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中地理教學計劃7篇 優化國中地理教學計劃,提升教學質量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22K

國中地理教學計劃是指針對國中階段學生的地理教學計劃。該計劃旨在幫助學生深入瞭解地球,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素養,以及關注和認識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通過本計劃的學習,學生將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今日益全球化與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世界。

國中地理教學計劃7篇 優化國中地理教學計劃,提升教學質量

第1篇

本學期我在八年級地理教研組的統帥下,努力貫徹學校辦學思路,立足課堂,抓教學質量,並加強了學校社團活動、拓展型課程的開設,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本學期教研工作總結

1.能夠認真抓好教學常規,能認真備課,認真組織教學,認真批改作業。作業批改能夠認真處理,針對學生現實情況,本學期我加強了作業的評講。

2.本學期我注意利用地理教具、圖片,特別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組織教學。

3.加強組內教師的相互交流,互相聽課,圓滿完成了本學期聽課任務,並通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促進了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

1.以日常教學活動為基礎,並貫穿在日常教研工作中。

我能夠利用教研活動學習相關課題材料,並爭取機會與校外、區外進行交流學習。

2.貫徹科研落實課堂的原則,繼續推進科研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使我組的課題《地理課堂常規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整合的探索》獲得較大的進展,並進行了中期彙報。

3.我積極撰寫教學經驗文章、論文以及相關案例並獲得了較高的獎項。

認真組織好學校天文知識方面的'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生探索宇宙奧妙的興趣。

4.能結合研究課題,進行校本課程的建設,但相關方面的理論與經驗相對不足,需要今後認真學習。

國中地理教學計劃7篇 優化國中地理教學計劃,提升教學質量 第2張

第2篇

以地理教學新課標(或大綱)為依據,以現行國中地理課本為依託,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取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2.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各年級都必須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把課標要求或大綱要求落實到學生的體驗中去,落實到學生的.參與中去。

3.加強地理學科的專業語言——地圖的教學,培養學生識圖、用圖、繪圖的能力。

4.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研質量。面對新教材新課標,各學校必須集體研究,集中備課,充分討論,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第3篇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五章,16節: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氣候》,第五章《世界的發展差異》。

1.認識地球形狀及大小,會使用地球儀,瞭解經緯線和經緯度,能使用經緯線判別方向,能使用經緯度確定位置。

2.認識地球自轉和公轉及其地理現象和意義,知道五帶的劃分及各帶特徵。

3.學會使用地圖,能讀懂等高線地形圖,能繪地形剖面圖。

4.牢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認識海陸變遷,瞭解板塊學説。

5.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瞭解影響氣温和降水的因素,瞭解全球主要氣候及其分佈。

6.知道世界三大人種及其分佈,瞭解世界三大宗教。

7.認識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及劃分,瞭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

七年級共計四個教學班,每班40餘人。任四個教學班的地理教學,工作量是很大的。剛剛升入七年級的國中學生,在國小社會課中,接觸了一些地理知識,但比較零碎。七年級學生將比較系統地學習地理知識,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由於地理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學生有新鮮感,教師要抓住這一點,上好第一節課,注重培養興趣,打一個良好開端。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充分備課,吃透課標和教材,力求每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排除疑點。

2.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做好轉化後進生工作。

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導,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引用最新資料,密切與時代的聯繫。

5.指導學生開展地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寓德育與教學之中。

第4篇

從期末檢測成績看,總體上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及學習地理的方法,對地理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經驗,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沒有掌握應掌握的知識,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

通過七年級地理下冊(人教版)學習,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和基本的讀圖、繪圖技能。知道世界主要大洲和國家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有一個明晰的瞭解。初步學會運用學過的地形、氣候等知識要素分析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認識分析世界個區域的人口、經濟、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培養學生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徵和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繫,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學生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樹立科學的人地觀。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認識到應尊重不同地區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1、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徵。

2、讀圖分析能力和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

1、提高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效益。首先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備課,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自己、備課標。尤其要深刻理解課標,吃透課標。其次,注重課堂教學的分層次,關注課堂教學中每位學生的表現。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情感。再次是開展多種教學形式(如:辯論賽、課堂小討論、知識趣味競猜等),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

2、要注重必要的地理基礎知識的儲備,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如學會讀圖、填圖。注重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法指導,充分利用網絡,不斷拓寬知識面。

4、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校本資源,開展一些活動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加強與各科任教師及班主任的溝通與合作,教師形成合力。

5、深入瞭解學生,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做好後進生的輔導與轉化。

6、繼續鞏固和提高已取得的區、市級的立項成果。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不斷豐富地理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做好地理特長生的輔導工作。

7、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重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環境保護意識、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

第5篇

本學期我將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我縣“高效課堂”和我校“先學後教”教學理念為指導,以教務處工作計劃為依據,加強課堂教學,有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與所在科組的教科研活動,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同時,通過讓學生學習與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努力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從“懂得地理”走向“運用地理”。

本學期八年級的地理教材為人教版《地理》第3冊,共分為四章: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紹中國的疆域、人口和民族,第二至三章講述中國的自然概況,包括地形、氣候、河湖和自然資源。第四章講述中國經濟的發展,主要介紹我國工業、農業、交通等經濟部門的分佈特點和建設成就。

本學期,本人承擔八年級四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週每班兩個課時,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課標,新教材,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同時,因為地理課一直不受學生、家長和部分教師的重視,使得很多同學們難以認真學習地理。所以教學上應以讓同學們認識到地理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為突破口,把課上好、上活,還是可以讓學生重視這門課程的。再加上學校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和、愛”的教育理念,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環境。本學期我有信心上好這門課。

1、抓好地理課堂教學常規。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保障“每課一練,每月一考”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取長補短,努力使自己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6、每次單元檢測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7、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爭取結合地理學科內容多點使用多媒體教學,以增強教學效率效果。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閲讀第一學期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第6篇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習《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斷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質。

2、認真學習、領會《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地理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調查、運用圖表和數據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維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時掌握好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動”部分內容為突破口,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模式,繼承以往教學活動的長處,並不斷深化、創新、拓展,形成多種多樣的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有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4、注意建立過程式評價體系,注重學生的發展,給在實施新課程中的每一位學生建立成績檔案,用來記錄該學生的地理學習情況,作好整理工作。

5、將新課程教學實驗研究進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將自己在這些年的教學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課程改革的理念的課堂教學或實踐活動進行總結、提煉,繼續發揚光大,並把它們記錄下來,寫成教案、活動案例、論文、實驗報告等,積累經驗,驗證《新課程標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1.使學生知道有關世界海陸分佈、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2.使學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瞭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佈,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徵和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繫,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學會畫簡單的世界、大洲、國家的地理略圖,學會閲讀地理景觀圖和地理統計圖表。

4.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環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

1.教學中要改變傳統地理課程重知識輕方法、重結論輕過程的觀念。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和自身經驗出發,觀察、發現、瞭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並善於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地理知識。

3.引導學生關心現代社會的發展,關注世界的變化,樹立科學的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要將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作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以千姿百態的地理事象、千差萬別的'地理空間、千變萬化的地理演化過程。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深遠影響,促進地理學習的革命,為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地理創造良好的環境。

4.七年級每個班級都有個別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這些學生他們或者自身努力但學習比較困難,或者智商不低但學習不努力,或者對老師的教育有反感情緒,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對這類學生給予特別的"關照",生活中要關愛他們,學習中要特別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要從基礎抓起,從良好的學習習慣抓起,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5、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特別強調地理同生活實際的聯繫,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引導學生把課堂中的地理知識和方法運用於生活實際中去。

第7篇

一、更新教學觀念,將知識學習要求的程度降低,是開展悟性教育的前提條件。

國中地理作為次科存在教學時間不足,學生學習重視程度不夠的實際情況。地理科要求知識點掌握的程度,雖然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實際上一些知識點還是比較難於掌握,遺忘率非常高,如資源中礦產的分佈、降水的分佈規律等,如果硬要學生去死記硬背,會嚴重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要做到教學上使學生通過“悟”來學習,就必須要求教師在教學思想上放下包袱,對一些難懂的知識點只要求學生知道便可以了。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己去感悟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慾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也即是開發學生的潛力,在此基礎上就能更好地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對地理科的好感,為將來高中地理的高層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主的學習方法是“悟”的要決。

各學科的學習基礎都是興趣。地理作為次科,一直處於被動的地位,其教學更需要引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否則學生會放棄地理這一科。但地理課本的知識編排過於嚴肅,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強,這就需要教師想辦法開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動和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國中地理知識基本上是與實際聯繫得較為緊密的,很多的理論都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找到例證,如太陽、月亮的東昇西落引證了地球的自轉;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證了地球的公轉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充分利用這些體驗來引導,如講到環境保護時,我們不應單純講應如何做,更應讓學生親身體驗家鄉黑水河的可怕、廢氣嗆人的滋味,同時讓他們寫上一份調查報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講述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時,就可以讓學生根據番禺地區的自然特徵去理解。

由感性思維轉入理性思維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途徑,而地理知識的直觀感悟更是比較可用的。如講述到沙漠地貌時,讓學生從一張清晰度高的實物景觀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氣候乾燥特徵,其效果比老師講一萬句有用得多。又如講述南北氣候異同時,用兩張南北方特色景觀的圖片進行對比,再加上表格練習,學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講西歐和北美氣候和地形關係時,運用寥寥數筆的簡筆畫畫出兩個地區的差異,再由學生進行思考討論效果更好。

運用對比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從中找出知識間帶規律性的東西,如説到南方地區時,可讓學生用北方地區來對比,找出南方地區獨有的自然特徵;又如講到北美的氣候與地形的關係時,可用歐洲氣候和地形的關係來比較,就能使北美的氣候特徵鮮明突出。通過對學生進行對比思維的培養,就能使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自覺進行知識的橫向或縱向聯繫,樹立地理知識的全局感。

過去,我們的教學一直強調提問、講授、嚴肅的課堂紀律,卻從來沒有安排學生討論,其實這是個誤區,其實,只要教師調控得當,預留一定讓學生自主學習、進行討論的時間,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講述南極大陸的氣候特徵時,列出幾個引導性的提綱,如:對氣候影響的四大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對南極氣候的影響等,讓學生討論其成因,通過過去積累下來的思考方法,引導學生推導出正確的結果。

地理教學的感悟還在於舉一反三。地理課本的知識內容與一些時事問題密切相關,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去解決一些熱點問題,在增加地理知識的可用性的同時,又可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講到西北地區時,就可由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徵延伸至開發大西北的熱點問題,讓學生根據所學有關西北地區的地理特徵,討論研究開發西北地區要解決一些什麼問題。通過討論,學生紛紛表示真正感到地理知識的實用性,學習的興趣更濃了。

6、開展多種多樣的地理課外活動,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的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有益的補充,如果設計安排得當,則會極大地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我每年都組織學生進行觀星,面對滿天繁星,細聽星座的動人傳説,通過高倍放大望遠鏡觀察月亮上的環形山,學生的興致未曾如此高漲過。雖然,對於星座的知識,他們不一定會懂,但他們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都被激發起來。

自己設計並動手製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標本、地理小資料,會使學生從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識。如講到南方的水稻土、紅壤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到郊外收集標本並進行觀察記錄,就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又如講到經緯線的分佈時,在課前讓學生動手製作一個小地球儀,再進行觀察後完成表格練習,效果比教師費力講解效果好。

8、讓學生設計一些小表演或演示也能提高學生的悟性。

在地理教學中,有一些本來很有趣的知識內容卻被課本講述得非常枯燥,此時,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圖片、聲像資料或文字資料,進行自己設計的演示,效果也不錯。如講到旅遊時,課本的風光圖片非常有限,文字內容太過嚴肅,會做成學生感到難記的現象,這時可由學生擔任導遊的角色,讓他們自己收集資料來講述祖國河山壯麗的風光和旅遊名勝分佈的位置(可聯繫交通中鐵路的分佈),又或者讓他們製作相關內容的手抄報,以及風光照片進行演示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這些活動中感悟知識。又如講述廣州地區“三年一中變”的成果,就可以讓學生收集資料自主編輯,進行演示性講解,教學效果比老師講授好得多。

9、增強學生的閲讀機會,讓他們學會發問、懂得看書、學會查找資料,成為學習的主人。

地理的科普讀物有很多都是形式生動、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的,如《少年科學》、《世界奇觀》等。教師應鼓勵學生多看書、多思考。安排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在課堂上講述課外所學的知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閲讀能力,提高他們的悟性。

三、要“悟”關鍵在於教者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地理知識之間帶有一定的邏輯聯繫和規律性,學習上要悟,則要求教者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懂得知識間一般的聯繫,引導他們去發掘課本上的知識,不要包辦一切。如在區域地理中,氣候一般都受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的影響,氣候和地形等又決定了區域的自然特徵,而經濟特徵、人口分佈和生活特色又受環境(包括政治環境和自然環境)、交通和資源分佈的影響。教師可以在講課的基礎上,總結出區域地理學習的一般規律,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即綜合法),為他們將來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好像講述青藏地區的特點時,由於前面已講述了多個區域特點,學生已大概掌握了區域特徵分析方法,此時,就不應再由教師講授太多,教者可列出幾個提綱式的引導問題,讓學生分小組研究解決,再由教師整理出思路。另外,也可以設立一個地理主題,讓學生按小組收集資料進行講解,效果也好。

前面所講述的只是個人的粗淺見識。在實際教學當中,還需要對地理的教學要求進行一次全面的改革,特別是考試制度和內容的改革(現在有關部門已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使教師擺脱教材的困擾(國中地理教材編排過於嚴緊,缺乏輕鬆)以及作為次科的制肘(教學時間不足、課外活動時間和資金嚴重缺乏,教學用具欠缺等),做到教者放心、學者輕鬆的良好局面,只要使學生在國中階段真正對地理知識產生興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