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第十二課觀後感11篇 《觸動內心的第十二課》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6W

《第十二課觀後感》是一篇有關教育與成長的文章,引人深思。通過作者生動的敍述和深入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對於個體和社會的重要意義。文章明確了培養學生責任感和創造力的重要性,並呼籲更加註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篇文章不僅是對教育的思考,也是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思考。

第十二課觀後感11篇 《觸動內心的第十二課》

第1篇

一個年輕的生命,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攻堅戰的防控第一線因過度勞累而猝死,我們不能不為他惋惜與心痛。他叫宋英傑,是湖南省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衞生院藥劑組副組長,他出生於1992年,他正值青春年華,是人生的黃金期。他因公殉職,死的偉大。因為,他是為人民利益犧牲,我們應當向他致哀。

據中國青年網2020年2月4日報道,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衞生院藥劑組副組長宋英傑,在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工作中因多日連續超負荷工作,勞累過度。宋英傑從大年七年級起加入高速路口排查團隊堅持值班,並獨自負責衞生院倉庫醫療物資分發,連續十天九夜奮鬥在防控一線。“我年輕,我扛得住,這些事情讓我來”,成了他的口頭禪。3日零點值班結束交接完班後回到宿舍,因過度勞累引發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職。

全國人民應當永世不忘宋英傑這個名字。因為,他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攻堅戰中沒有貪生怕死;因為,他堅守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第一線,沒有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那麼嬌貴,而是捨生忘死,毫不猶豫把自己年輕的生命獻給了黨和人民;因為,正是由於他忘我兢兢業業的工作,才能讓更多百姓安全度過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感染期。為保護羣眾生命安全,宋英傑死得其所,説明他已經把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種子根植於人民的土地上,説明這顆種子已經在人民中間生根發芽和開花結果。而且,正是由於碩果累累,讓他更加感到責任重大,為人民服務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止。

一個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第一線捨生忘死的人,他才能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才能用自己的生命托起百姓心中的太陽,他才能在黨和人民之間架起一座心心相印的橋樑,他才能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所以,當他挑起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攻堅戰這個千斤重擔的時候,他始終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因為,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責任,疫情就是命令。

雖然宋英傑僅僅是一個副組長,是個芝麻官。但是,他卻覺得這個副組長的責任比千斤重擔都重要。只有毫不猶豫和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攻堅戰的歷史重任,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教育培養,才能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信任與重託,才能不給自己和90後的這個羣體丟臉;只有在關鍵時期經得起黨和人民的考驗,才能無愧於醫務工作者這一崇高職業;只有把不忘初心和牢記使命轉化為實際行動,才能產生為人民服務的動力。

宋英傑匆匆走了,我們必須向他默哀,為他送行;宋英傑匆匆走了,當地黨和政府要關心和照顧好他的父母和其他親人,宋英傑匆匆走了,我們要學習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敢於擔當和顧全大局的精神,不能讓這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民英雄在天堂留下。

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因為有了他們,日常的保潔消毒、治安巡邏、配送分發盒飯等工作才得以有序運轉。他們,便是共有400餘人的雷神山醫院物業團隊。

2月16日,作為有着11年臨牀護理經驗的武漢地產集團物業公司業務骨幹楊玲得知雷神山醫院icu病房正式啟用後,主動請纓:“我有經驗,icu病房我不進誰進!”

在她的帶領下,物業團隊4名成員承擔起2間icu病房和護士站等區域的保潔工作,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除了正常保潔,楊玲還要負責1間icu病房裏儀器設備、病牀的消毒殺菌工作。“每個患者病牀旁都有一個1.2米高的大號垃圾桶,平均一天要清運30多袋醫療垃圾。”楊玲説。

疫情發生前,陳偉偉是一名專職網約車司機。1月27日晚上11點,看到朋友圈裏招募雷神山醫院物業人員的消息,他打了一個諮詢電話,兩天之後就報上了名。“就如當初選擇當兵一樣,我想做點有意義的事情。”自2月2日進駐雷神山醫院,陳偉偉和30名組員便負責32個病區的醫療垃圾轉運工作。

剛到雷神山醫院,陳偉偉和同伴每天要負責100袋垃圾的清運。隨着收治患者人數增加,這個數字不斷攀升,600袋、1000袋……任務最重的一天,陳偉偉凌晨3點半才下班,回宿舍只睡了3個多小時又繼續工作。

“陳偉偉快來收垃圾,a16病區垃圾堆滿了。”微信工作羣裏的消息幾乎沒斷過。作為組長,不管誰呼叫,陳偉偉都第一時間回覆並趕到。“誰都怕病毒,但不能因為怕就不處理,我願意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

雷神山醫院的物業管家、黨員李炫汐已經堅守崗位一個多月。1993年出生的李炫汐,負責雷神山醫院的設備維修、生活物資採購等工作。剛開始,醫院2天之內有12個病區開放,各病區護士長對物業工作的要求不盡相同。李炫汐按照各病區的要求協調跟進,每天都要接120多個電話。

為了制定精準的物業工作流程,李炫汐一次又一次進入隔離區病房和垃圾轉運隊,測算每個人的任務量。李炫汐説,“危險的確是有的,可武漢養育了我,這個時候我要回報這個英雄的城市。”

“好險!老人平安無事。”給醫院打完隨訪電話,武漢市江漢區社會福利院支援醫師陳西良長舒了一口氣。3月12日下午,例行查房行將結束,護理員突然發現一名老年患者的神色不對勁,口齒不清,口水不住地往下流。

“可能是腦梗!”結合平時的健康檔案,陳西良馬上判斷病情,示意一旁的護理員迅速聯繫轉院,“還好比較及時,目前患者的病情已經穩定下來了。”

在江漢區社會福利院,來自安徽的26名醫護人員和兩名後勤保障人員組成的養老服務志願隊,為64名高齡老人提供了暖心的抗疫援助。

“老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羣,養老院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部位。”安徽養老服務隊行政領隊曹增皊介紹,在這個容納800多人的大型福利院裏,入住率達到98%,且以高齡老人為主。

形勢嚴峻,任務艱鉅。2月23日,安徽省民政廳緊急組建一支養老服務隊奔赴武漢對口支援江漢區社會福利院,最大限度遏制疫情擴散,補充養老服務力量。以曹增皊為領隊的一支隊伍臨危受命,成為這棟老年公寓的守護者。

對護理員來説,照護老人是一項常規工作。但疫情期間,每次照護都變成了考驗。

“接管院區的3層自理區,共居住着64名老人,最大的已96歲,最小的也有80歲,其中80%以上的老人患有高血壓、腦梗塞、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疾病,護理起來難度較大。”陳西良説,更重要的是,由於歲數較大,不少老人的自我防控意識和防控能力相對薄弱,也給護理工作帶來不小挑戰。

放下行囊,服務隊便開始分組排班,分階段接管。“先按照防控要求和培訓內容,設立4個不同等級的活動區域,並將防護物資發放到位,以便能有序開展工作。”曹增皊説,隨後為所有老人建立健康檔案,開展醫學觀察,動態監測老人身體狀況,使護理服務規範有序,“服務隊目前正在督促院方制定後續疫情防控的具體方案,協助他們進行人員培訓,提高院區自身的防護和服務能力。”

對老人而言,除了做好防控,還要悉心關愛。在過去的近一個月裏,每名隊員都千方百計呵護老人。

“我們初來乍到,又套着一身防護服,老人們看到我們難免緊張。”初入院區,護理員劉雨婷拿起簽字筆,在外層的隔離衣背後大大地寫上“爺爺奶奶,我愛你們”。“這樣我哪怕轉身,他們也不會有距離感。”劉雨婷説。

前幾天,上午值班快結束時,一位老人老遠喊住了陳西良,請他幫忙穿針引線。“當時戴着防護眼罩和兩層手套,手指僵直,眼罩還不住地起霧,本來兩分鐘的事兒足足用了20分鐘才穿進去。”陳西良説,“穿好時,老人開心得像個孩子,不停跟我説謝謝。那一刻,我意識到老人最需要的還是關愛,自己的服務一定要做得細之又細。”

為老人的健康保駕護航的同時,隊員們也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温情時刻。

“為所有老人測完體温,再做完樓道消毒,累得靠在椅子上睡着了。”陳西良記得,沒過多久,一位老人拿了一杯酸奶過來給我喝,“當時戴着口罩不能進食,但心裏湧上一股感動,感覺老人像是自己的親人。”

如今,在這支隊伍的精心照護下,江漢區社會福利院織起了一張又嚴又細的疫情防控網,愛的暖流汩汩湧動。“前兩天,第四次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了,全部陰性,老人們的身體狀況也都挺好。”曹增皊説。

3月16日,我們來認識國家衞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杜斌。從來到武漢的那天起,他就奔波在各大收治重症患者的醫院之間,對他來説,指導救治最好的方式就是離患者再近一些。

這是位於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9樓的一間普通的會議室,來自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感染科、重症醫學科等領域的國內頂尖級專家團隊正在緊急會診。杜斌,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症醫學科主任。從1月中旬接到任務,加入由鍾南山院士擔任組長的國家高級別專家組,杜斌已經紮在抗疫最前線50多天,他奔波在武漢所有接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醫院之間,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巡查5家醫院的icu病房。數據顯示,在疫情暴發最初的一個多月時間,重症患者從發病到住院平均需要9.84天,很多患者病情的發展速度讓大家措手不及。爭分奪秒完善診療措施,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這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錨定目標,也是國家醫療救援隊的核心使命。

在杜斌的心裏,指導大家救治最好的方式就是帶頭守在牀旁、守在患者身邊。情況緊急時,給病人氣管插管、吸痰,杜斌都自己上。

記者拍攝的這天晚上,來自意大利、法國等幾個國家的同行要和他預約同時在線交流探討疫情相關情況。一個多小時的跨洋連線,從疾控到治療,外國同行的問題具體到病人臨牀的診斷細節,他們希望能從中國辦法中獲得更多更充分的借鑑。隨着治癒率的提升、病亡率的下降,中國也在為全球防疫、抗疫爭取寶貴的時間。

第十二課觀後感11篇 《觸動內心的第十二課》 第2張

第2篇

近日,新型肺炎疫情每日增長的確診人數和,牽動着億萬中國人民的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級黨委(黨組)、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阻擊戰”不單是一道如何防控疫情,保障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必答題,更是一套加強組織領導、嚴明工作作風、維護社會安定有序的綜合性試卷。

聚焦黨建,加強基層組織領導,以黨建引領戰“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抗擊疫情是當前壓倒一切的重要任務,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級黨組織是黨的工作基礎,抗擊疫情需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在這場阻擊戰中每個黨組織都是一個堡壘,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要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飄揚。要壓實壓緊責任,運用各級黨組織工作優勢,把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基層黨組織要堅決站在防控疫情鬥爭一線,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黨員幹部要在黨組織引領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找準站位、立足崗位,衝鋒在前,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聚焦作風,嚴明幹部工作紀律,以實績識別幹部。“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戰“疫”既是一塊“磨刀石”,歷練了黨員幹部的能力,也是一塊“試金石”,檢驗出了幹部的工作作風。疫情防控開始以來,全國各地出現了許多感人肺腑的事蹟和表現突出的工作人員。但同時,多地紀檢部門也密集通報問責了作風不實、履職不力和嚴重失職的黨員幹部。例如,武漢市防疫應急物資儲備倉庫違規發放口罩問題、湖北紅十字會有關領導和幹部失職失責事件,還有黃岡“一問三不知”的衞健委主任等,都是工作作風不實、不硬的典型表現。還有近期基層幹部吐槽“走訪花了6小時,填表卻要2小時”的形式主義抗疫,都是當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大敵。疫情當前,中組部明確指出對於紀律意識淡化、工作作風不嚴不實、行動虛化弱化、推諉扯皮以及觸碰法紀“紅線”的幹部要堅決嚴肅問責處理。打硬仗必須要有硬作風,廣大黨員幹部要強化領頭雁、頂樑柱的角色意識,加強作風建設,嚴肅工作紀律,勇挑重擔、敢於作為,以過硬的工作作風和鐵的紀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聚焦民生,解決百姓生活困難,以民生穩定“民心”。“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考慮到病毒傳播的特點和速度,為儘快打贏疫情阻擊戰,老百姓紛紛自覺居家隔離,“宅”在家裏過春節。各級黨委和政府在集中精力嚴格防控疫情時,依然要記着守護老百姓的“菜籃子”,儘可能降低疫情對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要切實考慮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證基本生活物資,尤其是糧油米麪肉及蔬菜的供應,讓人民羣眾安心、放心、暖心地“宅”在家裏防控疫情。同時,廣大黨員幹部在疫情工作中要切實做到隔離不割愛,及時掌握村社區每户老百姓的家庭基本情況,在隔離期間,對於空巢老人、殘障人士、留守兒童及其他生活有困難的家庭根據實際需要及時給予幫助。要主動深入基層一線,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穩民心,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民生”難題,打贏抗擊疫情的硬仗。

“時代是出題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閲卷人”,70年來中華民族風雨兼程、披荊斬棘、砥礪奮進,答出了一份又一份優秀的答卷,相信這次我們必將不負眾望,答好這份阻擊疫情的“綜合卷”,向人民和歷史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目前,湖北武漢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已經不到900人,在武漢市肺科醫院的icu病房,重症監護室主任胡明帶領醫護人員和各地前來支援的醫療團隊一起,齊心協力,全力救治每一位危重症患者。

晚上12點多,武漢市肺科醫院icu主任胡明正在夜間查房。他仔細檢查每一位病人的各項參數變化。這位近50歲的患者已經用了快30天的ecmo,每個細節都將決定救治的走向。

為了更好地救治危重症患者,武漢市肺科醫院原本兩個獨立的icu病區最近剛剛打通,並根據病人情況進行了危重區、過渡區和康復區的功能劃分。胡明負責的病牀從10張變成了20張。

在危重症患者康復區,這位患者是胡明他們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以來救治時間最長的一位,已經滿70天了。如今,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患者的病情正在一天天好轉。

在icu病房,胡明已經堅守了兩個多月了,晚上就住在病房隔壁的值班室裏。每次搶救,作為科室主任的他總是衝在最前面。2月下旬,胡明光榮地成為武漢市肺科醫院首批火線入黨的五名黨員之一。

隨着危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定點醫院集中,武漢肺科醫院icu轉入了更多的危重患者,16名患者中有5個人上了ecmo。從最初30名本院醫護人員的堅守,到現在內蒙古、安徽、浙江、江蘇、北京等多地近兩百名醫護人員的進駐,大家齊心協力對每一位危重患者進行救治,與死神進行較量。

“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阻控疫情的打贏優勢,黨員要衝到第一線去!”在全縣上下凝聚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中,縣人民醫院總支積極響應縣委的號召,院總支書記邱源忠、院長__帶領全院200多名共產黨員想在前、衝在前、幹在前,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作為三級醫院,__縣人民醫院這次共有100多名醫生、80多名護士主動報名請戰、申請馳援武漢。馳援武漢醫療隊的12名醫護人員中有3名共產黨員。隊長__是縣人民醫院外科支部書記。醫療隊中最小的隊員__只有20歲。

在疫情面前,人民醫院各黨支部的表現一樣出色。外科支部書記__帶隊支援武漢,內科黨支部書記___則帶隊守護家鄉。

疫情就是命令,黨員就是先鋒!大內科系統醫務人員個個心急如焚,摩拳擦掌,在內科支部書記___的帶領下,成立了志願者隊伍,支部黨員主動請纓加入醫院防控感染的第一梯隊,紛紛堅守在隔離病區主戰場,忙碌在發熱門診、120急診第一線。

人民醫院內科支部共有黨員43名,大疫當前,每個黨員報名請願要求參戰,在這場防疫戰中湧現出一個個堅守的故事,令人感動!令人敬佩!

在醫院成立志願者隊伍時,___所在內科支部的醫務部__、__蘇燕等率先報名參加,其他黨員紛紛響應!

大年三十除夕夜,醫務部__主動穿上隔離衣,義不容辭走上發熱門診崗位。大年夜,萬家燈火之時,她穿着厚重的裝備,不方便上廁所,她連喝水都儘量忍着,更不用説吃飯。她説,“堅持下來,就可以少浪費一套隔離服,可以把更多的裝備送到武漢一線”。就是這樣一個好黨員,不但衝鋒在前,而且一切為患者健康着想,一切為人民利益着想。

大年七年級,武漢疫情繼續,__疫情報警,醫院決定成立發熱醫學觀察區,內科支部書記神經二區科主任___主動請戰,要求調換科室,專門到最危險的抗疫一線,並擔任發熱觀察區負責人,他還迅速帶領原科室一批優秀醫師和黨員組建了醫療團隊。別人問他:“怎麼會是你去發熱觀察區?”他回答説:“大疫面前,人人有責!我愛我的親朋好友,我愛我的老婆、孩子,我愛我的祖國,我願意為我愛的付出我的愛,更何況自己是黨員,而且是黨支部書記!更應該付出一切!”多麼純粹的答案,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發熱觀察區從七年級就將工作開展起來了,同時他開始了隔離上班狀態。

大年初四,內科支部黨員___剛值完__醫院大年三十的夜班,立即向帶教老師遞交了防控疫情請戰書,有人問他,“你在__醫院進修,完全可以不回去啊?還參加抗疫?”他回答説:“__需要我,我是臨牀一線青年醫師,又是一名黨員,這個時候我們黨員不衝上去,誰上去!”___得到帶教老師的支持,匆匆回到宿舍顧不上洗臉,打理幾件衣物,登上了最早一班從__到__的高鐵。經過主動專業技術及防護培訓後,初四凌晨2點已經在發熱門診站崗。這是一個多麼勇敢,多麼擔責的好黨員!

在疫情面前,黨員們表現了自己的擔當,家屬也不落人後,同樣表現出了驚人的擔當精神。

“我非常理解老公的決定,唯有默默支持。他在隔離區工作,我會照顧好家裏。”縣人民醫院內科支部書記、副主任醫師___,帶頭主動向組織要求留守感染病區,是妻子又是同行的__全力支持,“17年前他就參加了抗擊非典,戰役結束後還隔離了一段時間,也是我一個人照顧家裏。那一次我們扛了過來,相信這一次我們也一定會贏得勝利!”

“我老公__是一名呼吸內科醫生,平時工作認真負責,這次第一時間主動向院領導請戰,我為老公能參加這次抗擊病毒的戰役感到自豪和榮幸。”馳援武漢的醫生__的妻子_蒂在座談中動情地説。雖然自己和家人有諸多不捨,但有義務和責任支持__,而自己最好的支持,就是照顧好家裏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和兩個年幼的孩子,讓__全力以赴安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她對丈夫和戰友一行寄語,“祖國和親人是你們最堅強的後盾,我堅信你們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凱旋歸來!你們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平安歸來!老公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__縣內科支部向來是一個先進基層黨組織,強烈要求奔赴武漢支援的內科支部呼吸科主治醫師__,感染區高危一線的__、__,門急診的___、__、__,icu的___等等,無不發揮着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這一個個鮮活的人和事,感動了無數的同事、朋友,人民醫院形成了一個人人為抗疫做貢獻想赴前線的好氛圍!內科支部把疫情防控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在此次防疫戰中充分發揮了黨支部戰鬥堡壘的作用。

誰曾想,我們口中那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年是這樣開始的:肺炎在一夕之間席捲整個武漢,再至整個中國,也是因此,若干“戰士”奮戰一線。去年12月1日,中國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出現,在疏於防範的情況下,該病毒迅速擴散至整個武漢,進而是整個中國。慶幸的是,國家立即採取行動:迅速封城、十二天建成小湯山、各黨員嚴格執行任務,使得疫情得到控制。前幾天看見了這樣一句話:當天空漸暗,星星就會發亮。據統計,全國總人口中國共產黨員佔比6.4%,而戰“疫”犧牲人員中國共產黨黨員佔比卻超過了67%。他們中,有的疲憊到倒在病牀前、有的染病而英年早逝。面對惡疾,他們未曾有絲毫怯意,相反,他們遠離親人,義無反顧的踏上戰“疫”一線,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一呼百應,不管前路如何。

當然,各界愛心人士也蜜蜂般蜂擁而至。大至傾其所有,小至幾箱口罩、牛奶。常年四處行好事的韓紅捐出了她所有身家、各機構自行組織錢財及物品的捐贈,就連身處險境的日本也捐了不少口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所描述的該是這樣吧,面對困難,我們更該堅持黨的領導,聽從黨的指揮,對當下有耐心,對未來有信心。

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手持手術刀,身披白大褂,為了更好的抗擊疾病,女性舍了青絲,他們全天24小時輪流值班,一天堅持20多個小時戴口罩,已經持續了3個多月了,即使滿臉血印,他們也無怨無悔,這就是白衣天使,中國的醫護人員。他們也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但國家有難,他們義無反顧的奮戰一線。這就是中國醫者。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説得便是這般吧。

“停課不停學”也紮實進行,為人師者,早已為學子做好榜樣:網課進行的井井有條,更有甚者,老師親自走上七尺講台。他們蠟燭般的奉獻,只為照亮學子前行。這就是中國教師。

一鯨落,萬物生。一頭鯨將死時,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慢慢死去,同時,它的屍體將供養這片海域的生命長達百年,科學家將這一過程稱作鯨落。而今無數鯨一般的人湧出“水面”,他們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深深地致敬,同時,我們更該像他們那般,擁有無私奉獻,勇於奉獻的精神。

這就是中國的樣子,你什麼樣,中國就什麼樣。讓14億人都成為你的樣子,我們就能在春暖花開之時,看到你脱下防護服、揭開口罩露出燦爛的笑容。

“願春早來, 花枝春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我們經歷過無數次的嚴寒,每一次,也都迎來了春天。我相信這次也一定會。

第3篇

“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定必勝信念,咬緊牙關,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習總書記在2月23日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提醒我們疫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遠,然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作為黨員幹部在這個特殊時期,要增強必勝、責任、仁愛、謹慎“四顆心”。

以必勝之心樹信念。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考驗黨員幹部、廣大羣眾心理承受能力的戰爭,要取得最終的勝利,首要就是樹立必勝的信念。從戰“疫”打響那一刻,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研製成功快速檢測試劑盒,330多支醫療隊、41600多名醫護人員星夜馳援等等,都在宣告着疫情防控的一個個勝利。黨員幹部更要當好“火車頭”、“領頭羊”,堅決樹立必勝之心,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保證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奮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以責任之心勇擔當。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疫情的一線上面少不了黨員幹部的身影,黨員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更要以身作則,堅守崗位、靠前指揮,要以強烈的擔當精神,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作用,絕不能消極應付、臨危退縮。

以仁愛之心思為民。仁愛者,人恆愛之。黨員幹部的仁愛之心,就是對人民羣眾的真摯大愛。仁愛之心充斥心中,捨我其誰、殺身成仁的勇氣也就油然而生。戰“疫”至今,挺身在一線,面對生死考驗,面臨艱難險阻,犧牲倒下的“戰士”無一不是衝鋒在前的勇士,他們以生命築防線,在崗位上殫精竭慮,展現捨我其誰的仁者大愛。正是這些人捨生忘死、力挽狂瀾,才為阻止疫情蔓延、降低疫情損失贏得了時間、創造了空間。

以謹慎之心思憂患。總書記強調,“對風險因素要有底線思維,對解決問題要一抓到底,一時一刻不放鬆,一絲一毫不馬虎,直至取得最後勝利”。兩年前的講話中,習總書記就提出了“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對照當前的疫情防控重任,“謹慎之心”的分量可想而知。黨員幹部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鋭,既要高度警惕和防範自己所負責領域內的重大風險,也要密切關注全局性重大風險,第一時間提出意見和建議,以謹慎之心迎難而上。

第4篇

近日,習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對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青年給予充分肯定和勉勵鼓舞。在全國4萬名援鄂醫務人員中,“90後”佔了三分之一,不少年輕黨員更是衝鋒在前,勇挑重擔,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新時代青年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奉獻與價值。

關鍵時刻“站得出”。疫情發生後,各地紛紛響應號召組建醫療隊支援湖北,其中湧現出了不少不畏艱險、主動請纓奔赴一線的年輕黨員。“我是黨員嘛,而且我年輕,抵抗力好”——宜昌市一名女護士生怕家人擔心,沒和家人商量,悄悄報名上前線。“先斬後奏”“逆行”似乎很符合“90後”敢想敢做的行事風格,但這背後藴含着的更是年輕一輩有理想、有擔當,不怕苦、不怕累,以及作為一名黨員勇於為人民羣眾挺身而出的奉獻精神。1996年出生的汶川姑娘佘沙心懷感恩2次請戰出征湖北,因救命情種下白衣夢的醫生王冰與13年前的恩人成了一線“戰友”,“這一次換我們90後來保護大家”……行源於心,力源於志。知恩圖報,盡己所能回饋社會,是每一名年輕人應厚植的美德,更是年輕黨員應經常淬鍊的初心使命。

艱難困苦“受得住”。相比於上一輩,大多數“90後”成長的環境確實有很大改善,一些人難免擔心年輕人沒吃過什麼苦,經不起風浪敲打。但是,此次戰“疫”證明了“90後”也是吃得了苦的。多少一線人員防護服一穿就是十幾個小時,期間不吃不喝還承擔着緊張忙碌的救治、護理工作,一天下來,臉上早已被護目鏡和口罩勒出深深的血印子,貼身衣物早已濕透……儘管如此,曾幾何時被貼上“嬌生慣養”標籤的“90後”沒有一句怨言,不僅用自信和笑臉感染身邊人,在走廊和防護服上作畫鼓勁加油,帶領患者在醫院跳起了廣場舞,耐心安撫情緒不佳的患者,卻默默將對家人的思念和委屈深埋於內心深處。這一“戰”讓更多年輕人學會獨立,學會擔當,學會理解與包容。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苦難催人成長,更能激發青年積極向上的力量,適時讓年輕黨員到服務羣眾最前沿、改革發展第一線、重大斗爭主戰場經受磨練,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長。

危急關頭“扛得起”。多少身材嬌小的女護士變身“大力士”“鋼鐵俠”,抑或左右手各抓起幾大袋半人高的垃圾穿過好幾個區域投放到指定點,或是踉蹌着背起40斤消毒水給89間房仔細消毒;和病毒“面對面”近距離接觸,高峯期一天採集數百份咽拭子樣本;冒着被感染的風險,連續多天轉運430多噸醫療廢水……一個個令人起敬動容的生動例子印證了年輕的身軀裏也飽含着大大的能量,略顯青春稚嫩的臉上也有闖關克難的堅毅目光,柔嫩的肩膀也能扛得起“天降大任”。之所以能擔負起重任,不僅離不開堅定理想信念的支撐,更源於過硬的素質和本領。因此,作為年輕黨員,必須堅持系統學習和實踐鍛鍊,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斷錘鍊,打牢參與急難險重任務的基礎,既要着力增強綜合能力和適應能力,也要熟練掌握自己從事領域的專業知識,專業知識越紮實,對本職工作的政策業務越熟悉,應對挑戰、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

第5篇

2020!2020!這個數字是一個圓滿的數字,惹人喜愛,但2020年的春節並不圓滿,因為發現一種病毒叫”新型冠狀病毒”。很快全國有很多人被感染,這時醫護人員挺身而出,他們成為了戰鬥在一線的最美逆行者。

在他們其中有着八十四歲的鐘南出院士,不俱年齡的界線,奔赴在疫情的第一線。他曾經在新聞裏嚴厲的提醒老百姓”千萬不能去武漢,危險”可他剛剛轉過身就去往武漢。他爭分奪秒,沒有飛機,買動車,沒有坐票買站票。他在動車餐車裏辦公,到了那裏一個憔悴的身影,讓多少年輕人的心為之動容。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他身患漸凍症,雙手雙腿的肌肉萎縮走起來一瘸一拐雙腿生疼,醫生説:“他的壽命只有八至十年,可他依然“夜二寢晨”的奔在醫院的內外,更讓人感動的是張院長為救人夜以繼日忙不停時,他那同為醫護人員的妻子也感染上了新冠壯病毒,在十幾公里外的另一家醫院,張院長這種”放下小我,成就大愛”的精神真讓人熱淚盈眶。

還有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有警察,有醫生,有護士,還有志願者他們不怕犧牲,放棄小家,為大家,不辭辛勞地去工作,還有那些建築工人,他們幾天建築一個醫院,開車送菜司機們等等,以後我也要好好學習,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逆行者

通過這件事,使我懂得了,要珍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我相信有這些無名英雄,病毒一定會被打敗的,我要向他們致敬,加油武漢!加油中國!我們在過年,而他們卻在過關,在這病毒肆虐的喘喘不安裏,他們一路上披荊斬棘,無所畏懼。

在新型冠狀病毒面前,是他們衝在一線,是他們不畏艱難與恐懼。他們,就是來自各省地區的白衣天使和軍人們,他們是抗病毒上的逆行者。

八十四歲的鐘南山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時一樣。十七年前他曾堅定的説:“把病人全部送到我這裏來!”,這斬釘截鐵的話,帶給全世界無比的震撼。十七年來他這顆為人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意志,始終不變。還有許多醫生與護士在大年三十,當我們吃着團圓飯,闔家歡樂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地離開家人,踏上了去戰場。這些逆行者在醫院戰地中,為人民而戰。

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護生命。是他們用執着和堅守詮釋着“愛的奉獻”,詮釋着“大醫精誠”。我們由衷的向你們致敬。讓我們眾志成城一起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期待着他們早日歸來闔家團圓,一起走上街頭,繁華與共。

第6篇

正如材料中主人公朋友所言,我們要學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別人有錯誤,沒能很好的承擔對自己的責任,這也是平常之事,但這並不影響你的成功。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你能否成功,其根本不在於任何其他人,而在於你自己,在於你能不能承擔責任。只有承擔責任,才能鑄就成功。

承擔責任,就不會抱怨他人,自己積極進取,從而鑄就成功。如果蘇秦、張儀褐衣簞食之時,怨天時、怨君主、怨命運,他們又怎麼能積極進取,潛心鑽研合縱連橫的遊説之道,又怎能成就一代辯士之名?如果衞青、霍去病槽櫪之中被奴役之時,怨父母、怨時運、怨主人,他們又怎麼能發奮努力,內修韜略,外修武功,怎能策馬馳騁,塞外揚鞭,成就萬世傳頌之名?倘若岳飛、韓世忠在窮困潦倒之時,怨天怨地怨蒼生,他們又怎能勤習兵法陣勢,又怎麼能運籌帷幄,大破賊寇,成南宋中興之勢?正是因為蘇秦張儀承擔起對六國的責任,衞青霍去病承擔起對百姓的責任,岳飛韓世忠承擔起對王朝君主的責任,他們才得以積極進取,鑄就了自己甚至那個時代的成功。

承擔責任,自己就會無懼無畏,創造自己的未來,鑄就成功。辜鴻銘、陳寅恪勇於承擔對於中華文化的責任,他們於是無懼無畏,無懼權勢與戰亂,焚膏油以繼晷,窮年累月鑽研學術,成為了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一個成為國學騎士,一個成了百年哲人。邵飄萍、林白水在民主與民權被剝奪殆盡之勢,他們承擔起了維護民族正義的責任,可謂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他們喚起整個社會的正義之聲,他們鑄就了一代報人的尊嚴。林肯、馬丁路德金承擔起對國家統一和民族平等的責任,對各種阻力無所畏懼,大步向前,他們以一己之力推動了整個國家與民族的發展,是當之無愧的國家英雄。承擔責任,無畏無懼,創造未來,鑄就成功!

承擔責任,才能奉獻自己,奔向成功。承擔責任,抑是社會進步之道。社會存在以來,不過區區數千年,然發展之速,遠勝萬物發展之速,何也?皆為勇於承擔責任英雄之力也。或有名,或無名,或有能,或無能,但凡是敢於承擔責任的人,都是英雄。正是這些勇於承擔責任的英雄,承擔起了社會進步的使命,他們用汗水與鮮血,將社會發展推動到一個又一個高峯。承擔責任,就意味着奉獻,而奉獻之人,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是成功的人。願我中華民族多些承擔責任的英雄,我之崛起便指日可待;願我世界多些承擔責任的英雄,世界之和諧便計日而待,社會之進步不遠矣。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承擔責任,鑄就偉大的成功,促社會進步。

第7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發,似乎印證了火星男孩的預言。大自然在向我們宣戰,無論是疫情、風暴、山火、或是蝙蝠的全方位攻擊,多災多難的一年也註定是團結奮鬥的一年,因為,有你們在,有大家在。可曾想過,新年會過的如此壓抑,而這個假期會越過越長,你們是不是還在堅守着自己的崗位,為着人類的存亡而拼搏奮戰,不眠不休。我想,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就應該是你們。

今年的2月14號很特別,有人收到隔空的告白,有人想念一個擁抱的温暖。在武漢金銀潭醫院裏有一對醫護夫婦,因為記者的採訪才得到短暫的相見,這一層樓的距離,想必是你們結婚十四年來最近又最遠的距離。伉儷情深,同在一線彼此掛念,你護守世界,我守護你。

愛是一個眼神便可以與你心意相通,“請問,你是陳炳嗎?”“你是小奇嗎?”戰場上的偶然相遇,僅僅從眼神中便能確認對方,一個短暫的擁抱,讓我知道並肩作戰的你好,就好。還有着許許多多的你們,在疫情面前,讓愛永遠成為進行時。

愛還是舍小家為國家,“原諒爸爸不能把你抱在懷裏好好疼愛。”隔着玻璃的慈愛會成為一個父親永生的記憶。這是身為醫護人員的你們為大家的一舉一動。愛是一萬年太短,來世再見,一對白髮夫妻在醫院的幫助下攜手在icu牽手告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所以牽了我的手,來世還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沒有歲月可回頭,這不是告別,這是在約定下次相見。”

愛是一封書信,一句老伴你還好嗎,是幾個獼猴桃不能承載的關懷。這是老人們的樂觀和沉甸甸的愛。“等你回家,我保證包一年家務。”這是一個男人對妻子的理解,也是對妻子的鼓勵,雖不在“戰場”,我也要與你同在。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大自然面前,人都是弱小的,但是此時的你們讓我看見了希望,你們是勇敢的,有愛的。愛是攜手守護世界,因為有愛,我們不怕災難,因為有愛,病毒一定會被打敗。

在鍾南山爺爺的臉上,凝重的表情漸漸散去,燦爛的微笑預示了戰勝疫情的曙光即將到來。感謝你們,可敬的醫護人員,你們辛苦了!祝願每個人都可以健健康康,愛護環境,對世界温柔,愛護自己,珍重他人。

第8篇

在疾病的前沿是醫生替我們堅守,在疾病的前沿是護士替我們療傷,這些人和我們一樣,有家人,有朋友,可他們卻放下一切,負重前行,只為了一些素不相識的人能好好活着。護士脱掉防護服,你看到的是他們一個個人的臉上深深的壓痕,笑容卻依然燦爛。醫生走下手術枱雙手發顫,卻挺直了腰桿淡淡地對病人説沒事了。醫生們為了病人東奔西走,整天喝不上水時,他們心裏最在意的也只有病人,有時候他們也會因救治失敗泣不成聲,在我心裏他們就是最可愛的人。

83歲的鐘南山老爺爺第一時間奔赴戰場,為了控制冠狀肺炎病情沒日沒夜地工作,他的決心得有多大。可當他脱掉了白大褂,摘掉了口罩,又有多少人體會過他的辛勞。社區主任為保證居民安全設置疫情監測點,嗓子啞了,腰椎間盤病犯了,他們流過的淚,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夜深人靜了,快遞小哥依然騎行在大街上,電話溝通籌備物資,為醫護人員做好後勤保障,他們流過的淚,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有多想回家,多想睡個安穩覺,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些“逆行者”都跟我們一樣有血有肉,但還是為了我們迎難而上,在我心裏他們就是最可愛的人。

西安交大一附院援鄂醫療隊出征武漢,義無反顧的參與到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中去。為了防護更安全,女生剪掉了自己長髮.我不禁感慨,古有木蘭剃髮從軍,今有醫護剪髮抗疫。但頭髮剪了可以再長,人死了可不能復活。他們都是在為勝利奮鬥!此刻尊嚴、情感都沒有生命重要。

木心説過“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地風風火火”,而這些“逆行者”冷冷清清的過着平凡的生活,卻隨時準備着為國家,為人民風風火火。豐子愷説過“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而這些“逆行者”不亂於內心的恐懼,不困於家人和親情,不畏自己即將面對的疾病,不念自己之前的安逸生活,如此便上了“戰場”。這些人值得我們學習,也值得我們敬畏,他們在我心裏就是最可愛的人。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路上我們都在努力。感謝那些可愛的人,感謝那些堅守在崗位的人,感謝背後默默付出的人.我們不要畏懼寒冬,因為暖春總會來臨。隔離病毒,絕不是隔離愛,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相信這一次疫情也會和天氣一樣,雨過天晴,總會見到陽光,2020年接下來的日子,一定會充滿歡樂的氣息,祖國的未來一定會很美好,我堅信!

第9篇

己亥之末、庚子之初,新冠肺炎疫情沖淡了新年的喜慶,人與人,城與城,似乎築起了一道道高牆。

國難當頭,無論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還是堅守崗位的警察;無論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中華兒女,還是遠揚海外的外國友人,都在以一己之力,對抗疫情!大家攜起手來,眾志成城,一起同心協力,勇敢向前!在這一刻,我感受到了萬眾一心的力量!

在與病魔的鬥爭中,更多的人選擇了義無反顧,選擇了捨己為人!他們身披白衣逆行,拼盡全力守護每一個生命。年過古稀的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再戰防疫最前線,她怕兒子不同意,臨走前才告訴兒子,她帶着決心和毅力,義無反顧地前往武漢,捍衞人民的生命安全,讓人民心暖與心安。

在面對記者採訪時,李蘭娟院士説:“為救治新冠肺炎的病人,把浙江的“四抗二平衡”經驗帶到武漢,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我們帶了設備,帶生製劑,帶了幹細胞,需要多少時間,在那邊待多少時間,她堅信一定能把這場戰役打贏。”在李蘭娟院士身上,我看到了醫者仁心,看到了每一位白衣天使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請你們一定要平安歸來。

“所有細微之下,都隱藏着春暖花開,冰面破裂的巨響。”立春已至,和煦的春風拂過大地,願武漢的櫻花早日翹首枝頭,待到山花爛漫時,華夏再無瘟疫,唯有光明永駐神州大地!

第10篇

大學聯考前夕,疫情毫無徵兆地爆發,新聞聯播日日播報着新增確診人數,特效藥尚未研製成功,此病傳染性又極強,且恰逢春運,疾病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飛往全國。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祈禱着能渡過難關。您站出來,告訴大家不要害怕,提醒大家勿要前往武漢,而八十四歲高齡的您,卻坐在了前往武漢的餐車上。我想説,國士無雙,您是最美的逆行者,我們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

然而,這樣的逆行卻不是説説而已的。經歷過非典的您一定知道,前往武漢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春節無法和家人團聚,意味着放棄休息時間,意味着最近距離地接觸病毒,甚至可能意味着一去不返。可是,您還是去了,為什麼呢?

我知道的,因為您是醫生,有着救天下蒼生於水火的責任感。因為您穿上了一身白大褂,便擔起用生命去履行肩上的責任。您在成為一名醫生時曾宣誓“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顧念。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幾十年來,從未忘記。只要一息尚存,便絕不辱使命。

我知道的,因為您不忍,您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之心。看到躺在病牀上孤獨無助的孩子,那樣不安,緊緊抓住醫生的手,不確定地詢問還能否活下去。看到與親人隔離後躺在病牀上的老人,呼吸困難,奄奄一息,夕陽下的影子那樣孤寂。您終究不忍,醫生就職宣言中,您曾説“我對人類的生命,自受胎時起,即始終寄予最高的尊敬……”您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那無數鮮活的生命。武漢,曾經多麼繁榮的武漢,如今成為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空城。空蕩蕩的街道、緊閉的商鋪,以及隔窗的鄰里交談。武漢就像一個生病的孩子,蜷縮在病毒的夾攻中。您終究是不忍,您説,祖國的可愛的孩子病了,他哭着喊着需要我,我要去救他。

我知道的,因為您勇敢,有着正視困難的決心。羅斯福曾説:“我們所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縱使前方是前所未見之強敵,縱使病毒的信息未知,縱使可能會死,那又如何?生命是強悍的,是堅韌的,不是死亡可以打倒的!

作為2020屆考生,我們已經成年。我們雖不能馳援武漢,但鍾爺爺,十七年前的非典您挺身而出,今年的疫情面前您再次出征,請您相信,以後的中國,由我們去扛!無論此後的我們將身處何方,無論我們將從事何種職業,都永不忘記您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永不忘記您那重情重義的仁愛之心以及強敵面前無所畏懼的精神,這樣的中國精神必護佑我中華民族繁榮昌盛!薪火代代相承,請您保重,我們向您致敬,也會在後方堅定地支持您和您所有的戰友,加油!

第11篇

加強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肺炎病亡率的關鍵,目前,全國已經調集x多名重症專業醫務人員彙集武漢,協同攻堅。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重症專家、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邱海波。

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邱海波一天內要跑三四家醫院,巡診危重症病例,給出有針對性的診療建議。剛到武漢時,他發現重症病例每天快速增長,但重症病房卻一牀難求。邱海波和專家組成員建議,增加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迅速擴充重症病牀,這個意見很快被中央指導組採納。

在重症病房,邱海波不僅是指導組專家,還是臨牀大夫。他和同事們在一個個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尋找着治療的突破口和診療路徑。

俯卧位通氣是邱海波和同事們總結出來的對重症患者明顯有效的一種呼吸治療,目前已經寫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但是要將插管的患者翻身,還要避免病人身上各種插管的脱落和損傷,既是技術活又是力氣活。

白天臨牀治療,晚上研討診療方案,這是邱海波這一個多月來的工作節奏。

在專家組成員夜以繼日地努力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已經更新了六版,現在又即將更新第七版。

各地精鋭醫療力量匯聚武漢,不同學科協同作戰,邱海波奔波在各個重症醫院間。在最近幾天的巡查中,邱海波欣喜地發現越來越多的重症患者在好轉,icu開始出現了“牀等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