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脱貧志願者先進事蹟範文三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2.1W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脱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脱貧志願者先進事蹟範文三篇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閲讀!

脱貧志願者先進事蹟範文三篇

脱貧志願者先進事蹟1

  春節將至之際,_牽動着每個人的心,對扶貧一線的X市X村駐村幹部X來説,也是一次考驗。剛慰問完貧困户回到家中休假的他了解到這次X的嚴峻性後,一下子糾心了起來,看着身旁身患x病的老父親和一旁玩耍剛滿一歲的兒子,心掛鄉親們安危的他,經過一番思考,決定第一時間返回村裏開展X防控工作。

  身為退休幹部的父親雖然疾病纏身,但十分支持兒子的工作。X與外出的妻子電話聯繫後説明情況也取獲得了支持,由於妻子是黨員幹部,接下來必定也會忙於X防控工作,他和在廚房忙活的母親溝通後,把這個家交給了年邁的老母親。在這本該盡孝的時候,不能在家中照顧好兩老,還要把家裏的擔子壓到母親身上,此時,X心裏很不是滋味,但他知道全家人都支持着他,村裏的羣眾需要他,X面前無小家,生命重於泰山,他毅然返回村裏。

  從扶貧人變防衞士——守護羣眾安康。回到村後,X立即依託“户户入、入户户”網格化管理基礎,帶領村幹部、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逐一明確責任,建立起橫到邊、縱到底的X防控網絡,摸排村民X户X人。根據X防控需要,實行X排查崗、醫療服務崗、宣傳引導崗、設卡值守崗、後勤服務崗“五崗聯動”,為X村村民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安全防護牆。

  他帶頭給不理解的X防控工作重要性的鄉親講解X形勢,做思想工作,讓鄉親們提高自我防範意識。由於村裏人手不足,他還主動參與卡點值守、張貼宣傳標語、清潔消毒等各項防控工作,忙得經常是一碗泡麪匆匆解決一餐後,又繼續開展工作,甚少休息。

  “這位_同志,經常過來噓寒問暖,幫我們購買生活必需品,真的是太貼心了,為他點贊。”X村從武漢返鄉的學生不無感動地説道。年前,X村有X名從湖北武漢回來的重點人員,經排查發現後都進行了居家觀察隔離,在這談“武”色變的時候,X不單主動請纓對武漢回鄉人員進行跟蹤服務,排查的時候他還身先士卒對武漢返鄉人員進行登記和了解具體情況。這些事情,X都不敢與家人説起,生怕他們知道後擔心。但關鍵時刻,X並沒有考慮太多,他説:“X當前,誰都不能後撤。”

  奮戰扶貧戰場——守護扶貧成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和脱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在這個關鍵時期,為了打贏脱貧攻堅戰,廣大駐村幹部均堅守在最前線,一手抓防X防控,另一手抓脱貧攻堅,兩手都不可放鬆,兩手都要硬。

  因受X影響,貧困户家X出現滯銷情況,這讓身為駐村隊員的X立即緊張了起來,他想,脱貧攻堅是重中之重的任務,不能讓扶貧成果脱色。為了幫貧困户解決滯銷問題,X馬上一邊四處打聽尋求銷售渠道,一邊及時將貧困户滯銷X萬斤X的信息反映到有關職能部門,以求火速援助。他希望有需要的企業或個人,能在瞭解消息後,伸出援助之手,幫X村的鄉親們一把。

  “你們家裏最近有出去打工的計劃嗎?如果有的話我幫你登記一下信息。”“大叔,這份工作不錯,就在我們市裏,如果有興趣的話聯繫我。”……一聲聲問候,一聲聲温馨囑咐,讓X村的村民倍感踏實,覺得這個冬天正逐漸“雪融草青”。近日,X又忙於登記村裏閒置勞動力,竭力解決因受X影響產生的村民務工難題。他把X市X年春風行動暨春季線上招聘活動等蒐集到的企業用工需求都羅列出來,讓村民們自主選擇合適的崗位應聘,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助力復工。

  防X戰中不掉隊,扶貧路上不缺位,是眾多駐村工作隊員的真實寫照。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裏,X沒能與家人好好團聚,卻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了整個X村裏的鄉親們,以平凡的舉動書寫了一名駐村幹部的X使命。

脱貧志願者先進事蹟2

  被殘疾人稱為“好幫手”、“貼心人”的縣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闕柳鬆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屆縣殘聯理事長,1998年5月,一紙調令又將他調到殘聯任理事長。到殘聯後,他所面對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殘疾人扶貧解困工作,但他很快進入了角色。功夫不負有心人,闕柳鬆同志帶領全縣殘疾人工作者實施的“松陽縣殘疾人扶貧攻堅”工程得到了組織和社會各界的認同: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等國家部委評為“全國殘疾人扶貧工作先進單位”。6年來,他憑着強烈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懷着對殘疾人,特別是被貧窮的鎖鏈羈絆着的那些貧窮殘疾人的一片誠心、愛心和熱心,竭盡工作,默默奉獻,連續幾年被評為縣級先進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熱腸和充滿事業激情的扶殘幫困工作者。

  到殘聯後,闕柳鬆同志是懷着對殘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殘疾人扶貧解困工作中去的。帶着這種感情,使他產生了為殘疾人扶貧解困工作奔走呼號的源源動力。剛巧在1997年縣殘聯開展了一次全縣貧困殘疾人調查工作。當時,松陽縣鄉鎮的貧困人口多,家境貧寒的殘疾人也多。據調查統計,全縣有貧困殘疾人2950名,佔全縣貧困人口總數的46%。面對眾多貧困的殘疾人,特別是在下基層時聽到那些連温飽都成問題的殘疾人那強烈而悲切的呼聲時,他的心靈被震撼了,一種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竭盡全力幫助貧困殘疾人擺脱貧困。

  由於當時縣殘聯是個不起眼的小單位,資金相當缺乏,扶貧資金就更不用説了。面對如此困境,他深知殘聯一個單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滄海一粟,只有數不盡的水珠匯入“扶貧攻堅計劃”的大海,才會產生翻江倒海的力量。於是,他把做好宣傳發動工作作為實施該計劃的突破口來抓,運用電台、報刊、電視等新聞媒介,宣傳實施“殘疾人扶貧攻堅計劃”的主要內容及意義。為了籌措殘疾人扶貧基金,他多次跑縣委縣政府找領導。他積極主動的工作作風深深地感動了縣委縣政府的領導,1998年8月縣委辦縣政府辦聯合發文件號召全縣幹部職工開展了向“殘疾人扶貧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資,獻一份愛心”活動。他的真誠,他的耐心細緻、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也感動和激發了全縣廣大幹部職工節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資”將愛心獻貧困殘疾人的熱情,加入“扶殘助殘”的行列。這次捐款,為扶持殘疾人打下了基礎。同時,發動機關部門和企業單位與中國小校的貧困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結成長期幫扶助學對子,這些學生每學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資金,保障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大東壩鎮二灘壩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從小雙目失明,而妻子是個精神病人,女兒又不是親生的,家庭經濟毫無來源,是鄉村裏出了名的貧困户。1998年10月,闕理事長知道這一情況後,讓工作人員找上其家門,並親自與大東壩鎮領導協商,送他去參加了盲人按摩培訓。如今,老梅在殘聯的幫扶下開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紅火。面對闕理事長的幫助與支持,他感慨地説:“闕理事長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沒有他,我真的以為這個世界永遠是黑暗的。”

  多年來,闕柳鬆與殘疾人廣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魚水”關係。他的真情深深觸動了松陽的殘疾人,他們有話願跟他講,有困難願找他幫忙,都把他當成貼心的“孃家人”。這種真情,是最撩人心絃的。

  他,是一位對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獻精神的扶殘幫困工作者。

  闕柳鬆同志幹工作有一股子拼勁,凡熟悉他的人都説他是個實幹家。他常説在其位,謀其政,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經過他的努力,縣政府相繼出台了殘疾人優惠政策、扶助殘疾人若干規定及殘疾人扶貧攻堅計劃,形成了縣鄉兩級殘疾人服務社的組織網絡,以上措施辦法的出台,為殘疾人扶貧攻堅計劃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政策扶持,殘疾人真正得到了實惠,有1248名貧困殘疾人享受減免照顧,殘疾人的整體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逐步提高。

  1998年以來,殘聯圍繞扶貧計劃的總體目標,根據松陽縣的山區特點,通過“萬人結對”、“萬人種養、共奔小康”及“進千村萬户、扶貧奔小康”等扶貧行動,走出了一條有松陽特色的扶貧之路。期間,為了更深入地瞭解貧困殘疾人的狀況,先後開展了三次全縣性的貧困殘疾人情況調查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調查。在調查過程中,闕柳鬆同志爬山越嶺,走進千家萬户,有時要走山路30多華里,晚了就在殘疾人家中住宿,與殘疾人同吃同住,有時一住就是幾天幾夜不回家。

  在扶貧幫困的路子上,闕柳鬆認為“授人以魚,莫若授人以漁”。如果讓更多的殘疾人學得一技之長,則可以帶動一大批人勤勞致富。於是,他想方設法開展送科技下鄉扶貧活動,每年免費在鄉鎮舉辦3—4期殘疾人科技培訓班,組織殘疾人進行香菇、名茶、幹水果、蔬菜類的培育管理,畜禽類的養殖技術以及電器維修、縫紉、理髮業和工藝品加工等內容的培訓。廣大殘疾人通過培訓,掌握一技之長,走上脱貧致富路,我縣的殘疾人開發的種養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為了以點帶面,輻射帶動更多的殘疾人走上致富路,先後建立了6個殘疾人扶貧示範基地,各鄉鎮湧現了各行業的致富典型。西屏鎮西坌村的殘疾人楊裕宗開發的養殖基地,每年養豬出欄商品豬500多頭,養魚60畝,還搞山地開發水果,生態種養,年收入可達3萬元,並帶動6名貧困殘疾人脱貧;三都鄉酉田村殘疾人葉木生是在縣殘聯扶持其元資金開始開發起來的水果基地。在建此基地過程中,闕柳鬆理事長親自為他送資金、送化肥、送苗種。通過幾年的發展,小額信貸資金累計達68.7萬元,並開展了“一幫一”、“眾幫一”等結對扶助活動,扶持3223名貧困殘疾人從事種養業、手工業和家庭副業,貸款回收率達98%。9月8日原省長柴鬆嶽、副省長章猛進來松陽調研時評價説:“松陽縣殘疾人扶貧工作政府重視,政策到位,工作紮實,措施有力,抓得有聲有色。”

  殘疾人富了,闕柳鬆為此感到欣慰。“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為了松陽的殘疾人能脱貧致富,闕柳鬆同志耗費了大量心血,贏得了殘疾人的信任和擁護。發展的道路是坎坷的,肩負的重任是艱鉅的,闕柳鬆同志幹勁還是很足,腳步仍很穩健。他信言:為了殘疾人能擁有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不論碰到什麼困難,只要我們有博愛的胸懷、誠摯的愛心,相信松陽殘疾人奔小康目標的實現是有日可待的。

脱貧志願者先進事蹟3

  舟曲,藏語意為白龍江,白龍江是嘉陵江的支流。

  張小娟,1985年出生於舟曲縣曲瓦鄉城馬村的普通藏族農家,20_年,以甘南州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獲得歷史學與旅遊管理專業雙學士學位,工作後獲得蘭州大學在職研究生學歷。她深愛着大山深處的故鄉,20_年5·12汶川地震舟曲災情嚴重,已在京工作的她一次次打電話給家人,不久就辭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眷戀的故鄉。

  張小娟的本科班主任、中央民大歷史文化學院教師章毅君説:“畢業前夕,小娟和我談到今後的去向,她想回家鄉,認為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會有很多事可做。是對家鄉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使她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投身民族地區的建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

  “舟曲很美,我要把家鄉建設得更美。”小娟曾多次對同學和朋友説。

  “再崎嶇的路,也是過得去的!”

  這是10月5日下午13點14分張小娟在舟曲縣立節鎮下鄉途中發的一條微信,微信還配了途中拍的一張在高處俯瞰盤山路的照片,照片中的山路蜿蜒曲折,很壯觀也很險要。這是張小娟生命中發的最後一條微信。兩天過後的10月7日傍晚,在走過最崎嶇難走的山路後,她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紮根基層沃土,綻放花華。張小娟的意外犧牲令人痛心,而無私奉獻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軌跡。張小娟熱愛家鄉,並對集體有貢獻的熱情。她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了民族地區,奉獻給了扶貧事業,是新時代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直接體現和黨員榜樣。

  紮根基層沃土,綻放花華。首先基層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鍛鍊平台,不去抱怨艱苦和複雜的工作條件 唯願以萬卷詩書為師,以德養吾浩然正氣,以人民羣眾為師,以技提升服務能力。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日有所思,日有所得。比學習更重要的是堅持,要日有精進,積跬步以至千里。其中,把握平和的心態是關鍵,學習提高是需要漫長時日的,而且這種日子必然是枯燥的。其次思與行要相互結合。實踐論告訴我們,只有把原理運用到實踐中,才能檢驗原理,從而指導實踐。空喊責任不行,把愛民掛在嘴上也不可取,我們必須把責任意識化作行動符號,將愛民情懷浸入言行舉止。青春不語,蒼天含淚。高原上的格桑花,帶來的是光明、是福音、是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