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8W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以人民為中心是不變的主題和方向;以下是由職場網小編分享,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4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江蘇和安徽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需要以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因為這是讓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等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的重要保障。

精神文明創建,顧名思義就是要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指導下,以精神為統領、以文明為先導、以創建為橋樑,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為手段,培育、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精神文明建設歸根結底是服務於黨、服務於國家、服務於人民、服務於社會、服務於時代、服務與改革開放、服務於建設發展、服務於攻堅克難的。精神文明建設要服務於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要着眼人民的福祉、促進經濟的發展,要固守生態和發展的底線,從而推動社會的和諧、文明和進步。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文明企業、文明村寨以及文明城市的創建,無不是為了形成個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精神家園、文明氛圍和情感紐帶。只有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靈魂的一個個公民個體道德的涓涓細流,才能逐漸匯聚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良好社會氛圍,最終形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泰民安的國家格局。小到一個家庭、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一個鄉村,大到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精神文明建設是凝聚力量、形成共識、促進團結、維護穩定的最重要因素。因為愛國,才能正確處理好公私關係,才有核心意識、大局意識、集體意識和家庭意識,才能顧全大局;因為敬業,才有崗位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吃苦意識、攻堅意識、科學意識和反思意識;因為誠信,才有看齊意識、求真意識、創業意識;因為友善,才有團結意識、奉獻意識、率先意識和服務意識。對於貧困家庭的感同身受,讓我們決戰脱貧攻堅同步小康的步伐更加豪邁、信心更加堅定、意志更加堅強、措施更加有效。對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對崗位和家鄉以及對人民的無比熱愛,對時代的憂患和深謀遠慮,讓我們湧現出許許多多心繫羣眾、因地制宜、真抓實幹的黨政領導,湧現出前赴後繼的救災志願者、捐款熱心人和見義勇為者,才有敢於堅持“打假”、義務“打拐”、志願“反扒”和舉報涉毒、監督腐敗、仗義執言的鬥士,才有了醫者仁心的德高醫生、義務支教的熱血青年、獻身科學的一代代航天人、反哺家鄉的創業先鋒、扶貧攻堅的“第一書記”、遍訪羣眾的幫扶幹部,才有了一些老黨員、老軍人、老幹部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捐出最後一筆黨費的家國情懷,成為閃耀最美初心、最具文明色彩、事蹟最為感人的誠信中國人、堅強中國人、歡樂中國人、文明中國人、幸福中國人、善良中國人、高尚中國人和出彩中國人以及中國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和文明景點、文明村鎮、文明街道、文明城市,才有了中華大地上可歌可泣的、層出不窮的、讓人稱頌的精神文明的壯麗詩篇。

精神文明的建設和傳承,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以及文化挖掘,經濟的建設、環境的保護、生態的鞏固、旅遊的開發、法治的推進,以人民為中心是不變的主題和方向。西北農業人大學守望麥田的共產黨員王輝不忘初心、不忘宗旨,海雀村的文朝榮為改變家鄉面貌展示了共產黨人的新時代愚公精神,女愚公鄧迎香帶頭在崖壁上修公路、黃大發幾十年堅持在懸崖上為羣眾開鑿生命渠、貴陽盲人教師王芳義務為學生開始心理輔導課、郭明義熱心公益堅持獻血……正是這無數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堅持以精神為引領,他們的錚錚鐵骨、拳拳真心、諄諄誓言、腔腔熱血和深深足跡,匯聚成一股股精神的江河激流,在大地上回響,在山谷間迴應,在新聞上熱播,在人世間流傳,譜寫了優秀共產黨人愛崗敬業精神的不朽詩篇、愛國愛家的奮鬥詩篇、誠信友善的人格詩篇、踐行宗旨的美麗詩篇和感天動地的魅力詩篇。

堅持以精神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深化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指導意見,通過創建活動樹立文明新風,有針對性地解決誠信缺失、拜金主義、鋪張浪費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堅持以精神為引領,正如劉奇葆強調的,一要深入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提倡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形成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氛圍;二要大力倡導勤儉簡樸的生活方式,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做起,持續開展“光盤行動”,努力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氣;三要廣泛發現和表彰羣眾身邊的好人好事、善行義舉,產生良好示範效應;四要要發揮文化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涵育作用,推進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五要倡導全民閲讀,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為羣眾讀書創造便利條件,努力打造書香社會,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弘揚崇德向善的價值力量。如果我們按照這五途徑認真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就一定不會是空話。堅持以精神為引領,我們的靈魂就能得以不斷的洗禮,我們的境界就能得以不斷的提升,我們的成績就能得以不斷的刷新,我們的風氣就能得以不斷的轉變,我們的故事就能得以不斷的感人,我們的建設就能得以不斷的保障,我們的和諧就能得以不斷的實現,我們的社會就能得以不斷的進步,我們的國家就能得以不斷的富強。

篇二

發展是社會的永恆主題,是社會進步的基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大命題。這一重大命題,遵循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堅持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發展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

天地之間,人為大。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根本目的,首先是為了人類自身過得更美好。但人是分階級、階層的,不同社會、不同國家、不同政黨在發展“為了誰”的問題上是不同的。為了誰、由誰享有的問題,是發展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也是衡量一個政黨、一個國家性質的試金石。在剝削階級社會,發展主體與發展客體往往不統一,創造財富的人民羣眾不能享受發展成果,而不勞而獲的剝削階級階層反而是發展成果的享有者。不同於以往任何剝削階級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全新的社會,是為廣大人民羣眾謀利益的社會。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執政理念。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國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民。《建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包括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等,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好、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堅持發展為了人民,就要積極順應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積極迴應人民羣眾關心的問題。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違。發展為了人民,就要順應民心、尊重民意,感知羣眾冷暖,關注羣眾需求,反映羣眾心聲,迴應羣眾關切,着力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社會是不斷髮展的,人民羣眾的需求和關切也是不斷變化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們的目標。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今人民更加關注食品安全、空氣污染、水源衞生等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問題。人民羣眾最關注的領域、最迫切期盼解決的問題,也是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建議》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大舉措,都回應了人民羣眾的關切。比如,強調“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就是迴應人民羣眾對環境污染、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的關切。

不斷實現人民羣眾的利益。馬克思説過:“人們為之奮鬥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從一定意義上講,人民羣眾對我們黨的支持程度,根本上取決於人民羣眾利益的實現程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贏得廣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擁護,就是因為人民羣眾從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了切實利益。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羣眾的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以實現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為目標,切實保障人民羣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建議》突出了人民羣眾普遍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住房、醫療等民生指標,就是要讓人民羣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價值追求。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就要始終堅持把推動發展的目的放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建議》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要着眼於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着眼於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着眼於人民生活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努力掃除影響人的全面發展的體制機制,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篇三

堅持發展依靠人民

《建議》強調,“人民是發展的根本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就要堅持發展依靠人民。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羣眾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發展,既包括物質財富的增加,又包括精神財富的豐富,還包括社會的變革。人民羣眾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還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可以説,人民始終是發展的根本力量,是發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堅持發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充分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堅持發展依靠人民,首先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建議》明確提出創新發展理念,並強調“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就是要發揮人民首創精神,調動人民羣眾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就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鼓勵創新創造,激發人民的創造熱情,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

從人民羣眾中汲取發展的智慧和力量。羣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羣眾中藴藏着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要把人民羣眾作為推進發展的主心骨,始終相信羣眾,緊密聯繫羣眾,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廣泛聽取基層和羣眾意見,做到謀劃發展思路向人民羣眾問計,查找發展中的問題聽人民羣眾意見,改進發展措施向人民羣眾請教,落實發展任務依靠人民羣眾努力。要善於從人民羣眾的創造性實踐中總結髮展經驗,不斷提煉昇華,努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讓人民衡量評判發展成效。人民是發展的主體,發展的成敗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羣眾來檢驗和評判。常言道:“人民心中有桿秤,是輕是重,一稱便知;人民手中有把尺,是長是短,一量便曉。”《建議》明確強調“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就是讓人民來衡量發展水平和質量。堅持人民衡量標準,就要把人民滿意作為衡量發展成效的根本標尺,發展政策的出台要充分考慮羣眾的意見,聽取羣眾的聲音;發展措施的執行和進展,要積極向羣眾彙報,讓羣眾知曉;發展成效要讓羣眾有獲得感、幸福感,努力使發展符合客觀實際、經得起羣眾檢驗。

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最終體現在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上,而不是少數人受益。《建議》指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並把共享確定為必須牢固樹立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這就是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共享,就是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各個階級、各個階層在內的人都能享受到發展成果。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重要體現就是促進共同富裕,維護公平正義。

大力促進共同富裕。共享的實質是共富。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在“全面”,這個“全面”體現在覆蓋人羣上是包括工人、農民等在內的所有階級階層,絕不讓一個人掉隊;體現在覆蓋地區上是包括城市與農村、東部與西部等各個地區,全國都要邁入小康社會。《建議》明確要求“按照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促進共同富裕,就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打好脱貧攻堅戰,補齊短板、兜住底線,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建議》明確提出,今後5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是我國推動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

努力維護公平正義。共享內含着公正。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永恆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當前,我國還存在有違社會公平正義的現象,比如收入分配不公、階層固化、公共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建議》始終貫穿着公平正義的原則,處處體現着公平正義的要求。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受多種因素影響,最主要的還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把“蛋糕”做大。《建議》明確要求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但不論處在什麼發展水平,制度都是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這就要按照《建議》提出的要求,努力解決影響有違公平正義的制度機制問題,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