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2020村醫抗擊疫情個人事蹟兩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1.65W

2020村醫抗擊疫情個人事蹟兩篇



2020村醫抗擊疫情個人事蹟兩篇


除了嚴陣以待的城市,在廣大農村,鄉村醫生連軸轉,為村民們牢牢築起一道抗擊疫情的防線。下面本站跟大家分享 2020村醫抗擊疫情個人事蹟兩篇。提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篇一

“雖已解除隔離,但還要密切關注武漢返鄉人員及家屬的身體狀況。”2月10日18時許,時刻關注疫情動向的米xx,認真地向鄉衞生院彙報。

米xx是xx縣夏家營鎮王村唯一的一名村醫,這個春節剛步入花甲之年。疫情暴發後,1月22日開始,他主動承擔起對返鄉人員的排查和體温測量任務。“剛開始用温度計量,後來村裏配發了測温槍,既省時間還方便工作。”米xx打開常背在肩頭的藥箱,拿出測温槍向記者展示。記者注意到,藥箱裏還放着一摞未發完的防疫知識宣傳單。“排查時順便就下發到户了。”他笑了笑對記者説。

據瞭解,王村常住人口1100多人。“幹了43年村醫,對村裏情況太熟悉了。”米xx順手從抽屜裏翻出多張表格,對記者説,“新農合參保人員名單數據準確,為疫情排查提供了根本依據。”

“共排查出20名外地返鄉人員。”1月22日開始,用了近10天時間,米xx配合村“兩委”幹部挨家挨户對返鄉村民仔細排查了三遍,確保不漏一人。

為此,作為醫護人員的米xx每天主動上門對居家隔離的20名返鄉人員,進行早、中、晚三次體温測量和身體檢查,保證每天上報數據準確無誤,並儘量不讓村幹部與其直接接觸。“兩名武漢返鄉人員都是村裏的年輕人,對疫情防控工作很理解很支持。”他説。

“儘管防疫措施到位,還是有部分村民比較恐慌和緊張。”排查期間,米xx主動發揮醫護人員的專業優勢,通過微信、傳單及宣傳欄等手段,向羣眾宣講疫情防控專業知識,勸導人們改變生活習慣,不出門、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等,有效穩定村民情緒,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紮實開展。他憨笑着對記者説:“從醫40多年了,2003年非典期間我就參與了入户排查,大家對我還是比較信任的。”

“這兩名武漢返鄉人員14天隔離期已過,身體狀況正常。”目前,米xx已完成入户測量體温的工作任務,現在只需到村口檢測點值勤。“只要把住村口進出關,就把住了疫情防控的關鍵。”

記者最後問:“家人不擔心你嗎?”米xx不假思索地回答:“擔心呀!但是醫生不衝讓誰向前衝,這是本職,更是責任。”

篇二

“大哥你到哪去?來,咱量一下體温!關鍵時期,沒事少出門,出去一定要戴好口罩!”2月6日一早,楊xx在村口的防疫值守點攔下一名村民,邊測體温,邊不厭其煩的交待着幾天來已經重複好多遍的話。

45歲的楊xx是河南省xx市騎xx村的村醫。從醫25年,他基本全年無休,唯有春節相對輕鬆。今年春節,卻格外忙碌。他每天要定時上門為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温,給村裏的公共場所消毒,給村民科普防疫知識,餘下的時間去村口的防疫點義務值守。

“疫情可不休息,得時刻警惕。”楊xx説,從大年七年級開始,他每天吃住都在衞生室。電話24小時不關機,響鈴振動調最大,保證村民隨時都能找到他。

中午1點多,楊xx從值守點趕回診所吃飯。一邊快速往嘴裏扒拉飯,他一邊拿起手機往村裏的微信羣裏發剛看到的防疫知識。這幾天,他的朋友圈成了防疫小課堂。“科學應對莫驚慌,衞生人員全在崗,為了大家都健康,減少外出是良方。”——這是他1月24日發的一條朋友圈,“跟村民們講防疫知識,用順口溜、講大白話比什麼都管用。”楊xx笑着説。

下午2點,楊xx放下飯碗又開始忙活。穿上白大褂戴好口罩,把裝滿84消毒液的噴霧器往身後一背,他走出衞生室,開始逐條道路進行消毒,“一個死角不能留,尤其是垃圾桶、雜物堆、下水道這些地方一定要多噴灑。”

下午4點多,消毒結束,楊xx來到一户居家隔離村民家中。“楊大夫很細心,天天都來測體温,送消毒液、口罩,還時常鼓勵我、開導我。”陳某1月30號從湖南來xx做生意,一到村裏就被楊xx勸回了家,隔離14天。

村裏的隔離人員,楊xx瞭然於心。14名居家隔離人員中,4名武漢返鄉、4名周口返鄉、1名南陽返鄉人員,已經安全渡過隔離期。剩下的5名湖南來汝人員,還在隔離中。大年七年級,楊xx又接診了3名流感患者,雖沒武漢旅居史,但他還是堅持每天上門測體温。“特殊時期,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

楊xx説,疫情初期,鄉里和村裏就嚴格排查,早早為所有返鄉人員建立了家庭隔離防控檔案,簽訂告知書。村民也都很聽勸告,基本不怎麼出門。“形勢還很嚴峻,作為醫生要時刻保持警惕,每一個異常情況都要注意到,記錄來,仔細比對。”

傍晚6點多,村裏值守的幹部們在村委會院子裏匯合。楊xx給村幹部詳細講解如何正確佩戴口罩,怎樣做好自我防護。“大家要注意手不要觸摸口罩外面,尤其不要摸口鼻部位,回去要洗手……”

身處防控一線的村幹部基本都是戴個口罩就上陣,楊xx很是擔心。大年九年級,他開車趕到市區,東拼西湊買了蘆根、白茅根、板藍根、黃芪、金銀花等價值2000多元的中藥材,在衞生室連夜熬製到凌晨2點。初四一大早,他把17人份102包中藥送到了村子的防控卡點上(每人一天一包,連服6天),交到村支部書記劉新義手中,“這個藥能提高免疫力,讓大家多一層健康保障。我能做的也很有限,有多少力使多少力吧。”

晚上8點多,楊xx終於回到了衞生室,妻子吳慧閣趕緊端了碗飯遞過來。“他這段時間,天天都在忙,每天接觸的都是隔離人員,為了不影響家裏人,吃住都是在診所,經常到七八點才能吃上飯。”説話間,吳慧閣的眼眶紅了。

在楊xx的衞生室門前貼着這樣一段話:我們是鄉村醫生,我們都是一家人,儘管百分之百的努力不一定能夠換取百分之百的療效,但我們會為此而努力,直到永遠……

時值春節,除了嚴陣以待的城市,在河南廣大農村,還有千千萬萬像楊xx這樣的鄉村醫生24小時連軸轉,為村民們牢牢築起一道抗擊疫情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