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教育有關書籍心得3篇 探索教育思考之旅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4W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教育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理論,本網站特別推出了一系列有關教育的書籍推薦。通過閲讀這些書籍,我們希望能夠開拓思維,激發靈感,深化對教育理念的理解。無論您是教育工作者、家長還是對教育有濃厚興趣的讀者,都能從中獲益良多。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豐富多彩的知識世界,共同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

讀教育有關書籍心得3篇 探索教育思考之旅

第1篇

暑假期間,仔細閲讀內爾·諾丁斯著、龍寶新譯的《幸福與教育》一書,深受啟發,感慨良多。其中一句話“因為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和發展”內涵豐富,值得回味。這句話告訴我們,教師幸福,就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學生也就會感到幸福。沒有教師的幸福感,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因此,教育事業需要幸福的教師!

我認為,首先要有“苦中作樂”的觀念。對待工作、生活的態度決定着幸福的心態。教師工作辛苦,條件艱苦,生活清苦,承擔的教學任務重,承受的教學壓力、家長壓力、社會壓力大。我們必須認識到教師職業所擔負的沉重壓力和超負荷付出,同時,應該認識到,我們現在的物質生活雖不是處於社會的上流,但是衣食無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們每個人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平常可以傾聽音樂,欣賞作品,交流想法,這是精神世界中的補充和裝點。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教師都是自由的、獨一無二的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在三尺講台上盡情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此,我們要不斷調整自己心態,發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苦為樂,苦中作樂,不管壓力輕重,每天給自己一小段閒暇,不讓幸福遠離自己。

其次,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和寬容之心。幸福是一種感受。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教師缺少平常心,就會對學生提出過高過嚴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細心、冷靜和理智。有這樣一句話:“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着另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走進我們的學生中去尋找自己的幸福,雖然孩子們淘氣貪玩,反覆叮嚀的話兒不聽,糾正幾遍的錯誤,接連又犯;桌椅擺放歪了,作業又忘了了……但我知道,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錯?孩子各有差異,怎能整齊劃一?懂得了這些,我會悄悄地告訴自己:少一點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點批評,多一些微笑——讓學生在我們的理解中成長,讓我們在自己的寬容中幸福。

再次,還要有一顆感恩之心。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實都有積極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們敬重與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是知足常樂的心態。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懷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孩子:會被孩子們眼中飽含的渴望和純真所鼓舞;被他們的尊重和認可感到身心愉悦;被節日裏的卡片、小禮物所深深感動……此刻的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們是如此可愛,生活是如此美好。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才會有一羣幸福快樂的學生。

其實不管是平常心、寬容心,還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將教育視為一種藝術,樂此不疲雖苦猶甜,那麼你就能夠擁抱幸福!我想,這是幸福的開始,我相信,我們每個教師都在延續着這份幸福。

讀教育有關書籍心得3篇 探索教育思考之旅 第2張

第2篇

假期裏裏,我抽空拜讀了《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這是一本父親成功教育孩子成才的教育故事集,是一本用自身成功經驗證明了早期教育的價值的論文集,是一本家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動性實踐手冊,是提升每個家庭的教育水平的指路燈,也指明瞭全面提升公民素質的方向。雖然我還沒真正體會到書中教育的效果,有些內容確實講得十分有理。

1、高尚的情操:樂於助人和行善,有同情心,與人為善,活潑開朗,講文明,講禮貌;端莊,見聞各種高中低場合 ;

2、智商速成:父母在家的教育方式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好的方法要根據孩子的現實情況不斷總結並驗證,用事半功倍的辦法,快速有計劃有目的不分時間地快樂學習各種知識;玩也要玩得有水平,有知識,不過我更鼓勵跟別人一起玩,這也是交往的一部份。從玩中學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輔導孩子的過程和孩子學習的過程都應是快樂的,並且成效顯著的話,我想智慧的大門就打開了。

3、加強體質:第一,健康的體魄是一切開展的基礎,在這裏,卡爾特別提到小孩不能暴飲暴食,否則影響健康和智力。第二就是講衞生,自不必多説了;

4、高雅文化薰陶:聲樂和美術教育,鑄成一個高尚情趣的人;

5、勞動光榮: 珍惜勞動成果,並創造勞動成果;只有付出才有收穫,不能不勞而獲;(同時也要説明:付出了,不是絕對就有收穫。)

卡爾的做法比較簡單:表現好就給一個戈比做獎勵;新時代我們要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和收穫,也要體驗勞動的艱辛。

1、“成人化”教育: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老卡爾威特在很多時間從來沒有把孩子當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來交流。

2、“民主化”教育:在老卡爾威特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沒有絕對權威的,相反孩子的“面子”卻應是父母特別關注的。

3、“快樂化”教育:卡爾威特的博學多才,並沒有建立在與我們一樣痛苦的學習訓練基礎上的,相反對他來説,學習是一種快樂。

4、“個性化”教育:教育一個最本質的特點就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僅如此,因時而教、因事而教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則。

讀了這本書,我獲得最大的啟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確的方法,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要開發孩子的智力,引導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興趣,養成勤于思考、善於思考的習慣。培養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鼓勵孩子敢於向成人提問,同時培養了孩子對讀書的好奇心、發現問題的恆心、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第3篇

寒假期間,我認真研讀《教育新理念》、《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兩本書。從這兩本書中,我認為普通教師能夠讀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能夠讀出管理理念、辦學方向;而思想者讀出的更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迴音。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這另本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

經過自學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我的頭腦,使自我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於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我的思想。僅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經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以往有這樣一個故事,説某年輕人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那裏如何”老人家反問説:“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厭惡。”老人家之後説:“那你快走,那裏同你的家鄉一樣糟。”之後又來了另一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青年回答説:“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説:“那裏也同樣好。”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後説法不一致呢老者説:“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

的確,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看,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反觀我們傳統的教育,多是為了分數的教育,從教師自我出發,而不真正是對幼兒這一主體人的教育,教師的抱怨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孩子的發展。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由於個體差異,絕對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發展能為個人所駕馭,孩子能夠從自我的興趣愛好出發,自由地從事多方面的活動,充分發展多方面的本事)。何況,“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優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我們教師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是有天才的一面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教育觀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師生關係,明確自我的主角定位——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欣賞者”。從這一角度出發,教師應當尊重幼兒合理的心理需求與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愛好與選擇,尊重他們的人格。同時,及時捕捉幼兒身上的“閃光點”,並予以讚揚,異常是對“差生”而言,一兩次別開生面的欣賞不啻是沙漠裏的綠洲,久旱的甘霖,這樣將會激發他們身上的潛能,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新理念》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書中闡述到“創造始於問題。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首先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問題性教學。”美國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帶着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教師並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異常是構成自我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問題本事在於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於教師。”目前,在農村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師們也迷失了方向,把握不住了重點,一學期下來不明白讓孩子們學會了什麼懂得了什麼對自我教學產生了懷疑,不知從何處入手。這不由得引起人們深思的是,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麼在文中,袁教授給予了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諦在於“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禮貌積澱成人格”。其中包括兩層含義。其一:對教師而言,教會學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學會確定知識和信息,要比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重要得多。因為知識本身是多變的,不斷更新的。其二:現代禮貌的成果並不能經過傳授內化成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麼,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到學生智慧、人格的構成與發展。這不由又落實到最根本的就是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究竟應當教什麼,怎樣教經過學習了袁教授的《教育新理念》對我們真的收穫不淺!

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於和善於對自我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於正視自我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我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