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排行榜

四川廣元昭化區10個最知名的景點

欄目: 排行榜 / 發佈於: / 人氣:7.66K

10、柏林溝

四川廣元昭化區10個最知名的景點

柏林溝古鎮位於四川廣元市所轄的元壩區,據道光年間《廣元縣誌》記載:“先祖(劉備)留中郎將霍峻守葭萌,蜀定後,廢葭萌遷東山下更名漢壽。葭萌縣東漢時屬益州廣漢郡,今四川保寧府昭化縣東南,即廣元柏龍堡,柏林驛,是為葭萌故地。”

柏林溝地處古蜀道要衝,漢代以後,蜀地東防空虛,故在蜀道南路柏林驛築城設防,利用蜀道與閬苑等城連成一片。東有九龍山之險要,南有煙燈山之高峻,西有劍門、牛頭山之屏障,北有梅嶺關作後盾。但後因入蜀主路改道,使柏林溝成為了不為外人所知的偏鄉僻壤。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柏林溝至今古風尤存,古建民居保存完好,堪稱殘留在世的川北民居之“標本”。現存有石板古街五百餘米,街道兩旁穿鬥結樑的古建依舊,蜀道風情尚存。街中存有三層樓台“奎星閣”(又名鐘鼓樓、財神樓),其樓高十五米,上層為奎星樓,中為戲樓,底則乃石板街道穿樓而過。舊時遠道請來的戲班當街唱戲,四鄉八嶺的百姓聞訊而來,擠於街頭引頸長望,好一幅繁榮的景象。睹物思情,那高亢的秦腔蜀調、喧天的鑼鼓鞭炮以及滿街滿鎮的笑語,彷彿就在耳畔眼前。

石板街頭現存有一古剎,其名為“廣善寺”。該寺基於漢,沿於唐宋,盛於明清,後毀佛而建糧倉,現又全部復修。重塑如來,梵音再起,善男信女虔誠而來,香火一日盛過一日。寺中有兩棵參天古柏,傳説乃蜀國虎將張飛引軍過此所植,其樹高三十餘米,枝繁葉茂,如兩把巨型的遮陽傘,撐於門兩側。柏梢常聚鴉無數,鴉們早飛晚歸,年年若斯,成為當地一大景觀矣。立於廣善寺門,頭頂古柏,清風徐來,眼前古街上炊煙裊裊,偶有農夫牽一老牛順街而去,那牛蹄踏着古老的石板生出了一派空靈之音,與寺中木魚之聲交相迴響。這時的你由然而生秦月漢關、唐詩宋詞之情,感宇宙無窮,歎人生苦短。此情此景,與外面世界的燈紅酒綠、匆忙喧囂,恍若隔世。兩眼微閉,心靜若水,波瀾不興,寵辱皆忘,整個靈魂和心境都得到了這古鎮的古風的洗禮。

柏林溝有“五嵐”勝蹟:代表黃色的金嵐寺,代表紅色的赤嵐寺,代表黑色的嵐坦寺,代表白色的嵐黎寺,以上四寺為柏林溝四大崇林,而代表藍色的卻是一道古橋名為嵐溪橋。

嵐溪橋位於柏林溝下場河上,明代為木橋,後毀於洪水,明正德五年修為六孔石平橋,清乾隆年間又被沖毀。傳説西漢時期,村中窮書生魏奎元與富家小姐蘭瑞蓮在嵐橋上面邂遇生情,私定終身,但蘭家嫌棄魏家寒微,不允這門婚事,並將瑞蓮另許豪紳。但蘭小姐不受封建婚姻制度的約束,衝破阻力暗裏與魏公子相戀,在嫁人前約定魏公子在子夜時分於嵐橋相見,然後私奔。魏元奎按時赴約,但瑞蓮小姐因父母看管嚴厲遲遲未至,忽然夜裏山洪驟漲,水勢漸漸淹沒橋身,魏公子為守愛人之約,緊抱橋欄不願離去,後被水淹而亡。當洪水退盡,瑞蓮小姐趕來赴約時,但自己心愛的人兒已經死去,蘭小姐悲痛之餘當即投嵐溪自盡。第二天清晨,蘭家派人打撈小姐香魂,順流幾裏,不見蹤影,嵐溪兩岸圍觀的村民但看見從那清澈見底的水中飛出兩隻五彩錦雞,上下纏綿,你呼我喚,聲聲哀怨,飛向天際。後來每到月圓之夜,嵐溪橋畔時常有二錦雞纏繞“五嵐”,飛鳴不已。二錦溪畔照影而舞,鳴聲清麗,有貪婪的獵人想去獵捕,但從來不能得也。於是當地的民間藝人將這悽婉的愛情故事編成川劇“嵐橋祭水”,千年流傳,去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為自由婚姻奮鬥不止。

9、將軍嶺

射箭鄉將軍嶺生態旅遊開發區是集休閒、度假、生態觀光、娛樂為一體的生態旅遊開發區。將軍嶺位於元壩區和市中區交界處,與射箭、明覺、梅樹、界牌、龍潭五鄉鎮交界,是明朝大將軍常遇春墓地之所在。東距廣元24公里,西距昭化古城20公里,面積3000餘畝。

景區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歷史悠久,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園內有自然形成的“金筆點湯”、“銀箭出弦”、“明月照金龜”三大自然景觀;有常遇春陵墓、古鹽井、古窯、團碑及九排動物牙齒化石等歷史古籍;有蒼松、翠柏、銀杏、香葉樹、雪松、女貞、錦雞、娃娃魚等350餘種珍稀動植物。將軍嶺旅遊園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温16.2℃,年降雨量895毫米,具有氣候温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的特點,是休閒、度假、紀念、科教於一體的新型旅遊區,是“劍門蜀道――昭化古城――牛頭山――將軍嶺――皇澤寺――千佛崖――天台山”旅遊線上的重要景點。

將軍嶺人文歷史豐富,自然風光獨特,發展旅遊經濟得天獨厚。如何開發和打造將軍嶺生態旅遊區?在元壩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射箭鄉黨政一班人採取招商引資和業主開發的方式,發展民營旅遊經濟,制定和實施“12344”戰略,構築嘉陵江上游生態旅遊經濟強鄉。

“12344”的戰略:“1”即一個目標――打造嘉陵江上游生態旅遊經濟強鄉;“2”即兩個融入――把射箭鄉旅遊開發融入西部開發中去,融入國家級劍門蜀道旅遊風景線中去;“3”即“三大改造”――改造落後觀念、改造投資環境、改造經營理念;“44”即建立四大景區,打造四大精品。一是建立射箭河生態旅遊開發區,打造廣元“小九寨”。射箭河屬嘉陵江一級水系支流,全長10公里,沿河兩岸森林繁茂、林廕庇日、溝河幽靜、水清魚澤、氣候宜人。鹽井河、三叉河、大河口等支流相匯,似人間仙境。正在按照“一線四壩四點”的思路,全力打造廣元“小九寨”,即以黑射公路為主線,在鹽井河、三叉河、大河口、滾水壩建四級攔水壩,同時加快以四壩為中心的旅遊景點建設。二是加快射箭鄉小集鎮景觀區開發,打造嘉陵江上游生態旅遊觀光“小山城”。藉助亭子口樞紐工程建設機遇和“一江一河”水資源優勢,以嘉陵江黃金水道風光為依託,建成規劃科學、梯次開發、別具風格的“小山城”。三是建立人文歷史景觀區,打造中國“提陽戲”之鄉。射箭鄉建鄉歷史久遠,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境內著名的歷史景觀有:昭化八大景觀之一“茅坪映月”、鳳嶺山上的“崇文塔”、刀環山上的“筆架”、龍江寺、三河廟、提陽古樓、板石鋪子、檬子埡戰場、將軍嶺上將軍墓。民風淳樸、文化底藴厚重,全國保存最齊全最完整的提陽戲最受中外儺戲專家學者親睞,享譽東南亞、日本、韓國。民歌對唱、地方聲樂唱響嘉陵江畔。四是建立萬畝野生動物保護園區,在塔子山打造“萬畝狩獵場”。

射箭將軍嶺的生態旅遊開發,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説起將軍嶺的生態旅遊開發,就不得不説道賈得文。賈得文是一位有獨到眼光的農民。1985年,賈得文將家中僅有的幾千元儲蓄投入木材市場,沒幾年他發了。賈得文富了,他沒忘記父老鄉親,沒忘記國家、政府。

他看到了當地將軍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美麗的自然景色和旅遊資源,毅然將10多年的積蓄40多萬元,在銀行貸款600多萬元,投入將軍嶺的生態旅遊景區開發。在市、區、鄉有關部門和社會人士的幫助下,經過他艱辛努力,已初步形成集休閒、度假、生態觀光、娛樂為一體的生態旅遊景區。受到成都、新疆、浙江、廣元等地遊客的青睞。兩年來累計接待遊客10萬餘人,累計旅遊銷售收入30餘萬元。射箭將軍嶺真是“水護樓閣水情深,山俯園林山多意”,令人神往。

8、龍門書院

龍門書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過去把科舉中第比喻為“鯉魚躍龍門”,“龍門書院”是寓“魚躍龍門”的意思。龍門書院經歷了科舉制、舊學制、新學制三個不同的歷史階段,一直為昭化縣最高學府。現在的龍門書院的內部設置基本恢復原樣的祭祀、學堂與藏書等三個內容。

7、昭化漢壽壇

漢壽壇是新建的一處人文景觀。它有三個部分,內壇和外壇,中間由古城牆遺蹟所分隔。內壇的左右兩邊有一對石雕獸,叫“石避邪”。內壇的中央地面上有一幅巨大的石刻地圖,它就是三國時期漢壽(昭化)縣的疆域圖,這幅地圖的面積為221平方米,有劉備於公元221年入住葭萌的寓意。外壇有一對漢闕和兩座文化牆。最外面的這對石塑建築叫“漢闕”。漢闕是漢代建築,一般建在城門或建築羣的大門外,表0儀等第。漢闕分主闕和子闕,高大的為主闕,側旁的為子闕。兩面文化牆上雕刻的精美圖案都描述的是三國時期發生在昭化的歷史故事,它們分別反映的是“蜀漢興於葭萌”、“張飛夜戰馬超”、“鮑三娘浴血沙場”、“姜維兵困牛頭山”等四個歷史事件。

6、劍刀壩君臣園

公元221年,劉備入駐葭萌,他利用這裏人丁興旺,土地肥沃,物產豐盛的有利條件,廣泛招兵買馬,屯集糧草,為建立蜀漢政權作着充分的準備。劍刀壩就是當時劉備操練士兵的地方,由於這裏每天劍飛刀舞,當時人們就叫它“劍刀壩”,這個名字流傳至今。

劍刀壩君臣園,是以三國時期曾在昭化戰鬥生活過的蜀漢人物為素材,用石雕藝術形式加以表現的蜀漢人物園林,其目的是反映那段歷史,同時用其突出昭化古城的三國文化主題。園內的遊道是以太極陰陽魚眼圖為佈局,以斑竹為綠化主體,蜀漢人物雕像掩映於竹林之中,若隱若現,給人以神祕而幽深的感覺。

君臣園佔地800平方米,共有蜀漢人物雕像11尊,除蜀漢先主劉備以外,還有張飛、馬超、黃忠、龐統、魏忠延、費掉、姜維、霍峻、關索、鮑三娘等曾在昭化戰鬥生活過的蜀漢將領的雕像,以展現他(她)們的風采。另外還有劉備的愛駒“的盧”。

5、雲台景區

雲台山,位於廣元市元壩區大朝鄉境內,距劍門關15公里,距昭化古城20公里,相傳是魏將鄧艾被冤殺後的人頭所化而成,故又稱“人頭山”。人們常見的是雨住天晴,雲霧掠身而過的彩霞,出現在山的頂峯,故又名“雲台山”。登山遠眺,晨觀日出,暮看雲海,覺有羽化登仙,存自於超然世界的快感。為此,雲台山素有小峨嵋之稱。《大清一統志》載:人頭山在昭化縣西四十五里,山嶺突出,宛如人頭。後唐長興初伐蜀,王宏贄從白衞嶺人頭山後,出劍門南,即此也。

雲台山巨石矗矗,連卷如雲,海拔1254米,是周圍諸峯之首,懸崖陡壁,羣山環抱,怪石嶙峋,曲徑險峻,古木葱鬱,株形奇特,勁草叢生,鳥獸棲息。“一線天”異常險峻,又名“才君洞”,傳説太上老君在此煉丹。“觀音殿”建築構思新穎,將山石內的泉水自觀音像手中玉瓶內引出,斷續而有規律地流出,長年累月不斷流,凡是登山至此者,都要喝上幾口,洗洗臉手,傳説此水可消病去災,兼具美容之特效。山頂上建有望遠樓、川主廟。川主廟原奉的是治水有功的李冰父子,老百姓四時朝拜,意在祈求風調雨順。望遠樓,是道光十九署令毛土驥始建的。山有有一“打兒洞”巖,相傳新婚夫婦為求得子,在此處背對打兒洞,反手扔石子,如扔進洞者就能生得龍子,還有放生池、九九雲梯等。

4、昭化城隍廟

城隍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城隍”源於古代的城牆和護城河,在人們心中是護衞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的亡魂。城隍為自然神,專門管理陰間的亡魂,古代城隍為城市的保護神,因此凡有城池的地方,就必建有城隍廟。

昭化古城的城隍廟始建於唐代,歷史上因戰亂或年久失修,曾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最後一次毀於文革。現在這座城隍廟為原樣復建。復建的城隍廟有兩堂兩廡,四合庭院。前堂正中為地藏菩薩塑像,地藏菩薩的左右兩邊分別為左判官和右判官,次為“日巡神”和“夜查神”,牆上彩繪有十四幅精美的行孝行善故事圖,以教育人們要孝敬老人和多行善舉。後面為“城隍殿”,為城隍爺正殿,中間塑有城隍爺像,左右塑的是慈航大王(主平安)和財神爺(主財運的)。這種多神崇拜反映了人們要求有各種職能的神明來滿足人們心理要求及慰藉的需要。廟內兩棵高大的古柏樹,傳説是當年張飛所栽,因此又叫“張飛柏”,古驛道沿途尚存許多,尤以“翠·廊”的古柏盛多而聞名。在古樹的映襯下,城隍廟顯得更加古老、莊嚴而神祕了。

3、葭萌牌坊

葭萌坊,整個牌坊雕刻技術精湛,圖飾古樸典雅。在春秋時期,今昭化嘉陵江流域一帶生活着的居民,人們稱他為苴人,其實苴人是巴人的一支,他們主要靠捕魚打獵為生。至蜀王九世開明尚時,蜀國征服巴國苴人集聚區後,蜀王封地給他的弟弟於蒼溪縣北至漢中以南之地為苴侯國,號苴侯,並將都邑建在嘉陵江與白龍江交匯的土基壩上(當時叫吐費城)命名為葭萌。在《華陽國志蜀志》記:“蜀王別封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葭萌坊上雕有一幅柱聯“蜀道三國重鎮”,“天下第一太極”。昭化是一座古代文化的傳承之城,尤以三國文化著稱於世。從劉備入主葭萌(公元211年)到蜀漢滅亡(公元263年)短短的52年曆史,將昭化推向了歷史的最前沿,使昭化三國文化成為眾多歷史文化中最耀眼的一環。史載了劉備、諸葛亮、張飛、黃忠、霍峻、費掉、龐統等眾多三國英雄人物曾在昭化運籌帷幄、厲兵秣馬、躍馬揚戈,留下了大量的三國蜀漢遺蹟:葭萌古關、費掉墓、費敬侯祠、戰勝壩、桔柏古渡、天雄關、牛頭山、姜維井等等,所以被譽為“蜀道三國重鎮”。繞城而過的嘉陵江被前方的筆架山和後方的翼山分割後形成了一道呈反“S型”、酷似道教的陰陽太極圖。面積為20平方公里,直徑5公里,昭化古城正好位於太極圖陽極的魚眼之上,故而稱之謂 “太極天成”。據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如此氣勢宏大的山水太極圖在國內尚屬罕見,因而被譽為“天下第一山水太極”。

2、平樂寺

在元壩柳橋鎮,有一座巍峨磅礴的古建築羣,這就是川北佛教第一叢林―元壩平樂寺。

平樂寺位於廣元巴中路旁的元壩平樂寺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相傳該寺始建於宋代紹興(公元1131―1163)年,距今860餘年,現有臨濟正宗三十六代、三十七代祖師墓碑及始建平樂寺碑記均有記載。舊時殿宇輝煌、香火鼎盛、道場乾淨、佛法興旺。該寺在0遭到毀壞。改革開放後,人民政府為了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滿足廣大人民羣眾,尤其是信仰佛教的人民羣眾的宗教生活需要。1993年,經所在地縣人民人民政府申請,廣元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其舊址開始重建工作。

為了有力開展這項重建工作,選擇一位有相當能力的,即既持戒精嚴、修學並重,又懂得古建築設計與修建兩者具備得法師便成首要工作。在人民政府得到申請下,由上級佛協推薦,幾經考證,最後正式決定:禮聘徹利法師前來,具體領導這項工作,並主持和統領該寺一切佛事活動。

徹利法師真是法脈龍象,堪為末法時代振興佛法,擔荷如來家業之0器者。徹利法師幼時曾隨當代著名大德及武術家海燈法師學習佛法及武功,後出家在陝西終南山拜與海燈法師齊名的淨天法師為師,成為淨天法師的高足,之後為了進一步完善自己,又依附中國著名高僧惟賢法師(現為重慶慈雲寺方丈,重慶佛教協會會長),潛心佛法,終有所造詣。幾年以來,法師身體力行,不怕困難,克服重重障礙,率領全寺40餘名弟子,為弘揚廣大我佛教化,利樂一切有情恆發無上廣大心願,遍行一切難行苦行,終於在片瓦不存的一片廢墟上,建立起了一座莊嚴的佛教道場。

該寺現有天王殿、觀音殿、幽冥十殿、鐘鼓樓、講經堂、茶娛院、玉佛殿、放生池等。天王殿、觀音殿裏,諸佛菩薩各有姿態,莊嚴威儀;幽冥十殿,一片地獄景象,肅穆攝眾;鐘鼓二樓,巍峨對峙,晨鐘暮鼓,警醒眾人;講經堂裏,法音不絕,聲振寰宇;茶娛院內,善男信女,穿梭如織;玉佛殿內,更有緬甸華僑佛界所贈整體玉佛,彌足珍貴,價值連城,寺外龍山環抱,綠蔭掩映;放生池內,荷月映池,魚翔淺底。

元壩平樂寺會期為每年的3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每到此時,善男信女雲集於此,燒香拜佛,好一派興旺發達景象。

1、昭化古城

昭化,古稱葭萌,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早在兩千多前就是苴國都邑,自秦設郡縣以來,一直是郡縣治所,宋代改名昭化。今為廣元市昭化鎮,位於廣元城之西南30公里的嘉陵江與白龍江匯合處。《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張飛挑燈夜戰馬超;老將黃忠、嚴顏勇退曹兵;姜維兵敗牛頭山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裏。

昭化古城,一面臨江,三面環山,嘉陵江在城東與白龍江匯合,直通古渝州(今重慶)、金牛道穿城而過,自古也有水陸碼頭之稱。劍門雄關屹立於城之西北,桔柏古渡扼守着城之東南。昔日的昭化,舟船川流不息、車馬絡繹不絕。她既是交通要塞,又是軍事重地。三國時,劉備佔據葭萌後,看中了這裏的重要戰略地位。此城兩江匯合,繞城東去,金牛古道穿越而過,劍門雄關,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北枕秦嶺,西憑劍閣,南通閬巴,真是全蜀咽喉。雖是彈丸之地,而有金湯之固。他以此為根據地,向西進攻劉璋,奪益州,再向東擊敗張魯,取得了漢中,建立了蜀國。蜀漢左將軍馬超當年在這裏降歸劉備,大將軍蔣琬曾督軍於此。魏將鍾會、鄧艾攻蜀時,被蜀將張翼、關索等長期阻於嘉陵江之東,兩軍在這裏進行過多次爭奪戰,關索的夫人鮑三娘就戰死在昭化附近的土箕壩。

古城昭化,文物古蹟頗多,尤以三國遺蹟最多,西門有蜀漢大將軍費方之墓;城北有蜀將關索之妻鮑三娘之墓;城西5公里的牛頭山上“襟劍閣而帶葭萌,踞嘉陵而枕清水,誠天設之險”的“天雄關”,而今關門猶存,雄姿不減當年,山頂上的“姜維拜水井”至今尚存。山的右側還存清代碑林一處,雖經數載風雨,石碑卻依然屹立於山巔。這些文物古蹟,吸引着無數考古者和“三國研究會”的學者及遊人。

昭化古城東門外,嘉陵江和白龍江匯合處的“桔柏古渡”是古今文人吟詠之地。古時這裏是“白天萬人拱手,夜晚千盞明燈。”新舊《唐書》所載唐明皇幸蜀“遇有雙魚負舟過津,議者以為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在此匯合的白龍江水白,嘉陵江水赤,初相匯合,還各自保持自己的本色,清蝕分明,似兩龍交合,形成一大奇觀。歷代詩人杜甫、楊慎、張問陶等對此都有題詠。至今這一奇觀猶如當年,清晰可辨。

歷史上對三國蜀漢的興亡概括為“興於葭萌,滅於劍門”。把昭化古城奉為發祥之地,因而引起了不少人對她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