智力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特點?

高中生智力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其思維能力的提高上。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思維能力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到個體的智力狀況,而邏輯則是思維的一面鏡子,所以,通過對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特點的考察,就可以瞭解高中生智力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總特點。

在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均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在國中階段,雖然抽象邏輯思維在個體的智力發展中佔優勢,但在很大程度上,這時的邏輯思維還需要經驗的支持;進入高中階段以後,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則屬於理論型,高中生已能在頭腦中進行完全屬於抽象符號的推導,能以理論作指導去分析、解決各種問題。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總特點可概括為下面三個方面。

1.高中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已具有充分的假設性、預計性及內省性。

從高中階段開始,學生在思維中運用假設的能力不斷增強。抽象邏輯思維就是要求人們撇開具體事物,運用概念和假設進行思維活動,因此,它要求思維者按照提出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的途徑,經過一系列抽象邏輯的過程,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思維假設性的發展,又使得高中生的思維更加具有預計性。也就是説,在解決問題之前,能事先形成打算、計劃、方案以及策略等等。

對思維活動的自我調節,是思維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從高中階段起,學生思維活動的自我意識或監控能力更加明顯化,這就使其思維活動具有內省性,具體表現為,他們已經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智力活動的過程,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這一過程,使解決問題的思路更加清晰,判斷更加明確。

2.形式邏輯思維處於優勢,辯證邏輯思維迅速發展。

形式邏輯思維和辯證邏輯思維是抽象邏輯思維的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們的發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維發展和成熟的重要標誌。

高中生的形式邏輯思維已獲得了相當完善的發展,在其思維活動中佔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辯證思維也獲得迅速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在高中生思維過程中的抽象與具體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統一。由於高中生經常要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和重要的科學理論,使其理論型的抽象邏輯思維就迅速發展起來,在這種思維過程中,既包括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過程,也包括從一般到特殊的演繹過程,也就是從具體上升到理論,又用理論指導去獲得具體知識的過程,這是辯證思維發展的重要表現。而且,高中生在實踐與學習中,逐步認識到一般和特殊、歸納和演繹、理論和實踐的對立統一的關係,並逐步發展着那種從全面的、運動變化的、統一的觀點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都是高中生辯證思維發展的標誌。

3.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在高中階段進入成熟期。

從國中二年級開始,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由經驗型水平向理論型水平轉化,到高中二年級,這種轉化初步完成,這意味着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趨向成熟。主要表現在下述三個方面:首先是各種思維成分基本趨於穩定狀態,基本上達到了理論型抽象邏輯思維的水平;其次是個體的思維差異,包括在思維品質和思維類型上的差異已基本上趨於定型;第三,從整體來講,思維的可塑性已大大減少,與成人期的思維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思維能力還高於成人。

二、高中生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特點。

高中生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其概念、推理和邏輯法則的運用能力等三個方面的發展特點上。

1.高中生概念的發展。

於在校青少年字詞概念發展水平的研究表明,初、高中學生理解字詞概念的能力存在着明顯的年齡特徵。國中一年級學生,大多數是從功用性的定義或具體的描述水平,向接近本質的定義或作具體的解釋水平轉化。國中二、三年級學生大多數人達到接近本質的定義或作具體的解釋水平,或者是由這兩類水平向對概念作本質定義的水平轉化。這説明,國中二年級是掌握字詞概念的轉折點。進入高中階段後,達到接近本質定義和本質定義水平的人次要比國中階段多,掌握字詞概念的數量也比國中多;同時,高中生還能較正確地對社會概念、哲學概念和科學概念作出定義。這説明,在正常的教學條件下,高中生能夠對他們所理解的概念作出比較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質特徵和屬性的合乎邏輯的定義。

關於兒童青少年獲得幾何概念認知操作的發展研究(陳英和,1992)表明,到國中三年級,大部分被試可以運用恰當的言語符號來描述某一幾何概念的有關性質;到高中一年級時,大部分被試在上述能力發展的基礎上,能夠根據某一幾何概念的本質屬性正確評價相應概念的正例證和負例證,而且許多高中生能夠通過分析,比較某一幾何概念的正例證和負例證,給出這一概念的本質內涵。

從分類能力來看,初、高中生的相應能力可以分為四級水平:一級水平──不能正確分類,也不能説明分類的根據;二級水平──能夠正確分類,但不能確切地説清分類的根據;三級水平──能夠正確分類,但不能從本質上説明分類的根據,僅能從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徵或功用特點來説明分類的根據;四級水平──能夠正確分類,並能從本質上説明分類的根據。研究表明,國中生對有關概念的分類,處於從第三級水平向第四級水平過渡的狀態中;高中生對概念的分類,達到第四級水平的居多,所説明的分類根據能揭露事物的本質,理論性較強。所以,高中生所掌握的概念,逐步擺脱了零散、片斷的現象,日益成為有系統的、完整的概念體系。

2.高中生推理能力的發展。

有關研究表明,初、高中學生在形式推理能力的發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年齡特徵。雖然,國中一年級學生已開始具備各種推理能力,但是,屬於初級水平,特別是假言、選言、複合、連鎖等演繹推理和運用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還較差。從高中一年級開始,學生的推理能力則有了明顯的進步,各種推理能力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高中二年級以後,學生的推理能力已基本達到成熟,各種推理能力都達到了比較完善的水平。

3.高中生運用邏輯法則的發展。

國中學生已經基本上掌握並能運用邏輯法則,到高中二年級,學生在掌握和運用邏輯法則方面已趨於成熟。同時,他們在掌握不同邏輯法則的能力上存在着不平衡性。比如,在對三類邏輯法則的掌握上,矛盾律和同一律的成績明顯高於排中律;再如,在三種類型的問題(正誤判斷、多重選擇和回答問題)中,對邏輯法則的應用水平也不一樣,其中對正誤判斷問題的總成績最高,多重選擇次之,回答問題的成績最差。

三、高中生辯證邏輯思維的發展。

辯證思維,是反映客觀現實的辯證法,是主體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辯證法所進行的思維。

高中生辯證思維的發展,與其自身的實踐活動有密切的關係。隨其年齡的增長,在學習、生活、活動及人際關係等方面,都需要他們有新的思維形式和思想方法,需要他們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去分析問題,需要他們發展辯證思維。

國內的研究表明,在校青少年辯證邏輯思維發展的趨勢是:國中一年級學生已經開始掌握辯證邏輯的各種形式,但水平較低;國中三年級學生的辯證思維則處於迅速發展階段,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高中學生的辯證邏輯思維已趨於佔優勢的地位。造成這種發展趨勢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國中一年級學生所掌握和領會的還是較為簡單的知識,缺乏廣度和深度,缺乏對事物本質的深入瞭解,因此,他們的辯證邏輯思維水平不高。國中三年級學生所學的知識較為系統、深刻,進入了科學體系,並開始知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基本規律;另外,他們的形式邏輯也有較大的發展,並已達到佔居主導的地位,這就為辯證邏輯思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其辯證邏輯思維得以加速發展。高中學生學習內容更加繁複、深刻,在各種課程中滲透了辯證唯物主義原理,而且開設了哲學基礎課,使之逐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這樣使高中學生的辯證思維也開始佔優勢地位。

第二,國中一年級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還具有依賴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思維能力,特別是辯證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隨着年齡的增長,國中三年級學生逐步克服了依賴性,提高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尤其到了高中階段,高中學生已經開始走上獨立的生活道路,未來的理想成為他們新需要的組成因素,整個社會、學校、家庭要求他們自覺地從事學習和勞動,學會正確地處理好各種關係及各種問題,這不僅要求他們能夠獨立進行思維活動,而且還要求他們要有正確的思想方法。以上這些主客觀因素使高中生對事物及世界的認識更趨於深刻、完善,不僅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而且還能揭示事物運動發展變化的原因和它們的對立統一的關係,因此,他們的辯證邏輯思維必然隨之發展,並逐步佔居優勢。

高中生的辯證邏輯思維的發展,是與他們的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相輔相成的。當然,高中生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水平高於辯證邏輯思維的發展水平。而且,他們形式邏輯思維發展較為穩定而勻速,而辯證邏輯思維的發展則比較迅速。形式邏輯思維和辯證邏輯思維畢竟是一個人抽象邏輯思維的兩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發展,兩種思維形式的相互促進,使得高中生的思維水平更高、更成熟、更完善。
 


關於思維方式之培養創造性思維相關文章:

1.創新思維的思維方式

2.關於創新思維的五個特徵

3.關於創新思維的本質

4.有關創造性思維的小故事陪養創新意識

5.創新思維的三個重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