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大國優秀工匠個人主要事蹟材料兩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大國優秀工匠個人主要事蹟材料兩篇

大國優秀工匠個人主要事蹟材料兩篇

 

大國工匠個人事蹟材料一

李萬君,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技師。2016年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1987年8月,19歲的李萬君職高畢業,被分配到長春客車廠電焊車間水箱工段。焊槍噴射着2300度的烈焰,瞬間將鋼鐵融化。焊工們在炎熱的盛夏焊着客車上供水的水箱、制動的風缸,車間裏火星四濺,煙霧瀰漫;聲音刺耳,味道嗆鼻。

披掛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着封閉的焊帽,李萬君和工友們在煙熏火燎中淬鍊意志。一年後,當初和他一起入廠的28個夥伴,25個離了職。李萬君留了下來。師傅們都説這孩子黏人,問問題問得太細。廠裏要求每人每月焊100個水箱,他總會多焊20個;廠裏兩年發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

入廠第二年,李萬君在車間技能比賽中奪冠。1997年,他首次代表長客公司參加長春市焊工大賽,雖然是最年輕的選手,三種焊法、三個焊件、三個第一輕鬆收入囊中。此後,經常與不同單位焊接高手切磋的李萬君技藝越來越高,並順利考取了碳鋼、不鏽鋼焊接等6項國際焊工(技師)資格證書,成為全能型焊工。20米外,只要聽到焊接聲,李萬君就能判斷出電流電壓的大小、焊縫的寬窄、焊接質量如何,絕無差錯。

很快,李萬君小有名氣了,廠裏的尖端活、關鍵活都找他。有一年,工廠水管凍裂了,水一直嘩嘩地流,生產無法正常進行。可修理的時候,帶壓焊接一焊就噗噗冒氣兒,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也沒了主意。車間主任找來了李萬君。他仔細觀察,反覆琢磨,在裂口處焊上了一個帶螺紋的管座,讓氣體從中排出,解決了難題。

直到今天,李萬君還是常常提起當年廠裏流行的一句順口溜,“遠看像逃難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看是水箱工段的”。李萬君説,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只有感興趣才能熱愛,熱愛才能敬業,才能豁出去,讓技術在手中昇華。

在短短6年時間裏,中國高鐵完成了時速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三級跳”。高速度需要高技能人才隊伍支撐,李萬君主動請纓,傳技能,教絕活。2013年,長春市焊工比賽的前三名都出自李萬君門下。多名徒弟崗位成才,成為技師、高級技師和操作師,在高鐵生產中挑起大梁。

2008年,長客公司引進德國西門子時速350公里高速動車組技術,但與之相匹配的大量高技能工人卻一時難求。德國人提供的轉向架焊接試驗片,只有李萬君一人能焊出來。為了新項目,公司成立了新產品車間,抽調高素質人員,還從技校招來了400多名學生讓李萬君培訓,要求短時間內迅速形成生產能力。

德國的工藝標準是全新的,李萬君從頭學起,常常徹夜不眠,思考如何將複雜的工藝操作過程分解成具體的步驟教給學員。那時候李萬君上廁所都一路小跑,生了病就用藥頂着,體重掉了20多斤。最終,400多名學員全部提前半年考取了國際焊工資格證書。德國西門子的焊接權威布魯諾豎起了大拇指説:“李,你創造了奇蹟!”

現在,這些經過李萬君培訓的員工已成為時速380公里動車組的生產主力,也使長客公司焊接技術整體水平和歐洲西門子實現同步。“李萬君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了,這裏既是傳承技術的培訓站,也是解決企業生產難題的攻關站。不僅培訓企業內部和吉林省內其他企業的焊工,李萬君還赴新疆阿勒泰地區對400多名技術工人進行培訓,把自己的技能變成社會財富。

“我的技能傳給企業和社會才更有價值。”李萬君説,大國工匠就應該把本事總結出來,把技能傳承下去,把創新開展起來,為中國夢提速。

2007年,作為全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車型,時速250公里動車組在長客公司試製生產。列車轉向架橫樑與側樑間的接觸環口,是承載整車約50噸重量的關鍵受力點,按常規焊法焊接段數多,接頭易出現不熔合的缺陷,質量無法保證,一時間成為阻礙生產的攔路虎。

“能否一槍把這個環口焊下來呢?”李萬君提出這個想法,來自阿爾斯通的法國專家認為不可能。經過1個月的反覆鑽研摸索,李萬君總結出“構架環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槍焊完整個環口。這連最先進的焊接機械手也無法完成的操作,讓倨傲的法國專家也對中國工人豎起了大拇指。

中國高鐵搭載着中國夢提速,而高速度更要有高質量做保證,李萬君在質量管理創新上大顯身手。“原來我們生產的列車時速80公里,只要焊結實就行,外面的焊碴都不用清理。”李萬君説,現在時速300公里的高鐵,掉一個焊渣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所有焊件必須表裏如一、沒有瑕疵,每一個焊件都得是藝術品。

為了做到這一點,李萬君編輯了圖文並茂的《焊接典型質量問題彙編》,制定了《轉向架鉚焊工標準操作手冊》,提煉出《焊接藝術化標準》,讓嚴謹的製造態度成為焊工標準規範的操作習慣。他隨時發現生產上的問題,創新工藝填補了我國氬弧焊焊接轉向架環口等方面的空白,以高超技能和實踐經驗完善大國製造。

2011年以來,李萬君帶頭完成國家發明專利21項,革新70多項,重大技術創新10多項,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項,獲獎104項。在打造中國高鐵金名片的路上,大國工匠李萬君們堅定前行。 4月22日,李萬君(左)向徒弟郭鬆傳授動車組轉向架的焊接要領。已獲得“中華技能大獎”以及多項發明創新獎項的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焊工李萬君,如今依然手握焊槍活躍在生產一線,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國製造高速列車。這位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自從1987年8月拿起焊槍到現在,始終不懈地兢兢業業、孜孜以求。 2011年以來,李萬君帶頭完成國家發明專利21項,革新70多項,重大技術創新10多項,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項,獲獎104項。在打造中國高鐵金名片的路上,大國工匠李萬君們堅定前行。

為了在外國對我國高鐵技術封鎖面前實現“技術突圍”,李萬君憑着一股不服輸的鑽勁兒、韌勁兒,一次又一次地試驗,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試製數據,積極參與填補國內空白的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先後進行技術攻關100餘項。

憑藉着世界一流的精湛技藝,“高鐵焊接大師”李萬君早已聲名在外。曾有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多家企業,紛紛向他伸出橄欖枝,均被他一一回絕。他説:“沒有企業的培養,沒趕上中國高鐵事業的大發展,就沒有今天的李萬君!”

如今,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轉向架年產量超過9000個,比龐巴迪、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等世界三大軌道車輛製造巨頭的總和還多。

優秀焊工工匠的個人事蹟材料二

春天如期而至,高彥望着正在吐綠的枝頭,33年的工作經歷又一次清晰的呈現出來。從一個對電焊一無所知的少年,一步步成長為焊工技師和集團公司的技術能手,他的每一步足跡都留下了辛勤耕耘的汗水。回首往事,高彥心緒平靜。

鍥而不捨,苦練焊工本領

1970年6月份,16歲的高彥參加工作,分配到大慶煉油廠一營,從此,與電焊結下了一段深深的情緣。1973年,他所在的單位承接了動力站3台鍋爐的安裝任務,其中的水冷壁管焊接都是成排、間距極小的固定口,必須達到單面焊、雙面成型質量標準,而且焊口還要進行拍片檢測和100%的通球檢驗。當時工人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技術要求遠不及現在嚴格,大部分焊口也不拍片檢驗,人們僅以焊口是否滲漏、成型是否美觀來衡量焊工水平的高低,因此,這樣的焊接要求,無疑是向每一名焊工提出了挑戰。為了能夠儘快提高焊接水平通過考試,圓滿地完成焊接任務,高彥和幾名青工利用一台閒置的坡口機,上午加工管件坡口,下午將管件抬到工地,在生產任務緊張,又缺少電焊機情況下,他們就見縫插針,在師傅們休息時間進行練兵。練到一定程度後,他就用氣焊割開焊道,不斷對鈍邊的厚薄、間隙的大小進行調整,終於摸索出了最佳焊接參數,順利地通過了考試,使他有機會第一次接觸到了射線口。實際操作中,他的焊口全部通過通球檢驗,射線抽查檢測,一次合格率達到了100%。這次施工,使高彥真正認識到了焊接在工業化生產中的重大作用和它的獨特性,也令他對電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75年,高彥參加了化肥廠尿素裝置的建設。這套裝置的設備為荷蘭進口,所有焊工必須通過英國焊接專家的考試,才能上崗操作。由於是第一次與外國專家合作,工程指揮部非常重視,組織了大規模的練兵活動。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練習,雖然所有焊口的內外成型都十分美觀,但是經超聲波檢測,焊逢局部經常出現氣孔。領導們看到這種情況經常搖頭,眼神中逐漸留露出無奈和不信任。這種眼神深深地刺痛了高彥,他想: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你是用手工焊的,你能焊好,我就不信我焊不好。

這時,承擔化肥廠合成氨裝置建設的四化建焊工已經來到現場,正在接受外國專家的考試。得知這一消息後,高彥馬上帶上一塊護目鏡,趕到了考試現場。經過過細心的觀察,發現人家的焊法與自己的有着較大的不同,回來後就模仿練習,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從那以後,高彥經常往返卧龍兩地,學習高手的焊接方法。刻苦紮實的練兵,使他掌握了許多焊接要領,技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作為首批迎考焊工,他順利地通過了外國焊接專家的考試。初嘗成功,高彥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電焊工,就要打破常規,要不斷地學習、消化和吸收先進的經驗,敢於在失敗中總結教訓,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才能不斷的提高技術水平。現場施工中,由於他在工作上嚴細認真,經外國專家抽檢的238道焊口,探傷一次合格率達到100%,並被破例允許,成為工地上未經試件考試,就可參加不鏽鋼管線焊接的第一人。在這裏,高彥認識了英國的焊接專家賴德。這位技藝高超,對工作高度負責的英國人,對他影響非常大。當時,許多人都知道賴德有一個隨身攜帶小筆記本,上面記錄了每個焊工的名字。他在高彥名字的後面,鄭重地畫上了五個“五角星”。他解釋説,五星相當於五星上將,在美國只有最好的焊工才能獲此殊榮。

榮譽只代表一個人過去的成績,焊接專家的評價沒有成為高彥炫耀的資本,而是轉化成了不斷努力、繼續登攀動力。從那以後,他每焊一道焊口都要比別人多付出2—3倍的汗水,所有經過抽檢的焊口,合格率全部達到了100%。同時,高彥還在工餘時間,自學了《焊工工藝學》、《鋼製壓力容器焊接工藝》、《日本焊工培訓教材》等理論書籍,先後四次考取了大慶市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焊工指導教師證書。

滿腔熱情,帶出過硬羣體

1990年末,高彥調入了鉚焊車間,主要的工作任務是負責焊工培訓,提高車間整體的焊接水平,並配合廠裏爭取國家三類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當時的鉚焊車間,27名焊工中僅有17人持有壓力容器焊接操作證,操作項目75項,一些特殊材質和先進的焊接技方法操作證上也是空白,尤其是氬弧焊封底和不鏽鋼焊接也只有幾個人可以操作,但也不夠熟練;多數焊工對自己的焊口質量沒有把握,返修率較高。面對現狀,高彥想:作為一名焊工指導教師,是企業培養了我,我所掌握的技術,不僅屬於我個人,更屬於企業,我要回報企業的就是釋放全部的能量,帶出一批更加出色的焊工,讓更多的人成為技術上的尖子、行業上的狀元。

他在生產相對空閒的時間舉辦了焊工技術學習班,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技術和經驗傳授給了每個人。兩個多月的練兵過後,所有焊工的試件經過射線檢測,95%達到了2級口以上;全年拍片1萬餘張,合格率由1990年以前不足90%,提高到了96.5%;半年當中,有三批焊工取得了96項操作項目,車間可操作項目增加到了171項;持證焊工增加到了24人。

1992年,原機修廠成功地獲得三類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高彥受到了領導的嘉獎。1991年—2002年的12年中,鉚焊車間合計拍片133740張,合格率達到97%,節省拍片費用近百萬元。數百名焊工經過鍛鍊,逐步成長為企業發展中的骨幹力量。有12人、14次獲得總廠技術運動會電焊的前三名;他的徒弟中,1人獲得大慶技術比賽電焊第一名、省第四屆技術運動會電焊第五名,並榮獲省機械行業技術能手稱號,晉升為焊工技師;1人被集團公司送到西安交大焊接系學習深造。

成功來自於辛勤汗水的澆灌。鉚焊車間的焊接水平實現了一個嶄新的跨越,在高彥的組織下,他們不僅成功地完成了乙烯裂解爐16台第一急冷鍋爐製造、化肥廠121C換熱器修復等多項重要的焊接任務,創造了經濟效益,更為企業贏得了信譽,樹立了良好的整體形象。

1994年,原機修廠獲得了吉林熱電廠兩台熱網加熱器的修復信息。經過激烈的競爭,鉚焊車間承接到一台的修復任務,另一台被業主委給了撫順的一家企業。這次修復的難度主要是異種鋼焊接,所有管口都需用全自動鎢極氬弧焊完成。但他們只有一台自動焊接和兩台手工焊機,難以如期完成任務。高彥認真研究全自動焊機的工作原理,把自動焊機上的參數全部設置到手工焊機上,利用手工氬弧焊機模仿自動焊一脈一送絲工作過程,反覆試驗,效果極佳,焊接質量不僅全部合格,而且焊道成型和與自動焊接同樣美觀。這樣3台焊機同時施焊,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看到這樣的質量,業主立即將已經委出的另一台換熱器運了回來,交給他們來修復。當全部焊接告捷後,吉林熱電廠為他們擺宴慶功,該廠的總工程師直率地説,以前都是施工單位請我們喝酒,今天是我們請施工單位,這在我們廠還是第一次,大慶人的質量我們無可挑剔。

永不滿足,創新焊接技術

作為一名焊工技師,創新和推廣新的焊接方法,提高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減輕手工焊有毒煙塵對焊工的傷害,成了高彥長期為之奮鬥目標。

1996年,車間承接了17台不鏽鋼料倉的製造任務,這批料倉直徑為2—4.5米,壁厚6-8毫米,手工施焊焊需要三遍,焊工要在有限的作業空間內進行長時間清根打磨。高彥經過認真細心的試驗,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焊接參數,不但可以用熔化極焊接,而且對現有的埋弧焊設備稍加改造,完全採用全自動熔化極氣體保護焊接,在背面加一襯墊,只需焊接一遍,就能做到單面焊接雙面成型的效果,而且成型美觀。焊口經過檢測,各種機械性能全部合格,100

%達到了二級口以上。同時更主要是焊工可以不進入容器內焊接,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和對人體的傷害,提高焊接效率8倍多。這種方法的成功應用,不但填補了機修廠的焊接史一項空白,而且在國內也是首次應用。之後他又將其撰寫成論文,發表在《焊接》雜誌上。

萬立氣櫃的預製,需要十幾張鋼板拼組焊接,因為鋼板厚度只有3毫米,傳統焊接方法最大的難題是板材變形、矯正困難,質量很難保證。經過多次試焊,高彥總結出了一套新的方法,利用埋弧焊小車,採取全自動氣體保護焊來完成焊接工作。這種方法不用開坡口,留出一定間隙後,在背側加一銅墊,一次焊接就達到了雙面成型的效果,且焊縫成型美觀,不需矯正。2001年,高彥在中厚度、大規格的容器製造中,首次成功應用了埋弧自動焊接的新方法,對直徑在2—3.4米、壁厚8—14毫米不鏽鋼容器施焊,不用開坡口,正反各焊一次就可完成。各種機械性能、晶間腐蝕檢驗全部合格,X光檢測一次合格率達到了99%以上,比照傳統方法節省焊材30%,提高了工效8—10倍。2002年,他又在車間全面推廣了中小直徑不鏽鋼容器背面加襯帶的鎢極氬弧焊封底焊法,操作簡單,合格率高,並可單面焊接,雙面成型。現在車間大部分焊工都掌握了這項技術,已經成功地完成了21台不鏽鋼容器的製造任務。

33年來,高彥27次被分廠評為先進個人,15次被總廠評為標兵,先後獲得了總廠技術能手、能工巧匠、創新能手、讀書自學成材積極分子等多項榮譽稱號,2001年獲得了中油集團公司技術能手稱號。面對成績和榮譽,高彥時刻告戒自己:一個人的成功,緣於他的不懈努力,更為他所處的環境所決定。企業和員工是同生共存的血脈關係,員工的人生價值只有在企業謀求生存發展中,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高彥將一如既往,向着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