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清明節國旗下演講稿範文3篇 “清明祭掃,銘記先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18K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我們要祭奠先烈,緬懷革命烈士。國旗下演講是表達對先烈的敬意,也是加深對革命精神的理解和傳承。以下是一篇清明節國旗下演講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清明節國旗下演講稿範文3篇 “清明祭掃,銘記先烈”

第1篇

本週我們即將迎來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也是新假期制度實行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

清明既是節日也是節氣之一,這是唯一一個與二十四節氣重合的節日。每年4月5日前後,我國黃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平均氣温一般在10℃以上。這時我們大部分地區氣候温暖、草木萌茂,改變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有着密切的關係。

而清明節祭掃的起源,於中國傳統的土葬,由於土葬後的水土流失,因此每年定在清明節時祭掃祖先的墓地。同時結合清明節時的氣候特點又可以進行踏青活動,放風箏等等,可以説是一個既肅穆又輕鬆的節日。

而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清明節這類產生於農耕文化下的傳統節日逐漸失去了產生時的文化背景,在現在的年輕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其實,清明節在古時有眾多的傳説和活動。比如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節寒食節合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代後才移到清明。清明節時的活動也有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植樹、放風箏等。尤其是放風箏,傳統清明節時期,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的風箏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被稱為“神燈”。有些人還把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現代的清明節也頗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掃墓踏青活動並且將一直持續到4月份。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不但我國有清明節,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類似於“清明節”的.節日,例如日本的盂蘭盆節,機關企事業放假三天,讓遠離家鄉的人能夠回鄉祭祀。波蘭的“亡人節”更是全家出動,長者點燭,孩子敬獻,以教育後代不忘祖先。

今年的清明節放假,説明國家開始重視我國傳統節日了,不久前,清明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xx年開始我們不僅能在清明節享受到假期,新的假期制度更是加入了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在享受假期的同時,我們必須思考,傳統節日對於我們究竟意義何在?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他們特定的傳統文化,這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也是凝聚這個國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我們不能將這些傳統節日侷限於一個狹小的範圍內,如端午節只是吃一個棕子、中秋節只是吃一個月餅等,如果那樣,就失去了這個節日的意義,失去了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失去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靈魂。

關於清明節國旗下演講稿範文3篇 “清明祭掃,銘記先烈” 第2張

第2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於它的由來,有許多動人的傳説。

下面就挑一個來講講:“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到了國外。他們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繫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烤熟了遞給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後,終於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惟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非常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

誰知道介子推早就帶着老母親躲到綿山裏去了,重耳帶人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有人提議放火燒山,重耳採納了這個建議,結果適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重耳非常後悔,把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煙火,他命令全國百姓每個的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領羣臣去綿山祭奠,發現柳樹復活了,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禁火,在“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

我們知道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大廈奠基,先烈們的豐功佳績是不朽的,他們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兒童更不忘記他們!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不管我們將來從事什麼職業,我們祖國的兒女,肩負着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着建設經濟發達、文明富強、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偉大祖國的歷史重任,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告慰烈士忠魂!

第3篇

清風習習催秧綠,明月悠悠映麥黃。在這個花紅柳綠、風清雨潤的時節,我們吳氏家族吳崗支系匯聚在xx縣xx鎮,隆重祭奠我們的吳氏祖先,追思先人的豐功偉業,聯誼今人的親情友情,共謀吳氏家族的發展大業。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幸。

吳姓在百家姓中擺第六位。吳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以吳姓為國號,又以國號為吳姓。千百年來,吳氏宗族至賢讓德,勵志修行,齊家治國,名揚四海。今天,我們站在先人吳復的墓前,又看到了吳復當年橫刀立馬、馳騁疆場的英姿,感受到吳復位列公侯,神采威毅的氣度。悠悠六七百年,吳氏子孫,家興族旺,遍及華夏。在政界、商界、科學界、藝術界……所有行業的功德榜上,無不有我們吳姓的名字。這是先祖功德的庇佑,這是後世子孫自強不息、拼搏奮進的見證。

今天,我們懷着一顆虔敬至誠的心,來祭奠我們的先祖,就是要緬懷先祖的英德,就是要感激先祖的教誨。古人有云,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大地,報天地覆載之德;祭祀祖先,報先輩養育庇佑之恩。我想,這是我們今天祭祖的意義之一。

斯人已乘黃鶴去,輝煌前程待後人。今天站在這裏的我們吳氏後人,當弘揚先祖美德,積極促進和加深宗族聯誼,念血脈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誼。我輩當以全族利益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禮誠信,精誠團結,互通有無,族親融合,互幫互助,共謀發展。我想,這是我們今天站在先祖前,祭奠先祖的又一更重要的意義。

孔子説,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為了後人更加騰達,是為了宗族更加輝煌。

尊敬的宗親們,吳氏宗族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只有自強不息才能把握命運,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緊跟時代,只有勤勞勇敢才能成就偉業,只有艱苦奮鬥才能興旺家族!“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讓我們攜起手來,熱烈歡呼吳氏家族發展史上又一個春天的到來,為我們華夏吳氏族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尊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