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1W

時代在日新月異,心得體會也是一種新型應用文體,日常工作中職場人遇到一些狀況會有不同的感受,可以把心得體會寫下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篇,感謝您的參閲。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只有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採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同於舊式教育裏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心得: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説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 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説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閲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很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帶學前班的時候,班上有個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發育較慢,語言表達能力差,每天穿着髒兮兮的衣服,掛着兩條鼻涕來上幼兒園。看着這樣一個孩子,實在難以讓人喜歡。我剛接觸他的時候他連“老師”兩個字都叫含糊不清。後來我瞭解到這個孩子的爸爸在他半歲時就棄他母子而去,媽媽又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維持生活,家境貧窮。李小明由於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和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和他玩。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為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説話,一開始往往都是我一個人在説,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這種情況我真有點氣餒,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和他談心,找他説話,漸漸的他能和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那時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動,雖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回報。

從教三年來,讓我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幼兒教師。著名作家雨果曾説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為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説: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我們應該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記得剛踏入幼兒園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羣羣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這麼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老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助和鼓勵,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願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着是無數人的希望和重託。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能力、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做最好的老師>>中李鎮西老師的話説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聲,也説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後工作的航標燈,指明瞭我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句俗話説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幼兒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批評教育。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出奇的“乖”,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幼兒,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幼兒,希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幼兒——“小大人”,個個成為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孩子們成了我製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我瞭解嗎?不,我並不知道。而李老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幼兒時“向幼兒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並真誠的實踐着“請尊重幼兒的選舉權”,他努力追求着“成為幼兒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兒最關心的問題”,他勇於在幼兒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他也諄諄教誨着年輕老師要“樂於請教”“勇於思考”“廣於閲讀”“善於積累”。李老師説得好:“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 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着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能力、認識水平來説,教師遠在幼兒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幼兒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讀着李老師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靈,回憶着自己的教學行為,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可我……實在汗顏。幼兒成了學習的機器,學習的樂趣又從何説起,幼兒的個性該如何發展?幼兒是有差異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乖巧、有的調皮……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我們為什麼不讓孩子學海無涯“樂”作舟呢?為什麼一直讓他們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現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小幼兒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兒,是教育的悲哀。因為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

作為教師,在面對幼兒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幼兒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幼兒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幼兒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愛心成為照耀幼兒心靈的陽光,培養幼兒健康的人格,使幼兒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前言:

慢養,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滋潤,是一種化有行為無形的教育,是一種寓智慧與生活的引導。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教育。少年兒童時期,既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各種能力、品質養成的重要階段,還是孩子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養育孩子,應該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情,不應該讓暴怒、逼迫佔據主要地位。這是一個積澱的過程,當量變成為質變,父母將和孩子一起收穫成功、收穫幸福!

——摘至《慢養,教育孩子不能着急》

在閲覽室看到此書時,我毫不猶豫的就借下了。對於做媽媽的我來説,從道理上知道教育孩子不能急,但是往往為因為孩子的種種不符合自己心裏標準的表現而着急。曽在微信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帶着蝸牛去散步》將孩子比作蝸牛,前行的道路上,教育家長要慢慢來,説的也是同樣一個道理——慢養!

《慢養,教育孩子不能急》一書共分十章內容來剖析。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二章及第四章的內容。

第二章《溝通,慢養的第一步》。溝通,貫穿着整個慢養的過程,而且發揮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當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溝通是父母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情。只有先於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瞭解孩子的心理感受,才能進一步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如果父母與孩子溝通,達到了心有靈犀的地步,那麼只要父母的一個眼神,孩子就能明白自己應該怎麼做。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對於孩子想要的,做父母的都是儘量的滿足,但是當孩子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都會覺得失落,甚至會哭泣。記得我家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對玩具的渴望非常強烈,每次到地下商場都要買玩具,而且不僅僅是一樣。而我當時就覺得孩子年齡小,要玩具也非常的正常,因此,孩子要什麼我就買什麼。當時間長了,發現孩子的這個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不買就哭,於是,當孩子拿起玩具時,我會先問孩子,這個玩具是不是已經有的,有了就不買。 但是孩子很聰明,每次就選家裏沒有的,總這樣買玩具也不好,於是,我就減少了上街的次數,當孩子自己提出來要上街時,我就把要求告訴孩子,可以去玩但是不買玩具,不能哭。就這樣時間長了,孩子也就知道了。其實在這個過程中,看着孩子哭是父母最難受的,但是隻要事先和孩子溝通好,相信孩子也是會遵守的。在家中,父母需要和孩子溝通;特別是面對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但是往往面對孩子的過程,父母大都不能做到冷靜,有的會選擇簡單粗暴的打罵方式。實際上,這對父母和孩子來説,一點意義都沒有。當父母處於憤怒狀態時,應該儘量控制自己“轉過身”。先保持沉默,讓孩子想一想自己錯在哪裏,等到情緒平穩了,再和孩子進行溝通,幫助孩子説出自己的錯誤,家長加以糾正、教育。在幼兒園裏,老師需要和孩子溝通。一百個孩子一百種表現,但是,溝通是增進感情,走進孩子心靈的第一步。

第四章《培養好習慣,日久見功夫》。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好習慣,希望孩子能一直優秀下去。好習慣,是正確行為的不斷重複。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的不僅是教導、監督;它還需要時間、行為的積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父母需要付出的,仍然是耐心和細心,需要時刻觀察孩子,把握機會,讓孩子重複正確的行為。

我們都知道習慣是一個長時間的積累,它並不是一天就能夠形成的。如果父母確實非常希望孩子能夠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耐心的等待+不斷重複行為。就如孩子學寫字,需要掌握良好的握筆姿勢和書寫姿勢。正確的握筆姿勢食指、拇指捏着;中指託着,筆桿躺着(躺在虎口上)。但是很多孩子都是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手指一起拿的,這時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發現後都要第一時間的提醒並糾正,可是長久的習慣並不是一次提醒和糾正就能完全改過來的。記得上一屆大班的孩子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每次握筆就是用三個手指,老師看到後,及時提醒,在多次的督促、提醒後,孩子的握筆姿勢才逐漸掌握。

我家孩子每次寫作業的時候姿勢不好,看着就要臉貼到桌子上了。剛開始,我一直提醒着,甚至幫助孩子擺好姿勢再完成作業,剛開始寫字姿勢還可以的,寫着寫着,頭又下去了,我又不斷提醒-----多次後,似乎自己的耐心都被磨光了,朝着孩子發火,看着孩子一臉的無措,又感到十分的難過。暑假期間,我讓孩子放慢速度,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才開始寫作業。或許是作業量少的原因,孩子的寫字姿勢比較好,我鼓勵孩子將這份正確繼續保持下去,不僅是今天,希望是明天,一直延續——無論是父母和老師都知道,幫助孩子形成一個好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已經做了許多正確的行為,父母要寬容的對待孩子偶爾的失誤,才能及時地發現、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孩子所缺的成績。

父母是孩子最貼身、最信服的老師。父母應該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根據孩子的特點制定培養計劃。欲速則不達,讓孩子接受一件事物,父母需要給孩子多一些的時間、耐心,慢慢的充實孩子的生命,能讓孩子生活的更加從容、健康!

慢養,教育孩子不能急!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對於我們幼兒教師來説,工作可以説是最輕鬆的,也可以説是最累的。多加的瞭解一些其他比較好的老師們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對於我們大家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是一篇比較好的心得體會,但願能夠為我們大家的工作帶來幫助。

幼兒教師作為專業教育工作者,承擔着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延續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職責。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實際是幫助每個個體從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化過程。幼兒教師承擔的是保證和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任務。幼兒教師正是根據這個任務,把人類社會積累起來的某些勞動經驗、科學文化、思想意思和行為規範等社會精神財富,以最合適幼兒的方式,傳授給幼兒,使幼兒初步適應社會生活,為此為推動社會發展做貢獻。因此幼兒教師職業和其他教師職業一樣,是培養人,造就合格社會成員的職責。必須具有專業的素質和能力要求,如下:

(一)事業心

事業心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動力,事業心是個體對造就所從事事業的熱愛和努力把工作做好的執着追求。幼兒教師事業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熱愛幼兒教育事業

對事業的愛是建立在對事業的認識的基礎上。人才的成長是一個連續教育、培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階段,它是為培養合格人才打基礎的。

2.熱愛幼兒

偉大的俄羅斯文學家高爾基説過:“教育兒童的事業是要求對兒童有偉大愛撫的事業。”

教師對幼兒的愛是一種理智的愛,俗稱教育愛,這就意味着教師要愛幼兒,對待幼兒態度温和、寬容、不偏愛、尊重幼兒的人格,保護幼兒的合法權益,做幼兒的老師,也做幼兒的朋友。

(二)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質

健康的身體是搞好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教師要教育和照管一羣天真活潑的幼兒,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身體健康的教師,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與幼兒一起活動,給幼兒帶來自信和歡樂;如果教師體質差,精神狀態欠佳,則班級氣氛壓抑沉悶,影響幼兒心理健康。

(三)具有較為紮實的教育和文化科學知識

幼兒教師在就職前,必須瞭解和掌握幼兒教育的基礎知識,瞭解幼兒教育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學習這些知識將有助於教師掌握幼兒教育規律,提高工作的目的性、計劃性和工作效率:也有助於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四)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素質

幼兒教師要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成為教育幼兒的行家裏手,應將教育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教學實際能力,這是搞好教育教學的重要條件。

1.觀察和了解幼兒的能力

教育幼兒是一門科學,只有瞭解幼兒,才能較好幼兒。而觀察是瞭解幼兒最重要的途徑之一,由於幼兒自身控制能力差,情緒意外露,其內心活動,身體狀況常通過表情、動作或簡短語言表現出來。

2.組織管理班級能力

教育全班幼兒,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幾方面全面發展是教師的中心工作。在班級組織管理中,教師肩負着重大職責。從教育內容看,有德、智、體、美諸方面:從工作任務看,有保育和教育兩方面;從教育途徑看:有集體教學活動、勞動、遊戲、日常生活等;從組織形式看,有集體、個別、小組活動等,教師要求將這些內容和活動形式,合理計劃,科學安排,並做出最佳方案,促進幼兒發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2.溝通能力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信息交流,彼此相互理解,彼此接納對方觀點、行為,彼此協調,達到默契的過程。溝通的方式主要有言語溝通,非言語溝通等。教師與有、家長之間的溝通能力是教師重要的基本功。

3.教育監控能力

教師的教育監控能力是指教師對自己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積極主動的自我認識,自我調節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教育研究能力

研究是交易者對待未知事物的一種態度。面對着全體幼兒,教對所要教的內容是早已熟知,但是幼兒怎樣理解,卻是每個人每個不同情境下都各不相同的,因此,教育工作永遠充滿着未知的因素,永遠需要教育者進行研究。

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最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孩子的成長過程是至關重要,而幼兒教師是引導孩子健康的發展關鍵,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要以《綱要》為宗旨,來促進幼兒終身發展為目標,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自身的學習與反思,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與能力,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且才華橫溢的幼兒。

希望各位幼兒園教師,都能夠在我們讀書之後,養成記下自己讀書心得的習慣,提高我們的教學能力。以上所介紹的這篇幼兒教師讀書心得,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的瞭解一下,提高我們的幼兒園教學能力,讓我們的教學能夠變得更加的輕鬆。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曾有人這樣説,一個失職的醫生,他毀掉的可是一個人,甚至可能會是一個家庭,然而一個失職的老師,他毀掉的可以是一代人。可見,教師身負的重任。 “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人的一切。”最近,我讀了知名教育家朱永新的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要成為一名教師,不難;可要成為一名好教師,卻是很不容易的。

本書對理想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闡述;同時對理想的學校、教師、校長、學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地勾勒。伴隨着書中描述的教育理念,我彷彿飛翔在一個嶄新的世界。“理想的智育應注重協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諸育於一體,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着力於‘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成。”我十分贊同這一點,理想的智育不能狹隘理解為成績好就行了。它應該與德、智、體、美、勞融為一體,它不但是單純的傳授知識,還有着對學生正確人生觀的教育、求真信念的塑造、審美情感的薰陶、堅強毅力的培養、實踐能力的訓練等。試想,如果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成績好,其他方面都不行,這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嗎?現在的孩子已儼然成為家中的小太陽、小皇帝,已習慣了接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不懂得回報和感恩,缺乏動手能力和受挫能力,在與別人相處時處處表現出的斤斤計較和以自我為中心……對於這些情況,如何改變,如何在有限的教育空間有效實施學生的全面發展,值得我們思考。

書中還提到的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建數碼校園、構築理想課堂,使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眼睛一亮。營造書香校園,大量閲讀書籍。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這也正好和我校所提倡的讀書活動相吻合,大量的閲讀確實會在不同層次、不同方面提升師生們的人文素養。讀完此書,我一下子被書中那句“中國小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從記錄自己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的,把這一串的 ‘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鍊。”而吸引。是啊,我們平時不是一直在講科研先導、科研興課嗎?如果我能從教育隨筆,教育日記開始,那不是最真實的科研嗎?從那時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堅持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教育悲劇的產生往往緣於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學生,而只有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實施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不斷地提高,這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一個學生的成功,

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讓每個孩子抬起頭來!”因此,我認為,轉變“後進學生”的關鍵是幫助他們樹立其學習的信心,使他們和優秀生一樣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正是因為我們的學生習慣、智商、學習成績等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是一個個有着自己想法、思維的獨立的個體。所以,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是那樣的與眾不同和富有新鮮感。

當然,加強德育還有必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過去,我們經常把學生的品行問題和心理問題混為一談。兩者固然有密切的關係,但是畢竟還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錯誤往往被看作是德性問題,實際卻是心理問題,如學生拿別人的東西,就一直被看作是品德問題,但是據研究,許多都是一種心理障礙問題,因為許多學生根本不缺少這些東西,但是他通過拿別人的東西而獲得一種滿足感。如果把這些由於心理問題而犯的錯誤曝光於大庭廣眾之下,作為品德敗壞而進行處理,則會大大挫傷學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發展。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等角度正確分析學生產生問題的原因。

這就給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普遍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通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適應環境、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健全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體系。

作為老師,不能以一個成績的標準來看待學生,相反,我們要淡化成績,這淡化成績當然不是説我們不要追求好的成績。對於優秀生,我們要注重培養他們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培養他們博覽羣書的良好習慣,培養他們善於合作、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讓他們在追求真善美中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悦,而不是拘泥於分數。即使有些時候他們的考試分數不是太理想,我們也不必太在意,只要他們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我認為已經很夠了。

而對於“後進學生”,我們更要淡化“分數”對他們心靈的摧殘,我們要適當放寬對他們學習的標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層對待,我們要注重培養他們對自己不自暴自棄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端端正正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有不懂的內容能主動問老師同學,爭取理解;培養他們敢於正視老師、自尊、自信的完美人格;培養他們融入集體的積極向上的心態;培養他們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與毅力……

有了夢就會有動力、有希望。《新教育之夢》——這是所有老師和學生共同的夢。我願意做一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和學生一起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暑假空閒時,讀了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感觸頗深。《與幼兒教師對話》這本書,具有以下突出的特點:首先,充滿獨到而精闢的觀點和見解。關於兒童發展的精闢論述、關於適宜性幼兒教育的獨特觀點、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刻闡述。

其次,隨處可見基於實踐的理論闡述和基於理論的實踐反思。我們能夠感受到,本書的很多觀點並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實踐”與“思悟”出來的。

再次,滲透着對幼教問題的理性審視與對兒童發展和幼教事業高度關注的氣質和精神。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子、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教授時刻向我們展示着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把握。在凱茲教授的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在其樸實、流暢的語言中,我們時刻能感受到的是貫穿始終的她個人的獨特的學術品質!並感受到了幼兒教師的成長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只有不斷充實自身,不斷更新觀念,才能適應新時代學前教育的要求。

在書中,麗蓮.凱茲博士深刻地闡述了關於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等的觀點和思想,充滿了關於幼兒教育與教師成長的專業智慧,以及她對於兒童發展與教育的理論和時間的深入把握。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本書第十一章中談到的: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

文中講了這樣一個案例:一位老師帶着20位四歲的幼兒在户外活動,因為只有兩輛小三輪腳踏車,幼兒便常為“該誰騎”而爭吵不休。這一天,一位叫寶寶的小男孩跑到老師面前抗議道:“小莉不讓我騎三輪車!”這時老師應如何反映呢?她説一位專業的幼兒教師整個判斷思考及反應的過程,牽涉到三個相互關聯的問題:

1、此情境可以教導幼兒什麼?

2、老師對事件中的幼兒所做的診斷是什麼?

3、課程與管理上應如何處理?讀到這裏,我不禁放下書本,思索着……這樣的案例在我們的一日活動中再熟悉不過了,而我們,平時又是怎樣來處理的呢?

處理的同時關注到了哪些因素呢?在文中麗蓮.凱茲博士就談到了專業的幼兒教師在處理時應關注:此情境可以教導幼兒什麼:社交技巧,老師可以利用這個事件鼓勵幼兒發展社交技巧,社交知識,氣質培養。社交技巧,如輪流、協調、克服困難等處世技能,其中談到了讓孩子學習語言技巧(明確的詞句對話技巧);社交知識,如社交認知,正義觀念,旁觀幼兒的理解與技巧的學習;氣質的培養如同情心及助人的氣質,實驗的氣質,避免抱怨及搬弄是非。

可見,老師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應該把重點放在教導幼兒解決問題的技能和策略上。在這一章節中,麗蓮.凱茲博士以一個幼兒園裏經常發生的事件來説明專業人員與未受過專業訓練人員不同的處理方式。專業人員的反映應該是運用可靠的專業知識及見解來判斷,着眼於兒童長遠的發展利益,而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的反應大多視當時的情況,以在最短時間內來解決事情的方法來決定行為與反應,而不是以兒童長期的利益未目標。文中描述了一些幼兒教師所使用的專業行為,為兒童發展與學習盡最大努力。

在工作中我們時常面臨這樣的事情:在遊戲中,幼兒常常會為一件玩具或者某個角色而爭吵。反思自己平時在處理這些我們都認為的“小事”時,自己的反應處理方式是一名專業人員該做的嗎,恐怕我們常常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比如手頭正好忙碌着,比如小朋友本來就有許多麻煩事……這些所謂的原因,使我們常常會出現許多非專業人員的處理方式,比如“説教”,比如“追究原因”等等,而每每這時,我們都還沒意識到這些方式的不妥,也許,在這些我們通常都認為的“小事”上,很少會去考慮孩子的長遠發展上。反覆讀了這一章節的內容,讓我有了新的的認識, 現在我看了此書,知道自己其實可以利用這件事情鼓勵幼兒發展社會技巧,如:輪流、協調、克服困難等出世技能,這些才是對我們的孩子終身發展有利的。

我覺得,一本好書,更何況是一本非情節性的理論性較強的書,粗略地瀏覽一遍,是不能很好地去解讀它的精髓的,需要我們反覆地閲讀反覆地領會才能真正有所收穫。這一次,我只是在網上粗略地看了一遍,而不能説是真正地讀懂了它。我想,手頭若是放一本的話,我們便可以隨時地翻閲,遇到問題時,把它作為我們的導師,請教於它,必定會有更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