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清明節來歷傳説故事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51W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傳説故事六篇

清明節來歷傳説故事

清明節又稱冥節、踏青節,(亦名寒食節),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大家有了解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於清明節由來小故事簡短,歡迎大家前來參閲。

清明節的來歷故事傳説一

清明節是因為一個傳説而起的,從前有一個人旁邊跟着一位大臣叫做介子推,他們走到了一個荒地,那個人非常的餓,結果就昏倒了,介子推到處找吃的,只好把自己腿上的肉給割下來,給這個人吃,這個人吃了烤肉醒了過來。他非常奇怪,就問這肉是從哪裏來的,介子推只好説是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來的肉。這個人張大了嘴巴,他非常感動就説:"等我以後當了國君,我一定重賞你。"

十九年之後,這個人果然當上了國君,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有功的大臣發獎,大臣的名字都快唸完了,還是沒有唸到介子推,旁邊的一位大臣安慰他説:"大王把你留在後面,肯定發好的。"可是大臣的名字唸完了,還是沒有唸到介子推,這個人竟然把他忘了。

中間有一個大臣説:"大王,你竟然忘了介子推,他可是救了您的性命啊!"他一聽臉紅了,他在人羣中找來找去還是沒有找到介子推,後來他知道介子推因為傷心,收拾了行李躲進了綿山。後來他派御林軍去綿山上找,找了好半天還是沒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了一個辦法,從北、東、西三面放火,自己在南面等。

他自言自語説:"介子推要避火,肯定要從南面出來。"結果火從早上燒到了晚上,一直沒有見到介子推出來,重耳着急了,就命令人把火給撲滅了,親自進去找,他在一棵大樹找到了介子推。旁邊寫着一首詩,意思是想讓重耳和人民,不在這天生火。重耳把這天稱為清明節也是寒食節。

清明節的來歷故事傳説二

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把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把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接着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非常盛行。

清明節的來歷故事傳説三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之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之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的時候,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有血的書藏入袖中。接着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有血的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

清明節的來歷故事傳説四

每年四月五日前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關於這個節日的由來,還有一個感人肺腑的傳説呢。

兩千多年前,晉國發生內亂,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國外。

流亡途中,重耳一行在一座大山裏迷了路。重耳幾天幾夜沒吃東西,餓得頭昏眼花,全身無力。隨臣介子推偷偷個下自己腿上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送給重耳,重耳狼吞虎嚥的吃完了,問:“這是哪來的肉?”介子推把真實情況告訴他。重耳感動得流下了眼淚,説:“你這樣待我,我日後怎樣報答你呢?介子推與重心長的説我不求報答,但願主公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國安邦的辦法,做一位賢明的國君。”

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終於回到晉國做了國君,他就是晉文公。他念着介子推的好處,想封他做個大官。於是,他幾次派人去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做官,都一一回絕了。晉文公又親自上門去請,可是到了介子推家,只見大門緊鎖。原來介子推不願見他,揹着老母親躲到山裏去了。

晉文公派人前去尋找。可是荒山野嶺找一個人哪兒那麼容易呀!有個大臣獻計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面,介子推肯定會走出來的。晉文公同意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去不見介子推出來。大火熄滅後,人們進山尋找,發現介子推和母親坐在一棵燒焦的老柳樹下,已經死了。晉文公見狀,放聲痛哭。當他派人來安葬介子推的時候,發現老柳樹的樹洞裏有一封介子推的血書,上面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老柳樹下,並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飯,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

第二年,晉文公帶領大臣去祭奠介子推。他們走到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而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就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之後,晉文公把這棵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又把寒食節之後的一天定為清明節。

晉文公一直把晉文公的血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們安居樂業,對不居功勞,不圖富貴的介子推十分懷念。每逢清明節,大家都要舉辦各種活動來紀念他。慢慢的,清明節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這一天,人們要祭祀、掃墓。

清明節的來歷故事傳説五

清明雨上,那綿綿的雨,濛濛的雨,勾起了我無限的遐想……

人們常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啊,那一層薄薄的霧,那一陣綿綿的雨,確乎能引起我們的憂愁,確乎能讓人倍感淒涼。

早上,乳白色的霧籠罩着大地,蓋過了天空,人們都去掃墓,山路上都堵了車,而那淅淅瀝瀝的雨卻也一整天縈繞於心,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能想起為我們犧牲的人?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盡享榮華富貴,卻對祖先的墓無動於衷?又有多少人能在霧籠罩下,在雨中沉痛哀悼、流淚?

這山路的堵車不能象徵我們的蒸蒸日上嗎?但是,生活蒸蒸日上的我們能去為烈士默哀嗎?他們能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榜樣嗎?如果我們做到祖國將是何等的繁榮,世界將是何等太平!他們,有的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有的像雷鋒一樣為人民服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保存着清明掃墓的傳統,人們恭恭敬敬地為自己的祖先呈上食物,恭恭敬敬地把墓邊的垃圾清掃乾淨,我認為這是一種承諾一種對祖先的承諾,在死去的祖先面前,承諾自己多行善,不行惡,承諾自己當助人為樂!每一次的清掃墳墓,也是在清掃着我們的心,要為自己的承諾負責!

清明,意味着春將至。我現在還是忘不了革命先烈李大釗是在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義的!同樣是春日,為何在1927年卻倍感淒涼?因為,我是為人民服務的,他是人民驕傲,他視死如歸和堅守黨的祕密的精神讓我們欽佩!這樣的偉大,怎能早早地逝去?這樣的偉人,怎能早早地毫無怨言地被兇殘的敵人殘害致死?當大家準備劫獄時,是他説出了堅勁有力的“不”字,這樣的偉人為何早已逝去?如果世界少了硝煙,如果世界充滿和平與愛,就不會釀成這麼多的悲劇!

第二天我醒來,雨停了,霧也漸漸地隱去了,遐想便慢慢離去……

清明節的來歷故事傳説六

今天老師説,清明放假三天。我問爸爸,清明為什麼放假呢?“清明前兩天叫寒食節,這裏有個傳説,你可以上網查查。寒食節要吃素食不生火做飯,我們現在的清明節是祭奠先人緬懷他們的遺志”。爸爸説。“噢,是這樣呀,那我們清明去幹什麼呢?”爸爸説:“我們可以去踏青,不過我們一家人要先去給你爺爺和你太爺、太奶掃墓。”“好吧!”我説。我寫完了作業,我上網查了清明的來歷和習俗,知道了什麼是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習俗。寒食節那天吃素,不生火做飯是為了紀念漢朝的一位忠心報國的忠臣。

第二天是清明節,天氣灰濛濛的,不時颳着風,感覺冷冷的,我們去給爺爺上墳。我和爸爸、媽媽去了祭品店。這裏的人真多,我們排隊等了一會兒才買上。我還給爺爺買了一個小花圈。來到村西那片墳地,這裏的土丘很多,爸爸説,先人們死了就埋葬在這裏,叫墳塋。爸爸和媽媽把爺爺和太爺爺、太奶墳上的野草拔了,又用鐵鍬填上了許多的新土,把一個白色紙條放在墳頭上,用半塊磚壓好。我笑着問媽媽那紙條叫什麼,媽媽説那叫掛錢,就像我們過春節似的,我們的掛錢是彩色的,死去的先人們用的是白色的,清明節也是他們的節日,就像我們過春節。爸爸莊重而嚴肅説:“不要説笑,那樣對先人是沒有禮貌的。”説着父親擺上供桌,拿出水果、點心放在了盤裏,又拿出一瓶衡水老白乾,一個酒杯和一雙筷子,點上三炷香,“爸爸,我領着您的兒媳、孫子來看您了,您在那邊還好嗎?不要惦記我們了我們過得都很好,請您放心吧!這是你愛吃的水果和點心,還有您愛喝的老白乾。。。。。”説着説着爸爸哽咽了,説不下去了。我看見爸爸的眼裏含着淚花,爸爸可能是想念起爺爺了。“來,大鈞,給你爺爺磕個頭吧。”爸爸説。我順從了爸爸,在爺爺墳前跪下,給爺爺磕了三個頭,我把那個小花圈放在爺爺墳上,花圈上的那些鮮花很美,散發了淡淡的清香。我想爺爺看到了這個小花圈,一定會很高興,我彷彿看到爺爺微笑着看着我,我相信爺爺一定會很喜歡我的,爸爸把冥幣用雙手放在地上你也可以投稿,又給爺爺燒了很多“金元寶”、“銀元寶”,爸爸一直很沉默,我想爸爸一定想起了許多童年和少年的往事吧!

隨後我們又給太爺爺和太奶奶的墳上燒了許多冥幣和“金元寶”、“銀元寶”。回家後,爸爸給我講起了爸爸的許多童年和少年的趣事,那些故事都有爺爺的影子。爸爸還寫了首詩:

清明

清明無雨也無晴,伴我冷風過清明。

為父新添瑩上土,幽幽寄語燒紙冥。

我輕輕的吟誦着那首小詩,爸爸內心一定很傷心,爸爸一定有許多話想和爺爺説,我更加喜歡爸爸了,這天夜裏,我夢見爺爺了,我們一家人都很快樂!夢醒的時候,我流淚了,爺爺辛苦了一輩子,卻沒能和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在天堂的爺爺,我想對您説:“爺爺,祝您天天快樂!您的孫子大鈞。”

Tags:清明節 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