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清明假期的作文合集4篇 悼念與懷念:清明假期作文精選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19W

清明假期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也是祭祖掃墓的日子。為了豐富學生的假期生活,我們特別策劃了這個關於清明假期的作文合集。在這個合集中,我們收集了一系列關於清明假期的優秀作文,涵蓋了各個年齡段的學生的觀點和感悟,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思考和啟發。

關於清明假期的作文合集4篇 悼念與懷念:清明假期作文精選

第1篇

4月1日那天,我們全家來到了我外祖父的公墓那邊掃墓。來到張古嶴墓地,一眼就望到我外祖父的墓,心情不免有些傷感、沉重。那碧藍的天空好像懂得人們的心,也哭起來了,柳條也無精打采地垂着頭,小鳥也帶着一絲悲哀唱起歌兒……我親愛的外祖父在20xx年就離開了人世,世界上少了一個愛我的人

外祖父生前最疼愛我,經常買些好吃的、好玩的給我,我的小夥伴們都羨慕得不得了,羨慕我“不愁吃,不愁玩”;羨慕我不會因為貪玩而被外祖父責罵,更加重要的事羨慕我有一個這麼好的外祖父。可是,好景不長,不幸的事情始終是要發生的,外祖父那和藹可親的樣子我永遠也見不到了,現在見到的只是孤零零的一座墓碑。

我們來到墓碑前,放上菜,倒上酒,祭奠完以後放一束鮮花,以表達我們對外祖父的思念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地生活着。這時,我再也忍不住了,熱淚奪眶而出。

一顆心,只為思念親愛的外祖父,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挑紅,遍地金燦燦的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又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關於清明假期的作文合集4篇 悼念與懷念:清明假期作文精選 第2張

第2篇

聽爺爺説:“我們北方的春季雖然很冷,但卻處處洋溢着一種生長的熱情;北方的春季雖然時常颳風,但依舊能看見隨風飄蕩的綠柳。

早上我坐在車裏,探出頭只見娉婷的柳條率先舞擺着婀娜的身姿,含煙吐翠,拂地搖風,宛若一展歌喉的飄飄仙子,衣袂臨風,長袖飄舉,將一攬春意和着曼妙的樂曲,學舞枝翻,呈粧葉展。嬌爛燦漫的桃花美麗的灼熱。杏樹上得花每朵不一,有得多,有的少,有的展麗迎春,有的'欲開欲合,有的更是才打苞u朵兒。摘下一朵細細觀察,竟然十分的嬌嫩,像剛出生的嬰兒的手,觸感非常好……它與美麗的蝴蝶爭豔賽春,微紅點點,萬枝丹彩,灼熱了融融春意,似一臉嬌羞,又似柔情萬種。

到了目的地,。我一頭扎入大自然的懷抱,貪婪地享受着春的味道。全身輕鬆了許多,心情出奇般的愉悦。美麗的花,飛舞的蝴蝶,青青的小草,綠綠的樹。無疑讓我陶醉我愛春季那種盪漾在春風中的温馨;我愛春季裏濱紛色彩衝擊視野的感覺。

第3篇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有一個傳統的習俗,那就是碰雞蛋。

一大早,媽媽就用紅顏料給我染了九個大雞蛋、一個小雞蛋和一個大鵝蛋。吃完飯後,我來到了姐姐家,準備和他碰雞蛋。

遊戲剛開始,我就已經用我的一個大雞蛋連續碰碎了姐姐的三、四個雞蛋了,現在,她的手裏只剩下一個雞蛋了。這時,姐姐的臉變得蒼白起來,看得出,她緊張極了,生怕這最後一個雞蛋被我碰碎,但她卻逞強説:“你看好了,這次你輸定了!”我裝作害怕的樣子説:“哎呦,我好怕怕哦!這樣吧,我讓你一下, 你可以先碰我的雞蛋,怎麼樣?”“好!”姐姐堅定地説。於是,她緊緊握着她的雞蛋,向我的雞蛋碰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雞蛋居然碎了,我很不服氣,姐姐卻高興得不得了,一直不停的笑,我生氣地對她説:“別笑了,我們繼續比賽吧。”

接着,姐姐又碰碎了我的四個雞蛋,我傷心極了,因為我的雞蛋已經沒了一小半,於是,我拿出我的大鵝蛋和她比,她卻不願意了:“不能用鵝蛋碰,我們倆的`蛋必須一樣才行!”我只好拿出我最信任的小雞蛋,哈哈大笑,笑得嘴都快閉不上了。

看她這樣笑話我,我生氣極了,於是,趁她不注意時,我用我的小雞蛋向她的雞蛋碰去。“啪”的一聲,姐姐笑不出來了,因為她的雞蛋已經是七零八碎了,而我,贏得了這場碰雞蛋比賽的勝利

第4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説着思念與哀傷。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前後流傳着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放風箏、盪鞦韆、鬥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着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被看作是一個大節氣。寒食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後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後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於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清明節掃墓風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是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所以説,無論家裏多窮,清明節都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麪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蠍子圖案的紙貼在家裏,家中不招蠍子、蜈蚣,尤其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