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課改學習心得體會7篇 “轉變思維,提升教學——我在課改中的成長與體會”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7W

課改是當前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作者通過參與課改學習,積極探索改革路徑,深刻領悟到了課改的意義與價值,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課改學習心得體會7篇 “轉變思維,提升教學——我在課改中的成長與體會”

第1篇

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們更加明確了新課程改革的背景,高中教育的定位從我國的社會需求來看,一方面人民羣眾對高質量的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增長,另一方面使我國由一個人口大國轉變成人力資源大國是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高中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從受教育者個體發展來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要求普通高中教育關注每位學生終身發展的願望與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自主思考和規劃人生的意識與能力,現階段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通過培訓我們更加明確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培訓中,通過觀看視頻,閲讀文本和拓展材料,參與老師們的討論、互相學習、經驗交流和相互借鑑,很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並且有了新的思考和見解,有了更多的認識和啟示。

新課程培訓中,那種相互學習,互相討論,直言不諱的學習風氣和學習態度是值得學習的,在以後的工作中也要繼續保持和發揚。在教學實踐中繼續努力探索,積極進行反思和再創造,為課程改革做出努力和貢獻力量。通過課程培訓,收穫最大的就是和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分享了他們的教學經驗,從他們那裏真實的得到了一些教育的真諦。另外就是在觀看視頻的時候進一步瞭解了已經實施課改地區的一些老師的教學案例和一些成功的經驗,在今後的教學中也起到借鑑作用。

經過培訓,對課程改革也有了新的認識,明確了課程改革的持久性特徵,認識到課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嘗試的,還需要不斷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推動課改的進程。

在課程改革中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為教育事業不斷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要轉變教師角色,要改變原有的師生關係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做到與學生平等,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協調者。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師實現有效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意義學習,不僅要記住所學的知識,還要理解並且會應用。

高中物理教學提倡探究式教學,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不再是教師一個人完成教學活動,改變那種自編自導自演的教學方式。要通過教學的實施,讓學生體驗物理概念和規律是如何產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內涵和外延,學會使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新課程要求教師實施有效的實驗教學,要實施好演示實驗教學、學生分組實驗教學和學生課外實驗教學。實驗教學要求教師精心準備,學生分組實驗還要求學生認真預習,要在實驗前明確實驗的目的,直到實驗要做些什麼,寫出實驗步驟和,並畫出實驗表格等,而不是盲目的實驗。同時要祖師好學生在實驗中的合作。教師還要結合教學的需要,開發實驗資源,組織學生進行課外的學生興趣實驗,教師要做好實驗分組、協調、指導、評估等工作。這是學生科學探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物理習題教學要注意習題(作業題)的選擇,不能過難,習題選擇要聯繫生活,要形式多樣,可以讓學生寫學習心得,讀書筆記,觀察筆記,開展學生課外實驗,並寫出實驗報告,開展學生討論,或者組織學生開展學生論壇,甚至可以讓學生組織教學等。而不再是侷限於書面的作業形式。

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注意結合學生抽象思維的形成和發展的需要,不能過多的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更不能對多媒體教學形成依賴,要結合實物教學和實驗教學,不能濫用多媒體教學。最好能自己製作多媒體課件,自行開發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

教師在教學評價上要做到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評價的反饋作用,而不再是注重甄別、選拔作用。教學評價的主體和形式也要多元化,要讓學生自評、心得體會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家長和社區評價相結合。

教學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性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教育的規律和方法,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

教師還要通過教學設計,通過教學活動的實施來提高教學效率,要在每節課所講的知識都儘可能讓學生學會,理解,而不是每節課講很多的知識,或者用大量的教學時間來教學,學生卻仍然學習效率低下,這樣的教學是很難提高效率。簡單地説就是在有效的時間內教的知識要能讓學生真正接受。

教學的有效性有賴於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教學規律,尤其是學生學習的規律,還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教師還要不斷學習物理學科的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和物理教學法的知識,要不斷提高我們的專業素養。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中不斷提高我們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水平。我們要有大教育的思想,要着眼於整個教育事業,而不能只是為了應付每天的工作,一定要有探究意識,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教師在學習上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做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課改學習心得體會7篇 “轉變思維,提升教學——我在課改中的成長與體會” 第2張

第2篇

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是對以前那種課堂教學只唯老師的理解為上,不考慮學生自己的領會如何的做法的反動。尊重學生自己獨特體驗,讓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肯定和強化學生有時並不那麼正確的“獨特體驗”和看法,而是要讓學生對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領悟,養成自己獨立思考並能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提出自己看法和見解的習慣。因為每一個人的生活閲歷和認知水平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學生,我們不能苛求他們的見解要如何高明和正確。更何況對於中國語言的理解見仁見智的情況是經常有的,就正如人們常説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賈寶玉”。新課標就提到要“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閲讀的評價。”所以,當學生的見解未必盡然甚至謬誤的時候,我們還是首先要保護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權利和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或老師自己平等地(不是居高臨下)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説明他們見解不夠合理的理由。這樣做,是允許的也是必須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該讓學生多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多接觸語文材料”就是要學生自己去多讀書,多背書。讀多了背多了語感就有了,書面語言的譴詞造句,謀篇佈局的規律也就逐漸熟悉和掌握了。寫出的文字就能像韓愈説的那樣“文從字順各識職”了。現在許多

老先生,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在內,他們一談起自己具有紮實的文字功底,無不回想起當年孩提時代讀書背書的經歷來。總之,要使得學生像會説那樣會寫,就要讓他們多讀書,多背書,多寫作。這就是語文教學的應有之義和正道。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要綜合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考試只是評價方式之一。”按照新課標精神,既要符合新課標課標精神,又要切實可行。下面我談談幾種具體的做法。

一結合: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目的是為了全面考查學生的能力。筆試主要考查學生在閲讀和方面的能力。閲讀和寫作採取開卷的做法,試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能力的遷移。口試主要考查學生的朗讀、背誦和口語表達、交際能力。

二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讓學生對自己的語文能力情況(包括課內外聽説讀寫等方面)作一個基本評價,等第分“a、

b、c、d”四級。互評是讓學生做“考官”,通過公佈條件、自報申請、考查通過等程序確定“考官”人選和資格。然後授予他們以職權,對學生的背誦、朗讀及口語表達等進行“考試”。內容採取臨時抽籤辦法確定。

三結合:過程與結果相結合。我們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語文過程的評價。對於學生的平時的課外閲讀、綜合性學習等語文實踐活動情況,要記載下來,作為同學的學習情況的記錄。這些記錄在期末評價當中要在學生的成績報告單上由具體描述。

四結合:描述和成績相結合。以前學生學習的結果只是單一的考試成績,現在,我們要把學生平時的學習語文的情感、態度和過程等情況作出描述,同考試成績一道,記入學生的學習情況檔案。

五結合:學校與家長相結合。家長對孩子在家的學習和表現應該是有所瞭解的。讓家長參與學生的評價,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是一個促進。

第3篇

昨天,房濤主任進駐我校,進行為期一天半的課改指導工作。今天上午房主任結合昨日兩節轉課、兩節全程聽課,特別是結合我校八年級語文教師徐文思老師講的《陋室銘》一課對我校課改方面存在的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諸多問題,給我校的高效課堂改革進行了全方位的指導,讓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老師,在講課前一定要明細如下四個問題:1、打算教給學生什麼?2、如何教會學生?3、多長時間讓學生學會?4、知道多少學生會,多少學生不會?不會的學生怎麼辦?也就是目標、方法、效率、結果四個方面。房主任主要講了前兩個問題。

教學目標是學生學習的方向、指南,所以每節課目標的設計尤為關鍵。目標設計不能隨意,要參照課標、教材、學情、考綱、教參。一定要準確、恰當、分層、可測。

針對我校普遍存在老師講不完課的現象,房主任重點講了方法問題。獨學環節要五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指導明確、時間明確、層次明確、反饋及時。獨學時學生要找出不會的。此時學生應學會了50%.不會的內容學生經過師友互助又解決了25%,剩下的25%拿到組內交流,又解決了20%。剩下的5%怎麼辦?發揮精英組的優勢,(每組1號)老師給精英組講解,他們明白後回到組內給其他成員講解要比我們現在在班級內組織的大展示效果要好得多。我們每節課也是嚴格遵循導、學、展、點、練、測六環節進行的,但效果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落實到實處,形式的東西太多。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受益最大的就是明白了主題閲讀如何操作。每個單元只精講1篇文章,自學x篇文章,閲讀幾篇與本單元主題相同的文章,然後進行主題寫作。這樣一輪下來,學生閲讀和寫作相結合,兩方面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了。

如果將房主任的講座落到實處,我相信就能真正地減輕學生與老師的負擔,讓學生快樂成長、教師幸福工作,真正實現新課改,踐行好素質教育。

這次培訓時間雖然很短暫,但卻帶給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給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充電機會。但可以明顯地看出老師們的感受也是非常深刻的,相信,在每一位老師的思想認識中,已經進行了翻天覆地的洗牌,都在認真地分析着房主任的講座帶給自己的思考。

學習是短暫的,但收穫是充實的,以上就是我參加這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對於學習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長流,我將會銘記這些,並將振奮精神、激勵自己,在語文教學天地中走得更寬,更遠。路漫漫其修遠兮,爭取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做得更好。

第4篇

在新課改大潮的推動下,經過一次次的聽評課,一次次得學習、研討、反思。我對如何上好一節數學課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第一、 一節課要有一個明確、具體、恰當的教學目標,要準確把握重難點。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閲讀教學參考書,明確課標,查閲大量的資料,真正吃透教材,明確教材的編寫意圖,

第二、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要能很好的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服務。同時教學內容要儘可能的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第三、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習題化,習題梯度化。圍繞教學目標精心編題,不做機械重複的訓練,最大限度的發揮每道題的作用。正所謂教師下題海,學生泛輕舟。

第四、 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通過自己的自主學習獲得知識。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

第五、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要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努力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情境,搭建平台。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加強指導。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任務是什麼。(即要討論的問題是什麼)然後,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對交流時的發言順序和發言的方法及傾聽要做出及時的指導。另外,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也是教師瞭解學情的關鍵時機,教師一定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善於捕捉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及生成。這一切都決定了教師下一步的教。

第六、重視對學生的評價。目前我們所採用的加分機制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正面的積極的評價。但是僅僅依靠加分是不行的,當學生進步或有好的表現時,我們由衷的表揚和鼓勵或許會更有效。這就要求我們時刻把愛放在心中,善於發現學生閃光點和點滴進步。並且能用恰當得體的評價語言把它傳遞給學生。

第七、重視對學生的思維的訓練。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沒有了思維的參與,數學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一節數學課,它的有效性不在於學生背會了多少概念,記住了多少結論,而在於學生動了多少腦筋。只有學生自己思維參與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所以數學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把激發學生的思維放在首位。另外,要通過學生的説來促進思維,一個問題,要讓學生能夠説出它的思路及解決方法。只有想明白,才能説明白,只有説明白,才能想的更明白。

第5篇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孩子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教學的唯一標準。從課程改革一開始就感到這一工作的迷惘,面對新的主題活動真感到無從下手。幾年的傳統教學模式已基本定型,真要跨出這一步,還真有點力不從心。通過與其她老師們的切磋、討論和自己的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借鑑陳鶴琴先生的課程思想,我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有益的實踐:

陳鶴琴先生很早就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教育觀念。當今社會已越來越向着社會化、多元化方向發展。這也給我們課程改革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幼兒園的教育決不僅僅在幼兒園。周圍生活中有着廣泛又有利的諸多教育因素、教育資源,將幼兒園的教育真正嘗試與家庭、社區整合起來,充分利用周圍有利環境,整合我們的課程,將對幼兒園教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實施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帶孩子到周圍社區,帶孩子參觀馬路、圖書館;帶孩子到鎮中公園、廣場;帶孩子到菜場、商場。在《春天》主題活動中,我們帶孩子們來到幼兒園附近的鎮中園裏,花園裏滿是各種各樣的花和草。孩子不由自主地去看看、聞聞,相互小聲地議論着。花叢中飛來了蝴蝶和蜜蜂,我們鼓勵孩子仔細觀察它們在花叢中的活動。秋天到了,我們又帶領孩子們來到公園裏,進行撿樹葉活動,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跑到大樹底下,有的在對一些奇形怪狀的樹葉就發揮着自己的想象,有的對葉子的顏色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在相互交流孩子對樹跟的經驗和看法;有的專心致志地研究起了樹幹;他們在公園裏看呀、問呀、摸呀,用手比畫着……回到幼兒園,孩子們很快又投入到嘗試樹葉印畫、拼畫的過程中。憑藉孩子剛才對樹葉積累的經驗及大膽創新的精神,他們還積極主動地嘗試設計、製作奇奇怪怪的樹葉臉譜。這樣的活動,自然地融合了多個領域的學習內容,孩子在這過程中獲得的何止是我們所能估計到的一些教學目標呢?他們真的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在與外界的交往、互動過程中得到全方位、多元化、動態協調地發展。

正如我們一直所説的環境對人的教育作用是巨大,但反過來一想,人的知識經驗的獲得也很容易受到環境的限制。山區的孩子不走出大山,他們的知識獲得和想象力的發展也走不出山的包圍,而如果我們的孩子始終坐在教室裏,接受被動的知識灌輸,思想也同樣是狹隘的,和山區的孩子又有什麼區別呢?現在,隨着新課程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孩子們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的機會。

總而言之,改革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發展。幼兒園的課程應關注幼兒的生活,積極利用周圍環境和社區環境,關注課程各領域的有機整合,促進幼兒整體、和諧、主動、健康地發展……

第6篇

年5月5日至9日我參加了到蒙山縣觀摩學習課堂教學改革先進經驗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重視了學員的參與和體驗,極大地調動了學員主動參與到培訓中的積極性。

我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在體驗、深入思考中得到了提升。在這次培訓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這次學習後我認識到,蒙山縣新圩中學等學校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其基本做法是師生互動,以教材為憑藉,走向未知。教師與學生平等合作,相互作用,共同研究教材,一道探討新問題。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示範者,又是一名學習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通過教材這座橋樑,走向更廣闊的研究領域,探求更博大的未知世界。正因為如此,所以它以鮮明的時代性、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和創造性,而越來越為教師所喜愛和採用。

二、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因而自主學習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基礎。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就會產生疑惑,有了疑惑不能獨自解決,於是就有了交流合作的必要;學生可以通過合作和交流,來切磋學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通過探究,質疑問難,深入分析問題,研究並解決問題。由此可見,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的教學思想,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最佳途徑。

在以往教學中,教師獨霸講堂,控制着一切,使學生喪失了主體地位,失去了自主性,泯滅了學生的個性,極不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我們應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換教學理念。在培訓中讓我認識到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在一種民主、平等、融洽的氣氛中,在教師組織、引導和示範下的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是學習者、發現者、欣賞者,又是開發者、引導者、組織者,也是研究者、反思者、創造者。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又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對我來説有了很大的收穫,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上有了更新換代,讓我有機會嘗試和實踐全新的教學模式。我要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學校的新課改教學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第7篇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出台,指明瞭我國國小數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前進方向。歷史的使命,促使廣大師生必須儘快更新觀念,及時趕上改革的步伐。於是,如何組織教學,怎樣才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如何使學生不僅“喜歡數學”而且“會做數學”“會用數學”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等一系列的問題成了數學教學活動中備受重視和焏待解決的問題。

誠然,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嶄新時期的道路上,教師和學生都焏需打破教與學的陳舊模式。在《數學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結合幾年來的教學經驗,我深感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大部分學生表現為:被動地接受知識、簡單操作和硬性記憶,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未能發掘出學生內在的潛力。為了能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認為,教師要做到兩個“轉變”學生要實現三個“互動”!

在課程標準理念下的教學創新是每一位教師應當思考和實踐的任務,同時也是為了適應今天學生的學習需要。因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的學習觀、教學觀和發展觀。各種新觀念正在日益深刻地影響着國小數學的學習,特別是在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所處的地位等方面對傳統教學觀念提出了嚴重挑戰。我認為,要轉變教師的教學妠應該做到:

1、教師要通過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把新的理念帶進課堂,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

2、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允許他們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法去構建數學知識的體系。另外,還要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個別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3、教師要重視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的自我反思和改進。一方面讓他們在反思中感受學習成功的喜悦,進一步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反思中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並據此採取有效的措施改進自己的學習,從而更好地實現數學知識的主動建構。

4、教師應成為國小數學學習的促進者,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幫助他們更好地建構數學知識的體系。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古至今教師所扮演的單純的教師角色。可現行《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一理念怕提出,大大改變了以往存在的“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出題你做題”的被動學習局面,實現由傳道、授業、解惑向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轉變。在“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觀的指導下,我們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自己角色的轉換,儘量做到從原來的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從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從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為學生創造一種民主、平等、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心理輕鬆的情況下形成一種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產生愉悦的求知慾望。例如:在學生產生不同意見時,我們可以説:能讓老師發表一下意見嗎?你還想説點什麼嗎?在學生有不同的計算方法時,我們可以説:想看看老師的不同算法嗎?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同時,我們可以説:歡迎老師加入你們的行列嗎?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商量”的口氣,以“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學習。既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又為學生營造了一種愉悦、輕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探索數學知識的同時經歷豐富的情感體驗。

動手實踐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學生藉助手的活動能夠實現和反映其內部的思維活動,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改變了“耳聽口説”的學習模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尤其是在低年級的學習過程中,加強學具操作既能幫助學生豐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認識到理髮認識的橋樑,實現新舊知識的轉化,形成新概念;還能為學生的主動探索提供機會,為學生感知具體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和來源創造條件。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知識基礎和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多讓學生擺一擺、畫一畫、折一折、拼一拼、想一想、説一説。儘可能多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如教學“平面圖形的拼組”這一課時,從做風車引入,讓學生先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剪成正方形,再用正方形剪出四個三角形,就做成了風車,當風車轉起來時就形成一個圓……讓學生在摺疊、比較、測量的動手實踐過程中知道了各種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繫、區別與相互轉化。再如,在教學“找規律”這一新內容時,通過塗色、擺學具、佈置教室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創新意識。只有大膽採用“聽會忘、看能記住、做才能學會”的教育理論為指導,才能充分體現出新標準“玩中學、做中學”的新理念。

著名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屆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正如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一樣,對知識而言,學生的獨立思考、相互討論、思維澄清的過程,就是自己發現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由教師講授轉向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只有讓學生親自做一做、試一試,有探索才會有創新、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教師要先設計好問題探索過程和要求,使學生帶有目的性,任務性去進行探索,不做形式,要使學生有所得有所獲。就拿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裏的例子來説吧。“36-8”個位上的6不夠減8怎麼辦呢?要求學生動手擺小棒,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得出五種不同的計算方法。算法一:從10根小棒裏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6根合起來是28根,10-8=2,26+2=28。算法二:從30裏拿出2和6合成8,30-2=28。算法三:8-6=2,30-2=28。算法四:把36根小棒分成20根和16根,16-8=8,20+8=28。算法五:從30根裏拿出8根還剩22根,22+6=28。通過在這個充滿探索和自主體驗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的算法,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能體現現代教學思想的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通過教師合理的引、得當的放,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探究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勇於創新。

合作精神是未來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徑。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更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同時,也使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新課標裏指出的“合作交流”是針對傳統集體教學的弊端而產生並逐步推廣開來的。小組合作交流體現了教學活動中各動態因素的多邊互動,尤其是生生互動佔據了課堂教學的重要地位,改變了在傳統集體教學中師生單向交流的被動局面,對於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較好方式。可要真正做到小組合作學習不“流於形式”不“為了合作而合作”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律性差、合作意識淡薄等因素,我是這樣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

以4~6人為一組,成員以異質分組按好、中、差搭配,成員之間要有明確分工,落實具體任務,每個人擔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時間內互換角色,使得每個人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鍛鍊與提高,全球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當學生明確了主攻方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之後,我會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起,使學生明白怎樣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我向學生提出了:你們是怎樣記住這麼多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這一問題。當時各小組討論得激烈,有的回答看圖案;有的回答看字樣;有的説認顏色;還有的説認大小等等。這樣不僅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解決了問題,而且加深了認識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印象。再如,教學“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之後有這樣一道練習題(練習十三的第5題)。

我把“你還能提出其它問題嗎”下放到各個合作小組。隨着成員們激烈、投入的探討,一系列的問題出現了:①鴨比鵝少多少隻?②鴨和鵝一共有多少隻?③鴨比雞少多少隻?④雞、鴨、鵝一共有多少隻?……從而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⒊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積極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如何交流;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主人別人的優點、缺點。千萬不要為了急於彙報結果而把正在進行的“交流會”終止,也不能任由學生漫無邊際地説下去,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同時,還要對各小組開展交流的發言順序作出合理的安排。教師要始終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設計者和引導者,教給學生小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總之,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道路上,作為一名教育者的我們應該努力按照新的課程標準指導教學,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採用新型的數學學習方式。只有教的主導與學的主體有機結合、共同進步,才能落實課改的要求,在課改中,實現教育的最優化。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出台,指明瞭我國國小數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前進方向。歷史的使命,促使廣大師生必須儘快更新觀念,及時趕上改革的步伐。於是,如何組織教學,怎樣才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如何使學生不僅“喜歡數學”而且“會做數學”“會用數學”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等一系列的問題成了數學教學活動中備受重視和焏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