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黨建文案

2021年迎接建黨100週年思想彙報範文精編7000字

欄目: 黨建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5W

黨的領導,英明神武。一百年以來,革命先驅們發揚了偉大建黨精神,不怕犧牲,錘鍊品格,傳承紅色血脈。我們要學習他們的這種精神。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建黨100週年思想彙報相關參考資料,歡迎你的參閲。
 

2021年迎接建黨100週年思想彙報範文精編7000字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建黨100週年,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份。作為這段歷史的創造者、參與者、見證者,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當為這段歷史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這就是歷史責任感。
 
  今天在座的都是黨員同志,站在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該如何提升歷史責任感,在各自的崗位上,激發“正能量”,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在此,我送給大家六個字:愛國、奮鬥、奉獻。具體來説:
 
 一、要把愛國主義擺在首位,這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成功之本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1935年,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用“愛國三問”點燃了師生愛國鬥志,激勵有志青年發憤圖強。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開大學考察調研期間特別指出:“這既是歷史之問,也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要把這個事情做好。”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這種感情在歷史的長河中孕育流淌、綿延不絕,在時代的場域裏紮根生長、釋放能量。它是一個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砥礪前行的精神依靠。
 
  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國小參加少先隊主題隊日活動,看到一個學生寫了“精忠報國”四個墨筆字時,講起了自己從小聽“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2014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週年座談會上,習近平引用屈原的詩句,高度評價了一批抗日將領和英雄羣體的愛國精神。他曾在2016年一下飛機,就驅車一個半小時奔赴大別山深處的金寨縣,向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他也曾兩個月內兩次前往盧溝橋,在抗戰紀念館內的英烈環廊仔細查找張自忠、左權、楊靖宇等抗日名將的名字。
 
  愛國主義精神是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的強大內生動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源泉。雖然愛國主義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着不同的主題和使命,但其本質卻從未發生改變,即始終飽含着人們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雖久經磨難但卻依舊能夠以雄偉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關鍵所在。在新的歷史時代,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應該從四個方面入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
 
  (一)要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前途、民族命運聯繫起來。在中國人的精神譜系裏,個人與國家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個人前途和國家命運從來都是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如果個人理想脱離了國家發展,就會迷失方向、偏離航道;如果國家發展離開了個人努力,就會流於空談、失去根基。“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于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的巔峯時期,為了國家需要,轉而從事氫彈理論的探索研究工作。“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孫家棟在75歲高齡時毅然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總設計師的重擔,對於別人的不理解,孫家棟只有一句話:“國家需要,我就去做。”“最美奮鬥者”林巧稚,稱自己是“一輩子的值班醫生”,將全身心奉獻給祖國醫學事業,親手迎接了5萬多個新生命。事實證明,只有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輩子的頑強奮鬥來踐行愛國主義精神,才能成為“最美奮鬥者”,才能讓個人夢隨中國夢一起璀璨、一起光彩。
 
  (二)要把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統一起來。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始終圍繞着實現民族富強、人民幸福而發展,最終匯流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祖國的命運與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密不可分。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鄧小平同志曾説:“有人説不愛社會主義不等於不愛國。難道祖國是抽象的嗎?不愛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愛什麼呢?”我們要深刻認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和制度優勢,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國家富強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為着力點和落腳點,同一切分 裂國家、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作鬥爭,同一切歪曲祖國發展歷史、抹黑黨的形象的錯誤言論作鬥爭。旗幟鮮明反對分 裂國家圖謀、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築牢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銅牆鐵壁。
 
  (三)要把愛國主義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理解和接受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可以説,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藴含着的以身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不畏艱難險阻,不斷鑄就輝煌的精神力量。我們要從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自覺延續文化基因,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堅守正道、弘揚大道,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
 
  (四)要把愛國主義與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立足民族”是強調愛國主義在自身的民族性,而“面向世界”則是把愛國主義這一情感提升到更寬廣的層次。當前,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命運與世界命運緊密相關。站在中國與世界關係歷史性變遷的路口,世界秩序調整、國家實力消長、歷史文化積澱,在不斷拓展着愛國主義的視野和胸懷。新時代的愛國主義不是固步自封、唯我獨尊的,而是具有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時,又尊重各國的歷史特點和文化傳統;就是要積極地同世界各國交流互鑑,善於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積極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二、要把不懈奮鬥擺在重要位置,這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成功之基
 
  近期我梳理了一下習近平總書記從2014年到2020年連續7年的新年賀詞,發現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始終提倡不懈奮鬥精神。我們一起來看一下:2014年提到了“生活總是充滿希望的,成功總是屬於積極進取、不懈追求的人民。”2015年指出:“我們的藍圖是宏偉的,我們的奮鬥必將是艱鉅的。”2016年強調:“幸福不會從天降,我們要梳理必勝信念,繼續埋頭苦幹。”2017年提出:“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就一定能夠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2018年的金句是:“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幹好工作。”2019年提到了:“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要緊緊依靠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2020年賀詞指出:“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可以説,奮鬥,是幸福生活的源泉。生活中的一飯一蔬,離不開辛勤耕耘的農民;孩子們健康茁壯成長,離不開教師們的諄諄教誨;便捷舒適的出行,離不開司乘人員的堅守崗位;守護歲月靜好,離不開用生命和熱血築牢安全“防線”的消防員和軍人們……生活因奮鬥而更精彩,正是因為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奮鬥,才有了我們今天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才有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
 
  首先,我們從五個維度來解析一下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內涵。一是接力奮鬥。實現共產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和最終目標,實現這個遠大理想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需要一代代共產黨人堅持不懈接力奮鬥。接力奮鬥既指圍繞一個共同奮鬥目標接續努力的狀態,也是一代人接一代人長期奮鬥的歷史過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的偉大發展成就是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接力奮鬥創造的。”二是共同奮鬥。共同奮鬥,是指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羣眾為偉大事業一起努力奮鬥。與人民羣眾共同奮鬥,是中國共產黨具有無與倫比的強大力量的根源所在。三是頑強奮鬥。頑強奮鬥就要不畏艱難險阻,不屈不撓、英勇奮鬥、不怕犧牲,要有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堅韌不拔的釘釘子精神。四是艱苦奮鬥。艱苦奮鬥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指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怕困難、不辱使命,反對鋪張浪費,勤儉辦一切事業。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艱苦奮鬥是我們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艱苦奮鬥,指出要把艱苦奮鬥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五是永遠奮鬥。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強調,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只有每一名黨員終身奮鬥、永遠奮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實現。
 
  今天我們比歷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距離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動員廣大黨員為之奮鬥。對於我們在座的黨員同志來説,不懈奮鬥就是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志存高遠而奮鬥。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建黨近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新時代弘揚奮鬥精神,就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築牢精神之基。
 
  (二)要腳踏實地而奮鬥。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身處“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身處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時代背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發揚實幹精神,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為初心和使命奮鬥,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當前,我們的工作中還有很多短板不足,既有機制體制方面的,有服務意識和工作理念方面的,也有能力素質方面的。堅持不懈奮鬥,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短板不足,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入手,補齊短板,彌補不足,腳踏實地服務發展,確保經濟社會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績。
 
  (三)團結一致而奮鬥。團結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征程中,一定要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增強各各方面的團結,要凝聚起人民智慧和力量,激發出全社會創造活力和發展動力,讓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團結奮鬥迸發出來的磅礴力量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就是要從本職崗位入手,從本單位本部門做起,打破小部門、小圈子意識,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增強團隊協作意識,主動配合、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啃骨頭、攻難關,以團結激發更大奮鬥動力,實現更大進步。
 
  (四)要敢於鬥爭而奮鬥。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迴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敢於鬥爭要從內外兩個層面入手,對內要敢於同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做鬥爭,同損害人民利益、脱離羣眾的行為做鬥爭,同頑瘴痼疾做鬥爭;對外要敢於同分 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行為作鬥爭,同企圖遏制中國發展的外部勢力做鬥爭,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挑戰做鬥爭,在鬥爭中彰顯奮鬥精神,取得鬥爭勝利,推動更大發展。
 
  (五)要自我革命而奮鬥。刮骨療毒、自我革命需要勇氣和魄力,但這是不懈奮鬥的必經過程。當前,我們的隊伍中還存在着很多問題,還有很多頑瘴痼疾制約着發展進步,還有很多思想認識層面的偏差,影響和制約着奮鬥的成效。因此,我們務必要以勇於自我革命的氣魄、堅忍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觸及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堅決衝破思想觀念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清除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要以只爭朝夕、敢於擔當、不懈奮鬥的精神,將改革進行到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蹟,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三、要把犧牲奉獻擺在關鍵位置,這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成功之要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守望相助、勇於付出,留下了許多關於奉獻的經典傳説故事。女媧補天,講的是女媧面對人類災難,挺身而出、補天救世的傳説;大禹治水,講的是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舍小家為大家,用數年時間在華夏大地馴服洪水的經歷;愚公移山,講的是愚公決心子子孫孫挖山開路、最後感天動地的故事。這些傳説故事,都飽含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精神。
 
  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陶行知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些經典名句,從不同側面表達了人們對奉獻的讚美。魯迅先生説“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我們黨近百年的歷史,就是一部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赤誠奉獻的歷史。在長期的奮鬥實踐中,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無一不包含着奉獻。劉胡蘭、江竹筠、董存瑞、邱少雲、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甘祖昌、谷文昌、楊善洲、沈浩、郭明義、鄒碧華、南仁東等一大批英雄模範,也無一不體現着奉獻。共和國的旗幟是烈士鮮血染紅的,這是不爭的事實。據統計,新中國成立時我們黨有448萬名黨員,而此前為革命犧牲的、可以查到姓名的黨員就達370多萬名。為了中國革命,毛主席有6位親人犧牲。南京雨花台,當年是國民黨屠 殺共產黨人的刑場,在這裏英勇就義的烈土有近10萬人,其中留下姓名的僅1519人。全國共有29萬多座無名烈土墓,安葬了78萬多名無名烈士。
 
  可以説,奉獻是我們黨的鮮明底色,是共產黨人的重要精神特質。離開了奉獻,我們黨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事業成就和輝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擁護。所以,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更應該做無私奉獻的“排頭兵”,具體做到:
 
  (一)用堅定的理想信念捍衞奉獻。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沒有理想,人生就會偏離方向,奉獻就沒有動力,也不能持久。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每個中國人都不是局外人,每個共產黨員更應該作為積極參與者,要應把自己的工作視為一份很光榮、很崇高的事業,自覺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立志不懈追求,甘於終身奉獻。有了這份信念,我們無論取得多大成績和進步,都不會忘乎所以、感到飄飄然;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挫折,都不會退縮萎摩、感到惶惶然;無論面對哪些腐蝕和誘惑,都不會丟掉戒尺、感到昏昏然。我們的世界並不總是太平,我們的社會並不全都美好,越是這樣,越需要理想信念,越需要家國情懷,越需要執着奉獻。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陝北貧瘠的黃土地上,就深入思考人生間題,最後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已的信念。他在離開工作生活7年的樑家河時心裏想的是,今後如果有機會從政,就要一輩子為老百姓辦好事。人民領袖樹立理想的風範,我們要時時感知、深刻體會,轉化為堅定理想信念的實際行動。
 
  (二)用絕對忠誠的本色詮釋奉獻。忠誠是奉獻的應有之義,講奉獻必須講忠誠。這種忠誠,就是對黨的忠誠,對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忠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忠誠。從古至今,忠誠都是好品德,我們今天講忠誠,不僅是個人修養問題,而且是政治上的明確要求。我們要在忠誠加上“絕對”二字,做到純潔,沒有絲毫雜質。革命戰爭年代,許多共產黨員為了忠誠,頭可斷,血可流,不管受什麼折磨都不會背叛黨、背叛同志、背叛信仰。黨的十九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面對一大代表羣像浮雕久久凝視,一一列數13名代表的姓名,感歎英雄輩出,也感歎大浪淘沙。這淘沙,淘的就是忠誠不忠誠。我們要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這些都不是抽象空洞的,都要通過我們的一言一行來落實、來檢驗。
 
  (三)用淡泊名利的胸懷彰顯奉獻。“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們講奉獻,尤其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正確看待個人得失,淡泊名利,克己奉公,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慾所動。要追求簡單樸素的生活。簡樸最能涵養人的品德,因此古人就提倡儉以養德、安貧樂道。孔子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也不改其樂。抗戰期間,國民黨愛國將領續範亭見到朱德,沒想到大名鼎鼎的八路軍總司令竟穿粗布衣衫,像個莊稼漢,發出“時人未識將軍面,樸素渾如田舍翁”的感歎。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輕一些,一個人光環多不等於價值大,默默無聞不等於價值小。正如毛主席當年評價張思德説的那樣,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關鍵看他是不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習近平總書記講過,一滴水在犧牲的瞬間,雖然未能看見自身的價值和成果,但其價值和成果體現在無數水滴前仆後繼的粉身碎骨之中,體現在終於穿石的成功之中。有了這份淡泊,我們才能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同志,正確對待自己,以平和之心對待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有功勞的時候不伸手,有苦勞的時候不計較,有疲勞的時候不抱怨。
 
  (四)用科學完善的機制激勵奉獻。一個人的奉獻,主要取決於自己的境界和能力,也與社會環境特別是身邊環境有關。通過有效的工作機制、管理機制、獎懲機制,來倡導奉獻、支持奉獻、保障奉獻,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講奉獻,在義與利、公與私、苦與樂、得與失進與退等關係的對待和處理上以身作則,形成有困難有危險“跟我上”、有名譽有利益“我先讓”的濃厚氛圍。要及時總結和宣傳講奉獻的先進團隊、先進人物先進事蹟,發揮榜樣的示範帶動作用,形成“奉獻精神天天見、奉獻人物聚身邊”的良好局面。要更好發揮幹部考核選拔“指揮棒”作用,樹立鮮明正確的用人導向,使奉獻與收穫成正比。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彙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