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百年孤獨》心得感悟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3W

 讀《百年孤獨》心得感悟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小説中孤獨與故事的開始,而他和吉卜賽人梅爾基亞德斯的相遇,便是傳奇與終局的伏筆。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富有創造力及探索精神,喜歡各式各樣從吉卜賽人那裏帶來的新奇玩意,他用磁鐵尋找黃金,用巨大的放大鏡作武器,用星盤、羅盤和六分儀發現了地球是個球體。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百年孤獨》心得感悟資料,提供參考,歡迎閲讀。
 

讀《百年孤獨》心得感悟

 

讀後感一

在讀《百年孤獨》之前,我一直覺得我是個容易入書入戲的人,但讀罷《百年孤獨》,書裏面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生離死別似乎和我之間隔了一層下雨中的玻璃牆。每當我似乎身臨其境的時候,總有一層新雨將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許是因為作者總以戲謔的口吻描述類似神話的種種場景,也許是因為書中人物狂野的孤獨離世俗的自己太過遙遠。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後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徵的奧雷良諾。從高傲果敢轟轟烈烈的奧雷良諾上將到精力充沛平凡而偉大的烏蘇拉老媽媽,從純潔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絲到喜歡熱鬧以至於娶了兩個老婆的雙胞胎之一。

一部繁雜龐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脈絡清晰的地方興衰史。在時間的洪流中,個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顯得那樣無力。羸弱嬌小的被奪去生命,孤獨執着着的留下悲傷的痕跡。無端去世的雷梅苔絲的蘿莉像被作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後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貝卡執着的不肯死去。經歷奪走3000人生命騷亂的阿卡迪奧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們都是人羣的異子,孤獨的極端。

對於我,則早已習慣了與孤獨為伴,未必開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夥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擁擠的人羣裏讓它保護你回家,週六的上午讓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陽光,週日的下午讓它陪你曬曬太陽,曬曬俱疲的身體與心靈。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週期性的抑鬱,不妨看看這本書,讓書中孤獨人的魯莽激起你無畏抗爭的勇氣。也許,我們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別人眼中。奧雷良諾上將死去的時候,我心中一陣痛楚,就是這麼想的。

我相信,這本書能給我的,遠遠不止於此。

讀後感二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小説中孤獨與故事的開始,而他和吉卜賽人梅爾基亞德斯的相遇,便是傳奇與終局的伏筆。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富有創造力及探索精神,喜歡各式各樣從吉卜賽人那裏帶來的新奇玩意,他用磁鐵尋找黃金,用巨大的放大鏡作武器,用星盤、羅盤和六分儀發現了地球是個球體。他被長期熬夜和苦思冥想折磨得形銷骨立,因激動而顫抖着,向他們透露自己的發現:

“地球是圓的,就像個橙子。”

而不幸的是,他過於超前的發現被認作為一個瘋子。但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思迪亞又開始一項影響後世的事業:鍊金。但又慘遭失敗,也耗完了家中的遺產。何塞不是一個甘於落敗的人,當他又看到吉卜賽人帶來的各類發明時,這位創造者意識到外面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在看不見的北方有各式各樣神奇的東西,他急於突破,他急於衝破束縛,這種理想的狂熱最終沒能帶動他走出理性的大地。

因為他還有殘餘的愛與理性。

烏爾蘇拉,他的妻子,一位容忍丈夫的妻子,對正瘋狂搬家的他説:“如果非要我死了才能留下,那我就去死。”她温柔而堅定地拉住何塞,又望向園中烈日下勞作的兩個兒子。何塞留下了,妥協給了安定的生活,也妥協給了按部就班的日子,就像我們一樣。也許我們應該像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思迪亞一樣,放棄從未做過的事,放棄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放棄天涯海角的冒險。可是,由祖先流傳下來的流淌在每個人身上的血液,會甘心撒手自己緊攥的夢嗎?就像被抓進籠中的金絲雀,每天期盼着黎明、自由,卻不可得,最後只能自服毒而死,那望向天空的神傷的頭顱,不就是每個逐夢赤子心中的孤獨?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思迪亞心中熱情的火正被現實的大水漸漸熄滅。他也嘗試過圓夢,但最後的結果只有帶兒子去見識冰塊時,付了無謂的錢後,將手莊嚴放在冰塊上,“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明。”當讀到這位逐夢者最終被冠以瘋子名號綁在樹上時,相信許多讀者都會像我一樣在暗中神傷,心中悲鳴不已的是,理想終究不過是夢想,最後只能在這物質洪流的社會中被當作一個落魄的精神瘋子。然而,何塞才是世上最清醒的人,只是不為人理解而被愚蠢的人們認為是瘋子。他與我們同樣,是個孤獨有時不被人所理解的瘋子。只不過,他還會為自己的夢想而瘋狂,雖然孤獨卻狂熱執着,就如如布魯諾,如伽利略。人們往往把一些奇異而衝破陳舊的東西認為是異端,但往往只在後來才發現那些瘋子是對的。時間賦予這些“異端者”以孤獨,讓他們在苦笑中不得不被現實與社會排擠。可悲的洞見者!他們洞見了自己的不朽發現,卻無法洞見時間給予他們永遠的孤獨。他們只能變得沉寂而灰暗。

除了時間,還有戰爭,也是孤獨的催生婆。

一日,馬爾克斯回家,神情恍惚,“讓我猜猜,上校死了。”妻子猜道。馬爾克斯奔上樓,在房中痛哭了兩個小時。

其實,馬爾克斯就像上校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一樣,在接受戰爭的洗禮後備受孤獨,在孤獨中掙扎,在掙扎中痛苦,在痛苦中死去。

常説戰爭是人生的洗禮,戰爭可以改變一個人,那麼上校,他的尊稱,便是一位戰爭的孤兒。

“這真荒唐,奧雷裏託!”他喊道。

“一點兒也不荒唐,”奧雷里亞諾回答,“這是戰爭。另外請不要再叫我奧雷裏託,我現在是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

他是父親,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思迪亞的次子,在與保守派的廝殺中最終厭倦,又陷入深深的自責,最終死去。他只愛過一個人:蕾梅黛絲,一個十四歲的少女,然而她卻半夜暴死。在戰爭期間,當地有將少女送入英雄卧房的習俗,於是他便有了十七個來歷不同的兒子,但十七個兒子都又慘死在保守黨的槍口下。

他經歷了過三十二場戰爭,幾次暗殺,幾次險些喪命。在投降的前一天,他不經意地問起醫生心臟的確切位置。投降的當天,他顯得更加沉默、孤獨和陰鬱樂。他沒有刮鬍子,但這可以理解,既然已經抵達一切希望的終點,喪失了全部的榮光以及對榮光的懷念,比起夢想的破滅,倒是癤子的煩憂更令他痛苦。他在簽字的時候倒是乾淨利落,而在簽字後,他脱下襯衣,坐在行軍牀邊,於下午三點一刻拿起手槍,對着自己心臟的位置開了一槍。而悲劇的是,他並未死,手的顫抖使子彈與心臟差了一點距離。這到底是上命運的作弄還是上天的玩笑?

他只得重新拾起父親的鍊金手藝,一次次打造精緻的小金魚,用黃金製出一片片魚鱗,用紅寶石嵌上眼睛。但他所製造的小金魚又會被他銷燬,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打發自己孤獨的時間。這位從戰火中走出來的老人,在他的十七個兒子被暗殺後,兇手保守黨政府還送來了所謂的唁電,他骨子裏的血性終不會讓他沉寂。他找到赫裏內勒多·馬爾克斯上校,想要重新發動戰爭。馬爾克斯上校卻説:“噢,奧雷里亞諾,我知道你老了,可現在才明白你比看起來的樣子還要老得多。”後來他又多次受到保守黨政府的羞辱,最終卻只能像一個自己生命的過客一般苟且偷生。

上校已老,他敗給了孤獨與命運。這位多情而憂鬱的上校,寫着詩,也繼續做着小金魚。沒人知道詩中寫了什麼,也沒有人知道他在做好小金魚時是否會有成就感,在重新熔掉時是否有心痛感。他寫好了詩又燒了它,嗅着空氣中殘留的煙味;他毫不猶豫地將小金魚丟入鍋中重熔,似一個苦苦掙扎在的病患,而醫生卻叫孤獨。他拔出槍向黑暗中的孤獨胡亂開槍,怒吼,打壞身邊一切物品,但他無法打破這籠罩在家族上空的孤獨命運。

四點十分,他向院子走去,忽然聽見遠處銅管奏樂,大鼓轟鳴,孩童歡呼。從年輕時代起,他第一次有意落入懷舊的陷阱,彷彿回到了吉卜賽人到來時父親帶他見識冰塊的那個神奇下午。

他也許也是個愛玩的孩子,像孩子一樣堆好積木,又推倒重建。他也許是個深沉的孩子,渴望關愛,渴望希望。他思念着遠方的田野,也回憶着精神的遠方,他會不會又回想起在即將被行刑前,那個銀白色晨曦的光芒下,那父親帶他看冰塊的下午?

已成為老人的上校,其實也是個跟我們一樣的有感情的孩子。

小便的同時,他仍努力想着馬戲團,彷彿一位孤兒握着父母的遺物,但他卻又失去了記憶。他像小雞一樣把頭縮入雙肩,額頭抵在樹幹上便一動不動了。

讀後感三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以前也拜讀過。相比於《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百年孤獨》更合我的胃口。小説中着重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的興衰史,也給我們呈現了南美國家的時代變遷。小説的框架宏大,描寫細膩,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講述着一個英雄家族沒落的悲劇。

從書的結構來講,多采用倒敍。還會從倒敍中,倒敍起因。這種手法,非常吸引人,讓人讀了就不放不下來。從中也可以看出來,世界級的文學家和普通文學家的差別在於,世界級的文學家能完美的填上他所挖的每一個坑。而且還能把所有的坑都連成一副美麗絕倫的圖畫。而普通的文學家,能把自己預設的伏筆解釋清楚就已經很難得了,遑論將所有的線索分門別類,條理清晰的安排好。這是個人能力問題,世界級的文學家,他的眼睛在山巔,普通的文學家,他的眼睛在筆尖。

從書的內容來講,雖然書中的背景架設在真實的世界,可是卻摻入了玄幻的色彩。比如梅爾吉亞德斯數次死而復生,甚至魂而有靈指點着布恩迪亞們。比如皮拉爾特爾內拉,靠着紙牌算命,一算一個準。然而作者將玄幻插入文中,沒有任何突兀的感覺。反而塑造了一種宿命的環境,讓幾代人命運糾葛,如同莫比烏斯之環一樣不斷循環。最終,第一代布恩迪亞創建的馬孔多,經歷短暫的輝煌後,陷入了衰退,而布恩迪亞們則隨着馬孔多的衰退而消失在了世界上。給人一種,淡淡的哀傷,深深地絕望之感。

可從布恩迪亞的興衰史,道學家又能有所收穫。有着暴虐、亂倫、偏執、淫亂的家族最終陷入敗亡,實在是宜其死也。道德和智慧實乃逆天行事,人類的宿命是要在慾望中沉淪而消亡,可道德和智慧去賦予了人們一定追求幸福和圓滿的能力。而背棄仁智之人,縱使能輝煌一時,也將陷入命運的陷阱,因為當命運給予你禮物的時候,早已暗中明碼標價了。

無論如何,《百年孤獨》都不失為一個上乘之作,但願有生之年,我舞文弄墨的本事,也足以感動人心。最後一首詩,抒發我的感慨,和對布恩迪亞家族的紀念。

讀後感四

《百年孤獨》這本書你會不經意的在許多地方聽到它的名字,似乎讀懂它你便跨入某一個神祕的“階層”一般。大二在學校圖書館偶然看到了《百年孤獨》,抱着無比崇敬的心情打開讀了一章,然後得出一個結論,那些把這本書吹上天的人,都是些附庸風雅的裝逼人士。研究生期間,我身邊有幾個我認為不裝逼的人也在讀這本書,還給我強烈推薦,讓我甚至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的境界太低了才讀不懂?要強的我,立即下單買了這本書,這次堅持讀完了三章,然後放棄。書中錯綜複雜的情節,拗口的人名,紛亂的人際關係,這些都阻礙了我繼續讀下去,於是再也沒翻開過。

在一個無數感覺翻湧的晚上,我再次翻到了kindle中竟然還有這本書,這個名字此時似乎是某種暗示一般,似乎在告訴我他是某種解藥,能夠讓我一探孤獨的本質,並從中解脱。於是我再次的翻開了這本書,那些文字一下子變得如此的鏗鏘有力,再也不是曾經那般晦澀難懂。甚至,你發現作者已經窺探到了你的內心,你無處遁形,但不幸的是,它並非解藥,而且他告訴你這件事本身就沒有解藥。

馬爾克斯上校在自己最痛苦、最孤獨的時候對自己兒時的好友和如今的戰友和上級在電報裏寫下了一句話:“奧雷里亞諾,”他悲傷地敲下發報鍵,“馬孔多在下雨。”我想只有經歷過真切孤獨的人才能體會出這種真切尋求安慰的試探。電報那頭沉默了很久,奧維利亞諾上校給馬爾克斯上校回了一句:“別犯傻了,八月下雨很正常!”就如同你告訴朋友:我很難受!朋友説:會過去的,別想太多!是的,的確會過去的,但從此你便更加願意屈從與孤獨,你便知道,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在一道清醒的電光中,他意識到自己的心靈承載不起這麼多往事的負重,他被自己和他人的回憶糾纏如同致命的長矛刺穿心房,不禁羨慕凋零玫瑰間橫斜的蜘蛛網如此沉着,雜草毒麥如此堅韌,二月清晨的明亮空氣如此從容。”

少女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欲賦新詞強説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有些書,不到時候,無法讀懂。

有些書,讀不懂,可能也是一種幸運。

讀後感五

《百年孤獨》是我比較喜歡的外國小説之一,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和讀其它書都很明顯的不同,這可能就是本書的特點之一吧。這本書的不同之處就是全書幾乎沒有任何向上的積極氣息,有的只是孤獨和頹廢。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遠記住:過去是虛假的,往事時不能返回的,每一個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復返了。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也只是過眼雲煙”坦白地講,這部30萬字的《百年孤獨》,很好看,你會時而放聲大笑,時而眉頭緊鎖,當時重複率最高的表情是“瞪大的雙眼”因為據説本書是公認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百年孤獨》,卻缺乏這種積極的精神,只有偶爾幾個積極的人物,比如活了115-120歲的烏蘇娜,他一直活到十幾章(本書一共才20章),那個時候他的曾曾孫子都出世。了總的來説本書的基調還是黑色的,結尾那句話“遭受百年孤獨的家庭,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我的理解與書中的簡介不同,書前面的簡介説這句話代表的是積極,黑暗總會過去,光明即將來臨。

我卻覺得這句話是為這個悲劇魔幻的家族100年的孤獨歷史畫上句號。並不預示着以後的家庭就不孤獨,而孤獨其實是揮之不去的,誰也逃不掉的。書中的人物都是孤獨的,但每個人面對的方式有所不同。

奧雷連諾上校採取的方式是戰爭,永無休止的戰爭來排遣孤獨,但戰爭只讓他更加寂寞。梅梅用的是愛情,可惜他的愛情不被母親允許,寂寞也就依然如影相隨。

看《百年孤獨》我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這個家族為什麼是孤獨的。我想來想去都貌似找不到答案,或許是因為代溝,或許是與世隔絕,還是説作者根本就不想説原因,只是表達一種狀態?都像,又都貌似不對,這個問題仍然在困擾我,希望朋友們看了之後大家討論討論。

這本書在我看來真的是很不錯,其中反映出的人生常態和人情世故,以及對人的本質的研究,作者都可以説是十分透徹的,透徹的讓人感到有一絲害怕的感覺,這就是書的殺傷了!