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0年八一建軍節感言5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7W

2020年八一建軍節感言5篇

2020年八一建軍節感言5篇

01

今天是建軍節,總想寫點哈子東西表達一下,但又不知從哪兒説起,管他哪麼多啊,我在這裏向曾經在36131部隊當過兵的“秋八”、還有正在服役的“黃蘿蔔”們表示節日的問候,祝你們也祝我自己節日快樂。

從昨天到今天已經收到了好多戰友的祝福短信了,有來自省內的、省外的,看到這些問候祝福的短信,心裏美極了。

軍旅生活,很煩、很煩,但更多的是經過歷練和不知其艱辛;

軍人經歷,沒經過體驗就不知其快樂;軍歌嘹亮,沒有唱過就不知其激昂;戰友情深,不曾擁有就不知其純粹!

在新疆當過兵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戈壁灘的謊涼,感受到冬天一眼望去皚皚白雪,感受到夏天到來的草原是多麼的美麗,感受到同少數民簇在一起身上發出的羊肉味,感受到過少數民簇對我們的不尊重叫我們“黃蘿蔔”。在伊梨當過兵的人都切身感受到果子溝的盤山公路是多麼的危險,而現在的果子溝公路是多麼壯觀和雄偉。在七師當過兵的人都能感受到軍營是哪麼的漂亮,一排排的柳樹整齊而有序的排列在公路兩邊;感受到了連隊後軍旅生活的枯燥和艱辛。

軍被疊成豆腐塊,見首長要行軍禮,見老兵要叫班長、新兵要給老兵倒洗臉水……聞軍號聲起牀,聽軍號音熄燈,訓練--吃飯--睡覺三點一線,訓練場上的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燈紅酒綠,沒有霓虹閃爍。但在這枯燥與艱辛中,軍人收穫着快樂。嚴格的紀律約束,訓練了軍人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艱苦的軍事訓練,培養了軍人堅韌剛毅的性格。軍人以苦為榮,軍人以苦為樂。

當過兵的人都深知軍人的使命,肩負着保衞國家的重任,心繫人民羣眾的安危。無論是當年的戰火硝煙中,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的浴血奮戰,還是和平年代面對救援,面對洪水,還是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搶險救災,軍人永遠衝鋒在前,用血肉之軀築成不朽的防線。

當過兵的人從穿上軍裝的那一天起,就把生命交給了黨和國家,隨時準備犧牲自己。在軍綠色長城的行列裏,有無數為國捐軀的英靈,他們當中有將軍,有士兵,他們的英雄氣概,象蒼松翠柏,萬古長青!在他們倒下去的地方,又站起一排排綠色身影。

當過兵的人都十分珍惜戰友之情,朝夕相處,同甘共苦,勝過手足親情。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都會尋覓到戰友的身影,無論你遇到何等困境,身邊都會有戰友的真情。這種友情,沒有名利之爭,沒有爾虞我詐,只有濃濃的心與心的交融。真真的戰友情,純純的戰友情,只是近幾年來見面的機會少了。

當過兵的人都非常懷念當兵的歲月,當兵的歷史會影響他的一生。但每一個當過兵的人,一定會自豪地告訴你:生命裏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後悔!當過兵的人對工作總是一絲不苟,力求完美,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祝所有的軍人八一建軍節快樂!

祝所有曾經當過兵的戰友們八一建軍節快樂!

02

在人民軍隊_華誕之際,作為一名老兵,心情很激動。戰鬥的歲月、建設的征程,盡在眼前。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和已經離開我們的戰友的身影,歷歷在目。撫今追昔,有些話想和年輕的同志們聊一聊。

近代中國有句話叫“無湘不成軍”。我的家鄉湖南平江縣不少人家都有孩子去當兵,自古平江有戰事,我們長壽鎮總要攤上。大革命失敗前,我在地方黨組織領導下參加過一些革命活動。看到過皖、直、湘、豫、鄂等軍閥部隊,也看到過北伐軍部隊。1927年以後,又看到我們黨領導的秋收起義和平江起義部隊。受到革命影響,我於1930年7月參加紅軍,成為彭老總的部下。從那時起到1998年離開軍委領導崗位,在軍隊幹了整整68年。參加紅軍不久,我就發現這支軍隊的確與眾不同。連隊中建有士兵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有監督連隊行動、懲處犯錯誤軍官等權力。有一次,一位排長打了戰士,士兵委

員會就開會批評他的“軍閥殘餘”作風,那位排長也老老實實作了檢查,保證以後不再犯。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當宣傳員每天要寫標語,經常寫到這樣一副對聯:“紅軍中官兵夫吃穿薪餉一樣,白軍裏將校尉飲食起居不同”,這真實地反映了我軍與舊軍隊官兵關係的根本區別。1948年春,我們華野一兵團部隊為執行中央賦予的“第二次戰略躍進”任務,在河南濮陽進行整訓,開展新式整軍運動,發揚政治、經濟、軍事民主,民主的內容和形式較紅軍時期又有了很大的發展,有力地提高了部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我們常説,我軍是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軍隊。新在哪裏?我看,實行三大民主,形成良好的官兵關係、上下級關係,內部團結一致,就是重要的一條。

同時,我們又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1930年10月,我們部隊駐在江西的臨江鎮。當地產一種小桔子,很好吃,大家經常從桔樹下走過,但沒有一個人摘桔子吃。雖然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強調紀律,但又有哪一個軍隊能如此自覺地做到呢?我們軍隊的紀律,是以體現我軍宗旨、堅決維護人民羣眾利益為目的的,是建立在官兵平等和自覺基礎上的鐵的紀律。此後,仗越打越大,人民軍隊

的貢獻也越來越大,直到打出一個新中國,但我軍紀律嚴明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文明之師的光輝形象,始終鮮明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贏得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愛戴和支持。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受益於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創建的根據地,使部隊有了依託,勝利有了保證。抗日戰爭時期,我們堅決貫徹中央的指示,受命開闢根據地。經過艱難曲折,終於在豫皖蘇邊建立了抗日根據地,成為我黨在敵後建立的19塊根據地之一。後來,這裏成為解放戰爭一個重要的戰略依託地區,為我們贏得淮海決戰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根據地廣大人民羣眾匯成蔚為壯觀的支前洪流,我至今難忘。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這是中國革命取得最後勝利的一條根本經驗。

1930年12月,在第一次反“圍剿”龍岡戰鬥中,我們宣傳隊看到毛委員親自喊着鼓動口號:“勇敢衝鋒,拼命殺敵,多繳槍炮,擴大紅軍!”部隊情緒一下子就上來了,戰士們個個奮勇衝向敵陣。我深深感受到戰時宣傳鼓動工作的重要。1931年元旦過後,組織上調我任連政治委員。那時,連隊成份比較複雜,其中三分之二是俘虜兵,

有些人還用國民黨軍隊的那一套來看紅軍,諷刺説:“又來了一個賣狗皮膏藥的。”開始沒有經驗,上政治課免不了照本宣科,效果不好。後來,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戰士們上課,並聯系連隊的實際,效果就比較好了。戰鬥中,我以身作則,衝鋒在前,退卻在後;戰鬥間隙,我常同戰士們談心,和他們打成一片,很快就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後來,我長期在部隊做軍事工作,有時也兼任政治主官,深刻體會到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思想政治建設在部隊全面建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戰爭年代我軍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有堅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證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軍隊的貫徹落實。通過革命的進步精神的不斷貫注,保證了指戰員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保證了各項任務的勝利完成。政治工作是我軍的傳家寶。在新的歷史時期,只要我們加強學習,注意聯繫實際,工作方法得當,行動上又做出表率,就一定能夠把政治工作做得更好。

我們這支軍隊以弱小之師、劣勢裝備,打敗了一個個國內外強敵,很重要的是因為廣大官兵具有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可以説,勝利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常常回想起那些長眠沙場的首長和戰友們,我們紅三軍團鄧萍參謀長,我們師的李實行、侯中英、張錫龍、洪超師長,我們團的沈述清、杜中美、鍾緯劍、邱阜成、黃珍等領導,我們新四軍第四師的彭雪楓師長,李明德、石紹亮等18位勇士……應該説,我比他們“幸運”。

1931年5月,在中央蘇區進行第二次反“圍剿”作戰中,我們向富田之敵展開進攻,我率一個排衝在前面,突然一顆子彈從我的右眼角邊打進去,從右側後穿出。這是我第一次負傷,以後又四次負傷。長征前夕,我帶着化膿的傷口、滿懷勝利的希望,走上了漫漫的長征路。參軍時,我沒有想到會有如此嚴酷的環境,會有如此頻繁的戰鬥,會有如此艱難的遠征。

我常想,我們這支“小米加步槍”的軍隊憑什麼能夠戰勝一個個強敵,戰勝一個個難以想象的困難?靠的是革命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堅忍不拔的意志,靠的是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英雄氣概。你能受得了艱苦環境,比這個環境更艱苦我也能堅持;你能攻下這個山頭,比這個山頭更難攻我也能攻得下;你能守住這塊陣地,比這塊陣地更難守我也能守得住。這種精神因素,對於我們這樣一支武器裝備處於劣勢的軍隊來説絕不可少。未來作戰,我們仍然要立足於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繼承和發揚我軍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們這支戰無不勝的英雄軍隊,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培育的。我軍誕生之初,如何戰勝強大的敵人,沒有現成的經驗和答案。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行了艱苦的探索,把握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和規律,形成了把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與中國革命戰爭、人民軍隊建設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軍事思想,找到了克敵制勝的一整套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作為一名老兵,我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高超之處有深切的體會。中央蘇區時期,在毛主席的親自指揮下,我們連續打破國民黨重兵“圍剿”,不斷髮展壯大。後來,由於離開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革命遭受嚴重挫折。

遵義會議重新確立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後,紅軍才徹底擺脱被動,轉危為安。解放戰爭中,我從一個縱隊領導成為大戰略區的參謀長,在陳毅、粟裕、譚震林等同志的直接領導下,認真學習領會、貫徹執行黨中央、毛主席的戰略思想和戰略意圖,先後參與豫東、濟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戰役的籌劃、組織和指揮,取得了重大勝利。新中國成立後,我在軍委作戰部工作,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現代戰爭的一些實際經驗。完全可以説,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哺育了我,使我掌握了一些打仗的本領,有了比較寬闊的視野和戰略的思維,成長為一名高級指揮員。

我這個篾工的兒子,16歲加入人民軍隊的行列,我的成長和進步、思想和情感,乃至整個生命,同我們這支偉大的軍隊緊密相連,永遠不能分離。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我們這支軍隊之所以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鐵的紀律,有人民的全力支持,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始終不渝地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緊緊地凝聚在黨的旗幟之下,以黨的宗旨為宗旨,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使我軍成為經得起任何考驗的堅強集體。任何國內外強敵打不敗我們,任何艱難困苦壓不倒我們,任何敵對勢力搞不垮我們,沒有黨的絕對領導這一條,是做不到的。聽黨指揮,決不是一句空話,這是總結我軍86年奮鬥歷程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

我深深地熱愛着我們這支充滿生機和活力、具有強大凝聚力和戰鬥力的軍隊。衷心祝願我軍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忠實地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努力創造新的輝煌,取得更大的勝利。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

03

我的父母都是軍人,我從小生活在軍營裏,不到15歲就入伍穿上了軍裝,學的是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反對自由主義,學雷鋒,爭當五好戰士,對自已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起了決定作用,就象歌裏唱的,生命中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珍貴。在部隊這所大學校裏,我學會了做人,學會了不怕苦不怕死,學會了有組織有紀律,鍛鍊了思想,鍛鍊了堅強的意志。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只因為我們都穿着樸實的軍裝,當年穿着軍裝我感到驕傲和自豪,今天回想這些,我仍然覺得無比自豪,我想,我永遠都會因此自豪。

解放軍來自於民,服務於民,迴歸於民,這回歸是經過大熔爐熔鍊之後的迴歸。我從一個剛懂事的孩子成長到今天,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黨組織的培養教育,是在部隊打下的基礎,加上自已的努力。不忘過去是為了幹好今天,創造明天,毛主席説過:人貴有自知之明,還説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多年來,我體會到,這種精神,主要是無私奉獻精神,就是要象張思德,做平凡人,做好平凡事

象雷鋒,一輩子做好事;象愚公,不怕艱難困苦;象白求恩,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紀念八一建軍節,就是要發揚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工作中起模範帶頭作用。老一輩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打天下,創建了新中國,我們和新中國一起成長,國家日益繁榮富強,能有今天,這中間有我們的努力,有我們的汗水和付出,我們問心無愧。今天我們依然要愛黨愛國勝過愛自已,象愛家一樣愛單位,不管做什麼工作,把祖國的責任記在心頭,一輩子保持發揚軍人的、軍隊的好傳統好作風,維護自已的形象,在自已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為國家的發展多做貢獻。

04

值此“八一建軍節”之際,我祝福所有的戰友健康快樂!

“八一”,一個前20年淡淡的節日,後20年卻成為一個我每每難以忘懷的日子。40年的工齡恰好把我現有的人生經歷分割為兩段:前20年軍旅生涯,後20年地方生活。儘管後20年的生活也是色彩斑斕、精彩紛呈,但前20年,那精彩的軍旅生涯,如歌的青春歲月,總是那麼強烈地衝擊着我的靈魂,激盪在我的心田,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的面前,讓我情思萬縷,浮想聯翩。。。。。。1970年12月18日,剛滿17歲的我,稚氣未脱,懵懵懂懂,穿上綠軍裝,來到了南京軍區政治部新兵連,北崮山下我邁開了軍人的第一步。由此,我走出了政治部,走向了上海外語學院,走到了軍區三局。

在我的回憶《萬綠叢中一點紅》(十五)之中,我是這樣回憶的:“1976年6月26日,告別了政治部戰友、告別了同學,告別了南京的伯父、姑父兩家人,又一次告別了這個在我人生歷程之中反覆出現過的城市,坐着直達獨山的長途汽車,風塵僕僕一直向西,向着大別山挺進。路越來越彎,山越來越高,下午4點多鐘,我終於來到了大別山,來到了新華村,來到了軍區三局。

自此至1983年3月搬遷回南京,一共6年零9個月,計81個月。減去到解放軍洛陽外語學院進修半年6個月和到瀋陽軍區三局學習1年多的14個月,我在大別山實際生活了61個月,5年零1個月的時間,但前後則跨越了8個年頭。

在這裏我度過了23歲至30歲青春飛揚的時段,在這裏我走過了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在這裏我經歷了情感的跌宕起伏,在這裏我得到了精神的凝鍊和昇華,在這裏我感受了靈魂的洗禮和淨化,在這裏我學到了一輩子都受用不盡的知識和本領。

7年,在我的一生之中是一個不太長的時段,為什麼我一生都忘不了這段時光?

大別山,僅僅是我人生之中生活過的地方之一,為什麼她讓我魂牽夢縈、至今難忘?

面對着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卻找不到一個完全能夠説服我的答案。圍繞着這兩個問題,我經常在回顧、在思索、在反思、在探求。”

在母校60週年校慶時,我曾深情地回顧:“當風雪瀰漫着大別山的時候,我正奮戰在保衞祖國的特殊戰場。當粉碎‘_’的捷報傳來時,我正手握教鞭,努力地完成語言的傳承。我驕傲,老師的殷

切期望,我在兩年的教學中實現了。為了一份特別的理想,我又學習了《高等代數》、《數理統計》、《概率論》、《電子基礎》、《計算機原理及其應用》、《計算機程序設計》等十多門課程。為了那份理想,我默默無聞,甘當無名英雄,無私地奉獻了青春年華,我無怨無悔。”

曾經,我也很早就有機會離開部隊,留在上海工作,但是我沒有。在《萬綠叢中一點紅》(十四)之中我是這樣理解的:“二十年的軍旅生活告訴我:在部隊的經歷更值得我珍惜,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這樣的經歷的。”“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讓我再次站在1975年7月的時間點上重新進行一次選擇,那我仍然還是會義無反顧地選擇軍隊。”

我自豪,在一個挑戰性極強的工作面前,在一個被S部顧問華羅庚認為是最難解的題目面前,我接受了挑戰,無悔地奉獻出了我的聰明才智。我自豪,我的能力和智慧獲得了領導和戰友們的肯定。

有熟悉我的戰友會問:“既然你現在還這麼深情地眷念部隊,20年前你又為什麼那麼堅決地要求離開部隊呢?如果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留在部隊呢?還是回到地方?”

我以為這不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也不是一個悖論。如果我還在部隊,因為我原來是軍銜和技術級都有的技術管理幹部,以我們部隊的性質,以我的專業技術特長,弄個技術6級不算太難,,甚至5級、4級都有可能。但對部隊也就沒有那麼深切的感情了,對軍營也就不會這麼深情地眷念了。人就是這麼奇怪,擁有了,不一定會珍惜,獲得了,不一定認為最好。我以為,人應該注重的是過程,是經歷,而不僅僅是結果。所以説,如果讓我重新回到20年前的時間點上,再進行一次選擇的話,儘管有那麼多的不捨,但這一次我肯定會選擇回到地方,畢竟20年的軍旅生活,已經穿越了我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更何況,多彩的地方生活也充滿了新的誘惑和挑戰。我不後悔,正是這樣的選擇,讓我感到,我的人生經歷是圓滿的。

因為有了後20年多彩的地方生活,因為有了後20年豐富的社會閲歷,我才會對那精彩的軍旅生涯,如歌的青春歲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回憶。軍人,不管你當了幾天兵,只要你來到了這個團隊,你的精神、你的思想、你的靈魂、你的行動、你的肉體就融入到了這個團隊,你終身就被打上了軍人的烙印,你的靈魂就無可選擇地注入了這個偉大軍隊的軍魂。

我要真誠地感謝那個火紅的年代,感謝親愛的戰友,感謝偉大的軍隊。精彩的軍旅生涯,如歌的青春歲月,無悔的人生經歷,是我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每一個當兵的人終身的背景,精神的家園,永恆的記憶。

05

掐指一算,離開解放軍這所革命的大學校已有三十多年了。每當回想起那激情燃燒的歲月,留念與嚮往總能讓人心潮澎湃。那時我們還年輕,充滿青春活力,真的是有太多的美好記憶,太多的難以忘懷。軍旅生涯確實留給了我一筆很厚重的精神財富。我們公司的軍轉幹部、復退軍人還真不少。他們至今都保留着革命軍人的優良作風。工作説幹就幹,辦事雷厲風行,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表現出色,普遍受到羣眾的認可。

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新閣管理處對小區曾經當過兵的退伍軍人致以節日的問候,並在小區宣傳欄張掛建軍節宣傳畫讓廣大的業主對建軍節的由來了解,感懷當今我們最可愛的人—解放軍。

撫今追昔,我們一刻也不能忘記歷史的深刻昭示,一刻也不能忘記人民的殷切重託,一刻也不能忘記時代賦予的莊嚴使命。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一聲炮響,人民軍隊在戰火中誕生了,中國革命從此揭開了嶄新的篇章。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我軍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超乎尋常的革命毅力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克服了無數艱難困苦,歷經無數次浴血奮戰,最終戰勝了強大殘暴的敵人,奪取了全國政權,贏得了最後的勝利。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繼承革命優秀傳統,弘揚革命精神,捍衞了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尊嚴,積極支持、參與國家經濟建設,為維護祖國和平統一和社會穩定,為推動我國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歷史雄辯地證明,無論是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都不愧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是捍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鋼鐵長城,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子弟兵。

事過境遷,回味無窮,三十多年彈指一揮間。如今我們不再年輕,但我們仍然保持着活力,也始終保留着對解放軍這所革命熔爐深厚的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