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社會工作畢業實習報告2篇 "藍圖與實踐:社會工作畢業實習探索"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9.95K

本篇文章旨在以“社會工作畢業實習報告”為主題,系統總結並分享社會工作專業的實習經歷。通過實地實習,我親身體驗了社會工作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操作,獲取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本報告將分享實習過程中的收穫與體驗,以期對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提供更多參考與借鑑。

社會工作畢業實習報告2篇

第1篇

七月流火,酷暑難耐。正是這樣的盛夏時節,一年一度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習正在熱火朝天地舉行……

社會主義高校辦學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達到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因此,各高校紛紛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習,以期望通過開展此項活動達到在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同時,服務社會的目的。在親身經歷了大一,大二兩年的暑期社會實習後,我不由的要對大學生暑期社會實習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習主要是指暑期“三下鄉”實習,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着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習相結合,並從羣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但是,作為大1,大2的學生,我們在對本專業知識和技能還不夠熟悉和精通的情況下,往往對於暑期“三下鄉”社會實習是下到鄉里,卻收穫甚少!再者,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暑期“三下鄉”實習活動,因此,真正能夠參加暑期“三下鄉”實習的,也往往是本身來自農村的大學學子們,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暑期“三下鄉”實習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

在現在的社會就業中,往往用人單位希望招聘那些具有一定業務素質的,有工作經驗的人才,如今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早已成為社會每年都在關注的問題,其中主要原因便是如今大學生沒有工作經歷,而要適應各個用人單位的具體業務操作則需要經過幾個月以上的培訓,往往用人單位不願意花時間用於培訓業務人員,而是希望在招聘的時候就能夠招到已經在本行業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員,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招聘的時候,在招聘信息上,常常是有“是否具有本行業工作經歷”一攔。

今年暑假,我只身前往深圳,希望找到一家能夠提供暑期社會實習的單位,來增強本專業的知識,同時也作為自己的實習經歷,但是事與願違,在跑了7、8個人才市場後,竟然沒有一家願意提供此方面的職位,詢問其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條: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對於一般業務培訓來説,過於短暫,即使對於個人來説能夠提高能力,但是兩個月之後,個人依然要回到學校當中從事學習,這樣,對於用人單位來説無疑是一種損失,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實習報告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實習報告。

即使某個單位提供了某方面的職位,那麼,培訓經費則要該單位自己承擔,但是,畢竟對於暑期的大學生來説,暑期實習只是暫時性的,還未等到其給單位創收,其將離開單位返回學校,這種虧本的買賣,是很少有哪個單位願意做的。

短短的兩個月暑假時間,用人單位也常認為,對於大學生所需要的實習經驗來説,太微不足道,對於大學生的發展,幫助甚微。

在提倡實事求是的當今社會,大學生暑期社會實習難的問題確實擺在我們的面前,對此,我們必需調動社會的力量,尤其是學校與社會之間,更應當建立起一種互進的模式,給大學生提供一定的機會,否則,所謂的暑期社會實習與其達不到最終的目的,還不如讓大學生好好呆在家中避暑。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實習,而不注重實習的效果,不但浪費了資金和精力,而且浪費了大學生寶貴的時間相信,這樣的結果是誰都不願意接受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習”就這個活動本身而言的確是奔着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服務社會而來的,但在操作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正所謂“不飛則已,一飛沖天”,我希望通過各方面的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使得大學生社會實習能“不做則已,一做驚人”。

社會工作畢業實習報告2篇

第2篇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行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習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習中成為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

3.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習單位介紹 養老院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羣體的特殊需要而量身定做。既要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包括安全(主要指生命安全)、方便、舒適等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也要滿足他們的精神需要,無論是住宅部分還是配套設施部分,都需要儘量注意老年人的參與和互動,調動老年人活動的積極性,使老年人再此能夠安享天年。

我們的主要工作主要是在活動室,針對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蔘與互動的一些幫助,與他們聊天,代替他們忙於工作的子女照顧他們一些力不從心的事。其餘時間便是安排一些第二天要給老人們帶來的節目,文本報告主要圍繞幫助老年人的工作展開。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和好奇來到 養老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的進入了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等級,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室才遇見院裏的老年人,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養老院心其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老年人會有我想象中的麻煩。

養老院的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對於一些老年人説話聲音要温柔卻也要響亮,畢竟老年人有些已經耳背了,還有對待他們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因為有些時候他們就是孩子,要順着他們的意思。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身體帶了一些疾病的老年人,比如腦血栓後遺症,偏癱,半身不遂,視聽障礙、發音不清,老年痴呆等原因。其子女又忙於工作無法分心照顧等原因,使其無法正常的參與活動,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老年人羣體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的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這些老年人普遍都已經腿腳不便了,較多的時間還是和七八十歲老人的接觸。

在十幾天的實習中我把他們的特點歸納為一下三點 1.他們大部分很熱情但也很容易生氣

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有專門的護士,上下午時間都有那些受過專業訓練的護士陪同一起做活動,比如:一起唱歌,下棋、打麻將等等。他們都是一些上了年紀卻不甘寂寞的老年人,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與他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護士門帶領着就餐,其餘活動時間都由他們自己去選擇,也可以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陌生,就湊到你身邊,熱情的叫“小夥子”,讓我最為感動的是,他們都極其希望我們參與他們的活動,哪怕是隻下一盤棋,或者是隻打一局乒乓球。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的生氣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護士門的稍微的批評,比如:阿姨您糖尿病不能吃這麼多水果,怎麼又不聽話呢。他們其實會很開心。其實,簡單的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養老院雖然編制的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的員工是老人人數的一半,但真正與老年人接觸的人,確實極少的。而在家庭中的老年人,卻是眾人尊重的一家之主,一大堆人圍着照顧他們,所以不理解,他們熱情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的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人類到老年的時候,來自於子女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子女有肢體交流的老人,心理上比那些缺乏交流的人要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

2.他們與其他老人一樣,是爺爺奶奶,確實有着憂傷的老人 他們不是我們想象中那樣封閉古怪的老人,他們也充滿了陽光和朝氣,會和我們講以往的經歷,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的看到,他們會叫我們這些人為“兒子”,看見經常來看他們的好心人為“女兒”。

我們大部分工作就是輔助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是,有的腦血栓後遺症靠輪椅行走的都有,大部分只是拄着枴棍腰腿不好的'老人。還可以正常的吃飯上廁所。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活動室裏玩遊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護士或者志願者給他們演節目,唱歌,唱戲和象棋比賽,麻將比賽。他們很喜歡這類的節目,就好像孩子一樣,有些老人會對象棋悔棋之類的事情耿耿於懷,其實並不是真的要計較勝敗,只是想我們更加關愛他們,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用智能手機,發朋友圈他們都會的,甚至會唱上一些流行歌曲,不過他們更鐘情與七八十年代的一些老歌。他們非常喜歡鄧麗君的歌,有時候我們會帶着他們一起唱鄧麗君的歌,不過鄧麗君的歌我會的不多,畢竟我不是很擅長唱歌。

他們之間也是像孩子一般開玩笑,聊天,講年輕時候的事,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老兄弟老姐妹的關係,年輕一點腿腳靈便的老年人會照顧歲數大一點身體差一點的老爺爺老奶奶,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他們在聊天的過程中會有寫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感覺很悲傷,他們的心事往往會很重。思念兒女,或者多希望有個兒女來照顧他們。有一天一個阿姨問我,“小禹啊,你説我還能再活兩年麼?”我聽的雙眼泛紅,但我仍然忍住並且保持這笑臉説:“阿姨,您説啥呢啊?您才多大啊?80算老麼就説還能再活兩年啥的?您應該問我,小禹啊我還能在活20年麼....”他們會考慮這麼悲觀的事,因為他們有時候也很怕死。人一旦考慮到生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她曾像我説過她的兒子,也是想我這麼大的時候出了意外死了。我該怎麼樣去開導一個比我成熟百倍的老人呢?他們有好多難言之隱,最初的排斥性的冷漠,然而他們真正把生活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的時候,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的分析。 3.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老人很多,遠方的管理員往往沒有能夠交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不太願意與人交往的老年人。我不像他們成為無名氏,不想之管他們叫阿姨或者叔叔,爺爺或者奶奶。所以每次演完節目我都會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它們人格的尊重吧!也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

養老院是一種半封閉式的管理,除了活動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的,偶爾有年紀不是很大腿腳又很靈便的老人出去溜達,但有些老人就很少出去養老院,因為一些老年人可能會不記得回來的路,比如患了老年痴呆的老年人,他們在養老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也有機會出去,但是怕記不住回來的路,自己也就會剋制自己。

我們發現他們曾經的理想都是繽紛漂亮的,我問他們今後的日子裏最想幹什麼,他們有想旅遊的,還有想寫書的,還有的想要騎摩托。我告訴他們,無論今後的路怎麼走,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因為活着不單單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