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一例就封城的地方變多了 抗擊疫情演講稿6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15W

親人們,朋友們,讓我們少外出遊行,出門積極佩戴口罩,愛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中國加油!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抗擊疫情演講稿範文,供大家參考。

一例就封城的地方變多了 抗擊疫情演講稿6篇

這幾天北京疫情升級,朝陽區劃出了一塊管控區,要求管控區居民足不出區,然後進行核酸檢測:

昨天晚上又宣佈對 11 個地區的人員開展三輪核酸檢測:

胡錫進説這是北京從來沒遇到過的管控升級:

北京算不算管控升級我不知道,但在中國其他很多城市,管控確實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嚴了。

昨天晚上,包頭市發現兩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了減少人員流動,他們決定封城:

這距離包頭上次解封才剛剛過去一個月。

同樣是在昨天,河北保定新增 4 例新冠無症狀感染者,他們也決定暫時封城三天做核酸,什麼時候解封看核酸結果如何另行通知。

把時間再往前推。

湖南邵陽,因為雙清區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了阻斷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途徑,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他們決定對主城區全域實施 " 臨時管控 "。

江蘇句容:

河北邢台:

等等等等。

面對奧密克戎採取更強有力的管控措施是有依據的。

城市數據團分析了 55 次非奧密克戎疫情和 70 次奧密克戎疫情的防控程度和疫情擴散率後得出結論:

要控制住疫情的擴散,奧密克戎變異襲擊的城市需要在原有封控強度上再額外減少 52% 的人流量,才能取得非奧密克戎疫情下相同水平的防控成果。

而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裏,上海防住了一共 12 波新冠疫情,而且沒對上海普通人的生活造成太大影響。因為那時候的毒株傳染性還不高,上海有大量的流調人員,採取比病毒跑得更快的方式,趕在病毒傳染開之前就把所有密接人員都隔離起來,做到防疫的同時,最大程度不影響普通人生活。

所以前兩年,上海的餐飲業蓬勃發展,消費行業甚至還比疫情前更繁榮了,大家除了出門要戴口罩、進電影院要出示隨身碼之外,其他和疫情前似乎沒啥區別。

大家把這種思路叫作 " 精準防控 "。

但在奧密克戎面前,這一套已經不奏效了。因為奧密克戎傳染性太強,而且很多感染者既不發熱也沒什麼嚴重症狀,之前的精準流調模式已經很難追蹤出密接人員。

於是上海的現狀大家也看到了。

現在對付奧密克戎的最有效武器,就是區域封控。

發現一起,就把整個區都封了。

發現十起,那就要封城做全民核酸了。

別説這是一刀切,如果最後都要靠封城,那晚封還不如早封,封得晚了只會導致時間更長的封城。

——這就是從上海這輪疫情中總結出的最大教訓。

所以你現在再去搜 " 精準防控 ",已經基本只有負面意思了:

現在,你封得及時,大家會誇你。

上週蕪湖發現了一例陽性感染者。雖然只有一例感染者,但因為奧密克戎病毒隱匿性強、傳染性強,為了快速阻斷病毒傳播,他們決定封城做全民核酸。

本地人表示這一例新增找不到來源,沒辦法進行流調,所以只能封城防止疫情擴散。

表示一例就封城是領導有魄力有作為的表現:

表示不封城就會變成上海這樣,所以封得很對:

現在一週過去,核酸篩完,大家已經在慶祝蕪湖逐步解封,誇讚當時蕪湖封得堅決果斷了。

而你封得不及時,居民則會上網罵你" 是不是要做政績搞精準防控 "。

同時。

深圳及時封城了,把上一輪疫情搞定了。

廣州及時封區停課,全員核酸,也把疫情搞定兩週摘星了。

而上海沒有及時封城,至今一個多月了疫情還沒好。

所以現在大家都表示 " 照着深圳廣州抄作業就行了 "

在流調趕不上病毒傳染速度的現在,有了上海的前車之鑑,全國各地封城只會封得比去年更積極更主動更快速。

尤其是對於非省會非一線的小城市來説,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做溯源,結果就是晚封不如早封。

2020 年武漢封城的時候,媒體説 " 封城 " 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是解決傳染病問題的大殺器。

現在看來,大殺器可能會用得越來越多,也用得越來越及時。

有人調侃説:

今日封五城,明日封十城,然後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新冠又至矣 ……

但對於很多小城市來説,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如果封城到解封真的只要 7 天,且近期內不會再封城,那情況還要好得多。

然而現實是,有些城市封了 7 天就解封了,有的城市封了 14 天,但還有一些城市,已經封了不知道多久,卻遲遲無法解封。

比如上海。

雖然浦西已經封了 26 天,浦東封了一個月,還有一些重點區域封了 50 天了,然而上海還是一天新增近兩萬例,完全看不到解封的希望。

比如哈爾濱。

這座非常漂亮的東北城市,從去年 9 月開始採取各種封控措施,封了三個多月好不容易 12 月解封了,結果最近又有疫情了,各區又陸陸續續靜默管理了:

有東北人在網上求助:

比如吉林。

雖然吉林很早就宣佈社會面清零,但很多人依然封在家裏不給出去。

之前嚴重的時候,有人告訴我她在吉林上大學,封的時候已經四十天沒洗上澡了

我以為這是誇張的説法,沒想到越來越多人附和:

好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封控,吉林越來越多的地方宣佈解封。接下來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希望不要再封了。

這兩天長春也説將要解封了,希望真的能解封吧。

上面已經説了,現在很多城市應對疫情的策略,是 " 越早封城,就越容易控制,後續代價就越小。"

這確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這一做法的前提是疫情控制後短時間內不會復發,可惜這也不太現實。

且不説現在上海有累計近 50 萬例確診,就算上海疫情好了不再外溢,中國也不可能完全不和境外交流,不可能完全阻止留學生回國。

更別説已經出現過很多例境外冷鏈傳染病毒的案例。

還是那個邏輯。

只要全球疫情不消失,國內的疫情就不可能消失。於是我們只能在這個西西弗斯式的狀態中不斷輪迴。

現在奧密克戎死亡率低,國外一些國家已經放開管控措施,甚至連核酸檢測和隔離都不需要:

我們只能期待奧密克戎真的是國外最後一波疫情,期待這些國家的疫情可以回落直到消失。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放開,最終戰勝疫情了。

有意思的是,前幾天官媒表示香港採用 " 動態清零 " 的方式逐步管控住新冠疫情:

如果香港也算動態清零,那其實動態清零的定義遠比我們想象得要大啊。

頻繁的管控措施,要説對經濟沒有影響那是不可能的。

真叫盧俊團隊算了一筆賬,上海封城這一個月,光是直接花在經濟上的錢就已經達到 277 億。這還不算間接影響的 GDP。

這是宏觀部分。

而在微觀部分。

關注的一位餐飲店老闆,説已經預料到奧密克戎會帶來巨大影響,但至今也已經虧了 500 萬了:

一位美食博主表示上海好幾家米其林餐廳都在考慮出售了:

大的品牌連鎖店尚且如此,更別説那些發不出聲音的個體户小店了。

當然餐飲還算好的,畢竟吃飯是剛需,實在不行還能轉做外賣。

那些開 KTV 的、開酒吧的、開線下密室劇本殺的、開電影院的更是虧得姥姥都不認識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這幾個月的全國電影票房統計。

比如這是 4 月 21 日,全國所有電影院票房加起來一共賣了 685 萬元。每場電影平均只有 2 個人。

全國排名第一的電影院,昨天一共進賬 2.4 萬元:

當然你會説昨天是工作日,大家都要上班誰看電影。那看週日,其實情況也沒好到哪去,只不過場均人次從 2 人增長到了 4 人。

這是最近在上映的電影:

2.4 萬元夠支付當日的成本嗎?

如果排名第一的電影院都賺不到錢,後面的怎麼辦呢?

於是很多地方的電影院自知開門也沒辦法回本,乾脆就不開門了。

這當然不只是電影行業一家的事情,而是很多行業的縮影。

互聯網被錘蔫了、線下餐飲娛樂行業在疫情中半死不活、遊戲行業幾乎不發版號、實體制造業因為動不動就停工也大受打擊。

小鵬汽車董事長之前表示如果上海和周邊供應鏈還找不到動態復工的方式,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

於是這幾天就有消息説某些車企準備閉環復工了,然而在上海絕大多數人都還封着的情況下,復工難度很大。

當然,我不想討論什麼政策才是對的,那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事情。

事實上過去兩年,全世界因為疫情停工停產經濟停滯,我們靠快速清零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這是我們的紅利。而且新冠病毒變化極快,如果不及時清零,未來如果出現其他變異可能會措手不及。

我們不談宏觀,只看微觀。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未來封得更頻繁,你所在的行業應該如何度過。做娛樂、餐飲等行業的還是及時止損吧。

政策不會輕易改變,我們普通人只能去適應政策。

大家加油吧。

抗擊疫情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2020年,對於14億中國人來説,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一年,因為一場病毒的侵襲。俗話説:“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疫情之下,我們感動着他們的感動。

十七年前的抗非典猛士鍾南山先生,再次出征,耄耋之年的他,卻還能青春不老。百姓更相信這樣的專家,在鍾南山的哽咽聲裏,我們看到了恐慌,也讀出了一位老人的擔當與憂患。

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活躍在抗疫一線,一幀幀精彩的感人畫面定格在瞬間,他們温暖了我們,感動了神州大地。

他們是白衣天使,風雨兼程趕往武漢;他們是醫務工作者,日夜守候在病牀。他們用白色編織成紅色的關愛,累了、困了,乾冷的地板就是他們温暖的牀。所謂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羣孩子換了身衣服,學着前輩的樣子和死神在搶人。

一聲令下,火神山醫院六天按期建成,解放軍戰士整裝出發,奔赴武漢。疫情就是命令,命令就是天職。他們無愧於最可愛的人。

請看看社區的工作人員,在勸導百姓注意安全,為隔離人員送去生活必需品。小區的喇叭響起來了:各位居民,出行請帶好口罩,室內注意消毒、通風……

有人偷偷地捐獻錢物不願留下名姓,有人冒着危險為百姓送去温暖,有人在風雨裏義務清掃街頭,有人在反思着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我們這個國度,危難之下,總有人挺身而出,為他人、為國家奉獻着自己。在我們這個國度,危難之下,百姓充分感受到民族之團結、國家之昌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就能幹大事。

我們的國家叫中國,我們的民族叫中華民族。

抗擊疫情演講稿2

各位同志:

大家好!

疫情面前,如何陪伴好孩子,是“宅在家”的每一位父母繞不開的話題。有父母自創形式百樣的趣味休閒活動,與孩子一起度過親子時光;有父母趁此為孩子講一講敬畏自然的重要性……其實,父母做好防範,自覺遵守防控各項要求,就無形中為孩子樹立起榜樣。平日裏許多父母希望能夠找到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的“靈丹妙藥”,讓孩子成為的自己,在這段特殊的時光裏,告訴孩子在家裏做些什麼可以來支持疫情防控,向身邊堅守崗位的叔叔阿姨表達祝福和敬意,就是對感恩與擔當意識的一種喚醒。

珍惜健康、做好公民、敬畏自然、懂得擔當,是我們抗擊疫情的“良方”,也是人生路上至為珍貴的財富。此時此刻,每一位父母都可以通過以身作則、循循善誘,來將這些美好品質傳遞給孩子。在這個意義上,每一位父母,都可以是孩子眼中驅除疫情的“英雄”。

面對疫情,信心比黃金還珍貴,從孩子們的眼中,我們常常能感知這熠熠閃光的希望。

謝謝大家!

抗擊疫情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2020年,人們帶着對20年代的敬畏開始着新的一年,但好像2020年的打開方式不對,新的一年就迎來了不好的消息。

雖然説,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着不幸的事情,但這才疫情真的不得不讓人們所銘記一生。

本來是懷着對新的一年的憧憬,過一個幸福的新年。但被這才疫情的發生所打破,沒有了以往新年的熱鬧,有的就是全國上下對疫情的擔憂,各種焦慮,不敢出門。

但不得不説,通過這才疫情也讓我們明白了一些東西。

珍惜生命,學會感恩,珍惜身邊人。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如果不是發生點什麼,大概都不知道死亡會離我們這麼近。從來都不知道敬畏生死,更別説珍惜身邊的人了。

這次疫情的發生,全國上下都在密切的關注着病情的發展,因為沒有誰可以確定自己就不被感染,這都是沒法預期的事情。

正因為事情的嚴重性,這才讓我看清了很多事情。尤其是看到一例又一例的感染,不得不讓人們感慨,活着有多好,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抗擊疫情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最近,新冠狀病毒在我中華大地上肆虐。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鐘南山院士説過,防止病毒傳染的最好辦法就是呆在家裏,如果真有急事,出門必須帶上口罩。

疫情比我們想象中的嚴重,許多地方的物資不足,但是有許多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獻愛心,有捐錢的,有捐防護服的……看到這些新聞,我心中不禁也有所觸動。我也想像他們一樣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現在全國人民響應號召自覺在家隔離,蔬菜比較緊缺。想到這裏,我便和媽媽還有外婆一起商量,把外婆種的菜送給那些需要的人,然後我們一拍即合。我們馬上行動去田裏割菜,把根和壞葉子清理乾淨,裝到小區,然後由媽媽負責在我們小區的業主羣裏發佈公告,不一會兒就把菜送給了有需要的居民們,贏得了他們的一致好評。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我也算為抗擊疫情作出了一份貢獻,心裏也是甜滋滋的!最後希望我們大家都能自覺隔離,我們眾志成城,一定能夠邁過新冠狀病毒這道坎!祝願我們祖國越來越強大!

抗擊疫情演講稿5

大家好!

最 近幾天,隨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斷髮展,人們密切關注疫情相關信息與防疫工作。

保持對信息的敏感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要避免謠言與恐慌乘虛而入。

真相是謠言的天敵。確保公眾及時通過渠道獲取最 新、最 準確的信息,是對抗謠言的第一要務。在信息與“小道消息”之間,信息越是精準、及時,就能獲取越多人的信賴,進而壓縮“小道消息”的生存空間。反之,如果信息處於缺位狀態,人們自然會去尋找各種“小道消息”,以滿足其對信息的需求。

不是真相的“東風”壓倒謠言的“西風”,就是謠言的“西風”壓倒真相的“東風”。對此,有關部門還須以公開透明的原則為指導,做好信息發佈工作,以真相對抗謠言。

面對疫情,恐慌是一種難以避免的情緒,但越是如此,我們便越是要努力克服這種情緒造成的負面影響。過度的恐慌不僅是謠言的温牀,也可能促使人們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舉動,譬如盲目就醫、搶購物資等等。這些舉動不僅會影響醫療秩序,衝擊物價,還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疫情進一步惡化。

謝謝大家!

抗擊疫情演講稿6

大家好!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如何在基層做好疫情防控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必須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但是在農村一提到疫情老百姓就不夠重視,不聽勸,出門始終不願意戴口罩,總覺得“非典”都經歷過,還有什麼可怕的?一提到返鄉人員要進行醫學觀察,就陷入了恐慌。所以,做好羣眾的宣傳與疏導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怎麼辦,彆着急,辦法總比困難多,人民羣眾的智慧是無窮盡的。

土味標語時尚化,防疫知識入鄉入村入腦入心。1月29日的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文章《看看這幾條標語橫幅,你就明白為什麼要依靠人民羣眾了》,作為基層幹部,看了之後深有感觸。“省小錢不戴口罩,花大錢卧牀治病”、“現在請吃的飯都是鴻門宴”,這些“話糙理不糙”的土味標語,顯得十分接地氣,老百姓聽的明白。這樣的宣傳形式讓他們明白了疫情的嚴重性,主動做到了少出門、不串門,宅在家中就是對國家重大的貢獻。

小喇叭發揮大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提高村民知曉率。防控疫情,我們在行動。你瞧,南川區的車載小喇叭發揮大作用啦。“各位村民朋友,在這非常時期,外地回來人員莫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人多莫去湊熱鬧,出門記得戴口罩”,流動車喇叭循環播放,在口罩有限的情況下,既保護了自己,又做到了全方位宣傳。

微信羣聯繫你我他,全力構建疫情防控安。在線上,一些不實輿論誤導村民,老百姓的鑑別能力有限,於是各個村民小組建立了微信羣,對一些不實消息及時闢謠。同時,他們運用互聯網安全高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消除老百姓的恐慌,讓村民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這樣的硬核操作,實現了讓信息流多跑路,讓人員少跑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眾志成城,齊心協力,依靠人民堅決打好打贏農村疫情防控阻擊戰!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