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抗疫英雄張靜靜事蹟學習心得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2.7W

向張靜靜事蹟學習心得一

山東省首批援黃醫療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黃岡市榮譽市民張靜靜同志突發心臟驟停,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4月6日晚不幸逝世。當晚,黃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出唁電,對張靜靜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向其親屬表示誠摯慰問。

抗疫英雄張靜靜事蹟學習心得

唁電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張靜靜同志第一時間報名參戰,白衣作戰袍,慷慨赴沙場,在抗疫鬥爭第一線奮戰了56個日夜。在黃岡市抗疫期間,張靜靜同志視患者如親人,用大愛守護生命,被患者喻為“暗夜裏的一束光”。她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用血肉之軀築起護佑生命的鋼鐵長城,為我市扭轉疫情防控局勢、打贏黃岡保衞戰作出了突出貢獻。

唁電説,當前,黃岡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黃岡人民向支援黃岡的廣大醫務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永遠銘記他們無疆大愛!

據悉,黃岡市將舉辦張靜靜同志追思活動。

向張靜靜事蹟學習心得二

南北方言不通,為了解決語言障礙,張靜靜專門為一線醫護們制定了“護患溝通本”,上面寫着一些常用語和簡易回答,例如“您稍等”,“我去通知一聲”,“請您戴上口罩”等,在語言不通時,拿出護患溝通本,患者看到文字,就能理解。

十幾頁的“護患溝通本”用 A4紙上印裝訂在一起,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流傳使用。

她在日記中記錄道,當一位60多歲的患者,從其他醫院轉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來的時候,全身上下只有一身秋衣秋褲和一雙一次性拖鞋。“我趕緊嘗試用黃岡方言跟他交流。”

張靜靜説,自己和同事找來一身衣服和一雙鞋子送給老人,老人熱淚盈眶。

“患者住院,沒有家人陪伴,心裏也難免有恐懼和害怕,跟他們用方言説話,他們能很快對我們產生信任。”十年來的工作經歷,讓張靜靜深知與患者溝通的重要性,“在隔離病房內,他們能依靠的只有我們,關心和安撫有時比治療還重要。”

臨到50余天的抗疫任務尾聲,得知張靜靜要走,曾經住在她負責病區的一位阿姨,專程趕到酒店去看望。“今天阿姨知道我們要走,又趕來相送,道別的話不想説出口,眼淚忍了又忍,總是要分離,但我們永遠是一家人,明年待到杜鵑花開,我一定再回黃岡這個家裏感受春暖花開!”

3月21日,離開黃岡前,張靜靜收到黃岡市民送的一籃子煮好的雞蛋,還有一幅畫,“這是一羣多麼可愛的人,我們對黃岡的幫助如果是滴水之恩,他們回報給我們的是湧泉之數,況且,杏林門下,救死扶傷,責無旁貸。”謝謝你,張靜靜同志,一路走好!

向張靜靜事蹟學習心得三

醫院方面稱,4月5日早飯時間,張靜靜沒有露面,同事敲門無應答後衝進房間發現,張靜靜躺在牀上,無論怎麼叫都沒有反應。

張靜靜被送往濟南章丘區人民醫院搶救,後又被轉院至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塞拉利昂和中國有着8個小時的時差。韓文濤在塞拉利昂時間的5日早上5點多醒來,他看到手機上有着來自岳母的3個未接電話,打開微信,也有朋友打來的多個語音電話顯示未接。韓文濤第一時間給岳母回了電話,這才知道妻子的狀況。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他在當天的朋友圈裏記下當時的感受。

韓文濤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和妻子是高中同學,相識已經有18年,今年是結婚的第六年。自2015年10月以來,韓文濤就在非洲做援建工作。每12周才有一次回國休假的機會,每次休假除去來回在路途上的時間,真正能留在家裏陪伴妻子和孩子的時間只有25天。

“我離開家的時候孩子才半歲”,一直以來,韓文濤深覺對妻子有愧, “這幾年來我沒怎麼陪她過生日,也沒能陪孩子過生日”。近年來,都是岳父岳母幫着帶孩子。他和張靜靜的孩子如今已經5歲。

去年12月30日,是韓文濤和妻子見的最後一面,彼時他正結束完在國內休假準備啟程返回塞拉利昂,那一天,他還和妻子約定,在下次回家時,要和妻子去補拍遲到6年的婚紗照。

這個世上本沒有英雄,只是大災面前讓無數平凡的人們成為了英雄。我想,只有在中國,才能讓這些平凡的人在疫情面前無私無畏。

向張靜靜事蹟學習心得四

去年12月30日,是韓文濤和妻子見的最後一面,彼時他正結束完在國內休假準備啟程返回塞拉利昂,那一天,他還和妻子約定,在下次回家時,要和妻子去補拍遲到6年的婚紗照。

結束抗疫任務離開黃岡前,張靜靜收到黃岡市民送的一籃子煮好的雞蛋,還有一幅畫。受訪者供圖

在正式進入隔離病房前,張靜靜剪去了長髮,“出汗後,長髮容易滋生病菌,穿防護服也不方便,所以越短越好。”

她曾對新京報記者説,“等戰勝了疫情,我們再留回來。”

張靜靜沒有等到再度長髮飄飄的那一天。4月5日上午,因心臟驟停,她被送往醫院搶救。而遠在西非工作的丈夫韓文濤,還打算回國後補拍一張婚紗照。

6日晚間,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宣佈,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因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去世。

戰疫前,“要個男孩頭”

口罩遮去了一半的臉,32歲的張靜靜戴一副圓框眼鏡,短髮蓬鬆,劉海蓋住前額。

張靜靜去世後,一些攝於她抗疫期間的影像在網上傳播,也是通過這些影像,讓很多不熟悉她的人們第一次走近了她。

在援鄂之前,張靜靜一直留的是長髮。到黃岡的第三天,她剪去了長髮。“要一個男孩頭”,她告訴當時的志願服務理髮師。

“出汗後,長髮容易滋生病菌,穿防護服也不方便,所以越短越好。”在此前的採訪中,張靜靜曾和新京報記者解釋。

在正式進入隔離病房前,張靜靜剪去了長髮。

男理髮師調侃,“再剪下去,就和我的一樣了。”張靜靜回答:“等戰勝了疫情,我們再留回來。”另一名女隊員也一起調侃,“我要創造一個抗新型冠狀病毒頭型,全國推廣。”

當時被拍下的視頻裏,張靜靜穿着白色罩衫,戴綠色口罩,頭髮被一點點剪短,剛好沒過手指,劉海半遮着額頭,看起來更清爽。

在同事李穎霞的印象中,張靜靜一直就是開朗、自信的。

赴鄂支援的決定,就是張靜靜在獲悉通知後,當天就在醫院呼吸科的病房裏做出的。

1月24日,關於山東省組派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最先出現在微信工作羣裏,剛完成3小時值班的張靜靜看到消息後報了名。

“我親歷禽流感、甲流疫情,有救治經驗,又是主管護師,應該首批去。”張靜靜向醫院表示。

作為山東省援鄂的第一批隊伍,留給醫護人員準備的時間不多,當天報名,次日啟程出發。

張靜靜自1月17日起就在醫院值班。而丈夫韓文濤常年在西非國家塞拉利昂做援非工作。5歲的孩子也於17日被接回菏澤的父母家照料。在臨出發前,她才專門趕回父母家探望、告別。

1月26日,張靜靜和143名同伴到達黃岡,開始在抗疫一線的工作。

“抗疫日記”裏的援鄂點滴

自1月26日援鄂,一本“抗疫日記”記錄了張靜靜當時的工作點滴。從初到黃岡時的“緊繃神經”“夜不能寐”,到心態恢復如常,都被她悉數記錄在內。

丈夫韓文濤心態也經歷波折,張靜靜去黃岡的頭幾天裏,他在塞拉利昂擔心、焦慮,一連好幾天睡不着覺。因為怕給妻子平添擔憂,他也不敢告訴她自己的憂慮,相反還時常給妻子加油打氣。

“我把和她同組的同事電話號碼全部記下來了,就擔心她有啥事時找不到她。還會問好她的排班表,然後她哪天休息或者下班以後,都會第一時間聯繫她。”

讓韓文濤欣慰的是,在黃岡的五十多天時間裏,妻子身體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倒是“解決問題”一直作為貫穿張靜靜“抗疫日記”的主題。

向張靜靜事蹟學習心得五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鏖戰中,面對氣勢洶洶、突如其來的病毒侵襲,中國人民從未退縮畏懼,而是更加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努力與時間賽跑,與“疫”魔較量,義無反顧,以汗水、血淚和生命相托,奮勇向前,用一個個堅實的身軀,挺起了抗疫的“民族脊樑”。在這個特殊的春天,哪裏有疫情,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勇敢”的身影,你聽,不一樣的“春天故事”正生動地講述着,你看,一樣的“中國精神”正絢麗綻放着。

講述同舟共濟的“春天故事”綻放“碧血丹心、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繫、情之所歸。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一箇中華兒女都風雨同舟、眾志成城,紛紛伸出援手盡己所能,表達愛國的赤子之心。你看,從捐贈人署名”中華兒女”的貨物分揀表到環衞工大爺匿名捐贈了12000元錢、從被紙箱填滿的“口罩航班”到菜農們把種植的蔬菜裝車捐贈武漢、從走紅網絡的“最長行李託運單”到不懼疫情不遠千里援建雷神山醫院的小夥……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從國內到海外,從前方到後方,從出錢到出力,到處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生動場面。什麼是愛國?當國家有難時,積極奉獻愛心,甘於挺身而出,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就是愛國。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和局外人,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是抗擊疫情的主角,用忠誠、友愛、互助講述同舟共濟的“春天故事”,綻放“碧血丹心、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凝聚着強大力量構築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演繹逆行而上的“春天故事”綻放“臨危不懼、自強不息”的“擔當精神”。臨危不懼、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走向富強的強大基因。哪裏有重任和重症病人,哪裏就有勇士的高大身影。面對來勢洶洶、肆意張狂的疫魔,一個個白衣天使、人民軍隊、黨員幹部逆行而上,冒着犧牲性命的危險,去和死神爭奪生命,和時間賽跑,去打贏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你看,在金銀潭醫院,身患漸凍症的張定宇,一瘸一拐地與死神競速,向病毒發起着衝鋒;在“疫”線戰場,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劉麗連續奮戰,口罩磨紅了的臉頰、汗水浸透了的衣服;在轉運路上,“戰疫勇士”羅浩連續奮戰6天6夜,獨自駕車護送30餘名疑似發熱人員到定點醫院……無論身處何地、肩扛何職,英雄的“逆行者”們,毫不畏懼,衝鋒在前,為了保護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毅然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發光發熱。每當中華民族危難當頭的時候,總有英雄挺身而出,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用不屈的意志,赴死的決心,演繹逆行而上的“春天故事”,綻放“臨危不懼、自強不息”的“擔當精神,守護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每一位“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