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精選柏拉圖《理想國》讀書心得範文五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7W
《理想國》是柏拉圖對探求一個穩定,和諧,正義,完美的理想社會的宏願。《理想國》會讓你的精神、身體和家庭生活更為和諧。那麼看了《理想國》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精選柏拉圖《理想國》讀書心得範文五篇,以供參考。
精選柏拉圖《理想國》讀書心得範文五篇

 精選柏拉圖《理想國》讀書心得

這本書讀的差點讓我抽過去,要不是我們那個操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話的.熊老師笑眯眯的給了我七八本書,而且規定每本書要寫至少一千五百字的讀後感,要不不給學分,我是打死都不會讀這些書的,但是你看。但是英雄氣短呀,為了不重修這門課,我只能忍了。

初讀這本書時,因為書中有的字句拗口,再加上哲人的思想和思維着實讓人捉摸不透,便沒堅持下來。但是,在仔細讀了關於柏拉圖的生平以及他所生活的時代,便重讀。雖然有很多地方還是不求甚解,但是仍舊被他的一些先進思想,還有他所向往的那個理想世界,深刻震撼着了。不得不承認柏拉圖確實是朵奇葩。

柏拉圖是古希臘的哲學家,他的老師則是與他同樣舉世聞名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在西方歷史上最早創立了完整的哲學體系。他的一生致力於鑽研哲學。他的最高理想便是哲學家應為政治家,政治家應為哲學家。他更強調學以致用,將所學付諸實踐。之後,他更是創辦了“學園”。在講學之餘,柏拉圖筆耕不輟,著書立説。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以對話形式所作的《理想國》·《法律篇》等。其代表作《理想國》不僅僅是哲學家的宣言書,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寫的治國計劃綱要,是人類思想史上的鉅作,對西方乃至全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書以蘇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談話開始,在某一方面他們倆達成了共識,他們都認為,痛苦的源泉不在於年紀,而是在於人的性格及內心。他們更認為,對於通情達理的人來説,萬貫家財的最大好處便是用不着存心作假而不得已騙人便可心安理得。接下來便提出了本書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即“什麼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恰如其分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並且批駁和辯論了關於色拉敍馬霍斯的“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

為了證明正義是一種有好處的生活,在第二卷中他們繼續討論了關於正義的本質和起源的問題。並且開始討論怎樣的正義才是城邦的正義。認為城邦的正義與個人正義是一致的。他認為。城邦中要注重對守衞者的教育問題。所謂教育就是用體操來訓練身體,用音樂來陶冶心靈,並且討論了故事與兒童的早期教育問題。

 精選柏拉圖《理想國》讀書心得

柏拉圖的《理想國》既是西方政治哲學的開山之作,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經典著作之一,內涵豐富,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但凡目下之人文、社科類學科莫不可追源溯流至此,書中涉及了政治學、哲學、倫理學、神學、美學、教育學等領域的諸多問題。故此,欲入西學之門尋奇攬勝,《理想國》堪稱首選路徑。該書中文譯本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郭斌和、張竹明之譯本為最佳,英文譯本以劍橋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之“TheRepublic”譯筆最為流暢,當為尚未熟諳古希臘文者之寶鑑。

閒言少敍,書歸正傳。蘇格拉底與格勞孔在比雷埃夫斯港給女神獻祭完畢,正準備返回雅典。玻勒馬霍斯和格勞孔的弟弟阿得曼託斯挽留了他們,來到玻勒馬霍斯家裏。第一卷中的有關“正義”問題的所有辯論都是在這裏進行的。首先,蘇格拉底與玻勒馬霍斯的父親珂法珞斯交流了擁有財富的老年人的優裕生活,並從而引發了有關“正義”的討論。珂法珞斯認為正義就是“為人誠實”和“欠債還錢”。這一辯論未及深入,玻勒馬霍斯起而為其父辯護,但只是堅持“欠債還錢”就是正義,並進一步把“正義”發展為相當於咱們的雷鋒同志那樣的精神境界——對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對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其次,“憤青”色拉敍馬霍斯不滿於蘇、玻二人的“一唱一和、互相吹捧”,挑起了其與蘇格拉底之間的激烈論戰。色拉敍馬霍斯認為“正義無他,就是強者的利益”,而且強者是從來不會犯錯誤的。呵呵,這個詭辯士、憤青子已經頗有些“強權就是真理”的意味了。蘇格拉底通過分析所謂的“技藝”就是要使利益達之於客體,而非對於執行者本身有利來加以反駁。色拉敍馬霍斯對此也提出反對意見,認為牧羊人就不是為了羊羣好,而是為了牧人自身獲利,並由此得出結論:"Justiceis in fact what is good for the stronger, whereas injustice is what isprofitable and good for oneself."即公然叫囂——正義者,強者之利也;多行不義,方能得利。看來政治非道德論者古已有之,始作俑者非此“色憤青子”莫屬啊!文藝復興時期的馬基雅維利和中國法家的慎、申、商、韓之流真當拜色拉敍馬霍斯為他們的祖師爺了。最後,智慧的蘇格拉底終於説服了粗魯的色拉敍馬霍斯,使之勉強認可了過正義的生活要比過不正義的生活好,理由有三:第一,正義的人聰明善良,不正義的人邪惡無知;第二,不正義者內心煩亂不安,從而不能有效行動;第三,正義者要比不義者生活更加幸福。我們要注意的是,從一開始蘇格拉底的被強行挽留,到論辯過程中辯論的話題也隨着發問者的牽引而不斷地轉換,直到第一卷的結尾也沒有告訴我們到底“正義”是什麼。這樣的結局,我們是不滿意的,然而蘇格拉底的高徒們就滿意嗎?到底什麼是正義,蘇格拉底有答案嗎?第二卷能否揭開謎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精選柏拉圖《理想國》讀書心得

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而這些在《理想國》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直接提出來,柏拉圖是通過對正義的深入探討。

《理想國》在討論到城邦的建設的時候,首先説的就是人的正義問題,在柏拉圖的理解中,他認為我們如何去理解正義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一個城邦的正義,如果我們理解了城邦的正義那麼也就理解了個人的正義,所以,理解就是一個從大到小的過程,但是在我們的課堂的討論中有的人的言論讓我有這樣的想法,在我們一個直白的理解中,我們認為一個人的正義是最重要的。

就是説,有個人才有國家的一切,在一個認同個人主義的時代中,在自由主義的思想的指導下,這樣的想法是沒有什麼不對的,但是我想強調的是,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我們要知道柏拉圖寫作的背景和寫作的意圖,所以從一個城邦的建設意圖出發,城邦的正義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服從城邦的正義的,在城邦的需要的時候,個人正義往往應該讓位給城邦的正義的,所以,我們在理解柏拉圖所説的“先寫大字,再寫小字”的言論是從城邦的理念出發的,因為他認為城邦才是最重要的,那個時代也只有在城邦的完善的情況下,個人的一切才是有保障的,因此我們要把城邦的正義和個人的正義充分理解,如果我們僅僅是從個人正義的角度來理解柏拉圖的正義的話,那樣的話,我們的理解是偏激、狹窄的,那樣的話就很容易誤解柏拉圖的意思,在當今社會,理解城邦正義和個人正義是我們正確理解柏拉圖的一個重要因素。

理解兩者正義之間的關係後,我們現在來理解柏拉圖的正義觀念了,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明顯的提出正義的概念是“個人做自己分內的事情”。或許是我們這樣的理解,在柏拉圖的意思中或許認為,人本來就是有區別的,等級的劃分並不意味着一定是級別的劃分,或許是秩序的要求,因此柏拉圖要建立自己城邦的時候,他不能不考慮到一個城邦對於秩序的要求。此外柏拉圖關於人應該各做各的事情是基於人本身的內在素質,或許換個説法是每個人在他生來就有自己屬於自己的稟賦,而他的稟賦決定了他所應該從事的事業,那是正義的。

這就是柏拉圖所説的正義,當然這些是柏拉圖從他的城邦的正義推導出個人的正義,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理解或許適合於當時的城邦的正義,而對於如今,關於正義的描述是困難的事情。

此外,柏拉圖提出了理念論的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學説,用三個著名的比喻解釋了他的思想。他認為每一類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紅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紅”等。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質和存在根據。

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為其有了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為其有了善的理念。理念是在感性世界之上獨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分離的。柏拉圖強調感覺和理性的區別及其在認識過程中的不同作用。感覺只能認識外部世界及其影子,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認識理念。他對人類的認識作了如下區分:對外部事物的影子的認識是“猜測”;對外部事物的認識是“信仰”,在理智階段,人們所認識的是較低的理念的認識,如對“圓”和“三角形”的理念等的認識。

理性階段是人類精神活動的最高階段,在此階段,才能把握到最高的理念,獲得真理性的認識。猜測和信仰不是知識,是意見。對理念的認識才是知識。柏拉圖在著名的“洞穴”比喻中講了一個人如何經歷了猜測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過程。這個人獲得了關於理念的知識後,感到有責任教導那些還在洞穴中的人們。柏拉圖由此指出,在一個正義的國家裏,哲學家應該成為國王,憑藉責任治理好國家。

柏拉圖認為品德來自於教育。教育是排除不理性干擾,將真理髮掘。而柏拉圖認為教育是一個回憶的進程。此外辯證法也是找回真理的主要手段,同時“讓靈魂安適”的求善慾望又為求知提供了不竭的動力。然而這種教育往往會遭到他人的不理解。柏拉圖將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形象地比作了洞穴。因而那些缺乏哲學的人被視為關在洞穴裏的囚犯,那些哲學家便是走出洞穴的人。

哲學家用真理的教育他們,説服他們出去,但由於突然離開了陽光,眼睛受到刺激,他看到的影子還不如別人那麼清楚,在別人看起來,他彷彿比逃出去以前還要愚蠢。因此唯有強制大家都認識到真理,走出洞穴,哲學家才能最終得到解放,這是上天賦予哲學家智慧的天然使命。因此作者認為唯有由哲學家作為掌權者,強制推行。同時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個人才智,利用社會資源,使得“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國家才會最為強盛而和諧。柏拉圖將這種哲學家為王的國家稱之為“理想國”。

與柏拉圖的其它對話一樣,《理想國》一書語言優美,極富文學價值。因此不僅可以在提問與回答、定義與反駁的過程中鍛鍊哲學思維的能力,深入鑽研其中重要的哲學問題,同時也能得到一種美的享受。作為蘇格拉底最著名的學生,柏拉圖繼承併發揚了蘇格拉底的學説,終其一生都在思索真理,傳播真理,也始終在與大眾的偏執作鬥爭。正如柏拉圖所説的“在我們從錯誤知識走向正確知識之前,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處於無知的狀態”。

 精選柏拉圖《理想國》讀書心得

讀經典的書猶若製作和品茗我們雲南的“功夫茶”,不經過一遍遍的“泡”是出不了“原味”的,《理想國》就是這樣的書。

經過三五遍的“泡”,我寫下了這一點讀書筆記,膚淺一讀而形成的井蛙之見,自然還是很不成熟,但我把它發上來,也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品茗《理想國》。

一、作者與作品

先附上一則柏拉圖小傳:柏拉圖,男,出生於希臘,公元前427-347年,古希臘三大哲學家之一。柏拉圖從師於蘇格拉底,一生至於鑽研哲學,並遊歷了埃及、西西里等地,一手創辦了“柏拉圖學院”。(西方最早的高等學府)他一生忙於研究、教學和着述工作,與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學基礎。

柏拉圖一生着述頗豐,《理想國》是他的代表作,此書成書於他不惑之年,被稱為是哲學家的宣言書和哲人政治家所寫的治國計劃綱要,它以辯論對話體裁寫成,書中人物性格鮮明,場景生動有趣,語言流暢明晰,論證嚴實細緻,內容深刻豐富,達到了哲學、文學、政治學和邏輯修辭學的高度統一。在讀書時我選用了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版本,這個版本一是思想全面,二是語言簡單明瞭,雖不華麗,但意境表達到位。

同時,書中是蘇格拉底與辨友的辯論。蘇格拉底盛名已久,勿需介紹,但有一點必須説明,蘇格拉底一生未留着作,其思想精髓是通過柏拉圖之筆得以傳承,僅存19篇,《理想國》一書觀點是蘇格拉底或柏拉圖思想尚待考證,亦無從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本書應是兩者思想的融合,是蘇格拉底之語,又是柏拉圖之筆,但更多的人則傾向於是柏拉圖把自己的治國理想滲透於其中。下面就得品鑑這本“震古鑠今”之書的魅力了。

二、“論財產與老有所福”淺析及現實意義

書的開篇是論“財產與老有所福”。這一節概述了柏拉圖對財產的態度,特別的闡述了老人與財產的關係。正如最後那句話:“錢財固然能給人帶來許多好處,但對於一個有理智的人來説,明白事理才是最重要的。”柏拉圖集中的論證了老人除了財產以外,還要擁有一個和平的精神世界,同時每個人獲取財產的手段要是正義的。

正如中國那句古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樣,柏拉圖認為一個人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富有了,身上卻充滿了邪惡,邪惡的富人老了是得不到安寧的,因為人老了就會反思自己一生所為,並對上天堂和下地獄產生想法,於是生前做了壞事的老人得不到安寧,“人老了,應該多一份寧靜與自由感。”因為一切慾望都消退了。説到老人問題,與中國恰恰相反,中國老人老了得到的是長者之尊,而西方老人卻相反的擁有迂腐之年的孤獨,瞭解了這一點,書中的“年老不是問題,真正會出現問題的是人的性格因素,一個樂觀的、心境淡泊的人是不會因為年歲的增長而增加壓力的,反之那些具有相反性格的人,即使年紀在輕,他活着也是負擔。”這段話就更加容易理解了,老了以後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最關鍵的是在於你的態度

對於今天的中國而言,柏拉圖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在於:對所有人而言,我們不要僅會把一生用來忙忙碌碌的追求錢財,而更要會構建一個自我的精神世界;對於老人而言,你應當處理好你和金錢的關係;又告誡每一個人,你應該對你的一切行為負責,到老來不要因為生平的錯誤而產生恐懼和自責,但這對中國人來説效果是不怎麼明顯的,因為中國人是徹徹底底的無神論者,由這一思中國也該是宗教精神迴歸的時候的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中國人不會有多少反思與畏懼,相對而言,財產於老人的關係,中國人做得不錯,早就傳承到下一代人手中,但現實中中國人又太經世致用了,太世俗化了。

當我們每每看到那些女孩填寫“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的問卷時,她們會毫不猶豫的寫下“金錢”,我們的心就不由的寒了起來,中國人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精神世界,中國人需要“真性情”,而不是“奴才樣”。

 精選柏拉圖《理想國》讀書心得

 

經典的影響,不在於天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於振聾發聵論斷,而在於它給世人幽暗閉塞的觀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閃光。他提出了一個命題,他給出了一個假設,他使得後來的思想家有了發揮的空間,也為後世提供了無數社會體制的可能性。他,就是柏拉圖,它通篇飽含哲學見解和政治思想,構造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

關於社會分工,柏拉圖認為城邦的公民分為三等:賦有最高理性的哲學家是神用金子做成的,他們是理想國的立法者和監護者;賦有意志的本性,勇敢善戰的軍人是神用銀子做成的,他們是國家的衞士;只有情慾的本性的生產者是神用銅和鐵做成的,他們安分守己,節制情慾,忍受勞苦,他們處於最下層,為統治者及其輔助者服務。他從個人、城邦兩個角度出發,認為城邦應該由哲學家領導着軍人統治着生產者。但我們很清楚,歷史向來都不是由帝王創造的,是由歷史中的勞動人民羣眾締結的,把生產者置於最低等級,很容易忽視其在社會歷史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國家的統治者應該是哲學家,這種想法在如今體現出不合時宜的特點,或許誇張地抬高了哲學家的地位,但準確地表達了一個國家領導人應該具有的品質,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關於正義,他認為城邦的正義就是“我們選拔其他的人,按其天賦安排職業,棄其所短,用其所長,讓他們集中畢生精力專搞一門,精益求精,不失時機。”這是因為之所以要建立一個城邦,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不能單靠自己達到自足,我們需要許多東西。柏拉圖強調社會分工:每個人根據上天賦予的天性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而不干涉別人份內的事,對於城邦來説,即為三個等級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其實在如今社會中,這個“正義”也得到了印證:只有保證每個人做自己最擅長的職業,才能使效率達到最大化,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生產生活資料,由此促進整個國家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正義從來都不是假大空的,它體現在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事,每個人都擁有一份“匠心精神”。當然在這個談及社會分工方面我的理解會非常的膚淺,因為我主要思考和發展方向並不是在社會形態上。我的目標還是教育。

關於教育,《理想國》告訴我們,“最好的男人必須與最好的女人盡多結合在一起”,“兒女應該出生在父母年輕力壯的時候”。這種觀念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現代人的擇偶觀念和育兒觀念,是一種比較科學的觀點。《理想國》中強調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兒童階段音樂文藝教育最關緊要”,先入為主,早年接受的見解總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為了培養美德,兒童們最初聽到的應該是最美最善的故事。所以説,柏拉圖對兒童早期優質教育的重視。但柏拉圖也提出,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要用遊戲的方法寓教於樂,在遊戲中更好的瞭解他們每個人的天性。這與我學習的合縱應用式教育的觀念不謀而合,這也讓我們思索,現在的應試教育是否帶給孩子過多的強迫,扼殺了大多孩童的天性。同時,他也規定了一個連貫受教育的過程,對於人生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的教育——包括幼兒、青少年、中老年的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進行了論述,反映教育應保持連續性和一貫性。另外,柏拉圖他也認為女性和男性一樣,也應當接受教育,不得不説在兩千多年前,這種觀念十分難得。但令人質疑的是,在理想國裏,受教育者只能接受對國家有益的教育。這難免使教育淪為了國家統治的工具,是一種思想統治。教育不應該與政治扯上關係,而受教育者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與理解在諸多有益無益的學科和知識裏選擇自己所要的。

講道理,這本書看的我腦殼痛,我只能簡單的去提取其中的理念,他一直在説通過明確的教育去規劃每個人成年以後的社會崗位,通過社會崗位的穩定維持秩序建立一個理想國。以現在的目光來看他所描述的理想國像是一個巨大的機器。每個人都安安份份的待在自己的位置,極度穩定卻沒有活力。我想了一下這不是儒家追求的家天下最穩定的模式嗎。封建的最巔峯清朝都無法做到,未來更難做到,畢竟民智已開,沒人願意生活在《美麗新世界》裏面。所以説這本書就只有一個啟發作用,完完全全的形而上學。看完這本書就可以將目光投向務實的《矛盾論》和《實踐論》了,因為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