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醫護人員抗疫事蹟通用6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3.09W

寫好事蹟材料對於提高自己的思想認知有很大的幫助,大家要知道一份優秀的事蹟材料是可以發揮弘揚正氣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醫護人員抗疫事蹟通用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醫護人員抗疫事蹟通用6篇

醫護人員抗疫事蹟篇1

目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已經全面打響,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醫院就是戰場。此刻醫務工作者絕對不能缺席,今年春節註定是個不一樣的春節,為了抗擊疫情,在通渭縣人民醫院黨委號召下,全體黨員幹部職工積極響應,主動放棄休假,在崗在位,展現出縣人民醫院“博文厚德,大醫仁心”的無私奉獻精神。為戰勝疫情,全體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戰鬥,譜寫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帶病上崗堅守防控救治第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我們不能等!”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感染科醫師某某帶病和同事們並肩戰鬥在防控救治一線。某某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區的醫生,從臘月二十七開始到正月七年級,他24小時堅守在病區,戴着嚴密的口罩、護目鏡,穿着悶熱不透氣的防護服,水也不敢多喝,一天工作下來,他本來就因病折磨的腰疼愈加明顯,腰也直不起來,只能趕緊平躺着緩解一下。臘月三十日,兩個孩子在家裏等着他回來過年,從視頻中看到他們期待的眼神,聽到他們嬌嫩的聲音,某某説他感到自己是那麼的無助,心裏也暗暗難過。但是,想到病房裏的病人需要及時的救治,需要倍加呵護,他説,“作為一名醫生就要舍小家顧大家”。直起腰桿,繼續工作,為疫情救治工作奮力前行,某某做到了“不忘從醫初心,牢記健康使命”。

臨危受命感染科主任勇挑重擔

某某是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他是第二批進入感染病區的醫生。疫情發生後,他主動擔當,積極工作,在做好醫療工作的同時,還做好同事各種思想工作,讓大家放鬆心情,認真工作。他説,作為感染科主任,他由衷地感受到自己所帶領的團隊,在醫治新冠肺炎病人過程中表現出的捨己救人的精神是值得讓人肯定的。他們克服着孩子無人照料,自身身體病痛等各種困難留在救治一線,舍小家為大家,展示了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使命擔當。

談及病區的情況時,某某説,在這裏我們每天都會對每一位患者進行仔細認真的體格檢查,及時上報相關信息,進行心理安慰,思想疏導,並對患者目前的病情進行耐心細緻的講解,盡最大努力消除他們的心理恐懼,緩解他們精神壓力,以保證每位患者能夠積極配合留觀治療。同時,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隔離病房醫務人員和患者的飲食都能得到較好的解決。

主動支援夫妻二人齊上陣

呼吸內科醫師某某,兒科護士王宇涵,他們是普普通通的醫務工作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既是夫妻,又是同事,更是戰友。今年春節,因為抗擊疫情,他們夫妻主動進入隔離病區,用“仁心”守護着患者的安康。因為老人年邁,兩個孩子還小,只能託付給堂弟家照顧。作為父母,他們知道孩子的思念,也深深牽掛孩子,越是這樣,他們越是感覺到親情、健康的重要,也越知道自己作為醫護人員的職責重要。在特殊的環境裏,王宇涵度過了她26歲的生日,沒有燭光,沒有生日蛋糕,在佈滿消毒水味道的房間裏,她默默的祈禱,這次疫情趕緊過去,祝福家人、朋友、全國人民健康幸福。她説能和丈夫並肩戰鬥,有丈夫的理解支持,她也感覺到很幸福。“職責所在,使命在身,我們一起加油!”這是他們夫妻二人共同勉勵的一句話。

延遲婚禮主動請纓上抗疫一線

普外科90後護士陳娟娟,原定正月初十結婚,為了堅守一線抗擊疫情,她主動推遲婚期,從正月初七開始便投入隔離病房緊張的工作中,同“戰友們”並肩作戰。作為年輕的護士,她説,“進入隔離病房之前,我們都接受了嚴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接診、檢查、治療及自我防護等一系列相關救治流程專業培訓。”當問及家人的態度時,姑娘靦腆着説到:“我的家人也很理解我,既然醫院需要我,定當不辱使命、堅守崗位。我和家人共同商量把婚期延遲,等這場戰役結束,再來準備做最美的新娘”。

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李豔豔、邢靜護士因為長期戴口罩,鼻樑、耳背的皮膚都被壓爛了,反覆的洗手、消毒使他們的雙手都開始皴裂,因為穿防護服如廁不便,她們甚至都不敢多喝水;同時進入感染科的黨彪大夫的妻子也是醫院婦產科的一名護士,因為工作兩個小孩也只能留給邁的父母照看了;李曉紅結婚不到十天就放棄婚假,到感染病區工作……

當前通渭縣人民醫院隔離病房共有3名患者,其中1例為通渭縣第1例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餘2例均為醫學觀察患者。目前,3名患者病情平穩。

新春佳節,本是萬家燈火、闔家團圓的日子,疫情無情人有情,正是有無數醫護人員堅守在抗疫防疫一線,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才多了一份保障。

醫護人員抗疫事蹟篇2

1月24日,荊州一醫主治醫師王道亮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醫療人員,第一輪換崗後,剛解除隔離觀察的王道亮再次主動請戰,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當前,使命必達。王道亮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着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念頭: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緊急處理,患者會很快出現心跳驟停。”王道亮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給患者開始實施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隨着急救藥物開始起效,患者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搶救時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較大,暴露的危險更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時大幅度的動作可能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面對危險,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搶救患者,必須爭分多秒。在搶救之前,王道亮設想過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應該怎樣做,然而真正操作起來,這種擔心早被拋到腦後,“光想着怎麼救人了。”好在一切順利,沒有發生意外。這樣驚心動魄,與死神抗爭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隔離病房內上演,高壓力、高緊張的狀態是工作日常,半夜起來搶救患者更是習以為常。

一種態度:責任

每天早上8點王道亮都會準時穿上防護裝備。查房時,王道亮都問的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温、咳嗽等症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

對確診患者,王道亮責任就是執行新冠肺炎專家組治療方案。患者個體差異很大,有的症狀輕,有的危重,有的恢復快,有的遲遲不見慢,有的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王道亮和醫療團隊採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患者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後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迴歸家庭和社會。”王道亮説,這就是戰“疫”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很年輕,也更辛苦,夜班8個小時,不能休息,特別困時,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個信念:擔當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但是出於醫生的職責,生命相托,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託得住。必須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擔當有責任去盡力救治患者。”王道亮已經1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節奏全部打亂了,家裏的大小事情都是王道亮愛人在安排。

王道亮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説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脱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出隔離病房後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2月25日,王道亮立刻申請再次進入隔離病房。他希望,現在沒有新增病例,按照這樣的節奏持續,疫情早日結束。疫情結束後,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將手裏沒有完成的手術做完。

醫護人員抗疫事蹟篇3

2020年,註定在歷史上寫下不凡的一頁,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奪走了春節的熱鬧與喜慶,對病毒的不安,在防疫中隔離成了過新年的常態,但與此同時,有這樣一批逆行者,他們毅然走出家門,用平凡的肩膀擔負起不凡的艱難使命,用“身體”為羣眾搭建起了一堵防護牆,他們就是社區工作者,李曉中便是他們中的一員。

年輕的“老社區人”

李曉中,男,31歲,中共黨員,2016年考入城西街道以來,先後在城西街道高溪社區、城西街道綜治辦、城西街道未來城社區、城西街道龍溪社區工作,常年的基層工作,讓他練就了“輕鬆愉快地和居民羣眾打交道”的本領,他有時開玩笑説“我要把城西街道4個社區都服務到,老社區人了”。2020年春節,李曉中正就職於未來城社區黨政辦,也正是在這時,他“遇到了湖北返凱重點人員”,並堅守疫情防控一線,與同事並肩作戰,化險為夷,為凱里新冠疫情防控迎來“春暖花開”。

一條通知匆匆返崗:“寶寶,跟爸爸説再見”

“全體幹部立即到崗到位……”。時值大年七年級,萬家團圓的喜慶正濃,一條工作通知在城西工作羣閃動,李曉中立馬整理行裝,告別他異地工作才見面2天的妻子,和一對牙牙學語的龍鳳胎寶寶,踏上返崗行程。

“你放心去吧,爸媽和寶寶我會照顧好”,臨行前,妻子不捨地抱着兩個孩子送他上車。

“喂,您好,請問近期您和您的家人有湖北旅居史嗎?”,一返回社區,李曉中就投入了全轄區地毯式摸排,這句話每隔一分鐘便在李曉中的口中説出,社區電話排查人手緊缺,座機不夠,他就用自己的手機,餓了,就與同事一起吃泡麪,就在一次次詢問,一次次排查,一次次解除警報中度過了春節“假期”。

“我們轄區有5户湖北返凱重點人員”

2020年1月26日下午,在凱旋廠片區開展排查時,得知廠區內有5户湖北返凱人員,廠區的氣氛惶恐凝重起來,李曉中壓着緊張的情緒立即聯繫醫護人員排查瞭解,並詳細記錄相關人員的基本信息。李曉中向他們宣傳凱里相關防控政策,叮囑他們做好每日體温監測,得知有一户湖北返凱人家沒有體温計後,李曉中便立即跑往就近藥店為其購買體温計,並送到他們手中,同時一再囑咐他們做好居家隔離觀察。

“爽約的爸爸”在堅守疫情防控線

2020年1月29日這天是李曉中的一對龍鳳胎寶寶的週歲生日,説好在晚上9點前趕回家陪伴孩子過生日的他,這次又“爽約”了,他説類似的“爽約”已記不清有多少次了,看到愛心企業送來的水和方便麪,看到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決心,看到全體同事們頂着熊貓眼在各卡點、各小區奔走,他把對家人的愧疚藏在心中,用消瘦卻堅實的肩膀,扛起一名黨員幹部、一名社區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在2020年1月29日這天下午,他投入到動員凱旋廠5户湖北籍返凱人員到凱裏市指定的集中隔離點隔離工作中。然而,動員工作並不順利,有兩户人家始終不同意前往集中隔離點,從下午四到晚上九點,電話裏磨破嘴皮子也依然不見效的李曉中和同事們,陷入了不知所措中。

“大家跟我走”,街道黨委書記周益民的一句話打破了凝固的空氣,就這樣,大家共同大踏步走向了“釘子户”,此時什麼病毒、危險、防護服等統統拋在了腦後。最終,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通過長達6個小時的思想工作,當日晚上10點終於將這5户人員全部安全送到凱裏市集中隔離點。回到家中已近凌晨12點,孩子們都睡着了,但回想起能夠順利將5户人家送往集中隔離點,便也無遺憾了。

此後,在這5户人家中有2人被確診。然而,正是通過前期一系列政策宣傳、思想動員、隔離防護等工作,才避免了疫情蔓延,為轄區甚至為凱裏市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強哥,還有菜沒?今天需要點啥?”。2020年3月,經過醫療部門多次鑑定之後,湖北返凱5户家庭中未確診且達到居家隔離條件的回到了廠區居家隔離,隔離期間他們不能出門,吃飯購買居家用品成了難題,這時,李曉中又得忙碌起來,他每天除了通過電話微信瞭解他們的身體情況外,還了解他們的“吃飯”情況,只要他們“有求”,李曉中同志必定“有應”,直到疫情緩解。

疫情反覆 責任不緩

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態化後,疫情防控宣傳、重點來凱人員、重點場所排查及疫苗動員接種又成了日常工作,李曉中堅持一次次深夜入户排查,一次次解除“警報”,始終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做到第一時間核實、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反饋,盡職盡責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2021年8月,國內疫情多點爆發,此時,“警報”再次拉響。地毯式排查,挨家挨户走訪又成了日常工作,“您好,請問您及您的家人都接種疫苗沒?”這句話一天不知道要重複多少次,從1樓走到頂樓,又從頂樓下到1樓,不斷的重複着就是為了能夠摸清轄區人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並在其身體符合接種條件的情況下積極動員接種,為建立好疫情防控屏障貢獻自己的力量。幾天奮鬥下來,李曉中同志所負責的片區累計排查982户2448人。

自疫情發生以來,李曉中走街串巷,逐個樓棟排查,挨家挨户宣傳動員,累計共排查4000餘人次,跟蹤監測重點對象500餘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李曉中始終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恪盡職守,將轄區居民羣眾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護在身後。當疫情暫緩,看着久居家中終於出門踏青的人羣,看着只能遙寄相思到團圓相聚的居民羣眾,從惶恐不安到迴歸正常的生活,深感欣慰,他在心裏默默告訴自己“這一崗,我站好了”,他深知,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是無數個和他一樣的基層黨員幹部,攜手並肩,給他力量!

醫護人員抗疫事蹟篇4

張定宇——不辭辛勞托起希望

最早收治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作為傳染病專科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先打響的地方。56歲的院長張定宇,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帶領全院幹部職工與病魔展開爭奪,累計救治280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為打贏湖北保衞戰、武漢保衞戰作出了重大貢獻。9月8日,張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20__年12月29日,張定宇和同事收到上級部門的通知,趕往湖北省新華醫院會診。根據多年的傳染病防治經驗,他感覺這次的“肺炎”不同尋常。金銀潭醫院第一時間開啟緊急通道,當晚6名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和3名家屬,首批收治入院。

在得知這9名患者的咽拭子檢查仍無法明確病因後,張定宇當即決定做肺泡灌洗採樣,分別送往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和疾控中心。這珍貴的第一份臨牀樣本,為後來科學家們成功分離出病毒顆粒和基因序列、發現並確認新冠病毒,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春節前一週,轉診患者急劇增多,醫護人員告急,防護用品也告急。此前,張定宇已經緊急安排醫院採購呼吸機、監護儀、輸液泵等設備,不斷騰退新的病房和病區,為持續增多的患者預留牀位。春節前夕,有600張病牀的金銀潭醫院21個病區全部改造、消毒、佈置完畢,投入使用。

就在金銀潭醫院全力以赴與病毒競速、與時間賽跑之時,壞消息接踵而至:張定宇的妻子在武漢市第四醫院門診部負責接診,不幸感染新冠肺炎;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也不幸感染,且是重症……然而張定宇卻連去探望一眼的時間都沒有,他經常深夜兩點才躺下,4點就被手機鈴聲叫醒。

重壓之下,同事們無私無畏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張定宇。“全院257名黨員,爭相奔赴急難險重崗位,沒有一個逃兵。”張定宇説。南六病區主任陳南山臨危受命,參與兩個icu病區建立,最多的時候,1人管理近百名病人;重症隔離病區醫生塗盛錦和同在隔離病房做護士的妻子曹珊,把酒店房間讓給外地援助醫生,以車為家睡了近一個月……

隨着援鄂醫療隊陸續馳援,超負荷的醫務人員終於能喘口氣,但張定宇卻停不下來。“從病房改造、院感防護措施到患者的具體用藥和治療,他都親力親為。”金銀潭醫院新冠肺炎患者複診辦公室護士長李彩紅説。

張定宇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人,性格風風火火、脾氣急、嗓門大。疫情發生以來,他的嗓門越來越大,腳步卻越來越遲緩。有同事見他上樓很費勁,想扶一下,卻被他謝絕,“我自己可以走!”

在一次病區主任見面會結束後,張定宇説出了實情:“兄弟姐妹們,我得了漸凍症,剩下的時間可能不多了。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和大家一起,搶回更多患者!我們要用自己的生命,保衞武漢!”

“拜託大家了!”他雙手抱拳,深鞠一躬。大家這才知道,從前年開始,他們的院長走路愈發僵硬,不是因為腿腳不好,而是身患這種罕見的絕症:患者通常會因為肌肉萎縮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

淚水模糊了大家的雙眼。在院長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的帶動下,金銀潭醫院廣大醫務人員更加勇敢地投入醫療救治中。除了常規療法,他們還在國家衞健委專家組指導下,根據病情給予患者多種療法並輔以抗病毒、抗感染、抗炎等治療,大大提高了救治率、降低了病亡率。

如今,已經擔任湖北省衞健委副主任的張定宇,仍然兼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他一如既往地忙碌,“冬季來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絲毫不能放鬆。”

醫護人員抗疫事蹟篇5

——把好ct這道關,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我們早一點發現異常,患者治療就能再快一步。2月15日凌晨,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一樓的放射科,依舊燈火通明。兩台開動了一天的ct機,還在持續運轉,科室主任陳志勇和他的團隊也一刻不曾停歇。

兩張方桌,一台機器,這裏是陳志勇的抗疫戰場。他的職責是為患者核閲ct片,及時給臨牀診斷疑似和確診患者出具診斷依據。核閲ct是病情評估的第一道關口。陳志勇説,把好這道關,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每天的工作量起碼是400人次,最高的時候超過500人次,是平時的兩倍還多。陳志勇介紹,目前科裏醫師每天平均工作18小時,夜班時,為了避免脱穿防護服,常常一整夜不喝水不休息。

陳志勇説,有的病毒早期藏得很深,會捉迷藏,ct上只有幾毫米大小的淡薄稍高密度影,這就需要醫生細心甄別。由於潛伏期的緣故,按照診斷要求,每名患者至少會接受兩次拍片檢查,多的則有四五次。在高強度的磨鍊下,陳志勇他們練就了快穩準的驗片本領。每名患者的ct圖像基本都有400多幅,我們要在3分鐘左右看完,並給出診斷結果。陳志勇説,放射科ct影像的診斷結果,病人一般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就能拿到。以最快速度、最準確的診斷,第一時間報告給臨牀科室,減少患者等候時間,才能儘量避免候診大廳交叉感染。

在陳志勇看來,儘管壓力很大,但必須甄別好每一幅圖像,絕不能讓病毒突破防線,也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白色病灶。

採訪接近尾聲,放射科裏一聲急促的電話鈴聲再次響起,又來了新的ct,我得快點去核閲了。陳志勇説。

醫護人員抗疫事蹟篇6

最早收治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作為傳染病專科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先打響的地方。56歲的院長張定宇,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帶領全院幹部職工與病魔展開爭奪,累計救治280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為打贏湖北保衞戰、武漢保衞戰作出了重大貢獻。9月8日,張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29日,張定宇和同事收到上級部門的通知,趕往湖北省新華醫院會診。根據多年的傳染病防治經驗,他感覺這次的“肺炎”不同尋常。金銀潭醫院第一時間開啟緊急通道,當晚6名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和3名家屬,首批收治入院。

在得知這9名患者的咽拭子檢查仍無法明確病因後,張定宇當即決定做肺泡灌洗採樣,分別送往中國科學院武漢市疾控中心。這珍貴的第一份臨牀樣本,為後來科學家們成功分離出病毒顆粒和基因序列、發現並確認新冠病毒,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春節前一週,轉診患者急劇增多,醫護人員告急,防護用品也告急。此前,張定宇已經緊急安排醫院採購呼吸機、監護儀、輸液泵等設備,不斷騰退新的病房和病區,為持續增多的患者預留牀位。春節前夕,有600張病牀的金銀潭醫院21個病區全部改造、消毒、佈置完畢,投入使用。

就在金銀潭醫院全力以赴與病毒競速、與時間賽跑之時,壞消息接踵而至:張定宇的妻子在武漢市第四醫院門診部負責接診,不幸感染新冠肺炎;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也不幸感染,且是重症……然而張定宇卻連去探望一眼的時間都沒有,他經常深夜兩點才躺下,4點就被手機鈴聲叫醒。

重壓之下,同事們無私無畏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張定宇。“全院257名黨員,爭相奔赴急難險重崗位,沒有一個逃兵。”張定宇説。南六病區主任陳南山臨危受命,參與兩個icu病區建立,最多的時候,1人管理近百名病人;重症隔離病區醫生塗盛錦和同在隔離病房做護士的妻子曹珊,把酒店房間讓給外地援助醫生,以車為家睡了近一個月……

隨着援鄂醫療隊陸續馳援,超負荷的醫務人員終於能喘口氣,但張定宇卻停不下來。“從病房改造、院感防護措施到患者的具體用藥和治療,他都親力親為。”金銀潭醫院新冠肺炎患者複診辦公室護士長李彩紅説。

張定宇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人,性格風風火火、脾氣急、嗓門大。疫情發生以來,他的嗓門越來越大,腳步卻越來越遲緩。有同事見他上樓很費勁,想扶一下,卻被他謝絕,“我自己可以走!”

在一次病區主任見面會結束後,張定宇説出了實情:“兄弟姐妹們,我得了漸凍症,剩下的時間可能不多了。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和大家一起,搶回更多患者!我們要用自己的生命,保衞武漢!”

“拜託大家了!”他雙手抱拳,深鞠一躬。大家這才知道,從前年開始,他們的院長走路愈發僵硬,不是因為腿腳不好,而是身患這種罕見的絕症:患者通常會因為肌肉萎縮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

淚水模糊了大家的雙眼。在院長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的帶動下,金銀潭醫院廣大醫務人員更加勇敢地投入醫療救治中。除了常規療法,他們還在國家衞健委專家組指導下,根據病情給予患者多種療法並輔以抗病毒、抗感染、抗炎等治療,大大提高了救治率、降低了病亡率。

如今,已經擔任湖北省衞健委副主任的張定宇,仍然兼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他一如既往地忙碌,“冬季來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絲毫不能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