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世界是紅的》讀後感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64K

  《世界是紅的》讀後感



《世界是紅的》讀後感


這是一本標明為“看懂中國經濟格局的一本書”,而且是理解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推薦書目。全書分為三篇十二章,僅僅二十二萬字,洋洋灑灑就把中國經濟的過去的歷史軌跡,現實的嚴峻問題,未來的光明前途講清楚了。

更加奇妙的是,作者似乎不是經濟專業領域的知名人物,而且,作者的視角與當前國內仰“西方前沿”鼻息的某些經濟學家的理論分析框架完全不同。但是,他從歷史文化的深度走來,從政治、經濟、軍事結合的高度看下來,使得他對全球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軍事博弈有準確的把握,因此對中國經濟格局的分析和研判高論迭出,讓讀者不時擊節叫好。這隻能説應了兩句老話:一句是“旁觀者清”,另外一句就是“天外有天”啊。而且作品中的文字,嬉笑怒罵,可讀性強,讓人忍俊不禁。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前途詭異,中華文明覆興急需理論支撐自信之時,這本書猶如“天上飄來的一片白雲”。它會讓你感覺到作者思路的透徹,閲讀之後心裏清朗了。它是思想理論界多年未見的振聾發聵之作。較之某些泛泛而談的應景之解讀,更能夠讓讀者真正懂得中國經濟的今天的“格局”,真切地領會到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從而更加直覺地投身於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之中。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分與合、戰與和不斷的上演着。不管局部的結局如何,人類社會始終如一輛馬車穩步向前。只是,近一百年來,生存的空間漸趨飽和,人類已不能再維持原有的舒適的距離,是以紛爭不斷。百年來,這個世界經歷了弱肉強食、兩國爭霸、一枝獨秀,及至今天的羣雄並起。爭端每日都在上演,在互聯網的助推下,普通民眾也從未像今天這樣積極投入其中。未來的世界將走向何方,每個人都在猜測,每個人都在期望,每個人都在關注。白雲先生所著的《世界是紅的:看懂中國經濟格局的一本書》便對此做出了他們的理解。

       感慨

世界的發展,是一個大問題,本書可以看做是作者對未來的一個預測,也可以説是一種期盼。想要知道未來世界的樣子,首先先得清楚目前我們所處的環境。這裏不禁要提一下另一本書,美國著名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撰寫的另一本書《世界是平的》。在對現實的判斷上,兩書基本有了一致的態度,那就是——現在的世界是平的。這個平,是相對的平。如果把世界各國的發展,量化成一個記分,用一個相對應的高度來標記。那麼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與弱如此接近。而且,這個接近的趨勢還在繼續。

全球化的浪潮衝擊下,科技的彙集與傳播將更為迅捷和公開,企圖靠壁壘和壟斷來維持地位變得越來越難。在趨平的世界中,大國何以處之?人類世界的未來是會最終達到完美的平衡,還是新的霸權的崛起?我們更關心的,還是中國的發展將向何方?未來的世界會是紅色的嗎?在《世界是紅的》這本書中,作者對49年之後中國經濟發展的里程進行了簡要總結,重點分析了現狀經濟的特點和我們為此所做的努力。中國經濟,經歷了摸索、困惑甚至狼狽,積累至今天,終於具有了足夠的體量,但是艱難始終伴隨。書中比較全面的總結了我們現今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一帶一路”戰略、供給側改革等等。

中華民族要發展,必須依靠自身的努力。但我們的發展是否能如書中所言仗劍前行,開啟世界新的篇章,還有待時間檢驗。總體而言,本書對當今世界的經濟、政治格局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評述,對未來世界的發展進行了大膽的預測,誠然,我們期待紅色的世界,但我們還得正確認識自身,用我們能夠駕馭的方式前進。我們無法預測亞馬遜蝴蝶翅膀的振動,更不能保證黑天鵝始終向別人飛去。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當我經歷了找工作的艱辛,體會到成年人的責任與勞累,當初以夢為馬意氣風發的鬥志被生活修剪得支離破碎,在巨大的理想與現實落差之下,在最抗拒成長的日子裏,我卻悲傷的發現,父母老了,挫折還在。像書裏寫的“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永遠也無法忘記那是怎樣的一條路,我站在鄉間的土道邊,等着母親來看我。那是上班後第一次被分配到北方一個小縣城的工地工作,母親不放心,非要來看我,背了好多的行李,顛簸了兩天才到達項目部。看到母親的那一霎,我彷彿又回到小時候,站在校門邊翹首期盼,等待她來接我回家。我們在鄉下溜達了一天,短暫的相聚很快迎來了別離,母親要回去了,執意獨自去趕火車,只讓我送到路邊公交站就好,我故意拖延着踱步,挽着她的手,心裏盼着車子晚一點、再晚一點到,可偏偏話沒説完,車就來了,隨着母親的一聲“回去吧”,車門猛地一關,突突突的開走了。我悵然若失的站在原地,望着絕塵而去的汽車消失在眼簾,母親叮囑的話似乎還縈繞在耳邊,她用全部的愛和心血引領我通往未來的人生之路,卻留給我漸行漸遠的背影,告訴我“不必追”。


       讀後感

感謝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讓我感激現在所經歷的目送,都是愛的凝望,雖然摻雜着難捨與

無奈,至少我們都知道歸期,至少我們可以聚首,至少我們還有機會彌補虧欠的愛。希冀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的和解。”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