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勵志 > 勵志美句

桐城的六尺巷故事

欄目: 勵志美句 / 發佈於: / 人氣:2.43W

桐城的六尺巷故事

桐城的六尺巷故事

作者:沈裕慎

在安徽遊歷時,途經桐城,我想起了從古傳揚至今的六尺巷的故事。於是,我決定下車,前去遊覽。

桐城市的城區並不大,經路人的指點,在桐城的西后街,我尋到了這條貌不驚人,極其平平常常的小巷。六尺多寬,百來米長,路面有些高低不平,因是用鵝卵石鋪就的。

六尺巷的來由,是有一段佳話的。相傳,清代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在京官至禮部尚書,人稱張宰相。家人打算擴大府第,修院牆,要鄰居吳府讓出三尺地界。吳府對張府的要求,寸土不讓,斷然拒絕。遂告到官府,一方為高官,一方為望族,縣令不敢貿然行事。張英家人便修書一封,送往京城,要他出面干預。張英看罷來信,對家人依官仗勢,深感擾慮,便回覆詩一首: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家人接此覆信,看到此詩,二話不説,立即照辦,遂主動後退三尺築牆。吳府老爺得知此情,深受感動,也令家人對院牆後移三尺。當地人知悉後,紛紛傳頌此事,引為美談,並給這條小巷子,取名“六尺巷”。張英也不失為“謙謙君子,温潤如玉”。

站在巷口,我看到有棵老槐樹,有兩人環抱之粗,高聳十幾米,枝葉繁茂,遮蔽了一片蔭涼。樹下,石桌石凳,圍樹而造。幾位老人,悠閒地搖着蒲扇,正在談笑風生。見我走近,其中白髮蒼蒼的一位,神情淡定地説:“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啊!”我還之以微笑。老人如禪的話,一語道出了六尺巷傳唱千古的原由,這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一脈相承。因此,倍受尊崇,影響深遠。

緩緩漫步,我走入巷中,卵石光滑的地面上,如同在腳底間遊走。此起彼伏的蟬鳴,從槐樹上傳來,在巷子裏左跌右撞地迴盪,聲聲敲擊耳畔。望着斑駁的牆壁,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撫摸,青磚石上,溝壑縱橫,殘留着歷史的滄桑。不知不覺,彷彿時光流轉,又回到了那幾百年前,我彷彿親眼目睹,張吳二府,化干戈為玉帛的感人情景。

如今,當地政府在六尺巷舊址前,修築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題寫了“禮讓”兩個大字。禮讓是心靈的豐盈,精神的成熟、生存的智慧;禮讓是對別人的釋懷,對自己的善待。能彎曲的樹不一定是廉價的木,如榕樹;有禮讓之心不一定是柔弱之人,如張英。禮讓是大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禮讓是藍天,有高清邁俗的境界。禮讓的別名是:從容、自信和超然。

踩着卵石,一寸一寸地扶着石壁,我向前走……這時,我想,如果沒有當年的那首詩,如今怎麼會有這條幽幽的六尺小巷呢!油然間,我悟出:一個真正懂得謙讓、寬厚待人的人,那麼,他往往能得到人們的崇敬。

Tags:六尺 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