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2021弘揚勞模精神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三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2.12W

  勞模精神是我們時代的寶貴財富,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應對各種機遇和挑戰,團結奮鬥、勇往直前的強大精神力量。你知道勞模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怎麼寫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弘揚勞模精神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三篇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閲讀!

2021弘揚勞模精神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三篇

2021弘揚勞模精神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1

  _,男,漢族,1962年生,高中學歷,_省_市湖西新區(送橋鎮)張公渡村人,_市心連心鵝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科農_鵝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_市第六屆、第七屆人大代表,先後被評為_市勞動模範、_市勞動模範、_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

  “雖然,我是一個養鵝的,提高包括廣大勞動者在內的全民族文明素質,是民族發展的長遠大計。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推動建設宏大的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所以,我也要懂業務、懂市場、懂經濟、懂貿易,否則,就要被市場淘汰。現在,_鵝已銷往全國10多個省份了,下一步,我要讓_鵝遍佈全國!”面對記者的採訪,剛從北京、省參加“五一”活動回來的_甚是激動,不僅看到了他榮獲“全國勞模”稱號的激動,更看到了他走向未來的豪邁與激情。

  堅持理想:走回鄉創業之路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_生活的張公渡村地處偏僻,家庭條件並不好,但他從小就暗下決心:要改變命運!高中畢業後,他毅然選擇了參軍。三年的軍旅生涯,讓他成長成熟了很多,讓他擁有了一股不同於常人的勇氣,也逐漸讓他形成了“只有靠拼搏、去奮鬥才能改變自己命運”的信念。轉業後,他先是在北京城建公司工作,因為單位的名氣還不小,而且還是在北京工作,同齡人都覺得這是一份很體面的工作,都很羨慕他,因為工作認真負責、成績突出,領導給予了他充分肯定,多次表揚他,但這些始終阻擋不了他濃郁的家鄉情懷和創業夢想。

  “你在北京幹得好好的,怎麼還要回來?你這孩子是不是要氣死我呀!”當_向家人提出要回家創業時,吃透了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苦的父母很是不理解,對他放着好好的京城工作不幹,要與土地打交道,可謂是生了一肚子的氣!同學、戰友們也都不理解,甚至懷疑他的頭腦有問題。要知道,上世紀90年代,能夠離開黃土地就是脱離苦海,走向大城市就是走向幸福,這是多少年輕人的憧憬與嚮往,但因受父老鄉親的影響、自小就喜歡鵝的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毅然踏上了回鄉的路途。1997年,_揹着行囊,懷揣夢想,帶着自己在京城攢下的幾萬元全部家當,開始了回鄉種草養鵝的創業之路。

  克難攻堅:走品牌創新之路

  “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不能對不起親朋好友,更不能對不起自己!”回家後,_就開始在老家嘗試着種草、養鵝。剛開始起步的養鵝之路,很顯然不會一帆風順,迎接他的將是荊棘與坎坷。沒有技術,他四處求學,學習養殖技術;沒有資金,他多方融資,尋求資助;沒有羣眾的支持,他挨家挨户上門做工作……由於養鵝有一定的噪音,為了不擾民,他曾將養鵝場多次遷址。

  2000年,不幸降臨到了_的頭上,養殖的鵝遭遇了一場突忽其來的怪病,眼看就要出欄的白白胖胖的成鵝,卻不知原因地死去了上萬只,損失十分慘重。“那時,我很沮喪,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選擇的道路!”看着成片成堆的死鵝,_眼睛紅潤,心急如焚。怎麼辦?是進是退?擺在_面前的路又似乎迷惘起來。當兵出身的_沒有就此屈服,而是痛定思痛,認識到要想走好養鵝之路,絕不能緊緊憑一股熱情,憑手中一根趕鵝的竹竿,必須要依靠科技,掌握市場,這樣才能把牢命運。

  思路決定出路,説幹就幹。2001年,_爭取到了與_大學趙萬里教授合作的機會,研發鵝的新品種。經過兩年多的研究與實踐,他與趙教授終於培育出了新品種——_鵝,該品種具有產蛋率高、個頭大等多種特點和優勢,很適宜推廣養殖。很快,_鵝品種就通過了省級專家鑑定,2006年又通過了國家品種委員會審定。那一刻,_終於看到了事業的曙光,但先期資金投入的困難又擺在了他的面前。瞭解情況後的送橋鎮黨委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他擔保做了貸款,2003年,投入100多萬元建成了_鵝擴繁、飼養基地,這才讓_逐步在養鵝路上站穩了腳跟。現在,_年飼養種鵝達2萬多隻、商品鵝達6萬多隻、炕孵苗鵝達90多萬隻,年創產值超過1000萬元。_鵝新品種已經推介到外省,正走向全國各地。

  回報感恩:走共同致富之路

  “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鄉的親人給了我養鵝的熱情,黨委政府給了我創業的支撐,新品種研發成功後,我不能獨自私藏,要讓羣眾都能得到實惠。”_的話語樸實,但説到做到。臨鎮郭集有一困難户想養鵝,但苦於身無分文。_知道後,馬上送去了1000多隻種鵝,然後,又送去了玉米等飼料,終於助其走上了養鵝致富的道路,如今,該困難户早已脱貧,砌上了上百萬的樓房。2006年,送橋鎮政府提出了“鵝業富鎮”的口號,想利用_鵝的品牌,打造出_鵝生產、銷售、加工一整條產業鏈的發展模式。當鎮政府找到_説明想法時,他非常支持,並表示將毫無保留、全力以赴做好示範引領工作,當年8月份,他就牽頭成立了“_市心連心鵝業專業合作社”。剛開始大家都不太願意嘗試加入合作社,當他把合作社成員優惠政策一一解讀給大家聽的時候,有的人表示願意試一試。共享_鵝成果的第一批成員嚐到了甜頭,獲得了豐碩利潤,很快便一傳十、十傳百,其他羣眾紛紛要求加入合作社,目前已有會員500多名。同時,抱團闖市場也讓_的腰板更硬了,成立了“科農_鵝業發展有限公司”。在他的帶動下,全鎮現建起200~500畝的規模養鵝基地近10個,從事鵝業經濟的人數達2000多人,每年每人僅養鵝業就能夠增收2000多元,做到了“一隻鵝富裕一方人”。

  “我的養鵝事業的發展,一直離不開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所以,我不能忘記回報黨委政府以及社會。”2003年,張公渡村修建水泥道路,_主動找到村幹部捐資1萬元;每年重陽節、春節重要節點,_都要赴送橋鎮敬老院慰問老人;每年開學前,_都會主動關心鎮裏交不起學費、伙食費的學生,不求回報的捐助他們,近10年來,_已累計捐資助學5萬多元。

  憧憬未來:走綠色發展之路

  “勞模只是一種榮譽,只能作為前進的動力,不進則退,不強則弱!幾天來,這話一直圍繞着我,激勵着我!”赴京參加全國慶祝“五一”大會回來後的_始終忘不了深情話語。“沒有父老鄉親的關心幫助,沒有黨委政府的信任支持,就沒有我今天的“心連心”。這是黨委政府連着我們老百姓的心,也是我_連着父老鄉親的心。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常態,我將把自己所擁有的榮譽作為發展的強勁動力!”

  在談到_鵝下一步的發展之路時,_首先想到的是_鵝的品牌質量,讓_鵝成為“綠色食品”、“放心食品”。他要通過多種途徑讓廣大養殖户高度重視起來,讓大家認識到_鵝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要從源頭管控,以飼料的安全保證_鵝的安全;積極向上爭取,與_“綠楊金鳳”人才工程項目掛鈎,聘請_大學專家教授,研究掌握疫情特點,提升_鵝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同時,督促加強“天歌鵝業”等_鵝加工企業貨源渠道的管理,提升貨源的正宗性,從而保證_鵝的品質。

  現在,_所在的鎮已與其他兩個鎮合併為湖西新區,一座新城將會拔地而起。_激動地表示:我將盡心盡力發揮勞模示範引領作用,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支持家鄉建設,支持新區發展!帶領合作社成員走上更加寬廣的綠色致富大道,要讓_鵝遍佈全國各地……

2021弘揚勞模精神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2

  “彆着急,彆着急,先去後面坐下”説這話的是_市公交公司10路車駕駛員_。開了22年公交車的他,衣着整潔,細心温暖憨厚,這是記者見到辛師傅的第一印象。

  22年基本無休不給大家添麻煩

  從1996年來到公交公司,_從事公交車駕駛工作已有22年,他的安全行駛里程已經達到了100萬公里。每天6點上班,4點起牀,一天多時跑6、7個來回,一個來回2個小時,這就是_的日常。

  “有一次家屬生病了需要住院,在_看了看説是住不了,就去青島看,還記得那時凌晨不到三點,我就和家屬坐着過路的大巴車到了青島的醫院,我給家屬辦了住院之後,就立馬趕回了_,接着上班。那時家屬哭了,嫌我不陪她。”説着,辛師傅歎了口氣。不僅如此,辛師傅就連自己動手術都沒有請假,上午做完手術,下午接着堅守在崗位一線。當記者問他為什麼不請個假時,他説道:“自己苦點累點沒關係,但不能給領導添麻煩,不能給大家添麻煩。”

  每位乘客上車時,記者見辛師傅眼睛緊盯每位乘客的手,就怕漏下一絲一毫的危險。他説,我必須要檢查清楚,以防乘客攜帶危險物品上車,我要為大家負責。

  做一件事暖一座城

  25日下午,記者跟着辛師傅的10路公交車體驗了一把。一上車,印着“文明_愛心公交”的坐墊就映入眼簾。目前,只有辛師傅的10路公交車上有這個坐墊,所以,只要一坐上這獨一無二的愛心坐墊,就知道這是辛師傅的車沒錯了。

  環顧整節車廂,車頭“公交_情温暖伴您行”的條幅也顯得格外扎眼。據辛師傅介紹,這是他冥思苦想想出來的標語,為的就是讓乘客看到這話,能自覺為老弱病殘讓讓座,互相理解。還有後門處的“扶老助幼傳遞愛心揚美德

  落腳生根留意來車保安全”。都使得整個車廂文化更加温馨,這也將成為_一個獨特的温暖元素。

  “我是第二次坐辛師傅的車了,每次去海邊,坐在這特別的車上心情都格外的舒暢”乘客楊先生説。

  擺擺手將温暖進行到底

  銀座商城站,一位推着嬰兒車的寶媽要乘坐10路公交車,辛師傅見狀,立馬喊道,前門上不來,你從後門上吧!寶媽上車時,只見辛師傅關心的看着後視鏡,直到寶媽安全上車。寶媽上車後,辛師傅又説道:“你先扶好,注意安全。”簡短的一句話,寶媽心裏感激不盡,其餘的乘客也紛紛點贊。

  寶媽到站,説時遲那時快,記者還沒反應過來,辛師傅便迅速到後門幫寶媽抬下了嬰兒車。這時,只聽見有乘客説道,這個司機師傅真熱心啊!

  人行道前,辛師傅緩慢停下公交車,朝着路人擺擺手,意思讓他們先過。一個簡單的手勢,便將温暖進行到底。

  “妥善處理問題,顧全大局”是_的座右銘。22年的從業生涯,_累計獲得有據可查的年度、連續三年安全行車獎21次,年度先進工作個人10次,拾金不昧先進個人6次。當兵出身的_,是一名黨員,深知是黨和國家培養了他,回報社會,義不容辭。服務社會、樂於助人慢慢成為他的個人秉性,也成了他的一種生活習慣。對此,他從來不解釋,不宣揚,一直默默的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

  記者手記:

  _駕駛着公交車行駛在_的街道上,安全行駛里程達100萬公里。20年來,他風雨無阻,兢兢業業,無怨無悔。

  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跡書寫着自己的歷史。在改革浪潮洶湧澎湃的今天,許多人正在以無私的工作態度和忘我的敬業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無聲無息地奉獻着,為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付出了滿腔熱忱、捧出了全部真誠,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去學習和讚揚。

2021弘揚勞模精神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3

  “我們_村青山綠水、瓜果飄香、綠茶長廊綿延千里,就是閉塞,可惜了可惜了……”_生在_村,長在甲子山下,他繼承了祖輩的記憶和手藝,可當上村支書以後,心裏的石頭反倒壓得更緊了。

  他説,_村背靠甲子山、面朝龍潭灣,山上茶園萬畝、林下野花遍地。村民們從上世紀60年代就種茶、炒茶、售茶,茶香耐泡、入口清香,可一直就賣不上個好價錢。半個世紀以來,山裏的茶、樹上的果、林裏的雞鴨都只能小範圍流通,慕名而來的遊客望而卻步,山路閉塞成了制約全村發展的“瓶頸”。

  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人人都懂,可誰來出這修路的錢呢?就在村民們面面相覷的時候,_站出來了。他和村兩委成員墊資20多萬,付上了工程款“錢我們先墊上,先把路修了是正經事!”

  他是村民眼裏的“當代愚公”,圓了村民們半個世紀的“天路”夢,彌補了甲子山沒有盤山路的遺憾。

  如今,幸福公路已初具規模,路沿整齊、路面平坦,寬6米的公路盤山而上,綿延5.2公里。遠遠望去像是一條飄逸的絲帶,環繞在甲子山西麓,龍潭灣、有機茶園、槐花林猶如鑲嵌在絲帶兩側的明珠。

  殊不知,他們僅用了17天。_對山勢瞭如指掌,規劃初期就有意識地避開了巖石帶和斷崖區。連日來6台挖掘機、5輛翻斗車、2台推土機同時作業,_帶着村民們加班加點地幹。

  “我的壓力不是來自工程,而是人心。”_看着修好的盤山路,舒了一口氣。要修路就得拆房子、毀茶園,動了誰的誰心疼。為了不讓村民傷心,他親手毀了自家4.7畝有機茶,被埋在土裏的茶樹依稀可見。“都是我的茶,一棵苗子一顆苗子育出來的,説不心疼是假的。

  一條路修下來,_瘦了7斤,可他心裏高興,村民們臉上也都樂開了花。

  “美麗鄉村就要保留原生態的自然美,不用擦胭脂塗粉。”_村搞鄉村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_村還將在美麗的茶園周邊種上桃樹、梨樹、櫻桃等果樹,讓_村瓜果添香、四季如歌,打造“綠茶+旅遊”“採摘+民俗”的旅遊新模式,讓遊客來到_村有吃有玩、流連忘返。

  “給遊客一個非來不可的理由,在甲子山下也有個家。”這是_未來要乾的,充分利用村裏的老房子,進行升級改造,讓城裏人能來歇歇腳、10年內_村將專心打造美麗鄉村,做好鄉村旅遊的文章,並向所有市民開放,不收門票。

  _雖然只是個小小的村支書,但在村民眼裏他就最大的父母官。一條“幸福公路”串起萬畝茶園,帶動鄉村旅遊和美麗鄉村建設。所有這些都只有一個目的,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為子孫後代留一片“千年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