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我在故鄉散文4篇 回憶故鄉:鄉愁裏的記憶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04K

“我在故鄉散文”是一篇關於回憶故鄉的散文,作者藉助筆墨記錄下了自己在故鄉的點點滴滴。通過故事的講述,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情眷戀,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温馨的鄉村記憶世界。

我在故鄉散文4篇 回憶故鄉:鄉愁裏的記憶

第1篇

故鄉的小河全長不過20裏,它從村東北一道漫崗發源,流經村莊時,先是由北向南,到村南時又轉頭向西,出村後經過一座雙孔小橋,進入海灘港渠入海。這樣一條極普通的鄉間小河,自然是名不見經傳,可它卻有三個名字。當它南北流向時,因住户多在河西,故稱此段為東河;當它東西流向時,又因住户多在河北,此段又稱南河;過橋入海的一段,則稱西港渠。

在我的記憶裏,小河經年流淌,偶遇旱年,河雖斷流,尚有一處處寬深河槽,仍是池水清清,魚兒照樣在那裏潛游,女人照樣在那裏一面嘻嘻哈哈説笑,一面洗着衣裳。

我離開故鄉時,也把小河帶到了異鄉。雖然童年對我早已遙遠,可我還常常憶起兒時光着屁股在河裏摸魚,小心翼翼在河冰上打滑、抽冰猴兒的情景。童年感情的雲煙,仍在小河上瀰漫。

可42年後我重新回到小河旁,真有恍然隔世之感,清清的河水不見了,乾枯的河牀上星星點點生出一簇簇野草。我沿河身上行,來到關帝廟前。此廟是我讀國小的教室,現在蒼老着,閒置着。廟前那個“香火樓”還在,探頭視之,內有香火餘燼,相必年節時村人還來這裏焚紙燃香,祈得風調雨順,五穀豐滿。

可是,廟前那段石砌的河槽不見了。那段河槽,是小河的精華段落,不知是哪代先人的功德,兩岸一色青石砌成,槽寬約三丈,長二十餘丈,這裏河深水清,既是村婦洗衣的去處,又是孩子們歡樂的天堂。可如今青石不翼而飛,只有殘敗的河身尚有一灣長滿青苔的綠水,向人昭示着這裏曾是河。孩子們是不會到這裏來玩的,那髒兮兮的水不會給他們帶來歡樂,只有幾隻愚蠢的鴨子,一面在綠水中漫遊着,一面徒勞地把脖子伸進水裏尋覓着。

我的疑問得到了解答:説小河上游修了一道攔水溝,想攔水澆田,不想,膠東連續乾旱,不但攔不到利田的水,小河也幹了。既然河干了,就沒有護岸的必要,本着“廢物利用”的精神,那些青石便投身到房建的基石中。

我帶着失落回到了北大荒,做的第一個夢是重現了一組舊鏡頭:大雨中,家鄉的小河暴漲,一路歡歌向大海衝去;河槽裏的鯽魚、鮎魚們,被水勢驚懵了,攜兒帶女逃離河槽,漫遊在村街的水溝裏。一羣淘氣的小子,光着腳丫在村街捉魚,一長的鯽魚,一尺多長的鮎魚,在他們手裏掙扎着。

雖然只是一場夢,可由此我知道,家鄉的小河,會永遠在我心裏流淌。

大約是8歲那年夏天的一箇中午,我和一幫孩子去村西的西陬灣洗澡。那灣離村一里,是個姊妹灣,兩灣南北排列,相距約20米,雨季時有一條小溝將兩灣聯在一起,於是,那灣便像一副閃光的眼鏡,平放在碧草叢中,仰望着青天。

那天我們在北灣洗澡,正洗着,有一條大魚很響地打了一個水花,把我們嚇了一跳。那時我們在水裏已泡了半個多小時,我正想回家,便藉機來了個惡作劇,跑到岸上抱起衣服,大喊一聲:不好啦!黑魚精顯靈啦!撒丫子便跑。

我這一嗓子,可把小夥伴們嚇掉魂了,只聽灣裏一陣噼啪響,一羣“光肉子”懷抱衣服,沒命地跟着我跑。

那是大人講的故事,説西陬灣裏有一條5尺多長的黑魚精,會學小孩哇哇哭,能學女人嘎嘎笑,還能模仿老人連聲咳嗽。更能耐的是,晚上趁有露水,能出灣去亂葬崗吃死孩子,等吃得肚圓,又藉着露水滑行回灣。

那時我們小孩子都信這故事,因為那灣終年不幹,裏面真的有不少黑魚。

65歲的我,當然再不會信那樣的故事了,可我永遠不會忘記那魅力無窮的姊妹灣。

回到故鄉後我對兄説:“哥,領我去看看西陬灣吧”。兄愣了一下説:“早沒有了,修公路時填死了”。我站在那條水泥鋪就的公路上,兄指一指路旁一個有幾棵荒草搖擺的土坑説:“喏,那就是西陬灣”。

我先是目瞪口呆,然後閉上眼睛。我不忍心再看面前的事實,只想深深地回憶。我看見母親和大嬸、二嬸、三嬸們,在清泠泠的灣水裏洗着衣服;我看見父親和大叔、二叔、三叔們,在挑水澆田;我更看見黑魚精領着它的`子孫們,一面歡快地遊動着,一面哇哇亂叫。那叫聲不像孩子們的哭聲,而是孩子們的歡笑……

一輛輛汽車在我身旁風馳電掣般奔跑。南去15裏是海邊,北去50裏是名揚天下的縣城――文登城。説文登名揚天下並不為過,早在秦代,始皇帝東巡至此,見家家詩書户户筆耕,便停車住足,召天下文人登山吟詩作賦,文登由此得名,“文登學”也由此遠播神州。如今,文登人重修“召文台”,光大“文登學”,使文登成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可我回到文明的故土,卻迷離在故鄉,夢裏尋它千百度的西陬灣,已池水變通衢。是對是錯,誰人評説?

我的內心,為死去的灣而哭泣!我的喉嚨,為黑魚們呼喊:人們哪,為什麼破壞我們的家園?

回到故鄉,我聽到這樣一件事兒:有一農户播種了一塊大豆,苗出得又齊又壯,可等第二天去一看,豆苗幾乎全被山兔吃光了。

在我的老家,人們把窪地草場稱為“夼”。我的村西就有一片夼,寬約一華里,南北走向,綿延數十里。每當春季到來,夼場便蘆草青青一片翠綠,望一眼美不勝收,令人心動。那真是:“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這個水草豐滿的地方,就是山兔們的家園。

那時的村人,想改善一下口味,常去夼場網兔子。網兔有兩種方法,一是支網等。即將幾十丈長的兔網,斜支在夼場上,然後人們悄悄離開,繞到網的對面,再進夼場吶喊轟趕山兔。那些藏身草內的兔子們,受到驚嚇便慌不擇路,向無聲的網撞去,稀裏糊塗成為人們盤中的菜。另一方法是拉網兜。即由人領狗進夼場轟趕山兔,當山兔逃離夼場進入寸草不生的海灘時,由兩人各扯拉網的一端,向奔跑的兔子迎頭兜來,山兔就會上網被擒。

回到故鄉正是春季,我站在昔日的夼場上,那片翠綠不見了,面前呈現的是一排排有序的養蝦池。人們利用荒灘廢水發展養殖業,本是無可非議的。像我村所處的澤庫鎮,所以會在文登市成為首富,與該鎮有長達37.84公里海岸線及面積可觀的灘塗有關。可“夼”並不是“廢物”,它歷來對人們索取的不多,不需耕耘,不需施肥,也不需灌溉,那蘆草就年復一年的割了生,生了割,為人們苫蓋房屋,燒熟飯菜,默默地做着貢獻。而人們不但不領情,還反目成仇,把它們斬草除根,永無生還,從而使山兔們流離失所,也使人間少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前些時看到一則消息:南方某地,因大片森林被毀,使大象無所充飢,只好以農民的莊稼為食。那則消息説,這是大象對人類的報復。

那麼,我們毀壞了山兔的家園,山兔們改食農户的大豆,不也是對人類的報復嗎?

回到北大荒,正值農場按上級佈置,有計劃地退耕還林,這當然是明智之舉。由此,我也期待着故鄉能傳來“退養還草”的消息。

我在故鄉散文4篇 回憶故鄉:鄉愁裏的記憶 第2張

第2篇

今年清明時節給父親掃完墓,便在地處津北富有江南水鄉之稱的故鄉小住了幾天。在這個多彩的季節,遠離喧囂的城市,讓鄉間的風輕拂着我的面頰,拽着我的衣襟。腳下的土地是那麼鬆軟,尖尖的草芽兒,深深淺淺地映成滿目的綠色。

故鄉的田野在暖陽映照下顯得温馨而寧靜,一種不知名字的紫色花兒,綴滿了窄窄的田壟。笑語在小村裏穿行,我看到了故鄉人緩慢行走的身影,那般與世無爭的閒適;我聽到了農家庭院具裏農具的磕碰聲,以及雞鴨鵝狗歡快的鳴叫聲;耳邊時而傳來小兒咿呀的`稚語聲,抬頭望去,原來是慈祥的老人抱着孫子在院落裏玩耍。

在寧靜的村莊裏行走,沒有汽車的噪音,沒有繁雜的喧囂,只有村西頭清亮的小溪、葱意纏繞着的青草地。沉浸在這樣祥和恬靜的季節裏,就如同打開了陳封已久的記憶,一切與泥土有關的往事驀然在眼前展現,讓人有種如夢的虛幻。

鏽針河岸上,充滿了春天的清新氣息,到處是楊柳依依,風來的時候,枝條拂揚,嫩葉初萌,就像春姑娘蓬開的羽裳。走近河邊,只見清冽的河水緩緩向東南方向流動,粼粼地閃動着波光,幾隻水鴨在上面浮來游去,撲打着翅膀悠然自娛。疏花淡葉,乳燕嘀哩,氤氲成一幅朦朧而美的畫面,不由想起南朝梁丘遲的詩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滿目諧趣油然而升。

春天,不僅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季節,它更是我們揚起生命風帆的時刻。壠上行走,滿目青青麥苗,有故鄉人在麥田裏澆水,躬耕着的身影揮杴撥埝堵口,一片繁忙景像。向遠望去,一片一片的野花綻放。白的不染纖塵,粉的似霞氤氲,各種顏色濡染交織,給在這生機盎然的時節,增添了些許性情,些許風韻。

面對無邊的青地翠田,面對爛漫的野花,心田裏似是升起一種激情,一種自信,讓我感覺以往的徘徊和悲歎,都純屬多餘。撲進故鄉春天的懷抱,踏進春天的門檻。故鄉無邊的春色,傳遞着寧靜的喜悦,它讓我體味到了歲月裏多彩的情韻,也體味到了故鄉春天的特有風姿。

第3篇

阿爸,阿媽説:我們的日子賽過神仙。伸手,晴雨美文網,我們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吹口氣,可以驚動天上的神仙。

我們的好朋友是參天的大樹,盛開的山花,以及在樹枝上面跳來跳去的小松鼠,我們的莊稼就長在那邊!

我家就住在林子的旁邊,紅的楓葉,白的花,一年四季,森林都換着漂亮的外套,藍天上飄着縷縷炊煙。

阿爸,阿媽説:我們就在這裏修行,説不定那天就會成為神仙;我們用桐油點燈,山外的電,離我們很遠很遠,我們不能夠麻煩政府,為我們花很多錢。

山下的好多朋友勸我們搬遷,阿公,阿婆説:這裏住着十幾輩祖先,搬到山下,上山掃墓不方便,山下的'瓜果沒有這裏新鮮!

我們吃茶油長大,我們流出來的汗也噴香,噴香;我們拿自己種的棉花織成布,然後用花的汁液把它染成五顏六色,巧手的阿姐在上面繡上:樹、花、貓、狗,還有云。

山下的人也經常梢給我們遠方的來信,北京的王教授,來過我們家,住過這裏。信裏他告訴我們:他已經幫我們申請了資金,準備在我們這裏裝太陽能,搞風力發電。我們就可以點上電燈!

我的故鄉在雲端,我們身邊有許多關心我們的人!我的故鄉在雲端,我們也開始走出大山,去擁抱火熱的生活!

我的故鄉在雲端,我們村莊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我的故鄉在雲端,我們也用上了手機、電腦,城市離我們不再遙遠!

在我的微博裏,我放進了不少家鄉的相片,外邊的朋友們知道了這裏還有這麼藍的天!

第4篇

也許是春天的到來,隨夢,我便回到了春天的故里,熟悉的小路,熟悉的綠草,就連那花蕊上的蜜蜂,都像是兒時的伴侶!

故鄉,在鄉人的心裏猶如是一棵歷經滄桑的參天老樹,守望着鄉人們茁壯的成長,銘記着鄉人們年少時的歡聲笑語、天真爛漫。故鄉就是養育我們的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同樣也給了我們一份信念,不論我們的足跡行至哪裏,故鄉都用會她那一方肥沃的心田養育我們,用她那博大的胸襟來包容我們。在我們生命的道路上,故鄉不僅給予了鄉人們旺盛而不息的生命力,還像是流淌的溪流,在春天來臨的瞬間,傳給我們兒女堅強、勇敢、善良、質樸的優良品質。

又是一個春天的時節,此刻的鄉人可曾在這芬芳的泥土氣息裏,開始播種着自己的希望嗎?

初春的故鄉,雖然還不時地披着冬天殘留的寒意,可是,放眼望去我們總會看到遠處山坡有着一片片的綠!

寒意掠過眼前,撥弄開這風的糾纏,我試圖想從這綠意尋找到一些詩意,而在這樣的時節,那份對春的嚮往,我想,古代詩人王維的《畫》是再恰當不過的描述啦,於是,不妨我們再重温一下詩人的這首詩: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畫中的山,這山中的春,這春中的水,這水中的鳥,和這北方初春時節又是多麼的'相似呀?惟妙惟肖,難怪在每逢這個時節,都會撥弄人們心裏的那份安寧?而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在這裏駐足!

好好的欣賞,將這份春天的綠意留在我們的生命深處,我們一樣能感受到這春天到來時候的寧靜與傾心!

我的故鄉在太行山的上,這是一塊古老的土地,濃濃的鄉情,樸實的鄉人,鍛造了這鄉人憨厚、純樸與執着的性格!

一代又一代,時光捲走了這份老人的塵埃,在那深深的皺紋裏,折射出一個個鄉人對生命的眷戀,我漫步於家鄉曲曲折折的小徑上,就好像是一個遠行的孩子撲進了母親的懷抱——温暖、親切。真是今非昔比啊!不同於往日的是,在我記憶深處,村裏的房子都已舊貌換新顏,紅磚綠瓦的兩層樓房拔地而起。然而,在緬懷故鄉的那一刻,我卻更希望能看到昔日那用一塊塊用青石蓋起的老屋、舊院,以及用枯樹枝築起的籬笆!

吮吸着這古老土地的血液,在籬笆的院落里長大,可那份樸質、純真卻在這個號稱文明的時代裏消逝……

這大概就是我內心深處呼喚遠去故鄉的理由嗎?帶着一份鄉人的渴望我離開了那一塊樸實的土地,可誰又清楚,這故鄉的夢,成為了我在夜色裏唯一的依託呀?於是,從那一刻起,故鄉已成為我筆下的文字,像是一罈美酒,回想起來醇香意味深長,久久不散!

特別是鄉下的春天,一塊塊土地上,都漫溢着鄉人無限的期待!我品讀着這份故里的春天,除了是一份沉沉的醉意之外,更多的是一份忘卻的懷念,一份在心裏,像畫一樣不退的春色!

春天來臨的時候,每每放學,或過星期,我們就會三三兩兩地相跟着到地頭岸邊挖野菜,到小河邊撿貝殼,到山坡上曬太陽,在那時的我們夢不遠,就是要將這橋頭的女孩變成溪水這邊的新娘,就是要將這小溪的夢塗上幾層綠意帶給大海,這就是那時我們的童年,不誇張,不像現在城裏的孩子,還不懂得怎麼寫自己的名字,父母與老師就要告訴他們,長大後當一個科學家,詩人與文學家,翻譯家,建築師,可人生真的會是我們父母老師所預料的嗎?

做了十二年的父親,兒子就要上國中了,有人問,你計劃讓自己的兒子選擇怎樣的未來?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心想,只能看她的造化!造化二字意義深刻,在生命的歷程中,一個人的精神是很重要的,只有內心精神富裕的人才不會在物慾橫流的物質社會裏失去前進的動力!給我們孩子足夠的精神支持,比給孩子足夠的物質支助都要強百倍!

為人父數載,關於這父親的文字,對於我也只是一個開始,可我會像我的父輩那樣,去認認真真地寫下去!

踏着故鄉的路,一步步地走,走進春天,走進我的生命,正當我沉浸在那一片熱烈的腳步聲時,一陣急促的鈴聲將我驚下,此刻,才發現自己剛才的一切竟然都在夢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