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孝的作文28篇 孝:傳承之美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7W

本文以“孝的作文”為主題,旨在探討孝順的重要性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作為一種傳統美德,孝是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文章將介紹孝的由來和內涵,探討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實踐孝道,並引導讀者認識到孝順的重要性對於個人和社會的健康發展的影響。

孝的作文28篇 孝:傳承之美

第1篇

有兩個人總是圍繞你轉,他們永遠愛着你總是把最好的給你,在你畫面總是裝作很輕鬆地樣子,但轉面就淚流滿面,不管你把你的衣服搞得多麼的髒,她總是説你幾句後幫你把衣服洗乾淨,手上多了許多的泡。但是現在我們長大了,但我們又給了他們做了些什麼。“做家務吧,幫媽媽分擔一些活吧,寶貝!”媽媽説,我們是怎樣的'呢,要麼就是“不好”,要麼就是答應了後馬馬虎虎的跑去玩去了,這就是孝愛嗎?想一下他們為你的付出你覺得還有臉嗎?你們還有情商嗎?不要以為現在還早,等什麼時候你意識到了之後一切都晚了!孝愛也並不是為父母做出很偉大的事,只是你跟父母捶捶背,聊聊天,談談心儘量的順着父母的意思來做,父母就會很高興,他們會想我這個崽沒有白生,父母就是這樣自己付出的比你得多,但是他們只要你付出一點就會很高興很高興。但是我們都不想做這一點,父母已經傷心到極點了但是你卻漫不經心。你應該懂得換位思考,知道父母的心有多疼。父母也許放棄了你們,你們也放棄了自己,等到長大後生完孩子了,才知道父母的苦,父母的疼,知道自己但是錯了。現在你的孩子已經像從前的你當時那麼的不懂事,放棄自己,現在就該你傷心了,該你放棄了,你懂得當時你的錯,你醒悟了當時你不應該放縱自己,但是這時候一切都晚了。

從現在開始,為了自己的下一代,為了看到父母的微笑,從現在開始做起,免得以後自己後悔,從現在開始珍惜父母吧!

孝的作文28篇 孝:傳承之美 第2張

第2篇

“孝順人人都會説,但言行合一的人又有幾個呢?”父母無所怨言的扶養我們長大,然而父母叫我們做一點事,我們就心不甘,情不願,豈不是不應該嗎?

有一隻小青蛙,非常不聽媽媽的話,青蛙媽媽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交代小青蛙把它葬在河邊,小青蛙突然良心發現,就把青蛙媽媽葬在河邊,每天都在河邊呱呱叫。這個情境,敍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阿!

父母在世時,我們將能平安的長大;假如父母不在時,我們則凡事都要靠自己,缺乏了安全感。有些人,沒有父母,他們多渴望有父母在身邊。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孝順父母。

佛光詩語:“回憶當年我養兒,現今我兒養孫兒。我兒餓我由他餓,莫叫孫兒餓我兒。”他深深的描述父母對子女無悔的愛。常見新聞上有許多獨居老人,獨自生活,他們辛苦的撫養子女長大,而得到的.卻是這種結果,真令人感歎阿!

孝順的方法有很多,而該怎麼做到最基本的孝順,只能看自己囉!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做起。例如:幫忙做家事、貼心對待父母、聽父母的話,用最真誠的心尊敬他們。想想多久沒有好好抱過父母?多久沒跟他們聊聊天?趁父母還健在的時候,趕快行動吧!

第3篇

俗話説的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辛勤地養育我們長大成人,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那喪失了人生來就應該有的良知。

然而近年來,我們卻從報紙上,電視上不斷看到關於父母因兒女虐待而不得不訴告的新聞報道:被兒女逐出家門而凍死街頭的;因得癌症被兒子拋棄在醫院的;因受不了家庭暴力離家出走的老人比比皆是,而古時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被譽為孝敬父母典範黃香的故事早已被人們所遺忘。現在還有一些人因不是自己的父母就對他們不孝,難道他們沒有聽過楊得永替病友盡孝道,孝順兒媳孔祥紅侍奉癱瘓公婆二十載的感人事蹟嗎?

孟子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是樹想靜止,而風不停,子女想盡孝道而父母卻早已不能等待,撒手歸天了。當我們準備帶着大包小包去看望父母時,心卻在想:“不行,還不夠,要掙更多的錢給父母。”而當我們望着空着的牀時,父母已離我們而去。那些以為只要給父母足夠大的房子,足夠多的鈔票就算孝順的人殊不知,有的愛,確實是無法用錢來計算的。而真正的'愛,亦不是寫在臉上,掛在口邊,或嵌在繽紛多姿的玫瑰與物質裏的,它從來都是隱在最深處,想洋葱一樣,一層層地剝開,會讓你流淚……。

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我勸諸位常回家看看,別讓生你養你的父母為你擔憂,別讓他們獨自守候……。

第4篇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麼,什麼又稱為“教”呢?或是父母下班時的一杯熱水,或是父母生日時的一句祝福,總之,教心不在大小,不分遠近,只要有一顆真摯的心。

對於“孝”的評判是多種多樣的,對於古人來説“教”就是“首孝弟,次謹信”。是首先學會孝順,然後再學習知識;是虞舜聖君,大孝感天;是曾參至孝,母子連心,更是閔子蘆衣,感動後孃。……自古成名之人,哪一個不“孝”。對於動物來説,“孝”無非就是烏鴉反哺,羊羔脆乳……人間、大自然都不缺少教。

而在這個“拼爹”的時代,孩子們似乎忘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在一起時會攀比,誰穿了名牌服飾,我有這,我有那,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嗜老”因為一時的嗟跎而怨恨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生養之恩大於天。

我看過作家畢淑敏的一小部分文章,它寫道“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教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園錦族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温的一枚硬幣……”,不要忘記,時間是殘酷的,人生是短暫的,不要讓“孝”成為“一失足成千古恨”。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親不待”。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的鏈條,一但斷裂,永無連接,所以感恩父母從一點一滴開始。

第5篇

最近,揚州在進行第三屆“揚州孝星評選”活動。古人有“百善孝為先”的説法;更有“親嘗湯藥”,“卧冰求鯉”等二十四孝的感人故事。但是,究竟什麼是“孝”?

爸爸説:“孝是寬容,寬容老人的嘮叨和總捨不得“垃圾破爛”;孝是耐心,聽取老人的話,向老人解釋他們不懂的問題。”

媽媽説:“孝是報答,是母親節的一束康乃馨,是父親生日時的一瓶酒;孝是善意的欺騙,幾百的衣服告訴老人只花了幾十元。”

噢,我似乎明白了,對於我們學生來講,孝就是好好學習,做個好學生。

看了《今日生活》參加孝星評選的主人翁後,我意識到我理解的“孝”太簡單了!每一個參加評選的孝星身上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有人少小離家老大歸,只為對老父親一個承諾,“老了就回家陪你”;有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全心全意的照顧常年生病卧牀的父親;還有的和婆婆一起照顧孤寡的鄰居……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李玲的女孩,她是所有評選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只有26歲。她父親因病重不能説話,一刻不能離人,照顧起來需要格外仔細,正因為這個屬於她自己的時間幾乎全都沒有了。一個90後本來應該享受年輕人的幸福快樂生活,但她卻放棄,一心一意照顧她的父親。更可貴的是現在她照顧的父親並不是她的親生父親!

現在我對“孝”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孝”是日常的點點滴滴,是始終如一的陪伴和照顧。遠在他鄉的遊子們,帶上笑容,帶上祝願,一起常回家看看吧!

第6篇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到天真爛漫的少年,我們一天天長大。

9年前,我3歲,讀幼兒園。每天傍晚放學回到家,都會給剛下班的媽媽倒一杯柚子蜜茶,都會為媽媽唱一首兒歌:“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媽媽辛苦了!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你吧,讓我親親你吧!我的好媽媽!”“叭叭!”當我清脆響亮佔着口水的濕濕的吻貼上媽媽的`面頰時,媽媽的臉上寫滿了幸福。

6年前,我6歲,讀國小一年級,常常趁奶奶午休時,把她的鞋擺在陽光曬到的地方。奶奶醒了,我就趕忙把鞋放回牀前,並告訴奶奶:“鞋裏面有好多好多陽光呢!”奶奶説:“乖孫孫,你就是我們家的小太陽,奶奶的心都被你照得曖烘烘的。”

3年前,我9歲了,大約是在那年的冬天吧,爺爺得了落枕,疼得晚上沒法睡覺。我心疼爺爺,半夜起牀給他用毛巾冷敷。爺爺怕影響我休息,就騙我説已經不疼了。我不信,賴在爺爺房間不走,説要留下來陪爺爺。結果害得爺爺整晚都在裝睡,咬着牙和疼痛作鬥爭。直到第二天,爸媽知道了,批評了我。我才知道自己好心辦了壞事。我給爺爺道歉,為他端湯倒水,細心照顧,直到爺爺康復為止。從此,我們爺孫的感情也就越來越深了。

同學們,孝敬父母長輩就是這麼簡單。讓我們快快行動吧!用一顆反哺之心,用點點滴滴飽含深情的愛,來報答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吧!

第7篇

我媽總説,我是在家裏的蜜罐里長大的,因為家裏我最小,大家都很疼我。春去秋來,如今,我已十三歲了,是時候為長輩們做點什麼了。

一個週末的中午,太陽像個大火球,炙烤着大地。爺爺在屋前菜地幹活,我路過時看到爺爺面紅耳赤,汗流滿面,神情十分痛苦。“爺爺,你怎麼了?”我焦急地問,“沒事”,爺爺顯得很鎮定。我趕緊上前把爺爺攙扶到陰涼處休息,並拿來一杯水給爺爺喝。過了一會兒,爺爺好了。事後爺爺誇我懂事呢!

平常飯後都是媽媽洗碗。一次我主動提出要幫忙洗碗,媽媽看着我説:“你今天是不是發燒了!”我説:“我們學校馬上要開展洗碗比賽了。”我撒下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於是我把碗筷刷的乾乾淨淨。現在我每天堅持洗碗,洗完過後我和媽媽都非常開心!

一天夜晚,爸爸在寫稿子。鍵盤敲擊聲伴隨着一陣陣哈欠,讓我心裏很不是滋味。該咋辦呢?能為老爸做點什麼呢?想着想着,我眼前一亮,聽別人説喝茶可以提神。我便下了牀,輕手輕腳溜到了客廳,找到了爸爸最愛喝的.龍井茶,泡了一杯,我端着茶,來到了書房,對爸爸説:“老爸,喝一杯茶吧,這樣就不犯困了!”爸爸看了看我,撫摸着我的頭,然後喝了一口茶説:“兒子長大了!哈哈,快去睡覺吧。我快好了,馬上可以休息了。”爸爸一直微笑着!

很多時候,我們的孝心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這點點孝心能讓長輩們感到莫大的幸福和滿足。同時,我們也會逐漸成長,傳承我國傳統美德!

第8篇

“孝”字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值得提到的一個字,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禮儀之邦,擁有着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孝道從古至今就一直被傳承。並且作為一種道德,必須在一定的社會人際關係中才能產生,而且離不開道德主體的主觀需要和社會需要。

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什麼意思呢?就是説兒女對待父母長輩做的善行和美德,就是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當中做到的道德禮儀與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

在現實社會來看,我們並不曾向古人説的那樣,所謂孝順,那便是有孝有順,並且順佔更大的一部分,順,也就是順從,謙讓的意思。怎麼孝敬父母呢?其實父母要的並不是多少錢,也不是多少享受,只要做兒女的順着父母的心意來,父母就能很開心。

尤其是在一些小事情上,就能表現出來。記得有一次,跟母親去商場,我呢就總想着買完東西快走,可是母親就想在商場裏邊多呆一會,其實好多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於是,我便陪着母親逛了好久,東西呢也沒買多少,但是母親很開心。我們都明白,母親並不是享受逛商場的樂趣,而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我們年輕人現在工作比較忙,很少有時間陪着父母去逛逛街,吃吃飯,看看電影……總認為這些都是年輕人做的事情,其實我們最應該陪的就是我們的家人、父母。那麼,孝道其實也不用刻意的去做,只要是用心去做,用心去陪父母,那比給父母多少錢,父母都覺得開心!

第9篇

“你醒來時候,問候你好。升起的陽光,哼着歌謠。心情像彩虹,繽紛舞蹈。你我的臉上,寫滿微笑……”伴隨着美妙的音樂,我們走進了《開學第一課》。精彩的演説,感人的故事,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尊敬和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做的事。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父母就是從小教我們扣好第一顆釦子的人。父母是我們人生最初的榜樣,他們言傳身教,教會我們孝順長輩,有禮貌,愛護自己,自強不息。在幾個短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騎摩托車去旅行。講的是一個孝子,他的父親喜歡熱鬧,喜歡去旅行,為了幫父親完成這個旅行夢,就自己改造一輛摩托車帶父親去周遊世界。他把後面的座椅改造成像汽車那樣的。有人説:“為什麼不改造成汽車呢?”父親説他坐車暈,所以兒子選擇摩托車。他們六年都是這樣,去了各個地方,拍了無數張照片……

看到這我想起了我的媽媽,她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爺爺奶奶生病,她無微不至的照顧,每次買東西都要考慮哪個爺爺喜歡吃的,哪個是奶奶喜歡吃的,她總是教育我要好好孝順爺爺奶奶,去年他還被所在的公司評為“家庭美德之星”,我們的家因為媽媽的“孝”,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父母辛苦地養育着我們,而他們卻在一天天老去,聽着王錚亮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我的眼睛模糊了。“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不光是嘴上説説,而是要發自內心。從當下做起,從關心父母的小事做起。

第10篇

春節前,鄉下的舅爺爺進城來看我,給我講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表舅,他今年快50歲了,住在長沙縣的農村,從小沒了爸爸媽媽,是村裏的叔叔伯伯、嬸嬸阿姨把他拉扯大的。他長大後當過生產隊長,在城裏打過工,後來又自己辦起了養豬場,賺了很多錢。但是他致富沒有忘記社會,沒有忘記家鄉,把愛心、孝心都無私地獻給了村裏的老人,他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孝順。快過年了,他象往年一樣,挨家挨户地去拜訪村裏的老人,給那些有困難的老人捐錢。特別是有一對八十多歲的爺爺奶奶,家裏沒有勞動力,行動也不方便。他不但捐了不少錢,而且還幫助他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老人挑不動水,他就買來水管,幫他們從後山接來自來水;出門的路不好行走,他就運來一些石頭沙子鋪在路面上。兩位老人感動得一個勁地説:“謝謝”,村子裏的人都豎起大拇指稱他為“活雷鋒”。

聽了表舅的故事,我很受教育,我決心也要向他那樣有愛心,敬孝心。大年二十九,媽媽在家搞衞生,忙不過來。我主動提出來幫她拖樓道。我照着媽媽平時的樣子,用拖把從一樓一直拖到八樓。雖然累得我全身直冒汗,但是看着那被我拖得乾乾淨淨的樓道,我心裏禁不住一陣喜悦和自豪,因為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我對媽媽感恩的心。媽媽也開心地誇我説:“濤濤真是長大啦!”

第11篇

孝順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盡孝心的方式多種多樣,有陪伴不離,有悉心照顧,有財物給予,不一而足。對我來説,除了聽父母的話,幫家裏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外,多吃一些母親做的飯菜,也是盡孝的一種表現。

我是住校的學生,每個月只能回去一次。有一次母親做了一大盤紅燒肉,滿懷期待地等着我吃。其實這麼油膩的`食物我看着一點食慾都沒有,因為我的胃從小就不好,消化不良,經常腹脹,那肉又特別肥膩,我吃了肯定會難受很久。但是,我看到母親期待的眼神,不忍心去拂逆她的心意,於是便裝出胃口大開的樣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看着我大口大口地吃着菜,母親的眼神中也洋溢着幸福和滿足。

當我吃到一半的時候,我就覺得反胃,但我拼命地忍住,不讓她發現。我多吃一點,為的就是讓她能夠開心,又怎麼能讓她覺得我不愛吃呢?

晚飯後,我回到了學校。到了宿舍,我蜷縮在牀上翻來覆去,胃裏翻江倒海,難受極了。有個室友察覺到了我的異樣:“小蓮,胃又疼了?”我點點頭,她將手按到了我的胃上輕輕揉着:“你吃了什麼,怎麼胃脹成這樣?”“吃了一大盤紅燒肉。”我苦笑着説。儘管她幫我揉着胃緩解了堵脹,可是胃裏持續的疼痛還是讓我滿身冷汗。她問我為什麼每次從家裏回來都吃撐,我告訴她,因為這樣便是對母親心意最好的回報。我覺得這麼做是值得的。

孝順有很多種表現,多吃一些母親做的食物,不讓她在爐灶前辛苦的忙碌白費,這也是一種孝。

第12篇

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懂得感恩。牛羊有跪乳之恩,燕雀有反哺之恩,鴛鴦有摯愛之恩,就連肉眼看不見的草履蟲也知道媽媽的養育之恩。動植物尚且如此,何況人類乎!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下起了傾盆大雨,一直持續到放學,“叮呤呤”,放學了,家長們陸陸續續來接孩子們,我老遠就看見爸爸打着雨傘來接我了,可雨傘太小了,只能容下一個人,爸爸親切地對我説:“寶貝,你打吧!”我當時很心疼。回到家,爸爸全身都是雨水,於是,他到卧室換衣服,我趁這時侯,把我杯子裏熱乎乎的水倒進了爸爸的杯子裏,爸爸從卧室裏出來,我連忙把水杯遞到爸爸面前,爸爸一口氣喝光了水,臉上露出了笑容,像吃了山珍海味一樣滿足。爸爸抱起我,親了又親。爸爸的愛在一把雨傘裏,我的愛在一個盛滿熱水的杯子裏!

還有七歲時,我得了重感冒,因為爸爸不在家,媽媽帶我去醫院看病,醫生説必須打針,我很害怕,眼淚在我的眼眶裏打轉轉媽媽不停地安慰我叫我想些開心的事情。針打完了,媽媽揹我回家,打了四天針,我的病才好了。媽媽的愛,在那幾句安慰的話裏、在揹我的所有辛勞裏。我的.愛在深深的感動裏。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要像那株青青的小草一樣,來報答爸爸媽媽如春風般的愛。我們也要像爸爸媽媽愛我們一樣愛我們的爸爸媽媽。

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懷着感激的人生。風中的風鈴再次響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明孝道知感恩”的好少年吧!

第13篇

孝在別人的眼中是偉大可敬的東西,而在我的眼中卻是不懈一顧的。因此在父母和外人的眼裏我就是一個“小皇帝”一個只懂得“吃喝拉撒”的小皇帝,所以到現在我連碗都不知道怎麼洗,我對父母也只有“僕人”二字。

直到有一天。一個晴朗的早上爸爸上班去了,只有媽媽在家,快上課了而我又遲遲起不來牀,本以為我要賴牀便想死托賴拽地把我拉起來。沒想到走進一看卻發現我全身發燙、雙腳發麻於是您有一點擔憂地摸了摸我的頭,頓時發出驚人的叫聲,您趕緊用衣把我裹的緊緊的又把我送上了車。

來到了醫院,您用自己弱小的身板抱起了我,又是掛號又排隊的這種急衝衝的腳步一直伴隨着我入了眠直到那天夜裏我才睜開澀澀的眼睛,看着那令人心悸的慘白牆壁,轉過頭,看見母親側趴在牀邊,臉上寫滿疲憊於滄桑,眉間隱約流露着內心的焦灼與擔憂。凌亂的頭髮,蒼灰中夾着根根白絲,隨着母親的呼吸上下微微抖動。那雙長滿老繭的手緊緊握着我細白的`手。心頭一陣酸楚,我悄悄地轉過頭,眼淚不聽使喚地嘩嘩而下,像一場春的甘霖,想滋潤母親蒼桑的臉龐。

經過這件事我有了很大的改變,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孝所以每個人若是見到我幫大人提東西總會驚奇地誇那麼幾句,而我在何不想告訴他們這都是媽媽的功勞,在此我要對媽媽説上一句:媽媽,謝謝您!

第14篇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做一個好人,一個有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我認為首先要做到孝,這就是所謂的“百善孝為先”。

前天聽到長輩們在議論鄰村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户老人家八十多歲了,他養育過四個兒女。可是,他現在得了重病,快離開了這個人世間,可是他的兒女們沒有一人來照顧他,鄰居的長輩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打電話給他的兒女們。然而,兒女們竟然説:“等他死了,我們才回去。”

生我們者父母,養我們者父母,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才能成家立業。烏鴉都懂得反哺,羔羊跪乳尚知孝順,可眼前這老人家的兒女們,不懂感恩,不懂孝順,真是禽獸不如呀!

我曾經看過電視上的廣告:有一位年輕的媽媽雙手小心翼翼地拿着臉盆為她年邁的老母親洗腳,這位年輕媽媽的可愛孩子看見了這一幕,立馬跑到廚房也小心翼翼地端了滿滿的一盆熱水,走到媽媽身邊,放下水對媽媽説:“媽媽,洗腳。”這樣的場景,淚水常常在我的眼眶裏打轉,我深深地被這個小男孩感動了,看吶!這就是孝!不需要過多的言語,而只是舉手之勞啊!

孝作為我們的傳統美德,那就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讓我們從小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吧。

第15篇

二十四、孝為先。孝道是一個人的基礎。如果一個人沒有愛,那麼,孝就不會有愛,也不會察覺它的方式。

孝是中國五千年優良傳統的基礎。如今,這個世界很難遵守孝道,而且變得險惡了。作為父母,把他撫養成人和泰山一樣重要。我必須用一生來感謝他。但在這個世界上,孝順對所有人來説都是可有可無的。那個人

我會直接把一直辛苦撫養我的父母送到養老院,這樣他們就可以獨自度過他們的半輩子。

在那個時候,對父母哪怕是一點點殘忍都被稱為不孝。現在這個世界打他們,罵他們,但他們的父母只承受痛苦。然而,他們沒有遺憾,繼續用他們的日工資來支持他們的家庭。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想不分晝夜地被餵養和照顧,不管工作有多辛苦。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是頑皮和淘氣的`,但是我們笑而不罵。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的考試是不正常的,我們只是受到鼓勵,不會對我們有任何抱怨......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的白髮被多年的破壞所取代。幾十年來,我忍受了艱辛。他們沒有尋求任何東西,但他們得到了什麼?,冷嘲熱諷,冷眼相待。如果一個人是這樣的,他願意在這個世界上受苦。父母工作很努力,我們

第16篇

因為有父母,才有我們天真可愛的笑容;因為有父母的精心呵護,才有我們金色的童年。時光流逝,轉眼我已經十一歲了,十一年間,父母為我不辭辛勞,他們老了,我也已經長大了,懂事了。我心中常常想,一定要孝敬父母,因為古語常説:“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學期期末,爸爸身體不舒服,去武漢做了個手術,回來後,腹部還帶着個管子,他經常弓着腰,用手護着傷口,怕別人一不小心撞到那裏。醫生説要多休息,看看爸爸辛苦的模樣,我真想替他分擔點什麼,所以我決定春節期間爸爸的腳由我來洗,每天晚上,我首先接好水,把爸爸的腳放在裏面,小心地一邊按摩一邊洗,摸着他長滿老繭的腳底,感到十分心酸,心裏不禁想:爸爸每天在工作上忙忙碌碌,多麼勞累,多麼辛苦啊!為了這個家,他付出很多,每天早上天沒亮就出門,晚上我都進入夢鄉了,才拖着疲憊的腳步回到家中。以後我要更加關心爸爸,多孝順他。看,我已經開始行動了!三樓陽光充足,於是,我擺上搖椅,把被子墊在上面,拿起小圓枕給爸爸枕着曬太陽,爸爸滄桑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還邊笑邊説:“我的寶貝女兒長大了!”

孝並不需要驚天動地的.壯舉,它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生活細節。一句問候,一個眼神,一個擁抱,卻也能讓生我養我的父母激動和欣慰。

今年春節誰最孝?媽媽豎起大拇指説是我最孝。我要永遠永遠都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第17篇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大家對這首詩一定不陌生吧。母親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扯大,有什麼好吃的東西,都留給我們。母親圖的是什麼,圖的就是我們每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長大能學有所成,將來過上好日子。

記得那個夏天,吃完晚飯,大家就去我們家旁邊的梨樹下乘涼,廚房裏只有我和媽媽兩個人。媽媽打好熱水,正準備脱鞋洗腳,我急忙搶上前説:“媽媽等一下脱,我要給你一個驚喜。”我試了試水温,往媽媽剛才打的熱水裏孱了一點冷水。我幫媽媽把鞋子和襪子脱掉, 媽媽急忙阻止我:“我出了汗的腳好臭,不要你洗。”我説:“我小的時候,你也是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拉扯大,那時你覺得髒嗎?您都不嫌棄,我怎麼能嫌棄呢?我給你洗一次腳算什麼。”母親好像被我説服了,就讓我給她洗。於是我把媽媽的`腳輕輕地放進水裏,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看媽媽的腳,腳上長滿老繭,腳趾頭還開裂了。我的鼻子一酸,眼淚情不自禁地掉了下來。我低下頭,儘量不讓媽媽看到。我輕輕地揉着媽媽的腳,摸着媽媽硬梆梆的腳板,想着媽媽賺來的錢,就是這樣換來的,我心如刀割!我拿了拖鞋給媽媽穿上,我對媽媽説洗好了,媽媽笑了,那笑裏,有欣慰,也有滿足。

母愛如水,她給我們遮風擋雨,母愛温和細膩,無微不至。

第18篇

仙子三聖母在一次巡視人間的時候,遇見了一個進京趕考的書生劉彥昌。三聖母見劉彥昌長得英俊瀟灑,頓時心生愛意,吩咐侍女故意上前將書生劉彥昌推倒在地上。三聖母上前把他扶起來,並親切地問候和關心他,還請他到自己的宮殿裏喝茶吃飯。

後來他們結婚了,還生了一個兒子,名喚沉香。三聖母的大哥二郎神得知此事之後,率領天兵天將前來捉拿劉彥昌。三聖母只好叫劉彥昌逃到一個偏僻的小鎮上教書避難。天兵天將到了三聖母的宮殿,怎麼也找不到劉彥昌的影子。二郎神一怒之下就把他的妹妹囚禁在華山底下。沉香一天天地長大了。有一次,他納悶地問爸爸:“為何別人都有媽媽,而我卻沒有媽媽呢?”爸爸告訴他説:“當年,你的.舅舅二郎神不同意我和你媽媽的婚事,就把你媽媽壓在了華山下面,至今已經七年了。”沉香説:“舅舅竟然把我的媽媽壓在華山之下,真可惡啊!我一定要想辦法救媽媽。”沉香是一個説到就要做到的孩子,當下就揹負行囊出門而去。他拜一個大仙為師,每天勤學苦練,掌握了很多本領。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他打敗了舅舅二郎神。為了救出媽媽,他多番周折,終於在歷盡艱辛之後得到了傳説中無堅不摧的神斧,用它劈開華山,救出了媽媽。

從此,沉香一家人團聚了,過上了幸福温馨的生活。沉香也因此成為家喻户曉的孝子和英雄。

第19篇

在我國東漢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孝子,姓黃名香,字文疆。在黃香九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因病逝世了。雖然黃香只有九歲,但他已經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

黃香時時刻刻都懷念着去世的母親,為之潸然淚下。鄉親們看到他思念母親的情景,一致讚譽他是一個好孩子。失去母親的黃香,就把的孝心全部奉獻給父親,家中裏裏外外的事情,都親自動手大包大攬,專心致志地服侍父親。在炎熱的夏季,每當吃過晚飯之後,都可以看見鄰居們搬出椅子,坐在室外納涼聊天。小孩子們此時總會趁機央求大人們講故事,或者和小夥伴們追逐着在夜幕下嬉戲。然而,黃香永遠也不會像其他小孩子一樣沉湎於玩耍。原來孝順的黃香擔心勞累了一天的父親會因天氣炎熱而睡不好覺,他每天這個時候都會拿着扇子在牀邊扇枕蓆。左手扇累了就換成右手,右手痠了再換左手,就這樣不停歇地扇着,一直扇到枕蓆上的暑氣全部消退為止,黃香才會請父親上牀休息。一夜、兩夜,整個夏天都堅持這樣做。

冬季來臨以後,每當夜晚屋子裏就冷得像冰窟窿一樣,若是遇到下雪的'日子,就更加讓人難受了。細緻入微的黃香還是有辦法讓父親每天晚上睡得暖暖和和。每當夜幕降臨,黃香都會提前鑽進父親冰冷的被窩裏,用自己微弱的體温把被子捂得暖烘烘的,然後再請父親上牀休息,這樣父親就能夠免受寒冷之苦了。

黃香小小年紀就如此懂得孝順之道,真是讓很多成年人感到汗顏。人們一傳十、十傳百,九歲孝子黃香的美名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第20篇

“孝”乃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道德行為,正所謂“百善孝為先”,“人之行莫大於孝”,的確,孝正是做為子女應當履行的責任以及義務。

前幾天,我看到的'一則公益廣告,恰好詮釋了“孝”的意義。那天,我與往常一樣,坐在電視機旁看着動畫片,正當廣告時間時,一則公益廣告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位年輕的媽媽給自己母親洗腳,並告訴老人這樣對身體好,這一幕卻被他的兒子看到了,這時,只見孩子端着一盆熱水,顫顫巍巍的走來,邊走邊説:“媽媽,洗腳。”他媽媽看着他,會心的笑了笑。看了這則廣告,我受益匪淺,它體現了一個“孝”字,可能在有些人眼中,只不過是七個筆畫組成的一個簡單的字罷了,可是在我眼裏,“孝”卻是重於泰山的,“羔羊跪乳,烏鴉反哺,人若不孝,禽獸不如。”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這麼多,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孝敬他們嗎?大家一定還記得《孔融讓梨》的故事吧,講的是東漢文學家孔融四歲時的故事,一位客人送了他一大筐梨,然後他父親讓他來挑,可他偏偏挑了一個最小的梨。其實孔融這種做法也是“孝”呀!只不過是他的方式不妥當罷了。

從這則公益廣告中,我明白了:“孝”的重要,正如人們所言“有孝方知家中暖,無孝怎知人間情。”是呀!就讓我們與“孝”長跑吧!讓我們將“孝”發揚光大吧!

第21篇

“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您吧,讓我親親您吧,我的好媽媽。”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記得有一次,我寫着作業,感覺到口渴,於是我就去拿杯子倒水喝,誰知不小心碰到旁邊的玻璃,杯子一下子就掉在地上打碎了,媽媽趕緊走過來看着我,不但沒有罵我,還趕忙拉着我的手問:“扎到手沒有啊?”我搖了搖頭表示沒有扎到手。媽媽摸着我的.頭説:“不怕,以後拿杯子小心一點,知錯就是好孩子。乖!”然後媽媽就把玻璃碎給掃到垃圾桶裏去。雖然這是一件很渺小的事情,可這件事讓我一直銘記在心。

我想:不能總讓媽媽為我做事,我也得幫媽媽做點事。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我想送給媽媽一件禮物,送媽什麼呀?我想了好長時間,哦,對了,給媽畫一張畫。放學以前,我在教室裏開始給媽媽畫畫,先畫了一個小人,又畫了一條彩虹,幾隻小鳥,兩棵大樹,我還在上面寫了:“祝親愛的媽媽生日快樂!”放學回到家裏,我把生日禮物送給媽媽,媽媽高興地説:”孩子,這是媽媽收到的最好的禮物,謝謝你!“

這以後,媽媽每年的生日來臨時,我總會盡我所能,給媽媽送上一份“獎金”。儘管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在發生變化,但我會把這一舉動進行到底。

第22篇

我和媽媽約定:每天要先寫完作業再玩,每天堅持半個小時的閲讀,每天……

長這麼大和媽媽約定的事很多很多,可有個由一張照片引發的約定,讓我感動,更讓我難以忘懷。 這得從暑假的一天説起,那天,我拿出媽媽的手機瀏覽微信的朋友圈,發現裏面有一張照片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贊。咦!這人是誰呢?她在照料誰呢?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發了,忙拿着手機去找媽媽解惑。 媽媽給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這張照片是媽媽的同學拍下的',拍照片裏的阿姨在照顧她生病的婆婆。聽媽媽這麼一説,我認真地觀察照片上的畫面,只見一個白髮蒼蒼的奶奶半卧在牀上,目光呆滯,嘴巴微微張着,依稀可以看到嘴角邊淌下的口水。牀頭櫃上擺放着一袋藥品和一個水杯,阿姨側坐在牀沿,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湯匙,正要往老奶奶嘴裏送東西。哦!我知道了這正是那位孝順的阿姨在精心地照料年邁的婆婆的感人一幕。 我被眼前的照片感動了,彷彿也看到了照片裏的阿姨為她婆婆忙碌的身影。 此時我明白了手機裏的照片為何有這麼多人的點贊,不正是在為那份虔誠的孝心點贊嗎?

它不也在傳播着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嗎?因此,我和媽媽約定:一起好好地孝敬爺爺奶奶,尊敬普天下所有老人,讓孝之道的接力棒一代代地相傳下去!

第23篇

“感恩的心,感恩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這首歌讓我獲得了很大的啟發,他讓我明白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人生的路途那麼漫長,那麼坎坷,父母總會給予我們關愛。

母愛似水,我們是一顆種子,是母愛滋潤了我們;父愛如山,我們是一棵未長大的'小樹,是父愛保護了我們。父母給予了我們這麼多,我們應該去感恩。其實感恩也很簡單。給父母端一碗水,幫父母做家務,這,就是感恩。

記得又一次,我看媽媽幹家務活十分辛苦,便想幫助媽媽。我四周環顧了一下,看見媽媽正要洗碗,便走過去幫忙。由於我洗碗是第一次,所以十分生疏。我把第一個碗拿起來,把水龍頭打開,放到水,我居然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忘了放洗潔劑;當我拿起第二個碗時,把洗潔劑塗在外面,竟忘了洗裏面;洗好了,我竟然連水龍頭都忘了關。因此我的汗珠從頭上一顆一顆地掉落。但我並不覺得累,因為我幫助了媽媽,也盡了我的孝心。

從這一件事中,你是不是也明白了:盡孝就是這樣一件小事,就是這麼從點滴做起。然而,盡孝並不是只是為父母做一件,而是幫助父母,不讓父母擔心,這才是孝心。所以,我們應該讓孝親融入生活,成為一種生活的態度,在生活中努力地去踐行,努力地去做好。我們應該讓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延續下去,自己去行動,同時也要帶動大家,一起行動起來!

第24篇

?城南舊事》中,有一篇文章,叫《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篇文章雖短,但使我深受感觸。林海音的爸爸生前非常嚴厲。只要她做錯了事,就會拿出戒指,把林海音狠狠地揍一頓。但小小的她卻從沒有怨言,也從不記仇。

林海音的爸爸生前最喜歡養夾竹桃。每天都會給它施肥、澆水。因此,它長得非常茂盛。可是,自從“爸爸”換了疾病,住在醫院時,夾竹桃就慢慢枯萎了。它的葉子枯了,莖也斷了。這意味着“爸爸”永遠地離開了……林海音悲痛不已,漸漸的就變得越來越冷漠了。

古人也是非常重視孝道的。父母死了,他們都要辦很多喪禮。在《論語》中,也有很多關於孝的.句子。

而現在的人卻見賢思不齊,反而把父母扔在一邊,自己幹自己的活。很多大人為了賺錢就去外地出差。把兒女留在家裏讓老人去管。出去那麼久也不想着給家人打電話,家人在家裏急,他們卻在那裏樂。這先不説。當他們回到家裏,發現老人沒有照顧好兒女,又要責備他們。這既不講理不尊敬他人。

人一定要孝順父母。特別是大人。不要以為自己工作特別累,但別以為家人在家裏很好過。也不要認為爸媽很囉嗦,其實他們處處都在關心着你。假如父母走了,自己還要上班,又要帶小孩,那有多忙。

珍惜自己身邊的親人吧!等他們走了,後悔也來不及了。

第25篇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孝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些人,比如著名笑星——馮鞏。

馮鞏,每次出現在春節聯歡晚會上,總會引得人們捧腹大笑,是個名副其實的笑星。同時,他在生活中,也是個“孝星”。

一次演出前,工作人員為他化好了粧,正準備上台,卻接到了鄰居的電話:“快點回來,你媽住院了!”馮鞏掛掉了電話,他顧不上演出,便連夜趕回家。到了醫院,他望着躺在病牀上的'老母親,淚流滿面,此後,他便沒日沒夜地在母親的病牀前守候。

不久,馮鞏的母親出院了,可回家後,馮鞏才發現:母親失憶了。這個消息就如晴天霹靂,將他的心情再次拉回深谷。他望着坐在木椅上眼神迷茫的母親,決心要喚起母親的記憶。

他攙扶着母親來到院子,指着院邊一棵老槐樹:“媽,您還記得嗎?那棵樹是您當年親手栽下的啊!”母親將視線轉到那棵樹上,又漫步走到樹前,撫摸着粗糙的樹幹。馮鞏見母親有了些許記憶,欣喜萬分。他又花了很多錢找回了當年的相聲搭檔,將往日的節目,一遍又一遍地表演着。他又把節目用手機拍了下來,留給母親,在自己不在家的時候觀看。一日,馮鞏回家後,發現母親正在包餃子,他便和母親一起包,在一起吃了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母親一邊吃一邊把當年的事講給他聽,馮鞏感動極了:母親又記起了往日的事。

他不僅在春晚上大放光芒,而且還孝敬父母,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報答父母。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做一個孝順的兒女。

第26篇

眾所周知,烏鴉反哺與羊羔跪乳講的都是報答父母的故事,而這,就是孝。

孝,是一種最重要的美德。俗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雖然我們還小,但也要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父母做家務、按摩,認真學習、用成績回報父母……而我就做到了。

有一天,我在學校把回家作業全部做完了,並在數學考試中又得了100分。放學回家後,心花怒發的我故作愁眉苦臉的.樣子,對媽媽説:“媽媽,我這次考砸了。”正當媽媽十分失望時,我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興奮地説:“媽媽,其實我又得了100分!”媽媽立馬恢復了笑容,欣慰地説:“獎勵你吃你最喜歡的菜。”我開心地歡呼了起來。在媽媽做飯時,無聊的我思考着我該做些什麼。無意間我看到地板上的垃圾與灰塵,心想:媽媽一直為我和弟弟日夜操勞,還要做家務,十分辛苦,今天我就來幫幫她。事不宜遲,我趁媽媽在做飯時,十分賣力地拿着掃把掃了起來。不一會兒,底地板就變得油光發亮。看着自己打掃的地板,我特別有成就感,趕緊告訴媽媽。媽媽非常開心,我心裏也美滋滋的。

從那以後,“孝”這顆種子就在我的心裏萌發了。以後的每一天,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幫媽媽做做家務。孝順長輩其實很簡單,要是每個孩子都孝敬父母,那天底下的父母該會多麼輕鬆和快樂啊!

第27篇

今天是一個節日——重陽節,是給爺爺奶奶過的節日。不是嗎!爺爺凌晨三點去市場買菜,很神祕。

正因為如此,我查了一點資料:農曆九月初九、二十九日重,叫“重陽”。而且因為在中國古代,六是陰數,九是陽數,所以重九被稱為“重陽”。

對了,然後我想起爺爺説的話:重陽節要去吃酒。我想是老年人聚會的時候了。

早上,太陽還沒照在地上,我就換上好吃的衣服,穿上漂亮的涼鞋,像餓狼一樣跑下樓。鄰居比以前更吵了。

“盈盈,快來幫忙!”奶奶點了。我要尊重它,所以我最好去做!看着它過去,讓我覺得很奇怪。我心想,奶奶拿這些東西幹什麼?這些分支的作用是什麼?我的大腦和我的胃一起發出“咕”的聲音,所以我必須吃完。

唉!太陽出來了,已經七點多了。我問我做了什麼,奶奶説:“這些是菊花的枝葉。”像偵探一樣問有什麼用?奶奶説:“貼在門上能帶來好運,還能除黴。當然,我也做到了。很有趣。但沒多久就脱落了。”可能粘的不好。“奶奶關心。我又貼了。這次我貼的`枝葉都掉不下來。我心情超級好,彷彿真的一掃厄運,留給我好運。現在我學會了一個重陽技能。幸運,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倒黴。後來上了樓,專門查了一下重陽節,發現了更多的技巧,比如插山茱萸、賞菊、喝菊花酒等等。我知道技能的使用。

第28篇

説到孝,孝可不是三言兩語或者一份禮物就能稱得上孝,孝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就能表達清楚的情感,不是給長輩最好東西就是孝,也不是對長輩無微不至的關心就是孝,這兩者加起來,總覺得還少了些什麼。那天,我終於弄清楚了。

那天是星期天,早早地我就起牀了,可媽媽還沒起來,我就跑去媽媽的房間,媽媽大概是被我弄醒了,對我説:“兒子,現在幾點了?”我回答説:“8點多了。”媽媽説:“好呵,我一會兒就起來做飯。”我沒説什麼,我當時認為媽媽是睡懶覺呢,就出去玩了。

可是媽媽做完飯又去躺下了,我這才覺得不對勁,我想,不會媽媽是不舒服吧。我趕快過去看,啊,媽媽確實是發燒了,我剛想問媽媽怎麼回事,可是發現媽媽已經睡了,我不想吵醒媽媽,就悄聲離開了。

結果,我幹什麼都心不在焉,看電視、吃東西……連平日裏最喜歡的玩遊戲都提不起興致,心裏老象是少了些什麼,又象多了些什麼。這一上午,好象是過了一年似的。

到中午,我把清早的菜熱了一下,又衝了杯牛奶,讓媽媽出來吃飯,可是媽媽不想吃,我就把菜小心翼翼地送到媽媽的牀頭櫃上。看着媽媽的'樣子,我心裏覺得很難過,真希望媽媽趕快好起來……

我知道了孝的感覺,是一種自己愛長輩,又有些思念、想念、盼望……唉,種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