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書月心得體會4篇 書香歲月,心靈之旅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9.53K

在讀書月即將結束之際,我們不禁感慨萬千。讀書作為一種寶貴的修行,不僅拓展了我們的視野,也錘鍊了我們的思維。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相信大家一定有着許多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今天,我們將結合各界讀者的意見,為大家呈現一份精彩紛呈、思想觸動的讀書月心得分享。

讀書月心得體會4篇 書香歲月,心靈之旅

第1篇

在今年的四月份至五月份,我們學校開展了“讀書月”活動。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要是一本好書,總能給讀者以深刻啟迪。因此我認為,書是人生的“伴侶”。

在“讀書月”的活動中我一共看了13本書,感觸良多。在《5000年奇聞異事》、《5000年自然奇觀》這兩本書中,我瞭解到世界各地的奇聞異事、科學奇觀,豐富了我的課外知識,是我享受了探究科學的樂趣;在《小婦人》、《埃米爾和三個孿生子》這些書中,我領略了外國名著的魅力,那貌似淺顯的文字背後的人和事,讓我體會到平淡中的驚異,簡單中的深邃,熱鬧中的寂寞;在《火紅的眼睛》、《直冒冷汗》、《幽靈電腦》這些懸疑推理小説中,我感受到故事的驚險,思維的神祕,推理的嚴謹……這些書都極大地吊起了我閲讀的胃口,是我欲罷不能,經常熬夜一氣呵成地讀完全書,且回味無窮。

總之,“讀書月”活動是我感到多讀書的好處,讀書就像蜜蜂採蜜,多讀書就像蜜蜂在很多不同的花卉上採蜜,供採蜜的花卉,品種越多釀出的蜜就更加甘甜。在讀書月之前,我本以為自己的知識還算豐富,語言表達的文字功底還算紮實,但是在一本本書籍的薰陶下,我漸漸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而且讀的書越多就越發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和不足,讀的書越多就越發的覺得自己還需要再讀書,我想這就是讀書的另一個魅力之所在吧。

就讓我們暢遊在書的海洋,汲取書的精華,做一個知書達理的人吧。

讀書月心得體會4篇 書香歲月,心靈之旅 第2張

第2篇

在《國小數學新課程教學法》緒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國小數學學科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最終目的是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三個目標——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是一名數學教師,深知數學是國小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於這段話,我反反覆覆思考了很久。怎樣才能實現三個目標呢?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學習100以內加、減法時,應舉一個生活中的事例——商場購物,媽媽帶了100元買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沒有數學知識、數學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一個人的十個手指還不一樣長呢,更何況來自不同家庭的幾十個學生,他們之間必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因此,我們教師應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悦,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比如課堂提出的問題要有不同層次,好、中、差學生都要考慮到,好學生回答難度較大的問題,中下等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每次回答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會保持,學習才會不斷取得進步。

再次,教師必須有新的學生觀。過去,衡量學生好壞之依據成績的高低。現在我們的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只要是學生認真、努力的學習了,並且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進步了(可能成績還不夠優秀),我們都要認定該學生是個好學生。

在《國小數學新課程教學法》一書的第二章,作者闡述了“拓展學習空間,學習就是生活”這一觀點。在講述教學方式的綜合化拓展時,作者談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來教”的觀點我非常贊同。

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已經多年,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當今的素質教育了,教材編排的內容也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就教材而言,其知識、技能的覆蓋面是有限的,但是,如果用創新的觀念和手段來對待教材,教材的外延可以説相當廣泛。圍繞教材,我們可以做數學史、數學信息、先進教學手段乃至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準備,在課堂上做到信手拈來,旁徵博引,是教材由死變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每個章節當作一個系統,每到立體看作一個課題,每一個定理、原理看作是藴含哲理的智慧結晶,才能使“減負”落到實處,才能使數學教學變成培養創新的天地。思想彙報專題教材是知識與思維的載體,它藴含着大量可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素材,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好好把握並靈活運用它。這不正是葉聖陶先生所説的“教才只能作為新課的依據,要做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要靠教師的善於運用”嗎?

三、談“重視興趣、重視應用、重視過程是數學教學走出困境的法寶”

我感覺很多學生都覺得數學課枯燥乏味,不如語文課生動、有趣。因此,課堂教學中對數學真正感興趣的學生並不多,學生之所以還要強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學習數學實在是為了好的分數,教師的教學無疑也已經離開了

第3篇

課文中蕭紅的《小城三月》這部作品,反覆讀了幾遍,每讀一遍,心裏都會有莫名的失落,從初讀時的隱約的傷感,到最後似乎變得有一些沉靜,就像許多外國小説一樣,被時代背景所壓迫,深深的無奈,人性想要掙脱枷鎖觸碰美好時卻友被巨大的壓力所牢籠住。

終是被時代所絆住,悲劇收場,外國小説屠格涅夫的《貴族之家》、艾米莉·簡·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就類似這樣,不過不同的是蕭紅作家的敍述方式以及各自的社會背景,作者那小孩般的平靜的敍述,似乎沒有很重的悲憫氣息,就像對於這個悲劇的最終的形成,似乎是早就註定的,它在那個陳舊、封閉、黑暗的社會裏也許不過是那許多不幸裏的千分之一,在一個沒有愛情的時代,婚姻只是一種人們習慣了的應有的無需任何感情來作為其根基的形式,只是那俗語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是這些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所謂倫理道德,阻攔了我們的女主人公追求其自身真正的幸福的道路,而在一種接受了新的思想的影響後,想要擺脱卻又無力擺脱舊的思想的左右,想要追求卻又不敢追求真正愛情的悲哀中無從選擇而最終悽楚的死亡。

她的死正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一個東方女性的愛情悲劇。別林斯基説:“內容越是平淡無奇,越能顯出作者的才能過人”,在這個故事裏,一切都顯得那麼平淡,所有的情節彷彿司空見慣,就像你自己身邊的生活,它沒有像偵探小説裏那樣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它所有的那麼簡單,逛街,聊天,家庭的小小的音樂會,或是元宵節裏的花燈,你感受到的故事是那麼平常,但也正是在這麼平常的生活裏,這樣的悲劇不斷的上演,生活在歲月的年輪裏剝蝕着它的華美的色澤,也剝落了幸福和快樂。

翠姨她是這麼樣一個細緻的女人,當她那般想要買到那麼一雙絨繩鞋而終究不能如願以償時,她悲涼的感歎:“我的命,不會好的。”作者用一雙買不到的絨鞋做道具,巧妙地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劇命運。生活的悄然流逝,讓這個最初單純可愛的少女對婚姻和命運日漸恐懼,更增添了作品的悽楚和悲涼。蕭紅對翠姨很少做直接的心理描述,但她的追求、嚮往、痛苦、幻滅的心理歷程,我們都感同身受、歷歷在目。

在那個時代裏沒有人理解她為什麼死去了,甚至連她摯愛着的我的堂哥哥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會孤寂的死去,那種典型的東方式的戀愛,深愛着對方,卻始終不肯説出,只是深埋在心底,直到最後帶去墳墓,翠姨就是這樣不自覺的覺醒者,她的苦惱、哀怨以及小心翼翼,無不打着時代的烙印。她只能“一個人站在短籬前面,向着遠遠的哈爾濱市痴痴的望着”。即使和自己深愛的人單獨相處時,也是拘謹着,互相説一些言不由衷的空話,而且一聽到有人來,就趕緊慌亂地掩飾自己的窘態。只有在即將離開人世的彌留之際,四顧無人,才第一次失態的拉着愛人的手,“像要把心哭出來般”大哭。可是她的力量那麼單薄。命運真的存在嗎?在這個世界裏的某個角落,會有那麼一種無形的力牽引我們走向天堂或者走向黑暗的深淵,她的那顆小小的心裏滿足了,帶着那一點用她的生命換來的執着,她苦笑着安靜地離開了,她或許去了天堂,那片聖潔的純白的地方,然而她究竟得到了什麼,她的世界荒蕪一片,憂傷蔓延。

也許那些值得紀念的生命裏曾經確乎真實地快樂過,那些曾經的相遇,曾經在一起的日子,對她來説都是美麗的,正是為了這些美麗,她認為那些付出值得,她總是把自己看得過於卑微,那些過於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在她的眼裏是奢侈的,於是她羨慕着‘我’的“讀過書”,她羨慕着那種在她認為清白的出生,“她自覺地覺得自己的命運不會好的”,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啊!她沒有發現自己其實是有那麼許多美麗的,她會沉靜而美麗地走路,會帶着一種平靜的感情講話,她甚至還會彈大正琴,會吹簫、吹笛子,她有着那麼多女孩兒所沒有的,然而她的萬般的美麗也沒能讓她逃脱這世俗的厄運,悲哀是早已醖釀着,她不能逃脱,沒有人逃脱。

就是這樣一個含情轉睇、顧盼生姿的婉約的女子,表面似乎不露聲色,而內心卻時刻忍受着劇烈的痛苦,她忠於自己的愛情,不惜以生命獻祭。三月的原野綠了,作者用散文樣的筆調開始訴説,又用散文樣的筆調結束了這一段悲劇的生活,春天的命運那麼短,像極了翠姨她的那段短暫也許美麗過的生活。這“春”的背景,這麼優美而悲切,這種東方女性的悲劇,在她身後留給了人們更多的思索。

第4篇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