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呼嘯山莊》讀書筆記9篇 1. 內心深處的激盪:《呼嘯山莊》讀書筆記 2. 對命運的執念和對愛情的追求:讀《呼嘯山莊》有感 3. 死亡與絕望的背後:探尋《呼嘯山莊》的真實主題 4. 少女的成長與家族的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1W

《呼嘯山莊》是英國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卡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愛恨情仇。小説以其扣人心絃的情節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成為經典之作,深受讀者喜愛。本文將為大家分享我對這部小説的讀書筆記。

《呼嘯山莊》讀書筆記9篇 1. 內心深處的激盪:《呼嘯山莊》讀書筆記
2. 對命運的執念和對愛情的追求:讀《呼嘯山莊》有感
3. 死亡與絕望的背後:探尋《呼嘯山莊》的真實主題
4. 少女的成長與家族的祕密:解讀《呼嘯山莊》中的人物關係
5. 神祕的山莊與不可告人的慾望:從《呼嘯山莊》看社會與人性
6. 古典文學中的絕佳鉅作:讀《呼嘯山莊》的感悟與啟示
7. 愛恨情仇交錯,生死存亡懸念:走近《呼嘯山莊》的情節與構思
8. 狂熱的愛情與殘酷的現實:《呼嘯山莊》中的愛情觀剖析
9. 自然、人性、道德三角:解讀《

第1篇

在狂風暴雨的施虐下的一個山莊下,是一個關於愛、恨的故事,是魔鬼的復仇,是跨越生死的活力,是一段無法寬恕的人生。

?呼嘯山莊》作為19世紀的古典文學,本應沾上那個世紀女作家通有的充滿温文爾雅的貴族氣息,瀰漫温馨的莊園氣息,帶着典雅和小資品味。可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才明白這是19世紀的一朵充滿無窮魅力的奇葩。

曠野,西風,遠處的城鎮,折的雜草,崎嶇的地形,蒼涼的日落,避世的生活,艱辛的奔波,寂寞的歲月,艾米莉勃朗特的一切,沒有榮耀,——至少在她生的日子裏——夢想夭折,飽嘗世事無常,造化弄人。這位才華橫溢而早逝的女子絕不會想到,她死後,自我唯一的小説《呼嘯山莊》會被後人譽為“最奇特的小説”且成為十九世紀英國文學史上絕色異彩的一粒寶石,直至今日,仍以其奇麗動人的光彩使無數讀者為之折服,深深驚歎於它非凡的藝術魅力

?呼嘯山莊》是一部完全不一樣於當時流行的作品,他沒有經過城市的.薰陶和浸染,是完全用山鄉荒原的自然協調繪成的。故事的背景是一片狂風呼嘯的山原,故事的人物保留着大自然的風貌和原始的本性:質樸,粗纊,剛強,感情奔放不羈,舉止瘋狂無度,可是一切地愛,又不計後果的恨,這在温文爾雅的慊慊君子看來,自然顯得野蠻而奇特。

他希斯克利夫,可是是山莊主人帶回來的身份不明的孩子,可她凱瑟琳·恩蕭卻是山莊主人寵愛的小女兒。他們親密無間,他們青梅竹馬。本該是一段佳話,但命運總是在最幸福的時候,拿起錘子敲下去,剩下的僅有滿地的悲涼與心寒。他,失去寵愛後,她,嫁給了別人,他心中那麼愛意被滿滿的仇恨矇蔽了,禁不住想問: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幸福來的快,去的也那麼快?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暫時的離開,選擇了報復,選擇了地獄。三年過去了,他,帶着滿腔仇恨,帶着滿身財富回來了,他,狠狠地報復了。

這種瘋狂的報仇泄恨,貌似悖於常理,但卻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這是一種特殊環境、特殊性格所決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感情杯具是社會的杯具,也是時代的杯具。

?呼嘯山莊》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到達復仇目的而自殺告終的。他的死是一種殉情,表達了他對凱瑟琳生死不渝的愛,一種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愛的追求。而他臨死前放棄了在下一代身上報復的念頭,證明他的天性本來是善良的,只是由於殘酷的現實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變得暴虐無情。這種人性的復甦是一種精神上的昇華,閃耀着作者人道主義的夢想。

在維多利亞時代,貴族富豪躊躇滿志,身份第一,金錢至上,人們的精神受到壓制,人性被殘酷的扭曲,於是具有強烈的反派意識,和自由思想的艾米莉,便經過作品,對罪惡現象給予揭露,把自我的正義,活力,憤怒溶入作品。

最終,希思克利夫的愛畢竟還是戰勝了自我的恨,當他的復仇計劃一一實現時,他並沒有勝利的喜悦,還是在茫茫草原上漫遊,最終安然死去,這樣一個飽受苦難與屈辱的人物,對感情至死不渝的渴求和命運不屈不撓的抗爭,讓人讀來一陣蒼涼與悲壯。

艾米莉特意營造出詭異的夢魘般的誇張氛圍。有些情節似乎帶有非現實世界的蹊蹺神祕。靈魂,囈語,幻象,噩夢使故事有了傳奇色彩,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最深的迷戀,最痴的執著,最痛苦的掙扎。風雨,暴雪,黑夜,自然的野性與人物激盪的情懷相得映彰,荒涼的曠野深遠多變,陰鬱悲愴,突顯了人物性格,展現來自人性的深沉之愛,讓主人公像大自然一樣野性無常深邃無邊的愛深入人心,強烈的撼動着人的靈魂。

《呼嘯山莊》讀書筆記9篇 1. 內心深處的激盪:《呼嘯山莊》讀書筆記
2. 對命運的執念和對愛情的追求:讀《呼嘯山莊》有感
3. 死亡與絕望的背後:探尋《呼嘯山莊》的真實主題
4. 少女的成長與家族的祕密:解讀《呼嘯山莊》中的人物關係
5. 神祕的山莊與不可告人的慾望:從《呼嘯山莊》看社會與人性
6. 古典文學中的絕佳鉅作:讀《呼嘯山莊》的感悟與啟示
7. 愛恨情仇交錯,生死存亡懸念:走近《呼嘯山莊》的情節與構思
8. 狂熱的愛情與殘酷的現實:《呼嘯山莊》中的愛情觀剖析
9. 自然、人性、道德三角:解讀《 第2張

第2篇

?呼嘯山莊》的作者是愛米莉。勃朗特,主要講述了一個令人十分神傷的故事:一位吉卜賽少年希斯克裏夫被呼嘯山莊的主人收養。他與主人的女兒凱瑟琳情意相投,萌生了感情,可是最終因地位懸殊未能如願。於是希思克利夫憤而出走,而凱瑟琳則嫁給了畫眉山莊的林頓少爺。數年之後,希思克利夫又回到了呼嘯山莊,開始了它的瘋狂的報復和復仇計劃,最終如願以償的做了兩家莊園的主人。可是復仇並沒有帶給他預期的歡樂,他最終精神分裂,鬱鬱而終。

讀《呼嘯山莊》的時候我的感覺很深刻,故事的核心是復仇,故事裏的主人公為生計而復仇、為感情而復仇、為屈辱而復仇、為死亡而復仇。他似乎是一個為復仇而活着的人,而從作者為他安排的“黑得像魔鬼般的皮膚”和“遭透了的粗口”中也能夠看出。但希思克利夫對凱瑟琳的愛是殘酷的,但總有一種神祕感,我想如果為這種愛保留一點點空間會更好。

我想《呼嘯山莊》給人帶來的是一種恐怖感,很陰森,也很嚇人,而與它並存的也彷彿有一種莎士比亞戲劇的憂傷和古希臘神話的神祕的氣息,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本書雖然是個杯具,卻總有那麼一種神祕感,《呼嘯山莊》也是一樣,感情也是那麼的複雜。

我想作者也許只是經過這樣一種形式,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復仇,是永沒休止的。其實應對那些所謂的“深仇大恨”我們到底需要復仇嗎?復仇後,就能過得安心嗎?看着復仇後的人們,他們的胸前都有一個印記,而他們的臉上,不會有歡樂的表情……。這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47年前爆發的那一場讓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刻骨銘心的戰爭,殺戮、流血、毀滅、血肉橫飛、流離失所……我所能想到的屬於那個時代的形容詞永遠都是那麼的血腥,那麼的殘酷。那麼如果有一天,我們把這種民族間的仇恨上升為再一次的戰爭,我想我們也就把自我也把人類引上了一條復仇的不歸路。“冤冤相報何時了”這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和教訓。

每個人,都有一段歷史,一個人活着,在這個世界倔強的活着的目的也許僅有一個——和命運挑戰。暴風雨是會有結束的那一刻,退一步真的會海闊天空。所以,我們不能憎恨,因為仇恨,而讓自我成為一個間接兇手,更不能為了復仇而活着,否則,我們也將會墮落,也將會成為一個精神上的失敗者。

第3篇

帶着比較恐怖的心情我讀完了《呼嘯山莊》,我覺得我這幾天失眠與這本書有着巨大的關係。

這本書本應該在國中的時候就看完,只不過當時我比現在更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恐懼,所以便沒有讀下去,只讀到“我”——洛克伍德先生在凱瑟琳厄恩肖房裏夢見鬼魂的那一段便合上也就再也沒有翻過,對於這一點我印象深刻,我還記得當時是在晚上,我躺在牀上看,心裏還犯嘀咕,“怎麼世界名著是恐怖小説?”於是,這本書直至今日我才得以將它讀完,雖然在我讀到那段“鬼魂”的時候依舊一度不想看下去,所幸現在似乎比以前成熟點了,相信看過去就沒事了,看完了。

自從那一次藝術概論課作業交了對《簡愛》的讀書感受,我猛地愛上了這種做法;就如同自從給老師寫信,就猛地愛上了寫信,我願意相信文字比記憶更牢靠,比語言更深刻,也更到位。而且,我發現每次要寫文字時,頭腦總是被強迫地去思考,去更進一步的思考,因為總期望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一些,更有道理一些。後來能力給朱老師寫讀書筆記,更是非常喜歡,我覺得這事是我加深對於曾經看過書的一種記憶和理解。

來談談《呼嘯山莊》,來自艾米麗勃朗特。基本上,感受不深。

基本上,作者為全文所營造的氛圍很一致,也很成功,看的過程一直都比較壓抑。不過我要説的是,艾米麗勃朗特與其姐妹夏綠蒂勃朗特所描繪的愛情故事基本風格很一致,都是非常調皮又非常熾烈的愛。但是,《簡愛》中的愛更理性,更穩重一些;然《呼嘯山莊》的愛極為跳躍,也很不讓人信服。特別是那些女人的愛,讓人無法理解,無從辨別。我非常不喜歡凱瑟琳母女,老凱瑟琳我始終未分辨出她究竟愛着誰,她只是期待着獲得所有人的愛,同時還不能放棄她一直所享受的物質生活,他需要希思克里夫的愛來給她精神上的放蕩,又需要林頓的愛給她温暖和呵護,當然還有優質的物質生活。至於小凱瑟琳,是一個始終沒有力量的女人,她與理性幾乎沒有關係,也正是如此,她毫無力量,如果她有力量也就是她的美貌。

相反,我倒是非常喜歡,當然也是小説中我唯一喜歡的一個人物,就是哈其頓。很討人喜歡,默默地喜歡着自己的小表妹,努力改善自己,面對別人的羞辱用自己的方法強烈還擊,最後在小表妹重新挑逗他之後又那麼全身心地愛着他,相當之可愛,也是全書唯一不苦悶的一段對於希思克里夫,他是真誠的且忠誠的,希思克里夫之後,他是唯一一個真正難過的人。

基本上我覺得這本書寫得並不特別好,在我看來比較不完整。對於希思克里夫的性格形成交代很不清楚,他來到厄恩肖家之前年少時的一切是一個謎,他期間重要的`發跡史更是一個謎,這兩個謎混攪在一起使人對於希思克里夫總有着種種的疑問。

同時,我也並不喜歡整個故事的敍述者——迪安太太,我總覺得許多事情都是由於她引起的,她是一個善良的女人,但是總是不安分,我不喜歡不安分的人!當然,這個人小人物口中總能説出些比較富有意思的話。

其中有一段話説得很不錯,對於強迫症比較準確地概括:“假如你一個人坐着,有隻母貓在你面前的地毯上舔她的小貓,你會聚精會神得盯着看,若是小貓有隻耳朵給漏舔了,你一定會大為之生氣的。你瞭解這種心情嗎?”

當然,不安分的女人的回話更為經典:“我想是一種懶散得令人可怕的心情。”

強迫症這種東西真的是因為一個人太閒了,太懶散了,懶散地一下子靈魂跑到別的地方去的感覺。如果一個人忙忙碌碌,有着那麼多東西要去做和打理,強迫症這種東西是困擾不了人們的。

看網上一些對《呼嘯山莊》的評論,好像都盛讚希思克里夫和凱瑟琳之間的愛情,額,令人遺憾,沒有。如果希思克里夫的愛算得着深刻並且後來為之而變異的話,凱瑟琳的愛着實讓我摸不着。如果僅僅是那幾句確實深刻的愛情宣言的話,也終被其最後的抉擇所掩蓋。作文

第4篇

今日,我懷着激動的心境讀完了我至今讀過的最悲慘的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做《呼嘯山莊》。這是一個以杯具結尾的感情故事。

剛剛拿到此書時,我不明白作者為何用這個名字作為此書的題目,我的理解是“呼嘯”在書中是指那山莊之外的狂風暴雨與那漫天大雪來得那麼肆意與猖狂,是人們不能預料與阻止的,而山莊裏發生的事情也正如那外面的天氣一樣,是沒有人能夠預料與阻止的,所有的事情都發生的那麼順其自然,讓人們感覺到他們的故事是那麼的平常卻又那麼的可憐與可悲讓人對他們產生同情與可惡的心理,我想這是每一本書裏面都會有的,有好人必定會有惡人,沒有惡人的話那麼又何來好人,僅有在有惡人的地方才能體現出惡人的惡。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這本書中並沒有誰是真正的惡人,沒有起來與命運反抗,只是順着一切的一切自然發展着,書中沒有讓人神經亢奮的地方也沒有讓人對此感到厭倦的地方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平靜靜。

但就是這樣的平靜,才造就了這樣的一個悲慘的故事。

雖然整個故事裏大多都是冷酷無情之中進行着的,可我們仍然能夠從這樣的生活中看到人類不滅的期望與愛纏繞在人們的四周,讓人們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景都不可也不能忘記那份愛的真切與重要。

這個故事情節同樣是我們此刻社會中所存在的某些情節,人心是肉長的,可是同樣有的人因為愛與恨而做出了讓自我悔恨終生的事,而有的人卻是因為愛與恨而得到了更大的收穫,其實愛與恨只是一念之隔,至於你怎樣看待愛與恨都是在於自我是如何想的,不要因為愛而忘記了別人,也不要因為恨而輸掉了自我的人生,人生常存善念會讓自我活得更加精彩與美麗。

同時這個故事也同樣告訴我們,我們是不可能去掌控命運的,而我們此刻能做的,就是好好地把握住此刻的一切,好好的珍惜此刻的一切。

正因為有了挫折人生才會顯得更加完美,正因為有了挫折才會使我們生長得更快,正因為有了挫折才會讓我們有生的慾望,正因為有了挫折才會使我們感到彼此的珍貴,更因為有了挫折才會讓我們更加努力地豐富自我,我們不要因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放棄自我放棄期望,也不要因為“敵人”的打擊而永遠活在恨之中,其實人都是在挫折中長大與生存的,正是因為這些挫折才會讓我們感到生活有太多的樂趣,在我們的心中並沒有完全的敵人,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我們自我。

靜靜地,我慢慢的放下了這本書,細細的回味着那裏的一切完美。

第5篇

?呼嘯山莊》是一本奇特的書,它既是一本混亂的書,又是一本很好的書。它是醜惡的,卻又給人美的感受。它是一本可怕的痛苦的、充滿激情的書。有人認為,一個牧師的女兒是寫不出這樣一本書的,因為她過的是一種隱士式的單調生活,認識的人很少,對世界幾乎一無所知。我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呼嘯山莊》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傾向。這種浪漫主義避開現實主義的耐心觀察,放縱主觀想象,時而興高采烈,時而意氣消沉,沉湎於神祕而恐怖的激情和狂暴行為。這是對現實的一種逃避。根據艾米莉 勃朗特的性格,以及她那種強烈的、受到壓抑的感情,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呼嘯山莊》就是她寫的。但是,從表面上看,這部作品卻更像是她那個無賴弟弟寫的。有不少人確實相信,這本書即便不是全部出自她弟弟之手,至少有一部分是他寫的。

?呼嘯山莊》的故事主要是由約克郡的一個女僕講述的,但是所有語句卻和她的身份極不相符。也許艾米莉勃朗特自己也覺察到了,這個狄恩太太説出來的話不是她這種熱恩説出來的,於是她就讓狄恩太太説她在伺候人的同時也有機會讀過不少書。但是,即便如此,狄恩太太的那種故弄風雅的言詞依然令人吃驚。她從來不説 “我想試試~~~”,而是説“我嘗試着~~~ ” 或者“我試圖~~~”;不説“走出房間”,而是説“從房間中離去”;不説“碰見”某人,而是説與某人 “邂逅相遇”。我敢説,這部小説不管是誰寫的,反正前後個部分都出自同一個人之手。如果説前幾章的文風真的比後面個部分更加矯飾和誇張的話,我想那也是因為艾米莉勃朗特想以此來表現洛可烏德是個痴心而自負的年輕人,而她的這種嘗試不能説是不成功的。

我在某處曾看到有人推測説,如果小説的前面幾章是她的弟弟寫的,那麼根據他的意圖,他是要讓洛克烏德在故事情節中發揮更大作用的。確實,有一處暗示説,洛克烏德被小凱瑟琳吸引住了。如果他真的愛上了她,那事情顯然回變得更加複雜。而現在,洛克烏德在小説中不過是個小小的餓搗蛋鬼而已。

艾米莉講的是一個涉及兩代人的複雜故事,而要講好這樣 一個複雜故事並非易事,因為她必須把兩套人物和兩套情節統一起來,必須處處留神,不能因為對這一套人感興趣而忽視了對另一套人的興趣。她還必須有一種居高臨下的視角,這樣才能像站在某處綜觀一幅大壁畫一樣,把在漫長歲月中發生的事情壓縮掃讀者能夠接受的某一段時間內。

作者先讓洛克烏德講出故事的開頭部分,再由狄恩太太把故事進一步展開,她自己則像戴着雙重面具似的始終隱藏在幕後。為什麼她把自己隱藏了起來,去又能講出這樣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我想,這是因為她在故事中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東西泄露了出來。她深入到自己寂寞的內心的最底層,並在那裏發現了許多不可告人的祕密,與此同時一種創作衝動又使她不得不把這些祕密遮遮蓋蓋地講出來,以次卸下心中的負擔。據説她的想象力最初來自她父親經常講的那些愛爾蘭神話故事,以及她自己在霍夫曼小説中讀到的那些怪誕故事,尤其是後者,是她在比利時經常讀的,據説她回到家鄉後,仍然喜歡坐在爐邊地毯上、摟着愛犬的脖子繼續讀霍夫曼的故事。

夏洛蒂 勃朗特曾認真地説明過,儘管人們多方猜測這本書裏的某個人物是對生活的某個人的影射,其實愛米莉並不認識這些人。我相信這是真的;我也相信愛米莉是從那位德國小説家的神祕、恐怖的故事中找到希茲克利夫和凱瑟琳這兩個人物的某些次要人物,如林頓和他的妹妹、恩蕭的妻子以及希茲克利夫的妻子等(這些人物由於性格軟弱而成為她蔑視的對象),説不定是她根據自己認識的某些人的原型加以創造的。問題是人們往往不相信作者的`虛構能力,當作家完全憑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創作出人物時,他們也不願承認。我認為,愛米莉本人就是凱瑟琳,因為她像她一樣任性,一樣充滿激情;同時我還認為,她又是希茲克利夫。把自己放到兩個主要人物身上,是不是有點奇怪?一點也不。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統一的;不止一個人居住在我們內心,他們往往還是相互矛盾的。

小説家的獨特能力,就在於他能把自己拼湊起來的人物表現的就像一個活生生的人那樣。小説家最大不幸,就是不能賦予人物以生命,也就是説他的故事對於他的人物來説盡管非常重要,但是和他自己卻毫不相干。對於一個以《呼嘯山莊》這樣的小説作為處女作的作家來説,不僅把自己作為小説主人公是常有的事,就是在小説主題中出現隨心所欲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希奇。這樣的作品往往會表現一種自由自在的夢想,一種在獨自散步時或者在徹夜不眠時的夢想。他們喜歡把自己想象成聖人或者罪人,偉大的情人或者邪惡的政客,勇武的將軍或者冷酷的兇手。我想,《呼嘯山莊》就是這樣一個夢中的自由。

我認為愛米莉把自己的夢想全放在希茲克利夫 身上了。她把自己的激憤、無望的愛、嫉妒、對人類的憎恨和蔑視,都給了他。我覺得,當她作為希茲克利夫對凱瑟琳又踢又踩時,她一定在笑;我想,當她欺凌、辱罵和威嚇自己筆下的人物時,她一定是渾身顫抖,有一種透心的解脱感,因為她在現實生活中既自卑又抑鬱,在人們面前總覺得受到了羞辱。

?呼嘯山莊》不是一本供人討論的書;它是一本供人閲讀的書。它具有一種只有極少小説家才能給你的東西,那就是力量。我不知道還有哪部小説能像它一樣,把愛情的痛苦、迷戀和殘酷如此執著地糾纏在一起,並以如此驚人的力量將其描繪出來。它使我想起埃爾格里科的一幅油畫力作:烏雲下昏暗的荒野景象,天上雷聲隆隆,人們拖者長長影子在荒野裏跋涉,一種不屬於塵世的氣氛使畫面恍恍惚惚,人們似乎都要窒息了,這時鉛灰色的天空又掠過一道閃電,使其顯得更加神祕而令人恐懼。

第6篇

“他比我更像自我,我之所以活着就是為希斯克利夫,我就是希斯克利夫……”難道有比這更經典的感情宣言嗎?一切感情宣言在此都顯得蒼白無力。這就是《呼嘯山莊》的情感的濃縮。

初讀《呼嘯山莊》時,我讀得艱難而晦澀,我無法理解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情感。再讀《呼嘯山莊》,我的理解加深了一層。凱瑟琳內心裏愛着希斯克利夫,但為了地位和身份,她喜歡畫眉山莊的林頓,而最終,她也嫁給了林頓。

希斯克利夫對凱瑟琳的感情是永恆的。當年,他在家偷聽到凱瑟琳和女傭的談話,生氣地離開了呼嘯山莊,他在外面的世界拼搏,最終成為了一個富有的人。他帶着一身的仇恨回到了呼嘯山莊。為了奪回他心愛的凱瑟琳,他不僅僅娶了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還機關算盡地讓自我的兒子娶了凱瑟琳和林頓的女兒,然後得到林頓家的財產。他和凱瑟琳的哥哥打賭,贏了他全部的財產再逼死他,然後讓他兒子變成一個不懂禮節的野小子。凡是之前凱瑟琳哥哥怎樣對待他的,他都雙倍地讓他償還。最終,凱瑟琳在神志不清的昏迷中結束了生命。在希斯克利夫得知凱瑟琳的死訊後,他如同野獸一般把頭往樹上撞。他整夜整夜地,不知疲倦地為凱瑟琳守靈,連晚飯也不吃。回到呼嘯山莊,他又為凱瑟琳祈禱。他始終相信凱瑟琳會回到呼嘯山莊。

其實,凱瑟琳當年在希斯克利夫離家出走的時候就受到了刺激,之後希斯克利夫重新去畫眉山莊拜訪凱瑟琳,更是對凱瑟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最終導致凱瑟琳神志不清。幸運的是,凱瑟琳神志不清時,竟然還認出希斯克利夫。凱瑟琳與希斯克利夫的愛是殘缺的;有情人,最終只是在地下成了眷屬,但他們的愛是永恆的。

就是這樣一部感動人的著作,竟是由一位三十多歲便辭世且終生未婚的女子寫的。她就是艾米莉·勃朗特。她寫的'這本書久久不能被英國社會所理解。直到她死後,這本書才出版。這位偉大的作家表面上沉默寡言,內心卻熱情奔放。她在當時黑暗動盪的社會裏,十分關心政治,又同情手工業工人的反抗和鬥爭。就是在這些條件下,她完成了《呼嘯山莊》。這本書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她不曾結婚,卻能夠把各種情感寫得淋漓盡致。

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的感情是殘缺的,是不完美的感情,卻是永恆的感情。他們為了對方痛苦一生,最終剩下的,依舊是無言的狂野和西風。

第7篇

?呼嘯山莊》作為一部英國古典文學名著,和其它十九世紀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樣,充滿温文爾雅的貴族氣派,瀰漫着浪漫温馨的莊園氣息,帶着典雅和小資品位,展示着俊男靚女的談清説愛。這是一種高尚的生活情趣,傳遞着紳士和淑女理應準循的感情原則。象奧斯丁,象夏洛蒂.勃郎特的作品,都是完美而幽雅,但或多或少,我覺得有那麼一點乏味。

可是,《呼嘯山莊》卻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者説,它不僅僅超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觀念和欣賞水平,即使在今日,評論家也將它作為藴藏着無數謎團,出自天才之手的世紀經典。

它完全不一樣於十九世紀初的大眾文學,在《呼嘯山莊》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陽光、草坪、洋傘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體舉止,也無法領略英國貴族特有的典雅氣質。相反,你只看到狂風肆虐下的荒涼原野,只看到因壓迫和虐待導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活力,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墮落和冰凍……。

這就是《呼嘯山莊》,愛和恨極端對立,又統一和諧;這就是《呼嘯山莊》,象一把利劍,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質。

關於這樣一部作品,能夠領悟地實在是太多太多,可是,正如一名翻譯家所言,許多人在看過第一遍後,就再也沒有勇氣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閲讀,都會害怕深陷活力而無法自拔,害怕被那源於生命、連死亡都無法寬恕的愛燃燒殆盡。

這就是小説最奇特、最神祕、最激動人心的內核——愛與恨的糾纏反覆。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愛,愛到彼此的靈魂合二為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歡欣,承擔彼此的靈魂和生命;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恨,恨到寧願死後也不得安寧,在彼此糾纏、彼此折磨中期待團聚。

很難想象一個十九世紀終身未婚,保守、內向、沉默寡言的女性會寫下如此驚世駭俗的感情宣言。難怪自小説問世以來就倍受爭議:在女作家活着的時候,惡評如潮、罵聲不絕;在二十世紀中後期,卻被評論界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

小説之所以被不斷爭論的關鍵,就在於男主人公克厲夫的主角定位。這是一個內心陰暗狂野,耍盡手段報復世界的魔鬼。

他從出場就是個被歐肖家收養的,沒有來歷的街邊叫花子,在老主人去世後受到凱瑟琳兄長亨得利的長期虐待和壓迫,性格扭曲變態,仇視人類,甚至仇視世界。在他得知深愛的凱瑟琳嫌棄他而選擇嫁給富有貴族林頓後,憤然離家出走,三年後重返呼嘯山莊,開始了邪惡的`復仇計劃。最終,他用齷齪卑鄙的手段毀滅了兩個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懲罰下一代的生活,在這片野風肆虐的平原上,把所有人的心冰封。

用原著中一句話來形容克厲夫的人格最為貼切:“克厲夫先生他可是個人?如果是人,他可是瘋了?如果不是,他可是個魔鬼?”

這是我很早以前讀的一本書了。可是到了此刻,我依然印象深刻。印象深刻不是因為這本書的故事情節多麼引人入勝,而是因為全書都透露着一種令人窒息的仇恨。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愛與恨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做希斯克利夫的棄兒,他被恩蕭先生收養,在恩蕭先生死後,受到恩蕭先生兒子亨得利德長期虐待和壓迫,所以性格扭曲。可是恩蕭的女兒凱瑟琳跟希斯克利夫青梅竹馬,他們相戀了。

可是最終凱瑟琳嫁給了富有貴族林頓,希斯克利夫憤而離家出走,三年後他回來了,展開了他的復仇計劃,他用卑鄙的手段毀滅了兩個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懲罰下一代。在《呼嘯山莊》中,我們看不到陽光,看不到浪漫,只看到了仇恨和人性的陰暗。可是到了故事的結尾,這一切仇恨都隨着希斯克利夫的死而劃上了句號,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迴歸,看到了愛的完美。

關於這樣一部作品,能夠領悟的是在太多太多。雖然整個故事裏大多都是在冷酷無情之中進行着的,可我們仍然能夠從這樣的生活中看到人類不滅的期望與愛纏繞在人們的四周,讓人們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景下都不可也不能忘記那份愛的真切與重要。

希斯克利夫的結局是很淒涼與悲哀的,但同時也是一種解脱,對他是一種沒有痛苦的結局,他能夠無憂地與自我所愛的人長久地呆在一齊了,沒有任何人的打擾與煩惱,是一種人們都向往的生活,雖然他沒有看到自我勝利的結局,可是如果他真的看到了自我所期望的那樣的結局的話那麼他的內心會舒服嗎?會得到欣慰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僅有這樣的結局對他才是公平的,才是完美的。

有的人因為愛與恨而做出了讓自我悔恨終生的事,而有的人卻是因為愛與恨而得到了更大的收穫,其實愛與恨只是一念之隔,至於你怎樣看待愛與恨都是在於自我是如何想的,不要因為愛而忘記了別人,也不要因為恨而輸掉了自我的人生,人生常存善念會讓自我活得更加精彩與美麗,同時在自我沒有本事給“敵人”回報的時候就要學會忍耐,學會理解對方,但在自我有了本事回擊的時候也要給對方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讓對方更強大的機會,僅有這樣自我才會在挫折中不斷地提高,其實遇到挫折與敵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喪失心志任由事態的發展而不去努力豐富自我阻止事態更嚴重地發展下去。

人生正因為有了挫折才會顯得更加完美,正因為有了挫折才會使我們生長得更快,正因為有了挫折才會讓我們有生的慾望,正因為有了挫折才會使我們感到彼此的珍貴,更因為有了挫折才會讓我們更加努力地豐富自我,我們不要因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放棄自我放棄期望,也不要因為“敵人”的打擊而永遠活在恨之中,其實人都是在挫折中長大與生存的,正是因為這些挫折才會讓我們感到生活有太多的樂趣,在我們的心中並沒有完全的敵人,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我們自我。

第8篇

話説這幾天休息,重讀《呼嘯山莊》。初讀時年紀太小,只看故事了,轉眼到了三十四五,體驗不一樣,不由得想多説兩句。

故事並不複雜,幻滅的感情抵可是世俗的衝擊,飽受冷眼的希斯克裏夫遠走他鄉,功成名就榮歸故里,瘋狂復仇。另一邊,不顧上輩愛恨糾葛的子女在不被男主察覺的情景下墮入愛河,最終,勇敢的情愛治癒了被同樣情愛傷得千瘡百孔的一生。我不明白這樣的結尾算不算救贖,可即便得到救贖,又怎樣補償他們畸形且漫長的一生。

都説體驗來自生活,出於好奇,我去查了艾米麗的生平,乾淨的像鋪不開a4大小的白紙。沒有結婚,沒有男友,沒有顛沛流離,沒有大事件的籠罩,1818生,1848死,享年30歲。用清水的閲歷,鍛造出幾近變態的傳世感情,這種反差,自然迷人。只是閒暇時光的.揣摩,便能全然代入,直擊人心,寫作才能令人欽佩。

“整個世界成了一個驚人的紀念品彙集,處處提醒着我她是存在過的,而我已經失去了他”比“睹物思人”好,比“除卻巫山不是雲”更直接。還有“到頭來,我們總歸是為了自我。温柔和慷慨的人可是比傲慢霸道的人自私稍微公平一點罷了,等到種種情景使得兩個人都感到一方的利益並不是對方思想中要關心的事物的時候,幸福就終結了”像是“他人即地獄”的解讀,但對温柔慷慨的不屑是否會摧毀很多人的人生信條,如何活着才是真實?

如果説彼時的女人因為不參與社會活動,從小浸淫在家族的是非漩渦中,十幾歲就熟稔感情和人性的滋味,那麼我此刻的渾噩,只是因為社會太繁雜麼。尋到頭來還是那個結論,要想活得坦然,得時不時的想想準備如何去死,至少能夠肅清下身邊的誘惑,讓自我乾淨些。

當然,如果大家都能更隱忍些,稍微收斂些慾望,那便更好了。不要因為糾葛而長牙舞爪,不必説,這每一爪,都會抓碎讀書人的體面和温柔。

第9篇

?呼嘯山莊》的作者是英國十九世紀著名詩人和小説家艾米莉?勃朗特,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僅僅度過了三十年便默默無聞地離開了人間。這部小説剛問世時頗受冷落,但隨着歲月的流逝,它以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征服了越來越多的人。

小説採取了十分獨特的展開方式,作者並沒有直接提到主人公,而是從外人洛克伍德的拜訪開始的。洛克伍德在新房東希斯克利夫的家裏無意間發現了一本神祕的日記,他對日記裏的故事十分感興趣,在家養病期間,他經過迪安太太的敍述瞭解了呼嘯山莊的故事。小説講述的是一段復仇的故事,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的感情是全書的主線,而故事中其他配角的演出實際上反射出的是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瓜葛。

凱瑟琳與希斯克利夫的感情實際上是一場杯具。兩人身份的差異和當時的社會背景讓兩人的感情只能成為令雙方都痛苦的包袱,凱瑟琳的天真與幻想讓一向深愛着她的希斯克利夫由一個默默忍受歧視的孩子成長為一個脾氣暴躁,充滿憤恨的人。希斯克利夫因凱瑟琳的背叛,把心中對凱瑟琳的愛轉化成了報復的怒火,杯具也就此開始。能夠説凱瑟琳的虛榮心毀了她一生的幸福,也毀了愛她的兩個人——希斯克利夫以及埃德加,這甚至差一點毀掉下一代人的幸福。在大多數人的眼裏,希斯克利夫是個粗暴殘忍的惡棍,可是他的悲慘人生卻是因為他對凱瑟琳超越人間的愛和對現實的無法理解。

整部小説都壓抑在希斯克利夫傷感的.痛苦和扭曲的人性當中,而呼嘯山莊的故事展示出的正是一幅畸形社會的生活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痛苦。雖然説書中描述的社會現實和故事情節有必須的人工修飾,但這是作者所處年代的一種更加深刻的表現。也許在我們生活的時代裏,很難看到像故事中主人公那樣的感情,也很難感受到久壓在心中的憤怒,可是還是會存在畸形扭曲的心靈。

無論是其中強烈的感情還是由之而起的無情的報復,都是因為有着對完美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呼嘯山莊的故事不會在現實裏重演,但它悲情的苦痛卻會隱落在生活中的角落裏。或許主人公之間的愛能夠超越死亡的界限,時刻提醒着那些忽視了沉沒在內心深處的憤怒的人們,讓久遠的悲情喚醒沉落在黑暗裏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