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四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58K

閲讀,既是一種陪伴,也是為了更好的成長。《萬曆十五年》主要就是通過講述萬曆年間的幾個重量級人物。那麼關於《萬曆十五年》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四篇,以供參考。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四篇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第一次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感覺是這樣一本書:文字流暢,結構緊湊,有態度而不固我。對明史一無所知,你能享受這本書的故事;對明史略有所知,你能領略這本書的見解;對明史興趣濃厚,你能享受這本書剋制的熱情。因為喜歡明史,我時不時都要翻一下這本書,去體會那一股流淌在民族記憶中的温情血液。

很多人都羨慕皇帝所過的生活,每天的飯菜都是山珍海味,住的房子又大又金碧輝煌,被無數人恭敬,還有着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完全就是神仙的日子嘛。然而,黃仁宇先生所寫的這本《萬曆十五年》卻讓我們見識到了一種不一樣的皇帝生活。

萬曆十五年,是明代歷史中平平無奇的一年。這一年發生的那些事情,可以深刻地反映明代制度的癥結,為此,黃仁宇選擇了萬曆十五年前後,影響了明代歷史的人物,分析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把他們放在有着更長曆史的明代制度之下進行考察,揭示了這些人無法超越自己時代的悲劇命運。這五個人,就是萬曆皇帝、張居正、海瑞、還有軍事家戚繼光和思想家李贄。

萬曆皇帝10歲繼位,開始幾年,一切事物其實都是他的老師張居正在代勞。在他的早期,在老師張居正的輔佐之下,他使得明朝的政治處於一箇中興的一個狀態,經濟繁榮,軍事強盛。然而,在不斷的嘗試改變時,他發現了一個極其令他不甘的事實:他對抗不了頑固的文官集團。他怠政前還有過最後一次反抗,他想要立他最喜愛的兒子為皇帝,然而卻受到了廣大文官集團的`阻撓,即使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抗爭,卻最終仍然失敗,也正是這麼一次的抗爭,才使得萬曆皇帝真正看出了現實的殘酷,徹底的心灰意冷。

心灰意冷的萬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所以有人認為正是因為他的三十多年不上朝才導致了明朝在他死後僅僅24年就滅亡。可我卻不這麼認為,明朝的滅亡其實是一個註定的結局,並不僅僅是萬曆皇帝一個人的錯。雖然我們在歷史課上都學過,明朝和清朝的君主集權制發展到了一個巔峯。可實際上,在萬曆皇帝看來,作為一個皇帝,一輩子無法離開北京城,就連選擇自己喜歡的人都不行,這其實是一種皇權的弱化。看似皇帝一手遮天處理着一切,可實際上這隻手也不過是一個牽着線的木偶罷了,實際的權力都屬於文官。明朝的程朱理學,其實才真正地掌控着朝廷的一切。一切的一切才使得了萬曆皇帝從一開始的勵精圖治到了後來的腐敗墮落。

書上還提到了兩個改革家:張居正和海瑞。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老師,也是個謹慎而有權謀的人,但作為一個臣子,他代皇帝行使權力,畢竟有名不正言不順的地方,為此他不得不培植私黨、暗箱操作,在他死後不久,一場針對他的清算展開,他的子孫受到嚴懲。而海瑞有着比皇帝還要道德的道德,卻對經濟領域的理性和法律置若罔聞,無怪乎最終壯志難酬,被皇帝罷免。萬曆十五年,他官復原職,但死在任上。

此外書上還提到了抗倭名將戚繼光在抗倭時期,組建了自己的戚家軍,他招募樸實的農民入伍,利用宗教感極強的儀式,與士兵們歃血為盟,這一點改變了明代原有軍隊無賴兒郎充斥、戰鬥力不足的局面。他針對倭寇的特徵,在軍隊中大力推廣鴛鴦陣,強調士兵小隊的技術配合。但明代制度規定文官節制武將。軍事制度的創新,很容易遭到文官系統的猜忌,戚繼光非常明瞭這一點,他的軍事才能沒有給他帶來政治上的野心,他得到了譚綸、張居正的賞識,最後升任薊州總兵,在古北口一帶構建了有效的防禦體系。不過隨着清算張居正的浪潮,他最終成了文官政治的犧牲品,萬曆十五年,他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他的軍事創新也隨風而去。

書上還提及明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李贄。李贄在成為明代知名的思想家之後,他發現當時的官場上是説一套做一套辦法,面對這種儒家理念和實際運作的巨大差異,開始思索一個問題,人內心深處的慾望該不該被壓抑呢?在他看來只要目的是好的,手段可以不問,所以海瑞這種人根本不值得提倡,而張居正才具備一代賢相的素養。這種道德上大起大落的評價,實際上動搖了儒家那套克己復禮、返樸歸真的哲學總原則。這給社會輿論帶來了不和諧的聲音,在檢舉的聲浪之中,萬曆皇帝批捕了他,他也在詔獄之中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在書中末段作者這樣寫道:"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可悲的並非改革之受挫失敗,亦並非政治鬥爭之猛烈殘酷,而在於鬥爭後結果註定一樣,沒有人能除去全國數萬萬人腦中的瘤毒—天子亦不能。

在意識形態之中,沒有"私"的存在,也沒有"陰"的一面。這樣又回到萬曆所面對的最初的問題,為了這個基於完美條件而設計的體制能夠在現實層面上運作,就必須打折扣,就必須冠冕堂皇,説一套做一套,就必須虛偽到底。整個體制事實上已經淪為一個形式:人人都在用陽的一面,也就是終極價值來掩蓋自己的陰的一面,也就是個人私利。當社會日趨參差多態之時,體制所要求的單一化,同質化就不能做到,整齊劃一的集體開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為方式已經進入死衚衕,其必然碰壁。當現實基礎嚴重脱離體制時,體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強行將現實拉回原初的設定狀態。

合書沉默,歷史驚人相似,孔孟之道對錯與否呢?畢竟它以道德的性質禁錮了一代又一代。辯證的角度去考量,畢竟他還不是聖,總歸是無完人無完治的。借古喻今,張居正,申時行會不會在當今找到他們的原型?一個力度改革,一個和諧社會,好好先生呢?用書最後一段作為總結便"是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卻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後面的,或許終究要走向他的完結。因為體制終究是換湯不換藥的。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這幾天在看黃仁宇先生所著的《萬曆十五年》,所感頗多。

我們華夏文明已演進了數千年之久,其中絕大多數是王朝帝制時期。當時的華夏老百姓們心中是沒有“國家”這個概念的,而是以皇家朝廷為效忠對象的。皇家主要用“道德禮儀”來管理天下,而“法治”在當時是沒有太大的份額的。

在明朝時期,官員們的俸祿是不太多的,但整個官場是有收受禮物的習俗的,皇帝也是默認的,所以某些官員才能夠生活得比較奢華。可以説,行賄受賄在我們的歷史中本就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絕不是僅屬於當代的弊病。如何去除其弊,非常需要大智慧。

歷史不會重複,但總是押韻,而我們華夏文明歷史中的“押韻”現象實在是汗牛充棟、數不勝數。朝代雖然更換了挺多,但社稷體制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許多行為都成為了無謂的制度性內耗。

華夏文明是世界範圍內少有的沒有中斷過的文明,璀璨的精華我們繼承了不少,但也確實流傳下來了某些腐朽的觀念,作為文明的現代接力者,我們非常需要認真的自我審視,需要思考如何讓我們的文明進化得更優秀、更適應未來。

一個個體的人要想改變自己都是不易的,更別提彙集了眾多個體的民族國家的革新了。文化習俗對民眾的影響往往是深入骨髓的,去偽的過程無異於骨髓移植手術,但卻關乎能否繼續生存下去。

在歷史中可以發現我們到底是誰,我們因何榮辱,如何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外來文化……讀史真的可以明智。

過去可究,未來可期。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大凡高度的概括,總帶有想象的成分”,黃仁宇先生以他深厚的歷史底藴和精妙的想象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壯闊的明代歷史圖景,他以紀傳體的形式描摹了萬曆在位時為後世埋下的線索。

萬曆十五年,正是西班牙艦隊全部徵英的前一年,是一段極其平常的安詳歲月。在明朝歷史乃至中國歷史上彷彿都無事可記,但實際上,未來的萬曆皇帝或是勵精圖治或是宴安享樂,首相或是獨裁或是調和,文官或是清廉或是貪污;都無法再改變明朝的頹勢了:盛世將傾,深淵在側,而執政者卻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

通覽整本萬曆十五年,唯有“無奈”二字串聯全文。

萬曆雖貴為皇帝,但卻更像是制度統治之下的木偶。“宮廷固然偉大,但是單調。即使有宮廷的雕樑畫棟和其他華麗的裝飾,紫禁城也無非是同一模式的再三再四的重複”“在固定的節奏流逝的時光中,即缺乏令人羨慕的奇遇,這種冷酷的氣氛籠罩着一切,即使貴為天子也,很難有所改變”。這是地下的玄宮,空氣中混合着潮濕黴爛的絲織品和膠結的油燈的氣味,有無法衝破的窒息之感。他幼年即位,能臣輔佐,經歷似乎與康熙別無二致。小萬曆尊師重道,天資聰穎,已是一個好皇帝的雛形,但卻與當朝政治格格不入。朝臣大多奉四書五經為圭臬,奉祖宗之法為真理,揹負着一種“以死換名”的心理。於是便有了集體上書糾察。而萬曆則是以此而鬥氣,直到他身入靈柩,身邊卻不是他最愛的妃子。朱翊鈞生為九五之尊,死後被稱為神宗皇帝,而幾百年後它帶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仍然是命運的殘酷。

萬曆年間的臣子,也常被無奈纏身。二位首輔雖品行截然不同,一方強硬一方中庸,可都免不了令人唏噓的下場。清官海瑞,同樣面臨着問題:他太清了,也太固了。他的判斷太過主觀;他的政令太過激進,不能被朝廷所容納,只得落個辭官還鄉的結局。名將戚繼光,功跡千古傳誦,卻被捲入了貪污受賄的政治漩渦。

作者雲這是“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結錄”,一個龐大的王朝,一個複雜的機構,就在這不斷地拉扯,改造下逐漸走向沒落,正如李贄的結局:他掙扎,奮鬥,卻沒得到實際的效果。於是,宏大的國家結構就在這種消磨中淪為廢墟。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曆十五年》今天終於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飢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己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萬曆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曆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彷彿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乾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説,鑑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後還感覺脣齒留香,餘香滿頰。細細玩味着,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嚐一道大廚精心製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並不能歸咎於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説,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户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係則是一種社會關係,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箇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萬曆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同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己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從這裏看,張居正死後被諫,乃至於被鞭屍,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可以用於治國,孝可以上升為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隻張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後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説: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