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六年級作文教學工作總結5篇 六年級作文教學:充滿挑戰與成就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9.77K

本文主要總結六年級作文教學工作,從教學內容、方法、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實用的指導和經驗。同時,也反思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求改進之道,提高教學質量。

六年級作文教學工作總結5篇 六年級作文教學:充滿挑戰與成就

第1篇

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六年級作為國小向中學過度的年級,如何做好國小作文和中學作文的有效銜接,使學生的作文水平穩步提高,是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動一番腦筋、下一番功夫的。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是怎麼做的。

六年級的學生寫作有了一定的基礎,幾年下來,存在的問題也多了。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作文偏題或離題,另一個常見的毛病是文筆不好,詞語不夠,想象力不豐富。

如何解決以上這些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平時的教學積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積極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是讓學生有説的慾望。學生有了説的慾望才能做到我口抒我心,我筆抒我口。教師要突出“從説到寫”、“先説後寫”、“以説促寫”的引導過程。

二是不讓一個學生在寫作時頭痛。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無法改變的,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拿同一標準來衡量所有的人,尤其是後進生。我的做法是,讓他們從一句話作文開始,再到兩句話、三句話……逐步完善。

三是對農村的學生要用切合實際的命題。農村學生不像城市學生見識多、廣、新、奇。所以,在命題和選材上都儘量貼近農村國小生的生活環境和特色,緊扣“農”字出題,寫出農村的特色。農村的人和事,素材很多:收稻穀、挖花生、餵豬、養雞、趕集等等。這些農家人、農家事、農家景都是他們親眼目睹的、熟悉的、易於理解的和感興趣的真人真事。

四是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有時我朗讀學生的優秀片段或作文,有時請學生上台來自己放聲朗讀,有時要求各組分別圍成一圈,每個人都選讀一至兩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組員聽評其作文的長處和短處。在同學熱烈的掌聲中、在充分肯定的評價中、在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覺得自己行。

五是鼓勵寫作,推薦發表。我通常是利用學習園地,把選好的文章張貼到學習園地上,讓同學們利用課間閲讀、欣賞,然後讓每位學生寫出各自的感想、體會,指出其優點和不足之處。其次是指導並鼓勵學生積極投稿。我讓學生參加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的作文徵集,有優秀的作品還推薦投到《少年時代》、《語文課內外》等報刊。

鄉村的學生平時很少課外閲讀,缺乏寫作素材,對作文望而生畏。要是學生寫作有話可説,有物可寫,必須注意積累寫作素材,提倡多閲讀文章。但僅僅多讀是不夠的,在讀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素材的積累,讓其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並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去。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使用以下三種方法積累寫作素材:

一是在課堂上積累。我告訴學生國小課本里面的文章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文質兼美,不少是名人的佳作。其中的好詞佳句通過讀、品、抄、背、説話、寫片段等積累起來。當學生在仿寫和使用恰當的時候,我都會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二是在課外積累。我嘗試着每次上課前幾分鐘後都讓每一位同學到前面講一個故事或者説一段話,內容不限,古代的、現代的,國內的、國外的,笑話、寓言故事等等,或者親身經歷的,或聽説的、看到的,然後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談自己的感受、體會、啟示等等。我還提倡學生無論何時,無論在哪裏,只要發現了寫作素材就記在當天的日記本上,從一個表現心情的詞語開始,到表達情感的一句話,最後寫段或篇。

三是貼近生活。《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豐富習作素材。”先觀察後作文,先實踐後作文。記得有一次,我帶學生在學校周圍觀察:到處是成羣的雞鴨,獨特的農家小院,房前花果香,屋後樹成行,成片的莊稼綠油油……天然的動植園,這正是寫景狀物的好材料。種菜鋤草、養雞餵鴨、釣魚捕蟬,這些有趣的生活場景是城裏孩子沒法體驗的。我還要求學生養成寫觀察日記的習慣,引導他們不斷的積累材料,以備作文之需。

學生在得到作文題目後,總是急於下筆,往往寫得精彩卻不符合題目要求,因此審題時一定要教學生審清對象、審明範圍、審準重點。

一篇作文,題目就是它的靈魂,是引人入勝的燈塔,可有時候學生“題不對文”,題目空泛,華而不實。有些同學擔心文章標題字數太少説不明白,就硬把題目拉長。我要求學生擬題要切合文章的思想內容;擬題要具體;擬題要醒目,有新意,要精練,不要累贅。

寫好開頭段,才能緊緊抓住讀者的目光。開頭方法多種多樣,我教給學生一條,那就是:簡潔明瞭迅速入題。對於結尾也沒有固定的格式,我讓學生一定掌握好常見的幾種方法,有概括全文、交代結果、寫出感受篇末點題、表達感情和願望、首尾呼應給讀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餘地等。

幾年來,學生對看圖作文,寫人作文,記事作文以及寫景狀物的作文基本沒有什麼問題,最頭痛的應該是想象作文。高年級的想象作文要求想象的完整性,更強調了想象的深度與具體。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能放得太開,也不能引導太多。如何把握這個度,真的很難。如何引導學生寫好想象作文?我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首先,提供豐富的習作內容,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讓學生知道“寫什麼”。習作內容可以是老師準備的,也可以是學生的,比如前面遊海燕老師執教的《報道作文》,課前蒐集準備了小鴨子過馬路之前、之後的幾幅圖,學生通過看圖進行想象交流,就拓展了思維。其次,提示具體的習作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知道“怎樣寫”。剛才説到的《報道作文》,遊老師就是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圖進行具體有效的指導,引導學生想象故事情節,想象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並結合學生想象後的描述表演,進行鍼對性評價、引導,使學生對“如何想象細節”有了更為直觀的體會。一句話:想象作文就是讓學生圍繞主題暢所欲言,合理想象,寫我所想,抒發真情。

一篇作文完成後,需要的是評定,推動,我很注重後期的評改工作,主要落實以下兩方面:學生方面:

1、作文寫好後,我總是讓學生先自主評改,通過檢查、推敲,自己去修改明顯的錯別字和語法錯誤,還可在內容上進行刪加。

2、交互評改。在自己覺得滿意後,又通過在小組中合作、相互評改中提高。當他人評價時,也能使學生得以借鑑、吸取別人的閃光點。

教師方面:在學生作文的批改和評價基礎上,我堅持精批、面批的原則。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都進行認真地批改,尤其對作文能力偏差的學生更要實行精心的面批,主要批出字、詞、句、段、篇及標點存在的問題,同時又要批改學生習作中的好句和優美片段,寫出眉批、段批和總批。有時把學生叫到身邊一同修改,使學生知道自己作文好在哪裏,差在何處。我一般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的作文,“老師從你的作文中讀出了……”“我相信你……”“如果你在寫作時注意……會做得更好”這些評語看似簡單,卻能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歡愉,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之路是艱難的。我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認識的實際,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積累寫作素材,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注重作文評改,讓學生從“厭”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由低效變高效,提高寫作水平。

六年級作文教學工作總結5篇 六年級作文教學:充滿挑戰與成就 第2張

第2篇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讀是吸收,寫是傾吐,讀影響和制約着寫,寫又反過來促進了讀,國小作文教學隨筆。而就文取材的“小練筆”,是讀寫結合最有效的載體。讀寫結合已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一種有效的手段,一個重要的途徑。因此,在新課改理念的引領下,“小練筆”已躋身於閲讀教學的課堂,打開了學生手腦並用,聽説讀寫全面鋪開的局面,成為語文教學園地裏一道獨特的風景。“小練筆”走入了誤區甚至導致教學失敗的例子不勝枚舉。因此,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小練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紮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能一哄而上,而要循序漸進,紮實推進。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課堂教學中“小練筆”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朱熹雲:“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學之既久,自然純熟。”因為從模仿起步能在理解與表達、積累與運用之間架起一條通途,可以説仿寫是國小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我們的課文大多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經典之作。這些文章或句式精美,或結構精巧,或佈局典範,或表現手法獨特。在教學時,我們只要緊緊依託文本資源,抓住契機,適時、適量的進行經典句、段、篇、立意等方面的模仿、遷移,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基本的遣詞造句、佈局謀篇之法。

句是構成段的最基本單位。文本中有許多精美片斷用了典型句式,教師在閲讀訓練中要善於挖掘資源,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進行仿句練筆。典型句式的遷移練習不但實現了對課文經典語句的有效吸收,而且使學生在模仿中創生出自己獨特的語言,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成功,提升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只有從仿句起步,得心應手、融會貫通地掌握寫句的方法,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才能切實提高構段、謀篇的能力。

片斷訓練既是“連句成段”的終點,又是“連段成篇”的起點,如課文《貓》的第一段中,用了“説它??吧,可是??”的句式來表達對性格古怪的大貓的喜愛之情。我在教學時,在引領學生充分品讀、感悟語言特點的基礎上,讓學生模仿該句式寫寫第二、三段中所描述的貓性格古怪之處。有學生這樣寫:貓的性格實在古怪!説它温柔可親吧,的確是呀,常用身子蹭你的腿。可是它不高興的時候,無論誰説多少好話,它也一聲都不吭;説它膽小吧,它的確什麼都怕,可是它有時又是那麼的勇猛,遇上蛇也敢鬥一鬥。

然而,縱觀目前的閲讀教學,“小練筆”隨意練的現象卻大量地存在着,不管是第一課時還是第二、第三課時,每一節課都會“練你沒商量”,為寫而寫的情況比較嚴重。過多的形式讓學生眼花繚亂,甚至出現了不少“非語文”現象。我認為就文取材的“小練筆”,要以文本為重要依託,善於挖掘和拓展文本資源,適時、適量的進行訓練。

第3篇

本次網絡作文教學目標除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共同性教學目標外,還有一個就是利用網絡平台達成教與學的資源共享。不論這樣的教學資源是如教師教學設計的那樣精巧,還是如學生習作那樣的粗樸,凡所共有的各色資源是應有盡有。在一個年級的範圍內,679名學生的作文盡顯網上,人人可閲,人人可評。這樣就達到了學生作文交流和探討的目的。從而又衍生出一個子目的:學生人際關係得以拓展和加深,他們相知於網上,相識於課餘。網絡上的每一個學生既是起點,又是終點,更是中間的連接點,由此作文學習和訓練的“活水”便在每個點、每條線,以致整個網絡上汩汩滔滔,暢流循環。就一個學生而言,他們可以在自己的立足之地匯聚來自另外678條的源頭活水來充盈自己的“半畝方塘”,滋潤自己的心靈,灌溉自己的寫作園地。

教學準備包括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師準備,也就是教學設計。課前高一語文備課組的7名教師討論了本次作文訓練的主題,首先是教育主題:學會寬容。次之是教學主題:學習選擇和使用證據。其基本教學內以高一語文必修3“表達交流”(p76—p78)的文字為主,然後教師再補充一些相關資料供學生使用。二是學生準備。首先是學生閲讀課本內容和補充資料,對論據知識有一個初步瞭解,初步認識;對“寬容”之德有一個初步的理解,感悟。次之是教師佈置話題作文:談“包容”,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寫好初稿。三是作文課與信息技術課的課時課節的整合準備。這方面的工作,三名信息技術教師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凡是我們語文老師按進度需求的課節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證,使我們的網絡作文教學能夠順利進行。

學生將打印好的文章上傳到語文任課教師的博客之後,師生便開始閲讀、評點。閲覽的教學要求是每人至少10篇,評點的教學要求是每人至少兩份,而且必須把評點在博客上呈現出來,以供作者借鑑參考和他人閲讀欣賞,交流,探討。

從最後的結果看,閲讀量都能達到(各班級教師自行調查所得)要求,但評點卻未必人人都夠量。至於評點的質量不可一概而論優劣。精闢者有之,隨意一説者亦有之。當堂修改雖然實施了,但因為涉及到教師博客密碼而未能主觀修改。好在師生在評點共享中得以廣泛交流,同異互見,各有千秋,已是不小的收穫。

本次網絡作文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90以上,學生反映普遍良好。

1、作文網絡的閲評新穎性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激起了他們的興趣。有的學生在自己的週記裏説: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微機室上作文課,特別好奇、興奮。

2、一些網絡操作的技術在本次活動中掌握在了學生手中。有的學生不知道學了信息技術幹什麼,只知道一些技術性的操作。這次網絡作文讓學生知道了網絡不僅可以玩遊戲、聊天,還可以運用到學習中,比如,可以在網絡上看到全年級學生的作文和老師的評價,瞭解其他學生的作文水平;還可以建博客,建設自己的小天地,收穫很大。

3、因其公之於眾的廣泛性、普遍性使同學們都比較重視作文的質量,且質量普遍比以前有所提高。因為知道是全年級的作文活動,人人可看,學生用心寫作,質量自然提高。

4、同學們在網絡中結識了新的學友,見識了許多文采斐然的佳作。知道了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不再是井底之蛙。

1、語文教師方面的不足是跨班評點少,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時間精力不濟,二是不敢或不好意思“越雷池一步”。

2、信息技術教師方面的不足是給學生提供有效微機不夠或網絡不暢或未給學生打好微機操作的底子,表現在不會上博客,不會在博客的各個子系統中游覽。

3、學生的打字速度普遍偏低。這主要集中在來自於鄉鎮中學的學生身上,也對教學產生了較大的不利的影響,以致評出優秀作文和寫一點本次網絡作文的體會或建議就沒時間在網上進行,只好由各班在教室內完成。

4、學生方面的第一個不足是在微機操作上欠實用技能的訓練,只圖qq了。有些同學甚至舍作文閲覽而瀏覽其他與教學無關的網頁,專注程度不夠。

5、學生方面的第二個不足是有些學生利用網絡上的豐富資源,下載文章,組合文章作為自己的文章,或者直接複製、粘貼其他班同學的文章。杜絕此種情況的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寫好文章,老師檢查後再發給學生。

6、因為技術使用方面的缺憾,最後一個教學設計——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在網絡教學中無法實施。教師也好,學生也罷,看不到定稿比初稿好了多少,好在哪裏。這是一個遺憾。我們也期待着信息技術教師在這方面能有所突破,能給予我們更多的技術支持。

當然,本次網絡作文教學活動在一中乃至全市屬首創;將基礎科目教學和技能科目教學整合,效果不錯,更是首功一件。我們雖然不能自吹自擂,但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教師的確可以自豪。其餘種種沒有發現的不足有待同仁在今後的教學中發現並指正。更有待共同探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將語文課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更完美,開拓另一個語文課堂。

第4篇

國小語文教學調整方案指出教學要求不宜過高。能逐步做到語句通順,內容具體,有中心,有條理”。這一調整是當前加強素質教育的需要,是落實國小語文教大綱的具體體現。國小作文這一基礎學科的教學,如何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是我們國小語文教師探索的主題。筆者在近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採用了“起點低一點,底面寬一點,要求嚴一點,訓練實一點,方法活一點,反饋勤一點”的方法。學生習作整體水平得到了提高,普遍達到了“語句通順,內容具體,有中心,有條理”的要求。

當前學生習作存在着“無話可寫”,“有話寫不出來”的通病,甚至用一兩句話寫一件事(物)也寫不出來。進入高年級,部分學生寫段還困難,因此,我們的作文教學起點不能高。“調整方案”也強調指出:“對作文教學要求不宜過高。”鑑於此筆者對中年級作文,從用詞造句,連詞成句,寫好句子入手,然後連句成段;高年級從寫好段入手,圍繞一句話寫段,把一句話寫具體,然後進行連段成篇訓練,進行審題,選材,謀篇佈局的訓練。這種方法從學生實際來説是極為可取的。

筆者認為作文教學不能停留在每週兩節作文課上,為“作文”而作文。應擴充它的量,達到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作文教學要和説話教學相結合,要和語文閲讀教學相結合,要和語文基礎訓練相結合。説話是寫話的前提,平時抓住時機進行説話訓練,從説完整的話,逐步做到説得有中心,有條理,然後把所説的寫下來。閲讀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基礎,會讀書,讀懂書,才能寫好作文。

中年級開始,抓住典型句段,學習句子的寫法,學會把句子寫具體,分析句子與句子的關係,分析段的層次,進行段的仿作,學好幾種寫段的方法;學習抓住重點寫好一件事,學習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寫活一個人的方法,然後進行篇的仿作。語文基礎訓練也是作文基礎的訓練重點。用詞造句,詞語搭配,斷句標點,擴句、縮句,修改病句,修辭手法的訓練和學生習作中用詞不當,詞語搭配不妥,斷句、標點錯誤,語病句病的評講結合起來,用語文基礎訓練學到的方法來指導寫好每一句話。

教師教要“嚴”。作文教學要一步一個腳印,從易到難,循序漸進。作文教學必須抓好字、詞、句、篇訓練,高中作文指導《作文教學:摭談作文教學》。字、詞、句、篇的教學訓練要到位。要教學生寫好字,不寫少寫錯別字;要幫助學生積累詞語,掌握和運用所學的大部分詞語;要教會學生用不同的句式、修辭方法寫好句子。每次習作訓練要求要明確具體,指導要得當。各年級都要抓好薄弱環節,認真補差,不能急於求成,搞跳躍式前進。筆者曾中途接過一個五年級班,有半數學生還缺少寫段的能力。第一次練筆,寫“家鄉——可愛的地方”(九年制義務教材——下例同——第3課後練習),通過觀察、指導,學生習作大多不滿200字,且詞不達意,語句紛亂,全班沒有一個能講清所見,表達出“可愛”的。筆者把一學期的作文訓練調整以段的訓練為重點。平時加強寫句、連句成段的訓練,閲讀重點放在段的教學上,在基本上掌握寫段後進行連段成篇的訓練。到六年級第一學期,這個班趕上了一般水平,到畢業這個班都能寫出簡短的記敍文,做到語句通順,有中心,有條理。

國小生作文要求雖説是能寫“簡短的記敍文”,但再簡短也要能成篇。“成篇”是國小生作文教學的起碼要求。“成篇”不是一句空話,這就要求在訓練中要講求一個“實”字。每項習作訓練,重點要明確,要求要具體,指導要得當。教者要精心備好課,作前充分準備,指導要講清要點,幫助學生克服難點,作後要圍繞訓練重點進行講評。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採用了一題多練的辦法進行習作訓練。如第十冊基礎訓練3,要求“圍繞一次春遊,寫一篇記敍文”。我就組織春遊活動後分別以《春天的田野》《一路風光》《我最喜歡的遊戲》《春遊中一件難忘的事》為題,一題多練,組織訓練。

作文教學要紮紮實實完成教材指定的習作訓練,更要抓住學生日常生活中發生、接觸到的人、事、物,有機地進行寫作訓練。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積累寫作素材。組織各種活動,為學生提供寫作內容。對學生的要求上,承認差別,因材施教。對基礎差的學生鼓勵把句子寫通順,每段能講清一件事,逐步提高要求;對基礎好的學生要講究用詞造句的準確性,運用學到的修辭手法寫好句段,學習謀篇佈局,學習多種形式的開頭、結尾,寫出好文章。在評分標準上,平時採取靈活打分的辦法。對差生寬一點,儘可能打個b,甚至打個a,鼓勵積極性;對優生適當嚴一點,少一點a,多指出一點問題。

對學生的習作要及時批改,及時講評。批改有書面的總批、眉批。總批鼓勵為主,眉批指點學生明白文中詞、句、段中存在的問題,知道修改的方法,把作文中存在問題及時反饋給學生,讓學生自行修改。在書面批改的同時,我尤其堅持面批和集體評講進行反饋。面評和講評從改錯別字到標點符號的使用,從用詞造句到文章的條理中心,進行綜合訓練。每個學生每學期都有面批的機會。集體講評時,選中等習作進行評講。這樣,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收穫,中下等學生通過評講有例可學,中上等學生通過講評,有效地提高修改習作的能力。

第5篇

當前,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着一種現象:國小生不喜歡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臉,提不起興趣,總覺得無話可説。可是,寫不出又不能不寫,無奈就拿起《作文選》搞移花接木,改頭換面。那麼,如何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呢?近年來我們做了一些嘗試,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以下是我在實踐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我在作文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做好寫作前的材料積累,即閲讀積累和觀察積累,它不但是寫作入門的重要前提,還能有效地提高其作文水平。

閲讀積累。我充分利用每週安排的課外閲讀課,指導他們閲讀課外讀物,學生從《兒童文學》、《國小生作文選》、《優秀作文》、《國小生學習報》、《國小生週報》等書刊中,摘錄下好的詞、句,記錄了寫作思路、技巧等。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多看方能博採眾長,才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閲讀積累中,我讓學生把認為比較好的詞語、段落收集記錄下來後,還定期召開閲讀演講會,讓他們説説自己近日來積累了哪些材料。

觀察積累。如到野外遊玩;欣賞公園美景;參加義務勞動;參觀商店、工廠;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觀察一個人的表情,兩個人的對話等。抓住這些有利時機,及時啟發引導學生觀察,從而增強了學生髮現、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學生鍛鍊成為一個小觀察家,並且及時記下來,寫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斷。

首先講明道理,引起興趣。生活離不開作文:如學校要評選“每月一星”,我就在班內開展了評選活動,選出每月一星,然後讓同學們討論他為什麼是“每月一星”?最後我提出一個作文題目:記一名“每月一星”。這樣學生就有話可説了,也覺得寫文章是實際生活的需要,就有了作文的興趣和自覺性。

開展活動,培養興趣。國小生好奇心強,樂於表現自己,因此,經常開展師生共同參加的有關本次習作內容的實踐活動,能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如:在語文園地一我們進行了一次題目為《我的課餘生活》的習作訓練,作文前,我引導學生親自參加了大課間活動。由於這次活動給學生的印象深刻,加上我親臨現場指導,所以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習作,而且多數學生的文章內容具體,重點突出。

嚐到成功的甜頭,激發興趣。教師應及時鼓勵、表揚學生作文中的優點,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對於作文水平較低的學生,更要看到他們的進步,哪怕是點滴進步,比如有一詞用得很恰當,或者一個句子寫得非常生動,也要在改中加以表揚,使他們增強自信心,願意進一步努力。

另外,教師還要注意對高年級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教授。

總之,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老師要因人制宜,採用多種形式,對症下藥,鼓勵學生自己沿着“自然入門(積累)——想寫(興趣)——自由寫(技巧與技能)——成功地寫(創作)”的路線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