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8篇 "教而不授,悟而不窮:課堂教學心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94K

本文主要分享了一位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通過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思考和實踐總結,教師在課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通過這些心得體會,讀者可以獲得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並在自己的教學中加以應用。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8篇

第1篇

課堂是學校教學改革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可以通過教師不斷的經驗積累和體悟反思實現內生性的發展。教師間相互學習,有利於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聽評課始終是我們開展教研活動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對於這種最常見的教研方式,許多參與者還停留在經驗慣性與隨意處理之中,缺乏認真的思考。

聽課,包含了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法探討、教學藝術提升、研究成果彙報等許多因素,是教師教學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在聽課、評課二者之中,聽課是評課的前提與基礎,評課是聽課的延續與昇華。那麼,怎樣才能使聽評課更有效呢?

聽課是當老師的開始,是老師走上講台的基石。聽課是老師的基本功,是老師走上專業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説:“我的特級教師是聽課聽出來的”。這就説明了聽課的重要性。但是,盲目地聽課、隨意地聽課是不會有多大收穫的,更“聽”不成特級教師的。每聽一節課,我們首先要有目前的目的,是觀摩學習,是探討問題?是研究性聽課,還是個案觀摩?有了明確的目的,才能避免盲目地、隨意地聽課;有了明確的目的,才能有所反思,有所提高。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敵,聽課也是如此,教師盲目進行聽課與有所準備聽課,效果大不一樣,聽課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1)熟悉教材,瞭解這節課編者的意圖,弄清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熟知教學內容的重難點。

(2)明確這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聽課時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看出教師教學的完成情況。

(3)針對這節課,根據自己的經驗或理解,在頭腦中設計出課堂教學初步方案。粗線條地勾勒出大體的教學框架,為評課提供一個參照體系。

三、課程安排要緊湊,合理利用短暫的40分鐘時間。

如書上有的簡單明瞭的內容,學生回答後就一筆帶過,不羅嗦重複。對於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可結合課本上沒有,但現實中貼近日常生活,貼近社會,貼近時代發展的例子説明,讓學生有感而發,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樣理解的知識記憶才會更牢固。

課程內容銜接的過渡語在教學中也很重要,運用的恰如其分能使各教學內容順理成章地展現給學生,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在老師的引導下,走向正確的方向。過渡語的運用自如,需要細細斟酌,在實踐教學中多揣摩,並在今後聽其他老師課的過程中多積累。

要高效利用課堂上的時間,需要教師在課下多做中招真題,積累大量的試題素材,根據學生的能力,循序漸進的特點,有刪選的將中招試題呈現給學生,及時反饋出這節課的教學效果,使自己明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是否完成。

多積累一些中招試題,對自己所講的'內容重點心中有數,並能摸索出考試出題的方式類型,是我今後需要努力的地方。

在聽觀摩課時,老師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回答問題,調動學生學習氣氛的能力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不管場面是否沉悶,老師始終保持鎮靜,面帶笑容注視學生,循循善誘,也是一種教學機智的體現,是多年教學歷練出的經驗,這一點也是我需要多學習的地方。我想,只要自己深入把握好教學目標,運用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的教學方法,就能更好地掌控課堂。多引導學生參與討論,踴躍發言,活躍課堂氣氛這些方面,我今後會多實踐,多請教,多反思。

聽完別人的課你一定有很多感觸,是讚許,是驚歎?是同情,還是遺憾?讚許什麼,驚歎什麼,同情什麼,遺憾什麼,自有你的道理,這些都是與你自己的課堂教學比較而得。因此,聽同行的課,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提高聽課的有效性,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8篇

第2篇

在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中,我聽了z老師執教的《一面五星紅旗》一課,覺得王芳老師的課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課剛開始,通過看運動員獲獎,升國旗的錄象和自己在這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紅旗,你會想到些什麼?通過心靈對話:學生初步明白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尊重和愛護它。然後以“五星紅旗”為切入點,找出課文中描寫五星紅旗的句子。

在教學中,王老師重點引導學生研讀重點詞句,感悟愛國情,體驗愛國情。如在指導學生感悟“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鮮豔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點句子時,呈現典型的三個層次:讀出理解──説出感受──再讀體驗情感。首先學生自由讀重點段落,勾畫出表示”我“動作的詞句,自讀、自悟、自得;再讓學生默讀體會,説説自己對句中哪些詞有特別的感受?

交流中,王老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從中品出了留學生身上沉甸甸的愛國情意,為維護國家的尊嚴,決不向飢餓低頭;接着,再給予學生閲讀的空間,讓學生帶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讀重點語句,讀出自己的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來,切實地體驗到留學生身上濃厚的'愛國情思。

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點語句中每個字詞裏所藴含的“愛國情”;也得到“意”,“我”的愛國情與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愛國情融為了一體,使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得到淨化與昇華。

第3篇

我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挖掘學生潛力,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尤其是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反思:

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創造性、操作性。因此在教學中應儘量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老師巡迴指導並做點評。完成所有任務的同學可以獲得自由上機的獎勵。

即基礎好的同學如果能快速完成任務,那麼他的第二個任務就是當小老師教不會的同學完成任務。完成所有任務後才可以獲得自由上機的機會。

通過上面兩個環節,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認真快速完成任務就能獲得更多的`自由上機時間;另一方面協調好基礎不同的學生之間的差距,基礎好的可以從教別人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提升;再者出色完成任務的同學獲得自由上機時間可以自學、自由發揮特長。

總之,有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這將是我們孜孜不倦的追求。

第4篇

學校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學科都按這樣的模式進行教學課改效果也是非常的顯著的。在課改的推動之下,我也是受益良多。我也認真地聽了非常多優秀老師的課程,在這一個過程之中,結合其他老師上課的模式和教學風格,我也不斷地在進行磨練和改變。

我所任教的是九年級歷史,歷史是一門內容比較多,並且需要花時間去記憶的一門課程。之前的想法是老派的、固化的,覺得老師講的多了學生也就學得多了,但往往是事與願違。一節課45分鐘,但是學生真正學進去的時間,其實是非常的短的,有些時候學生可能一不留神,或者是太累了,往往都會走神浪費了這45分鐘的時間。而博學課堂的目的,是要把課堂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的角色不是一個從開始到結尾都一直在授課的角色,而是課程的幫助者和建設者。這兩個月,我們學科也在不斷地深化我們的模式,對於我們學科來説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充分的把握住課堂45分鐘,不要耽誤學生其他的時間這樣往往會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壓力。那麼45分鐘要提高效率,這就非常的考驗老師和學生了。

學習知識,真正的掌握的不是靠聽,而是要讓學生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講出來。那麼博學課堂的第一個環節自主預習就非常的重要了,在課堂開始的5分鐘,通常會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主要是已完成學法大視野為任務完成課前預習,第二步是讓學生們找到在課件上面提前佈置的任務。學習歷史,主要是把歷史事件的背景、時間、內容、影響或者意義弄清楚。我會提前的把這些問題在課件上羅列出來。完成學法大視野的自主預習之後,基本上就把書大概的瀏覽了一遍,那麼之後再把課件上的.問題先找出來,在書上面標註好。標註完成之後再進行小組互助學習小組長進行檢查,發現小組內的成員沒有解決的問題之後一塊進行討論。討論結束之後,要求每一位小組都能夠把問題回答出來。討論結束之後,進行小組成員的展示,這個時候展示我會分為兩種情況進行展示第一種是隨意的抽查,因為已經過了小組討論。那麼隨意抽查進行展示。如果小組成員並沒有把問題回答出來,那麼會扣這個小組的分數,如果這個小組抽查的這位成員回答的特別好,那麼給予這個小組加分;另外一種情況是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我會讓同學們自己舉手展示,主動展示的學生也會給予加分,這就是小組的展示環節。小組展示環節完成之後,針對於剛剛小組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以及討論問題的積極程度進行加分,或者是一些小組,並沒有積極踴躍的參加討論的那麼給予一定的扣分。之後進行精講環節,主要是一部分難懂的問題進行一個簡單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之中,注意精講,這個環節也是我現在把控的還不是非常好的一個環節,我希望能夠把自己的語言更加的精煉,讓學生能夠把不懂的地方通過老師的講解弄清楚。

精講完成之後就是課堂的鞏固和背誦的環節了,那麼對於我們的歷史學科來講,背誦的內容的確會更多一點,所以我會選擇讓他們先背誦,把當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把它背誦完成,5分鐘左右的時間我會到課堂下面對學生進行抽背。抽背完成之後,會讓學生們完成當堂課學法大視野上面的選擇題部分,3分鐘左右的時間之後,讓小組同學進行答案的展示,對於一些錯得比較多的問題,進行簡單的講解。

這就是歷史學科博學課堂的模式,我們在這樣子的一個過程之中,每一節課每一個班情況是不同的,在實行的過程之中也要進行簡單的變通。所以老師必須要清楚地掌握課程的環節和熟悉授課的內容以及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那麼在這些方面還要進行探索和反思。小組的加分能夠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所以要把這個小組評價給同學們講的更加清楚一點。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學生展示回答之後,老師對同學們的評價要進一步的深化,不能表面的認同,進行簡單的評價,讓學生體會到得到老師的認可,讚賞,肯定。這也會大大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更好的優化,過程之中,多學習,多探討,才會獲得進步。

第5篇

陽春三月,萬物齊吟。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裏,我有幸參加了“烏蘭察布市中國小校長課堂教學改革培訓”活動。經過為期四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專家們高屋建瓴的講座,學員們親自參與的體驗式培訓,使我們受益匪淺。

一、要做有教育信仰、有教育情懷的人。

這是培訓正式拉開帷幕時烏蘭察布市教育局局長李琮便發出的呼籲!集寧一中校長李一飛也用事實説話,例舉了我們國家現存在的一些問題:中國式過馬路,老人摔倒以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等等,問題直指我們的內心。這些問題説到底都與道德有關,是我們的文化出了問題。他説反思當今教育,出現了兩個問題,一是教育內容的問題,重知識技能,輕做人常識的品德教育;二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我們的傳統課堂僵化死板,以至於很多學生會在課堂上睡大覺。所以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應該反思我們教育的意義是什麼?學校的意義是什麼?李炳亭教授在談到這個問題時給我們講了一個達摩祖師與神光的故事,告知我們改革之路雖艱難,但也要由迷轉醒,開眼看世界,要做明校長、明教師。於是,我對“大”字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認識——是指肩上有扁擔的人。我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要常思、常覺,做一個有教育信仰、有教育情懷的人。

二、轉變觀念,尋找癥結,創建高效課堂。

杜金山教授的一組科學數據有力地證明了傳統課堂上孩子們的狀態。通過對15000名學生進行了三率的調查,精力流失率為38。5%,高效學習率為49。5%,課堂抬頭率為100%。(精力流失率指的是課堂上學生分心走神的時間與課堂時間的比例;高效學習率指的是高效學習的時間與課堂時間的比例;課堂抬頭率是指課堂外的風吹草動引學生翹首外望的機率)他對這三率做了認真的解讀。我們可以試想,如果給我們戴一幅有特異功能的眼鏡——它能幫我們看到孩子們的心靈,我們會看到一個詭異的現象:100個孩子裏有39個孩子就像孫悟空似的,真身已經紛紛飛出窗户雲遊四方去了。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學生身心異處。這就意味着我們的課堂上有四成孩子在蹲監獄,老師要使出四成的精力去當獄警,苦口婆心卻毫無作用。那麼傳統課堂便是這三率的定海神針。這樣的課堂學生只是一種被動的狀態,他們是聽者,是觀者,是客人。我們的出路在何方?那就是我們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改變孩子被動的狀態,讓他們反客為主。

2。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執行者,教師必須首先從思想上轉變自己的觀念,觀念變了,遇到的困難就不再是困難,觀念新了,我們的動力也就足了。用李炳亭教授的話説,老師要當“縱火犯”、“大忽悠”、“啞巴”、“懶人”,教師要將課堂和時間還給自主的學生,不要佔用和侵犯學生的認知構建。

培訓中,要求我們完成角色轉換,把自己當成學生。所以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所有學員進行了小組建設和高效課堂流程的體驗式培訓。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教學採取了獨學——對學、羣學——組內小展示——班內大展示——總結整理導學案、達標檢測五個步驟,又在獨學時查、小展示時查、達標檢測時查,所以也稱五步三查教學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烏蘭察布市教育局課改工作的引領下,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決心,真抓實幹,豐鎮市課改明天會更加美好!

第6篇

“345”的含義從狹義上的理解為;三個階段;指課前延伸——課內探究——課後提升;四個環節;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五課型;指新授課,複習課,講評課,閲讀寫作課,實驗探究課;包括特殊課 型,如英語課,音樂,體育,美術,微機課,還有如安全,環境,傳統文化,人生規劃等地方課程。 “345”從廣義上分析,

(一)它符合新課程的標準和要求,如新課程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

(六)更加符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合作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有效教學”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等理論。

正因如此,現在大家都在推行“345”課堂教學,但校與校之間,教師之間,教研員之間,對“345”含義的理解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有些出版的關於“345”解讀方面的書,很多觀點,本人不敢苟同,如,有的把“三個階段”理解為“三步驟”,不管什麼課型,全部要按照課前延伸,課中探究,課後提升來進行教學設計,再在課中探究部分滲透四個環節,這是大錯而特錯的,課的課型不同,特點不同,要有不同的流程,要靈活運用流程中的各環節,課堂是動態的,你固定不變,勢必把教師框在模式裏面,課堂更加呆板,更加機械,我也多次講過;“今天的教學,是讓孩子學會自己走路,當學生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或交叉路口的時候,教師要正確引領,不是老師設計好了,牽着學生走,學生總是跟着老師的思維走,圍着教師轉”;“我們不能再把孩子教到教材裏面去......”;“我們再也不能讓學生的'脖子上再長上老師的腦袋”,“老師要做一個趕海的人,把學生引領到知識的海洋,讓孩子做大海中的一條小魚,他要去尋找海洋中的微生物作為食物,使自己茁長成長,他要去迎擊風浪,在大風大浪中鍛鍊,他要去躲避大魚吃小魚的殘酷現實,學會生存;他要做大海上空中的一隻海燕,搏擊長空,自由在的翱翔藍天......”等等。試想如果這樣固定教學模式,我説的這些老師怎樣在課堂上完成?

另外,課前延伸是指什麼?教學設計,老師侯課,課前預習,課前演講,課前蒐集資料,課前討論,課前準備算不算課前?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學模式”是指大容量,快節奏,立體式——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六個環節,如果説我們把課前延伸只看作是課前預習的話,杜郎口的預習課將怎沒上?再説課中探究環節,我想不管上什麼課,都離不開探究,但不能把它作為步驟來死板硬套,要靈活運用,首先要弄清這個問題有沒有探究的價值,現在許多老師的授課,總是把課中探究作為步驟再滲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四個環節,我的理解是這四個環節要根據不同的課型來靈活運用,如新授課的教學流程,學(自學)——研(合作交流)——展(展示反饋)——教(精講點撥)——達(當堂達成);複習課教學流程;知識梳理——反饋整合——鞏固拓展,只需要這三個環節就夠了,並不是説非要把這四個環節不管什麼課都要按照步驟來授課,還有講評課,閲讀寫作課,實驗操作課,不同特點的課等,都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流程,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再例如説英語課作為特殊課型,它分語法課,詞彙課,聽説課,讀寫課,聽説課的流程是;聽後説——説後做——做後查——查後共享,我們能否把四個環節作為步驟必須滲透在課中探究這個階段嗎?如果説必須的話,那還研究不同的課型幹什麼?

什麼是課後提升?只是課後嗎?講完課要求當堂生成算不算課後?課的結尾算不算課後?現在規範辦學行為,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假如每門學科,都在所謂的課後佈置提升的作業的話,學生的負擔怎麼減下來?還有四個環節中的第四個環節“鞏固檢測”,我就很不同意這個提法,這個提法説明這個人的觀點還沒有跳出那種“口耳相傳”“手把手進行教學”以教為主的教學思想,原先課堂以教師為主體,老師講,學生聽,

開始教師導入新課,最後進行達標檢測,現在學習方式變了,有自主學習部分,合作探究部分,精講點撥部分,我們要求及時反饋,堂堂清,試想,自主學習環節後是否應有跟蹤練習,合作探究環節後是否也應有一個檢測練習,精講完以後是否也應及時跟蹤一個檢測練習,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每個環節都要有鞏固練習,問題是可以不可以?所以,我想應該把“鞏固檢測”改為“鞏固拓展”。一堂好課有三個標準;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所以我們是不是要正確,寬泛,靈活理解“課後提升”這個名詞。

總之,“345”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總體構架,應正確進行闡釋理解和運用,切不可死板硬套,我們要不斷的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努力改變現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問題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着力構建自主,高效,優質的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新突破!

第7篇

20xx年10月26日,我參加xxxx年瓊海市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評比暨觀摩(培訓)活動,上午來到加積鎮中心校,觀摩了來自博鰲中心校吳小真老師和來自長坡中心校謝東靈老師和來自萬泉中心校陳華英老師的三節課,收穫很大,帶着學習的態度,我學習到了自身在教學中不足之處,學習三位老師值得學習的方法和經驗。

首先是第一節課,博鰲中心校吳小真老師上的六年級《百分數的認識》,老師引用愛迪生的名言成功靠99%的汗水加1%的靈感,引入課題,讓學生明白認認真真,努力幹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實工作。並讓學生找找在生活中哪裏見到百分數,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探究新知中,老師引導學生概括出百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組織語言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出示學生近視率的調查,讓學生要愛護自己的眼睛,在遊戲活動中學習百分數,體現在課堂上學生是主體。

其次是第二節課,長坡中心校謝東靈老師上的三年級《認識四邊形》,謝老師是動畫視頻引入,激發學生興趣,氛圍活躍,讓學生在圖圖家中找圖形,教師板書,引出今天學習的內容,探究新知中,謝老師讓學生分類,並讓學生説説為什麼這麼分,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概括出四邊形的特點,通過找一張,辯一辯,判一判,説一説,畫一畫,看一看的活動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四邊形,謝老師讓回答不對的學生,在給機會發言,讓他們指出自己錯在哪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動力。

最後是第三節課,萬泉中心校陳華英老師上的二年級《5的乘法口訣》,陳老師直接導入課本例1,5組福娃,每組五個福娃,求一共有多少個福娃?並讓學生説説為什麼這麼算?通過擺點子圖,編制出5的乘法口訣,學生在擺點子圖時,發現規律,讓學生讀5的乘法口訣,在背誦5的乘法口訣,通過同桌之間説一説,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5的乘法口訣。

上午聽了3位優秀老師國小中低段教學課,下午來到瓊海市第一國小觀摩國小高年段的教學課的'風采,下午的二節課是中原中心校王藝樺老師和來自加積鎮第一國小的郭澤壯老師的教學課。

第一節課是中原中心校王藝樺老師上的六年級《百分數的認識》,陳老師讓學生在生活中收集百分數,並讓學生説一説,並問學生,你還想知道什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探究新知中,陳老師出示我們最喜歡的手機,又一次將焦點集中在課堂上,學生們都熟悉手機,手機電量33%表示什麼呢,引導學生説一説,讓學生總結百分數的概念,在學習百分數的寫法和讀法,老師讓學生自學,這樣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同桌之間一個寫,一個讀,調動學生積極性,出示3條小調查時,又一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説一説你感興趣的調查,説説感想,讓我最驚訝的事該班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一個個真像個發言人,概括的很好,動作大方得體,讓我感受到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第二節課是來自加積鎮第一國小的郭澤壯老師,上的五年級《可能性》,老師以聯歡會導入,激發學生興趣,並問問學生會參加什麼活動,讓學生分組活動,小組為單位,抽籤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可能性。

時間過得真快,聽了5位優秀老師的課,讓我感受到數學課堂的魅力,也讓我感受到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學習5位老師發光發亮的亮點,學海無涯,如何上好一節數學課。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上你的數學課是一件快樂的事件,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引導作用,帶着問題去思考問題,多讓學生參與在其中,給充足時間學生思考,要適當鼓勵學生,激發學習的動力,數學課不在是老師滿堂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讓學習數學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第8篇

剛開始以為“課堂觀察”,就是看教師,看學生,看教學效果,看問題、評教學,後來,經過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沙龍學習活動才知道課堂觀察不僅僅是表面看到的事情,而且還是一門需要教師的專業精神和專業水平的課程。以下是本人通過學習觀察技能的一些體會:

課堂觀察可以促使教師由觀察他人課堂而反思自己的課堂,從而聯想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通過對比,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課堂觀察中,教師不僅僅是在觀察,其實也是在觀察中參與了研究,所以“當看到課堂教學中的相關情景,自然會聯想到自己平時的教學情形,從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誤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並即時生髮基於自身教學理解和實踐的教學假設:如果是我,我會這樣來教??”我們在觀察他人的同時,實際上在對照自己,從他人身上學習優點,或者找到共同存在的問題,思考解決方法,促成了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的專業發展。“這種假設其實是對自身教學行為的一種改進。持續的行為改進本身就是課堂觀察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所以在觀察中,不能只停留記錄教學環節層面上,更要記錄當時自己聽課時的即興思考和設計,通過視覺的`觀察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會讓我們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

但在我的實際課堂中,對課堂進行觀察時,按照以前的慣例,有時候什麼都去關注一下,到頭來,有些應該要關注的細節問題卻在不注意間遺漏了,我想存在這種問題一個是對課堂觀察的認識、理解還不夠全面、深入,教學思想還沒轉化過來吧,以後還要深入學習,在課堂觀察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得失。

課堂觀察是我們青年教師成長的祕訣,所以我們要學會學習,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設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促使我們的教學過程主動、生動、活潑,使教學氣氛更加和諧、融洽、愉悦,為自己以後的從教之路奠定堅實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