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1W
大力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全面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培育優秀人才,建設美好新城。那麼關於人才工作會議的心得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範文三篇,以供參考。
關於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關於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個人心得體會

“天下之治在人才。”想要深入推進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讓鄉村這片“廣闊天地”成為“大有可為”之地,做好鄉土人才的引進培養管理是基層工作的“鎖鑰”。人才工作沒有“模板公式”,面對新時代下“三農”發展提出的新問題新要求,黨員幹部要開闊思路,開拓人才工作中的“錯位空間”。

“引才標準”宣傳“錯位優勢”。長期以來,對於在大城市“留之而不得志”的擇業煩惱常常困擾着畢業生,這一問題的原因離不開年輕人對城市的“崇拜”和對自身專業能力在農村發展的“錯位優勢”的忽視。“百業興則農村興”,農村從來不只有農業,鄉土引才也不應侷限於對農業相關人才的宣傳和招攬,其他在農村發展中具有“錯位優勢”的人才也應成為各地人才報告中的“高頻詞彙”。如隨着各地發展特色經濟作物或產量提升後,需要物流專業人才滿足日漸提升的倉儲物流等要求;如部分鄉村將現代化農田打造成了也可用於實踐開拓的基地,需要專業設計運維人員;如為了乘電商潮流拓寬銷路豐富經營渠道,鄉村同樣需要電商銷售人員搭建平台。推動三產協同發展的各專業人才不僅可以助力“三農”現代化,更能讓鄉土人才結構更加健康,後勁十足。

“培養路線”注重“錯位提升”。各地對於鄉土人才的援引年齡跨度很大,有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也有實操經驗豐富的“土專家”,對於這些人才的培養要明確差異,注重“錯位提升”。在各領域有一定成就的“土專家”,往往是當地鄉村產業振興的主力軍,讓他們走進課堂,學習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表述,為他們能夠更好地將極具個人特點的“經驗”和口口相傳的“訣竅”寫成帶動鄉村發展的“致富經”創造了條件,給“土專家”帶上“學士帽”,也在心理上給予他們極大的肯定和鼓舞。而對於“新農人”培養,並不侷限於通過一線生產,讓年輕人體會勞作不易,提升其知識與生產的結合。讓“新農人”扎進土壤,更是要讓他們通過與農民的共處,與土地的接觸,認識到“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手裏”這句話的背後藴含着的農業,乃至“三農”發展的深刻意義。鄉村振興戰略將是今後數代人接力的偉大事業,注重“錯位提升”可以激發出每一代人都為這一偉大事業添磚加瓦的強大主觀能動性。

“留才措施”着眼“錯位滿足”。“引才容易留才難”,引進的人才還未坐熱板凳,就有意離開,這是人才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大問題。如何化人才危機為轉機,通過引入一批帶動下一批,“錯位滿足”很重要。年輕人才往往以發展前景決定去留,鄉村基層想要留才必須把自身打造成真正讓年輕人才施展得開拳腳、承載得下抱負的廣闊天地。對於他們提出的創造性方案,要給予重視,給予合理的試驗條件和容錯機制,讓願意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中年人才往往以家庭生活條件決定去留,鄉村基層想要留才必須儘可能合理縮小自身與城市在配套設施上的差距。要努力確保他們的孩子們在本地獲得良好的教育,保障父母在身邊得到及時的照顧,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

鄉村振興要注重地域特色,“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在鄉土人才工作中發掘“錯位空間”,正是這樣一種實事求是思想的體現,惟其如此,才能構建良好的人才結構,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梯隊,為最終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於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個人心得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用活各類人才,對待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讓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各地各單位在選拔任用人才時要“多尺齊下”,用不同的“伯樂眼光”識別出不同的“千里馬”,讓各類人才都能擁有充分展現自我的舞台。

用好“羣眾評價”尺,量出“一心為民”型人才。羣眾評價往往基於自身實際感受,相對來説更加公正全面。各級各單位在識別考察人才時,要常去基層一線“拉家常”,善於運用“羣眾口碑”這個標準“度量衡”,拓寬考察視角,延伸考察觸角,加深對“八小時外”生活圈、朋友圈、家庭圈的瞭解,讓羣眾為人才“畫像”“打分”。通過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主評議制度,維護好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把羣眾“認不認可”“滿不滿意”作為重要參考標準,在人才選拔任用工作中擴大民主、體現民心、反映民情。真正把“一心為民”型人才識別出來,讓他們既得到羣眾的好評,又得到組織的肯定。

用好“日常表現”尺,量出“踏實肯幹”型人才。識別考察人才並非一時之功,而在於長期積累。僅僅通過個別幾次的短暫接觸,無法做到多維度評價、全方位瞭解和精準化識別。各地各單位在識別考察人才時,要杜絕“臨時抱佛腳”現象,堅持抓常抓細抓長,拉大時間跨度,豐富手段方法,做好“平時文章”。在政治立場上辨“德”,在落實任務時看“能”,在工作作風中識“勤”,在長遠成效裏考“績”,在名利誘惑前知“廉”。看看人才在日常業務中幹了多少事、幹了什麼事。不以個人簡歷等文字材料“論英雄”,不以口頭推薦等談話內容“比高下”,讓踏實肯幹的人才“吃苦不吃虧”,讓求真務實的人才“流汗不流淚”。

用好“重大斗爭”尺,量出“可堪大用”型人才。越是艱苦的環境,越是艱難的任務,越能磨礪一個人的意志,鍛鍊一個人的本領。在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重大斗爭一線,能緊緊圍繞大局,堅決服從黨的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指哪打哪”的幹部,都是“可堪大用”型人才。各級各單位要把重大斗爭前沿作為識別考察人才的“主戰場”,堅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用好“放大鏡”和“顯微鏡”,近距離觀察掌握人才的現實表現情況,以工作思路清不清、責任意識強不強、措施手段硬不硬等標準,考察他們能否發揮“主心骨”作用,能否帶頭衝鋒陷陣,能否不負羣眾所託。對“關鍵時刻頂得上去,危急關頭站得出來”的棟樑之材,要優先培養、大膽任用。

關於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個人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第三部分“嚴格人選把關”中指出了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人選的基本條件,明確要求選出用好“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強”的選派幹部,推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項舉措落地見效。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縱觀百年征程,從成立初期的50餘名到如今的9100多萬名共產黨員,我們黨歷經百年的發展壯大,有力印證了建黨之初的科學指引和強黨之路的歷史必然,充分彰顯了新生政黨堅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廣泛凝聚了軍民一家親歷久彌堅的強勁偉力。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我們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有序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的強大合力,讓歷史這本“最好的教科書”正確指引人才振興發展方向,持續從百年黨史、革命先輩、英雄事蹟中積蓄奮進力量,澎湃幹事激情。

讓百年黨史“提燈”,照亮圓夢之路,為人才振興指明方向。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百年黨史畫卷徐徐展開,教會了我們要立“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獨立”之大義,要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大德,要成“忠誠乾淨擔當”之大才,要擔“為民族復興、為祖國建設”之大任,為能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而不懈奮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實現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一方面,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要學會向歷史要方法、要經驗,落實好新時代組織路線,以村“兩委”班子集中換屆為契機,結合好“學史力行”目標任務,選好用好能夠自覺“接地氣、轉作風、增感情”的幹部,壓緊壓實鄉村振興“第一責任”,教育引導基層人才始終站穩“第一方陣”,在銘記歷史中育新機、開新局,奮力託舉起人才振興的蓬勃生機。另一方面,要學會向歷史要答案,營造“撫今追昔、鑑往知來”的學習氛圍,堅持用“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為選派人員精準“畫像”,在“育選管用”各個環節堅決破除“歷史週期律”窠臼,廣泛動員、積極組織更多主體投身於為實現中國夢而奮力拼搏、建功立業的新徵程上來。

讓革命文物“説話”,汲取精神力量,為人才振興築牢根基。革命文物是承載歷史印記、激發愛國熱情的重要載體,深深鐫刻着源遠流長的革命文化,傾情描摹着“革命先輩築長城”“民族精神永不滅”的光榮歷史。農村一線是許多革命故事的發源地,也是我們黨不斷奪取勝利的革命根據地,孕育了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優秀基因,因此,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把擁有厚重的歷史背景、巨大的優勢成果和廣闊的服務平台的一線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在鄉村一線講好歷史故事,搭建起人才交流、激勵、晉升、示範等平台,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不斷從革命文化中堅定前進信心,汲取奮進力量。要把鄉村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廣闊舞台,與革命舊址、革命博物紀念館等場所有機結合起來,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強化保障支持,注重監督管理,推動幹部在鄉村振興一線崗位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同時,要發揮好人才的優勢,拓展革命文物的利用途徑,創新傳播方式,以富民產業為示範樣本,不斷增強社會、經濟、文化等綜合價值,提高利用傳承水平,不斷築牢人才振興的“四樑八柱”。

讓紅色初心“升温”,燃旺幹事激情,為人才振興積蓄動能。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9100多萬顆“紅色初心”為人民生活幸福閃閃發光,為“國之大者”提供了制勝法寶和示範樣本。脱貧攻堅、污染防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疫情防控……在新時代的各種鬥爭中,我們黨始終在“發現人才、團結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的征途上積蓄動能,不斷為人民的偉大事業注入“新鮮血液”。要始終堅持羣眾路線,緊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任務,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緊緊依靠人民,讓“鼓勵開發”與“積極探索”並驅,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奮勇開新局。要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善於從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農人”等新羣體中選拔“頭雁”,讓“艱苦奮鬥、善作善成”的紅色初心代代相傳,形成“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示範激勵的良性循環,不斷提升辦事效率,使幹事成果能夠讓歷史檢驗、讓羣眾評判、讓事實説話。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的學用成效,鍛造攻堅克難、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錘鍊用心謀事、用情辦事、用力幹事的真本領,不斷轉化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發展動能、創新動能、綠色動能。

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5篇】

治國興邦,人才為急。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組織人才工作作出全面規範,是做好新時代黨的人才工作的基本遵循。各級組織部門要深入學習《條例》精神,畫好組織人才工作的“三張圖”,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

畫好黨管人才的“方向圖”。為政之要,惟在得人。各級組織部門要心懷“國之大者”,打破“遠視”距離,擺正“偏視”角度,跳出侷限,提高站位,圍繞發展需求,聚焦發展戰略,科學調研、因地制宜,加強對人才隊伍建設的宏觀謀劃。要牽頭抓總、聯合相關部門,當好“參謀”,發揮主體作用、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形成統一領導、分類管理、齊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要建立完善人才制度體系、開放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健全人才資源管理體系,挖掘本土人才,開發隱藏人才,使“人適其位,人盡其才,才盡其能”。

畫好育才機制的“流程圖”。“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各級組織部門要應時而動,順勢而為,破除當前制約人才良性發展的“瓶頸”,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要圍繞黨培養幹部的目標,遵循人才成長規律,為人才提供“沃土”,讓人才能夠“向陽而生”。要給人才“澆水”,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引導各類人才把“個人夢”與“中國夢”結合起來,激發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要給人才“施肥”,整合多方資源,以需求為導向,開展“訂單式”培訓,因人施教、“按單點菜”。要給人才“蹲苗”,讓其“重擔壓身”、深入基層,在“泥土”中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

畫好留住人才的“保障圖”。“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各級組織部門要切實完善好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樹立人才服務意識,將入職談、年末談、不定期談相結合,聽取人才服務意見,及時瞭解掌握人才思想動態,當好人才的“店小二”。要“扶上馬送一程”,建設適應人才發展的工作環境、科研環境與生活環境,搭建創業服務平台,激發人才創造力,在待遇保障、户籍變更、子女上學等方面提供“菜單式”精準服務,當好人才的“貼心人”。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注重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並重、“輸出學習”與“輸入學習”結合,當好人才的“鞭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