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園林實習報告範文3篇 《園林實習報告——探索綠色之美》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95W

園林實習是學生們進一步瞭解園林行業和培養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提供園林實習報告範文,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撰寫實習報告,展示自己在實習中的收穫和成長。

園林實習報告範文3篇 《園林實習報告——探索綠色之美》

第1篇

實習是與今後職業生活最直接聯繫,學生是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將將完成學習到就業過度,因此生產實習是培養技術性人才,實現培養目標重要途徑。它不僅是校內教學延續,而且是校內教學總結。可以説沒有生產實習就沒有完整教育。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最注重理論知識學習前提下,首先要提高生產實習管理質量。生產實習教育教學成功與否,關係到學校興衰及學生就業前途,也間接影響到現代化建設。

通過生產實習,使學生學習和了解花卉栽培與養護管理等知識,培養學生樹立理論聯繫實際工作作風,為後繼專業課學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打下了堅實基矗通過生產實習,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增加感性認知,把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學到從書本學不到專業知識,並獲得本專業國內、為科技發展現狀最新信息,激發學生向實踐學習和探索積極性,為今後學習和將從事技術工作打下堅實基矗

生產實習是與課堂教學完全不同教學方法,在教學計劃中,生產實習是課堂教學補充,生產實習區別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學生領會,而生產實習則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向生產實習學習。通過參觀、討論、分析、作業、考核等多種形式,一方面來鞏固在書本上學到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可獲得在書本上不容瞭解和不易學到生產現場實際知識,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和鍛鍊。

我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蝴蝶蘭種苗及成品花外資企業,公司擁有品種七百餘個,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洲,日本,美國,韓國等,歡迎各界前來洽談!

1.選盆:一般選用素燒陶盆或塑料盆,以多孔盆為好,為便於透氣宜用淺盆,盆高最好小於盆直徑。

2.培養基質選用:蝴蝶蘭為典型附生蘭,它根系發達,栽培基質必須具備疏鬆、通風、透氣性好、耐腐爛特點,根據筆者栽培經驗,北方養蝴蝶蘭宜就地選用松針葉、花生殼、樹皮絲等作為基質。每年必須換盆,如果不及時換盆,盆栽基質腐爛造成緊縮、透氣性差,蘭株長勢嚴重衰退,甚至死亡。

3.換盆時間及方法:蝴蝶蘭換盆最佳時期是春末夏初,温度最好在20℃以上,此時花期剛過,新根開始生長。換盆時,先剪去花莖,將原用營養缽輕輕去掉,用手指將下部舊基質挖出,將乾枯老根,有鏽斑根,斷根剪去,盆底用碎瓦片墊起,用消毒過濕松針葉給盆底先放入一層,把蝴蝶蘭根均勻散開放入盆內,再繼續將松針葉放在蘭株根系處,輕輕壓實,使蘭株站穩。栽植時應注意蘭株根莖部要與盆沿高一致,然後噴水放置室內通風處,這期間不宜施肥,在管理上只需噴水和適當澆水,一個月後就能長出葉芽,再進行正常管理。

蝴蝶蘭主要分佈在熱帶低海拔沿海地區,最適生長栽培温度為白天25℃至28℃,夜間18℃至20℃。蝴蝶蘭對低温十分敏感,長時間處於15℃時則停止生長,温度在15℃以下時根部停止吸收水分,葉片出現壞死黑斑,時間過長葉片開始變黃而脱落。每年在冬前和翌年初春(即採暖期前後)是北方氣候多變時期,室內温度均達不到15℃,這是一年當中最難養護時期,應將蘭株放在室內朝陽處,少澆水,必要時給地面灑水,晚上給蘭株套袋進行保温。

蝴蝶蘭喜濕,但忌積水。在生長期不能缺水,如長時期缺水會使葉片發黃,無法補救。用松針葉栽培蝴蝶蘭不會積水,在澆水時用噴壺噴水,到盆底流出水為止。經常給蘭盆周圍灑水保持空氣濕潤,但注意不要使蘭葉心部積水,尤其冬季夜間禁止將水噴灑到葉片上。

蝴蝶蘭因生長快、生育期長,應採取薄肥勤施。5月份蘭株剛換盆,正處於恢復期不施肥,6月至9月為蘭株生長期,應每週施一次,做到葉面肥和磷酸二氫鉀交替使用,也可用農家肥加水發酵後澆灌肥水,有條件可買蘭花專用肥和“花寶”液體肥稀釋xx倍噴灑葉面和栽培基質上,夏季高温時停止施肥。秋末蘭株生長漸緩,應減少施肥,施肥過多往往造成蘭株過於旺盛,影響花芽形成,致使不能開花。

蝴蝶蘭喜通風,忌悶熱,通風不良易引起爛根、生長不良。冬季氣温低,可在晴天中午短時間通風,風口不要直接吹向蘭株。蝴蝶蘭在自然狀態下附生在密林樹蔭處,形成了喜半陰習性。家庭栽培時,冬季少遮光,春秋季多遮光,夏季陽光強、氣温高,應特別注意遮陰,加強通風。

家庭養蝴蝶蘭因温度和濕度限制,一年只能長出2片至3片葉,葉單生於頂部,花芽長在兩片葉子中間,花芽形成後,温度在18℃至20℃,經3個至4個月養護就可以開花。當花莖抽出後,在花盆中先設臨時支撐,防止花莖倒伏,花莖固定好要分多次進行,以免花莖折斷。當第一個花蕾長大時,花盆擺放方向就不能轉動,否則會造成蝴蝶蘭上各花方向不一致。在盛花期温度應控制在15℃至18℃之間,加強通風和濕度,花期可長達4月之久。

1.葉斑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小斑點,以後發展成近圓形病斑,病斑邊緣有水漬狀黃色圈,界限明顯。防治方法:加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剪除病葉。發病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每10天噴1次,連噴3次。

2.灰黴病:發生在春季低温高濕時,一般在白花花瓣上出現褐色小斑點,嚴重時發生軟腐現象。防治方法:加強通風,降低濕度,立即剪除發病花朵。發病初期用75%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每10天噴1次,連噴2次。

3.褐斑病:發生在夏秋高温多濕天氣,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發病初期葉片出現圓形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成大斑,病斑黑褐色,嚴重時葉片變黑枯萎。防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發病初期用10%寶麗安(多抗黴素)80倍液每半月噴灑1次。

4.介殼蟲:蝴蝶蘭最常見蟲害,多發生在秋冬季,室內通風不暢,乾燥導致介殼蟲危害。防治方法:注意通風,蘭株擺放不宜過密,發現少量時可用軟布擦洗介殼蟲,反覆幾次可根除蟲害。

園林實習報告範文3篇 《園林實習報告——探索綠色之美》 第2張

第2篇

通過實習瞭解公園出入口處、轉彎處、交叉口出的細部處理方法;觀察公園基調樹,各景區主調樹;學習專類園烘托主題的手法,帶狀公園的佈局特點;評價巨型雕塑。

實習從公園最西側開始,一直往東,經過海淀、朝陽兩個區,全長9公里。在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的觀察過程中學習所需的設計知識。

元大都遺址作為北京城市文明發展的見證和實物遺存,是研究北京城址變遷的重要實跡,對於北京市文化歷史的探源與發展有着重要意義。是國家級古建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奧運景觀重點工程之一。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分為海淀和朝陽兩段,全長9公里。是北京城區內最大的帶狀公園,集歷史遺蹟保護、改善生態環境、休閒遊覽於一體,同時這裏擁有北京最大的雕塑羣和避災綠地,最大可疏散20萬人,應急到位。

建成後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綠化覆蓋率達73%,小月河將遺址公園分為南北兩個部分,河南側為土城遺址保護區,北岸為綠化景點建設區。小月河為主體水景區。沿小月河還修建有五個木質遊船碼頭和六座形態各異的跨河小橋,使兩岸不同風格的美景相互連接,巧妙融合。

狹長的帶狀公園之中分成了多處著名景區,其中“薊門煙樹”、“大都建典”、“古垣新韻”、“大都盛典”和“龍澤魚躍”五大節點把朝陽段和海淀段連接起來,從西到東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發展脈絡。

除了這些,公園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小景點,這些小景點分佈合理,從佈局上來講也是絲毫不顯在亂,而且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各個地方都進行了局部處理。就拿“銀波得月”來説吧,由於這裏有一個居住區,所以設了一個小廣場,同時,對水面也是局部加寬,方便居民在這裏遊憩。這裏還不乏郊野風光,水面蘆葦與土城相協調,也十分有野趣。

園路的轉彎處、交叉口處、以及出入口處都是公園組成的重要連接點。人們從這裏進入一個公園,從一個空間向另一個空間進行過渡,所以這些地方的細部處理便成為了一個公園好壞的關鍵點。這些地方在處理上要依靠植物的配置以及小品要素來完成的,同時還要巧妙地運用園林造景的手法。

元大都遺址公園在這些地方所作的細部處理都是十分到位,使人們從一個景區到另一個景區是不顯突兀,使空間的轉換十分自然,同時把各個景區連接成為了一個整體。

由於元大都遺址公園是一個狹長的帶狀公園,全長有九公里,周圍又有很多的居住小區,所以公園的入口十分的多,處理這些入口時的方法也就十分的多。在公園最西端的入口處,有一塊大的景觀石,石頭上註明了公園的名稱“元土城公園”。入口並不像許多公園一樣,在門前做出一個尺度很大的小廣場,這裏只有一個很小的開敞空間,這可能與帶狀公園有關吧。公園門前所種植的高大樹木是人們很自然的從喧鬧的城市當中過渡到了安靜的空間當中。大門裏面有一片開敞空間,在這裏有老年人活動。大門旁邊的椅子設計得很巧妙,椅子的位置正好在陽光透過大樹所能照射到的位置,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特性。門口處還作了障景的處理,一大片樹叢遮擋住了公園的第一個景區“薊草紛飛”,當人們穿過幽靜的小路後便看到了公園美景,給人以柳暗花明的意境。

公園許多其它入口的處理上都採用了同一方式,那就是對稱式的處理。許多的入口都是由台階的,在台階的兩側一般都會種有黃楊籬,這樣便很自然的從台階過渡到了綠地中的植物當中,同時與大門形成了對景。而且台階兩側的植物基本上是對稱式的排列,突出了元土城這個歷史的主題。還有些地方運用了一排黃櫨放在出口處進行過渡,正直秋季,黃櫨的葉子十分好看,人們進入公園後立刻變得心情舒爽。

公園的轉彎處和交叉口處的處理我也進行了觀察,樹林層以及小景觀進行處理是最常見的。其中有一個地方用了兩片樹林層,它們之間形成對景,這種佈置是滿足現代人生活形式的表現,又不失元土城公園的特色。運用小景觀來過渡空間的地方也是十分多的,由於這裏有一條河貫穿整個公園,所以橋的運用就多了起來,“水關新意”既是一個景點又是一個過渡空間,水面上有一個小橋,道路上做成了汗水的形式,把水、橋、路巧妙地聯繫在一起,真的是很有新意。

在這些關鍵點上,障景的處理也是很多的,例如用小土坡作障景,土坡上種植着油松等樹,還有很多的景觀石,同時以後面的建築作為背景。還有對景的處理就更多了。造景手法的運用使得這些地方的細部處理更加靈活多樣。

元大都遺址公園作為北京最大的帶狀公園,其運用的植物造景也是十分合理。公園整體基調以綠色為主,基調樹為白皮松、油松等常綠喬木。它們分佈在公園的各個景區,反映了全園的綠化基調。

全園不僅擁有其自身的基調樹而且各個景區之中也有它本身的主調樹,不僅反映了各景區的各自特點,也突出了四季的變化。

“薊草紛飛”位於整個公園的最西端,是全園的起點,這裏主要突出的是春季風光,也正是一年的起點。這裏有金銀木、油松、水杉、榆樹、碧桃等,其中沙地柏、迎春和黃楊球很巧妙地與突破地形相結合,突出了坡上的亭子。

“紫薇入畫”是以紫薇為主的一處植物造景,這裏突出的是夏景。在水邊種有耐水生植物,平枝荀子、月季、白蠟、檜柏、碧桃等把景觀烘托得淋漓盡致,使得主景紫薇自然的進入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鞍韁盛世”主要突出的是一片秋景,現在正直秋季,所以秋景正好展現在我們面前,紫葉李的紫色和元寶楓的紅色形成了美麗的彩色世界,甚是好看。在這旁邊還有水生鳶尾和荷花相襯托,更富自然野趣。

“海棠花溪”位於熊貓環島東側,經整理修繕和提高而保留下來,景區內種植了西府海棠、貼梗海棠、金星海棠、垂絲海棠等諸多品種的海棠樹近20xx株,是城區內最大的海棠林。“龍澤魚躍”在整個公園最東端,是龍頭位置。這是一片濕地園,面積達17000多平方米,是城區內面積最大的人工濕地,種有千屈菜、睡蓮、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遊人置身其中,可感受到郊野風光的自然情趣。

在公園中還有許多反映元土城的對稱小景觀,在這些景觀旁邊對稱的種植着多種植物,多以秋色為主,如黃櫨、元寶楓、美人蕉、紫葉李、銀杏等,還有西服海棠、油松、圓柏等植物的襯托。

專類園及雕塑羣元大都遺址公園,顧名思義是以歷史為魂,是將元代歷史風貌於現代風采巧妙完美的結合起來的公園。全園的建設都是圍繞着元朝的這個歷史主題。這裏原本就是元朝忽必烈建城時所留下的遺址,所以設計者可以很好的結合土城進行設計來烘托主題。在原有的土城基礎上,設計師們很好的利用了植物造景、小景觀以及大的雕塑羣來烘托了專類園的主題。河邊的蘆葦,道路轉角處的樹林層對景多很好的與元朝的歷史相協調。還有就是下景觀的設置。園中有許許多多的小景觀,如銅錢、大炮、弓箭、車輪、瓷器等都很好的再現了元朝的經濟、軍事以及文化特色。就連小小的園林要素當中也不缺乏歷史的表現,座椅用用車輪的形式表現,小橋用古建築的形式修築表現出了建設者對公園精心設計。

雕塑羣的運用更好的突出了元代的主題。兩個一級景點“大都建典”和“大元盛世”分別是兩個大型雕塑羣,用這來烘托元朝歷史的主是再好不過了。花崗巖製造的雕塑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雕塑的內容突出了元朝時帝國的氣魄,也是人們看到了元朝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雕塑採用花崗巖製作是由於花崗巖的質樸特性,也是與土城相協調的一種表現。整個雕塑羣做工精美,氣勢宏偉,而且鮮明的突出了公園的歷史主題,使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成為了一座構思精巧、名副其實的大型“露天博物館”。

通過對元大都遺址公園的實習,我很好的瞭解了帶狀公園的佈局思路,同時學習到了做專類園時因該注意的問題。我還看到了一些理論知識是如何在實際中運用的,如視距與景觀的倍數關係等。這都為我今後的工作學習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第3篇

園林是一門藝術,園林是一門美學,園林更是自然再現。作為一名園林專業學生,我更是深愛着園林。帶着興趣,我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園林,園林靈感大多來自於自然和文化。好設計離不開平時細心觀察和體會。認識實習,是很有必要很有意義。我題目取名為“嗅園”,重在體現“嗅”字。嗅園歷史文化、嗅園設計理念、嗅園設計手法、嗅園空間感受、嗅園藝術美、嗅園色彩美?

南昌城市規劃展示館,它美和意義不僅僅是建築設計形式和室內空間設計。我認為對於學園林人來講它美在於功能上。為什麼説是在功能上呢?簡而言之它靈魂是像參觀學習者,展示南昌規劃、歷史文化、以及城市發展。所有設計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

一樓整個空間,用玻璃代替一般地板,在不大空間裏,達到了展示南昌整體規劃模型。模型做精巧而又真實。這也是對人類智慧和才能肯定。

二樓詳細展示南昌各個地方、景點規劃設計圖,也就是整個樓核心部分。包括公共設施規劃圖、近期規劃建設圖、綠地規劃圖、交通規劃圖、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圖、各湖周邊規劃圖、以及各個景點鳥瞰圖。琳琅滿目圖讓我感到很震撼。圖原來可以做如此真實,如此美,如此細心。

我們作為一名園林專業學生,畫圖是必不可少。但又有多少人能夠把細節體現在自己作品中呢。比如很不起眼指北針。園林需要把握細節,需要追求完美信念,以及鍥而不捨毅力,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優秀設計之作品。

這裏效果圖處理相當完美和真實。從好設計作品中吸收精華,也是學設計一個快捷方法。比如對入口設計手法,對轉角處理等等。

城市規劃是對歷史傳承、現實體味、對未來憧憬。眺望20xx年南昌,應該是一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文化和諧、人與都市和諧名城

有人説觀秋水一定要晚上才能看得到這裏美景,是目前全國最大音樂噴泉羣,這裏晚上噴泉、音樂、觀光成為南昌一道風景線。對於學園林人來説,不僅僅要晚上來欣賞秋水,更要白天來這裏觀察學習其設計精髓。為什麼這麼講呢,晚上來觀看噴泉人比較多,整個廣場氣氛比較熱鬧,很難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嗅其精髓。白天相對來説整個廣場人比較少,更利於我們調查學習,也可以充分發揮我們想象力。在白天體會那種人羣雲集熱鬧場面。今後在設計也會把握一種空間感和功能感。

廣場總體平面為月牙形,依江而立,是典型帶狀綠地。廣場有一個主入口,兩個次入口。兩個次入口分別採用台階水鎮和緩坡樹池方法。主入口則重點在於體現大氣。同時入口前都留有足夠人流集散地。用不同設計方式,是整個廣場在形式上比較多樣,賦予變化。也達到了功能上目。

植物配景方面也充分體現了在相同中尋找變化,高大喬木與灌木相結合,

在鋪裝上,賦予變化,色彩搭配合理。通過觀察、測量對鋪裝材質、色彩、尺寸有了很感性認識。設計就是在平時生活中不斷地積累素材。

臨近水面一側設有設有十二個親臨水面入口,周邊設有一排園燈。在園燈上在入口處兩個園燈比起其他園燈要矮,同時每個入口前鋪裝有十二生肖浮雕,達到一種變化美感,同時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從這裏可以到水邊。至於為何要用十二生肖浮雕,我猜設計者是想展示一種文化理念,十二生肖可以代表人生,代表時間,代表秋水廣場歷史。

同時與江南名樓騰王閣隔江相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詩句,這樣地理環境,更加升華了秋水廣場歷史文化意義。

在廣場附近還設着了很多服務性設施,包括攝影、飯店、遊樂、廁所等等,大大方便了遊客。

贛文化長廊長廊共分:開篇、先哲崇光、青銅時代、文學巨人、藝術巔峯、儺廣場、大道清風等十個景點。其中,有大型石雕、銅雕、小品、石碑、園林、樓台亭閣、景觀花壇、景觀眺台以及噴泉瀑布等。所有設計理念和風格都來自於歷史文化,步移景異正是贛文化長廊寫照。歷史文化是這裏設計靈魂,每一個景點設計,經過了精心佈局,巧妙過度。所有景點都向世人展示了贛文化風采、挖掘贛文化風貌、提升贛文化內涵.區區千米長廊卻記載着文章節義之邦絢爛文明和歷史。

歷史有時候就如白駒過隙,滄海桑田過後今天,後人把他們才情豪義銘刻在長廊之中,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曾鞏,王安石,書詩泰斗之黃庭堅,理學大師之陸九淵,朱熹,戲曲巨匠湯顯祖

文化繁榮,離不開教育,只要看看介紹白鹿洞、白鷺洲、鵝湖、豫章四大書院幾塊石碑,和刻着密密麻麻名字狀元榜碑,相對於整個悠久江西教育史來講雖然稍顯不足,但卻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