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團支書的事蹟材料5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4W

當涉及事蹟材料時,我們需要深入瞭解個體在學術、職業和社會層面的成就,從而全面評估其綜合能力,優秀的事蹟材料是我們生活中的學習材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團支書的事蹟材料5篇,供大家參考。

團支書的事蹟材料5篇

團支書的事蹟材料篇1

xxx1958年1月6日生,19xx年11月入黨,19xx年6月任xx村黨支部書記。十多年來,xx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廉潔自律、心繫羣眾、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解百姓之憂、排羣眾之難。堅持黨性、公而忘私、身體力行,帶領全體黨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所在黨支部連續三年被鎮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個人多次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抓班子帶隊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xx常講,村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羣眾心裏有沒有威信,關鍵在於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為了搞好支部團結,他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堅決做到不利於團結的事不幹,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説,尤其是走上村黨支部書記崗位後,他更是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鬥力,團結出政績。日常生活工作中盡力維護班子團結,遇到事情都會徵求每個支委成員以及羣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個人説了算,對於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羣眾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在他的倡導下,村裏實行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羣眾的理解和支持。多年來,村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起因村裏辦事不公引發的上訪事件。同時,他高度重視黨員發展工作,不斷為黨組織增添新鮮血液。為確保發展新黨員的質量,他積極調查發展對象的基本情況和以往表現情況,注重把符合條件的年輕致富能手發展成為黨員。

抓學習強素質,自身建設上台階。

xx始終認為,要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基層工作,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作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夠認真學習黨的農村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學常思,並親自給羣眾進行講解。他十分注重對全體黨員的學習培養教育,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素質。村黨支部始終把建設高素質的黨員隊伍作為一項根本的任務來抓,任務再重,工作再忙,從未動搖。村黨支部每年召開兩次全體黨員會議,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教育黨員幹部講理想、講道德、講文明,開展了以宗旨教育為核心的“講傳統、比奉獻”活動,教育黨員幹部要牢記宗旨,樂於奉獻。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全體黨員為民服務意識,黨員幹部的思想進一步提高。一位老黨員深有體會地説:通過學習教育,使我進一步理解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為本村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抓民心樹新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xx對工作嚴格自律,以身作則。幾年來,在他的眼裏,錢不可不花,但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為全村羣眾辦事花錢值,但把錢用在迎來送往就不是我們這屆村幹部應該作的。所以,近幾年來,該村沒有發生過一筆招待費。幾年來,該村建立健全了民調會、治保會、治安巡邏隊,這幾個機構分工協作,各負其職,在精神文明建設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開展了評選“種養能手”、“產業化帶頭人”、“致富能手”等活動,通過典型引導,榜樣帶動,全體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現在村裏社會治安安定,鄰里和睦,村裏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的新風尚正在形成。

xx長期以來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實際行動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贏得了羣眾的支持和擁護。

團支書的事蹟材料篇2

臨翔區南美鄉黨委書記梅建軍2013年6月上任,兩年多來,他以加快拉祜山寨跨越發展,夯實基層黨建為己任,千方百計謀求突破、幹事創業,使南美鄉出現了經濟發展、組織夯實、社會進步、民生改善、民族團結、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作為鄉黨委書記,他始終不忘發展是第一要務。2013年8月以來,圍繞精準扶貧整鄉推進,他始終堅持帶領鄉黨委班子深入村裏户間、田間地頭,開展調查研究,徵求羣眾意見,找尋南美鄉的貧根,精準施策。至2014年末,他帶領全鄉建設拉祜抗震民居房1012間,安裝路燈737盞;發展台灣長壽仁豌豆、滇粉重樓等訂單農業;教育衞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全面推進,兩年多來,共完成各類項目投資約4億元。同時,他始終不忘自己是黨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完成村4個標準化活動場所、基層黨組織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啟動24個村組黨員活動室建設工作,夯實基層黨建基礎,實現了黨務政務雙推進。2015年末,全鄉經濟收入5541.2萬元,同比增長773.58萬元,增長16.2%;農民人均純收入5012元,同比增長1000元,增長25.2%;實現脱貧摘帽281户,脱貧率達100%。

我們辛苦一點沒關係,可能我們多做一點,老百姓就可以多方便一些,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他總是這樣説。為了幫拉祜羣眾算清賬,他帶領鄉村幹部,對全鄉1012户建房農户進行摸底調查,進行圖表合一的登記分析。再綜合考慮經濟、需求、適用等因素,幫助羣眾選定户型;在2014年7月南美鄉南華村西山自然村山體滑坡時,他第一時間帶領鄉、村幹部將羣眾急需的生活物資徒步運送到羣眾手中;精準扶貧啟動後,他主動掛鈎全鄉最偏遠困難的農户,幫助掛鈎户理清脱貧思路。把做好拉祜羣眾脱貧致富工作作為自己的家業來經營,這就是他為羣眾辦實事、謀福利的心聲,拉祜族羣眾常説:梅書記就是尼喝斡祚摩(梅書記就是我們的領頭人)。

作為鄉黨委班子的一班之長、少數民族鄉的領頭羊,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講團結、顧大局,合力幹事,積極主動與班子成員溝通,化解班子內部矛盾,維護班子團結穩定。任書記以來,他準確把握新時期民族工作方針和原則,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工作主題,主動下沉,直面矛盾和問題。任職以來,據不完全統計,他接訪化解的各類矛盾糾紛達180餘件,為南美鄉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他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面對所謂的人情禮節、禮尚往來,人們都説他是一個不近人情的人。在扶貧開發整鄉推進工作中,為了做工程,很多老闆聞風而來,都想跟他套套近乎,卻都吃了閉門羹。我們身在基層,面對面與老百姓打交道,老百姓對我們的印象是什麼樣的,我們黨在基層的印象就是什麼樣的,在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集中學習上,他這樣對其他班子成員説。

正是有這樣一個瞭解民情、順應民意、集中民智的領頭人,使南美鄉上下吹響了脱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號角,譜寫出了拉祜山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團支書的事蹟材料篇3

在清清儛水河畔,在悠悠長樂坪村農舍村頭,在隆隆的項目建設工地上,在欣欣的產業發展基地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一位身材清瘦、果敢大方的中年男子在奔波忙碌着,他就是新晃縣興隆鎮長樂坪村的黨支部書記——張顯幹同志。從xx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張書記憑着勤奮、執着、膽識、魄力和一股闖勁帶領村民踏上了致富路,他關心百姓疾苦,反映羣眾的呼聲,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信任和好評。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我的職責用幾個字概括就是“瞭解民情、傾聽民聲、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聚集民力、排解民憂”。張書記如是説,行動上也似這麼做的。

“先淨其屋,而後敬其客”

公共服務體系作為經濟發展的保障線,其建設的滯後最終影響着農業產業化、農村現代化的進程。張書記當選後,特別是xx年創建新農村示範村以來,他帶領村“兩委”一班人按照“羣眾自願、村民自治、由易到難、重點突破、點面結合、分佈推進”的建設原則,全面實施“綠化、硬化、淨化、亮化”的四化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推行“改水、改廚、改廁、改圈”的四改工程提高村民生活條件,通過“利用條件爭資,發動羣眾捐資,盤活閒置資產籌資,利用在外工作人員助資”等諸多渠道籌集資金上百萬元。到目前,共維修和新修水渠3000多米,全村至各組道路硬化基本完成,架設灌溉用電線路1000多米,完成了25萬元的自來水工程。通過積極實施“四化四改”工程基本改變了過去農户柴草亂放、糞土亂堆、污水亂倒、家禽亂跑、垃圾亂倒的“五亂”現象,改善了人居環境,使廣大村民逐漸形成了講衞生、有禮貌的好習慣。通過幾年努力,目前,全村農業總產值達1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500元。60%的農户吃上了城裏的自來水,100%農户走上了平坦整潔的水泥硬化路,60%農户用上了沼氣、液化氣、省柴灶等清潔新能源,80%的農户安裝了電話,90%以上農民掌握2門以上農村農業實用技術,96%以上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障,開辦了農村夜校、文化室、圖書室、電教室,組建了村級籃球隊、腰鼓隊和中老年文藝宣傳隊,基本形成“五保”專人供養機制。

在張書記引導帶領下,新農村建設正穩步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初具規模,民生大事得到很好改善。正如一村民所説,“張書記工作很有一套,他做事我們大家都放心,他就是我們村老百姓的主心骨……”

“獨樂不樂,眾樂樂”

栽種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在張書記帶領下,隨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力度的加大,該村也逐漸焦聚着多方投資者的目光。xx年一位姓曾的金銀花開發商來到長樂坪,意圖租下村小作為金銀花加工廠。此時的村小因為學生都收置興隆鎮中心國小就讀而長期閒置,這給張書記率領的班子發展地方產業帶來了希望。經過協商,曾老闆表示村裏只要免收十年租金,他願意租用校舍30年並自資修通由村部到學校的水泥路。可其後在黨員組長會上,許多人提出每年5000元租金一分不能少。眼看商機就要化為泡影,張書記深思熟慮,從招商可以解決就業,增加村民收入的角度出發,對村民一一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思想動員,通過一次又一次真摯耐心的勸解,終於贏得了羣眾的支持。目前,金銀花加工廠已成功落户該村並正常運轉,30餘名村民加入了該生產隊伍從事生產和管理工作,金銀花廠為該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為村民們帶來了豐厚的實惠。

長樂坪村雖有其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但長期以來由於主導產業不明確、生產力水平不高、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速度緩慢,農業產業發展主要以户為單位各自為政,導致沒有形成規模型經濟開發實體,資源優勢沒有很好轉化為經濟優勢,羣眾沒有獲得較大經濟實惠,農民增產增收困難。針對這一現狀,張書記從實際出發,帶領村班子成員長期苦心經營,出村、出縣考察學習,借鑑先進經驗,結合村裏實際實施了系列改革,助推經濟發展。一是擺脱傳統農業“各自為政”的思想束縛,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按照“抓大户促規模、抓典型帶全面、抓服務增效益”的思路,作好無公害蔬菜、優質水果種植和金銀花加工三篇文章,農業產業結構和農產品結構日趨合理,農業從過去的末端產業逐漸成為長樂坪村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全村共種植無公害蔬菜150多畝,新開發高山葡萄100畝,種植特優水果300畝,新開發金銀花420畝,人均增收300餘元;二是依託地緣區位優勢,積極引進外資,大力發展工業企業建設。先後引資籌資興辦了煤廠、中藥材加工廠、機械器件廠等企業,這些企業安置了該村勞動力220多名,每名月工資達600元以上。此外,今年來為順應全縣“旅遊活縣”的發展大局,張書記帶領村班子努力發掘本村旅遊資源,開發長樂坪休閒旅遊山莊,積極與北京來的外商協商投資事宜。

心繫百姓,意表民生

作為村級組織的主要領導,張書記全心全意為長樂坪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服務。

一個清瘦矯健的身影,一本輕便而厚重的“民生”日誌,每天來回於這片他心中的熱土。走進長樂坪,通過與鄉親們的交談,你會驚異而後是感動。廖冬秀是長樂坪村的鰥寡老人,一個人住在一間小小的木房裏,張書記體諒她的疾苦,經常會送糧食給她,幫老人修房子、劈木柴,老人家説書記真的很貼心,就像自己的兒子一樣。

當談到張書記時,鄉親們眾口如一地給予親切褒揚,他們會説“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有什麼要求張書記都會耐心聽述和真情解答,並將情況記錄於一個小日誌本中,對於鄉親們反映的問題能立即解決的,張書記馬上會幫你解決。不能當即解決的,張書記會幫你出謀劃策,直到你滿意為止。”翻開張書記那被歲月磨爛邊角的“民生日誌”,你會發現裏面內容的厚重,記錄的是鄉親們憨直樸實的語言,記錄的是各級領導心恤百姓的迴音,記錄的是一個普通農民兒子對父老鄉親的款款深情。

7月2日,走進王秀一的辦公室,她剛剛送走一位來繳納材料的居民,記者一問才得知,她要給這位在外地的居民辦理一項很重要的證明。王書記啥事都親力親為,我們進她辦公室反映啥問題心裏都有底。臨走時,這位居民給記者留下這樣一句話。的確,作為一名社區女書記,從接手管理難度大、環境髒亂差的職工宿舍區,到帶領社區班子成員為羣眾辦實事、謀福利,讓瓏山社區成了遠近聞名的幸福社區,王秀一一干就是17年,她早已深深紮根進居民的心中,無可代替。

首抓基層黨建,1+n網格管理讓人稱讚

記者走進瓏山社區良西片區時,乾淨硬化的路面、熙熙攘攘的超市、温馨舒適的活動家園讓人印象深刻,搖着蒲扇坐在樹下乘涼的居民三三兩兩,和剛買完菜回家的鄰居熱情地打招呼,温暖自在、舒服愜意。但在社區剛剛成立時,卻不是這樣的。王秀一説,剛到社區的時候,感覺頭皮發麻,很擔心自己不能成為老百姓的貼心人,我到底能為他們帶來什麼?每天想的都是這些問題。

2003年8月,淄博礦務局夏莊煤礦政策性關閉破產後,依託原企業職工生活區成立了瓏山社區。新社區成立後,由於住户多,居住分散,原企業對職工家屬宿舍管理有眾多歷史遺留問題,致使社區各項工作難以開展,無人願意擔任社區負責人。2004年8月,夏家莊鎮黨委成立了瓏山社區黨總支委員會,派鎮紀委副書記王秀一到瓏山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連她自己也沒想到,這一干就是17個年頭。

當時原企業移交社區時移交黨員近500人,有三分之一居住在博山區外,管理難度大。於是,王秀一從抓好兩委班子建設和發揮好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着手,制定完善了社區兩委例會制度、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黨員學習、節假日值班、錯時值班及居規民約等20多項規章制度。根據黨員的分佈,因地制宜分片整合成立了5個支部,22個黨小組。根據社區黨員隊伍狀況,實行黨員積分量化信用管理制度,在黨員管理中融入守信加分因素和失信減分因素,對區內區外黨員實行分類管理。我們還建立了squo;積分超市squo;,讓黨員以積分贏好評,利用積分到squo;積分超市squo;內兑換相應價值的物品,不斷提高黨員積極性。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瓏山社區率先推行黨建網格1+n工程,完善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宇黨小組—黨員中心户的網絡組織體系。由支部書記、網格小組長、黨員中心户等每月走訪網格內單位、企業、工商業户和居民等,對居民訴求、羣眾建議等一一進行登記。對羣眾集中反映的問題能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立即解決的制定工作方案,倒排工期及時解決。

心繫羣眾冷暖,老舊小區終於舊貌換新顏

當時,王秀一上任不久,便花費大量時間跑遍了社區的每個角落,社區的雙山、良東、良西、二井新村、大眾二村、衞星二宿舍等幾片宿舍區都留下了她的身影,與居民羣眾促膝談心,摸清羣眾對社區各項服務管理工作的建議和要求,她手裏總是拿着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居民們反映的問題,回去後逐一梳理,分類研究解決的措施和方法,而這個習慣也一直保留到現在。你必須用真心和真情去和居民溝通,拉近與他們的距離,這樣才能和幹部羣眾打成一片,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是做好社區工作的最大動力。

採訪中,有的居民不止一次提到,要不是秀一書記,大家連水都沒得喝。原來企業用的是自備井的水,後來自備井的水污染了,為了讓職工家屬喝上自來水,原企業投上幾十萬重新鋪設架空管路,作文吧每到冬天管路一凍一擠就四處漏水,北山片居民喝不上自來水,只能到附近村買水喝。瞭解情況後,2005年12月,王秀一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冒嚴寒奮戰13天先後將良西片、二井新村、衞星二宿舍、良東片架空生活用水管道全部改為落地管道,為居民安裝了自來水,解決了居民吃水難的問題。為了保證用電安全,社區還更換了雙山、良東、良西、二井新村、大眾二村五片生活區的用電電纜,大幅度降低了虧損,解決了居民用電矛盾。

從老照片上不難看出,社區原來的環境衞生非常差,主街道、樓衚衕、單元院內到處是亂搭亂建的小屋、小棚子、炭池子,樓梯道亂堆亂放,嚴重影響社區面貌和消防安全。社區道路坑窪不平存積水,宿舍區內下水道近三十年沒清理過一次,造成堵塞,污水反流,居民叫苦不迭。王秀一帶領社區兩委多方調查,聽取意見,召開黨員、居民代表會議討論,想辦法定措施,全力以赴做工作。2005年以來,先後對雙山、二井新村、良西進行老舊小區升級改造,對各種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種亂栽進行了清理。經過多方協凋,為雙山、二井新村、良西開通了暖氣、天然氣。2008年通過多方爭取政策,立項建設博山區首批經濟適用住房,現在的瓏山社區煥然一新,早已看不出過去的老舊樣子。

開拓工作思路,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社區環境改善了、居民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王秀一又開始為大家的精神生活操心了。我們現在建立了黨羣服務中心,建設了文化家園、婦女兒童家園、關愛家園三個羣眾活動服務園地,重新裝修完善了黨員活動室、圖書閲覽室、道德講堂等功能室。瓏山社區離退休人員多,社區還建立了日間照料服務站,設立棋牌室、書畫室、健身室等,目的就是為了讓社區居民閒暇之餘有個好去處,讓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也能老有所樂。

為幫助老人安度晚年,老有所醫、老有所依,2006年4月,社區在良西建立社區衞生服務站,解決了居民就近就醫問題。2007年4月,在二井新村建成佔地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的社區老年公寓,可容納100人居住,解決了老人身邊無人照顧和子女照顧老人的後顧之憂。20xx年,社區又建立了博山康德老年人養護院,專業收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需求檔次高的老年人,為老人晚年生活營造温馨的環境。

在社區居民看來,是王秀一的努力讓社區舊貌換新顏,每一個與王秀一接觸過的人,都被她敬業、認真、創新的工作精神所打動。採訪中,良西片區5號樓的住户李樂霞告訴記者,秀一書記讓大家的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區這10幾年的改變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關係我們羣眾生活的水電暖全部解決,還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氣,這是真正為老百姓着想的好書記啊。從出生起就住在這裏的曹業峯更是感慨良多,他是8號樓的住户,也是一名老黨員,同時也是社區網格黨支部的一名負責人,曹業峯告訴記者,王書記雖是女人,但做事有魄力、幹事有決心,只要她認定的能為社區居民謀福利的事,一定是迎難而上全力解決,這才有了現在健康活力、和諧繁榮的瓏山社區。

王秀一説,自己有兩個習慣一直改不了,一個是拿着本本記錄大家的訴求,另外一個就是晚上睡覺前規劃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每一天都不能虛度,這樣才不會辜負大家的信任。信任這個詞,在我心裏的分量特別重,所以,我必須幹好,責無旁貸。

面對記者的鏡頭,她習慣性地整理着胸前的黨徽,她説,為民解難,才對得起這枚黨徽。

鄭雷飛,女,1970年10月出生,200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普陀區六橫鎮杜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自20xx年擔任村書記以來,她始終葆有闖勁、幹勁、韌勁,着力提升村領導班子凝聚力和戰鬥力,整合村莊資源,深挖村莊歷史文化底藴,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下農村文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的新途徑。在她的帶領下,杜莊村先後被評為省級善治示範村、省級衞生村、省級綠化示範村、市級文明村。

勇於破題的“闖勁”

20xx年,鄭雷飛任六橫賀家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遇到的最大難題是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少,不夠支付村裏日常事務支出和村幹部工資,無法為鄉村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鄭雷飛下定決心,要為村裏發展闖出一條路。

“當時村裏有大量土地長期荒蕪。國家出台土地流轉政策,我就挨家挨户宣傳,通過土地流轉搞活經濟,帶領村民富起來。結果,99%以上村民都願意把承包的荒蕪土地進行流轉。”鄭雷飛説。而後,村裏流轉土地達300多畝,承包年限15年,迅速激活了村集體經濟。

“沒想到拋荒的土地也可以帶來好收益,我們的生活條件一下子好了很多。”受益村民劉先生回憶起那時的情景,開心極了。

攻堅創富的“幹勁”

20xx年,原杜莊、賀家、橫安3個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鄭雷飛擔任合併後的杜莊村黨總支書記。上任後,她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和建設項目,在峧頭、台門購買了4間店面房岀租,每年店面房的出租收入有12萬元。“現在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40萬元。經濟上去了,更能為羣眾辦實事。”鄭雷飛説。

此外,鄭雷飛還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帶領杜莊村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月老杜莊”文化品牌。每年舉辦的七夕活動都會吸引當地及周邊地區青年男女參加,培育開發的鄉村特色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一步步幹出了文化助推鄉村振興、“浪漫經濟”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的新事業。

為民擔當的“韌勁”

“羣眾的事是首要大事。”鄭雷飛平常十分注重與村民溝通聯繫,建立了黨員聯户清單,將責任落實到每個黨員,實現村內黨員和羣眾聯繫的全覆蓋。

在抗擊颱風“利奇馬”期間,鄭雷飛率先帶頭組織黨員幹部轉移受災羣眾、清理受災道路。在查看高危地段時,她摔傷手腕骨折仍堅持工作,履行一名黨員幹部對村民的承諾,得到杜莊村村民的一致好評和讚揚。

“有一次颱風來了,我家住在低窪地帶,鄭書記帶人幫我搬傢俱和生活物資,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真的很感謝她。”村民陳女士説。也就是在這一次防颱工作中,鄭雷飛帶着村幹部走在約60公分深的水窪地裏幫助村民搬東西,盡全力幫助村民挽回損失,獲得村民的認可。

“我要更加努力讓村民奔向更和美的日子。”獲評浙江省“擔當作為好支書”後,鄭雷飛表示,她要繼續跟隨黨的步伐,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到最基層,把杜莊村建設得更加美麗,帶領羣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團支書的事蹟材料篇4

在蘇北明珠----xx縣xx鎮,有一位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一提到他,方圓十里八村的百姓都禁不住津津樂道,他不僅自己在邁向小康的道路上走在了全鎮的前列,而且致富不忘羣眾,近幾年來,在他的幫助下,已經有200餘户羣眾找到了致富門路,逐步擺脱了貧困,正在奔小康的道路上闊步前進---他就是xx鎮xx村地支部書記xx。

xx年逾半百,可在支部書記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多個年頭。從他任村幹部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定決心,要讓每一家、每個人都能成為大户商家,都能成為老闆,正是基於這一信念,引着他腳踏實地的走過人生的每一步。

一、腳下的路是人走出來的

xx早期經常走南闖北,他到過新韁、內蒙、廣州等大中城市做過生意,建過木材板廠,也搞過種植和養殖,就是憑着這一股韌勁,他積累了xx富的商場經驗。後來,他靠多年的積蓄開了頗具規模的批發部,買了挖掘機、推土機、12米長的載重貨車、小轎車等。在羣眾的眼裏,他可是個能人,幹一樣成一樣,做啥啥賺錢,老百姓打心眼裏佩服的五體投地。現在他家不僅是個商家,更象是一個“機械貨運公司”。

二、大家、小家都是我的家

現在的xx村是由原來的xx村、範莊村和新莊村合併而成,合併後他當之無愧的被選為新村任支部書記。他常説,我是農民選出來的幹部,羣眾信任我,給我前進的力量,我不僅要當好一名新型農民,還要當好一名模範幹部。作為一名新領導理論聯繫實際的班長,xx不僅要經常與班子成員一起共同學習新時期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作表率,要尋找新的發展之路,穩定低生育水平,鞏固村級合作醫療,擴大勞動力轉移等,還要做好村裏其他工作,他帶領班子成員一起走訪困難户、五保户、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他經常召集那些有文化、懂技術的人才,鼓勵他們搞個體經營、興辦產業,讓他們謀求發展,很多時候忙的一天只吃一頓飯,往往深夜才回家,每當家人埋怨的時侯,他就是一句話,大家、小家其實都是我的家。

三、堅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優質果

xx村多年來一直是靠果樹作為主要經濟收入,而近幾年來果品市場低迷,果品賤、賣果難成了困擾,廣大果農的心頭之痛。xx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他多次自費上海,深圳等城市瞭解果品市場行情,為果品尋找銷路,在經過幾次考察後,瞭解到了果品質量是影響果品銷售的關鍵所在。他心想,多年來全村户户種是樹,但多數果農屬於粗放式管理,導致果品質量不高,以至出現了果品難銷售,價格低,針對這一情況,他幾次開自己的車把果樹專家請到田間地頭,召集村民到果園聽取專家剪枝和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講座,分析國內外果品市場行情,並提供質果品銷售信息。在他的帶動下,全村70%的農户都實行了果品套袋等優質果生產技術,全村優質果率達到了80%,果品價格了一路上揚,20xx年紅富士蘋果賣到每公斤4元,果農點着大把大把的鈔票,不禁喜上眉梢。

四、要想富,先修路

受季節變化影響,每年到了果品成熟期,也正是雨水不斷時侯,雖然省、市、縣撥款為農村主要幹道都鋪設了水泥路,可一到下雨的時侯,果樹地、村莊普遍積極嚴重,人們出行十分困難,收購果品的車輛也無法進村。為了切實解決這一難題,朝敬選自費用自己的挖掘機疏通村莊的污水河溝,並帶頭捐款鋪墊村內道路。村民們紛紛被韓書記這種捨己為人、造福一方百姓的精神所感動,很多村民也自願加入了鋪墊村莊道路的義務勞動。忙了幾天幾夜,村內道路徹底變了樣,一條條整齊、平坦的路呈現在廣大村民面前,羣眾親切地稱新鋪的路叫“愛民”路。

五、放手發展養殖業,致富一方百姓

xx經常對村班子成員説,羣眾既然選舉我們就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不光自己要帶頭富,而且還要帶動廣大羣眾共同富裕,他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xx年他投資20多萬元擴建了一個大型肉鴨場,面積達560 平方米,年出欄量 212萬 只,利潤 10 萬元。xx年他又投資60多萬

團支書的事蹟材料篇5

關xx,男,漢族,1983年出生,2001年參加工作,201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新疆阿克蘇69221部隊、甘肅省軍區服役。2007年退出現役,來到蘭州市軍隊離退休幹部第三休養所工作至今。工作以來,關東虎同志始終保持着軍人的優良作風,吃苦耐勞、勤勉工作、待人友善,連續多年被單位授予“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20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他不忘為民初心,時刻牢記擔當使命,堅守在疫情防護第一線。舍小家、為大家,是駐村幫扶工作隊阻擊疫情攻堅戰線上的榜樣。

不忘初心,堅守崗位葆本色。2019年10月,蘭州市軍休三所在調整駐村幫扶幹部時,關東虎主動請纓,申請到農村工作。他説“我來自農村,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熱愛農村農民,我願意為我省的脱貧攻堅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大灘村不同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我絕不退出戰鬥。”這既是他的“請戰書”,也是他的“軍令狀”。到村伊始,關東虎便積極投入到脱貧攻堅工作中,他迅速熟悉村情社況,先後遍訪全村58户建檔立卡户,詳細記錄每個家庭的基本情況,對於羣眾反映的實際困難,他總是努力協調解決。

2020年伊始,面對來勢洶湧的疫情,作為退役軍人的他再次請戰,主動要求到幫扶村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頑強毅力,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線。他常説“我雖是一名退役軍人,但我要始終保持軍人的本色。聽黨指揮,作風優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我現在也是大灘村的一名成員,而且我還是一名黨員,越是在這種困難的時刻,我越要往前站,始終與村民心連心。”

他深知,要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單單靠村社幹部是不夠的,必須要廣泛參與,要堅持羣防羣控、依靠羣眾,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他帶領村社幹部加強宣傳引導,先後入户向羣眾發放《致羣眾的一封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識手冊》等150餘份。採取拉橫幅、張貼通告等多種形式,在大喇叭、微信羣宣傳防控知識,引導羣眾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面對農村羣眾信息獲取渠道單一,文化水平程度不高,對於網絡上流傳的有關疫情防控的信息的辨識度不高,極易產生盲目輕信、盲從跟風的行為,他總是第一時間在微信羣中轉發權威媒體發佈的信息,同時利用村廣播喇叭及時對村民容易產生誤解的消息進行澄清,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通過一系列的宣傳,切實有效地堅定了村民對疫情防控的信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當前,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雖然我們村小人少,外地回村人員只有零星幾個,但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不能心存僥倖,環境是無聲的教育,行動是最好的感召。我們黨員幹部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影響和感召全體村民投入到這場戰疫情阻擊戰中。”在疫情防控安排會上,關東虎如是説。

1月27日,榆中縣馬坡鄉對大灘村在沒有進行羣眾聚集性活動報備的基礎上,仍然在紅白喪事上舉辦人員較多的羣眾性聚集活動一事進行了通報。關東虎看到這份通報後立即與村幹部取得聯繫,詳細詢問具體情況,督促村幹部親自到場查明情況,並對羣眾進行解釋勸説,迅速疏散聚集羣眾,同時要求村社幹部對村內村民即將舉辦的婚禮進行摸排。得知有一户村民要在春節期間舉辦的婚禮,他與村社幹部前去積極解釋勸説,順利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將婚期延遲至疫情全面控制以後。面對一些不配合的羣眾,他總是耐心細緻地做着解釋工作,告知羣眾疫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安撫着羣眾們的情緒,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此次疫情。他説“我們敲開的不僅是羣眾的家門,更是敲開了羣眾的心門,我們把黨和政府的的關懷傳遞到羣眾心裏,羣眾才會更安心。”他的付出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村內在疫情防控期間再也沒有出現過聚集性羣眾活動。

大灘村設有兩個疫情防控卡點,值班人員吃住在簡易帳篷中。值班人員有無防護用具,能否保證按時吃飯,取暖住宿用具夠不夠,這些問題始終讓關東虎牽掛在心。他每天前往疫情防控點察看值班人員到崗工作情況,詳細詢問進出人員事由,指導值班人員做好各類台賬資料。他與駐村幫扶工作積極協調派出單位,為防控點送來方便麪、口罩、消毒液,有效解決防控值班人員的`生活困難。

村委會是村裏聚集人員相對較多的地方,他到崗以後帶領村社幹部做好每日清理、做到村委會辦公場所消毒無死角。在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離的時候,他帶領村社幹部進村入户噴灑消毒水。帶領村醫向隔離人員宣傳隔離知識,確認着每一個羣眾的信息,向羣眾宣傳做好消殺和測温,全力以赴把好村社健康關、隱患排查關,築牢疫情“第一防線”。

大灘村位於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村內植被茂密、河流較多,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也是野生動物出沒地。他每天與村社幹部徒步往返10公里山路,前往察看水源地安全狀況和野生動物有無異常死亡情況,做好詳細記錄及時上報,確保河流流經地段村民生活飲水安全。同時在村內張貼野生動物保護通告,堅決杜絕村民上山捕獲野雞野兔等野生動物。

為了助力疫情防控,他充分利用村內大喇叭、微信羣、公告欄,引導村民參與環境衞生保潔,提高村民疫情防控意識,引導村民搞好個人衞生,做好自我防護,外出戴口罩、入門勤洗手、居家常通風,加強村民健康教育。帶領村社幹部和村保潔隊伍對村民房前屋後垃圾亂扔、柴草亂堆、污水亂排等“髒亂差”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引導村民及時清理廚房、廁所、起居室食物殘渣、污垢、雜物,清掃房前屋後垃圾、廢棄物,力爭室外有序擺放、整潔美觀,室內乾淨衞生,清爽雅觀,積極創建潔淨庭院,美麗鄉村。

勇擔使命,舍小家為大家。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裏,他放棄了和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到崗工作的那一天,他年幼的女兒感冒尚未痊癒。臨別出門前,女兒依依不捨。他拉着女兒的手説“爸爸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名軍人,現在有困難,爸爸必須衝在最前面。你不要為爸爸擔心,在家照顧好自己,等到打贏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爸爸帶你去看村子裏那漫山遍野的花朵。”説完他便踏上了疫情防控的前線。這其中,有家人的牽掛和擔憂,有隔離人員的不配合,他卻咬緊牙關,始終默默堅持,做到不計報酬、不懼危險,充分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有效築牢了人民羣眾的生命防線。守護好人民羣眾安全,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抗疫防疫的第一線。大灘村老百姓都誇讚他和去武漢的醫務人員一樣,是最美的“逆行者”。

在接受蘭州綜合廣播記者採訪時,他説“我不敢被稱之為‘最美逆行駐村幹部’,在脱貧攻堅第一線上,有許多像我這樣的駐村幫扶幹部,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一份責任、一份堅守、一份陪伴,我只是他們的一個縮影。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我們放棄節假日,持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這是我們的使命。我們與全國人民一起,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因為我們心裏裝着一個信念:一切聽從黨召喚,打贏疫情阻擊戰!繼而再接再厲,攻堅克難,取得脱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