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精選《紅色家書》黨員讀後感範文合集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9W
《紅色家書》收錄了李大釗、趙一曼、方誌敏等革命英雄的家書,下面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紅色家書》黨員讀後感範文合集,供您參考查閲,謝謝!
精選《紅色家書》黨員讀後感範文合集

《紅色家書》黨員讀後感

《紅色家書》共分為反哺義、雎鳩緣、手足親、舐犢情四部分,收錄了五十餘封紅色家書、三十多個家庭愛黨愛國愛家的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套生動活潑的思想道德教育讀本。從他們留下的紅色家書中,我們獲得的不僅是銘記,還有奮進的力量。

家書裏記載的主要是互報平安、家庭之間的點滴小事,其中穿插着寫信人之間思想情感的變化,實實在在,觸手可及。通過一封封直指心靈的家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張張昂揚向上的老照片,讓大家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懂得,不論他的崗位多麼平凡,每一個犧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國的基石,每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都是祖國建設這部機器上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樣就在身邊。

其中一個革命者的家書讓我影響深刻。劉伯堅,四川平昌人。1922年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劉伯堅留在根據地堅持鬥爭。1935年3月4日,在江西信豐、會昌交界處與敵作戰中負傷,不幸被俘,他在寫給兄嫂的家書中説:

“我為中國革命沒有一文錢的私產,把三個幼兒的養育都要累着諸兄嫂。我四川的家聽説久已破產又被抄沒過,人口死亡殆盡,我已八年不通信了,為着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諸兄嫂明達當能瞭解,不致説弟這一生窮苦,是沒有用處。”3月21日劉伯堅英勇就義,時年40歲。為着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舍小家顧大家,他所傳達出來的對黨和國家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無畏犧牲的奉獻精神讓我為之動容。

作為基層組工幹部,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彰顯着黨性本色,因而我們必須做絕對忠誠於黨的表率。

讀紅色家書,就是要將紅色家書讀在心裏,記在腦中,更要融進自己的血脈,從一封封家書的血肉深情中不斷汲取“精神營養”,把紅色基因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始終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

《紅色家書》黨員讀後感

“我的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2013年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説。古人云,“修其身、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對讀書的熱愛與痴迷,貫徹着習總書記的人生軌跡。從樑家河的窯洞到中南海的辦公室,從基層工作到治國理政,一路走來,他始終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青年時代的習近平,對知識有着發自心底的熱切向往。上山下鄉的日子裏,他隨身帶了滿滿一箱子書。為了借閲《浮士德》,他走了30裏地。在樑家河村,習近平上山放羊也不忘讀書。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4月23日確定為“世界讀書日”,提出“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到書”。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我緊緊追隨總書記的腳步,細細閲讀着如五星紅旗般鮮豔的《紅色家書》,手不釋卷,撫今追昔,鈎沉史海,感受着中國革命鬥爭中創造的紅色文化的偉大自信,這股穿透人心的力量,令我的思想受到洗禮、精神獲得昇華、心靈得到觸動。

綠水青山聚英靈,紅色家書抒壯歌。江西是令人敬仰的革命老區、紅土聖地,生長在江西的我,兒時便對井岡山八角樓等革命先輩舊址、英雄事蹟耳濡目染;青年求學時,瀏覽名勝古蹟,在圖書館博覽羣書;工作後不忘讀書、求知若渴,先後閲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諸多著作,如今又積極響應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號召,與《紅色家書》結下不解之緣。這本承載着最真實、最生動感人故事的《紅色家書》,具體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家庭建設,既反映了他們對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映了他們對親屬的深情、對子女的教誨。從中有人感受到人間大愛、革命大義的家國情懷;有人領悟到苟利社稷、舍家為國的高尚品格;有人傳承了居之無倦、行之以忠的忠誠信仰;有人身體力行着夙興夜寐、日夜兼程的工作幹勁。而我,在對老一輩革命家強大信仰精神力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同時,更加深刻體會到,這不僅僅是一種民族之魂,一種理想信仰,更是黨在奮鬥歷史過程中積累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他強調:“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的大問題。”我常常在思考,習近平總書記提處的“四個自信”中的文化自信,究竟是什麼?學生時代瀏覽故宮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珍藏國寶,僅僅是展品;參觀長城,巍峨雄偉,僅僅是景點;參觀國家圖書館,諸子百家,汗牛充棟,僅僅是藏書;閲讀紅色家書,直指心靈,觸摸血與火的歷史,僅僅是尺素信箋。凡此種種與文化自信究竟有着怎樣的關聯?

馬克思曾經説過:“販賣礦物的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商業價值,而看不到礦物的美和特性”、“對於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説,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文化的本質和文化自信,便是建立在對中國文化載體中內在藴藏的中國精神、中國智慧和中國理念的總體性理解基礎上的。它體現在中國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中,貫穿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中。無論是文物、古蹟還是典籍、家書,都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主體是人,而靈魂是載體中內在的精神。

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包括了對中國革命鬥爭中創造的紅色文化的自信。紅色文化和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集合,對當代極度需要高水平精神滋養的青年一代非常具有現實教育意義。我認為,對於《紅色家書》來説,文化自信,信的就是紅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和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家書》正是紅色文化的充分展現,老一輩革命家優良醇厚的家風,一直為人稱頌,是新時代不可或缺的珍貴文化信仰。他們不僅嚴於律己,還嚴格要求親人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一生堅守着共產黨員的本色。許多家書都記錄下了這種崇高的精神品格。《明志篇》中“爭國權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兒之有責”、“一息尚存,終當努力奮鬥”等,充滿了錚錚男兒精忠報國的鐵血正能量,展現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正己篇》中“我的人生觀,絕對不能為一身一家謀升官發財以愚懦子孫”、“起得早來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不要拋棄工作已有根基的地方,在任何地方作事都一樣”、“不論學工、學農,只要好好幹都有出路”等,樸實生動的語言,為矗於人生十字路口的廣大青年修真正己點亮了指引的燈塔,鋪設了未來的坦途;《親情篇》中“家母病重,趕回服伺,親侍湯藥,未嘗廢離”、“只要我倆的心情緊緊的靠攏在一起,一切就沒問題了”、“與人民事業結合必能長展驥足”、“這個時代總是要求我們多向前看”等,既體現了兒女親情的温暖,又將感情與黨的工作、國家的事業提升到了完美契合的高度,實乃對當今青年人生抉擇最佳指引;《教子篇》中“我們應該以勞動生活為榮”、“為人民服務,已成終身事業”、“要從艱苦的過程中,得出雋永的味道”、“在各方面都很刻苦的鍛鍊和嚴格的要求自己”、“要始終一貫的站得正、站得穩”等,句句箴言,老一代革命家教育後代的理念,宛如人生最樸實無華的真理,指引着當代青年怎樣做人、做事。諸如種種,《紅色家書》既是老一輩革命家高尚品格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共產黨人處理家國關係時崇高境界的充分展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誓言,代表着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決心,也代表了近百年來中中國歷史上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而前赴後繼、英勇犧牲的烈士的初心。讀《紅色家書》,字裏行間、時時刻刻,我都深深體會着老一輩革命家追求共產主義,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一切,矢志不渝、視死如歸的精神氣節和初心信仰。國家危亡之時,無數滿懷熱血與理想的仁人志士,告別父母妻兒,義無反顧走向戰場,救百姓於水火、救民族於危難之中。“為了中華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一封封沉甸甸的紅色家書,映照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羣羣寧死不屈的共產黨人的身影。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是他們的偉大領袖,他們身後還有為共和國的建立而光榮犧牲的370多萬共產黨人。是他們的錚錚鐵骨築成了中華民族邁向復興的堅實路基,這不僅是戰火紛飛的歲月裏的生命讚歌,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長城,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堅定基礎。

社稷蒼生念,拳拳赤子心。習近平總書記説:“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回首來時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捨身為國、公而忘私的家國情懷,正藴含着每一位共產黨員在前進道路上所不能忘記的初心和方向。讓我們傳承《紅色家書》中的理想和信仰,汲取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中紅色革命精神的營養和力量,在當今“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的關鍵節點,將學習閲讀《紅色家書》與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緊密結合,以一片赤子之心、滿腔赤誠之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牢記初心使命,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自己青春的力量。

《紅色家書》黨員讀後感

翻開《紅色家書》這部樸實珍貴的紅色經典,那一篇篇紅色家書,每一篇都是一幅震撼心靈的感人畫面,都是一個鮮活的英雄形象,讓我思緒萬千,淚水盈動,從內心深處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真摯的至愛親情,炙熱的家國情懷,堅定的革命信念。作為組工幹部,要將《紅色家書》讀在心裏,記在心中,更要融進自己的血脈,從一封封家書的血肉深情中不斷汲取“精神營養”、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的信仰之路。

讀紅色家書,就是要學習革命先烈對理想的堅貞,做堅守信念、絕對忠誠的傳承者。堅守革命信念,對黨絕對忠誠是共產黨員鐫刻於心的政治本色。“鍘刀下,節不變......”革命先烈劉紹南就義前高唱在獄中寫下的《壯烈歌》慷慨就義,這份用熱血和生命堅守的革命理想與忠誠,無畏無懼,觸動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組工幹部是管黨員的黨員、管幹部的幹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彰顯着黨性本色,這一特質決定了我們必須做絕對忠誠於黨的表率。讀紅色家書,就是要把紅色基因內化於心,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最大的德、最根本的黨性要求和終生必修課,始終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對黨絕對忠誠,就是要把“四個意識”根植於心,把“四個自信”“四個服從”外化於行,始終做忠誠領袖、維護核心、履職擔當的堅定踐行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領袖的帶領下,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讀紅色家書,就是要學習革命先烈對事業的堅韌,做執着奮進、擔當實幹的先行者。每一篇紅色家書都飽含着革命先烈執着奉獻的偉大革命精神。在艱苦卓絕的歲月,每一個選擇為中國爭自由、為勞苦大眾謀幸福的共產黨員,每分每秒都是在和生命賽跑。烈士裘古懷在被捕入獄後的一年零七個月中,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始終夜以繼日的為黨工作,直至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份對理想捨生忘死的奉獻和執着,無悔無怨,觸動靈魂!“我們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鬥的心。”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今天,面對黨的十九大新部署,對標新時代組織工作新要求,組織部門重任在肩,我們必須俯下身、沉下心、融入情,執着奉獻、實幹擔當。要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把組織工作鏡頭聚焦到鄉村振興、脱貧攻堅、經濟發展、民生服務等中心工作和複雜環境中,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組工特質,在服務中心大局中體現組工作為、彰顯組工力量;要以爬坡過坎的壓力感,把從嚴治黨要求壓實到每一個黨支部,把新時代好乾部標準落實到每一名幹部,從遞一杯熱水、解一個難題、坐一條板凳的真情中築牢堡壘、淬鍊黨性,讓黨羣魚水情更濃;要以奮勇向前的使命感,大力弘揚“安專迷”精神,以精耕細作,把每一項工作都做成黨和羣眾喜愛的“精品”,幹出一流業績。

讀紅色家書,就是要學習革命先烈對清廉的堅守,做質樸純粹、一身正氣的模範者。紅軍的高級幹部方誌敏,被捕時身上只有一塊懷錶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新時代的組工楷模楊漢軍,一生住在建於上世紀90年代牆漏水門開裂的家……這種一生質樸純粹、一身清廉潔白的浩然正氣,無私無慾,觸動靈魂!花以芳香而美,幹部以清廉而貴。組織工作具有特殊性,組工幹部也成為一些人“圍追堵截”的對象。我們要把“純粹”“陽光”“規矩”放在案頭、記在心間,樹立過硬廉潔作風,始終保持“源頭活水”的純淨。在生活中,要常常清清朋友圈,多交一些基層之友、人才之友、交心之友;在工作上,要常常把工作置於黨員羣眾監督之下,讓組織工作在陽光下運行,抹去“神祕之色”;在平常時,要常常以“畏己知”之心審視自我,時刻繃緊紀律之弦,讓忠誠、乾淨、擔當的新時代組工幹部優良形象伴隨始終。

“我決心向培養者教育者貢獻全部力量,雖然赴湯蹈火而不辭!”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跡,我們要以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始終如一的奮鬥情懷,朝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向前。

《紅色家書》黨員讀後感

最近,我滿懷虔誠的心情,認真通讀了黨建讀物出版社編寫出版的《紅色家書》一書。大紅的包裝、百餘封家信,令人點贊,撩人心扉。封封家信,展示出穿透人心的力量;字字句句,放射出跨越時空的光輝。我每讀一回,心靈都會經受一次洗禮。看看今天祖國的變化,想想當年鬥爭的情景,怎能不奮起直追,緊跟新時代、創造新業績、開闢幸福路呢?

家書是古往今來人們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它在溝通思想、表達情感方面具有其他交流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紅色家書包含紅色基因。紅色基因是紅色的,紅色代表着希望、創造、勤勞、勇敢、不怕犧牲等;紅色基因有看得見、摸得着的內容,是中國共產黨價值追求和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生動的象徵。在我們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中,包含深情,捧讀紅色家書,從中汲取昂揚奮起、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讀紅色家書,更加堅定理想信念

眾所周知,任何一封家書都帶有時代的特徵。在那腥風血雨的鬥爭中寫就的家書,字字血、聲聲淚,時代感愈加明顯。王若飛面對敵人的殘酷迫害,視死如歸,“願在沙場征戰而死”,沒有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能發出這種氣壯山河的誓言嗎?理想信念是立身之本,精神之鈣。只有理想信念堅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原則,辨清楚方向,才不會走錯路、犯錯誤。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在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中,捧讀紅色家書,務必激勵自己錘鍊黨性、加強修養,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我們堅定理想信念,就要認真鑽研革命理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就要認真鑽研十九大報告。因為,十九大報告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宣言書。務必以黨章為鏡,以革命先輩和時代英模、道德模範為標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使革命理想高於天、信念堅如鐵,經得起任何風浪的考驗。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矢志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秉持公心、恪守規矩,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

2讀紅色家書,更加激發實幹擔當精神

古人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紅色家書,不僅記載了那段血與火的歷史,而且真實反映了在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血灑疆場的革命志士不屈的民族氣節。王若飛在獄中發出的驚天動地的誓言,“不願享受大獄的舒服。”試問,缺乏堅強的擔當精神能做得到麼?擔當精神的主要含義,就是接受並負起責任。當前,國際格局深刻變動、國內社會深刻變革、社會思想深刻變化,不熟悉、不確定的因素很多,難於預見的風險考驗很多,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就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像無數革命先烈那樣,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道義靠鐵肩擔起,擔當靠能力支撐。我們面對錯綜複雜的矛盾敢於迎難而上、敢於跳進矛盾漩渦中去解決問題,積極地尋找克服困難的對策;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關鍵時刻能夠豁得出去、頂得上去,成為帶領人民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面對失敗敢於承擔責任,主動分析原因、改正錯誤,千萬不可做那種事——有了成績都歸自己,出了問題推給別人;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有法有章有理有情帶好隊伍;對庸懶散現象敢出重拳,對生活糜爛、驕奢淫逸現象零容忍。憑藉大無畏的擔當精神,敢於糾正那種在其位不謀其政,推諉扯皮、敷衍塞責,遇到矛盾問題繞道走的現象,敢於克服那種自認水平低、能力差、心有餘而力不足,想擔當無力擔當的心理。一個黨員幹部有無擔當精神,既要聽“唱功”,更要看“做功”。

3讀紅色家書,更加提升發展穩定重任感

紅色家書講述的故事表面上看,已經過去了,其實質是誓言無聲,信仰永恆,將永遠是指引我們走向未來的燈塔。紅色基因的內容之一就是追求——勇於拼搏、自強不息。咱們的渝水區是中央蘇區範圍之下,已列入國務院振興蘇區規劃之中;新鋼街道辦是承接新鋼集團公司社會職能移交而成立,是國家發展改革的需要,轄區面積11.9平方公里,14個社區,有居民3.6萬户,近9.3萬人。我們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充分利用渝水紅色資源、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確定了工作方位:對外服務新鋼、輻射全市;對內和諧穩定、謀求發展,為建設一個繁榮、和諧、秀美、宜居的新鋼街道邁出了紮實的步伐。街道、社區幹部服務能力增強了;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增強了;社區自主文化發展水平增強了;廣大居民關心社區、建設社區的意識增強了。今年,我們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重點抓好六項工作:全力推進山上片危舊住房徵收工作;全力協調推進環山棚户區改造工程;全力推進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桂花社區基礎設施改造和物業管理試點工作;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工程;推進山上片工業遺址保護和旅遊開發工作。我們熱情對待羣眾,説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人心是杆稱”,羣眾就會真情地對待我們,提供信息、主動參與、支持工作,使黨和政府的決策都能落地,沒有出現“腸梗阻”,更沒有出現“堰塞湖”。廣大居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踐證明:與羣眾接觸多了,官僚主義就會減少;與實際接觸多了,主觀主義就會減少;與民情接觸多了,形式主義就會減少;心裏裝着羣眾的困難,目標瞄準“最後一公里”,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才沒有市場,才能隱形遁跡。

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我們走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生逢其時,倍感幸運、倍感幸福、倍感自豪、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鬥。幸福都是奮鬥得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我們既是奮鬥者,又是幸福者,這就是我們所擁抱的新時代。新時代就是奮鬥者的時代。

《紅色家書》,具體而真實地展現出老一輩革命家寬闊博大的胸懷,既反映他們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映他們對親屬的深情、對子女的教誨。情真意切,故事感人,是我們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的生動教材、是我們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動力、是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創造光輝業績的時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