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最新範文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5W

作為老師,提升業務素質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但與此同時,做一位心裏有愛有學生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你會寫關於教師立德樹人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最新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最新範文三篇
立德樹人心得體會1

新課改倡導德育課教學要“源於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這裏的“生活”指的是學生的真實生活。如,在學生日常生活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或典型意義的事例,進行加工,然後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積極參與思辯,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激發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認識。筆者認為,立德樹人,源於“生活化”培養,是當今轉型教育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德育教育則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視,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抓住一切切近青少年生活的有利時機,適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塑造他們美好的心靈,使他們成為知識豐富、道德高尚的人。教育是一個需要愛心的事業。愛能開啟蒙昧的心靈,能融化心頭的堅冰,能彌合心靈的傷口。愛不是溺愛,儒家主張過猶不及,辯證法講究一個“度”,要做到不温不火,恰到好處。其實愛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育學生的目的是增益其所能。

當今文化市場圖書不斷佔領我們的生活空間。其圖書品種繁多,良莠不齊,有部分學生選擇了一些含有迷信、暴力和色情等不健康內容的圖書來閲讀;有的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窄,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書來購買和閲讀;還有些學生不愛讀書等現象等,於是,我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讓大家討論。因為這個問題是從學生生活中來的,學生馬上來了興致。在辯論中,大家各抒己見,紛紛引用生活中的大量事實來説明自己的觀點,把平時不敢説而想説的話大膽地説了出來。而後,適時地把學生帶到書店,或學校圖書室,指導他們選購合適的圖書,開展“與好書交朋友”活動,讓學生在書的海洋裏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認識。

當今網絡時代如暴風驟雨一樣進入人們生活。淨網成為政府部門工作的重頭戲,以人為本,制定良法善策,引導企業部門辦好網,遏制不良網站滋長蔓延,約束網民文明上網,共享智慧資源。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生活化”的辯題為他們創設了一個情境。通過辯析,學生進一步明白:文明上網,選擇健康有意義的`課外網絡讀物,可以豐富知識,拓寬視野,增長才幹,有利於學習成績提高;通過上網典例,讓學生懂得:道德上網,不會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有利於和諧相處,共創綠色網絡新空間。

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思想道德素養受到拜金主義的衝擊。關愛他人,扶助弱勢羣體,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努力創新,奉獻社會,報效祖國,成為華夏兒女的履行的義務和擔當的歷史責任。“生活化”的立德教育,涵蓋思想各個領域,需要標新立異,更是刻不容緩。

學科教學是學習生活中知識科學發展的縮影。但學科教學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世界,還有道德、情感的重要內容,只有將社會生活知識點拓展到課堂學習中來,把生活作為教學的背景,這才是將教學知識點融入“生活化”的重要學習資源。其實,課堂是一座橋樑,要將校外的、校內的、個人的、集體的、科學的、生活的世界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大家生活的場所,而不是割裂開來的學習知識的小天地。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是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如面對社會弱勢羣體,如何撫平坎坷;或情感體驗坊,給盲人充當枴杖;或面對人格名譽、國格尊嚴受到踐踏時,該如何正視踐行行為;等等。這樣活生生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活化氛圍,讓學生走近生活,學得真實而輕鬆,德育課不再是傳統的枯燥無味的“説教課”,而“生活化”的教學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感受:一個個來自“生活”的真實事例感動着他們的心靈;一個個來自“生活”的真實情境喚醒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個個來自“生活”的疑難問題激起了他們思維的碰撞……

“生活化”活動對人的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離不開活動,傳統德育教育只重視道德知識的説教,外在環境對兒童的制約,重視權威的主導,兒童的活動空間受到束縛,兒童的活動成為機械外在的行為訓練。我認為只有真正激發學生的自我理解,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內在動因,才會促進德性的成長。而活動是兒童這種成長的根本和源頭。

立德樹人心得體會2

20_年11月8日,全國人民盼望已久的黨的勝利召開了。作為一名積極分子的 我對精神有着深刻體會。

作為教師着重我學習了第七章《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篇章,深刻理解“把樹德育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等重要指示精神。

學校為了幫助老師們能更全面、更透徹地解讀報告精神,特別推薦了教育廳基礎教育一司王定華司長撰寫的《把立德樹人作為基礎教育根本任務》。該文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説到底是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説到底是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第一,“立德樹人”指明瞭基礎教育的方向就是“樹人”,要堅持育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發展人、改造人、塑造人。第二,“立德樹人”指出了基礎教育的途徑就是“立德”,要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的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第三,“立德樹人”制定了基礎教育的內容就是要在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而規範人、要求人、提高人。該文又從課程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禮儀育人、網絡育人、制度育人和合力育人等角度,全面深入地闡述了關於“立德樹人”的方法和途徑。

通過對本文的解讀,我清醒地認識到當代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複雜性,必須適應時代特徵,必須反映時代訴求,必須體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進而探索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多方位、多層面、多形式地對學生進行思想素質的教育培養,才能有力增強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時效性和有效性。

一、更新德育理念探求德育規律

德育理念是指人們經過長期藴蓄而形成的關於德育發展的一種理想性、精神性、持續性的相對穩定的價值追求,是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

我國社會在改革開放的浪潮洗滌下,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環境已發生了巨大變遷。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新的時代中已有新的表現方式。現在的學生遍文化基礎薄弱,厭學情緒較重,紀律性不強,自控能力弱,行為表現差,有的自卑心理嚴重,有的則目空一切,且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多以自我為中心,漠視他人利益,同時,他們接受新事物快,熱心集體活動……這些身心特點與過去的學生有了很多不同。因此,德育工作者應從中剖析新的特徵,改革傳統德育思路及模式,與時俱進,樹立嶄新的德育理念,把“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念現代化,既要堅持德育方向的正確性,又要尊重學生在價值取向上的選擇性;既要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性,又要承認思想觀念的層次性,從而堅持德育的正確導向。儘管當代學生的缺點方面較為突出,學校更有責任關注、關心、關愛他們,充分肯定當代學生的正面素質,注重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尊重所有的受教育主體,分類施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道德水平發展需要。把立德樹人與學生的潛能挖掘、學生學業成長、個性發展結合起來,使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學生的心靈,進而成為促進學生改善自我、全面發展、成長成才的原動力。只有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工作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根本,以學生為核心,以學生為目的,把學生作為學校德育的動力主體,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價值取向,把德育工作過程變成尊重和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學校德育工作才能更具時代性、實戰性和有效性。

二、創新育人模式,營造和諧育人氛圍

學校應在以教學為中心的基礎上,充分挖掘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功能。

首先,思品教學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思品教師應利用教材內容加大德育教育力度,時時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德育教學。

其次,除語文和思品課外,其他學科也應該滲透德育的理性內容,這也是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比如,語文課在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另外在其他學科教學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國情、愛國主義、職業道德等相關知識。各學科教師都應樹立德育意識,在進行學科知識教育的同時,注意發揮學科的德育功能,有意識地在教學中滲透對學生們的德育教育,多方面影響學生的德育發展。

再次,課堂教育不僅限於教師講授知識,還應適當創新教學方法,適當增加教學活動內容,增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空間,努力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以便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德育內化效果。因此,可把教學內容與德育教育結合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諸如座談、演講、討論、文體活動等……通過這些方式引導學生感悟知識、感悟美醜、感悟人生,多渠道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三、一切為了學生,增強德育效能

教書是育人,學校管理更要服從和服務於育人。學校的德育工作應該滲透到學校管理的所有環節中去。教師隊伍的管理,教學環節的管理,學生紀律的管理,校園文化的管理,後勤服務的管理等都和學生的生活成長密切相關,都和學生德育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學校的“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如何更有利於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進而不斷修改、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使之更好地發揮其德育功能。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不僅僅是口號,而必須是目標,並付諸行動。教師教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是教育成敗的關鍵,必須親自參與到實踐中。只有堅持塑造人與服務人相統一,堅持以德治校與依法治教相結合,堅持塑造人與發展人相統一,才能增強學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創造有益的校園氛圍,才能促進學校更好地生存與發展。

四、立德樹人,強化德育工作

學校的主要任務是要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而新時期對教育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教育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必須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這是職業教育的顯著特點,而當代教育則應該更加突出立德樹人。教育者深深地懂得自己面臨的學生普遍有如下特點:自尊心受損、自信心受挫、行為不規範、思想過分開放或過分壓抑、文化基礎相對較差、成功感很少、自暴自棄較多等等,要把他們培養成一個有用人才,既不能靠單一的文化知識傳授,也不能靠單一的技能培訓,因為他們是應試教育的直接“失敗者”。鑑於上述原因,如何看待學生,如何培養學生已成教育者必須深思的重要課題,只有更加主動地研究德育工作,只有找準突破口,只有將德育與學生的潛能挖掘、技能成長和個性發展結合起來,才能使德育真正深入學生的心靈。只有真愛學生,因材施教,去關愛他們,才能開啟學生的心扉,去撞擊出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的火花,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熱情,也才能使學生在學校成長成才。因此,學校德育的難題應在立德樹人上下功夫,多元切入,其關鍵在於捕獲學生心靈,循序漸進。可以説,立德樹人就是陶冶人性,鑄造健康人格,這也是由當代學生特點決定的,因而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和靈魂。只有抓住這個根本和靈魂,學校才能培養出更多合格人才,教育才能卓有成效地生存與發展。

通過對報告的學習,尤其是對其中關於“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等篇章的深入研讀,我認清了教育的方向,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擔,同時也充滿了教育信念,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立德樹人心得體會3

時間過得好快,踏上講台身為人師已經有十三年了,一路走來,有淚水,也有歡笑;有迷茫,也有收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着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師德師風的建設對於一個學校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師德師風良好的環境學生才能健康茁壯成長;老師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師德是調節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家長關係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同時也是一定社會及其階層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

通過學習縣教育局組織的師德師風建設的動員大會和學校組織的“立德樹人師德師風”的動員大會,深有體會。我知道當一個好教師,應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這樣才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在學生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的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後應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温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有了事業心和責任感,才能樂教勤教,才能善待學生。否則就會對學生敷衍塞責。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內容,我們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總之,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

二、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

如果不常常處於學習狀態,我們的知識結構不是社會的要求,因為在當今社會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技術的發展步伐。

三、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不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是同樣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是照亮別人,充實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着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四、培養師德,應加強修養

按照教師的思想品行,道德規範和職業操行的有關要求,規範、自律自己的言行、為人處事的方式。教師應自覺地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做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要熱愛教師這個職業,把它作為向國家和社會的奉獻,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平台。其次要加強自律,這是培養良好師德的最好辦法。同時,要有一顆進取的心,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知識在更新,昨天可能是一位好老師,今天可能是一位普通教師,明天可能被教師隊伍淘汰。好教師的標準應該是動態的,是不斷提高的。教師要有一顆進取心,不斷學習,放眼世界,彌補不足,提高素養。教師應走近學生,瞭解學生們的思想、情感、個性需要,切實地關心和愛護學生,使學生健康成長。

總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過學習,時時處處為之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工作,積極進取。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以飽滿的熱情和和藹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