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新課改教學心得體會6篇 深入探析新課改:教學心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3K

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改革,我國教育體制進行了重大調整,實施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們積極探索,不斷提升自我素養,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和方法,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將就新課改教學心得體會進行探討。

新課改教學心得體會6篇 深入探析新課改:教學心得

第1篇

20xx年8月區教育局組織全區教師在運城中學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新課程標準培訓,我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新教材的編排意圖有了全新的認識,新課程突出數學學習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真正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下面我就談一下我的學習感受:

一、新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意義及課程性質的確定,更體現時代要求。

修訂後數學意義表述為“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與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息息相關,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更加廣泛應用於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學作為對於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二、重述基本理念,更加突出“以人為本,多元發展”。新課程標準將原來的課程標準實驗稿的6條基本理念變成5條基本理念,其中將關於數學學習和數學教學兩條合併成一條,關於數學課程與教學的總體要求表述為:“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更體現以人為本,多元發展的理念。

三、“雙基”變“四基”目標,目標要求更具體,更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和活動體驗。課程目標的總體設計仍然保持總體目標和學段目標的結構。注重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相結合,具體分為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4個方面。在課程目標中明確提出使學生“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這樣的變化使我們教師就要在教學活動中更加註重設計各種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形成基本的活動經驗,並在各種豐富的活動中不斷拓展思維,形成基本的數學思想,對學生的目標要求更加具體且要求也更高了。

四、10個核心概念的梳理,更重視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及模型思想的構建。

新課程標準把課程內容分為4個部分: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又提出了與內容有關的10個核心概念: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並且對每一個核心概念都給出了較為明確的解釋。

這樣的核心概念的梳理,更加註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及模型思想的滲透,特別是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意識及能力,很多孩子在以前只會就題解題不會思考問題,也不會將知識進行遷移和舉一反三,這樣明確的梳理出具體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就更加清晰該注重學生哪些方面的培養及訓練了。沒有什麼比親手摸一摸,親眼看一看,更能真切地獲得感覺了。《課標》中指出:“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課程,課堂與生活要緊密聯繫在一起。讓學生學習真正實現個性張揚的有效途徑。”如在學習《自選商場》和教學《分類》課前,要求學生在媽媽的陪同下去超市走走,看看超市中商品標籤的式樣、內容、排列;在教學《圖形的認識》中可讓學生摸摸、玩玩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通過觸摸,直接體驗物體的形狀及其特徵。

通過學習《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更加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鑽研教材,學習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的瞭解自己的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教研水平;同時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説過:“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實踐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如:學習小數除法時,計算出"9.47÷2.7"豎式上的商3.5後,餘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學生不容易理解。我們可以在橫式上寫出9.47÷2.7=3.5......2,讓學生判斷是否正確。經過獨立思考,不少學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來檢驗3.5×2.7+2≠9.47,得出餘數應該是0.2而不是2,在豎式上的餘數2表示2個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後的餘數數位與商的數位一致。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傑指出:"傳統教學的特點,就在於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如: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成的鐘好,因為學生在製作鐘面的過程中,通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又如:一張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釐米的小正方形後,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此題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輕鬆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對於動作思維佔優勢的國小生來説,聽過了,可能就忘記;看過了,可能會明白;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我們要善於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物質化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快樂。

新的基礎教育課程基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及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解放思想,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實現新課程的改革!

新課改教學心得體會6篇 深入探析新課改:教學心得 第2張

第2篇

新課改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一種挑戰,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必須進行各種嘗試,不要瞻前顧後,要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下面就課改教學實踐情況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在教學中,我儘可能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活力。引導學生變單調的被動學習為活潑的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大膽地走上講台,讓他們講,讓他們討論,使講台成為每個學生表現自己的舞台,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

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進行數學教學時自然應考慮學生現有的思維活動水平。思維能力及智力品質都隨着青少年年齡的遞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水平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上是不相同的.因此,要使數學教學成為數學活動的教學必須瞭解學生的思維水平。

課改後的新教材是屬於“螺旋式上升”的知識構架,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創新能力。我們覺得新教材中知識的“螺旋式上升”的方法非常適合學生。使學生對新知識不用一下接受,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理解融會貫通的過程,學生學起來也越有興趣。

目前關於教學方法的研究呈現出一派興旺的局面,種類之多、提法之廣。我們主張,採用積極的教學法,因課、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比方説,對於教材內容多數是邏輯上分散的數學定義和公理等採用自學輔導法較為適宜;對於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採用問題探索法較好;對於教材中理論性較強的難點,一般採用講解法較好。教師要靈活掌握。

從學習方法上看,隨着學科多樣化和深刻化,中學生的學習方法比國小生更自覺,更具有獨立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注意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第3篇

5月4日,迎着新課改的春風,我們來到走在新課改探索前沿的清塘中心國小參觀和學習,聽完幾位老師的上課,我感慨萬分,收穫頗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學習心得。

1、更新了教育理念。新課改的理論我也曾認真研讀過,自已也有些體會,這次清塘中小的幾名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很好地闡述了新課改的理念,即樹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由課堂上的"主演"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2、轉變了教學方式。清塘中小對如何進行新課改教學,實踐高效課堂進行了探索。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新課改教學的主要學習方式,這次他們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很好的嘗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由原來的被動地接受轉變為主動地學習,課堂上各個小組提出了許多相關的問題,小組成員踴躍地討論,認真地解決問題。

3、更換了教師角色。新課改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課堂上應儘量少講,多引導,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節課他們都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快樂地學習,收穫了許多知識的果實。

1、新課改教學有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清塘中小的課堂教學有這樣幾個環節:課堂前置,交流展示,教師點撥,課堂測評,課堂延伸。課堂前置也就是導學環節,教師之前就要做好各種導學案,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課堂延伸就是學生在課外蒐集、整理那些在課堂上沒有時間深入學習的、當時的課堂教學不好評價的與本課堂內容相關的一些資料。是不是每堂課都要按這樣的步驟去學呢?交流展示時是小組合作進行的,這確實可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那麼人數較多的大班額究竟可不可以照葫蘆畫瓢?

2、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兼顧全體學生?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我認為,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3、雙基知識如何定位?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積極性是提高了,比如各小組都提出了許多相關的問題,提出了小組的學習目標,但是我發現課堂中,基礎知識的學習有些欠缺,比如語文課的生字教學,數學課中計算能力的訓練,英語課中的簡單的口語對話,在課堂中所佔時間就比較少,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較少,沒有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在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還要牢固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

4、老師們如何在新課改中提升自身的素養?在聽課中我發現有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了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但沒有引起及時的關注,老師準備的內容沒有完全處理完就下課了。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是教師除了認真鑽研教材,詳細瞭解學生情況,精心準備課堂教學之外,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全面駕馭課堂的能力,對每堂課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要作出各種預案,靈活應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

在新課程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教學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合作、創新、探究、收穫、能力等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快樂成長而努力,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

第4篇

新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我們認識到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尤其是要求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注意創設教學情境,尊重每一個學生對文本的閲讀體驗。

關於高中語文新課改來説,我最初的認識是主要有兩個轉變:一是轉變教的方式;二是轉變學的方式,即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這又談何容易?往往我們的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也是有這樣的一些現象:例如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知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細講精練;一些具有綜合性系統性的知識,教師卻將之分化,影響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形成;一些學生自己的見解和體驗,往往因為老師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扼殺。帶着這些疑問,我認真的聽專家們的引導和指點,認真和專家們做心靈上的交流。蘇教社的老師説的好,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分析運用獨到的處理方法,把教學思考中的特點、優點、亮點通過情景表達出來。

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思考和發言的機會,構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老師既要學習先進的課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適當改革教學;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或情境。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這樣的去做:

第一、在平時備課中吃透教材,蒐集、整合與教材相關的知識,並製作教具,研究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

第二、在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發揮想象思維來解決問題,並尊重和正確解讀這些合作體驗的結果。

參加這次培訓之後,面對新課程,我們老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全面、深入地理解語文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體會並實踐課程理念的核心“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所以,培訓結束後,我們個人的學習並沒有結束。

1、認真學習新課標,具體的去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各種弊病。

2、研究學生,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

3、研究實驗教科書和相應的教輔書,弄清它們與《課程標準》之間的聯繫點和着力點。

4、研究本校本地的實際情況和文化生活氛圍,爭取能夠創造性地選擇和運用各種民族傳統文化來改進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親切感中增添新的體驗。

當然了,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學習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第5篇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課堂改革恰如一陣春風,吹遍了烏蘭察布,吹進了我們的課堂,使沉悶的課堂充滿了活力。

20xx年的春天,由中國教師報主導的課改順應時代潮流,已經進入到了第三代。第三代課改的核心要義是從改變教學的意義走向改變教育的意義,從研究課堂走向研究教室,從課堂教學走向自主學習,從知識傳承走向知識創新。

“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疑難多,困惑多。一路走來我們很辛苦。然而付出就有回報。在學習和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我們走進安徽銅都雙語學校進行觀摩、學習,在體驗式培訓中接觸了最新觀念。學校組織的每週一次的聽、評課、研討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互相學習的平台,也指導着我們每一次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我們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新課堂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每一位教師在這場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認識、重新定位,走進新的角色,改進自己的教學。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老師們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尋找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一年多的櫛風沐雨,終於摸索出一套適合我校教學實際的“四環20字”課堂模式,即: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質疑評價、總結提升。

新課堂中,教師不再是以前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直接參與者,教師應稱其為“導學教師”。講課應該稱其為“課堂學習”“指導學習”。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依照導學案自學,找出學習困惑,圍繞困惑對學、羣學、尋求幫助。以小組為單位小展示,根據小展示進行大展示(全班展示);學生歸位,整理學案,整理糾錯本。對於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們要進行“三查”即查自學的進度和效果,查小展示中存在的問題,利用對子查,讓每一位學生都過關。

我們教師觀念、方式的轉變要落實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因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將會牽引出思維方式的能動性、創造性。才能真正得到張揚、提升,才能成為獨立的積極參與社會的有責任的人。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被看成本次課程課改的顯著特徵和核心任務。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台”,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作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

課堂改革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該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由過去被動學習的客體地位轉變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探索者。如今,通過課堂改革,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方法也改變了,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學生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學習的積極性也明顯提高了,變得愛學習,更愛展示。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社會將如何生存”,這是美國商界一名人士的感歎!這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會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教學不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潛意識裏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並肩作戰,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善於與人交往。

總之,通過教學中的嘗試,我們的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合作意識好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我校教師深刻體會到了新課改所帶來的喜悦,但這只是一個開端,我們要做還很多,還需要不斷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理論。我們沐浴着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第6篇

很多教師一旦走上工作崗位,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把工作中的失意歸咎與其它眾多的原因,把教育教學中的失誤或者錯誤歸咎到學生、社會、家庭,推卸自己的責任。拋開其它課程,體育課堂會出現學生逃課、稱病請假、或者無所適從,什麼都不會,什麼又都不參與的尷尬局面。為什麼,課堂教學設計不合理,學生沒有興趣。教了十幾年的體育課,課堂結構還是老一套,一隻哨子,兩個籃球,三個結構一堂課,輕輕鬆鬆體育課。教師教膩了,學生上的一點新異都沒有,談何興趣?

社會發展了,時代變了,經濟拉動學生、學校、家庭、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而我們體育教師的知識面和認識水平,還停留在原來的層面,就會失去與學生交流與教育的平台。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是瞭解學生,拿我們的小時侯的學習、生活、思想跟他們做比較,我們只是進行了片面的、狹隘的比較,縱向的進行,難怪學生不喜歡我們倚老賣老,主要是沒有全面的瞭解他們,走不到他們的心裏,就很難把握課堂的情緒,教育的恰如其分,課堂結構的合理,內容選擇的新意。學生對自己的老師認為朽木,不可利於,談何教育的魅力,何説教學的效果,教育的價值?

我認為都是因為書讀的太少,書可以明智,是我們思維活躍,永遠有用不完的智慧錦囊。愛讀書的人,通過讀書,會時刻的勉勵自己,不忘立志。有了志向,就會有目標,在工作中就會體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精神是會傳染的,會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要學生主觀有學習體育的積極性,產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就會獲得參與體育的成功體驗與快樂,成功欲會不斷的促使他們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學生的運動潛力被我們體育教師挖掘出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他們進行體育的學習將不再侷限與體育課堂上,他們涉足的運動項目將不再侷限與體育教材裏,他們參與體育活動與體育比賽將不再侷限一個班級、一個年級、一所學校、會為了一個共同的愛好是很多來自不一樣的地區、學校、專業等等聚集到一起,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發展身體,提高運動能力,交流合作,全面的發展他們。同時是他們學以致用,為將來走入社會奠定基礎,終身受益。這既是新課程改革對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提出的目標,也是新的教育形式下,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學會學習的需要。

體育教師讀書,不僅要讀專業的書籍,還要博覽羣書,拓寬知識面。這不僅是體育教師在課堂上使自己遊刃有餘,同時使自己永葆一棵年輕的心。歲月會使我們的心靈產生老繭,而我們所教的學生正是青春年少,感情細膩而有豐富,試想用我們那棵長滿老繭的心去觸摸他們那棵敏感的心,我們是很容易使他們受傷的。教育的前提是愛,,愛他們就要保護他們,觸摸心靈,用眼睛交流。只要通過讀書,包括一些優秀的青春校園文學,我們都應該讀,保持心靈的年輕。

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教學難題,有是我們絞盡腦汁,都沒有找到答案或者解決的辦法。不妨換個辦法,翻閲專業書籍,尤其是現在信息工具很發達,通過網絡很快就會找到答案,有同行的經驗,有專家的箴言,有權威的學術交流,便捷的交流學習平台。因此學習不僅僅是滿足與專業書籍,要全面、廣泛。及時的掌握多媒體運用技術,不但可以在實際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同時可以更好的利用更為廣泛的信息資源,改善體育教育教學的課堂設計,提高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