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甄嬛傳觀後感抖音11篇 甄嬛傳觀後感:抖音劇濃縮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W

本文將探討觀看《甄嬛傳》後,如何在抖音平台中產生反響。這部熱門古裝劇以其精彩的劇情和華麗的服飾吸引了眾多觀眾。我們將分享抖音用户對劇中人物的模仿視頻、舞蹈翻跳、角色評議等內容的熱烈討論,展現了這部劇的巨大影響力。

甄嬛傳觀後感抖音11篇 甄嬛傳觀後感:抖音劇濃縮版

第1篇

堆枕烏雲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近日,甄嬛風盛行。跟大部分的古裝劇相似,《甄嬛傳》的情節一波三折,我的心情好似坐着過山車,時起時落。我最喜歡的便是宮中人的對話,説話恰到三分處,剩下的七分就靠聽者的天分了,弦外之音比比皆是,若非聰慧之人,恐怕早已被語言萬劍中傷了吧,更別説爭寵了。

本無意入宮待字閨閣的“女中諸葛”,有着絕世容貌與過人才情的甄嬛,有着閨閣中得一“有心人”的願望,但是終究只是夢罷了,一入宮門深似海,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註定了她不可能被撂牌子,註定一生都是胤禛的女人!原以為胤禛是她的“良人”、原以為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原以為自己一番情意得一眷顧、最終不過是別人的替身罷了。夢中深情的呢喃“莞莞”,代表尊貴的封號“莞”,終究不過是一場謊言,像那毒藥表面的糖,不過是用來掩蓋真相的甜蜜……美夢破碎的一瞬間,她好似什麼都沒有了。一心痴愛卻換來皇帝的絕情,真心相待卻得到姐妹的背叛,突如其來的家人的苦難。……這一切讓她心灰意冷,終究被迫離開剛誕生的女兒,在清冷苦寒的的寺廟內,企圖默默地用殘留的歲月,安撫自己支離破碎的心。直到遇到了温潤如玉的允禮,才驀然想起曾經的心願。即使抗拒,即便疏遠,卻仍然忍不住在那個雷雨交加的晚上,撲入他的懷中。用一顆不完整的心,靜靜感受他的柔情與呵護,享受着平靜而幸福的時光。一切皆是造化弄人,他的噩耗,令她生不如死。然而為了保住他們的孩子,她選擇委曲求全,回到胤禛的身邊。當一切塵埃落定,胤禮卻突然出現。她只好選擇逃避,用剩下的歲月,緬懷他們之間的一切。最後的她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愛人,雖然他們的兒女終是平安,可幕落人亡,再大的權勢又能換回幾分愛戀?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古人所言極是。因果輪迴,這個世間所有的人事都在這個輪迴之中吧,雖然錯綜複雜,但是誰也不能逃脱該承受的結果。華妃,皇后,陵容都是作惡多端,她們終究沒有逃過應有的懲罰。只是淳小主死的的確讓人惋惜,深究其原因,又未嘗不知,在如此險惡的後宮中,淳兒單純,而又口無遮攔。“口中言少,自然禍少”。淳兒的經歷確實也讓人明白了這句古話。

沈眉莊人如其名,嫻雅端莊。她出身良好,飽讀詩書,大方得體,性格恬淡,眉莊的家庭從來都把她作為後宮女子典範作為教養,可以説賢良淑德是眉莊行走後宮最大的資本,因此眉莊是同批秀女中最早獲得皇寵的女子。然而賢良於皇帝、太后是通行證,對於其它妃子卻是遭嫉的源泉。首沾雨露的驕傲或許讓她忘記了“槍打出頭鳥”,忘記了隱藏才華。初入宮便得到皇帝允許學習協理六宮,這無疑在腹黑的皇后和驕縱的華妃處埋下了定時炸彈。為這顆不甘寂寞和尋求真愛的心,她付出了代價,生下孩子後血崩而亡。但眉莊或許是這後宮的眾多女人中最幸福的一個。

安陵容的小心眼發人深思,這種人成不了大事。她還生性自卑妒忌心強,姐妹情誼毀之殆盡。我們都知道,心胸寬廣之人,必定是讀很多聖賢書,或者是經歷很多磨難,心之向善。想想在生活中不也是這樣嗎,心胸狹隘之人不僅恩將仇報,而且自己活得很累。很小就記得,唐僧總對悟空説“得饒人處且饒人”。確實如此,大抵世間最幸福的人也是心地善良,心胸寬廣之人吧,心中無計較,處處為他人着想。心中欲少,自然苦少。

華妃貌美,“一雙丹鳳眼微微向上飛起,説不出的嫵媚與凌厲。體態纖穠合度,肌膚細膩,面似桃花帶露,指若春葱凝脣,萬縷青絲梳成華麗繁複的縷鹿髻。”原著中,作者這樣描述華妃。她深諳女為悦己者容的道理。華妃的悲劇正是拜這段痴戀所賜。當她被皇帝賜死,掙扎還想挽回時,甄嬛將歡宜香的祕密和盤托出(皇帝賜華妃“歡宜香”專用,暗中叫人在此香中放入麝香),專寵的賞賜居然是皇帝平衡前朝權力的手段。真相像一把鋭利的刀子,刺破了華妃最後的武裝,她愛了皇上一生,卻連這一生都變成了一個笑話。華妃絕望自戕,只留下一句:“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在後宮中,她永遠是披金戴銀,顧盼生輝,明豔動人。華妃是一個滿是淒涼的女子,其實,她那份熾熱的愛早已超過了純元,只因她是年羹堯的妹妹,便是她的原罪。終是,如芍藥般豔麗綻放,如今花落了。

此階段的甄嬛就像在企業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職場人士一樣,但人往往卻在一帆風順時,最容易犯下大錯,面對困境,最不明智的做法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把戲,傷心、傷神又適得其反;聰明的做法應該是暫避風頭,離開並不代表永別,而是為了能漂亮的迴歸,浴火重生才是鳳凰。

甄嬛傳觀後感抖音11篇 甄嬛傳觀後感:抖音劇濃縮版 第2張

第2篇

已經沉迷三天在《甄嬛傳》中了,自認為這部劇確實能給職場人一驚醒。明則講述宮中嬪妃之爭,實則映射社會人情世故。

倒不是提倡將劇中手段用於社會人際交往中,但社會上魚龍混雜,不可有傷人之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下面就從劇中人物及其典型事例來説明。

甄嬛:天資聰明、善良。這是她成功的重點。沒有聰明,她不能在後宮遊刃有餘;沒有善良,她也不能節節高升。我認為她成功源於以下幾點:

一有真才實學。我認為這是她成功的根本,無論是和皇帝的談古論今,還是在其他嬪妃的為難下跳驚鴻舞,還是彈得一手好琴讓無數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都是源於她的真才實學。相反那些只憑相貌或者唱歌、唱崑曲等博得皇上一笑的女子,都不可能長久得到皇帝的恩寵。也正如十七爺所説,聽話的女人固然可愛,但聰明的女人才會真正讓人愛。

二善於利用男人。這裏的善於利用男人不是貶義詞,確實女人要在社會上有大成就,脱離不了一些男人的扶持。在皇帝面前,她的一句四郎已經拉開了和眾多嬪妃的差距,她的一句允禮又拉近了和十七爺的距離,她的一句温哥哥讓温太醫一直為她傾倒,而這三個男人是助她成功的最重要的三個人。美貌固然能博得男人短暫的垂愛,但真正讓男人死心塌地的為她傾倒才是甄嬛的本事。

三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為了拉攏人心,甄嬛算是軟硬兼施。軟則諸如處理和沈眉莊的關係,她們本身就是從小到大的好姐妹,彼此非常瞭解,日久見人心確實如此,相識10年和相識1年就是不一樣,所以甄嬛對待安陵容永遠不會像對待沈眉莊一樣。而對待曹貴人,甄嬛要利用她,則使出伎倆,恨不得逼瘋另一位嬪妃。

四聰明。甄嬛也做過很多錯事,也有糊塗的時候,但總是在別人的提點下更快的成長。在她第一個孩子被華妃害死的時候,她心力憔悴,這是理所應當的,每個正常的女人也許都會被這樣的事情打垮,但甄嬛不是正常的女人,她是要成大器的。太后説:如果不振作起來,這次失去的只是孩子,下次失去的可能是你自己。在大家的指點下,甄嬛重新振作起來,又重獲了皇上的恩寵,才會有後面的故事,才會有龍子的誕生。因此事情既然發生了,光傷心是什麼任何用處的,只有再次強大起來,尋找機會才行。以後的路還長着呢,不要在小處絆倒才是。

五大度。這也是其他嬪妃不能與她抗衡的地方。她也吃醋,看到自己的男人和別的女人在一起她也傷心難過,但她想通後知道了她自己的男人是皇上,皇上不可能專寵一人的,這樣皇家的血脈無法延續。她的一句話足以體現她的大度和精明:誰侍寢都不要緊,關鍵是誰能抓住他的心。這是其他嬪妃一輩子都不可能跨越的界限。

六理智。從和十七爺的第一次見面,甄嬛肯定也動心了,但他們的.每次見面,甄嬛都刻意和十七爺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是其他感性的女人,恐怕早就和十七爺偷偷摸摸的來往了,但甄嬛用理性戰勝了感性,既保全了她自己,也保全了十七爺。直到成為皇上的廢妃,她還是保持那份理性。

安陵容:從小身世不如人,這不是大忌,但她一直為了這件事耿耿於懷,就是大忌了,也是阻礙她成功的真正原因。因身世原因,她在宮中開始是唯唯諾諾,後來則是要和甄嬛比高下,膽小怕事永遠成不了氣候,自己都沒有信心,又怎能祈求別人的尊敬呢。

沈眉莊:善良是她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她的善良穩妥讓她最先得寵,卻也因爭不過其他人而最先失寵。她做事穩健,但又太過於穩健。以至於後來她把法寶只壓在太后身上,而不願再在皇上面前爭寵了。在太后面前押寶固然可以保全自己,但沒有上升的空間。

十七爺:正如他自己所説,他是一個風花雪月之人,沒有成大器的心,也沒有成大器的性格。只想永生與琴棋書畫和自己心愛的女人為伴。甄嬛與他在才氣方面相得益彰,但性格方面還是不適宜在一起的。甄嬛的才氣加上她倔強的性格再加上她理性的思維決定了她終歸不會僅僅在兒女私情上終老一生。

温實初:要嫁就嫁温實初,這是甄嬛傳的作者説的。確實如此,皇帝的權力庇護、十七爺的浪漫都比不過温實初的體貼入微。但甄嬛是心高氣傲的,她即使讓自己痛苦一生也不願嫁給這樣一個男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男人才是我們最需要的。皇帝那樣的男人可以做朋友、做領導。十七爺那樣的男人可以做初戀。只有温實初這樣的男人才適合做丈夫。

浣碧:對她不想多言,確實不是親姐妹,確實又是有點關係的姐妹。甄嬛的親妹妹説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説從小到大,姐姐喜歡的東西她絕對不會喜歡。這樣才不會因為爭奪傷了姐妹之情。而浣碧不一樣,就因為她不是親妹妹,所以她還是把自己的私心放在姐姐之上,從開始的在皇上面前爭寵,到後來百般引起十七爺的注意再到嫁給十七爺。她不是喜歡,而是時刻在與甄嬛爭。然而又因為她和甄嬛有點關係,她不會像流珠那樣死心塌地的做丫頭。她想不通為什麼想同的身份卻有不同的命運。

華妃:她的戲份貌似很多,但她的短暫成功僅僅是建立在家世基礎上的,沒有顯赫的家世,她在宮裏不能存活這麼久,她的逍遙法外也不能如此猖狂。我個人認為她身上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自私、狠毒這些都是她的致命缺點,如果要説她值得學的,也就是如何用狐媚來哄男人的歡心吧。這也是聰明的妻子需要的一面。

皇后:皇后不愧是六宮之主,這些嬪妃裏確實也只有她的性格適合做皇后。她的陰險狠毒我倒是可以理解的,一則是因為都是女人,完全的大度沒有私心是不可能的。二則她有些面子上的事情做得還是挺好的,有皇后的風範。

曹夫人:簡單來説就是牆頭草,向來牆頭草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的,特別是幫助別人使壞的牆頭草。

第3篇

有人説,婚姻是一座圍城,進去了,想尋找出來的路就是件難事。在宮中何嘗不是如此?——題記

一年的熱播,使《甄嬛傳》的大名人盡皆知,獲得萬千女性的喜愛。在暑假開始的時候,我的媽媽也迷住了這部電視劇。我曾笑言劇中的爾虞我詐是最低級的笑料,媽媽卻道她愛看這些妃嬪們的聰明手段,想看她們是怎麼鬥得。大概是身處婚姻中的女人,都愛在看別人的生活過程中的同時來比較自己的生活,原以為我不會喜歡上這部劇,但耳濡目染,不知不知覺中卻越看越上癮。

主人公甄嬛和她的兩個好姐妹眉莊、安陵容入宮選秀,甄嬛的氣節和端莊吸引了雍正皇帝,被封妃。入宮後她與眉莊、陵容結成一派,周旋在皇后、華妃兩派間。她的生活起起伏伏,多次被排擠、被陷害,但最終憑藉自己的智慧在宮中爭得一席之位。

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略的深宮婦人。初入宮中,她以為雍正便是她的真命天子,以為自己的一番情意換得他的眷顧,最終發現自己是別人的替身。美夢破碎,直到遇到胤禮,和他一起享受平靜的幸福。

戀情被發現。皇帝逼迫她親手殺死胤禮,最終甄嬛也親手送了皇帝上路。

甄嬛一身謀略,在漫長的宮中歲月中,她逐漸成長。結局是勝利的,她風光無限,萬丈榮光,但即使如此,也絲毫感覺不到幸福。昔日姐妹相繼死去,敵人也不在了,心上人十七爺也死在自己的懷中。而她,只不過是一千古傷心人罷了。

雖然劇情有些悲涼,但回憶起甄嬛與眉姐姐的情誼,十七爺對她的愛,是這部劇最温馨的。友誼、愛情,千金難買。

或許後宮與這社會是最相似的。我們總要在複雜的環境中歷練自己,直到把自己變成一個渾身長滿刺的玫瑰。有自己的本領,才能生存。這就是後宮之悲涼,也是人們的悲涼。

第4篇

已經沉迷三天在《甄嬛傳》中了,自認為這部劇確實能給職場人一驚醒。明則講述宮中嬪妃之爭,實則映射社會人情世故。

倒不是提倡將劇中手段用於社會人際交往中,但社會上魚龍混雜,不可有傷人之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下面就從劇中人物及其典型事例來説明。

甄嬛:天資聰明、善良。這是她成功的重點。沒有聰明,她不能在後宮遊刃有餘;沒有善良,她也不能節節高升。我認為她成功源於以下幾點:

一有真才實學。我認為這是她成功的根本,無論是和皇帝的談古論今,還是在其他嬪妃的為難下跳驚鴻舞,還是彈得一手好琴讓無數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都是源於她的真才實學。相反那些只憑相貌或者唱歌、唱崑曲等博得皇上一笑的女子,都不可能長久得到皇帝的恩寵。也正如十七爺所説,聽話的女人固然可愛,但聰明的女人才會真正讓人愛。

二善於利用男人。這裏的善於利用男人不是貶義詞,確實女人要在社會上有大成就,脱離不了一些男人的扶持。在皇帝面前,她的一句四郎已經拉開了和眾多嬪妃的差距,她的一句允禮又拉近了和十七爺的距離,她的一句温哥哥讓温太醫一直為她傾倒,而這三個男人是助她成功的最重要的三個人。美貌固然能博得男人短暫的垂愛,但真正讓男人死心塌地的為她傾倒才是甄嬛的本事。

三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為了拉攏人心,甄嬛算是軟硬兼施。軟則諸如處理和沈眉莊的關係,她們本身就是從小到大的好姐妹,彼此非常瞭解,日久見人心確實如此,相識10年和相識1年就是不一樣,所以甄嬛對待安陵容永遠不會像對待沈眉莊一樣。而對待曹貴人,甄嬛要利用她,則使出伎倆,恨不得逼瘋另一位嬪妃。

四聰明。甄嬛也做過很多錯事,也有糊塗的時候,但總是在別人的提點下更快的成長。在她第一個孩子被華妃害死的時候,她心力憔悴,這是理所應當的,每個正常的女人也許都會被這樣的事情打垮,但甄嬛不是正常的女人,她是要成大器的。太后説:如果不振作起來,這次失去的只是孩子,下次失去的可能是你自己。在大家的指點下,甄嬛重新振作起來,又重獲了皇上的恩寵,才會有後面的故事,才會有龍子的誕生。因此事情既然發生了,光傷心是什麼任何用處的,只有再次強大起來,尋找機會才行。以後的路還長着呢,不要在小處絆倒才是。

五大度。這也是其他嬪妃不能與她抗衡的地方。她也吃醋,看到自己的男人和別的女人在一起她也傷心難過,但她想通後知道了她自己的男人是皇上,皇上不可能專寵一人的,這樣皇家的血脈無法延續。她的一句話足以體現她的大度和精明:誰侍寢都不要緊,關鍵是誰能抓住他的心。這是其他嬪妃一輩子都不可能跨越的界限。

六理智。從和十七爺的第一次見面,甄嬛肯定也動心了,但他們的.每次見面,甄嬛都刻意和十七爺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是其他感性的女人,恐怕早就和十七爺偷偷摸摸的來往了,但甄嬛用理性戰勝了感性,既保全了她自己,也保全了十七爺。直到成為皇上的廢妃,她還是保持那份理性。

安陵容:從小身世不如人,這不是大忌,但她一直為了這件事耿耿於懷,就是大忌了,也是阻礙她成功的真正原因。因身世原因,她在宮中開始是唯唯諾諾,後來則是要和甄嬛比高下,膽小怕事永遠成不了氣候,自己都沒有信心,又怎能祈求別人的尊敬呢。

沈眉莊:善良是她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她的善良穩妥讓她最先得寵,卻也因爭不過其他人而最先失寵。她做事穩健,但又太過於穩健。以至於後來她把法寶只壓在太后身上,而不願再在皇上面前爭寵了。在太后面前押寶固然可以保全自己,但沒有上升的空間。

十七爺:正如他自己所説,他是一個風花雪月之人,沒有成大器的心,也沒有成大器的性格。只想永生與琴棋書畫和自己心愛的女人為伴。甄嬛與他在才氣方面相得益彰,但性格方面還是不適宜在一起的。甄嬛的才氣加上她倔強的性格再加上她理性的思維決定了她終歸不會僅僅在兒女私情上終老一生。

温實初:要嫁就嫁温實初,這是甄嬛傳的作者説的。確實如此,皇帝的權力庇護、十七爺的浪漫都比不過温實初的體貼入微。但甄嬛是心高氣傲的,她即使讓自己痛苦一生也不願嫁給這樣一個男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男人才是我們最需要的。皇帝那樣的男人可以做朋友、做領導。十七爺那樣的男人可以做初戀。只有温實初這樣的男人才適合做丈夫。

浣碧:對她不想多言,確實不是親姐妹,確實又是有點關係的姐妹。甄嬛的親妹妹説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説從小到大,姐姐喜歡的東西她絕對不會喜歡。這樣才不會因為爭奪傷了姐妹之情。而浣碧不一樣,就因為她不是親妹妹,所以她還是把自己的私心放在姐姐之上,從開始的在皇上面前爭寵,到後來百般引起十七爺的注意再到嫁給十七爺。她不是喜歡,而是時刻在與甄嬛爭。然而又因為她和甄嬛有點關係,她不會像流珠那樣死心塌地的做丫頭。她想不通為什麼想同的身份卻有不同的命運。

華妃:她的戲份貌似很多,但她的短暫成功僅僅是建立在家世基礎上的,沒有顯赫的家世,她在宮裏不能存活這麼久,她的逍遙法外也不能如此猖狂。我個人認為她身上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自私、狠毒這些都是她的致命缺點,如果要説她值得學的,也就是如何用狐媚來哄男人的歡心吧。這也是聰明的妻子需要的一面。

皇后:皇后不愧是六宮之主,這些嬪妃裏確實也只有她的性格適合做皇后。她的陰險狠毒我倒是可以理解的,一則是因為都是女人,完全的大度沒有私心是不可能的。二則她有些面子上的事情做得還是挺好的,有皇后的風範。

曹夫人:簡單來説就是牆頭草,向來牆頭草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的,特別是幫助別人使壞的牆頭草。

第5篇

一部好的電視劇,就其中的成語來論,大學聯考會有相當大的命中率,何況這些成語亦是我們易在理解上出錯的。每次觀此劇,常默默欽佩寫劇本的人語文功底之深厚,言辭技巧之犀利,構思邏輯之嚴密。所以處處留心皆學問。

當然,在劇中我比較欣賞的是果郡王允禮,不考慮歷史等其它原因,純粹就劇情來分析,我為他的始終如一的品性深深感動,只有真正感同身受,理解那份感情的人才可能體會得到,他已是付出了太多。本是閒雲野鶴,不問朝政的俠骨柔情之人,不願受世俗的拘束,放浪於形骸之外,然而當他見到她時,他便早知自己以後的下場,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選擇躲避,反而不顧一切地付出。正如《紅顏劫》中所吟唱的“拱手讓江山,低眉戀紅顏……”或許你也觀看過此劇,劇中允禮和甄嬛之間的感情並不同於一般清宮劇的做作或青春偶像劇的華麗,其情,可與之共鳴矣。

每次合宮宴時,允禮見到的不是往昔與自己在凌雲峯吟詩作曲的嬛嬛了,而是與自己視若不見的皇嫂。可甄嬛又何嘗不明白?二人彼此早已心意相通,可是他們不能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犧牲更多人,只有彼此心靈相通,見到彼此平安便足矣。感慨命運弄人,造化遊戲,真情諾諾,終於隨亂紅飛花去……

當允禮為了出關救出甄嬛,他便早知皇兄殺心已起。可他不能,不能眼睜睜地看着甄嬛離去,雖然他知皇兄可能是為了試探他,可他,不能讓她的安全有絲毫風險。被罰守塞三年,如今,連面也難相見了,空留長相思與長相守對月自鳴了。雖二人遠距千里之外,但情意的傳達卻不是天地可以阻擋得住的,只希望彼此平安,縱使不復相見。每觀此時,往往被其二人的真誠所打動,不禁淚濕沾襟。

我所描述的並不能顯示他們情感半分,只是,想對他二人略表我之欽佩讚美之情,僅此而已。

舊夢依稀,往事迷離,春花秋月裏。如霧裏看花,水中望月,漂來又浮去。君來有聲,君去無語……

第6篇

那一場杏花天雨的相遇,那一個回眸轉身的莞爾一笑,那一句句吳儂細語的輕聲低敍,一段莫名的情愫慢慢紮根,殊不知如此美麗的遇見註定無果而終。

一入宮門深似海,偌大的宮闈中,白頭宮女並不少,有多會極富同情的憐憫她們,但是那些迎在風口浪尖的女子更使我揪心,那是一個男人與數多女子的周旋,而最終留下的早就失去了原本的純淨雙手沾滿鮮血,我不想説嬛兒有多絕。

起初無限的憎惡陵容,但通看幾遍下來突然覺得大家都是可憐人,她不過是被風吹得搖曳的夾竹桃,柔弱不堪,卻暗藏殺機終不過是別人手中的棋子。

眉莊是第一個看清玄凌的人,於是她與世無爭。其實我對她並不如陵容那般深刻或許只因為陵容對嬛兒的傷害太過入木三分。

宜修,永遠的佈局人,為了鞏固權力,招招凌厲,終抵不過離棄收場。

世蘭,後宮裏英姿颯爽的女子,她妖豔如花,有着顯赫的背景,終卻躲不過飲鳩而亡。

再談談女主,起初懷着每個少女的情懷:“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不願捲入刀光劍影的紛爭中,於是乎稱病避寵,而後逢心儀之人為其成為了眾矢之的,小心翼翼的應付着四面而來的暗誚,終難敵親近之人加害,失去了她的第一個孩子,而玄凌不聲亦不響眼見着嬛兒痛失愛子直至絕望,於是她慢慢的沉了下來,至乎永巷的那一番羞辱之後才令她覺醒,開始戴上了面具,為自己爭奪一片安全之所,終不過發現自己只是別人的影子,從前的濃情蜜意顯得更加刺心,慶幸的是她逢了他謙謙君子,温潤如玉,風輕雲淡——玄清我喜歡他的深情,如此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男子本不該在現實中存在,便註定了他的結局,當他迫於皇命前往甘露寺迎回自己心愛之人,把她扶上淑妃之位時他錐心至骨的痛,當他趕至赫赫不顧一切只為接回心中摯愛,我倍受感動,任時光變遷,他依舊心堅如磐石,他的不離不棄,他的傾心相許。終,長相思亦不能長相守。最後他飲的那杯毒酒也是為了保護嬛兒,杜若花香,絲絲飄散,不由的使我想起她們第一次暢聊時遺在角落的夕顏,而嬛兒終是把自己的雙腿摔斷從此不再舞,驚鴻一舞因玄凌,驚鴻斷舞贈玄清。此時的嬛兒不再是甄氏甄嬛,而是皇貴妃甄嬛,傾心之人的離去抽離了她最後一絲善念,她只有更絕才能儘可能的保護自己,當初那個芳心暗許的小女子已不復存在。

再續一下我最不願提及之人,玄凌,他扼殺了多少女子的少女情懷,我想倘若菀菀還在,他必不會如此掛心,他愛的終不過是他自己,而純元不過是及早仙逝,便在他心裏存有一切的美好,久久揮之不去。在葉瀾依馴獸為清報仇時,他隨手把身邊的妃子擋在身前,眼見自己的女人被撕成兩半毫不動容,如此自私。當一次又一次的陰謀襲來,總被別人牽着鼻子走,毫無君王的主見,如此粗痞,我對他已是絕望。無限的暢懷合歡花下那個男子。

很少有那麼一部書讓我印象深刻,歸結起來不過是女子痴心錯付,玄凌是大多男子的典型代表,跟他們專情不過是痴人説夢,而清如此完美也只能存於虛幻中。我覺得從這部書中有很多東西是值得借鑑的,浮生一夢的悲歎,在現實中我們不能讓它繼續上演身為女子應該昂首俯視,而不是低首信眉……

這部戲拍得的確不錯,人物眾多,每一個人性格也很飽滿,情節也引人入勝,細節也非常注意。特別是孫儷此次的演出,她也完全足夠挑起一部重戲,成功完成了從一名偶像派演員到實力派演員的轉型。

這部戲沒有完全看完,不過就本人跳躍着看完的部分而言,實在有幾個地方想不通。想請高人指點一下。

最不解的是最後一集,甄嬛完全掌控後宮,皇帝要死時完全被她孤立,並被她氣得加快了死亡的速度。皇帝死後,立誰為新帝也由她説了算。這個地方我特別不解,從前面來看皇帝一直把握權力,權勢集中他手中。怎麼到他一病就完全由人控制了?做為一名皇帝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護衞、親信?一病倒就身邊無人?這真是個笑話。按道理來講,除非嬪妃與官員勾結,得到外部力量的支持,否則光憑一名婦人,再怎麼得寵也不可能把握權勢,左右朝庭。這是我不解之一。

再來就是十七王爺以為甄嬛被送去和親,帶領自己的家丁去搶人。這怎麼看也不像一名成熟王爺所為,搶回來了又如何,不過是二人都是個死,能保得誰的周全?這麼做有什麼意義?要救人也得安排機密吧,留好後路吧。真是不可思議的舉動。

還有就是皇帝對甄嬛的雙生子產生了懷疑,要偷偷滴血驗親。做為一名皇帝實在有太多機會把孩子接來,偷偷取一滴血就完了,還非得讓人去用迷藥迷倒一屋子人,真是怕別人不知道似的。

甄嬛出宮帶髮修行那段戲也覺得有問題,做為皇帝的女人出家,那座寺廟絕不是普通的寺廟,應該是看管森嚴,那些嬪妃也很少有機會與人相見,更不要提什麼私通了。可甄嬛出宮後,倒彷彿得了自由,發展起第二春來了。

還有甄嬛巧意安排與皇后發生爭執,特意引得皇后推她一把造成流產,以此來陷害皇后。要是我就絕不會採用這樣笨的方法,只有二個人的房間裏,皇后這樣做不等於告訴所有的人我推了她一把嗎,自己能説得清嗎?誰信皇后會如此笨?非在不是個好計謀。

第7篇

最近甄嬛傳熱播,基本上打開電視就能看到,有些朋友被要求看電視劇後寫些觀後感,不知道怎麼寫怎麼辦呢?下面整理了一些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愛情這文學永恆主題在《後宮甄嬛傳》中結合古詩詞被演繹的幾近完美。

76集的劇情,卻不外乎一個情字。所有的國家大事,所謂的美好河山,在情字面前,都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當'嬛嬛'的稱呼從滿面愁雲的雍正皇帝口中説出時,一段悽美的愛情便由此開始。正是這個嬛嬛,帶我們見證了雍正皇帝的柔情。姑且不去考查真正的歷史,用文學的眼光去欣賞它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滌盪。

堆枕烏雲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斷腸風月可憐宵。忍使懨懨,兩處無聊。

開篇甄嬛運用的蔡伸的《一剪梅》講述了自己名字的出處。嬛嬛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甄嬛就如這梅花般,冰清、自傲。

凡是兩情相悦的愛情必是感人至深的,雍正皇引用一首'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絕殊離俗,姣冶嫻都,靚莊刻飭,便嬛綽約,柔橈嬛嬛,嫵媚佺袢;曳獨繭之褕袘,眇閻易以戌削,編姺徶蘋,與世殊服;芬香漚鬱,酷烈淑郁;皓齒粲爛,宜笑旳皪;長眉連娟,微睇釂藐;色授魂與,心愉於側,説出了自己內心對甄嬛的喜愛而感到甄嬛當得起這個名字。

“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句話原來是説梅花如此美好,需要呵護它,不要再摧殘它,這是詩人對於梅花的愛惜之情。引申含義的話,就是如果愛一個人,就要讓她得到幸福,讓她自由自在,放開手讓她盡情翱翔,不要輕易去傷害她,盡力去愛護她,給她温暖與關懷。

可惜,深宮帝王的愛情,有着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結束卻顯得那麼難。

漫長的一部劇,不知道看到了什麼,又彷彿看到了太多,人生的風雲莫測,又豈是你我能夠預測的。“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粧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温大師的這一首菩薩蠻,配上甄嬛憔悴的容顏,劇就在這淡淡的哀愁中落幕了。

歷史留給了我們無數的感人故事,也留給了我們詮釋過往的故事符號。

歲月靜好,日子淡淡。幸福的容易,在它存乎日常。只要有心,俯首皆是。彼此珍惜,便可歲月靜好。而甄嬛需要的幸福,應該就是她説的那句:

第8篇

“問世間情為何物”這句話就在《甄嬛傳》裏展現出來了。

後宮,一個女人的天下,看似風平浪靜,其實勾心鬥角,暗藏玄機……

?後宮甄嬛傳》講述了一場妃子大戰,其中,熹貴妃——甄繯,是時而得到寵愛,時而被冷清的妾,妃子之間,為爭取皇上的寵愛,一個個殘害對方,不擇手段。為的是“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追求,但不過是浮生一夢中而已。甄繯也是其中之一,但從未用過毒辣的手段害對方。表面看似平靜,其實也在竭盡全力的爭寵。每個妃嬪看似很平靜,但其實也在勾心鬥角。直到最後,只有她和敬妃、皇貴妃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存活下來。然而等先帝去世後,四阿哥登基成皇,便當上了聖母太后,風光無限!

在此劇當中,華妃——年世蘭為了爭寵,喪失了清醒。但因害人不淺而被打入冷宮,最後,撞牆自殺。他的死因只有兩個:第一個,是因為他的哥哥年羹堯仗着自己的戰功顯赫,到處誇耀自己,就連皇上都不放在眼裏,輕蔑國君。後被扁到城門駐守,但又因為穿上皇上賜給他的黃馬褂去駐守城門,被賜死了。他的妹妹也是一樣逍遙法外,才會這樣。第二個,華妃協助宜修皇后掌管六宮,但同時也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推沈眉莊下水,往温宜公主的食物里加木薯粉(那時候木薯粉可以説是毒藥);讓富察貴人小產;賜夏常在一丈紅(指一種酷刑),還誣陷很多人……這些事情都被皇上盡收眼底,打入了冷宮賜死。

我覺得,在後宮裏,如果想爭寵,就不能使用這種下三爛的手段,也不能用別人的生命換來皇上的寵愛,能得到寵愛已經算好的了,但不能過度的得到寵愛,不能像年世蘭一樣因為爭寵而喪失清醒,死的時候也只是一個答應的位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熹貴妃——甄嬛。為人比華妃要好得多,但是在莞嬪這個職位的時候,受皇上寵愛,讓皇后嫉妒,在封妃的時候,因為穿錯了一件衣裳,就被禁足了。當再次入宮的時候,封為了熹貴妃,她也知道那次封妃的時候,是皇后陷害她的,便趁着她和皇后獨自在寢殿的時候的時候用了一招苦肉計讓皇后禁足。別看她被人欺負的時候只能讓着,但是報復起人的時候,還是會非常恨的報復。

這部影片反映了當時清朝後宮的那種勾心鬥角的“大戰”,有的命喪黃泉,有的被人謀害,有的因爭寵而喪失清醒……各種死因都有,但是要想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就必須靠自己的腦子活下去。

這部影片真是讓人時而開心,時而難過。後宮的勾心鬥角真是無處

第9篇

已經沉迷三天在《甄嬛傳》中了,自認為這部劇確實能給職場人一驚醒。明則講述宮中嬪妃之爭,實則映射社會人情世故。

倒不是提倡將劇中手段用於社會人際交往中,但社會上魚龍混雜,不可有傷人之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下面就從劇中人物及其典型事例來説明。

甄嬛:天資聰明、善良。這是她成功的重點。沒有聰明,她不能在後宮遊刃有餘;沒有善良,她也不能節節高升。我認為她成功源於以下幾點:

一有真才實學。我認為這是她成功的根本,無論是和皇帝的談古論今,還是在其他嬪妃的為難下跳驚鴻舞,還是彈得一手好琴讓無數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都是源於她的真才實學。相反那些只憑相貌或者唱歌、唱崑曲等博得皇上一笑的女子,都不可能長久得到皇帝的恩寵。也正如十七爺所説,聽話的女人固然可愛,但聰明的女人才會真正讓人愛。

二善於利用男人。這裏的善於利用男人不是貶義詞,確實女人要在社會上有大成就,脱離不了一些男人的扶持。在皇帝面前,她的一句四郎已經拉開了和眾多嬪妃的差距,她的一句允禮又拉近了和十七爺的距離,她的一句温哥哥讓温太醫一直為她傾倒,而這三個男人是助她成功的最重要的三個人。美貌固然能博得男人短暫的垂愛,但真正讓男人死心塌地的為她傾倒才是甄嬛的本事。

三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為了拉攏人心,甄嬛算是軟硬兼施。軟則諸如處理和沈眉莊的關係,她們本身就是從小到大的好姐妹,彼此非常瞭解,日久見人心確實如此,相識10年和相識1年就是不一樣,所以甄嬛對待安陵容永遠不會像對待沈眉莊一樣。而對待曹貴人,甄嬛要利用她,則使出伎倆,恨不得逼瘋另一位嬪妃。

四聰明。甄嬛也做過很多錯事,也有糊塗的時候,但總是在別人的提點下更快的成長。在她第一個孩子被華妃害死的時候,她心力憔悴,這是理所應當的,每個正常的女人也許都會被這樣的事情打垮,但甄嬛不是正常的女人,她是要成大器的。太后説:如果不振作起來,這次失去的只是孩子,下次失去的可能是你自己。在大家的指點下,甄嬛重新振作起來,又重獲了皇上的恩寵,才會有後面的故事,才會有龍子的誕生。因此事情既然發生了,光傷心是什麼任何用處的,只有再次強大起來,尋找機會才行。以後的路還長着呢,不要在小處絆倒才是。

五大度。這也是其他嬪妃不能與她抗衡的地方。她也吃醋,看到自己的男人和別的女人在一起她也傷心難過,但她想通後知道了她自己的男人是皇上,皇上不可能專寵一人的,這樣皇家的血脈無法延續。她的一句話足以體現她的大度和精明:誰侍寢都不要緊,關鍵是誰能抓住他的心。這是其他嬪妃一輩子都不可能跨越的界限。

六理智。從和十七爺的第一次見面,甄嬛肯定也動心了,但他們的'每次見面,甄嬛都刻意和十七爺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是其他感性的女人,恐怕早就和十七爺偷偷摸摸的來往了,但甄嬛用理性戰勝了感性,既保全了她自己,也保全了十七爺。直到成為皇上的廢妃,她還是保持那份理性。

安陵容:從小身世不如人,這不是大忌,但她一直為了這件事耿耿於懷,就是大忌了,也是阻礙她成功的真正原因。因身世原因,她在宮中開始是唯唯諾諾,後來則是要和甄嬛比高下,膽小怕事永遠成不了氣候,自己都沒有信心,又怎能祈求別人的尊敬呢。

沈眉莊:善良是她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她的善良穩妥讓她最先得寵,卻也因爭不過其他人而最先失寵。她做事穩健,但又太過於穩健。以至於後來她把法寶只壓在太后身上,而不願再在皇上面前爭寵了。在太后面前押寶固然可以保全自己,但沒有上升的空間。

十七爺:正如他自己所説,他是一個風花雪月之人,沒有成大器的心,也沒有成大器的性格。只想永生與琴棋書畫和自己心愛的女人為伴。甄嬛與他在才氣方面相得益彰,但性格方面還是不適宜在一起的。甄嬛的才氣加上她倔強的性格再加上她理性的思維決定了她終歸不會僅僅在兒女私情上終老一生。

温實初:要嫁就嫁温實初,這是甄嬛傳的作者説的。確實如此,皇帝的權力庇護、十七爺的浪漫都比不過温實初的體貼入微。但甄嬛是心高氣傲的,她即使讓自己痛苦一生也不願嫁給這樣一個男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男人才是我們最需要的。皇帝那樣的男人可以做朋友、做領導。十七爺那樣的男人可以做初戀。只有温實初這樣的男人才適合做丈夫。

浣碧:對她不想多言,確實不是親姐妹,確實又是有點關係的姐妹。甄嬛的親妹妹説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説從小到大,姐姐喜歡的東西她絕對不會喜歡。這樣才不會因為爭奪傷了姐妹之情。而浣碧不一樣,就因為她不是親妹妹,所以她還是把自己的私心放在姐姐之上,從開始的在皇上面前爭寵,到後來百般引起十七爺的注意再到嫁給十七爺。她不是喜歡,而是時刻在與甄嬛爭。然而又因為她和甄嬛有點關係,她不會像流珠那樣死心塌地的做丫頭。她想不通為什麼想同的身份卻有不同的命運。

華妃:她的戲份貌似很多,但她的短暫成功僅僅是建立在家世基礎上的,沒有顯赫的家世,她在宮裏不能存活這麼久,她的逍遙法外也不能如此猖狂。我個人認為她身上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自私、狠毒這些都是她的致命缺點,如果要説她值得學的,也就是如何用狐媚來哄男人的歡心吧。這也是聰明的妻子需要的一面。

皇后:皇后不愧是六宮之主,這些嬪妃裏確實也只有她的性格適合做皇后。她的陰險狠毒我倒是可以理解的,一則是因為都是女人,完全的大度沒有私心是不可能的。二則她有些面子上的事情做得還是挺好的,有皇后的風範。

曹夫人:簡單來説就是牆頭草,向來牆頭草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的,特別是幫助別人使壞的牆頭草。

第10篇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此舉句正是出自於,‘後宮甄嬛傳’不知道大家看了這部電視後有什麼感想?反正玉兒感慨頗多。

菀貴人與皇帝相識於御花園,在杏花影裏,吹笛到天明。隨着時間流逝兩人相戀,戀與杏花雨中,可是‘杏花微雨,從一開始便是錯。’從一開始就註定這一切是錯,不是嗎?康熙帝自稱果親王贏得了菀貴人的芳心,可是到底菀貴人所鍾心之人是康熙帝還是他口中的果親王呢!他們由果親王開始也由果親王結束,所以杏花即使美,可結出的杏果是甜嗎?不是!杏仁更是十分苦澀,如果人的.一身如杏樹一樣花美果苦,又有何意呢?到不如像詩人陳毅所鍾愛的青松一樣,長年青翠,無花無果也罷。

‘甄嬛傳’在玉兒最傷心時上演。玉兒也曾像嬛兒一樣由天真到狠毒。嬛兒被丈夫離棄被她認為的姐妹安陵容背叛,父親被祺貴人父親陷害。在這種環境裏,她由天真的少女蜕變為一個狠毒的復仇者,於我,我經歷過姐妹的背叛、陷害,在乎的人離棄自己,這也使得更能理解體會甄嬛。後宮一個爾虞偶詐、勾心鬥角的地方。

那現在的社會不也如此嗎?下屬與上司有潛規則。在這個世界上你要麼有錢、要麼有勢,既然人人如此那大家又有何資格評論甄嬛呢,、不過也對,人活在世上有命運,人逃不過命運。殘忍的不是人心、不是算計、不是死亡和殺戮,而是命運,命運決定社會,所以社會險惡歹毒。但是,大家忽略了一個‘放’字,如果甄嬛真的放了,那她有豈會結果果親王,如果社會學會‘放’那還會如此險惡、如此可怕嗎?不會。一個人的一生要學會放,不管你是放棄還是放下,都是一種智慧。

在此,希望大家能學着放下,讓社會能更美好,讓人心更善良。不要讓下一代祖國的花朵生活在濁氣的環境下。

第11篇

?甄嬛傳》主要講述了一位浪漫無憂的少女甄嬛步入後宮的生活及蜕變。我看着入宮時甄嬛、沈眉莊、安陵容相交為姐妹,會心一笑;看着她們在華妃的氣焰下畢恭畢近,小心翼翼時,便為她們感到忐忑;看着陵容與甄嬛、眉莊遭人離間致使陵容陷害甄嬛、害死眉莊時,我亦痛心不已;直至最終,姐妹三人獨剩甄嬛一人,這讓人無形中感受到深宮的蕭瑟孤清……我們的喜怒哀樂,隨着劇情的發展而變幻。

從《甄嬛傳》的第一集看到結尾,我沉下起伏的心情回憶無數的畫面,漂浮於腦海揮之不去的是每一個人臉上夾帶着的笑。不論官職位分高低,人人銜着笑容。可是,隨着劇情發展,我發現這些笑容大多是虛偽的或笑裏藏刀的。

有一幕場景:皇后夜來回宮,讓貼身侍女給自己揉太陽穴,因為她一整天都維持着臉上的笑容,臉都僵了。

説實在的,《甄嬛傳》中皇后的笑容最讓我感到親和端莊。當皇后的惡毒面具揭下時,我心中百感交集——有着這麼一個親和笑容的女子竟是個虛偽的人!疑惑間,我對着鏡子,看着鏡中的自己嘴角扯出弧度。雖然我知道這是皮笑肉不笑,但也能讓一陌生人感到笑容的親和。

?甄嬛傳》中的後宮嬪妃無一不是臉掛笑容,這笑成了她們對人、對生活的展示,外人無法知曉她們笑容下時怎樣一番心思。

但也許,這就是生活給每個人的磨練。身在其中的人,保護自己成了基本目標,讓自己更好地生活成為不斷奮進的動力。於是,每個人身上的稜角一天天被磨平潤滑。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笑容成為甜入人心的糖,成為人前必不可少的裝飾品。

後宮嬪妃爭寵,展現的又何止是爭寵的手段和戲碼。於我而言,在《甄嬛傳》這部劇中,真情假意,善惡交合,恍若真實生活。

這個世界非善即惡的事情太少。同樣,善者非絕善,情意非綿長。

在《甄嬛傳》中,我們難以評説誰善誰惡,只能懷着複雜的心情感歎:生活不就是這樣似真似假的嗎?

已經沉迷三天在《甄嬛傳》中了,自認為這部劇確實能給職場人一驚醒。明則講述宮中嬪妃之爭,實則映射社會人情世故。

倒不是提倡將劇中手段用於社會人際交往中,但社會上魚龍混雜,不可有傷人之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下面就從劇中人物及其典型事例來説明。

甄嬛:天資聰明、善良。這是她成功的重點。沒有聰明,她不能在後宮遊刃有餘;沒有善良,她也不能節節高升。我認為她成功源於以下幾點:

一有真才實學。我認為這是她成功的根本,無論是和皇帝的談古論今,還是在其他嬪妃的為難下跳驚鴻舞,還是彈得一手好琴讓無數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都是源於她的真才實學。相反那些只憑相貌或者唱歌、唱崑曲等博得皇上一笑的女子,都不可能長久得到皇帝的恩寵。也正如十七爺所説,聽話的女人固然可愛,但聰明的女人才會真正讓人愛。

二善於利用男人。這裏的善於利用男人不是貶義詞,確實女人要在社會上有大成就,脱離不了一些男人的扶持。在皇帝面前,她的一句四郎已經拉開了和眾多嬪妃的差距,她的一句允禮又拉近了和十七爺的距離,她的一句温哥哥讓温太醫一直為她傾倒,而這三個男人是助她成功的最重要的三個人。美貌固然能博得男人短暫的垂愛,但真正讓男人死心塌地的為她傾倒才是甄嬛的本事。

三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為了拉攏人心,甄嬛算是軟硬兼施。軟則諸如處理和沈眉莊的關係,她們本身就是從小到大的好姐妹,彼此非常瞭解,日久見人心確實如此,相識20__年和相識1年就是不一樣,所以甄嬛對待安陵容永遠不會像對待沈眉莊一樣。而對待曹貴人,甄嬛要利用她,則使出伎倆,恨不得逼瘋另一位嬪妃。

四聰明。甄嬛也做過很多錯事,也有糊塗的時候,但總是在別人的提點下更快的成長。在她第一個孩子被華妃害死的時候,她心力憔悴,這是理所應當的,每個正常的女人也許都會被這樣的事情打垮,但甄嬛不是正常的女人,她是要成大器的。太后説:如果不振作起來,這次失去的只是孩子,下次失去的可能是你自己。在大家的指點下,甄嬛重新振作起來,又重獲了皇上的恩寵,才會有後面的故事,才會有龍子的誕生。因此事情既然發生了,光傷心是什麼任何用處的,只有再次強大起來,尋找機會才行。以後的路還長着呢,不要在小處絆倒才是。

五大度。這也是其他嬪妃不能與她抗衡的地方。她也吃醋,看到自己的男人和別的女人在一起她也傷心難過,但她想通後知道了她自己的男人是皇上,皇上不可能專寵一人的,這樣皇家的血脈無法延續。她的一句話足以體現她的大度和精明:誰侍寢都不要緊,關鍵是誰能抓住他的心。這是其他嬪妃一輩子都不可能跨越的界限。

六理智。從和十七爺的第一次見面,甄嬛肯定也動心了,但他們的每次見面,甄嬛都刻意和十七爺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是其他感性的女人,恐怕早就和十七爺偷偷摸摸的來往了,但甄嬛用理性戰勝了感性,既保全了她自己,也保全了十七爺。直到成為皇上的廢妃,她還是保持那份理性。

安陵容:從小身世不如人,這不是大忌,但她一直為了這件事耿耿於懷,就是大忌了,也是阻礙她成功的真正原因。因身世原因,她在宮中開始是唯唯諾諾,後來則是要和甄嬛比高下,膽小怕事永遠成不了氣候,自己都沒有信心,又怎能祈求別人的尊敬呢。

沈眉莊:善良是她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她的善良穩妥讓她最先得寵,卻也因爭不過其他人而最先失寵。她做事穩健,但又太過於穩健。以至於後來她把法寶只壓在太后身上,而不願再在皇上面前爭寵了。在太后面前押寶固然可以保全自己,但沒有上升的空間。

十七爺:正如他自己所説,他是一個風花雪月之人,沒有成大器的心,也沒有成大器的性格。只想永生與琴棋書畫和自己心愛的女人為伴。甄嬛與他在才氣方面相得益彰,但性格方面還是不適宜在一起的。甄嬛的才氣加上她倔強的性格再加上她理性的思維決定了她終歸不會僅僅在兒女私情上終老一生。

温實初:要嫁就嫁温實初,這是甄嬛傳的作者説的。確實如此,皇帝的權力庇護、十七爺的浪漫都比不過温實初的體貼入微。但甄嬛是心高氣傲的,她即使讓自己痛苦一生也不願嫁給這樣一個男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男人才是我們最需要的。皇帝那樣的男人可以做朋友、做領導。十七爺那樣的男人可以做初戀。只有温實初這樣的男人才適合做丈夫。

浣碧:對她不想多言,確實不是親姐妹,確實又是有點關係的姐妹。甄嬛的親妹妹説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説從小到大,姐姐喜歡的東西她絕對不會喜歡。這樣才不會因為爭奪傷了姐妹之情。而浣碧不一樣,就因為她不是親妹妹,所以她還是把自己的私心放在姐姐之上,從開始的在皇上面前爭寵,到後來百般引起十七爺的注意再到嫁給十七爺。她不是喜歡,而是時刻在與甄嬛爭。然而又因為她和甄嬛有點關係,她不會像流珠那樣死心塌地的做丫頭。她想不通為什麼想同的身份卻有不同的命運。

華妃:她的戲份貌似很多,但她的短暫成功僅僅是建立在家世基礎上的,沒有顯赫的家世,她在宮裏不能存活這麼久,她的逍遙法外也不能如此猖狂。我個人認為她身上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自私、狠毒這些都是她的致命缺點,如果要説她值得學的,也就是如何用狐媚來哄男人的歡心吧。這也是聰明的妻子需要的一面。

皇后:皇后不愧是六宮之主,這些嬪妃裏確實也只有她的性格適合做皇后。她的陰險狠毒我倒是可以理解的,一則是因為都是女人,完全的大度沒有私心是不可能的。二則她有些面子上的事情做得還是挺好的,有皇后的風範。

曹夫人:簡單來説就是牆頭草,向來牆頭草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的,特別是幫助別人使壞的牆頭草。

令我自己都覺得驚奇,不知是怎樣,守候在熒屏前,一口氣看完了76集的長劇《甄嬛傳》,《甄嬛傳》細膩又嘮叨地講述了後宮女人之間的情感與生存鬥爭,被稱為近年來內地拍攝的最靠譜、最精彩的宮鬥戲。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耐人回味的故事情節,雖説故事是虛構的,但是故事很感人。

十七歲的甄嬛與好姐妹眉莊、陵容參加選秀,她本抱着來充個數的念頭,可皇帝偏相中了她的智慧、氣節與端莊,最後三人一同入選。但因華妃囂張,步步緊逼,眉莊被冤,陵容變心,天真的甄嬛慢慢變成了後宮精明的女子。皇帝發現年羹堯的野心,令甄父剪除年氏一族,甄嬛終於鬥倒了華妃。但不久又遭人暗算,父親也被文字獄牽連而遭牢獄之災,生下女兒後,心灰意冷的甄嬛選擇出宮修行。在宮外幸得十七爺悉心照顧,二人相親相愛,只等有機會遠走高飛。後因誤傳十七爺死訊,甄嬛為保全腹中骨肉,設計與皇帝相遇,重回宮中。因生下雙生子,甄父的冤案得以平反,重新被皇帝重用,甄氏一族再度崛起。甄嬛多次躲過皇后的陷害,最終扳倒皇后。可造化弄人,享盡榮寵的甄嬛,最終卻只能看着心上人十七爺死在自己懷中。皇帝駕崩後,弘曆登基,甄嬛被尊為太后。

?期盼明月,期盼朝陽,期盼春風浴 。可逆風不解,挾雨伴雪,摧梅折枝去】深宮之中,若要求皇帝的那顆真心,是得不了也不能得的。前朝後宮的權益制衡,當個體命運揹負着牽制着身後的家族榮譽、安危,爭到最後最慘是含冤而死,最好也不過是身心俱疲,心灰意冷罷了。深宮的女人們,作為工具一般地存在着,失寵枉死的都是所求過多,得寵晉位的都須有一顆極冷的強大內心,你需拋了愛棄了情,在這裏若要求個什麼真愛,就是把自己推上絕路。甄嬛不也是心死才得活了下去嗎。有愛才有恨,沒了愛就不生怨,沒了猜忌便沒了煩惱。皇帝恩寵就如那一夜的夕顏花,花開花落終有時,在這個金碧輝煌沐浴榮耀的地方,好好活下去竟成了奢望,多麼諷刺。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遠去無痕跡 。聽梧桐細雨,瑟瑟其葉,隨風搖記憶】忘不了頭幾集選秀結束時,甄嬛在宮門口停駐望着嬤嬤遠去的背影,彼時她臉上的表情耐人尋味,那一條長長的深宮之路,誰知會帶來什麼,即將踏上的是一條怎樣的路。這一切的一切,若真是一場夢倒好,只待夢醒方可解脱。而入戲的我,是當一個真實存在過的甄嬛在考量這段故事。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這句話無論放在何時,或許都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景罷了。温和從容,歲月靜好,你們最終得到的是不是那最初的期盼?

本人平時看後宮類的戲不多,覺得沒啥意思。記得住的有《孝莊祕史》,再就是現在正在看的這部《甄嬛傳》了。

這部戲拍得的確不錯,人物眾多,每一個人性格也很飽滿,情節也引人入勝,細節也非常注意。特別是孫儷此次的演出,她也完全足夠挑起一部重戲,成功完成了從一名偶像派演員到實力派演員的轉型。

這部戲沒有完全看完,不過就本人跳躍着看完的部分而言,實在有幾個地方想不通。想請高人指點一下。

最不解的是最後一集,甄嬛完全掌控後宮,皇帝要死時完全被她孤立,並被她氣得加快了死亡的速度。皇帝死後,立誰為新帝也由她説了算。這個地方我特別不解,從前面來看皇帝一直把握權力,權勢集中他手中。怎麼到他一病就完全由人控制了?做為一名皇帝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護衞、親信?一病倒就身邊無人?這真是個笑話。按道理來講,除非嬪妃與官員勾結,得到外部力量的支持,否則光憑一名婦人,再怎麼得寵也不可能把握權勢,左右朝庭。這是我不解之一。

再來就是十七王爺以為甄嬛被送去和親,帶領自己的家丁去搶人。這怎麼看也不像一名成熟王爺所為,搶回來了又如何,不過是二人都是個死,能保得誰的周全?這麼做有什麼意義?要救人也得安排機密吧,留好後路吧。真是不可思議的舉動。

還有就是皇帝對甄嬛的雙生子產生了懷疑,要偷偷滴血驗親。做為一名皇帝實在有太多機會把孩子接來,偷偷取一滴血就完了,還非得讓人去用藥迷倒一屋子人,真是怕別人不知道似的。

甄嬛出宮帶髮修行那段戲也覺得有問題,做為皇帝的'女人出家,那座寺廟絕不是普通的寺廟,應該是看管森嚴,那些嬪妃也很少有機會與人相見,更不要提什麼私通了。可甄嬛出宮後,倒彷彿得了自由,發展起第二春來了。

還有甄嬛巧意安排與皇后發生爭執,特意引得皇后推她一把造成流產,以此來陷害皇后。要是我就絕不會採用這樣笨的方法,只有二個人的房間裏,皇后這樣做不等於告訴所有的人我推了她一把嗎,自己能説得清嗎?誰信皇后會如此笨?非在不是個好計謀。

整部戲還沒看完,也許還有很多地方是沒看到的。但這些地方並不影響這部戲的整體質量。

一部好的電視劇,就其中的成語來論,大學聯考會有相當大的命中率,何況這些成語亦是我們易在理解上出錯的。每次觀此劇,常默默欽佩寫劇本的人語文功底之深厚,言辭技巧之犀利,構思邏輯之嚴密。所以處處留心皆學問。

當然,在《甄嬛傳》中我比較欣賞的是果郡王允禮,不考慮歷史等其它原因,純粹就劇情來分析,我為他的始終如一的品性深深感動,只有真正感同身受,理解那份感情的人才可能體會得到,他已是付出了太多。本是閒雲野鶴,不問朝政的俠骨柔情之人,不願受世俗的拘束,放浪於形骸之外,然而當他見到她時,他便早知自己以後的下場,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選擇躲避,反而不顧一切地付出。正如《紅顏劫》中所吟唱的“拱手讓江山,低眉戀紅顏……”或許你也觀看過此劇,劇中允禮和甄嬛之間的感情並不同於一般清宮劇的做作或青春偶像劇的華麗,其情,可與之共鳴矣。

每次合宮宴時,允禮見到的不是往昔與自己在凌雲峯吟詩作曲的嬛嬛了,而是與自己視若不見的皇嫂。可甄嬛又何嘗不明白?二人彼此早已心意相通,可是他們不能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犧牲更多人,只有彼此心靈相通,見到彼此平安便足矣。感慨命運弄人,造化遊戲,真情諾諾,終於隨亂紅飛花去。

當允禮為了出關救出甄嬛,他便早知皇兄殺心已起。可他不能,不能眼睜睜地看着甄嬛離去,雖然他知皇兄可能是為了試探他,可他,不能讓她的安全有絲毫風險。被罰守塞三年,如今,連面也難相見了,空留長相思與長相守對月自鳴了。雖二人遠距千里之外,但情意的傳達卻不是天地可以阻擋得住的,只希望彼此平安,縱使不復相見。每觀此時,往往被其二人的真誠所打動,不禁淚濕沾襟。

我所描述的並不能顯示他們情感半分,只是,想對他二人略表我之欽佩讚美之情,僅此而已。

舊夢依稀,往事迷離,春花秋月裏。如霧裏看花,水中望月,漂來又浮去。君來有聲,君去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