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家》讀後感實用範文四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2W

讀書的樂趣是無窮的,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們需要在自己的有限的生命當中多讀幾本有益的書籍。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家》讀後感實用範文四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家》讀後感實用範文四篇

《家》讀後感實用範文1

巴金筆下的《家》描述了一個五四時期封建的大公館裏。在這個大家庭裏,有個三兄弟,姓高,名叫覺新,覺民,覺慧。高老太爺是這個家庭的。三兄弟都有着創新的的精神。

大哥覺新是一個忍受者,他雖然有着新思想。他是這個大家庭的長孫,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他被剝奪了學業與愛情。待父親去世之後,家裏的重擔子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忍受着家庭裏任何命運的不公,忍受着自己心愛的梅表姐默默的守寡而不能陪伴在她的身邊,忍受着爺爺的任性妄為……他只是一個忍受者,僅僅只是一個忍受者。

和覺新比起來,覺民就比較開放多了。他和弟弟覺新一起接受西方文化知識的薰陶,有着先進的思想、昂揚的鬥志,是新時代的新青年。不久後,覺民愛上了張太太家的女兒,琴。琴是高家親戚裏面最美麗、最活潑的姑娘,她也是一個有着理想、有着抱負的勇敢的新青年。覺民白天忙着功課,晚上按時去琴那裏教書。

覺慧是這三兄弟中批判與反抗意識的一個人,也是當時社會進步青年的典型代表。他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平等地對待各個階層的人。

最後覺新終於領悟到了是舊的制度、禮教和迷信奪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和他的前途。他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他又不能夠抵抗這一切,他只有絕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覺民一起,助三弟覺慧終於逃離了這個家,使他們被束縛着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學一面從事進步的革命工作。

我認為覺新,覺民和覺慧就是現在社會中三個不同的人羣。覺新就相當於社會中剛剛畢業求職的大學生們,他們不停地去聘職,而他們只能聽公司老闆的命令。對於這些,他們只能默默地承受,他們不敢對老闆傾訴,也不敢反抗,他們就像覺新,在這個大公館裏面,不敢説話,不敢反抗。覺民覺民就像現實中的中年人,非常穩重,成熟。而三弟覺慧就像衝動的青年,不顧後患地去追求。這樣雖好,但是不顧後患未免表現得太沖動了。

《家》是巴金的著作,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封建社會中舊制度的無情,它給我的印象很深。

巴金説:“我不要單給我們的家庭寫一部特殊的歷史,我所要寫的應該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歷史,這裏面的主人公應該是我們在那些家庭裏常常見到的,我要寫這種家庭怎樣必然地走上崩潰的路,走到它自己親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寫包含在那裏面的傾軋、鬥爭和悲劇。我要寫一些可愛的年輕的生命怎樣在那裏面受苦、掙扎、而終於不免滅亡……我寫《家》的動機也就在這裏。”

《家》讀後感實用範文2

最近正在看一篇長篇小説: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雖然暫時只看完《家》這篇,發現巴金老爺爺對其中的人物刻畫可謂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讓我銘記於心,深刻的感受到巴金老爺爺不愧為偉大的作家。

現在正在讀第二本,當我讀完第一本《家》後,給我的感覺真可謂身臨其境,巴金老爺爺透過對一個大家庭的描寫折射出對舊社會舊制度的厭惡與憎恨,痛斥了人與人在交往中黑暗、違心和奉承,通過三兄弟間性格的不同和對未來社會的不同看法進行了層層更加深入的分析,真讓人眼前一亮。在三兄弟中我最欣賞的是老三覺慧他是一個對前途未來充滿信心,堅定不移的相信舊社會一定會過去,舊制度一定會被捨棄的有志青年,也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使他和老大覺新的性格剛好背道而馳,就像兩條平行線不可能有任何交叉點一樣,也就註定着他們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老大覺新的性格用現在的話來説就是懦弱到極點的那種人,在以前就稱他為“無抵抗主義”,也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導致他身邊最親的人死的死,走的走。

雖然他感到無比的痛苦,但這種痛苦卻並沒有讓他改變自己的性格,只是在思想上有了些許轉變,但這種轉變並不足以讓他有所行動,他還保留着那分懦弱。而三兄弟中的老二覺民則是站在覺慧那邊,但他並不象覺慧那樣衝動,有着沉穩的性格,在必要的時候也回積極主動的爭取幸福,從這點上來説我還是很欣賞他的,因此在整個大家庭中,只有覺民和覺慧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其他人則全是舊社會,舊體制的擁護者,可見覺民、覺慧和這個大家庭的隔閡有多麼深,所以覺慧除了恨透了這個舊社會、舊體制外,也恨透了這個只有舊體制和舊制度的大家庭,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以此表明他抵抗這個舊社會的決心。

整本書就是圍繞着覺民、覺慧兩兄弟怎麼和那個舊社會、舊制度作鬥爭並最終獲得勝利的故事,整篇文章以“家”為主題貫穿始終,讓人看了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家》讀後感實用範文3

讀完巴金《家》這本書,我有許多感悟。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我十分喜愛它。相信大家都知道並且都讀過這本書,故事的內容就不需要介紹了。

看完這本書後,特別是瞭解了巴金的生平後,我真的覺得書中的覺慧與巴金本身十分相似。

殘酷的現實確也教育了青年巴金:母親死後四個月,二姐就患“女兒癆”死了。她性情温和,從小熟讀《烈女傳》,她學到了許多封建“婦道”,知道作為女人,要順從一切,忍受一切。那本書裏,有個寡婦因為陌生的男子拉了她的手,她便把自己的手砍掉;有個王妃,官裏起火,她甘願燒死,也不出來,因為怕失體面。二姐熟讀這本書後,顯得與她年齡不大相符的沉默與憂鬱。祖父生日的三天後,她的生命就結束了。

大哥的處境十分困難,巴金是非常瞭解的。大哥本來與一個從小在李家走動的巴金錶姐很好,但是這門親事後來沒有成功,他用在祖宗神位前拈紙團的辦法,選中了另一個姓張的姑娘。大哥心事成虛話,雖滿肚委曲,但也沒有反抗,也從不曾想到反抗。後來祖父死了,恰好這時大嫂懷孕,臨盆在即,這就成為叔嬸們打擊他們的可趁之機,他們一方面在祖父靈堂前提出分遺產,一方面又認為祖父去世不久,長房在服孝期間,在家生孩子,將與祖父在天之靈相沖,因而竟然要求大哥送妻子到城外一個偏僻的鄉村去生產,説離開家裏越遠越好。

大哥在大家庭中與長輩因循、敷衍、妥協、服從慣了,並不能接受巴金兄弟要讓大嫂留下來在家生產的建議。他最後還是拿着衣被陪着自己的夫人上轎,到城外把孩子生了下來。雖然,大嫂並不像《家》裏的瑞珏那樣難產而死,但當孩子彌月以後,大嫂抱着孩子回家,巴金看着叔嬸們臉上所顯露勝利者虛偽表情,愈益增加了他對這個大家庭的憎厭。

巴金是覺慧嗎?高家的悲劇源於李公館經歷的悲劇;鳴鳳、瑞珏、梅表姐這些悲劇人物的誕生,是巴金從李家悲劇生活的經歷中提煉出來的,這是因為巴金所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他感受的是一代人的悲劇。正是巴金在封建大家庭中經受了大量的心靈折磨以後,最後才演化成了小説《家》中覺慧的決心和眼淚。他比覺慧看到的更廣,也更深。

可以説巴金的《家》是他對自己的家族生活的記敍和諷刺。

《家》讀後感實用範文4

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便也凋零了,因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熱。——羅曼羅蘭

我奔跑着,喘息聲越來越明顯,而理想卻忽近忽遠,就在唾手可得時,它便再次離我遠去,我逐漸疲倦了,不願追尋,慢慢停住了腳步,而當琴出現在我的面前,並輕輕地拉住我的手,我便隨她繼續奔跑。

在青春之路上,她向我娓娓敍説着她的故事,她雖然是一個封建禮教下成長的富家小姐,但她從未屈服過,她盡力想要進入男學堂剪短頭髮,她不願順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懈地追求着自由與平等。

然而,當她向我講到梅和瑞鈺的悲慘遭遇時,她的眼角不禁滑過激憤的淚水,反抗的怒火從她的目光中熊熊燃起,她攥緊了我的手,堅定地告訴我,她不會選擇千百年來中國女子所走的血路,她要逆流而上,拯救自己!

剎那間,我的體內被注入了激情與活力,如同即將爆發的小宇宙加快了奔跑的速度。

琴見我滿懷熱情地追逐理想,頓時停住了腳步,輕輕拍打我的肩膀,以她慣有的自信勇敢,在我耳邊低語:“儘管我們來自不同的時代,但悲劇卻一直在上演,從未停歇,然而這也不是無力改變的,一定要堅持追逐自己的夢想,因為悲劇大部分發生在沒有自我追求的無抵抗主義身上,就像大哥覺新,而現在通過我的不懈追求,我已經得到了幸福,而你,要努力哦~!”

我一邊跑着,一邊想着琴對我説的那一席話。封建禮教如同吃人的野獸肆意吞噬者人們的思想,只留有那悲慘的肉體使人悲哀,儘管現在,已經不存在這種顧慮,但在這激烈的競爭中,沒有對於理想的堅持,結果依然會是像琴説的那樣——不斷的悲劇。

仔細回味着我的理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我明白我需要有良好的繪畫功底,我的奔跑就是在畫板上用不同型號的畫筆勾勒出一幅幅令人滿意的畫卷,可是從前,我常常因為,對與色彩較弱的感知度毀掉一張張畫紙,浪費無數的顏料,放棄這個念頭在我的腦海中一次又一次的浮現,但”琴”聲不止,琴帶給我的勇敢與信念,是我不願也不會停止我對夢想的渴望與追求。在青春之路上,琴點燃了我內心微弱的火光,卻是我充滿了光和熱,充滿了向上的勇氣。

重拾畫筆,冷靜地坐在畫板前,調色板裏的顏料組成了我七彩的夢,左手輕輕扶着畫板,右手的筆在白紙上謹慎地打着初稿,那是琴給我的勇氣與熱情。

理想依舊,青春之花仍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