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最新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5W

想要寫好體會並不是簡單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其實寫體會就是我們對於某些事情的真實的看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最新6篇,感謝您的參閲。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最新6篇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篇1

聽z老師的演講第一感覺是原來“快樂教學是可以做到的”。本以為國小的數學就是灌輸性的,因為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可是z老師卻是把很難完成的任務實實在在地搬進課堂,並且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即快樂數學教學法。

現在我已經上了幾天課了,和學生們在課堂上也過了過招。明顯地感覺到只用嚴格來激發他們的學科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那樣會慢慢造成學生們被迫接受知識緊接着會出現厭倦課堂甚至排斥課堂。z老師讓學生參與教學並嘗試給學生以直接進行教學的機會,這樣學生們在“做中學”,自己學習知識再講解給大家,老師在難點或關鍵時候加以引導,這樣在同學們之間的自我考評中,不知不覺知識學會了而且還會舉一反三。比如王老師講“軸對稱圖形”,在學生的“講與問”的“教學中”,老師只是在學生無法繼續討論的時候進行了提示,我認為他們會永遠記住這節課上的每個瞬間。給學生以情境,讓其充分參與到教學中就是在傳遞快樂的知識。

“每個老師都有一套自己的“傳道、授業、解惑”方法,優秀的老師循循善誘,啟發學生髮現真理;平庸的老師照本宣科,直接傳授學生知識。”新課改要求將課堂還給學生,而怎麼換就是體現方法的獨特性。照本宣科沒聽講的學生無法受到關注,既使受到了提問,他們也無法真正領會課文中的每一個重點。學生們在課堂上自主操作、自主交流、主動思考、踴躍發言;他們在快樂中領悟知識,自信心得到提升、學習主動性被充分激發和釋放。而老師們努力扮演同學們的“合作者”、“引導者”與“支持者”的角色。這樣做也是達到“輕負擔重質量”的高校途徑。

教學工作是教師的基本任務,怎樣使學生在簡短的時間內達到高效的接受知識是作為教師最不知所措的一方面。z老師的快樂教學法為我們提供了借鑑。我想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積極思考,努力用新穎有效的方式裝飾教學過程,能夠讓快樂真正走進課堂。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篇2

這兩天,學校組織校本培訓,觀看了名師高金英老師的講座,好多東西是我們迫切需要的,使我認識提高,有不少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她的語言風趣幽默,人格魅力高尚,感染了我們所有的聽講教師,我們被她征服了,心靈受到了震撼,所有會場安靜,人們都不覺得累,反而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下面是我的一些體會和感受:高老師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她的敬業精神、人品、學識、工作態度方法、管理技巧、淵博的知識都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她説:“優秀是一個人一生的習慣,而不是一時的習慣。”她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去學習培訓時,每天早去20分鐘,為同學老師服務,毫無怨言;她要做學生一生中的貴人;生活中打車要搶先坐在司機旁;尊重不喜歡你的人;懂得感恩。從這些小事中可以折射出她人格的高尚。她講話語言風趣幽默,表現力很強,他是個博學的人,是個雜家。

隨口拈來一個故事、一段笑話,課堂上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寓教於樂,有時還可化解矛盾。讓學生喜歡你,讓學生愛上你的課,這不是我們每位教師所追求的嗎?高老師説:“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我一直比較認真,但沒有做到用心的地步。高老師的講座中有很多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教育學生很有用,我們只有分析知道自己的學生是哪種性格氣質類型的學生,是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鬱質或是綜合質,只有抓住學生的特點在平時的教育和管理中才能對症下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我平時在工作中,也會遇到不少難管理的學生,讓人頭疼,舊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有時真沒辦法。説明沒有真正瞭解學生,沒有抓住學生的特點,沒有管理技巧,效果不好。以後要多關注中學生心理健康這方面的內容,在瞭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去開展工作。還有高老師也是教物理的,她的物理課學生很期待、很喜歡上,她有時給學生做實驗,有時竟然給學生變魔術,學生期待着下節課老師又不知給我玩什麼呢?學生非常感興趣。我也是物理老師,今後也要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多琢磨思考。新課標要求物理課程應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自然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其實物理與生活聯繫非常緊密,要讓自己的學生覺得物理有用、有趣、好玩,從而願學、樂學。這就需要我們自身不斷努力學習,練就一身過硬的基本功,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高老師管理學生有很多招數、點子,飯盒事件、羽絨服事件他處理的多麼妥當。讓學生受到了教育,改掉了自私的心理,提高了思想認識水平。試想,換用其他辦法,也許沒效果,也許會在學生的心靈處造成陰影,她的管理技巧也是我應該學習的。平時對學生的管理,針對事情,要多想金點子、多想好辦法。現在我要下決心學習,強化基本功,全面提升教學技能,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堅持下去,定能使自己較快的進步!

聽完王嶺老師的《有關語文教學生成問題的探討》,對語文課堂資源生成我又有了新的認識:生成與預設,可以説矛盾的統一體,如果説教案是預設的,那麼課堂則是生成的;預設體現對文本的尊重,生成則體現對學生的尊重。課堂的行為主體是學生,而學生的學習是隨機生成的。我們不能“活人圍着死教案轉”,而應從傳統的教學形態中走出來,努力構建新型的,富有活力的,生成的語文課堂。

在我的教學中,也時常發生學生的看法與老師、書本上不同,對於學生閃耀着思想火花的質疑或觀點,我多數會予以鼓勵,表揚他們會學習,善思考。比較尊重學生體驗,關注生成資源。

面對課堂生成,我主要是這樣處理的:

首先篩選信息,辨別課堂有效“生成點”。我會關注生成信息是否能促進學生髮展,有探究的價值。如果生成信息的確能激發多數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慾望。我便及時調整預設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將課堂生成資源開展進一步探究,並與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甚至是課下查閲資料直到解決問題。對價值不大的信息和問題,我會及時地排除和處理,使課堂教學回到預設和有效的軌道上來,以保證教學的正確方向

其次把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用舊的知識去輔佐新的認識。主要是通過捕捉、判斷、重組從學生那裏湧現出來的各種信息,把有價值的新信息和新問題納入教學過程,使之成為教學的亮點。如果新信息學生們都能興趣盎然的參與,能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學習情感,我也會改變前提預設,將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積極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提升。

例如,昨天在教學《陌上桑》一文時我預設了這樣一個問題:

詩中是怎樣描寫使君的可恥行為的?從中可看出使君是一個怎樣的人?

因為備課時我看了教材簡析,説《陌上桑》採用喜劇的手法揭露統治階級的無恥。所以我的腦海裏對使君的定位就是好色、無恥。

在課堂教學中,當我提出這一問題時,大多數學生都認為使君是個無恥的好色之徒。就在我準備把“無恥”這幾個字寫在黑板上時,有個學生卻提出不同意見:“為什麼其他人看到羅敷失態的表現就不是好色,使君就是無恥呢?”當時班裏就炸開了鍋,有學生説:“其他人其實也好色”;有學生説“其他人只是看呆了,卻沒有問羅敷:‘寧可共載不?’,説明其他人品德比使君高尚”;也有的説“羅敷又漂亮又高貴,其他人只敢看,不敢説。”……

對於學生這樣的質疑與觀點,當時我認為質疑的學生問的很有道理,生成資源的確有探究價值。所以我並沒有“一棒子”打死,而是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於是我笑着問學生:“如果其他人也像使君一樣有地位,有權勢,他們會怎樣?”

學生又議論開了,經過一番交流與爭論,最後得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實其他人和使君一樣被羅敷的美貌所傾倒,只是種種原因使他們不能説或不敢説“寧可共載不”。這樣看,使君被説成“好色、無恥”,實為冤枉。他之所以説出“寧可共載不”只是緣於他優越的權勢和地位。作者寫c使君應該也是一種寫作技巧。

我又提出問題:那麼作者到底要表現什麼呢?

於是學生很快得出:作者寫使君也是為了反襯羅敷的美麗。説明羅敷的美麗不僅讓黎民百姓動心,也讓見多識廣的達官貴人傾心,足見羅敷之美。

在這節課上,當新的教學資源生成時,我並沒有按照預設繼續教學,而是順應了突發事件,將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讓興趣盎然的學生展開討論。體現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閲讀中生成的問題。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啟迪思維,明辨是非,從而明確課文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走向大雅文化。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篇3

名師的標誌是人格完善、學識淵博、教藝精湛、業績超羣。對照名師,我深深地感悟到在21世紀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師,尤其是要做一名優秀的老師,這段路還很漫長。我認為學習名師關鍵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敬業

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才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才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着精、氣、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面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既可以激勵自己,又可以給學生以榜樣示範,像孔子那樣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去從事教育。教師的活潑開朗的性格,又將會感染到我們的學生。

2、學習

學習對於一個教師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名師從走上講台的那一天起,一刻也沒有放鬆過學習。一要系統掌握教法要素。成熟的教法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二要強化教學技能訓練。教學基本技能是教師必備的基本職業技能。努力熟悉上課技能,掌握聽課、評課技能,研習反思技能。唯有通過自身有效的實踐訓練,才能輕車熟路,遊刃有餘。正是由於有厚實而廣博的知識基礎,他們才能在教學中深入淺出,揮灑自如。

3、創新

個人功底深淺不一,教學風格各異,面對的學生不同,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人教,課堂效果也不會一樣。不顧客觀實際情況,只一味簡單的模仿,甚至直接生搬硬套,依樣畫葫蘆,即便畫得再像,也僅僅是形似而已。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學習名師,關鍵在於走到名師課堂的背後,深入思考,於細微精到處體察揣摩其中的奧妙,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實際和優勢,活學活用而不是全部拿來,學會揚棄,並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不斷積累經驗,熟能生巧,走出一條出於教學新路。這就算學到了名師課堂的“真經”,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4、觀念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高高在上,在現代社會裏,必須教育民主化,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教師有尊嚴,學生也有尊嚴,每一個學生不管成績好壞,品德是否有缺陷都有他的尊嚴。教師要發自內心的愛學生,努力發現學生多方面的優點,欣賞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學生只有感受到老師的愛與尊重,方能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在信息時代,教師很多方面的知識都可能不如學生,那麼必須放下架子,與學生建立相互學習的夥伴朋友關係,真誠地向學生學習,教學相長,共同進步。通過學習名師,我切實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尊重學生,不是虛情假意,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教師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揣磨學生學習心理,學生化的語言更利於學生接受。與其説名師是一位老師,倒不如説名師是一本書,一本只有認真思考、認真實踐後才能讀懂的書。

總之,我們要做的就是趕緊行動起來,加強自身學習,認真地搞好教學工作,並努力創造各種條件進行教研和教改活動,逐漸縮小與名師的差距,不斷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篇4

剛接觸學前教育時,我原本只是覺得照顧小是孩子是件簡單的事,只要有耐心,愛心,責任心,再加上會一些基本技能就好。經過專業入門課和馮曉霞老師和李季湄老師的進一步對學前專業的闡述,我越發覺得當一個幼師是難的,當一個優秀的幼師更是艱難困苦的事情。

xxx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明白學前教育改革是件艱鉅的事。要從傳統觀念轉到行為上來。我們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更要將理論付諸實踐,更要注重幼兒活動的教育過程。

講座中最讓有所觸動的是要求幼師不僅有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自然知識,人文科學知識,並且將這些科學知識融入幼兒園教學中。而不是簡單的將生活常識再做無用之功,浪費人力物力,且讓兒童失去了對世界的探索的好奇心。這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而關乎着國家未來科技的發展。

xxx老師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指南》的講解中,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不僅是孩子,還有無數的家長需要我們的幫助。因為在這浮躁的時代,家長如果沒有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就成了浮躁時代的學習機器,成了最可悲的犧牲品。所以指南不僅是對老師提出要求而且還有我們的家長,這就要求幼師要與家長溝通,不能拿指南來當指標來要求我們的孩子達標。

對於老師對指南的解讀,我體會到幼兒教學不能國小化,不能一味違背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要求孩子理解數與數學。畢竟發展都有逐漸積累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指南要求幼師與家長要學會充分的尊重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讓孩子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在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

名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更讓我有沉重的壓力,做好幼師是艱鉅的,要堅持努力學習。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篇5

飛揚,聽者亦有心得。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面對着鮮活的教學對象,智慧的教師必然沒有相同的課堂。

網絡的迅猛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大量的可學習資源,使我們的備課效率更高了。特別是名校名師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細緻深刻的教材解讀和精巧的教學設計,給我們的備課提供了豐盈的源頭活水,讓我們的頭腦擁有了豐富的教學智慧。

然而,任何一種資源,我們都不能採取拿來主義思想。因為任何一種思想,都打上深深的個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師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教學環境下,面對自己的教學對象所作的個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許會與喚起你的共鳴,但這種共鳴不可能是教學實施時的成功之路。由於地域、語言習慣、知識底藴、教學風格,甚至於教學條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來的內容在自己的班級無法實施。從這些意義上來看,再好的課堂也是無法克隆的。 無論名師大家,還是我們身邊的同事學友,觀摹課堂或多或少給予我們教益。然而,你想克隆獲得好評的課堂,結果只能是東施效顰,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難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學生沒有別的班級出色,而是自己沒有對別人的經驗總結消化。

一旦讓別人的經驗成為自己的營養了,那麼你必然能獲得豐收的喜悦。

比如,讓學生獲得“特殊的稿費”,以此激發其寫作的興趣,這是教學中新鮮的創意。但稿費從哪裏來?你與學生的家長有時多少溝通?稿費的引導是否會引起負面作用?所以,創意的實現得需要有一個過程。一是要針對班級學生的習作現狀,他們的寫作熱情是否在消退?二是孩子在熱情消退的情形下,與家長悄悄地溝通,將節省的零用錢交給老師,用於對成功的作品進行獎勵。三是稿費刺激需要藉助一個有效的展示平台,比如班級或學校的刊物。四是不要放大稿費的物質刺激,而要將此作為提升學生精神境界,提高精神需求的轉折點。五是將“稿費”與平時的作文講評、賞識和鼓勵相結合,讓全體學生建立信服感,並能從中收穫到寫作的技巧,發表的快樂,從而將寫作並發表作為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現在倡導的同課異構教學科研策略,教師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下展開教學進程,教學系統的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媒體)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呈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

充滿智慧的教師,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可以使同一種教學設計,產生不同的教學的過程,獲得不一樣的教學成果。現在的“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正是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有效範式。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篇6

xxxx年9月27日上午,我認真聆聽了最美教師李xx老師的講座。李老師的演講題目很新穎——《用思想飛翔,做幸福教師》。

李老師身材嬌小,看起來比較年輕,圓圓的臉上刻着認真,透着一股子倔勁兒,她的聲音悦耳柔和,還時常説幾句幽默的話,逗得我們會心一笑。我想:當李老師的學生是該有多幸福啊,她的手中似乎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使得所有她教過的學生都深深地愛上了數學!看到她的學生們精彩紛呈的數學日記和發自肺腑的感人話語,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如果當年,我有一個像李老師一樣的數學老師,大概我也不會那麼牴觸和害怕上數學課了吧,更不會嚴重偏科的了。基於此,我有很多感想,如下:

一、關於鼓勵。

李老師是如何讓學生那麼喜愛上數學課的,是如何將曾經倒數的班級教到正數第一,這些她沒有多講,聯繫《泰迪的故事》,不難猜到,其中鼓勵的力量不可小覷。從小,我就喜歡語文,不太喜歡數學,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上了國中,數學老師特別嚴厲,常常是一道計算題錯了就挨個體罰,我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上課,老師提問題,很多同學都舉手了,對於沒舉手的,老師總是冷嘲熱諷,就這樣,我揹負着很大的壓力,越怕上數學課,數學成績就越差,如此惡性循環,父母也為此愁得不行。此刻我想,如果當年,我的數學老師,可以像李老師一樣,時常鼓勵我,哪怕一個眼神、一句簡單的話語,或許我不會落得後來嚴重偏科的地步。後來,我身為人師,也常常聽到身邊有同事對學生冷嘲熱諷,説特別難聽傷人自尊的話,我深知那樣的教育方式只會適得其反,老師們脾氣上來時候,應該理性地剋制,不然,摧殘的可是祖國未來的花朵。

二、關於夢想。

“當有人告訴你你的夢想不可能實現時,你要變成‘聾子’,對別人譏諷的話語充耳不聞”,只有這樣,你才能不被他人左右,不被自己的怯懦嚇到,才有可能實現夢想。作文課上,我讓學生寫《我的理想》,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或大膽或害羞得説出了自己的理想。有的孩子想當科學家,有的想當歌唱家,有的想當作家……當一個學習成績不太好並且非常內向的孩子,站起來怯生生地説自己的夢想,是當一位作家的時候,其他孩子鬨堂大笑起來。我很嚴肅地制止了他們,並説:“你們沒有權利去嘲笑別人的夢想,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如果你連想都不敢去想,那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最起碼這位同學敢於説出自己的夢想,這應該是被尊重的。”其他孩子聽了,都會意地點了點頭。古往今來,多少偉人小時候只是個默默無聞甚至被人嘲笑的角色,長大後卻都令人刮目相看,在學術等領域造詣頗深。牛頓、瓦特、愛迪生,這些例子數不勝數。李老師懷揣着簡單的夢想,每一步踏踏實實地走着,抱着將生命摺疊51次的信念,終成一代名師。老師們雖處於平凡的崗位,但是肩負着每個學生的命運,與祖國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應尊重並善待每個孩子的夢想,哪怕是不切實際的。

三、關於閲讀。

李老師身為一名數學老師,竟然能堅持閲讀,堅持寫反思,真的令我這個語文老師汗顏。她提出的觀點很贊,“將閲讀進行到底,讓數學七十二變,借反思破繭成蝶”。我可以改為“將閲讀進行到底,讓語文七十二變,借反思破繭成蝶”,並以此為今後的奮鬥目標,不斷提升自己。每次外出培訓,李老師都要堅持寫反思日誌,哪怕條件再苦再難,當李老師講到,由於久坐電腦前碼字,居然忘了頭頂上有電視機,一站起來磕得頭生疼生疼的。李老師是用十分輕鬆的口吻講她的故事,聽到此,大家笑了,可是其中的辛苦,恐怕只有親歷的人才能體會吧。xxxx年,李老師寫了50萬字的隨筆,20xx年10月的研修茶座,她又寫了10萬字。這些數字,足以令在場所有的語文老師汗顏。是啊,我們才二十多歲,教學生涯剛剛起步,正值風華正茂、精力充沛的時期,可是我們整天除了上課,就是玩手機、玩電腦,沒有閲讀,沒有練字,更沒有花費時間跟學生交流,更別説抽出時間寫反思了。而李老師卻能數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更何況她還是個數學老師。我們身上欠缺的太多太多,社會浮華,人心浮躁,電腦讓人們的大腦和手變得慵懶。專業知識的匱乏,教育理論的缺失,社會閲歷的不足,都是年輕教師致命的弱點。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身邊的資源,利用好電腦設備,像李老師一樣,可以建個微博,每天堅持寫日誌,這樣可以與不同思想的人交流,還可以提升自己,何樂而不為。大概是李老師喜愛閲讀,她的女兒也因此受到了薰陶,也愛上了讀書和寫作吧,六年級就堅持寫小説了,真了不起!這樣説來,如果我們養成了閲讀書籍的好習慣,將來我們的孩子、學生們也會受到影響,會愛上閲讀的,還能提升個人素質,一舉兩得!

之前,我還在默默抱怨,怎麼偏偏安排我們假期來培訓,可是李老師開場就説,羨慕我們,還有培訓的機會,專門有人來給我們指導。想來也是,李老師不也犧牲了假期時間,來給我們做講座麼?“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尊敬的李老師,晚輩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