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羅馬觀後感15015篇 「羅馬:古韻與現代的交融」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7W

《羅馬觀後感150》是一部以羅馬為背景的電影作品,該片不僅展現了羅馬這座古老城市的美麗風景和豐富歷史,更深入刻畫了人物的情感與人生選擇。觀影后,讓人心生嚮往之情,讓人對羅馬這座城市充滿了探索的渴望。

羅馬觀後感15015篇 「羅馬:古韻與現代的交融」

第1篇

羅馬假日是一部很老的影片,此刻也僅有黑白增長版。這部感情片講述了安妮公主受不了皇宮裏的禁錮的生活,便偷偷樂創溜了出去,開始了與喬的故事。

其中有搞笑,有驚奇,有感動,我起初被安妮公主掉了鞋子而感到好笑還是那個伯爵邀請公主去跳舞后,安妮公主才穿上了鞋,彌補了這次事件。

但看到最終,我不禁感動了。在記者見面會上,安妮公主特意想去認識幾位記者趁機對喬説了聲再見,散會了喬靜靜的站在那兒看着公主走去的方向,直到她人都走了,喬才慢慢離去。

1、在別人光鮮的背後或許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痛楚,比如安妮身為公主,她的自由太少了。而我們生活在自由的國度,開心地生活和學習。上學之餘,我能夠盡情地想象,天馬行空地寫作,無憂無慮地玩耍。遇到困難,我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幫忙和關心。我為感到生活在現代而感到慶幸,我要珍惜此刻的生活。

2、當安妮公主聽到廣播裏因為她的失蹤國家正處於一種混亂狀態時,他放棄了感情,選擇迴歸本職。那時,我深深感覺到安妮公主對國家利益的維護,有很強的的大局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通常會碰到團體利益和個人利益衝突,我願意向安妮學習,有大局意識才能有更大的作為。

最終,我很想去探尋羅馬的文化與歷史,感受影片裏安妮公主走過的街道和她身上神采奕奕的光芒。

羅馬觀後感15015篇 「羅馬:古韻與現代的交融」 第2張

第2篇

影片講述了高貴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在皇宮外遊蕩的兩天時光裏,體驗了許多她從未有過的事情,不但愛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並且還愛上了那位英俊瀟灑的記者喬。最終在喬家的時候公主本來想留下來,當聽到了廣播裏説她的國家因為她的失蹤而感到恐慌時她選擇了離開。愛有時能夠很自私,但有時也能夠很無私。公主為了國家、家族放棄了感情。

喬是一個偉大的男人,他沒有叫公主留下,如果他説叫公主留下,可能結局就不會像電影裏那樣。影片的最高潮是到了記者招待會的那一段,喬與安妮公主的眼神交流,當他們倆四目對望時,雖然倆個人沒有語言上的交流,但倆個人的眼神交流勝過了千言萬語。公主離去時沒有回頭、喬在大殿上久久不想離去,僅有她和喬明白,此去一別,相隔萬里,難有再逢之日。

“最愛的,是羅馬,當然是羅馬!”只此一句,已勝過千言萬語。雖然這部電影結局並不是完美的、但它把愛推高到了另一個層次。這是對愛的另一種理解,就像歌詞裏唱的萬世滄桑唯有愛是永遠的神話。沒看這部電影之前,我能夠説是不懂愛的人,看了後我明白愛是包容、愛是無私、愛是奉獻。你愛一個人,如果她過的幸福,你就會很幸福。這種才是大愛,就因為有了這種愛,人世間才出現了那麼多唯美的感情故事。

第3篇

什麼是好電影?叫我説啊,好電影就是一串閃亮迷人的項鍊。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漂亮的演員、高超的演技等,都是綴於其上的一枚枚閃亮的寶石,而只有隱藏於其後的柔軟的真情與堅硬的信念才是串起寶石的金線。有了撼動人心的情感,有了矢志不渝的信念,一部電影才有靈魂、有分量,永遠值得觀者懷念。抽去了真情與信念,就如抽去一串項鍊的金線,你只能看到散落一地的寶石,又怎能看到渾然一體、價值連城的項鍊?

在我的心目中,曾經榮膺奧斯卡殊榮的《羅馬假日》,就是這樣的一串生動詮釋“好電影”特質的項鍊。

當我邂逅《羅馬假日》,她已誕於這世上了58年之久;而那個叫赫本的女主角,也已香消玉殞20__年時光。可是,那部較之現代拍攝技術、製作技巧不知差着多少倍的年代拍出來的好萊塢電影,那個由於年代久遠而圖像、聲音都已有些模糊的黑白電影,那個主題極為普通、情節甚為簡單的愛情電影,卻猶如一隻温暖而有力的大手,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這隻大手的力量,來自於赫本純淨得令人屏息的氣質、美麗得令人窒息的外表,來自於赫本與派克本色而投入的演繹,來自於羅馬悠久厚重的歷史與美輪美奐的景緻,來自於王室地位與草民身份之間的巨大反差、名利與愛情之間的巨大沖突、皇族生活的禁錮與平民生活的自由之間的巨大對比,更來自於對純真愛情的生動講述、對人生責任的深刻闡釋。

在愛情與責任的兩難選擇之間,作為王位繼承人的英國公主最終忍痛割愛,堅毅地站在了對國家、對人民的責任的一邊。同樣,在名利與愛情的兩難選擇之間,收入微薄、生活困頓的美國記者最終拋棄了一鳴驚人、一夜暴富的良機,堅毅地站在了愛情的一邊——儘管是沒有結果、沒有回報的愛情。正是由於對愛情與責任的成功詮釋,《羅馬假日》成就了自身的永恆,成為了永遠懸掛在奧斯卡“小金人”脖頸上的熠熠閃光的寶石項鍊。

愛情因悽美而動人。安妮公主與記者喬的愛情是那樣地深沉和真摯,公主與平民之間的姻緣卻是那樣地縹緲和虛無。公主畢竟是公主,平民終究是平民,兩者像兩條並行而前的鐵軌,不管延伸得多遠,也永遠沒有交集的一天。那橫亙於他們之間的冰冷的枕木,成為永世無法逾越的障礙。

信念因難為而可貴。一個身處花樣年華、編制着玫瑰色夢想的活潑女孩,卻要承受本不應屬於她的治國經邦重任。經歷了短暫的愛情體驗,她又無奈地回到了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刻板沉悶的生活,將一顆鮮活的靈魂鎖入幽深的王宮。對責任的昄依,是她難逃的宿命。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些東西堪稱永恆,《羅馬假日》就是其中之一。短暫的幸福,永遠的憂傷,譜寫出世界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

第4篇

很早就開始想看《羅馬假日》了,國中的暑假裏我終於如願以償欣賞了這部幽雅的作品。

奧黛利赫本冰清玉潔、温婉高貴、清秀典雅,她純真美麗得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使,清澈的眼牟,陽光的微笑、俏皮的短髮,讓人無法抗拒她的魅力,看見了就不再忘記;格利高裏派克英俊瀟灑、心地善良、眼神深邃,他彷彿就該是童話裏不幸跌落的王子。在一個浪漫的地方一個浪漫的時刻邂逅了理想中的公主,而羅馬更是一個夢想中的城市、歷史上的繁華古城、銀幕上的浪漫情史的發生地。就這樣,高貴典雅的公主與窮困潦倒的記者之間,在羅馬這座夢幻般的城市,上演着温馨感人、濃烈而又清香的愛情。

看罷,不禁折服於演員的完美,折服於導演很有節制很細膩的筆觸,《羅馬假日》的每個細節都正好立於完美的那一點,似乎增之一分減一分都會大打折扣。為安公主睡在豪華大牀上懶洋洋,接待外賓弄丟鞋子的可愛而忍俊不禁;為她面對着滿滿的日程安排、諸多拘束,深受宮廷生活折磨的痛苦而抑鬱擔憂;為安公主與記者喬的相遇,遊玩於羅馬的快樂與自由而興奮激動;為安公主與記者無奈的分離而歎息。

上了大學,我再次看了《羅馬假日》。或許是因為年齡的增大,環境的變化,這一次,竟然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不再是僅僅看到演員、故事、背景的精緻完美、高雅脱俗,更深刻的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邊每一個人的生活,感覺跟自己有了實實在在的聯繫。

自己和身邊的每個人都不是主人公,但每個人又是公主。我們都和公主一樣,面對滿滿的日程,面對繁文縟節的束縛,看着遠離自己本性的安排,想要吶喊,想要逃離甚至反抗。我們也象公主在站累了偷偷放鬆自己,在呆板的程序下不肯安然入睡一樣調皮可愛;象她不顧一切逃離一樣滿心希望,義無返顧;象她剪掉長長的頭髮盡情遊玩那樣喜歡刺激;象她對抓她的人大打出手那樣想用拳頭向不理解自己的大人大聲説:不!還一樣的期待着心中的白馬王子,浪漫温馨的愛情。

是的,小時候,我們可以用盡情的吶喊、大吵大鬧來宣泄自己的不滿,賴皮的坐在地上不肯起來,直到大人向我們妥協,才破涕為笑地宣佈惡作劇告終;年少時我們可以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大聲説不,然後很瀟灑地不再理會,有苦惱的事就找個朋友,痛快淋漓滔滔不絕的嘮叨一頓;那麼張大了呢?

最後,在一天豔陽高照、無憂無慮的羅馬假日之後,在愛的火花正在燦爛綻放之時,公主安卻強忍心中的巨大的悲痛對記者説“我現在要離開你”“各走各路”。正如她所説,“若我不清楚自己對國和家的責任,今晚我就不會回來,永不再回來。”再次面對隨行的將軍和伯爵夫人,她不再不知所措,而有了屬於自己的威嚴。因為她已經明白了她為什麼要擔起着份責任,她開始積極主動地考慮自己的立場、面對自己的角色。當公主和記者最後相遇在羅馬的宮殿,卻已經是一個公主,一個是平民,縱然有了許多共享了的快樂,有深深的彼此依戀,從此以後,兩人是天涯陌路不相見,再無人知曉的祕密,只能甜蜜而又苦澀的埋於心底,隨着潮起潮落永遠封鎖,成為歲月無言的歌。一邊是自由與幸福,一邊是束縛與責任,安還是選擇了後者。

忽然之間,我們20歲了,似乎該是一個長大的年齡。已經不能再僅僅因為不喜歡就大聲説:不了,即使心裏有一百個不願意,但視野裏絕對不能只有自己,看着把所有的愛都投注於自己身上,站在一旁永遠默默支持着自己的父母,看着所有關心愛護自己的親人朋友,面對着高深的社會複雜的人際,很多時候只能獨自堅強。太累了,想逃課,想放棄工作;要刺激,想瞞着家人快樂出逃;期待放縱,於是決定通宵看電影,把一大堆事情扔在一邊,不理會;要自由,不想上學不想受到各種各樣的束縛。但是這些都不行!因為責任。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漸漸有工作,有家庭,有孩子,肩上的責任與壓力只會越來越大,但是我們無法逃避,也不能逃避。正如聖君所羅門所説:“唯一值得一個人炫耀的,只有他的責任。”

人生活在客觀世界中,和客觀世界有着不可割裂的聯繫;人生一輩子,有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配偶、朋友、同事等等許多社會關係,人因為社會關係還到這個世界,在社會關係中成長和生活。在這些關係中,人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必須做一些事情,承擔一定的責任。責任,是我們每個人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的人與生俱來的。對自我責任,對他人責任,對社會負責,並且在不斷的實踐中,學會增強責任心,強化責任感;積極承擔責任,學會享受責任‘理性對待責任,適度把握責任。生命並僅僅屬於自己,它還是父母、親戚、朋友、社會的,所以活着要有重量,要負責。很容易就聯想到華農的跳樓事件,是對生命的褻瀆,也是逃避責任的行為。不能總聽從於自己的感性認識,正如一句話説的那樣:“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涵義。”

就象公主一樣,毅然轉身回到深深的宮廷,但我們又比公主安幸運多了,起碼我們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也可以是在為自己的幸福而在付出,有責任才有真正的幸福,未來還是屬於我們的天空!

第5篇

沒有人會介意這是一場起因是以金錢為動機的愛情,金錢誘惑只是這一場浪漫愛情故事的導火線。也許大家看完電影后,會覺得故事發生的太快,剛產生的愛情就被現實無情的拆散,這也就是影片的一大魅力所在。悲劇總是比喜劇更能牽動我們的心,更能衝擊我們的心靈深處。人們在痛惜兩人從此各奔東西命運的時候,便更能回憶起兩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在每一個細小的情節處去挖掘出他們之間微妙的愛情發展,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當兩個人經過愛情的分別後,第二天以不同身份相見時,心中的火在燃燒,可是表面上都是理智的。淑女和紳士的握手,竟是這樣的無奈,這一握,彼此都知道愛情從此只能深埋心中。也許這一天的邂逅是他們今生都難以忘懷,也許這一天的留念,會珍藏到年老時,但現實畢竟是現實,淑女經過一天的瘋狂後迴歸自己的角色,紳士也顯現出內心的本能,沒有將淑女的瘋狂公佈於世。

他們的相遇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但卻不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他們各自的本色都決定了一顆紅心只能埋於心底。現實世界也是如此,他們之間帶有朦朧性質愛情的友情,一直維持終身。愛情也許不是要得到回報,只要對方過得更好,這就是淑女與紳士的愛情觀吧。

倍受宮廷生活“折磨”的公主嬌俏可愛,她睡在豪華大牀上懶洋洋的樣子,與僕人們的對話,接待外國使節時不小心把鞋子穿丟的情節,既令人捧腹大笑,也直接對公主的處境和性格進行了烘托和表現。在她微服私遊羅馬的過程中,“不食人間煙火”的她更是鬧出了不少笑話。而在與記者喬的朝夕相處裏,她不但經歷了情感的波折,也面對面接觸了平凡的勞苦大眾,並且深刻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和義務,可以説“羅馬假日”令她重新找回了自己、認識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幽默,浪漫,逗趣的打鬧,對白,這電影把最優雅高貴的公主引薦給了我們,魔力一般地淨化了我們的心靈。在羅馬的宮殿裏,兩個人站得那樣近,也離得那樣遠。喬只能説:“你的朋友絕不會讓你失望。”而公主也只能這樣回答:“羅馬,當然是羅馬。”在人的一生裏,即便只有這樣一刻心靈的相通,也會少卻多少遺憾!

但是在現實中,這樣的童話故事好象離我們好遠,只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看完《羅馬假日》卻很是惆悵。作為這樣一部傳世影片,或許中間的情節我們能夠簡單猜到,我一向好奇的是影片如何結尾。於是在我的翹首以盼中,joe沉重地邁着步子緩緩離開。説好了不説再見的,説好了不好回頭的,可是,joe怎樣做得到所有人散去,空曠的大廳,迴盪着的是他和她的感情。凝住淚眼才敢細看,只因你的背影太好看,太好看。

不明白該稱之為陰差陽錯,還是機緣巧合,他們就是相遇了,一個是高貴的公主,一個是平民記者,他們攜手進行了羅馬一日遊,經過這一天的相處,他們相愛了。即使喬在最初是出於功利的私心,可是,從他放下把照片交給報館的老闆以邀功能夠看出,他是真的愛上了那個天真清純而又美麗的公主,他要保護她的形象!

可是最終,安妮公主和喬並未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公主清楚她對國和家的職責,她回到大使館去了,而喬也明白,並尊重她。他們真的只用了一天的時刻就愛上了彼此,從此,他們卻要用一生去忘懷了。或許他們不會選取忘記,這樣他們就不用應對一個一生的難題。他們只會把那一天的完美永存心底,在各自的人生中各安天命。

這部浪漫的感情喜劇影片堪稱經典之中的經典,多少年來屢映不衰,一代又一代的影迷為之傾倒。同時,這也是一部無法言説的迷人影片,語言在它面前失去了顏色。影片最成功之處,就在於它塑造了一個美麗而不圓滿的感情,就像幾十年後的《泰坦尼克》一樣。

感情的魅力就在於它的轉瞬即逝和無可奈何。影片在成功的營造了一個喜劇氛圍之後,又轉回頭來成就了一個杯具結尾(當然,這也是別無選取的),兩者結合竟然如此成功,難怪會成為絕世經典。純粹的喜劇和單調的杯具都無法脱離自身的侷限而上升一個檔次,這種笑過之後眼角帶着淚花的影片才能抓住觀眾的心。

世上的感情大多是不圓滿的,人世間的杯具莫過於此。在影片中這對男女來説,真正遺憾但又真正欣慰的是,兩個人都沒有説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就像《大話西遊》中悟空對紫霞一樣,僅有深深一吻。但兩個人心領神會的無限愛意和無奈又豈是語言所能表達的,這正是影片之所以成為經典的關鍵。

在追求真愛的旅途中,我們要學會以一種成熟的心態應對感情,理智應對感情道路上的坎坷。在感情受挫的時候,想想我們的家人,我們有與生俱來的職責,對父母的職責。

如果無緣走在一齊,那就各安天命吧。把對她(他)的感情化為祝福,不管她(他)的幸福裏有沒有你,只要那個人幸福了,你也會感到欣慰的,不是嗎?

説到想起看這部電影的緣由還真挺巧。故事的開始是在和一個朋友聊旅行的事,講着講着意大利突然就説起了西班牙廣場(當時還以為西班牙廣場在西班牙),得知它確實在羅馬之後,便又跟我聊起了西班牙廣場前著名的提拉米蘇冰淇淋店。

(看過影片的人必須明白,當年著名的羅馬假日便是在那裏取景,而安妮吃的提拉米蘇冰淇淋也所以在這頗為熱火,許多遊客遊覽之餘便莫名而來)近期閒來無事,便想起了這部影片,看到影片中的場景,便回憶起了此番談話的資料。謹以此文記錄我在看完這部影片的一些感想。

資料梗概:安妮公主在歐洲行最終一站的羅馬因想飽覽羅馬風光遭拒而擅自出逃。因鎮定劑的作用而露宿街頭,被好心的記者喬帶回家照顧。後二人在羅馬一日遊中產生了感情的火花,喬和攝影師好友歐文最終拋棄功名成就的機會而將一日遊中偷拍的照片作為紀念送給公主。再輕輕地一聲再見之後,安妮和喬各走一方。

感受:拋開影片資料來説,首先是頭一次看到黑白的電影,並且第一次看完時間這麼長的電影,當然從聲音也能夠感受到老片的感覺。雖然電影是黑白的,但其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卻是彩色的。有些事情只要有一次就夠了,就像安公主,在死水一般的宮廷生活中,但只要看到在羅馬的這些照片,想到在羅馬的人,就會不知覺地微笑。這才是真正的假期的意義,以打破原有的生活方式,而留下深刻難忘的記憶。一次即永恆。

羅馬在歐洲,一座擁有2500多年的古城,充滿了歷史感。一部攝於1953年的電影就講述了羅馬的美,它就是《羅馬假日》。

安妮公主作為王位繼承人出訪歐洲的各大城市,她的最後一站是羅馬。公主很想去遊覽一番,結果她被注射了鎮定劑,趁着傭人不在,公主逃了出來,睡在了一張長椅上。一位窮記者喬。布萊德裏恰巧經過這裏,與安妮公主發生了一天美好的“羅馬假日”。

一部已離我們有70多年久遠的影片,成為了好萊塢輕喜劇的典範。美妙年華的公主,與率真的記者,在喧鬧的街頭放肆玩笑,撫摸並享受作為平民的自由,這像一場夢,做夢時一切美好,夢醒時便遺忘了。羅馬,代表了公主對自由的嚮往。記者在白天裏凝視天空,而黑夜公主在望向羅馬。飲一杯芳香四溢的咖啡,坐在露天廣場吃冰淇淋,走到陽光下光芒四射的羅馬競技場,看到那著名的真理之口,一切都不用説,只有美麗的相遇。

羅馬,羅馬。當看到公主對記者説:“羅馬,就是羅馬。”那一刻,我被公主所感動了。她為國家,放棄了自由。我為此感到可惜,可又有點感到她不可惜,那一自由的假日和那個人,將被她記入心間,永不忘懷。

聽過“蝴蝶胸針”故事的朋友應當都會被格里高利派克和奧黛麗赫本的感情打動到,而他們也恰巧是在這部劇中相識相知。

其實題目與其説叫做羅馬假日,我倒覺得像是公主的一天。因為這一天,一個公主逃出了行宮,想去過自由的生活,然後我們跟隨着她的視角,看到了羅馬小鎮普通居民的生活狀況,也在那些大街小巷中感受到了羅馬古都的鄉土風情。

也正是在這一天,公主遇到了窮的到處借錢還債的記者,而這個記者卻嫌她麻煩,無奈只好把她安排在自我的住處借住一晚。讓他惱火的是這個姑娘不明白是從哪裏來的,並且還霸佔了他的牀。

可是幸運有時候往往是在一瞬間降臨的,第二天他去報社的時候,無意間在報紙上發現了那個姑娘的照片,這才明白原先她是那個出走的公主。憑着記者對職業的敏感度,他感覺自我就要發財了,“公主出逃”這是多好的一篇新聞報道啊,以後最終再也不用每一天想着怎樣還債了。

故事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藉着帶公主去遊玩的名義蒐集新聞素材,他帶她去看能吃掉拳頭的石頭,一齊喝香檳,她天真爛漫,他幽默生趣,劇中並沒有過多的去刻畫兩個人的感情變化,但卻被兩個演員演繹的恰到好處,保有餘地又吸人眼球。記得之前有人評論過:“有時候很難説清楚是一部電影成全了一個演員,還是一個演員成就了一部電影。”奧黛麗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用自我精湛的演技成就了這不電影,同時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得這部影片成為了經典,經久不消。

每一個愛好幻想的女孩,小時侯都會有那麼一點點公主情結,當看到童話故事裏的公主時,總是幻想自我就是那個高貴的公主,頭戴皇冠,穿着漂亮的花裙,有大羣的僕人跟着,隨心所欲,長大了,一個英俊的王子把她娶回家……這樣的故事,在女孩子粉紅色的世界裏,總是樂此不疲,越演越精彩。

突然有一天,一個真正的公主厭煩了皇宮裏刻板、沉悶的生活,她嚮往宮外的廣闊遼遠,自由繽紛。於是深更半夜裏,從來沒有獨自出過皇宮大門、不明白鈔票為何物、甚至不會自我穿衣服的公主,偷偷地爬過宮殿的高牆,來到了民間。

第一次看《羅馬假日》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有同學整天津津樂道奧黛麗·赫本,令我心往神馳。公主和派克的美麗感情,羅馬古城的喧鬧鮮潤,還有影片裏詼諧好聽的音樂,常伴隨着那種完美的感覺在記憶中泛起。於是,就象愛一件珍貴的飾物,喜愛一本雋永的好書,我總是將發生在羅馬的感情故事珍惜地保存着,不輕易示人,然後在某一個異常的時候,輕輕地從佈滿經絡紋路的心底拈起,重温一番。

可是,由於一向沒有找到電影的原版,記憶中的影象已經模糊不清了。直到那天,書店裏,意外地看見了她,奧黛麗·赫本含笑的大眼睛在眾多的影碟封套中閃亮,一下子扯起了心裏那條長長的線,關於《羅馬假日》的全部記憶紛至沓來,如簌簌而下的花瓣,一下子將我包容起來。

最終,我能夠從容地應對羅馬的大街小巷,應對赫本和喬的浪漫感情,應對赫本的微笑還有那雙純潔的夢幻般的大眼睛。我能夠簡便地將一個鏡頭反覆地看上幾次,比如喬騙赫本説,那個石鑿的雕像“真理之嘴”會吃掉人的手掌,於是,赫本驚慌失措地投向喬的懷裏,公主的忘情和喬的得意相映成趣,我總是來來回回地一邊看,一邊笑,為純潔無暇但在走出宮殿外顯得幼稚的公主和狡黠而善良的喬而笑。也或者能夠將一個美麗的鏡頭定格,然後在那樣的美麗前,靜靜地呆上半天。

當屏幕打上“theend”時,我還沒從公主的故事裏醒過來。高貴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走出皇宮的兩天裏,不但愛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並且還愛上了英俊瀟灑的記者喬。但在經歷了自由芬芳的戀愛後,無奈的她最終還是回到了那個冷冰冰的皇宮,回覆她本來的生活,履行她作為皇室成員的出訪職責。但她的善良,她的純真,感染了她的朋友,當初為了回美國而接近她的喬,想經過她的新聞去賺錢的攝影師,將永遠記着她。

影片的最終,堅強的公主戴着高貴的皇冠,在新聞發佈會上,對着近在咫尺的愛人,將盈盈淚光鎖在深情的大眼睛裏,矜持地和各國使節記者道別,臨走前那飽含哀傷和愁緒的回眸一笑,令喬頃刻間失魂落魄,也令觀眾無不動容。此去一別,天涯萬里,再不可能有重逢的時候了。可是,公主卻笑着,所有的痛苦隱藏在笑靨下,但那種美麗的憂傷,卻如此叫人顫粟。

最終明白,這麼多年來我愛奧黛麗·赫本,是愛她塑造的美麗公主,愛公主美貌後面的堅強,愛堅強中的真誠。愛《羅馬假日》,是愛那個浪漫故事裏散發出來的純真和善良,愛主人公的隱忍和無私。也最終明白,愛一個人,有時就是放手,就是遠去,就是一瞬的凝眸不捨和永遠的兩心相望。

童話裏的女孩最終長大為成熟的女人,其實她早就明白,皇宮裏公主的生活並不好過,那些花團錦簇風光旖旎是表面的,她嚮往民間,嚮往完美的感情,但卻不能下凡,她的腳下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在現實中,女孩並沒有成為公主,但卻能夠和心愛的人一齊,她比高貴的公主,其實不知幸福多少倍。

不管是天上人間,感情,終究是不老的傳奇。或許剎那絢麗,或許永遠平淡如水,可是,只要嘗試過,體會過,就永不言悔。所以,當又一次觀看《羅馬假日》,又一次沉浸在赫本和喬塑造的浪漫裏時,我就象重逢一份美麗的感情,驚喜,迷醉。

第6篇

格里高利·派克將雙手插入口袋,轉身離開。他走過長長的大堂,屋頂一排排燈光在他身上構成細微的光影變幻,但他始終面無表情,一副若有所思的樣貌。攝像機鏡頭引導着我們的視線,跟隨他一路移動。直到大堂門口,攝像機停下,他最終放慢了腳步,轉過身看看空蕩蕩的大堂,沉思片刻,又表情堅毅地往前走,走出鏡頭之外。

這便是影史上最有名的結局之一。我們本以為公主和記者最終會像童話故事一般在一齊,但影片卻讓他們靜悄悄地分離,這在古典好萊塢時期的感情片中是很罕見的,十分耐人尋味。

如果説影片羅馬的一日遊是帶着夢想主義色彩的,這一結局卻把人拉回古板的現實,與片頭大場面與公主人物特寫結合的新聞鏡頭以及採用新聞播報畫外音的現實主義表現手法相呼應。正如旅遊一般——不管旅途風光有多美,體驗有多難忘,我們是從哪裏來的,最終還是要回去。

羅馬一日遊過後,公主依舊是貴族,記者依舊是窮光蛋。公主依舊要頻繁地出席千篇一律的外交活動,練習各國禮貌用語與標準的“職業微笑”;而記者依然要回到狹窄的小屋,過上大半夜打牌輸光錢後到大街上游蕩的生活。這樣看來,旅遊似乎什麼也沒改變,就連轟轟烈烈的感情也是一次性的。

但當我們看到,在公主被問到最喜歡哪個城市而將“我愛羅馬,我在羅馬的日子將永生難忘”脱口而出時,我們會發現旅遊也許並不是什麼都沒改變。她沒有再刻板地背出“每個城市都有令人難忘之處”這樣沒有“人性”的客套話,而是勇敢地表達自我。旅遊帶來的影響表面上看不到,是因為它深藏於心。自我認同的種子,早已悄悄地埋進她的心底。

所以派克為什麼會回頭,答案也在於此。回頭這一動作,將現實與前面兩小時的夢想串聯了起來。我們也相信,在記者看不到的地方,公主也會忍不住地回頭。並且在今後千篇一律的生活裏,他們也都會不止一次地回首“什麼都沒有改變”的羅馬假日。

無論是公主還是記者,社會秩序下的每個人都受制於自我的社會身份,被社會的條條框框所束縛,所以一次性的旅遊才顯得尤為重要。僅有在詩與遠方中,我們才能忠於內心,做最真的自我,追求人生的意義。難忘的旅遊體驗,不必須要有美輪美奐的風景,剪去長髮的灑脱、嘗試駕駛電動車的好奇大膽以及肆無忌憚的開懷大笑,才構成最完美的旅遊體驗。

也許旅遊過後我們還是要回去工作與生活,但沒有那些短暫的逃離,人生是不是也太無趣了?時光易逝,但記憶永恆——這便是旅遊的意義了。

第7篇

很早就開始想看《羅馬假日》了,這天我最終如願以償欣賞了這部幽雅的作品。看完《羅馬假日》卻很是惆悵。作為這樣一部傳世名著,或許中間的情節我們能夠簡單猜到,我一向好奇的是影片如何結尾。於是在我的翹首以盼中,joe沉重地邁着步子緩緩離開。説好了不説再見的,説好了不好回頭的,可是,joe怎樣做得到所有人散去,空曠的大廳,迴盪着的是他和她的感情。凝住淚眼才敢細看,只因你的背影太好看,太好看。

不明白該稱之為陰差陽錯,還是機緣巧合,他們就是相遇了,一個是高貴的公主,一個是平民記者,他們攜手進行了羅馬一日遊,經過這一天的相處,他們相愛了。即使喬在最初是出於功利的私心,可是,從他放下把照片交給報館的老闆以邀功能夠看出,他是真的愛上了那個天真清純而又美麗的公主,他要保護她的形象!可是最終,安妮公主和喬並未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公主清楚她對國和家的職責,她回到大使館去了,而喬也明白,並尊重她。他們真的只用了一天的時刻就愛上了彼此,從此,他們卻要用一生去忘懷了。或許他們不會選取忘記,這樣他們就不用應對一個一生的難題。他們只會把那一天的完美永存心底,在各自的人生中各安天命。

這部浪漫的感情喜劇影片堪稱經典之中的經典,多少年來屢映不衰,一代又一代的影迷為之傾倒。同時,這也是一部無法言説的迷人影片,語言在它面前失去了顏色。影片最成功之處,就在於它塑造了一個美麗而不圓滿的感情,就像幾十年後的《泰坦尼克》一樣。感情的魅力就在於它的轉瞬即逝和無可奈何。影片在成功的營造了一個喜劇氛圍之後,又轉回頭來成就了一個杯具結尾(當然,這也是別無選取的),兩者結合竟然如此成功,難怪會成為絕世經典。純粹的喜劇和單調的杯具都無法脱離自身的侷限而上升一個檔次,這種笑過之後眼角帶着淚花的影片才能抓住觀眾的心。

世上的感情大多是不圓滿的,人世間的杯具莫過於此。在影片中這對男女來説,真正遺憾但又真正欣慰的是,兩個人都沒有説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就像《大話西遊》中悟空對紫霞一樣,僅有深深一吻。但兩個人心領神會的無限愛意和無奈又豈是語言所能表達的,這正是影片之所以成為經典的關鍵。

在追求真愛的旅途中,我們要學會以一種成熟的心態應對感情,理智應對感情道路上的坎坷。在感情受挫的時候,想想我們的家人,我們有與生俱來的職責,對父母的職責。

如果無緣走在一齊,那就各安天命吧。把對她(他)的感情化為祝福,不管她(他)的幸福裏有沒有你,只要那個人幸福了,你也會感到欣慰的,不是麼嗎?

第8篇

奧黛麗赫本這個名字,很早以前就聽説過,可是由於工作繁忙,一向無暇去觀看她的影片。昨日,看過《羅馬假日》之後,我最終見到奧黛利赫本,確切的説,我最終見到了天使,見到什麼是神!見到了歷史上最美麗最高貴的女神!就像是魔術一樣,她深深地攝住了我的魂魄!無可挑剔的美貌和演技深深震撼了我,令我為之傾倒,並最終居然倒導致了我的失眠!!而在此之前,這種感覺從未有過!

不一樣於瑪麗蓮夢露的性感於張揚,赫本美貌、高尚、善良、慈愛、賢淑、端莊、穩重、不朽,身上的和風甘露祥瑞之氣,以及她所釋放出來的兼收幷蓄包容萬物的寬宏氣場,足以打動你,打動任何一個人!她被人們稱為永恆天使、凡間的精靈、優雅的公主、千年難覓的瑰寶。毫不誇張地説,當你看過《羅馬假日》,之後,你就會深深愛上劇中的公主,愛上了赫本。我就是如此,因為應對這樣的天使,又有誰不會愛上她呢?

擁有無數頭銜和稱號的奧黛麗,不但美貌,並且人品極佳,晚年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親善大使,為關心婦女兒童而奔波於各大洲,曾多次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款直到1993年辭世。

赫本的墓地位於瑞士的日內瓦湖邊一個叫tolochenaz的小村莊。心痛沒有與她於同一時代。盼望着有那麼一天,我能夠親自前往,為她獻一束鮮花,表達我的敬意!這或許是我的一個不切實際的願望,可是期望有一天它能夠實現。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神,如果有的話,她的名字就叫奧黛麗赫本!

第9篇

一位到羅馬訪問的英國公主,逃離行宮,與一位美國記者喬像普通人一樣度過一天的故事。明媚的陽光,錯落的古道,友好的市民,寬敞的鮮花廣場……公主所走過的地方沒有被特意安排上宏偉的建築,顯眼的地標,浪漫的場景。一切讓人恍若在夢中,而此時,安妮和喬的那段純真而青澀的感情也在悄悄萌生。

一天過後,公主決定回到皇宮,負擔起公主的職責。於是這個浪漫純美的故事才有了一個結局,只是這個結局略顯傷感。赫本飾演的安妮公主也許多想就這樣沉醉在羅馬的一片明媚與斑斕中,盡情恣意地享受普通人的快活,但現實讓她成為一個公主,她也只能自甘如此。當安妮與喬分別時,那在黑暗中獨自寂寞卻毅然決然地回到皇宮的身影,讓我剎那間看到了安妮公主身上所映射出的一種職責的力量與光輝。她不僅僅僅擁有絕世的容顏,還有她的高尚的心。

在童話故事中,就算是公主與平民也能收穫完滿的結局。然而故事的發展直至片尾,才發現它並不是童話,而隱隱透出的悲涼。安妮和喬在分別後再次在公主的新聞發佈會上見面,安妮最後又重披上了公主的華袍,再不復那日的生動可人,只是羅馬和喬帶給她的回憶,對她的生命來説都足矣了。當安妮被記者提問最鍾愛哪個城市時,安妮並沒有説出已經爛熟的外交辭令,而是噙着淚微笑着説,rome羅馬。我的心卻也在微微顫動。

喬站在人羣中,注視着公主在眾人的簇擁下漸漸離去。最終整個宮殿都變得空蕩蕩的了,喬最後收回目光,轉身而去。他的腳步聲“嗒,嗒”,感覺整個世界彷彿都靜了下來,越來越輕,變成了一個未盡的夢。

電影閉幕了。卻帶給所有觀眾一種沉重感。但這樣又何嘗不是一個成功的結尾?儘管不圓滿,卻搖曳了人們的年輕的心,在戛然而止之時激發了觀眾的未了之情和心中留存的完美。也許,正是這不完美的結局締造了整部影片的完美。

電影中穿插的羅馬美景是一大亮點。從古街,羅馬古鬥獸場,教堂的真理之嘴,再到台伯河畔,都是那麼悦目,配合着黑白的畫面,彰顯出一種優雅的恍若隔世的美。

今日的羅馬,儘管依舊繁華美麗,比起那個定格在電影裏的永恆的羅馬,卻顯得單薄無力。那個羅馬,正因有了電影的潤色,彷彿在向人們傾訴着一切。想起了它,就想起了安妮公主在那裏的一次夢的旅程。

對於羅馬來説,《羅馬假日》已經成為了它的一個標誌,一個象徵。

在電影中,安妮和喬從相遇,相識,相愛,到相離僅僅用了一天。這24小時的感情讓許多人動容。我在熒幕外也能感受到一種最初最純的情感。

天下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假日,它只就應珍藏在1953年的那個羅馬裏。在歲月的長河裏,永不褪色。

第10篇

每個女孩心底都會有些公主情結,幻想自己就是那個高貴的公主,頭戴皇冠,身穿禮服,在眾人簇擁下成長,與心愛的王子幸福生活。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個真正的公主厭煩了皇宮的刻板、沉悶的生活,她嚮往宮外的廣闊遼遠,自由繽紛。於是深更半夜,從沒有獨自出過門、不知道鈔票為何物、甚至不會自己穿衣服的公主,偷偷地爬過宮殿的高牆,來到了人間,上演了《羅馬假日》的美麗童話……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東西堪稱永恆。《羅馬假日》這部電影史上悽美不朽的愛情悲劇,半個世紀以來,深深打動了數以億計不同種族、國籍和年齡的觀眾,銀幕上安妮公主和美國記者喬.布萊德的愛情是浪漫愛情電影之代表,至今卻無出其右。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幾乎所有的老片都被處理成彩色,只有包括本片在內為數不多的幾部黑白影片遭到禁止。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它的藝術性都完美無缺,堪稱黑白片時代的完美佳作。

全片格調簡潔明快,毫無大製作大場面,單一的劇情鋪陳卻在兩位男女主角鮮活、爽朗的表演下顯得豐富有趣。那種單純的愛時至今日仍被許多人留戀。

美麗的神話,源自於古老的傳説,現代的`童話則出自文明,短暫的造訪成就了流芳百世的經典。儘管他們的邂逅只持續了短短24小時。

古老羅馬,一座不設防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滿驚喜與浪漫的城市!高貴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在這裏拋開了一成不變的枯燥刻板、日復一日的繁文縟節。遊蕩於皇宮之外,令她如沐春風,近距離接觸普通民眾的愉悦超越了身無分文的尷尬,露宿街頭的悽然感覺也沒有令她有任何悔意,自由自在地呼吸新鮮空氣、徜徉在善良人羣中令她忘乎所以、深情陶醉,而偶遇英俊瀟灑的新聞記者喬,則使她這次羅馬之旅擦出動人的火花。

她不但愛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而且還愛上了喬,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人間無數.偏偏倖福總是短暫,所以經過充滿憂傷.自由芬芳的戀愛後,她無奈地回到了那個冷冰冰的皇宮,恢復了她沉悶的生活,履行她作為皇室成員的出訪職責;花團錦簇風光旖旎的背後,她承受的是本不屬於她的重重負擔。一個原該燦爛活潑的靈魂就那樣被無情的鎖入幽深皇宮裏。這也許是她的宿命。

小記者喬.布萊德雖然囊中羞澀,但幽默開朗的性格使他知足常樂,天性善良的他不忍見到橫卧街頭長凳上的姑娘,執意送她回家,當他發覺迷迷糊糊的姑娘無家可歸時,還把她帶到自己的家裏休息。

後來,流浪姑娘被證實是出訪的公主時,意外的驚喜令他自告奮勇充當公主的嚮導,兩人陶醉在古色古香的羅馬街頭的同時,也不知不覺產生了真摯的感情。在這座處處都散發着濃厚的文化底藴的城市,他們愜意地坐在街頭咖啡廳品味悠閒,旁若無人地騎電單車疾走在橫街窄巷,“真理之嘴”留下他們的身影,而街頭舞池邊的一致對外更加深了這對愛侶的情感。

作為美聯社駐羅馬的記者,喬.布萊德的工作並不順利,經濟上也出現了問題,已經欠交房東數月的租金,但刻板的上司並不理會他的困境,只關心出位新聞和報紙銷量。

本來遭遇落入民間的公主是喬的絕好機會,是他職業生涯的轉機,不但可以一夜成名,也可能從此飛黃騰達。但他最終沒有跌入追逐名利的怪圈,拋棄功成名就之良機,悄然將一切埋藏於心底,把自己與公主短暫相處的美好經歷和影像永留記憶,為了所愛之人和純真愛情默默地忍受分離的折磨,這一切因為愛。因為一段刻骨銘心

第11篇

五一春假,對於單身的朋友們來説與其去遊山玩水,倒不如一抽一空談場戀愛來的值得——當然,前提是如果你足夠浪漫,相信純情年代、相信浪漫真情。

1953年出品的黑白電一影《羅馬假日》,歷被人們奉為愛情電一影中的經典之作。《羅馬假日》的情節簡單,卻憑藉男一女主角的成功出演以及羅馬的街頭風景成為了世界經典,尤其是奧黛利赫本,其魅力傾倒了無數影迷,可愛的赫本髮型也隨之流芳百世。影片將羅馬的名勝風光生動地溶入劇情之中,將一部浪漫愛情喜劇拍得十分温馨悦目。兩個人一個是厭煩宮廷禮節的枯燥煩瑣的小公主,一個是囊中羞澀的小記者,羅馬的一日,雖然短暫,可是輕鬆愜意的時光讓他們體會愛情甜美。雖然最終他們因為各自的身份和職責沒有走到一起,但羅馬城卻成為他們永久愛情的象徵。

電一影本身的情節十分簡單,然而卻似乎有着無窮的魅力在半個世紀中獲得了無數的影迷追捧,歷來被奉為愛情電一影中的經典之作。是什麼,使得人們對這部電一影難以忘懷;是什麼,使《羅馬假日》變成經典?

1 赫本——對於這部電一影曾經有一個影評這樣寫道:maybe it doesn’t quite live up to its sterlingreputation, and maybe the leading man and director were slightly miscast. butwho cares? roman holiday is the film that brought audrey hepburn to prominence,and the world movie audience went weak at theknees.有時候很難説清楚是一部電一影成全了一個演員,還是一個演員成就了一部電一影。但總之,提及赫本,人們就會想到那個羅馬城中天真清純的公主。生於藩籬之中,繁文縟節去鎖不住一顆天真純潔嚮往自一由的心。曾經我一直認為女性的外表並不能在電一影中佔據怎樣的地位,然而赫本卻完全顛覆了我的這個觀點。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除了赫本那張面龐,真的想像不到,還有誰更適合公主的形象。演員與形象的界限模糊之斯,真的是再也找不出別的更好的選擇了。

2浪漫之都——我沒去過歐洲,也不太懂建築,只是覺得羅馬的大街小巷到處都透漏着歷史的氣息。而同時千百年歷史的積澱與現代生活的氣息融為一一團一,古樸而又自然。有時候,不看情節,只是隨着主人公的腳步慢慢地觀看,彷彿如同自己也自在的徜徉於那樣的城市之中。羅馬假日,誰説又只是屬於赫本和派克的的呢?的確隨着影片的進行會如赫本一樣感慨——it must be fun to live in a place like this!

3 黑白——這些年所謂的大片我們看得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真的會分不清、認不出那些使我們一直欣賞的。光怪陸離的影象和多軌道的聲音反而使我們忘記了最初看電一影的那份單純。而在這部電一影中,就是在簡簡單單的黑白影像中,我們把注意力更加放在電一影和故事中,體會到那份最簡單的快樂和最純真的感動。而生活中,又有多少浮華,讓我們忘記了最初的那份簡單的快樂呢?

4精巧——有時候一個精巧的細節足以令我們銘記住一部電一影。這部電一影也是。赫本扮演的公主在接待各位公使的時候,不斷地將腳從鞋子中拿出來的時候,小公主活潑天真渴望自一由的性格就一下子變得清晰異常。其他的還有好多,許多片斷在我沒完整看過此片的時候,就已經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派克帶着近乎昏睡的赫本回家,一人上樓,一人繞圈;派克將昏睡中的赫本從牀上一下子銜到沙發上;在“真心石”(那個大獅子頭)前面派克假裝被吞掉了手臂,赫本驚慌失措的表情;還有兩人從河水中爬出來,情不自禁的一吻;結尾的記者招待會上,兩人語帶雙關的巧妙對答……正是那些精巧的細節,讓我們記住了這部電一影,而生活中的記憶,又何嘗不是那些精巧的細節的疊加呢?

5夢——影人的夢和觀眾的夢。一直很喜歡陳凱歌的一種説法,電一影就是給人家圓夢的,電一影就是再給我們製造夢。生活中,現實總是太殘忍,它剝奪我們的青春和夢想,幸好還有電一影。有些想法我們註定無法完成,於是電一影出現了,它幫助我們實現了一些夢——拯救世界的夢、上天入地之夢、完美愛情之夢……當我們的夢想被電一影很好的反映出來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認同感會使我們異乎尋常的激動,於是,我們會愛上某部電一影,愛上某段生活。而《羅馬假日》實現了我們太多的夢了!喜歡旅行的,會在其中找到再完美之都的自一由徜徉的快樂;渴望自一由的,能在其中找到不顧一切恣意妄為的輕鬆和愜意;偏好中規中矩的人,能在其中找到一個各歸各位、規規矩矩的結局;喜歡浪漫的,能夠隨主人公的腳步體會一段浪漫的自一由之旅;最為重要的是,相信愛情的,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純真的完美愛情,真愛無敵、純情至上……正是因為這部電一影實現了太多人的夢,所以幾十年來的觀眾們在認真完整地觀看過後,大都沒有失望,因為,在其中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夢!

對於平凡的生活,能夠看到這樣一部電一影,已經是足夠快樂的了。如果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浪漫假期,有所愛的人相陪,一同看這部電一影,在“羅馬假日”中體味自己的假日,那則真的是人生一大快事了……

第12篇

先説演員,毋庸置疑,奧黛麗·赫本是一個國色天香的女子。

愛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有關這句話的正確與否,在縱觀影片的發展史時,不難發現,以愛為主題的影片多到難以計數,而自古以來,題詠愛的詩歌,小説等也是不可勝數。我是一個比較喜歡電影的人,所以也看了很多。大多離不了公主和平民,王子和灰姑娘的情節,經典如《羅馬假日》也不例外。但因為此片拍攝時間較早,此後的應為跟風之作,從側面,這也反映了此片的成功之處,不提。我最想説的是,這部影片反映的主題:愛與自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情觀,有人相信一見鍾情,而有的人不相信。這是一部描述24小時浪漫愛情的影片,邂逅,以及相愛,時間都是那麼的短暫。我之所以想説,是因為我對這種愛情存在着很大的質疑。

先説男主角,他的身份是一個報館的小職員,為生活和自由疲於奔命。把流落街頭的安妮公主撿回家,是他的善良,但是這份善良在知道他公主的身份後染了色,而成為有目的的接近。對他的懷疑是因為在舞會大出逃的前一秒他都還在和同伴謀劃得到照片,大出逃後,如何就有了河畔的深情一吻?在這方面,男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即使在細節方面的描述我也找不出。

再説女主角,她是英國的王位繼承人,什麼都有,除了自由。看得出來,男主人公帶給她很多驚喜包括她嚮往的自由,那為什麼我們不能這樣想呢,她愛的與其説是男主角,毋寧説是男主角帶給她的自由。可以設想,如果把她撿回家的是另一個温文爾雅的男人,她會不會也愛上他呢?

人生的本質是痛苦,幸福是我們的追求,得到了我們沒有的,是幸福的一種形式。所以,我可以理解講故事的人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喜歡本片的結尾,因為它的理性,而愛情最大的本事就是衝昏戀愛中人們的頭腦。

當他們形同陌路,故事就該結尾。就像小時候看過的所有童話,”王子和灰姑娘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誰願想,他們日後的瑣碎呢?

第13篇

什麼是好電影?叫我説啊,好電影就是一串閃亮迷人的項鍊。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漂亮的演員、高超的演技等,都是綴於其上的一枚枚閃亮的寶石,而只有隱藏於其後的柔軟的真情與堅硬的信念才是串起寶石的金線。有了撼動人心的情感,有了矢志不渝的信念,一部電影才有靈魂、有分量,永遠值得觀者懷念。抽去了真情與信念,就如抽去一串項鍊的金線,你只能看到散落一地的寶石,又怎能看到渾然一體、價值連城的項鍊?

在我的心目中,曾經榮膺奧斯卡殊榮的《羅馬假日》,就是這樣的一串生動詮釋“好電影”特質的項鍊。

當我邂逅《羅馬假日》,她已誕於這世上了58年之久;而那個叫赫本的女主角,也已香消玉殞20__年時光。可是,那部較之現代拍攝技術、製作技巧不知差着多少倍的年代拍出來的好萊塢電影,那個由於年代久遠而圖像、聲音都已有些模糊的黑白電影,那個主題極為普通、情節甚為簡單的愛情電影,卻猶如一隻温暖而有力的大手,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這隻大手的力量,來自於赫本純淨得令人屏息的氣質、美麗得令人窒息的外表,來自於赫本與派克本色而投入的演繹,來自於羅馬悠久厚重的歷史與美輪美奐的景緻,來自於王室地位與草民身份之間的巨大反差、名利與愛情之間的巨大沖突、皇族生活的禁錮與平民生活的自由之間的巨大對比,更來自於對純真愛情的生動講述、對人生責任的深刻闡釋。

在愛情與責任的兩難選擇之間,作為王位繼承人的英國公主最終忍痛割愛,堅毅地站在了對國家、對人民的責任的一邊。同樣,在名利與愛情的兩難選擇之間,收入微薄、生活困頓的美國記者最終拋棄了一鳴驚人、一夜暴富的良機,堅毅地站在了愛情的一邊——儘管是沒有結果、沒有回報的愛情。正是由於對愛情與責任的成功詮釋,《羅馬假日》成就了自身的永恆,成為了永遠懸掛在奧斯卡“小金人”脖頸上的熠熠閃光的寶石項鍊。

愛情因悽美而動人。安妮公主與記者喬的愛情是那樣地深沉和真摯,公主與平民之間的姻緣卻是那樣地縹緲和虛無。公主畢竟是公主,平民終究是平民,兩者像兩條並行而前的鐵軌,不管延伸得多遠,也永遠沒有交集的一天。那橫亙於他們之間的冰冷的枕木,成為永世無法逾越的障礙。

信念因難為而可貴。一個身處花樣年華、編制着玫瑰色夢想的活潑女孩,卻要承受本不應屬於她的治國經邦重任。經歷了短暫的愛情體驗,她又無奈地回到了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刻板沉悶的生活,將一顆鮮活的靈魂鎖入幽深的王宮。對責任的昄依,是她難逃的宿命。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些東西堪稱永恆,《羅馬假日》就是其中之一。短暫的幸福,永遠的憂傷,譜寫出世界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

第14篇

很早就開始想看《羅馬假日》了,國中的暑假裏我終於如願以償欣賞了這部幽雅的作品。

奧黛利赫本冰清玉潔、温婉高貴、清秀典雅,她純真美麗得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使,清澈的眼牟,陽光的微笑、俏皮的短髮,讓人無法抗拒她的魅力,看見了就不再忘記;格利高裏派克英俊瀟灑、心地善良、眼神深邃,他彷彿就該是童話裏不幸跌落的王子。在一個浪漫的地方一個浪漫的時刻邂逅了理想中的公主,而羅馬更是一個夢想中的城市、歷史上的繁華古城、銀幕上的浪漫情史的發生地。就這樣,高貴典雅的公主與窮困潦倒的記者之間,在羅馬這座夢幻般的城市,上演着温馨感人、濃烈而又清香的愛情。

看罷,不禁折服於演員的完美,折服於導演很有節制很細膩的筆觸,《羅馬假日》的每個細節都正好立於完美的那一點,似乎增之一分減一分都會大打折扣。為安公主睡在豪華大牀上懶洋洋,接待外賓弄丟鞋子的可愛而忍俊不禁;為她面對着滿滿的日程安排、諸多拘束,深受宮廷生活折磨的痛苦而抑鬱擔憂;為安公主與記者喬的相遇,遊玩於羅馬的快樂與自由而興奮激動;為安公主與記者無奈的分離而歎息。

上了大學,我再次看了《羅馬假日》。或許是因為年齡的增大,環境的變化,這一次,竟然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不再是僅僅看到演員、故事、背景的精緻完美、高雅脱俗,更深刻的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邊每一個人的生活,感覺跟自己有了實實在在的聯繫。

自己和身邊的每個人都不是主人公,但每個人又是公主。我們都和公主一樣,面對滿滿的日程,面對繁文縟節的束縛,看着遠離自己本性的安排,想要吶喊,想要逃離甚至反抗。我們也象公主在站累了偷偷放鬆自己,在呆板的程序下不肯安然入睡一樣調皮可愛;象她不顧一切逃離一樣滿心希望,義無返顧;象她剪掉長長的頭髮盡情遊玩那樣喜歡刺激;象她對抓她的人大打出手那樣想用拳頭向不理解自己的大人大聲説:不!還一樣的期待着心中的白馬王子,浪漫温馨的愛情。

是的,小時候,我們可以用盡情的吶喊、大吵大鬧來宣泄自己的不滿,賴皮的坐在地上不肯起來,直到大人向我們妥協,才破涕為笑地宣佈惡作劇告終;年少時我們可以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大聲説不,然後很瀟灑地不再理會,有苦惱的事就找個朋友,痛快淋漓滔滔不絕的嘮叨一頓;那麼張大了呢?

最後,在一天豔陽高照、無憂無慮的羅馬假日之後,在愛的火花正在燦爛綻放之時,公主安卻強忍心中的巨大的悲痛對記者説“我現在要離開你”“各走各路”。正如她所説,“若我不清楚自己對國和家的責任,今晚我就不會回來,永不再回來。”再次面對隨行的將軍和伯爵夫人,她不再不知所措,而有了屬於自己的威嚴。因為她已經明白了她為什麼要擔起着份責任,她開始積極主動地考慮自己的立場、面對自己的角色。當公主和記者最後相遇在羅馬的宮殿,卻已經是一個公主,一個是平民,縱然有了許多共享了的快樂,有深深的彼此依戀,從此以後,兩人是天涯陌路不相見,再無人知曉的祕密,只能甜蜜而又苦澀的埋於心底,隨着潮起潮落永遠封鎖,成為歲月無言的歌。一邊是自由與幸福,一邊是束縛與責任,安還是選擇了後者。

忽然之間,我們20歲了,似乎該是一個長大的年齡。已經不能再僅僅因為不喜歡就大聲説:不了,即使心裏有一百個不願意,但視野裏絕對不能只有自己,看着把所有的愛都投注於自己身上,站在一旁永遠默默支持着自己的父母,看着所有關心愛護自己的親人朋友,面對着高深的社會複雜的人際,很多時候只能獨自堅強。太累了,想逃課,想放棄工作;要刺激,想瞞着家人快樂出逃;期待放縱,於是決定通宵看電影,把一大堆事情扔在一邊,不理會;要自由,不想上學不想受到各種各樣的束縛。但是這些都不行!因為責任。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漸漸有工作,有家庭,有孩子,肩上的責任與壓力只會越來越大,但是我們無法逃避,也不能逃避。正如聖君所羅門所説:“唯一值得一個人炫耀的,只有他的責任。”

人生活在客觀世界中,和客觀世界有着不可割裂的聯繫;人生一輩子,有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配偶、朋友、同事等等許多社會關係,人因為社會關係還到這個世界,在社會關係中成長和生活。在這些關係中,人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必須做一些事情,承擔一定的責任。責任,是我們每個人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的人與生俱來的。對自我責任,對他人責任,對社會負責,並且在不斷的實踐中,學會增強責任心,強化責任感;積極承擔責任,學會享受責任‘理性對待責任,適度把握責任。生命並僅僅屬於自己,它還是父母、親戚、朋友、社會的,所以活着要有重量,要負責。很容易就聯想到華農的跳樓事件,是對生命的褻瀆,也是逃避責任的行為。不能總聽從於自己的感性認識,正如一句話説的那樣:“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涵義。”

就象公主一樣,毅然轉身回到深深的宮廷,但我們又比公主安幸運多了,起碼我們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也可以是在為自己的幸福而在付出,有責任才有真正的幸福,未來還是屬於我們的天空!

第15篇

沒有人會介意這是一場起因是以金錢為動機的愛情,金錢誘惑只是這一場浪漫愛情故事的導火線。也許大家看完電影后,會覺得故事發生的太快,剛產生的愛情就被現實無情的拆散,這也就是影片的一大魅力所在。悲劇總是比喜劇更能牽動我們的心,更能衝擊我們的心靈深處。人們在痛惜兩人從此各奔東西命運的時候,便更能回憶起兩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在每一個細小的情節處去挖掘出他們之間微妙的愛情發展,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當兩個人經過愛情的分別後,第二天以不同身份相見時,心中的火在燃燒,可是表面上都是理智的。淑女和紳士的握手,竟是這樣的無奈,這一握,彼此都知道愛情從此只能深埋心中。也許這一天的邂逅是他們今生都難以忘懷,也許這一天的留念,會珍藏到年老時,但現實畢竟是現實,淑女經過一天的瘋狂後迴歸自己的角色,紳士也顯現出內心的本能,沒有將淑女的瘋狂公佈於世。

他們的相遇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但卻不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他們各自的本色都決定了一顆紅心只能埋於心底。現實世界也是如此,他們之間帶有朦朧性質愛情的友情,一直維持終身。愛情也許不是要得到回報,只要對方過得更好,這就是淑女與紳士的愛情觀吧。

倍受宮廷生活“折磨”的公主嬌俏可愛,她睡在豪華大牀上懶洋洋的樣子,與僕人們的對話,接待外國使節時不小心把鞋子穿丟的情節,既令人捧腹大笑,也直接對公主的處境和性格進行了烘托和表現。在她微服私遊羅馬的過程中,“不食人間煙火”的她更是鬧出了不少笑話。而在與記者喬的朝夕相處裏,她不但經歷了情感的波折,也面對面接觸了平凡的勞苦大眾,並且深刻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和義務,可以説“羅馬假日”令她重新找回了自己、認識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幽默,浪漫,逗趣的打鬧,對白,這電影把最優雅高貴的公主引薦給了我們,魔力一般地淨化了我們的心靈。在羅馬的宮殿裏,兩個人站得那樣近,也離得那樣遠。喬只能説:“你的朋友絕不會讓你失望。”而公主也只能這樣回答:“羅馬,當然是羅馬。”在人的一生裏,即便只有這樣一刻心靈的相通,也會少卻多少遺憾!

但是在現實中,這樣的童話故事好象離我們好遠,只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