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勵志 > 勵志美句

心有木樨自然香

欄目: 勵志美句 / 發佈於: / 人氣:3.08W


心有木樨自然香

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個冬日,村裏來了個戲班子,掛名“木西花劇團”。幾十年過去,他們當年演的是什麼戲,唱的是什麼腔,我早忘記得一乾二淨了,但是,木西花這個地名卻牢牢地根植於心了。

那時候,還是孩子的我,只覺得木西花這個地名很別緻,以花名為村名。後來,幾次偶爾想起,都忍不住思忖,木西花這個村名,除了別緻,還很有文化內涵。不過,“木西花”應該是“木樨花”三字才對,這樣才有花的馨香馥郁,才有詩的浪漫和畫的意藴。而生活在這裏的人,應該都是沾有幾分仙氣或靈氣的,都應該有一段故事的。於是,早幾年曾心血來潮,活生生編造了一個題為《疊箱巖與美女瀑》的所謂民間故事,説的是這個村子裏有個富得流油的楊員外,50開外才喜得千金,因為愛女呱呱墜地之時,正是木樨花飄香季節,所以楊員外給這個寶貝疙瘩取名為樨樨。這個樨樨,不單花容月貌,心靈手巧,女紅功夫了得,而且還識字知書,能詩會畫,更有一副鶯燕般清亮宛轉的歌喉,喜歡唱山歌。不幸的是,楊員外為了巴結權貴,竟然要把這麼一個妙人兒許配給温州府一個醜陋、庸俗、猥瑣的鹽商鉅富之子,而樨樨卻對在她家為她做嫁粧,喜歡唱山歌的小箍桶匠一見鍾情,暗生情愫,私定了終身。楊員外百般阻撓如花似玉的女兒樨樨的婚事,設計害死了樨樨中意的小情郎,而性情剛烈,對愛情忠貞不二的樨樨姑娘也為之殉情。

故事寫完後,不知道有沒令他人動容,我自己是一次次被感動了,因此,一次次想到木西花實地走訪一番,可總是不得便而未能遂願。

上週六,我終於有緣親近這個心儀了數十年的小山村。

木西花,過去名喚“木樨花莊”,屬縉雲十四都,現在是縉雲縣大洋鎮轄區內的一個行政村,南與永嘉縣接壤,是縉雲東南門户。村民大多姓王,據《王氏宗譜》記載,宋嘉定二年,宋狀元龍圖閣學士王十朋之五世孫王國興王國材兄弟因避戰亂自温州樂清左原遷至木西花定居。當時,村口植有數棵枝繁葉茂的巨大桂花(俗稱木樨花)樹,每逢八月金秋,滿樹金黃色小花,如無數金星散落於樹梢,在秋陽下熠熠生輝,微風過處,清韻撲鼻,香及數裏,故得村名“木樨花”。幾百年後,沒有了當年的木樨花,但是木樨花這個村名一直沿襲至今,只不過,不知是因為“樨”、“西”音同而訛,還是因為貪圖“西”字書寫、認讀方便些,“木樨花”,演變成了“木西花”。

來到木西花,我才發現,我以往的想當然是多麼無知、多麼偏執、多麼可笑——過去,我一直頑固地以為,既然大洋是“縉雲的西藏”,山高路險,風蕭水冷,那麼大洋鎮下屬的村莊應該更全是山頂人家、雲中莊園了,木西花也不例外。

木西花,這個小小的村莊,坐落在一個狹長的山谷裏,一條寬不過10米的小溪坑自北而南,悄無聲息地流淌而過。東西兩面均是高達千米的青山,彷彿是兩排擎天柱,把天空穩穩地支撐住。放眼望去,山上植被茂密,層次分明。上半山,是鬱鬱葱葱的針闊什木林,寬葉樹,應該是青岡木為主的灌木,而針葉樹以松樹為主。唱主角的松樹,年邁的,高及雲天,樹幹曲折遒勁如蒼龍,樹冠則被強勁的山風這把無形巨剪修剪得如同刀削斧剁一般扁平。這些造型奇特,形象生動的老松樹,除了給巍峨的羣山增添了一道道景色,更重要的是賦予這峯巒以靈性、以精神了。看到了它們,就會油然想起陳毅元帥那首膾炙人口的五言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看到了它們,堅韌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不畏艱難、雄氣勃發,愈挫愈堅、堅韌不拔的氣概便勃然盪漾於心間。下半山則是修竹成林,山風輕掠,竹頂便搖頭晃腦,頓成竹海漣漪,又彷彿無數老夫子正在吟詩作賦。

清洌而明亮的溪坑名叫南溪坑,坑水泛着幽幽藍光,顯得格外的潔淨。村子出口處築有一道水壩,溪水翻壩而下,形成了一條寬寬的水簾,衝擊而下的水流,又在壩下鑿開了一個水潭。可惜是初冬時節,不然,脱了衣褲撲入潭中,或仰浮於水面,讀白雲蒼狗,聽松濤水聲;或潛入水底,與成羣的魚兒競遊;或在潭邊立定,閉上雙眼,任淘氣的魚兒將你腿上的污垢、老皮叼啄乾淨。我想,那一份令人顫抖的舒爽和痛快,不是久居水泥森林的城市居民所能想象的。

新舊不一的農舍沿溪坑而建,估計約有百來户。農房外圍是農田和旱地,地勢平坦。水田有種植茭白的,也有種了生薑,種了水稻的,還有一些荒蕪長滿雜草的。旱地上則是番薯、蔬菜居多。穿村而過的省道公路,就是村裏的主要街道。沿路走過去,房屋都是關門緊閉的多,也沒見到幾個村民,而且在家的,跟現在大多數農村一樣,都是老年人。房前屋後,環境非常整潔,沒有城市裏到處戳人眼球的塑料袋、廢磚頭等生活和建築垃圾。以往人們印象中的農村標誌性建築物——露天茅坑,被整潔的公廁所取代了,連牛欄豬舍也經過了改造。不過,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村子出口處的牌坊。這裏,古樹濃蔭,溪水潺潺,刻錄了千百年來的榮華和變遷,用鵝卵石精心襯砌的山牆,以及巍峨的石牌坊木牌樓,則當是新農村建設的傑作,表達瞭如今木西花人的巧妙構思和美好向往。

徜徉於牌樓下、水潭邊,耳畔不時傳來秋蟲嘶鳴之聲,山林中野鳥山雞撲簌之聲,眼前則是座座青山,排排農舍,碧水泛幽,木橋橫斜。剛才還在心頭招搖着的那種憾意——木西花村不見木樨花!頓時被“小橋流水人家,枯藤老樹昏鴉”的意境所融化,呼吸間,竟然冒出一種淡淡而清新的微香。你肯定知道,這就是木樨花的清香。是的,那是我心中的木樨花開了,心有木樨自然香。


Tags:木樨 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