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名著閲讀心得體會3篇 心跡流淌:名著感悟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8W

名著閲讀是培養我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閲讀經典名著,我們不僅能夠深入瞭解不同時代的人文風貌和思想觀念,更能夠拓展我們的思維邊界、磨練我們的文學素養。本文將為大家分享一些從名著閲讀中獲得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激發大家對文學經典的熱情,一同領略那些流傳百年的珍貴智慧。

名著閲讀心得體會3篇 心跡流淌:名著感悟

第1篇

夜已深,拉開窗簾,月亮把自己隱藏在黑夜的背後,注視着這場撩動世界的風雨,這場風把原屬於西方的雨,吹到此處。

風雨敲打窗櫺的聲音把我拉回現實,走到書架前找到了劉星的《西窗法雨》,或許很多人不瞭解甚至根本不知道這本書的存在,這是一部有關西方與東方法律思想的一本書,這場“雨”塑造着每一個人關於法律的價值觀。如果問我什麼是最神聖的,那必須的是法律,因為只有法律能不管你的權勢地位,真正的做到“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句我們常聽的話就是的詮釋。

?西窗法雨》不僅僅是法律思想的介紹,這裏還浸潤着作者頗為尖端、頗為前沿的研究心得。正是研究西方法理學的學者有着開闊的視野和深厚的功底,也正是在這裏人們認識到,社會需要方圓,但是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代卻有不同的方圓,而什麼是方,什麼是圓,憑什麼方,憑什麼圓,如何方,如何圓都不是簡單的問題,需要極大的智慧。讀了《西窗法雨》你會悟到,中國正在呼喚這種智慧,而你也不會懷疑,中國人有這種大智慧。

“法”這個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孔明的軍法、包拯的律法、周恩來總理的國法,現在我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進入法治中國。法律意識成為我們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意識,新冠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人們呼籲制定相關法律來保護野生動物;在面對網絡暴力的危險之下,網友們呼籲官方制定法律文件,後來頒佈了《網絡信息生態管理條例》。對於“沒有是非,只有立場”的爭論,法律無疑是的標準。在各種情況之下人們總是能第一時間想到用法律來解決問題,可見法律的權威性。法律雖然是一堆理論,但是馬克思説過:“理論一經掌握羣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我們每個人都要走近法律、相信法律、尊重法律、踐行法律、守護國家法律,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説道法治不得不説與之對立的人治,書中提到過西洋歷史中出現過短時期的人治,但是人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法治,原因是西方人認為人的自律是不恆長的。

法律究竟還有多少祕密啊!帶着一個深不可測的問題,在這場法雨中做一棵哪怕“畏途巉巖不可攀”也要“會當凌絕頂”的常青松,正是這場法雨澆灌了我內心夢想的種子。使其生根發芽,如果有幸做一名律師,我將用畢生來捍衞法律的尊嚴!

名著閲讀心得體會3篇 心跡流淌:名著感悟 第2張

第2篇

在接觸《看見》之前,對於柴靜我算是一無所知,很無意地從同學裏借到書看了下去,就情不自禁地讀了下去。《看見》雖然是柴靜10年從業來的自傳性作品,和其中我所拜讀過的名人自傳比如《巴菲特自傳》、《喬布斯傳》比較起來,《看見》對於作者自己的成功的方面和經驗描述幾乎沒有,而是運用了超多的細節描述和心理描述,既是生動地還原了作者本人親身經歷的重大事件的過程,同時把事件任務包括柴靜自己的感受相當細膩的表現出來,表現了柴靜在苦難和苦澀下內心和潛力一步步地艱難成長。

?看見》一書涉及了相當多的中國重大事件,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我們都能看到柴靜奮鬥在最前線奔波不停的身影,在這奔波之中也讓她逐漸的成長起來。對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有一些事當時我還年幼,只是跟隨着當時主流媒體的看法。能在時隔多年後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的還原,更多的是修正了一些對事情的偏見,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體會吧。

印象最深刻的首屬藥家鑫事件。《看見》讓我們有機會從藥家鑫的內心想法的角度再度審視整件事的經過,而讓我居然驚奇地發現這個被全中國主流媒體斷定為惡人、看似罪無可赦的藥家鑫竟然也有那麼無奈的一面,而他更像是一個選錯了方式的孩子,令人惋惜。《看見》還讓我們看到了“非典“時期從醫人員的艱辛和巨大的生命風險,每一天都與死神是如此的近;讓我們看見了還有盧安克那樣默默無聞地為我們農村教育事業奉獻的外國人……沒有《看見》,沒有柴靜的用心尋求和發現,也許許多事情的真相和許多默默無名的人就將這麼一向被淹沒在時間的潮流中了。勇於質疑並盡力挖掘真相正是柴靜在《看見》中所散發出的作為一名記者最最珍貴的精神也是我被《看見》深深吸引的原因吧。回到自身反思,那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幹勁算是我缺少的吧,更多時候是在對事事保留着淺嘗輒止的態度,過去的是因為學業排的時間很緊張實在是很少時間做些自己的事,淺嘗輒止無可厚非。來到了大學,時間上相對自由了許多,在保證了學業的基礎上,是該用計劃規劃好課餘時間認認真真地學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其次,《看見》還讓我真正理解並學會了用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發生的每一件事,並用心發現身邊的真善美,就算是最權威的媒體也會有偏頗失實之處,盲目跟風並隨意評論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和傷害。

?看見》一書中描述的作者10年從業來一步步地成長曆程也相當精彩,對於剛走入大學的我如何調整自己不久的未來投身於工作時的心態尤其具有現實好處,或多或少我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的不易吧。每一步成長都充滿着相當多的苦澀和困難,每一次蜕變或是來自於或是剛入業時的常常的辛苦熬夜加班,或是一些前輩的不經意的話和深刻的指導等等方面,一點一滴積累起來完成了從量變轉為質變的過程,也從一個剛進入工作的小女生到了這天受到眾人矚目的位置,其中的汗水想必只有她最清楚,在看《看見》的同時我們也是在和柴靜一齊成長着,以她的視角審視着在這片56個民族共享的中華大地上,發生過的那些在我們心裏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的以前。“《看見》中,我沒有刻意選取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超多的報道里,我只選取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恰好和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的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背一遍遍的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我明白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這就是柴靜在《看見》中的原話,最本真和樸實的一段話。在發售《看見》一書後,柴靜在微博上經歷了大起大落,譭譽參半。但她並沒有表現出相當的大起大落的迴應,不爭不辯,依舊在她的崗位上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也是她在書外同樣表現出的那份本真樸實的氣質吧,只能讓人遠遠地仰慕。

最後,《看見》帶給我的不僅僅僅是書籍資料上的的享受,也讓我能有機會認識了一位很堅強很了不起的中國記者柴靜,從書和作者身上我都同樣收穫豐富,也期望這份收穫今後還能帶給我更多的有好處的啟示和指引吧!

第3篇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樂的,還是令人厭煩的,它都使我們一生難以忘懷。童年反映了我們兒時的喜怒哀樂,我想這麼些個喜怒哀樂早已在我們幼小、純潔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童年》這本書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樣令人忘懷,令人感慨的呢?

讀過《童年》的人都瞭解,它反映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歲月。

阿廖沙在幼年時,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他,不得不使他感到孤獨寂寞,也不得不讓人產生憐憫之情。幸好阿廖沙的外祖母非常疼愛他並且經常講述優美故事來使他受到薰陶。可同時,他也親眼目睹了兩個舅舅為奪得家產爭吵打架,明爭暗鬥以及在生活瑣事上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早已在他的心靈上留下了記印。

童年是每個人漫漫人生的開端,兒童的心靈、思想是天真無邪的。平常的人和事物都會影響到兒童。如果受到了好的影響,那麼會使人一生受用。反之,則會讓人喪失目標、困惑迷惘。這就好像一個人做某一件事情,如果連開頭都把握不好,那麼後面又怎會很好地繼續下去呢?

阿廖沙寄住在外祖母家時又接觸到了一種小市民的社會生活,而這個階層的人的所作所為令人不堪。甚至令人感到厭惡。然而,阿廖沙單純、完美的心靈並未受這些消極態度的同化,始終保持着自己高尚的思想。這種思想貫穿了他的一生,體現了他所有的內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如此,讓人不由得在同情他的同時產生一種敬佩之情。

童年屬於你,同樣也屬於我。當我們在內心感到空曠時,回想一下童年時代的自己,它會淨化你的靈魂,讓你生出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