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就業實踐心得3篇 就業實踐:洞察求職世界的突破規律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7W

這篇文章將以“就業實踐心得”為主題,分享個人對就業實踐的體會和收穫。通過實際經歷,我們會探討就業市場的現狀、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就業競爭力的方法。希望能夠為正在尋找就業機會的讀者提供有益的建議和啟示,助力他們順利踏入理想的職業生涯。

就業實踐心得3篇 就業實踐:洞察求職世界的突破規律

第1篇

據中國媒體援引人力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統計數據,我們發現二零一零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竟達到了630萬人,比去年的611萬多19萬人,加上往屆未能就業的,那麼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將是一個很龐大的數據,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因此,我們在這個暑假中進行了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社會實踐調查,尋找解決當代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新方法。在此我就談談本次活動我的一些感想與收穫吧。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發現我國大學生就業預期收入與用人單位提供的工資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距。大學生大多選擇在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就業也是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難怪有人講:“與其説大學生難就業,不如説就業難如願。”而當代大學生在求學期間,只注重專業知識、忽視心理素質的情況,使一些人在面對困惑或逆境時,總是表現出一臉的茫然,影響到自己的擇業選擇。尤其在求職過程中有些學生一旦遭遇失敗,便一蹶不振,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

在就業市場上實際表現出,用人單位難招到合適的人,大量的畢業生又無工作可做的“兩難”現象。在擇業時很多大學生只考慮經濟收入、工作條件、地點等因素,這也導致了他們很難找到如意的工作。

因此在當今就業也出現危機的環境下,大學生一定要理性就業,就業初期工作經歷和經驗比賺錢更重要。心態是關鍵,要樹立正確價值觀才能從容就業。

大學生要順利就業就必須首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就業形勢,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調整就業期望值不是對單位沒有選擇,只要有單位就去,而是要在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發展觀唸的基礎上重新確定自己的人生軌跡。這就是説要樹立長遠的職業發展觀念,放棄過去那種擇業必須“一次到位”、要求絕對安穩的觀念。在當前獲得一個理想職業的時機還不成熟時,應採取“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辦法,通過正當的職業流動,來逐步實現自我價值。

當然,在擇業時不能只考慮經濟收入、工作條件、地點等因素,更要考慮職業對自我一生髮展的影響與作用,應看重職業能否幫助實現自我價值。在求職中遇到挫折時,要用冷靜和坦然的態度待之,客觀地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調整自己的求職策略,學會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職中獲得成功。同時,加強專業及社會工作的學習也是促進就業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方法。

我覺得,大學生在校期間要學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自己: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堅定目標之後就不要動搖,最好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每天定量學習;二要進行職業規劃,針對自己的專業以及就業目標進行專業訓練,以便對未來的就業有所幫助;三要堅定意志,因為外界的干擾和吸引會很多,一定要有所堅持;四掌握應聘技巧,注重溝通方法;五充滿自信,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六及時掌握優惠政策,積極謀求自主就業。

決定就業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識、方法還有心態。一般地説,知識學得紮實、理論積澱厚實,具備了指導科學行為的理論基礎;如果又善於運用科學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會科學得當;對於就業期望值的`調整要結合實際,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妄自菲薄。所以説,既有良好的知識基礎,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又能夠適當調整就業期望,是具備就業能力的幾個重要條件。

適者生存,生存是為了發展。對社會和環境的適應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卻步。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走入社會後才能縮短自己的適應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此,在不影響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大膽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社會活動是大學生提升自身就業能力和儘快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

總之,作為畢業就業的大學生,首先要積極、主動尋求就業,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很多畢業生把希望寄託在社會關係資源上,出現了求職“全家總動員”的現象;一些畢業生則期求依靠學校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制度的雙向選擇,大學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的途徑,因為能否勝任工作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説話。其次,要破除傳統的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承受着來自社會和家庭中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的壓力,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鐵飯碗”作為首要選擇,也有不少大學生傾向於選擇外企,合資企業等薪酬較高的職業,但很少有人選擇西部和基層,這就使就業成了“獨木橋”。其實,很多崗位還是非常需要大學生的。比如,近年來,一批新型適應非正規就業方式的職業正在不斷湧現,自由演藝人員、軟件開發人員、翻譯人員、美工設計者和自由撰稿人等自由職業崗位在社會上走紅,對於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見,只要大學生能轉變觀念、面對現實,就不難找到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了。

就業實踐心得3篇 就業實踐:洞察求職世界的突破規律 第2張

第2篇

西瓜這個作物一般是要求高強光照,高温是25度—30度左右的範圍是比較合適的,超過35度它的生長就受到抑制,所以一般我們維持在30度左右的温度,它是高温的作物。現在光照温度也是比較好的,如果把西瓜安排在這個時間上市的時候,晝夜温差比較大,品質是比較好的。

温度管理:20—30度左右是最合適的,所以在這段時間管理主要是温度不要太高。因為這段温度比較高,所以要加強通風,不需要晚上再蓋。

水分管理:瓜在接近成熟的時候一般情況不用再澆水,所以一般水分充足的情況下或者水分過多的情況下不用再澆水。如果澆水的話容易造成出現水瓤子瓜,出現瓜瓤子性質會變壞,所以這種情況下要注意。如果是膨瓜期你就給他澆大水,如果是滲灌期就適當的澆點小水,以防止水大以後出現秧苗突長。如果到後期就要適當控制澆水,保證水分充足夠就行。

然後,當西瓜到來是應該差不多是晚上下半夜。根據我們先前所解的要求在儲存這批西瓜時要時刻注意温度和水分。

最後,在這一時間裏,我們在旁監督他們卸貨,並在稱重的看是否符合重量。對於,一些在運輸過程和卸貨過程中導致破裂的西瓜採取直接處理掉的措施。

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於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現在我國要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首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年青一代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技能,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勢在必行。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文化、創業人才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然,關於大學生的創業,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例子。

20__年暑假,當同屋舍友們都在張羅着實習時,即將讀大四的袁豔春卻以在學校創業比賽上獲得的2萬元獎金和同伴湊起的1萬元錢,開起一家名叫“六畝地”的國內首家專注於高校水果市場的網站。每天清晨三四點,他都要去南城的新發地進貨,白天在高校裏賣貨。大學生在宿舍裏想吃水果,便上“六畝地”下個訂單,半個小時後,二三十塊錢的水果便送到宿舍樓下。“六畝地”很快火起來,行情最好時袁豔春每天有好幾千塊的進賬。“撿來”的獎盃。

在研二時,一位同學在校園bbs上發佈一則消息:招募創業成員。一直有創業想法的。

袁豔春報名,但由於報名人數過多,報名順序靠後的他被刷下來。這個時候,袁豔春和幾個被刷下來的同學自行組成一個創業隊伍參加第二屆中國人民大學創業大賽。

他們選擇的創業項目是區域商業水果貿易。這個項目源於國外流行的一種商業模式:lbs。這種商業模式與城市社區中一個個的連鎖便利店十分相似,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網上訂購水果並且在一小時內免費送貨”。

由於留給他們的時間太短,團隊的準備工作並未做到最好,加上大多數的創業團隊選擇科技發明項目,他們這個偏傳統的商業模式在創業大賽上並不太吸引人們的眼球,但最終還是憑藉着其新穎獨到的銷售模式和服務榮獲第十名。

按照比賽規則,前十名隊伍都可以獲得一座獎盃。“當時就是覺得自己很幸運,沒有白參加,但總覺得以第十名的身份獲得獎盃,有點‘難以啟齒’。”袁豔春笑着説道,他戲稱這是座“撿來”的獎盃。

創業大賽結束,獲獎隊伍走的走,散的散。唯一堅持下來的“只剩我一人”。

袁豔春之所以能幹下去,客觀原因是他們的項目比較實際、好操作、不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雖然看似只針對一個市場(整個人民大學),但要知道“人大校區的人數為3萬”;主觀原因是“我是真的想創業”。而對於同學們相繼放棄自己的創業項目,袁豔春説:“關於創業,要有‘敢想的頭腦’和‘能幹的身體’,有一邊萎縮都不行。”

於是,懷着這樣的信念,袁豔春投入到創業之中。他説:“我在農村種過水果,但還真沒賣過”。於是他進入一家水果超市中當起水果銷售員,“包括進貨、搬運、銷售、記賬??能幹的我全乾,就是想摸清楚水果的銷售渠道。”袁豔春説,“後來發現如今的水果銷售存在許多弊端,這些弊端會損害整個銷售市場,比如本來並不是進口水果,卻貼上進口水果的專用標籤,而且這些標籤經常會貼在有蟲眼的地方;除此之外,價格便宜的水果不讓顧客挑選;更有甚者,會在電子秤上‘做文章’?”

袁豔春總結一番,他認為自己的水果銷售模式很具優勢。

袁豔春召集幾個好朋友,其中不乏自己的同學、老鄉等,他們聽袁豔春詳細的創業策劃後,十分感興趣,有幾個是辭掉自己的工作加入到這個團隊中來。於是,公司的管理、註冊、網站、財務,貨物的採購、運輸、配送等等袁豔春都安排得井井有條,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袁豔春説:“當時考慮到我們的公司還不大,又是做水果銷售,於是起名叫做‘六畝地’,以後業務擴張,估計就‘百畝地’。”當記者問到他以後的業務領域是否會擴大時,他説:“炒黃金有跳樓的,撿垃圾有發財的,關鍵是你要找自己願意投入的領域與地盤。不要這山望着那山高,到那山沒柴燒。好好做一個項目比什麼都強。”

就這樣,袁豔春每天早晨4點出發去新發地採購水果,到人大校區的貨物中轉站,再把該天的主打水果入網,等待發貨。“我對顧客的承諾就是質量第一、絕不缺斤短兩、價格絕對低於市場價,買貴保證退款。我要把‘六畝地’標價做成像‘京東’報價那樣權威。”他和他的員工配送貨物經常到晚上11點。

作為人大的學生,袁豔春對於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很清楚,因此學生經常是在自習的時候、剛洗完澡的時候、剛出飯堂門的時候,甚至是剛下課走出教室的時候收到網上訂購的新鮮水果,正是如此,袁豔春的配送團隊會出現在校園的任何一個角落,如此人性化的服務“不用怎麼宣傳,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全校就知道我們這個‘無處不至’的團隊。”

第3篇

調查就業形勢,探尋職業發展之路,瞭解就業環境、政策和形勢,分析狀況,尋求未來職業發展之路。

當代大學生面臨着相當嚴峻的就業形勢,近年來,隨着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高校畢業生的數量迅速增加,就業難的問題曰益突出,按照教育部公佈的數據計算,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由20__年的333萬人增加到20__年的630萬人,年平均增長率高達47%。畢業生就業壓力已經越來越大。畢業生人數與就業崗位相比供大於求,待就業人數與社會有效需求短期內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曰益突出,同時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1、溝通能力,尤其是英文溝通能力。五家企業在招聘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時對英語等級的基本要求都在六級以上,個別企業要求畢業生的英語達到專業八級水平。在外企,有一些中國員工專業技能相當優秀但是英文水平較差,這樣的員工很少有發展的空間,因為有的外國同事評價員工的標準首先就是可以互相溝通。在國企,英語交流同樣重要。隨着中國的迅猛發展,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企業將經常與外國交流技術、合作開發產品,不懂英語步步維艱。

2、學習能力,又稱自學能力。專業技能是基礎,是求職者參與競爭的敲門磚,同時,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單憑在學校學習的技能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將會對員工進行培訓,比如英特爾公司會在前六個月對員工進行大量培訓,這時要求員工善於學習,隨時保持充電狀態,儘快掌握技術。學習能使人增長知識、才幹,以便協助公司達到所企望的目的。只有善於學習、不斷學習,才能緊跟社會時代的腳步,才能適應企業不斷髮展的要求。

3、實踐能力。和專業課成績相比,單位更看重的是獨立解決問題、社會交往等能力,這些通過上課是很難學到的。在相同專業的情況下,本科生只有分數的高低不同在本質上並沒有區別,都是沒有經驗的某專業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可能相差不大,差別大的往往是在其他知識構成上。企業會很注重學生的實踐經驗,比如曾在工廠實習過、在學校曾組織過大型活動等。

4、團隊合作能力。當前無論是生產、管理或服務第一線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工作崗位越來越需要團隊合作和溝通,這是勝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事,然而在工作崗位上往往一份工作的成功完成需要一個團隊的共同努力,這要求員工不僅要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要在團隊裏推動其他人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1、專注學業,專業知識要牢固,打造核心競爭力。正如上海電氣集團風電公司的鄭總經理所説:“每個人都有自己該乾的活兒,學生的活兒就是學習,這是對自己負責得體現,一個學習好的大學生將來更有可能將本職工作做好。”除此以外多方面學習也很重要,不能侷限於專業領域。比如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數理統計學,方方面面都要學,這樣的複合型人才更能適應企業發展需要。上班後雖然企業也會提供相關培訓,但是工作環境其實已經不如學校安靜,而且工作繁重。走上工作崗位後運用知識的時間多、學習知識的時間少,在大學裏多看多學,以免工作時學習倉促。

2、多參加課外活動,提高綜合素質。用人單位透露,在應聘人數眾多的情況下,招聘者的一個快手段刪選的方法就是瀏覽簡歷上的課外活動記錄。在校做過學生會主席、義工、協會會長、勤工儉學……思科公司負責人力資源的總監王先生強調,他偏向於錄取參加課外活動多的學生,因為在活動中他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主觀能動性和團隊意識都得到了相關鍛鍊,這些都是將來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素質。此外,多參加社團活動可以鍛鍊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溝通能力等等,這些都是用人單位在招聘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時極為看重的。

要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不要隨大流。

在校期間,大學生一定要注重對就業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包括合理的知識結構,紮實過硬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擇業技巧以及交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等。

專業知識的培養和鍛鍊要求我們不僅要學習好書本和課堂上能夠得到的理論知識,也要求我們在專業方面有相當的自己的認識和更加廣泛深入的瞭解,包括專業周邊的鏈接,我們都應該涉及到,惟其如此,我們才有一個更加廣闊的施展空間讓我們遊刃有餘。

而良好的交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則在學生在大學學習之餘索要鍛鍊的方面。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參加社團活動和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對就業有正面影響。作為大學生進行能力鍛鍊、施展個人才華的重要舞台,社團活動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培養學生的興趣、技能和才能,充當學生與社會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在不影響專業學習和專業實習的基礎上,大膽地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校外活動是大學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擇業時會產生許多心理問題,發現主要存在如下心理:

1、焦慮心理:由於擔心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或因為盲從、自負、自卑等原因,求職時遭受拒絕或失敗等挫折而形成的緊張不安的情緒狀態,它是由心理衝突或遭受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種複雜情緒的反應。

2、自卑心理:一些大學畢業生自我評價偏低,過低估計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過低評價自己的意志力。表現在擇業過程中,悲觀失望,抑鬱孤僻,不思進取,不敢參與擇業市場的激烈競爭,等等。

3、自負心理:與自卑心理相反,有的大學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自我評價過高,擇業條件苛刻,形成自負心理。

4、盲從心理:有些畢業生,尤其是獨生子女畢業生,雖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還是缺乏一個大學生應有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現在求職擇業時,從不按自身具體條件獨自思考、分析,盲目效仿,即使是求職材料,也是千人一式,眾筆一辭,沒有自己的特點和重點,因而很難受到用人單位的垂青。

5、攀比心理:青年學生大多血氣方剛,喜歡爭強好勝,虛榮心較強,容易引起攀比心理,形成了較高心理期望值,這種攀比心理使得不少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四處碰壁,遲遲無法簽約。

6、依賴心理:在就業過程中,一些大學生缺乏主動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而寄希望於學校、家庭或就業主管部門,缺乏擇業的主動性等,思想和依賴心理嚴重,使自己在就業中處於劣勢。

面對與日俱增的就業壓力,以上六條不良心理顯然是犯了大忌。沉迷於其中的最終結果只能是渾渾噩噩,找不到工作又錯過了考研,最終一事無成。

政治課本上多次提到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或者我們可以説的簡單一點,叫做實踐出真知,因此實習或者兼職在大學期間是不可小覷的一件事情。據瞭解通過實習我們可以學以致用,把課堂的知識有效運用到實踐中去,當然在實踐中的鍛鍊也能讓我們更好的複習課堂知識,總之這是個良性互動的過程;通過實習你可以近距離的接觸你心儀的公司,對公司有更客觀的瞭解,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作個判斷,為你以後的就業選擇提供參考;你在實習的時候畢竟是真實的工作環境,你可以發現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或者知識還不夠,及時的補缺補漏;如果發現了自己工作的時候有些能力比較強,那麼它就是你以後求職時候的優勢,總之實習能夠讓你提前客觀的看清楚自己,為以後最終進入公司打好基礎;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考慮。二要將簡歷認真做好。簡歷應避免普遍內容宂長,而且,簡歷中要絕對不能出現拼寫、語法錯誤和措辭不當,把企業、收件人和職位名寫錯等現象。此外還應該將你的優點與強項在簡歷上明顯地表現出來。

通過此次暑期實踐活動,我學到了就業方面我所要了解的很多東西。能力,必須與正確的態度,良好的心態,積極的自信想連接,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在擇業的過程中,必須表現出自信的朝氣和不卑不亢的態度,用自行打動面試官,用熱情感染面試官,最終用能力征服面試官。這才是我在大學期間所需要學習的真正的東西,這才是大學真正成就了我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成人投入社會的因素。

無論社會就業現狀如何嚴峻,或者不如説正因為它如此嚴峻,所以我更應該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以沉穩應對,展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