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疫情期間我的抗疫日記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47W

我的抗疫日記一

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我被手機綁架着焦灼度日,算來近一月天氣。時令已經立春,本是冬去春來的喜慶時光,病毒卻搶了繁花的頭彩,以洶湧惡毒之勢割斷了人們為迎春奔走相告的喜慶。這是一場全民不得不參與的抗疫防疫行動。小縣裏高速、國道、街區、鄉路被各種手段禁行,“宅”“戴”“洗”是必修課。少有的封閉與隔絕,罕見的家庭團聚與緊張。“靜待春暖花開,來日方長。”在春節習俗被疫情改變的春天,這句簡單美好的祈願無疑能給人極大希望。

疫情期間我的抗疫日記

想一想,人類多麼渺小啊,病毒襲來,我們束手無策,只能萬分期待科研人員趕緊研製出有效藥物,希望醫生們妙手回春。作為疫情肆虐中的生命個體,誰也不能置身事外,反躬自省宅居的日常,聊以自勉。

正月初四的陽光

初四上午陽光明媚,午飯後我騎摩托車在無人的地方轉了一圈。來到城西邊最寬的那條路上,好幾家人隔着長長的距離在寬闊的人行道上曬太陽,路邊的桂花樹在陽光下泛出油綠的光,好像寒冬從未來過。有一家三口提了一個大音響放在樹下,音箱裏播放着深情而勁爆的流行歌《酒醉的蝴蝶》,一個男士和着節奏熟稔地跳着鬼步舞,他身段靈活,姿態瀟灑,渾身充滿力量和美感。遠遠看去,我也禁不住跳動幾步。我喜歡這種樂觀的態度,在空曠的地方放鬆自己,跳舞唱歌不辜負春光,才是困難面前應有的態度,也是會享受生活的行為。

我想到了在網絡上看到的許多防疫期間宅居取樂的段子,投壺、舞蹈、乒乓球賽等各種各樣的居家遊戲,方寸客廳頓時成了親子娛樂場,不得不為同胞們的創意和陽光心態感動。這難道不也是禍兮福之所倚的實證嗎?與其悲觀不如積極面對,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正月初五和初六的忙碌

初五一大早,我整理好東西,全副武裝回到北山老家。在家裏的兩天是安靜又忙碌的。村裏人户稀少,幾乎沒有外來者,加之天氣好,老鄰居們都在外面活動,把一年來擱下的小零碎活做完,田坎斷了,去挖一挖砌一砌;房後垮了,去疏通一下;老祖宗的墳垮了,砌個護坡。翻一下坡地,種上洋芋;砍幾棵成材的樹,準備翻修房子。這些活兒我家都有。父母都是近七十歲的老人,莊稼一樣都不少,所有自家的土地一寸也沒荒蕪。春季忙着種洋芋,還要打理好清明前後插秧栽稻的活計。我家的老房子在山根下,去年秋天雨多,山體垮了一大塊。趁着正月弟弟們回去,正好把這些活兒幹了。

大弟弟在城裏安家,靠在建築工地幹鋼筋活養育兩個孩子,一年很少回老家。小弟年逾三十還在外地打工,一年只在春節回來一次。今年,他們全部在老家陪父母過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正好讓母親和他的兩個兒子再次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母親忙碌着給她的兒女們準備自種自產的美食,變着花樣餐餐不重複,她是開心而忙碌的。

初五,天氣晴朗。弟弟們去地裏幹農活,我和侄女、侄兒、兄弟媳婦跟着幹一些零碎的小活。我們談論暴發於冬末春初的疫情,也無不表露出一種焦急。弟弟説:“一家人吃飯呢,工地停工不幹活就沒錢可花,但願趕緊好起來吧。”兄弟媳婦説:“平時看起來忙碌的勞累,其實那也是幸福的,最少我們身體健康,能夠幹想幹的事情。所以,老人家都説平安是福,一點也不假。”聽他們拉家常,我深有感觸,“當時只道是尋常。”如今看來,珍惜每一天這句平常話竟成了哲理。

初六,兄弟們開始清理老房子屋後的滑坡,這一天真是勞累呀。晚上看到微信朋友圈説,主要的路口要封了,過往可能不方便。忽然緊張起來:萬一被封在老家,怎麼辦?沒書看,網絡信號不好。於是晚上九點左右,小弟騎着摩托車送我。回城已是十點左右,滿城燈火寂寞地亮着,家家户户的窗口都透着温暖的燈光。穿梭在空蕩蕩的城裏,寂靜得讓人害怕。想想病毒肆虐的武漢,那麼多人該是如何的焦灼和期盼。惟願疫情趕緊消失,人們的生活恢復平靜。

初七到初九看電視

初七到初九連續三天宅家。臨完了《岳陽樓記》,沒有急躁,也不足夠投入,總之算得上心如止水。閒置很久的電視,每天晚上七點開始準時打開觀看。幸好,春節的電視節目比較有看頭。比如央視一套播出的系列節目都很值得觀看。第三季《經典詠流傳》,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2019年《主持人大賽》總決賽,紀錄片《深藍之境》,前三個是人文知識匯聚,最後一個是自然之書。

看了兩場主持人大賽總決賽,決賽分兩場:文藝類和新聞類,每一類各是六個人爭奪冠軍。在冠軍爭奪賽的最後一輪,兩三分鐘內就“我是主持人”這個話題闡明觀點,考的是思維邏輯、知識儲備、語言組織,有驚心動魄之感。董卿的點評妙語迭出精準到位,實在是智慧之上的智慧。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魅力不減。“身臨其境題”考察的範圍更廣,康震的臨場作畫考題也是亮點。康震、蒙曼、楊雨的點評聽起來實在是享受。在總冠軍爭奪賽中,老將彭敏實現他“為三亞代言”的預言,一路過關斬將終於奪得桂冠。來自北京的十一歲少年韓亞軒,詩詞儲備量大,答題沉穩淡定獲得亞軍,令人驚歎。最遺憾的是鄭坤健,俊秀文雅,簡直就是從詩詞中走出來的翩翩少年,在超級飛花令的比拼中,可能是一着急選錯字,導致沒在規定的時間內説出詩句而退居季軍。

紀錄片《深藍之境》講述海洋生物或者依靠海洋生活的飛禽如何生存,體會到大自然生物生存的不易,聯想到人類對他的“暴行”,隨意宰殺、捕獵、污染海洋等行為,覺得人類真的是罪孽深重。其中有一幾句台詞印象深刻:生命的每一步,都是充滿挑戰的競技場。自然造物,把人放在了食物鏈的上端,善待所有的地球生命,真不該是一句口號,尤其是在這個特殊時期。

準備網絡直播課

受疫情影響,接上級要求學校不能準時開學。但是學習課程不能落下。2月3日接到學校通知要上一節網絡直播課,欣然答應。在特殊時期,能夠儘自己微薄之力投身抗擊疫情的行列,也是一種幸運。於是研究教材,構思課堂結構,精心編寫授課教案,製作課件,就成了七八天來的重頭戲。因為沒有學生參與,教師等於是自言自語扮演雙重角色,所以難度大。設計好教學流程,製作好課件後,我根據流程寫了全程的講稿近十頁,並反覆修改和完善。在試講前一天,我給自己講:打開手機錄音功能,全程錄音,之後回聽,找出不足再修正。畢竟是第一次參與這種授課方式,我確實很緊張。好在,學校組織了試講,還組織了同科目老師點評,經過不斷地打磨、思考,2月11日,我上完了面對全縣四年級學生的一堂直播課。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為自己點贊。

二月過去一半,春意越來越濃,滿山的花兒該要開了。惱人的疫情漸趨好轉,那些奮鬥在一線的醫生、專家、建設者們,擋在了普通民眾和病毒之間,給了我們一片安全之境。感恩生命,一切終將過去,我們定當珍惜每一天,善待身邊的所有生命。

我的抗疫日記二

我在一個很鄉下的地方

偶爾 從微信中探出頭來

看外面的驚慌

看許多的口罩

把春節的喜怒哀樂罩得嚴嚴實實

一張臉再也不是臉

有口罩盤問我

是不是從武漢過來的

我戴着口罩回答

她還是聽懂了我的四川話

頓時放下了緊張

話中關愛的説

關鍵時候 最好不要出門

不要打堆堆 不要團聚

今年不吃明年有

我下意識摸了摸羞澀的荷包

笑着回答

你放心 我想團聚也沒有這個能力

退休工資卡被老婆緊緊地攥着

這個地方我也沒有狐朋狗友

絕不亂跑亂動

野味吃不起 野味也吃不到

雖然戴着口罩 我看到

她的眼睛忍不住笑 有光閃動

其實 我就如這個地方的天

藍得很老實 白得很透明

每天 都要用新鮮空氣

反覆洗門 洗窗

每天都要按時吞服大把大把的陽光

曬得皮黑 臉黑 眼睛黑

除了心不黑 血卻越來越紅

每天 我都記得洗碗 洗碟 洗手

把自己洗成一個乾乾淨淨的人

我還有一個獨門祕方

以自己的方式抗疫

就是每天都要躲進我的詩中

用文字反覆洗澡 洗心 洗靈魂

我無長技 無法助人

就只能保證不給自己添堵

不給國家添亂

我是一個小小小小的老百姓

別的我做不到

只能做到不打噴嚏 不感冒 不發燒

我端得出的菜就只有健康 那也多好 多妙

想快樂時

就在一隻小酒杯中張牙舞爪

和我的詩歌吆三喝四

陽光的心態

就是我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良藥

我的抗疫日記三

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19天,我宅在家裏第20天。

今天照例起得很晚,昨晚看完兩集電視劇後果斷關掉頁面,在電腦上找出《平凡的世界》電子版,開始讀書。今年春節期間,好幾個電視台都在播放電視劇《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在我上高中的時候,略略的讀過一遍。像很多那個時候偷偷看過的小説一樣,除了幾個人物和故事大概,細節卻沒有了多少印象。

很多電視劇的改編, 多多少少都會改變原著裏的一些人和事,所以,平時看到喜歡的電視劇,總是忍不住找來原著再看一次。對於修改很大的電視劇,後期我基本就不看了。下意識裏,總覺得還是忠於原著的好,當然,這是我的偏見。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一共分為54章,昨晚讀了四章,從一開始的時間1975年二三月,一場細細濛濛的雨雪之後,開篇,展開畫卷,慢慢看到了這個黃土高原上的一個縣立高中,腳步泥濘,就到了就餐大院,從白麪饅頭,黃面饅頭,到黑麪高粱面饅頭,菜從3毛的細菜,1毛五的常規菜,到5分錢的清水白蘿蔔。熟悉的場景一下子把我拉到了我的高中。我的高中時代比孫少平晚了10年,大包乾已經5,6年了,家裏已經基本解決吃飯問題。只需要家裏去當地鄉鎮糧所轉糧即可以吃飽,而菜卻是跟時令來吃。

二三月的春天,除了白菜就是蘿蔔。一人一個饅頭,一人五分錢的菜。每天有宿舍值日生用盆子打回來,大家把飯盆圍一圈,值日生開始分菜,最後剩下的湯,也均勻的分配。秋天主要就是土豆和方瓜,土豆是不刮皮的,每次我都要用舌頭分出來,好處是隻有兩三塊,所以也沒多麼麻煩。方瓜的話也就一塊,然後是湯。以至於到現在我都很少吃塊的土豆,哪怕是土豆塊燉排骨。方瓜更是連看都不願意看的,真真的吃傷了。

看文中孫少平和郝紅梅,每餐只有兩個黑黑的高粱饃,連一口菜湯都沒有,我禁不住要心酸。原來,生活曾經就是如此的艱難。

現在我宅在家裏20天,依舊有肉有魚,想想那些日夜奮鬥在沒有硝煙的“疫”線戰場的人,看看那些“逆行者”深夜吃方便麪,摘下口罩那滿臉的紅腫,是他們給了我們相對安全的後方,我們還有什麼可以抱怨的呢?

 

Tags:抗疫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