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中學生春節的作文4篇 春節家庭團聚 匠心筆下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2W

中學生春節的作文4篇 春節家庭團聚 匠心筆下

第1篇

在這期間,我們老家人最重視的食物就是——“茶果”。它雖不如外面那些零七八碎惹人喜愛,也不如那些可以調製出來的糕點好瞧,但卻有一股濃濃的情誼包含在裏面。

它長得千奇百怪,有平凡醜陋,但在我的老家確堪稱“美味點心”這一代號,它的香味,讓人聞了食慾就會活生生的被調起來。不過,在重大的節日,“茶果”可就不能再這麼相貌平庸的上台了。人們多數會將他們從鍋裏燒好,拿出來盛在印有梅花印等之類的白瓷盤裏,然後再在他們的周邊點綴一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新鮮果子,切成小塊小塊的,再放到指定的梅花印盤子裏。這樣一來,這“茶果”不僅色味雙美,還微微透着別具一格的風情。

小孩子們準備回家過年,第一件大事兒就是幫人家搗麪糰兒。那白溜溜的麪糰兒家攪在手裏,總是怪好玩兒的。而激昂麪糰揉好之後,便將麪糰兒交給長輩們,讓他們做東西給自己吃。第二件大事便是買些小玩意兒,然後大大小小的聚在一起,展現自己手中的能力。恐怕第三件是才是保護自己的新衣服,以免他們新年還沒過便糟蹋的不成樣了。

等到出席來了,便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門貼紅對聯,在大街小巷賀新年,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除夕夜鞭炮聲連綿不斷,不管是誰都精神抖擻的。

當然,春節那日來時,就截然不同了大夥兒聚子一個大堂裏,聊天、喝酒、看錶演、耍戲子……樣樣都有。原本分在四處的桌子此時也拼成幾個大桌子,每個桌上都有自家做的“茶果”和新鮮玩意兒,以及自家兒女在外地帶回來的小食,特別熱鬧。晚上,大夥便在自家亭院白起桌子,賞景聊天;小小孩子們則在則在一旁地安置等、財迷,玩躲貓貓。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尾聲,老家的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做作業,大人麼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復平常,可喜氣卻還盪漾在空中揮之不去。

中學生春節的作文4篇 春節家庭團聚 匠心筆下 第2張

第2篇

現在離過年越來越近,家家户户忙着大掃除、張貼年畫,年味越來越濃,每個人的臉上都掛着會心的笑容。

有一天晚上,姥姥宣佈:“明天我們蒸饅頭。”聽了姥姥的話,我的心裏喜滋滋的,急切地喊:“要是馬上蒸就好了。”姥姥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説:“今天我們就做 一下準備工作。”我樂呵呵地和姥姥把鍋、盤子都洗得乾乾淨淨,把麪粉準備好。我又看着姥姥把肉餡剁得細細的,想象着明天一大籠熱氣騰騰的饅頭出爐,忍不住笑了。

第二天早上,我還在牀上,就聽到姥姥在廚房裏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我連忙起牀,跑到姥姥跟前去看個究竟。姥姥説:“我已經把面和好了,正在發酵,下午就可以蒸饅頭了。”我問姥姥為什麼面要發酵,姥姥告訴我,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會又鬆又軟,比較好吃。

吃過午飯,姥姥把發好的面拿了出來,開始做饅頭了。只見姥姥用刀從麪糰上切下一小塊,用雙手把麪糰搓了幾下,用刀切成幾份,再用小圓棍把麪糰擀得薄薄的,變成了麪皮。然後,姥姥一隻手託着麪皮,另一隻手把餡兒放在麪皮上,再把它輕輕捏成一團,這樣一個饅頭就做好了。媽媽也動起手來。我不甘示弱,照着姥姥的樣子也做了起來,但是怎麼也做不好,反而把麪粉搞得一頭一臉,像一個小老頭,全家人看着我笑得前俯後仰。我並不泄氣,繼續努力,總算做成了一個比較像樣的饅 頭。

終於,幾十個饅頭做好了。爸爸把做好的饅頭放在蒸籠裏,爺爺負責燒火。隨着鍋裏的水蒸氣不停地冒出來,饅頭的香味也在屋裏飄散。真香啊!又過了一會兒,姥姥説饅頭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個,邊吹熱氣邊往嘴裏塞,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軟又好吃。

蒸饅頭是我們過年的習俗之一,那香香的味道和濃濃的年味讓我回味無窮。

第3篇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村子,家鄉的春節如它的風景一樣,也是那麼的精彩。

辦好年貨,家家都必須大掃除一次,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把屋裏屋外打掃一塵不淨,寓意把一切不好的東西全掃除乾淨,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接下來就要貼對聯了。門外的紅對聯是必不可少的,對聯上寫的話五花八門,什麼“舉步出門方方利,招財入户路路通”呀,什麼“綠柳舒眉觀新歲,紅桃開口笑豐年”啊,加上個橫批“出入平安”或“萬事如意“,再貼上大大一個“福”,就大功告成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每個人除非萬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團圓飯。一家子的男女老少聚坐在大飯桌旁吃着熱氣騰騰的火鍋,人們臉上都掛着幸福的微笑。吃過飯,邊看着電視裏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家邊互相聊着這一年裏自己遇到的逸聞趣事,説的人眉飛色舞,聽的人津津有味。

屋裏洋溢着大家歡快的笑聲,電視裏的明星演員賣力的演出又為過年紅紅火火的氣氛渲染幾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夜,怎麼能沒煙花來助興呢?

只聽“砰”的一聲,絢麗的煙花飛上了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了開來,“花瓣兒”頓時被灑滿了天際,天被照得亮如白晝。各色的煙花一朵連一朵綻放在天邊,它們盛開了一會兒便又隕落,但仍為天空增色不少。

除夕之後便是正月七年級,人們什麼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鋪都不開門,到處都很安靜。到了九年級,人們又忙起來了,一家人都要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這下可開心了,可以收紅包嘛!大人門邊説着“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邊把紅包遞了過去。馬上就能聽到孩子甜甜應了一聲:“新年快樂!”心裏便湧起了絲絲甜蜜。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第4篇

一進入臘月,走在各個小區,我們便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家的陽台上掛滿了鰻鯗、臘肉和香腸,商家也掛起了燈籠、貼好了對聯,到處都洋溢着過年的氣氛。“新年到,龍燈鑼鼓敲打敲”,“新年龍燈遊萬家”這是流傳在奉化的兩句俗語,新年盤龍燈,從明代至今,是奉化民間的一大傳統習俗。

“新年見着龍,八十老翁耳不聾。年年見龍燈,九十婆婆還能穿針孔……”古老的民謠,説明在奉化舞龍不僅是一種民間藝術,還包含着對龍的圖騰和對新年的祈福。但現在,我們奉化的大街小巷上,卻很少有盤龍燈的了。

過年,從“臘八”拉開序幕,為過年做一些準備,很多人家要磨粉、做年糕,還要醃製和晾曬魚乾、臘肉等傳統食品。奶奶也不例外,有時還拉着我幫她做活。爸爸媽媽放假了,還會給我帶一些“年貨”。爸爸的朋友都送來各種海鮮,吃都吃不完,怕壞掉,只好也送出去,基本是這家送來的給那家,那家送來給這家。

從“除夕”開始,忙碌的“年事”告一段落,大家開始享受閤家團聚的美好時光,喜悦的氛圍一直可以延續到元宵節。“正月七年級”是春節。大家歡歡喜喜地早起,穿新衣、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

奶奶告訴我:開門炮一般放3個,要“帶四放三”,留一個作“備炮”,寧波老話的“備炮”便出於此。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越吉利。早餐時,全家人都要吃湯糰,寓意“團團圓圓”。而且客廳的桌上總是擺滿麻餅、芝麻糖、瓜子、花生、紅棗、桂圓、水果等等食品,讓我一飽口福。

“正月八年級”開始,大家便走親訪友,我們都高興地收紅包,而爸爸媽媽卻送禮、發紅包。最高興的是,可以去鄉下走走。大約到初六、初七、初八,爸爸媽媽就要上班了。而我們學生則是過完“正月十五”才報名上學,春節也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