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中國玉文化讀後感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7W

讀後感最忌諱的就是流水賬似的複述文章的內容,書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深大家對書上劇情的瞭解,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中國玉文化讀後感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玉文化讀後感6篇

中國玉文化讀後感篇1

這個冬季我擁有了一本好書,書不厚,但暖人心。初入眼簾時,鮮豔的紅色讓我入了迷。封面很簡單,大紅的底色只襯着兩個大字——活着,在微弱的紫光下,書後似乎隱藏着什麼,顯得異常神祕。

伴着好奇心,我翻開了第一頁……

書以美國民歌《老黑奴》起源,因為這首歌,作者被深深打動,於是寫下了這篇小説《活着》。作者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親眼目睹了人們在這個紛紜擾擾的叫做活着的故事裏死去。

大致閲讀這篇小説時,書中主要講“我”在一個鄉下聽一位老人福貴講述他自己的故事。福貴原本是一個地主家的少爺,由於好賭而輸盡家財,變成一個窮人,他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經歷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他的親人相繼死去,最後只剩他和他的一頭老牛活到現在。

此時,我感到我的心已經非常沉重了。先是為福貴的敗家而感到氣憤,再後來又為了福貴悲慘的_運感到悲哀。整個故事氛圍都比較陰沉沉,但是,無論福貴的_運有多麼悲慘不堪,即使到了趨於死亡的邊緣,他都活了下來,在悲傷的情節之間,福貴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述説苦難時,眼睛裏流露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傷還是欣慰。也正是從這裏,我的心再一次被深深觸動了。

説到福貴,他本身並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物,在他年輕的時候如此放蕩不羈,後來雖然變老實了,但是並不懂得教育孩子。不過仔細想想他還是有着其餘人不曾擁有的品質。福貴受到的打擊和痛苦是常人所沒有的,可他還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活着,堅強的活着,不像春生因為在受挫折而自殺,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我們讚揚的。

在現實生活中,像福貴那樣抹着濃厚的悲慘色調的人很少,但是我們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崎嶇坎坷,在挫折面前,或氣餒投降,亦或昂首挺胸繼續前行,我相信只要活着,生活中的大小細節和感受都會被我們遺忘,被時間所遺忘。

活着就好!我高聲讚揚那句話: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或許像福貴那樣活着,或許像老牛那樣活着……

合上書本,鮮豔的紅再次入我眼裏,更扎我心裏。我知道時光如黑夜一樣正在瞬即逝,死亡也終會如黑夜從天而降。不痛,不悲,不喜…彷彿是一片青葉在風中搖曳,寧靜就在遙遠的身旁波動……

中國玉文化讀後感篇2

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構成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對中國的生存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文化讀本》這本書,是由葉朗、朱良志撰寫的介紹中國文化的`讀本。以介紹中國傳統的歷史文明和當代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為主,包括力求用簡潔平實的語言、生動活潑的內容,加深讀者對中國文化的瞭解。希望讀者能夠從輕鬆愉快的閲讀中感受中國文化,潛移默化地提高漢語水平。

?中國文化讀本》這本書主要向讀者講述了中國文化,期中包括中國先秦時期的哲學,中國古代的建築藝術,古典的園林,書法,繪畫,佛教藝術,四大發明,絲綢之路,國粹京劇等。這些中國文化的描述緊緊抓住中國文化中一些有特色的內容和亮點,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進行具體和深入的介紹。在介紹知識的同時,力求講出中國文化的精神,講出中國文化的內在意味,講出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顯示中國人的心靈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態度和審美情趣,在讀者面前展示中國自古以來尊重自然、熱愛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優雅大度、開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樂的人文形象。

這本書向全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現了中國的文化內涵以及中國文化內涵的外在表現形式,不由的讓人感覺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產生無比崇敬與敬仰的心情。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窺探到五千年華夏文明深厚的文化積澱,以及其中所能感覺到的文化態度與情操。這些都是中國古人辛勤與智慧的結晶,給人的信仰指引出了一條前進的方向。在這個經濟文化交緊密的社會,華夏文化不斷與外來文化產生激烈碰撞與交流。中國的傳統文化面臨着一些機遇與挑戰,走出去還是被同化與吸收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這本書對中國文化的介紹極大地鼓舞了我們對華夏文明的認同感。作為一名中國人,愛國是每個人的責任與使命,而愛中國文化又是愛中國的主要組成部分。所以説,我們必須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做中國文化傳播使者。

中國玉文化讀後感篇3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為世人所公任,它對中國過去和現在產生了深遠地影響。生活在當前變革社會當中,我們怎樣學習傳統文化呢?

一是讀經,往聖先賢書寫經書,是其生命生存生活的經驗、智慧、情感的結晶。不讀其書,則不可與語往聖先賢之道,更談不上對往聖先賢之道的領悟與躬行。在中國讀中國書,讀古人書,讀經典,對中國人而言乃是天經地義的事。

二是盡孝。俗話講百善孝為先,在傳統節日裏應該根據古人禮儀,為父母獻上跪拜禮。在外人看來在形式上有封建之嫌,但通過這種形式強化了父母為上的思想。在平時要多回家看看,與父母嘮嘮家常。在父母固執堅持自己主見時,要給予充分理解。

三是有所畏懼,沒有畏懼的人是可怕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他人為重”做事之前不是正要求考慮別人的感受嗎?有人説脾氣“擰”是執着、對人喜怒無常是隨性、喜歡別人來“哄”是嬌小,可我更想説這些人從來不過顧及別人的感受,他們的“執着”、“隨性”、“嬌小”也為自己的不幸埋下種子。有所畏懼才能使我們保持一種謙遜的態度,這對於我們學習大有幫助。

以上幾點是我近年來學習傳統文化的體會。學習傳統文化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習傳統文化還需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情就是這麼神奇,追到最後一步都是相通的。

中國玉文化讀後感篇4

“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適合湮沒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

01

本書的書名是很“誘人的”,“中國文化”本身意味着廣度和深度,至於“深層結構”,作者解釋為“中國歷史上由古至今比較穩定的某些規律,它們是使中國在歷經變化後仍保持自身特殊認同的因素”。如此看來,本書着重要闡述的是中國文化外在表現形式背後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這“東西”理應是明心見性、直指人心的。

02

通讀全書,作者耗字40餘萬,主旨為兩點,一是中國人的“良知系統”。作者引用“仁者,人也”,“仁”即“二人”,“二人”才能稱之為“人”的拆字新解讀來解釋中國的人情社會,作者認為只有在“二人”的對應關係中,才能對任何一方下定義,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二是由此引申出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一句話,個人的“壓抑”,集體的“權威”。全書圍繞“二人與一人”的關係列舉了種種社會現象來佐證上述觀點。

對於作者提出的各種中國社會現象,如“對外客‘尊而不親’,對自己人‘親而不尊’”、“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斷容易被感情化,對持有不同見解者視為‘不友好’”、“一個人‘做好人’仍比‘有個性’更受人欣賞”、“存在‘親民’姿勢,而不是‘親民’制度的情況”等等,不一而足,都值得深思。

03

然而本書也存在諸多問題。一則,未見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用“仁者,人也”的拆字解讀及眾多自古有之的俗語來論證國人如何“抑制個性、臣服權威”有穿鑿附會之嫌;再則,作者序言寫“本書特點並非泛泛地羅列幾項或十來項國民的‘劣根性’然後提出老生常談的補救之道,而是近乎千刀萬剮式的切割”,看似要徹頭徹尾的“解剖”,讀來卻更像是一籮筐吐槽,不成系統,更遑論明心見性。如此吐槽需洋洋灑灑40餘萬字?最後,作者的佐例存在不少為吐槽而吐槽的情況。舉一例如“筆者在美國看到一幕,一位來自香港上層社會的女留學生,當其友人的外籍妻子在抽煙之時,就當眾用手在前面狂扇,驅散煙霧。她的原意可能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媽媽的乖女兒’,不過真正證明了的卻是不懂禮貌、‘土’與‘大鄉俚’的心態”。如此臆測的邏輯,不值一駁。

04

作者在導論中寫道“不存在人的認知意向對客觀事物‘兼容幷蓄’的可能性”,以此表明本書的觀點僅是萬千分析構架中一套,並不能“看到”全部的現象。

這種説法是中肯的,正如馬雲説“你相信什麼才會看到什麼”,任何一種分析框架必然受到主觀意向的影響而變得不那麼“客觀”。儘管如此,本書四面出擊,不成系統、缺乏有力論證的“對國民‘劣根性’近乎千刀萬剮式的切割”,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吐槽集,沒有“老生常談”的解決方案,也不存在“推成出新”的觀點,只能落入“沽名賣直”的行伍中去,辜負了這麼“誘人的”書名,而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適合湮沒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

中國玉文化讀後感篇5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説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一路上,餘秋雨引領着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説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為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無論怎樣,三峽藴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為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就正如智者説“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

中國玉文化讀後感篇6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這本書是弟弟強烈推薦的,買了較久,書的印刷和裝幀都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但書名給人一種距離感,對於我們來講,中國文化深層結構這種問題好像深不可及,實難理解,我們也總是以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作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很少自己主動深刻地進行反思,直到今年跟弟弟閒聊中再次提起才開始潛心閲讀,由於自己才疏學淺,在讀完本書後,深感自己的無知和淺薄,不能透徹的理解本書所涵蓋的內容和思想,所以説一下看這本書的一些感受。

這本書首先從人們口腔期的個人單薄感和渾然不顧及陌生人的身體動作與情緒反應這幾個問題所開篇,並且由此舉了很多在國人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讀完這本書讓人莫名的產生一種逃離感,並且這種感受越來越強烈,我想是因為作者把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深層次的問題發掘出來後,讓我們認清了中國文化深層的劣根性,當自己的醜陋被自己看清後,自己都會討厭自己,讓我們覺得是時候改變了,但我們很少去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或者説反思的不夠深刻,中國人對“人”的定義是放在“二人”的關係中去定義的,而不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所以我們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行為,因為想要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去看下別人便知道了,別人永遠是評價自我的標準,所以便無法深入的進行自我的反思。

更好的認識自己。“人者,仁也”,“人”既“二人”,作者以此來總結中國人對人的定義,只有在“二人”的對應關係中,才可以對任何一方下定義,這就註定了中國人“個人”狀態的不發達,而書中講的很多問題都與這種不發達有關,中國曆來以和為貴,由和氣生財等熟語中我們就很容易看出,有時我們會為別人犧牲個人,就是為顯示一種友好,以達到人際中的和諧。在這種“和”文化的薰陶下,也使得人失去了個性,有時甚至到達委曲求全的地步,不敢表達個人的喜怒哀樂,它造就了一種將自己貶低才能獲得社會稱許的傾向。追求自我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看別人在做什麼,然後決定自己要去幹什麼,我們永遠想着像其他人一樣活着,缺少對自己的認識,他讓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我在這個文化深層次下的真實狀態,讓我不斷地反思,我離“自我”的距離還有多遠。

雖然作者整本書都在講每個現象背後的深層結構,一一剖析後,使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並沒有給出解決方案,但作者一針見血的描述讓人歎服,那種深深的逃離感讓人印象深刻,就像一個醫生一樣對病人的病理進行了分析診斷,引發我們思考我們該如何去做。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