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排行榜

湖北八大歷史名將

欄目: 排行榜 / 發佈於: / 人氣:8.54K

八、陸九淵

湖北八大歷史名將

陸九淵(公元1139--1193年)字子靜,自號象山,人稱象山先生,荊門老百姓稱之為陸夫子。南宋高宗紹興九年二月(公元1139年4月)生於江南西路撫州金溪縣(今江西省撫州地區金溪縣)延福鄉青田裏。光宗紹熙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卒於荊湖北路荊門軍(今湖北省荊門市)知軍事任內。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與朱熹齊名,人稱“朱、陸”。

七、孫何

孫何(961―1004)字漢公,北宋汝州人,生於宋太祖建隆二年,卒於宋真宗景德元年,北宋文人。年四十四歲,十歲識音韻,十五能屬文,篤學嗜古,為文必本經義。孫何一生篤古好學,著有《兩晉名賢贊》、《宋詩十二篇》、《春秋·意》、《尊儒教儀》、《駁·史通》、《西桓集》及《孫何文編》四十卷。有《讀杜子美集》等存世。《宋史》為其列了傳。

六、鍾子期

鍾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集賢村)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正巧遇見,感歎説:“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鍾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

五、昌平君

昌平君(前263年---前223年),羋姓熊氏,戰國末期楚王,公元前223年在位。其母親為秦國公主,外祖父為秦昭襄王。《史記索隱》:“昌平君,楚之公子,(秦始皇)立以為(秦)相,後徙於郢,項燕立為荊王,史失其名。”他是戰國末期楚國公子,受封為昌平君,仕於秦,為秦莊襄王、秦王政之臣。前238年,與呂不韋、昌文君受命平定··之亂,任相國,遷陳郢以安扶楚民。

四、張之洞

張之洞主政武昌時,很抓教育,海選天才兒童,在兩湖書院開了一個少年科技班,向國華就是幸運兒之一。老爸拿不出路費,就把他頂在頭上(沔陽人叫“頂丫馬”),從彭場步行到省城報名。那時候也在宣傳“孝行雅行”,有人看不慣,説他不知道疼老人,故意為難他,即興出了一句上聯:“子把父作馬。”小國華脱口就答:“父要子成龍!”路人一聽,巴掌都拍紅了。

三、楚靈王

楚靈王(?·公元前529年),羋姓,熊氏,初名圍,是楚共王的次子,殺了侄兒楚郟敖自立,即王位後改名虔。公元前541年,自立為楚國國君,是春秋時代有名的窮奢極欲、昏暴之君。公元前531年,蔡靈侯至楚,楚靈王殺之,蔡國滅亡。公元前530年,派兵圍徐,威脅吳國。公元前529年楚國人民推翻了他的統治,靈王逃亡,隨從相繼離去,最後吊死郊外。靈王有二子熊祿(世子)、熊罷敵,都被蔡公熊棄疾殺死。

二、李濂

李濂,字川父,河南開封市人,家境出身貧寒。自幼聰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少年立志,勤學苦讀。在親友的資助下,他得以堅持讀書,鄉舉第一,取得舉人功名後,為了報答親友和父老鄉親的恩德,善施捨,重教育,在家鄉辦起了平民學堂,招收貧窮子弟入學,一時方圓百里傳為佳話。三年後,李濂赴京趕考,字字珠璣,句句金石,待皇榜揭曉,高中進士。皇帝見他文才淵博,且相貌堂堂,於明正德十一年欽命李濂為沔陽知州。

一、傅尚書

傅尚書,名頤,字師正,沔陽州城人。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進士,官至南京户部尚書。傅常以二程自喻,治學嚴謹,識廣才高,沔城四十八古廟,碑記多出其手筆。今沔城有其故居遺址,尚存碑文《重修報恩寺碑》,此碑乃其任南京户部侍郎所書;另存有一塊“南京户部”匾額。傅更以為官清正,不畏權勢而聞名,其故居遺址有兩隻高大雄偉的石獅屹立門前,彷彿象徵其剛直不阿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